气和为贵
气和为贵
关注数: 15
粉丝数: 788
发帖数: 42,870
关注贴吧数: 25
气和血都是正气 说气和血是“两码事” ,这是不懂中医的典型表现。这个气和血的气,不是中医学广义之气,它只能指狭义之气的阳气。中医学的广义之气是包括正气和邪气,正气又包括阴气和阳气。这些不懂广义之气的中医,都是半拉子中医。他们不懂血是广义之气之一,不懂血是阴气之一,血也是一种气。气和血都是正气,只知气血是两回事,不知气血也是一回事,都是人体的正气。 经络是人体阴阳气血精津的通道,又是邪气出入的通道。那种认为血管行血,血不是气的中医,是十足的半拉子中医。所谓“经络行气”,这个气应指广义之气——正气和邪气,不是单指阳气!经络不仅仅是阳气的通道,也是阴气的通道,血的通道。分不清广义之气和狭义之气,在中医界大有人在,这些人都是半拉子中医
血是气的一种 相当多的中医不知血是气的一种,他们只知阳气(狭义之气),血不是阳气。而不知血属于阴气之一,血也是气的一种。中医学广义之气包括正气和邪气,正气又分阴气和阳气。通常所谓的气血,此气指狭义的阳气,血是阴气之一,水、血、精、津都是阴气。 不懂正气、邪气、阴气、阳气就不懂中医气化论,不是完整的中医,那是半拉子中医。 欢迎争辩,空喷贬骂、斗嘴耍赖者勿入!
懂不懂中医的标志 常常有中医粉粉说:“你不懂中医”,然而,他本身就不懂中医,他们还说别人不懂中医,他们拿不出懂不懂中医的根据。懂不懂中医的标志是什么? 1、懂不懂阴阳。粉粉自己似乎懂得阴阳,他们其实懂得的阴阳,是哲学阴阳属性,一提起阴阳就什么日月男女上下------,他们却不懂中医的阴阳指阴阳之气,阴是阴气,阳是阳气。阴虚是阴气不足,阳虚是阳气不足。他们只会胡论阴阳属性。不懂中医阴阳是不懂中医的第一个标志。 2、懂不懂五脏。粉粉总以为中医五脏是血肉脏器,理解不了中医五脏非血肉之五脏的实质,他们不知道五脏是五组阴阳气血精津组成的【五脏之气】,五脏是五组正气的合称。不懂中医五脏是五组正气,还固守五脏是血肉脏器,这是不懂中医五脏的第二个标志。(待续)
经络已经被证明了 中医经络已经被现代科学证明了它的存在。经络作为人体阴阳气血精津甚至邪气活性物质的通道,它以多种形式存在。血管是血精津和邪气的通道,不仅现代解剖学证实了,古代解剖学都承认血管血络属于经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感觉神经是感传现象的通道,现代科学实验证明,切断破坏了感觉神经,针灸感传现象就不复存在。现代科学还有许多实验证实,淋巴管、细胞膜离子通道,人体的声光电磁同位素通道等,都是经络通道存在的证据。因此,经络通道不是单一的人体通道,而是多种通道的复合概念,犹如【交通网络】它由铁路、公路、江河海洋航道,空中航线,土路山路羊肠小道等网织而成。不是某一种通道能够绘出【交通网络图】的。故中医“十二经脉图”走行路线是古人虚构的,人们将永远看不到它,永远不能证实它的存在。就像人们可以看到苹果、梨子、樱桃,而永远看不到【水果】本身一样。只是中医界不肯承认经络是多种形式通道的复合,还固执地认为经络是单一的通道组织结构。拿不出【水果】、【交通网络】本身,就认为没有被证明,这种思维实在是可笑之极。
什么叫“真中医”? 有人说现今找不到“真中医”,又有人说:学院派中医不是“真中医”,“真中医”在民间。还有人说:能治好病的是“真中医”,治不好病的是“假中医”。 那么,“真中医”到底什么样?学院派中医,民间中医,师带徒中医,自学中医,他们都念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都是四诊八钢辨证论治,都用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理论认识疾病。说别人不会治病的人,你自己会治什么病,能治好什么病? 欢迎争鸣讨论!不要空喷。
除名引发的再思考 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贵州中医药大学、山西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云南中医药大学8所医科大学于2019年11月1日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管理的 世界医学教育协会(World Federation for Medical Education, WFME)从世界医学大学名录(The World Directory of Medical Schools, WDMS)中删除。而删除的原因也是让人深思:WDMS认为获得中医医学学位的毕业生不能直接进入临床工作,而提供这一依据的机构是教育部临床专业认证委员会。 中国的教育部临床专业认证委员会,认为获得中医医学学位的毕业生不能直接进入临床工作。这个认证说明,中医医学学位证没有进入临床资格。事实上,西医院校医学学位证,也没有直接进入临床资格,都要经过一年【见习医生】,才能转正成为临床医师。为什么偏偏除名这八家中医药大学?令人值得深思!
