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俊bj
阿俊bj
关注数: 60
粉丝数: 810
发帖数: 94,272
关注贴吧数: 11
80年代北京街头的单位班车 挂着军牌的班车,上海客车厂出品,LOGO为一匹奔马,不知该叫啥牌子。
1976年时任总理华国锋慰问唐山地震灾民 (怎么把老华忘了,不应该啊!😳) 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8月4日,时任总理华国锋即率中央慰问团到达唐山慰问灾民。 1976年8月4日,华国锋总理率中央慰问团到达唐山。
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 天津的损失比北京还要大 1976年天津震情 唐山大地震/波及到冀東各縣和京津地區,這些地區的震感十分強烈/損失也相當嚴重,僅以天津的地震情況为例/據有關資料統計,天津死亡人數為24296人/重傷21568人,市區房屋有62.4%受損/郊區為56.8%,直接經濟損失為39.2億元。 震后天津鸟瞰
7·28 唐山大地震40周年 40年前的今天凌晨3点42分,唐山发生了7.8级大地震。我家前院儿北屋赵家的大儿子赵经义在唐山市京剧团,出演六五年版的现代京剧《节振国》里的赵铁牛,“7·28大地震”中用身体撑住大衣柜把妻女护在身下,但不幸的是他和女儿遇难,其妻伤好后来北京看望过婆婆。🙏
怀旧老照片:80年代的名流 1981年9月,于淑珍随天津歌舞团到上海演出,作品摄于演出期间的上海美琪大戏院。
汽车老照片诉说当年事 旧北京正阳门车站。1938年
1997年的北京街景 能看到北京站口的交通岗亭,还有鼓楼东侧“泰林副食店”处的107路电车报站“下一站是鼓楼站”,还有那时的北京胡同和院落,还有那时宁静的什刹海、银锭桥……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MTY0Nzg5NjA5Mg%3D%3D.html&urlrefer=2f32a3f7a21553f08db3309dca13d5de
80年代的西安市井百态照片 1984年,西安新城广场,戏水一跃。 老解放牌洒水车、老皇冠轿车、三轮摩托车、自行车,20世纪80年代的各式交通工具都在这位年轻人的纵起一跃中定格。
老照片中的故事(卫立煌的亲戚) 原文作者:徐泓xh 我的母亲韩德常(1915.11.13——1990.7,14),如果在世,今年是百岁寿辰了。 翻开母亲留下的老相册:逝水流年,厚重、沧桑、斑驳的历史碎片,在褪色的黑白影像中,流溢出另一个时代的风情。对我固然陌生,但可能由于血脉相连的缘故,又有似曾相识的温暖。 X 母亲在照相馆照的人生第一张标准像。 老话说:“七坐八爬”,讲的是小儿七个月会坐,八个月会爬。 高背椅上,母亲坐姿自如,神色安静,显然年龄在七个月以上了。掐指算算,这张照片至少有九十九年的历史了。 经推证,这家照相馆叫“铸新”,位于“北京琉璃厂中间海王邨公园内”。离母亲的家:北京南城,祖宅椿树胡同14号(后来的南柳巷25号)不远。
北京几个地标60年前后的对比 几张60年前后的对比,老照片是赵树强先生拍摄于1958年——1961年,其中北京南站的是拍摄于2006年,西绒线胡同拍摄于1977年;现代照片由刘锦标先生拍摄于2011年。我用某“图秀”网页版把同一地点不同年代的两张照片上下拼在了一起,便于比对。 . 北京站
老合影·那些遥远的故事 1949年6月28日,摄于什刹海北部湖內。水少,杂草丛生。远处是钟鼓楼。照片中的三人各奔东西了。
京城马路30年变迁记(大量珍贵老照片) (本想用台机每层几张儿发,结果台机版浏览器网页保存下来的照片不是正常的照片合适不,只好再用手机每层一张的发了,让您跟着受累了!) . 1979年,由于当年全市机动车不足8万辆,宽阔的 长安街上,过往车辆寥寥无几。