中医五脏实体 中医五脏乃非血肉之五脏,不是解剖学脏器,那它是什么?有没有五脏的实体?五脏、五脏系统其实体究竟是些什么东西?欢迎讨论。 空喷贬骂,耍赖斗嘴,不文明语言,请自重绕行!
阴阳失灵了 阴阳分属是否存在前提?许多中医认为,什么都可分阴阳,这是误解。例如体阴而用阳,结构为阴,功能为阳,成吗?请问,中医和西医,谁阴谁阳?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中医认为万物皆可分属阴阳,不知中医西医谁阴谁阳?请拿出有力论据。 阴阳在这里失灵了,这个问题问倒了中医一大片,中医阴阳先生都哑了!
非血肉之五脏 中医学的五脏乃非血肉之五脏,它与解剖学生理学的五脏矛盾重重,什么心主神明,脾主运化,肾藏精,均无法证实。中医学的五脏,误导了中国人几千年,至今不肯纠正。许多患者中医辨证是肾虚,就以为是腰子坏了,血肉之肾病了。甚至,有许多中医也认为是腰子病了,知错不改真正岂有此理!
怎样才算懂中医? 有些网友说别人不懂中医,请问究竟怎么才算懂中医?在他们眼里凡是指出中医糟粕的人,都是不懂中医,是反中医。是否只有盲目挺中医,粉饰中医者才叫懂中医?
中医学的【气】揭秘 中医学的【气】概念,十分混乱,众说纷纭。 中医学的气源于古代哲学的气,古代哲学的气是物质的同义词,万物皆由气构成,一气化万物。具有朴素唯物论特征。 中医学的气同样是具有朴素唯物论特征的医学概念,气是人体活性物质的统称。无论正气和邪气,都是多种活性物质。中医学将正气分成阴阳之气,阴气指水、血、精、津;阳气指少火和动能之气(这就是中医常说的气,阳气之一,具有推动作用的气,即狭义的气)。广义之气除了正气,还有邪气(各种致病活性物质)。 由于气的狭义或广义含义不同,造成气的概念混乱,终致气无形,气为功能,气为正,泛滥于整个中医界。忘却了有形的阴气,无视邪气,甚至否定了气是物质的本源。 必须强调,中医学的气是广义的正气和邪气,是多种活性物质的统称,不是狭义的阳气。更不是气体的同义词,气有气体,更有液体、固体之气。
结构为阴,功能为阳之谬 “结构为阴,功能为阳”之谬,广泛存在于中医学术理论界。它把结构和功能对立起来,分属阴阳。而事实是结构与功能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结构,才能有什么样的功能。物质结构是第一性的,功能作用是第二性的,它们不存在阴阳关系。 其实,阴有阴的结构,阳有阳的结构;阴有阴功能 ,阳有阳的作用。中医认为,阴虚水少,失于凉润;阳虚火少,失于温煦。不是阴虚水少才一定阳虚的。“结构为阴,功能为阳”之谬,可以休矣!
确诊找西医,辨证可找中医 中医辨证不能确诊疾病,只可用于辨证论治。许多中医辨证属于误诊,什么脾虚、肾虚等,皆是子虚乌有的病证,它们没有疾病定位价值,也不能指导手术治疗,其实都是误诊。
经络是一种通道吗? 经络是人体活性物质交流的通道,它运行阴阳水火、气血精津,也是邪气出入人体的途径。 然而,经络通道不是某种单一的通道,人体活性物质交流的经络通道,具有多种形式。经络犹如人体的【交通网络】,有公路,铁路,海上航线,空中航线,羊肠小道等等构成。人们已经发现血管、神经、淋巴管、声光电离子流、磁场等多种通道,都是经络的组成部分。然而,它们都不与十二经脉图走行完全相符,可见,十二经脉走行图是古人虚构的,而血管神经淋巴管,声光电离子流,磁场确是存在的。人们可以绘制公路,铁路,海上航线,空中航线,羊肠小道的走行图,而绝不可能绘制出【交通网络】图本身。这就是人们永远不能发现十二经脉本身的原因所在。
反对中医西化实为反现代科学 中医顽固保守派借口反对中医西化,实为反现代科学。他们把学习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免疫学、遗传学等现代科学,叫做“西化”,其反现代科学嘴脸暴露无遗 。以某老中医为首的所谓“反对中医西化”,顽固拒绝中医学习这些现代科学,污蔑中医药大学培养的硕士、博士生都成了中医的掘墓人,拒绝现代科学检验标准,顽固坚守中医理论的糟粕,坚守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的那些【非理】,认不清中医学是正气和邪气相争的正邪气化论,不肯与现代科学接轨。这种打着反对中医西化的旗帜行反现代科学之实的行为,必须彻底揭露!
只学中医,死路一条或是“半截死胡同”! 有些中医爱好者网友,想学医,只学中医,其实这是死路一条。现今学医,只学中医,不学解剖学、生理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免疫学等现代科学,不学西医是一条死路。临床确诊疾病离不开西医,中医辨证不能确诊疾病,极易误诊误治。 中医辨证论治只能依据经验选方遣药治疗某些疾病,而且疗效缺乏可靠性、可重复性和准确性。就此而言,只学中医,不学西医,顶多算是个“半截死胡同”! 希望年轻学子深思,不可选错路!
半拉子中医 现今大多数中医几乎都是半拉子中医,自命懂得阴阳,却只知气为阳,气为正,而不知阴气和邪气,这不是半拉子中医是什么?
中医治病总则 中医治病总则,许多半拉子中医认为是调整阴阳,中医治病在于调整阴阳。这似乎是《内经》铁论,难以更改。请问,活血化瘀是调阴还是调阳?清热化湿是调阴还是调阴阳? 其实,中医治病总则是扶正祛邪,扶正气,祛邪气。因为正邪相争气化论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
究竟谁不懂中医? 中医粉粉说余云岫、方舟子、鲁迅、孙中山等“反中医”者都不懂中医,似乎中医粉粉们都懂中医。其实,所有中医粉粉才真正不懂中医! 这些粉粉他们根本不懂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是气学理论——【正气和邪气相争的正邪气化论】,不懂邪气也是气。他们一直误认为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不知道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只是正气的分类名称。中医学的生理学阴阳平衡是阴气和阳气的平衡,病理学的阴阳失衡是阴气和阳气的失衡,辨证的真正总纲是正气虚或和邪气实,而不是阴阳,中医治则是扶正祛邪,扶正气和祛邪气。 只有那些不懂中医理论体系核心是正气和邪气相争的正邪气化论者,才是真正不懂中医之徒! 欢迎争辩论证,广开言路。凡属空喷贬骂、人身攻击、挥舞政治帽子的跟贴一律删除!