视频:1996年1月修平老师播音片段集锦 片尾有修平老师随团出访的现场报道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qq.com%2Fpage%2Fr%2Fw%2F3%2Fr03043jt0w3.html&urlrefer=2f638c058026399c312dd28fa47f1708
视频:1996年修平老师播音片段 昨天上传到优酷但审核未通过,现在上传到腾讯视频但没贴过贴吧,试试。 以前发过这组截图,忘记了视频发过没有。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qq.com%2Fpage%2Fp%2F1%2F6%2Fp0304gbkl16.html&urlrefer=f3bd858aafac3bdaab1f0302c6d0da66
现在:北京台科教频道《记忆》栏目“忆罗京”有修平老师
截图:镜子里 站在门口与同事聊天的修平老师
【手机随拍】宣武区陶然亭公园北门 黑窑厂街糖油饼 可以加双份糖
【手机随拍】天坛公园北门附近的锦馨小吃店 昨晚北京台科教频道播了錦馨小吃店的豆汁,隔壁贴吧有吧友打听,正好早上外出路过就进去侦察了一番,开票时问服务员还真是那里拍的,就拍了几张给吧友回帖用,也在这里发一把,馋馋净跟暮雪大吧作对的那个赶海人……
视频:九十年代牛街旧貌 @小红人2010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MTUwNjAyMDYyOA%3D%3D.html&urlrefer=b25b0ce8a8a999ed6f1cd262f470d78f
视频: 马达罗先生与石友芳女士见面 石友芳当年14岁,1962年生人,她表示希望能得到当年那张珍贵的照片。还有一位是现年46岁的青海教师保善录,他在第二季发布的一张小学课堂的照片中认出了自己。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MTQ5NTEwODI2OA%3D%3D.html&urlrefer=5ac5c1c9d6f95f3c721934826c889b9f
【手机随拍】谁吃我炸的酱? 上午不远万里来到钟鼓楼后边的赵府街副食店买了几斤黄酱准备开炸,谁吃? 北京的,我送炸酱和切面,您总不能就吃炸酱面吧? 厦门的,成本太高,比如往返车票、食宿……,纯属赔本赚吆喝。 国外的那谁谁,还是等我的“家常炸灌肠”操作流程更实惠,我知道很多国家对入关食品有限制。 …… 最后,我还没炸酱呢,先喝会儿茶~~
《我告诉你》——新人拜山帖
【原创亲拍】2月15日上午的北京站的站前广场 昨天下午是北京地铁吧看二号线东直门卧轨的那个事儿,看见一位吉林的吧友在打听北京站到北京西站换乘地铁的情况,今天就去实地看了一下,确认北京站站前广场东边的地铁口是出口,西边的是进站口。
九十年代左右的空中看北京 转自老北京网 天坛
【原创亲拍】 年初二宁静的街道 春节期间北京的街道胡同非常宁静,走起来顺当,看起来舒坦,就是今天有些冷,原本计划逛一天结果俩小时就给冻回来了。 东单大街,前方左侧是协和医院。. 灯市口大街. 东四大街. 东四大街上北向南行驶的公交车上乘客很少
老字号“合义斋”不复存在了 去年下半年搬迁后坐落于护国寺街道的老字号“合义斋”停业装修,今年初重修后的店面挂出了“惠丰门丁肉饼斋”的牌子后来又改为“惠丰门丁肉饼店”,从此创立于民国时期的京城炸灌肠的鼻祖老字号“合义斋”不复存在了……
【原创亲拍】 西城区居民《老物件儿生活展》 地点:西城区文化活动中心(地铁4号线A口上来即是)
【原创亲拍】 买公交车票记 今天是北京公交猴年纪念车票发行日,一觉醒来3点就睡不着了,刷手机到5点起床洗漱,不到5点半就到了车站,上了一辆特8售票员师傅说头几班车没有,不如去300路总站问问或她们总站等,还真多亏了这位师傅,不然中途等300路还真没戏。到了十里河300路总站上了一趟车,果真有到只有26套,前边上车的盲流倒票者要全包了,我说給我10套,售票员师傅先给我数的,剩下的被那个盲流全包了,他又下车继续坐后边的车买,估计是受雇于人,买完走到某国营饭馆吃早点,豆腐脑+油饼儿……
我们学农的画 昨晚发的一组40多张宣传画被系统毙了,不敢再发了,可怕大家误会是我自己删的,特声明一下!