疗效不能在网上辩论确认 疗效不能在网上辩论确认。疗效的确认必须经过科学鉴定,科学验药,不是空谈辩论所能确认的。网上自吹自擂的疗效,几乎都是骗子。故建议《中医辩论吧》杜绝疗效辩论贴。《中医辩论吧》辩论的重点应该放在中医理论的精华或糟粕上,废医的焦点放在废除中医糟粕上,不该废除中医执业和辨证论治经验。 个人愚见,仅供参考。
中医理论的核心 中医理论的核心不是阴阳五行,也不是脏腑经络,而是气学气化理论。 因为,阴阳五行的核心是气,是阴阳之气,五行之气。脏腑经络的核心也是气,是脏腑之气,经络之气。五脏功能的物质基础是【五脏之气】——五脏的阴阳气血(精津)。辨证的核心是正气虚或和邪气实。治则是扶正气和祛邪气。中医理论就是一部正气和邪气相争的正邪气化论。阴阳五行、脏腑经络都不过是正气的分类名称而已,它们的核心都是气(广义之气)。 欢迎探讨辩论争鸣!凡属空喷贬骂、人身攻击跟贴一律删除!
什么叫“反中医言论”? 《中医吧》吧规:2、禁止反中医言论。(禁止以西医理论标准衡量中医,以及以罔顾事实的羞辱谩骂污蔑中医等行为。) 什么叫“反中医言论”? 近百年来曾将反对中医的一切言行,都统称为“反中医”。中华民国废止中医执业案开始,1957年“反右派斗争”,“反中医”属于右派言论之一,本世纪张功耀、方舟子等“告别中医中药”,“中医退出国家医疗体制,回归民间”,他们都被定名为“反中医”。 然而,《中医吧》吧规,将“反中医言论”做了新的注解:“以西医理论标准衡量中医,以及以网顾事实的羞辱谩骂污灭中医等行为”。这个“反中医言论”实质是反科学反现代科学的自白,大家都知道,西医理论是在现代解剖学、生理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免疫学、遗传学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西医的标准就是这些现代科学的标准。不准用这些现代科学标准衡量中医,显然是反科学的嘴脸大暴露。 在《中医吧》看来,凡属揭露中医理论荒谬的观点,都冠以“反中医言论”的罪名,加以封杀。例如,中医五脏非血肉之五脏,风非风,湿非湿,痰非痰,寒非寒,血非血等糟粕谬论,都不能批判反对。谁反对批判,谁就是“反中医言论”,真是岂有此理! 相对而言,《中医辩论吧》倡导【百家争鸣有容乃大】,实事求是,批判糟粕,吸取精华,这才是发展中医的正确之路。 本人气和为贵归纳的《中医气化论》,揭示了中医理论的精华是:正气和邪气相争的正邪气化论,反对中医哪些荒谬【非理】——中医五脏非血肉之五脏,风非风,湿非湿,痰非痰,寒非寒,血非血等。并明确指出中医辨证不能确诊疾病这个事实,被《中医吧》大吧主封号十天。这就是《中医吧》吧规反科学的嘴脸大暴露!
什么叫“反中医言论”? 《中医吧》吧规:2、禁止反中医言论。(禁止以西医理论标准衡量中医,以及以罔顾事实的羞辱谩骂污蔑中医等行为。) 什么叫“反中医言论”? 近百年来曾将反对中医的一切言行,都统称为“反中医”。中华民国废止中医执业案开始,1957年“反右派斗争”,“反中医”属于右派言论之一,本世纪张功耀、方舟子等“告别中医中药”,“中医退出国家医疗体制,回归民间”,他们都被定名为“反中医”。 然而,《中医吧》吧规,将“反中医言论”做了新的注解:“以西医理论标准衡量中医,以及以网顾事实的羞辱谩骂污灭中医等行为”。这个“反中医言论”实质是反科学反现代科学的自白,大家都知道,西医理论是在现代解剖学、生理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免疫学、遗传学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西医的标准就是这些现代科学的标准。不准用这些现代科学标准衡量中医,显然是反科学的嘴脸大暴露。 在《中医吧》看来,凡属揭露中医理论荒谬的观点,都冠以“反中医言论”的罪名,加以封杀。例如,中医五脏非血肉之五脏,风非风,湿非湿,痰非痰,寒非寒,血非血等糟粕谬论,都不能批判反对。谁反对批判,谁就是“反中医言论”,真是岂有此理! 相对而言,《中医辩论吧》倡导【百家争鸣有容乃大】,实事求是,批判糟粕,吸取精华,这才是发展中医的正确之路。
混乱不堪的【脉】 中医学【脉】的概念混乱不堪。中医学里有血脉,经脉,络脉之称。 中医号脉,触摸的是血脉(现代解剖学的动脉血管),血液流淌在脉内。 经脉有别于血脉,认为它是行气的通道,是经络的主干,还绘有十二经脉走行图,昭昭似真。 经脉里究竟行不行血,一会儿说行血,经脉是气血的通道。一会儿说不行血。说不行血者是因为针刺经脉不出血,而得气。 络脉究竟是血脉之络,还是经脉之络?也没有明确定义。《内经》说看得见的络脉,显然是血络。经脉之络,不知中医们是否看得见? 抛砖引玉,欢迎讨论!谢绝空喷贬骂,网癞请绕行。
中医该不该黑? 中医该不该黑,就看中医是否存在糟粕。如果承认中医存在糟粕,就该黑!你就不会听到别人黑中医,就不高兴,就反感。只要中医存在糟粕,就不要怕别人黑。 中医五脏非血肉之五脏,风非风,痰非痰,这些理论糟粕就该反,就该黑!
中医的精华与糟粕 本贴打造一个学术辩论平台,可以各抒己见,指出并明确中医有哪些是精华,存在哪些是糟粕。 发言要求有理有据,避免空喷和人身攻击,不文明语言斗嘴耍赖,将被删除,谢谢合作!
十二经脉纯属虚构 经络确实存在,不能证明十二经脉的存在。
经络看得见感觉得到 有人说经络看不见摸不着,所以经络是不存在的。 其实,络脉细支古人看到的是微血管网,微血管网是络脉细支的一部分,它是血脉的细支末梢。古人没有看到,神经末梢网这个经络细支,而是通过针灸感受到神经感传的存在,并推测它是经络存在的证据。因此,络脉细支是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存在,不是无中生有。
阳为君父气为臣子? 阳为君父,气为臣子,子能生父吗? ----------------------------------- 这纯属胡比乱喻,胡说八道。气虚日久则致阳虚,补气有助于生阳,阳虚也常常温阳补气同用。
【单挑】宇宙第一高手 你独自大发谵语郑声,还不准别人评论,如此,你最好离《中医辩论吧》滚远点! 今设【单挑】宇宙第一高手专贴,请你辩论《中医气化论》,你敢不敢进贴一辩?
【学术交流】养阴清热 养阴即可清热,有的养阴清热还要泻火,养阴清热与引火归元是什么关系?养阴清热与甘温除热如何并用?养阴与清湿热矛盾怎么解决? 欢迎网友积极参与讨论!
中医必须弄懂气和气化 中医著作没有不言气血的,中医常说的“气血”,此气是指阳气而言。也是中医常说的“气虚”证的气,动能不足的气,这个气虚它属于阳气之一的动气不足。阳气包括动气和少火。这个狭义之气仅指动能之气——动气。少火是具有温煦作用的活性物质,就是简称的阳。阳虚就是少火不足。 中医学的气有广义之气,它包括人体所有活性物质——正气和邪气。正气又包括阴气和阳气。阴气指精、血、津液;阳气指动气、少火。由此可知,气并非都是气体,阴气多是液体与固体。广义之气源于哲学的气,它是物质的同义词,无论有形还是无形之物都是气。 中医学的气有狭义之气,那就是前述的动能之气(动气)属于阳气之一的气。 气化即气的运动变化。气化论则是气的运动变化理论。中医气化论不仅仅是阳气的气化,而是阴阳之气的气化,正正气和邪气的气化。因此,中医气化论是正气和邪气相争的广义阴阳气化论。 许多中医只知狭义之气的气化,阳气的气化,而不知阴气和邪气也参与气化,这样片面曲解了中医气化论,就不能能真正学懂中医气化论。
阴囊出汗潮湿算什么? 阴囊出汗潮湿是症,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不算病。不该将阴囊出汗潮湿,当病治疗。但是,阴囊出汗潮湿伴有红肿瘙痒疼痛者,需要就医。供参考!