意大利记者摄影师马达罗先生:我想把照片还给照片上的人 阿德里亚诺·马达罗(Adriano Madaro),生于1942年,意大利作家、记者、著名中国问题专家,在其40余年的职业生涯中,一直致力于远东特别是中国的地缘政治研究。自1976年起,马达罗先后到访中国170余次,从北京到西藏,从满洲里到海南岛,甚至是那些最为偏远的省份和地区,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有媒体称他为现代“马可·波罗”。除了中国研究工作外,马达罗还长期推动中意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近年来在意大利成功举办过多场与中国文化相关的展览活动,内容涉及丝绸之路、西藏文化、成吉思汗等。曾出版关于中国的各类著作10余部,其代表作为《中国,马可·波罗后的700年》(1980年)、《中国行》(1986年)、《北京1900》(2006年)等,部分作品被译为中文出版。 马达罗先生 2015年4月11日下午在北京鲁迅博物馆的见面会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OTMxODM1OTEy.html&urlrefer=5963ff8ac885cd97da6f6a34749c09b9
记忆:曾经的样板戏 杜鹃山
【中国老照片】记忆:老北京的小吃 著名摄影家海达·莫理循女士于1933年至1946年在北京居住;此间,她拍摄了数以千计的照片,这些作品系统地呈现出北京的建筑和市民生活。 这才是“老北京味儿”……那会儿也没什么食品安全,我看也挺安全的。主要是人心安全。 吊炉烧饼。。 片子拍得很够水准……”原生态的”的“北京人”……北京的小吃,就是有那么一种让人着迷的味道~不是土生土长北京人可能不明白,那股味道很特别,但很亲切~
油画中的京剧 京剧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表征之一。它是“地方戏时代”出现的最重要的剧种,是雅文化在中国文化整体中渐趋 衰落的时代变革的产物。@怀旧老翁 @FQ_HLZY
老北京小吃漫画 网摘……
【中国老照片】真想穿越回过去结次婚 可惜那时净看别人结婚了,偶尔该给人家操办婚事帮忙做点儿杂事,比如临时买个东西啊,搬搬凳子接桶水啊……
【老北京的风俗】老北京“碰头食儿” (转) 旧时,北京城的庙会和街头巷间常常有卖小吃的摊贩。南来北往的人,若是逛庙会累了,在小吃摊上歇歇脚,随兴买点品尝。因此,小吃也被老北京叫做“碰头食儿”或“小食”, 碰到就尝点,有“随兴”之意,以区别于日常的正餐。图为小饭铺的大师傅正在给顾客的碗里添汤。
10年前,有个法国人买了一麻袋二三十年前的旧胶卷 1985年——2005年的胶卷,看了这条新闻的第一反应就是值了,里边的景象太珍贵了! 新闻链接: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iew.inews.qq.com%2Fa%2FBJC2015110101741604&urlrefer=2138507a3c877bd44628a5c99fe97605
尹钰 主播2015年10月30日安徽卫视《超级新闻场》
尹钰 主播2015年10月31日安徽卫视《超级新闻场》
【泠然天籁】当年曾有幸见过陈力女士一面 当年拍摄期间还见过陈力女士,那是拍摄《红楼梦》期间的一个夏天晚上八点多,当时她借住在交道口南路西一条胡同东口南侧的小院儿里,那晚跟给剧组包车的首汽公司开车的刘家二哥去通知她明早到剧组开会,她站在院门口跟二哥说话,我坐在车里看见那么一次,好像她丈夫刚刚离世又刚来京不久,所以精神状态不是很好,显得比较疲惫的样子。 能见到陈力女士一面,也是今生的缘分啊!
潘家园淘上世纪的北京地图 潘家园淘到一本梦寐以求的八八年版北京市地图,睁大我那近视花眼看了一下,被拆掉的那些胡同还都在就果断拿下,别问我多少钱,这是商业秘密…… 旁边那摊儿的大姐帮我打电话叫回这个摊主,而旁边那位好心摊主大姐的一张1936年的北京地图让一位戴眼镜的姑娘买走,则这位摊主又拿起大姐摊儿的老地图向我推荐,看来都是从互助会年代过来的,赞!