必须要搞清的概念 学习中医理论,学习中医气化论,必须要搞清楚的概念是:狭义之气和广义之气。 中医常说的“气血”,此气指狭义之气——阳气而言。也是中医常说的“气虚”证的狭义之气,动能不足的气,它属于阳气之一的动气不足。阳气包括动气和少火。这个狭义之气仅指动能之气——动气。 然而,中医学的气,具有广义之气,它包括人体所有活性物质——正气和邪气。正气又包括阴气和阳气。阴气指精、血、津液;阳气指动气、少火。由此可知,气并非都是气体,阴气多是液体与固体。广义之气源于哲学的气,它是物质的同义词,无论有形还是无形之物都是气。 中医气化论不仅仅是阳气的气化,而是阴阳之气的气化,正邪之气的气化。中医学是正气和邪气相争的广义阴阳气化论。只知狭义之气的气化,就不能学懂中医气化论。
限定评论权限,暴露害怕辩论的本质 限定评论权限,暴露害怕辩论的本质。既然如此,就不要来中医辩论吧,你自己一边凉快去吧!
中医辨证不是现代医学疾病诊断,辨证不能确诊疾病 如题!这是应该明确的。不能混为一谈。
阴阳是什么? 阴阳是属性,这是哲学的阴阳概念。阴阳是两种对立的属性,上为阳,下为阴;动为阳,静为阴;热为阳,寒为阴;外为阳,内为阴;男为阳,女为阴;明亮为阳,晦暗为阴;--------。 阴阳是水火,这是中医关于人体阴阳的概念。阴是水,具有凉润、滋养作用的物质。阳是火,具有温煦、推动作用的物质。阴阳水火是人体两类作用不同的活性物质。阴虚水少,阳虚火不足。阴阳水火不是物质与功能的关系,水不是火的物质,火也不是水的功能。阴阳水火都是人体的活性物质。
龙虎汤,可以休矣! 有法更名了网友,可以放就是他了5网友一码了,不必再纠缠“龙虎汤”杜撰丢人现眼案了。 就是他了5网友,无须再狡辩,虎爪是东北虎爪,写的一清二楚,错了就是错了,认错改了就算了。死不认错,不可取。 建议二位网友,就龙虎汤一案,立刻休战。古人云:宰相肚里能撑船,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大度一点为妥。共二位参考。龙虎汤可以休矣!
中医的敌人是谁? 谁是中医的敌人?是中医黑吗?是反中医的人吗?是现代医学、解剖学、生理学?中医的敌人究竟是谁?
中医、西医都能治好什么病? 中医说中医能治病,西医说西医能治病。究竟中医能治什么病,哪些病?西医能治什么病,哪些病?你不妨对比一下。
人身攻击太无聊 人身攻击太无聊,中医辩论吧不欢迎人身攻击贴子,没有分享价值!
经络是人体的交通网络 经络是个正气(阴阳水火气血精津)和邪气的交流通道。经络通道不是单一的通道,而是多种通道组合而成的。犹如地球的交通网络,由铁路,公路,江河海洋航线,空中航线,土路,山路,羊肠小道等组成,甚至各种信息通道,都是地球的经络。 血管,神经,淋巴管,电磁通道,电解质离子通道,都属于人体的经络。它们都是客观存在的经络。 而十二经脉图则是古人虚构的,人们永远找不到它。
西学中 西学中,又叫西医离职学习中医,这是国家提倡的政策。它的目的是实现中西医结合来发展中医,提高中医治病能力。西学中不是改造西医,不是因为西医不能治病和出现医疗事故。 西学中是针对中医队伍成员不安心,不敢提出【中学西】而提出的政策。也是一种无奈之举。如果提倡【中学西】,就更无人学中医了,中医将面临后继乏人境地。
拜年了! 祝网友新春快乐,安康幸福!
中医的用途 中医的用途在于辅助和补充现代医学的不足,用于治疗一些常见病和西医没有特效治疗的疾病。 必须清楚,中医辨证不能确诊疾病;危急重症抢救是中医的短板;手术治疗是中医的弱项;抗菌消炎不如西药快捷效速。 上述缺点,尽人皆知,无论中医粉粉怎么吹捧,都无济于事。正确理解看待中医,适当的选择中医药,才是明智之举。实话实说,指出中医的不足,是中西医结合医生的职责。
着凉与感冒 着凉与感冒,二者谁是因谁是果? 中医认为着凉是因,感冒是果。因此避免着凉,能预防感冒。 在现代医学看来,着凉不是感冒的病因,感冒的病因是病毒。着凉只是感冒的诱因,甚至着凉实为感冒的症状恶寒的误解,换言之,感冒的恶寒症状,被中医误认为是“”着凉“”了,其实恶寒是感冒的症状,是感冒的结果,不是感冒的病因。试看,南北极寒冷之极,为什么不感冒,因为那里不存在感冒病毒。 网友有何看法?
中医五脏非血肉之五脏 中医五脏非血肉之五脏,乃气化的五脏。这是恽铁樵说的,你认为道理是什么? 欢迎辩论,凡属空喷贬骂,歪楼胡扯,斗嘴网癞请绕行!
新年好! 各位网友,新年好!
中医的掘墓人 这是邓铁涛老中医教授的一句名言,他认为中医院校培养的学生,不是中医的接班人,而是中医的掘墓人!这个观点在中医界影响广泛,成为攻击中医院校教育的令牌,从而民间中医师带徒培养中医模式,再度兴起。 今开此贴,辩论究竟谁是“中医的掘墓人”?为什么中医院校培养的中医成了中医的掘墓人?这是不是事实?为什么民间中医师带徒培养不出掘墓人? 欢迎辩论,畅所欲言,认清掘墓人的真实面目,明辨是非。 凡属空喷斗嘴,贬骂胡扯,空喊口号,人身攻击跟贴,一律删除!
中医辨证总纲是什么? 中医历来认为中医辨证有八钢: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且认为阴阳是八钢的辨证总纲。《气化论讲评》指出:“作为辨证的总纲,应能统领中医全部辨证,任何一种病证都能分属于总纲项下,绝无例外。········有不阴不阳之证,也有不寒不热之证,又有非风、非湿、非暑、非火諸因之证,但无不虚不实之疾。”《儒门事亲》序中云:“有寒有热,有表有里,千状万证,不可具述,而要之不过虚实两者之间焉。”虚实是中医辨证的真正总纲
中医对气化论的偏见 中医对气化论的偏见,重视阳气气化,轻视阴气气化,忽视邪气气化。多数中医意识里只有阳气气化,缺乏阴气气化,没有邪气气化概念。甚至认为阴气气化,邪气气化是杜撰。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就是对阴阳气化的正确理解。《伤寒论》关于邪气循经传化,对正气邪气气化做了深入论述,只是后人忽视了邪气气化而已。中医每言气化往往重视阳气气化,轻视阴气气化,忽视邪气气化,忘记了正气和邪气相争的广义气化论——正邪气化论。
【原创】中医气化论 许多中医人不懂中医气化论,应网友要求专开此贴,抛砖引玉,讨论中医气化论。欢迎质疑,商榷,拍砖,争鸣。 凡属空喷、贬骂、歪楼、胡扯、斗嘴网癞请绕行,谢谢合作!
脾胃是一家 脾为五脏之一,胃为六腑之一。然而,脾阴虚==胃阴虚,脾阳虚==胃阳虚,脾气虚==胃气虚,脾津不足==胃津不足。故脾胃之阴,脾胃之阳,脾胃之气,脾胃之津是一家,它们组成【脾胃脏腑之气】,没有本质区别。由此可见,脾胃脏腑是一家。不知你有何高见?