老北京胡同水彩画(9张) 老北京胡同水彩画一辑 金光珍 作
老北京取冰储冰照片 跟雪爷聊起了过去的窖冰,说起了七十年代在冰面上划过冰船,所谓冰船就是窖冰的工人先把冰面凿成一间房面积那么大的冰块,从远处推到搭在岸边的传送带附近,然后再凿成一米见方的冰块用传送带送到岸上的卡车上,在他们中午休息时我们就跳到还没切割成小块儿大冰面上用根长木棍撑着划着玩儿,还可以在各个凿开了的大冰船之间跳来跳去,可惜还没发现解放后冬季窖冰的照片。
几张什刹海周边同一位置新旧对比图 为了便于看出每层发一个位置,钟鼓楼镇楼。
【原创亲拍】故地重游——什刹海周边 去陟山门买排叉和大五仁,然后穿恭俭到了什刹海的前海,今儿风不小,云朵也不太好看,游人倒也不多,小福子她爸的话了——“闲着也是闲着,何不逛逛啊~”。
【原创亲拍】中秋节献礼:北京汽车博物馆 一周前,小外甥从微博上抽中两张北京汽车博物馆的门票,今天去了才知道临时去的也可到售票处免费领票,好像是什么世界旅游日。由于是车盲,所以进馆之后按个人喜好拍了几张,作为中秋节给北京照片贴吧的献礼吧!
30年前后对比 前些天看到第一张照片总想起八十年代带着小外甥女进这条街里的小学学画水粉画,后来在崇文门路口东北角那个小学里学,等她上课的时候就去门口那东西走向长条食品店里转转,今天从陟山门回来走到那里回身拍了一张做个对比……
饭后一乐:猜猜这俩人是什么关系?
科幻:未来的旅行方式 在甲地进入“休眠旅行仓”,仪器记录你的基因序列和大脑意识信息,然后输入到乙地的接收仓仪器上,在仓里用3D技术打印出一个有血有肉的克隆体来,待他在乙地完成所有活动后回到接收仓时,仪器再把他大脑里的记忆传回甲地真人的大脑里,等于真人身临其境的去过了乙地……
【手机随拍】去“老回回”没吃到豆面丸子 近日网摘说德外的“老回回清真小吃店”的豆面丸子有特点,不像有的小吃店的外软里硬,它是里外都软,可是去了才知道人家是早点卖,中午只有绿豆粥和鸡蛋汤,无奈大老远的跑去了也不能空手而归啊,就买了10个芝麻酱红糖花卷、门丁肉饼、糖油饼和肉包子回来……
尹钰 主播2015年8月31日安徽卫视《超级新闻场》
尹钰 主播2015年7月28日安徽卫视《超级新闻场》
【自制】 自己动手做下酒菜“泡椒凤爪” 外边买现成儿的吃着不放心,有时有股怪味儿看着还惨白惨白的,据说是用某种药水泡发的,索性要么不吃,要吃就自己做。还来不太费事的料儿,用凉白开把盘中的葱姜蒜泡椒盐等在盆里泡上,剁开的鸡爪洗净放进锅里煮,开锅10分钟关火,捞出在凉水里拔一下或者水龙头底下冲冲,然后放进泡调料的盆里泡上就好,第二天就可以吃了。看帖者送榆钱窝头,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手机随拍】 虎坊桥百货商店里买水手衫 买了两张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公交车票,然后去虎坊桥百货商店给小外甥买了件半袖水手衫,又买了两袋爽身粉和金属挂钩,进店后看到左侧卖鞋的柜台跟八十年代的商店柜台一样就用手机拍了两张。
【手机随拍】天乐玩具市场即将关闭 好像也是为了清理腾退,再有就是该市场今非昔比,生意大不如从前了,刚逛了一圈儿~
马海方的《老北京人儿》绘本
《老北京民俗风情画》——何大齐先生 著
准备“贴秋膘”的肉 明天“立秋”,昨天就准备好到西四环沙窝桥去买“西翠路老头肘子”,今早骑车也赶上早高峰了,8点出门9点才到,排第四个,第五位是一位95岁的四川籍的国军远征军老战士,店里来人后让他老人家到里边先坐着,排队时我提议为表示对国军抗战老战士的敬意先让他老人家买,后被前三位采纳。我买了3个肘子7个蹄儿,有自己吃的,有买给家人和同楼同事的
静茹怀旧绘本——《回忆我的70年代》 虽然可能地区有所不同,但过去的生活大致相似。
【原创亲拍】 《城市记忆——百姓之家展》 2009年的,后悔没把俯拍图拍细,只拍了自己家附近的,唉~~
首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