胆究竟是什么府? 胆为六腑之一,胆又是奇恒之府之一,六腑与奇恒之府究竟有什么区别?胆既是六腑又是奇恒之府,是否自我矛盾,有点不讲理呀。 欢迎讨论!
中医阴阳谬在何处? @zhaijia111,请您详论,谢谢!
何谓【诊断】? 中医学的“诊断”学,是四诊基础上的的类比推断。如破伤风,中医认为是“风”侵入了破口,受了“风邪”而发病,牙关紧闭,角弓反张,项强抽搐等,这些症状有类于风性,故推断是“风”邪所致。实不知是【破伤风杆菌】,是一种细菌,侵入人体。风不是真正的病因,而破伤风杆菌才是真正的病因。有人说,你这是西医标准和观点,强词夺理,不承认这是现代科学微生物学观点,冠以“西医”加以反对和排斥。 《中医诊断学》实为中医辨证学,中医辨证不算真正的诊断,因为中医辨证不能确诊疾病,不能确定疾病的真正部位,不能指导手术切除病灶,也不能确定真正病因。故中医辨证不够诊断资格。因此,中医辨证没有法律效力,不能作为法庭证据、保险赔付依据,甚至都没有休病假、死亡注销户口的效力。故《中医诊断学》名不符实,实质是《中医辨证学》。 中医没有诊断,只有辨证,完全可以依据经验论治。中医学属于经验医学,可供临床选择。
中医气的概念混乱 中医学的正气和邪气,是广义之气的两大分类总纲。正气邪气都是精微之物,前者有益,后者有害。中医言气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之气包括正气和邪气,正气又包括阴气(水、血、精、津)和阳气(少火、动气)。动气常常间称为【气】,与血并称。这个气指狭义的阳气 之一,具有推动作用的能量,它不包括阴气。 导致中医学【气】的概念混乱,是存在正气和阳气都简称叫气,从而使广义之气与正气、阳气混为一谈,难以区分。 中医往往只言阳气无形,不言阴气有形,只言阳气有动能,不言阴气也有自己的能量,凉润滋养之能。 故中医言气,一定要弄清它指的是什么气,是正气,是邪气的广义之气,还是阳气,是阴气,是动气(狭义之气),还是精气、水气、血气、津液之气。将这些气混为一谈是中医界的通病。
中医只有阴血,没有阳血 中医只有阴血,没有阳血。中医学的气分阴气和阳气。而中医学的血,只有阴血,没有“阳血”,其实,阴血就是阴气的一种,阴气包括水、血、精、津,阴血就是阴气之一。 欢迎学术讨论,各抒己见,谢谢合作!
阴阳自毙论何解? 《类经》说:“盖阴阳之气,互藏其根,更相为用,不可偏废。此借天地自然之道,以所人之阴阳贵和也。 凡阴阳之道,阳动阴静,阳刚阴柔,阳倡阴随,阳施阴受,阳升阴降,阳前阴后,阳上阴下,阳左阴右,数者为阳,迟者为阴,表者为阳,里者为阴,至者为阳,去者为阴,进者为阳,退者为阴,发生者为阳,收藏者为阴,阳之行速,阴之行迟,故阴阳并交者,必阳先至,而阴后至。”。 请@zhaijia111赐教 阴阳自毙论指出,如何自毙的?
辨证论治不要西医诊断行吗? 王世保在《中医治病要求患者进行西医诊断属于欺诈行为》一文指出:中医辨证采用西医诊断没有理论基础和必要。的确,中医辨证论治属于经验医学,辨证不算疾病诊断,既不能定位,又不能确定真正病因,辨证不能确诊疾病。中医只追求辨证论治疗效,而不讲究疾病确诊。国家既然承认中医执业辨证论治,就不该追责辨证造成的误诊,应该允许中医误诊。这种承认中医辨证,又追责辨证误诊的做法,是中医政策的自我矛盾。故王世保先生主张,中医辨证论治可以取缔西医确诊,西医一切化验和辅助检查都是多余的。如果,他是个说法正确,那么,各中医院、诊所,都可以取缔化验和辅助检查。这样做行吗?有可行性吗?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