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俊bj 阿俊bj
关注数: 60 粉丝数: 809 发帖数: 94,272 关注贴吧数: 11
这四个地儿,只有老北京才逛过! 转自:《北京日报》的“芝麻匠通讯社”微信公众号 -------------------------------------------------------------- 时代的列车,呼啸前行。 北京城也在历史的洪流中,变了模样。 许多老北京记忆里倍儿熟悉的印记,也逐渐淡去。 有这样的四个地方,不是地道的老北京人,怕是连见都没见过哩! 芝麻君(ID:ZhimajiangNews)今天要说的,就是老北京菜市场的故事。 最京味儿的菜市场 菜市场的出现,是北京人消费模式的一次革命,因为早年间,北京没有专门卖菜的场所,只有在流动的菜摊上解决买菜难题。 建国之初,由于严格的计划经济,粮油、副食品都要凭票证供应,那时,国营菜市场因其货品全、质量好、信誉高倍受老百姓喜爱。 始建于1902年的东单菜市场,是北京城资格最老的菜市场,也叫东菜市。 那时候的东菜市是一个个小布棚子,小贩们露天摆摊,晴天成市,雨天收摊,人称“雨来散”。图:1902年,东单菜市场建成,当时名为东菜市。 新中国成立后,东菜市收归国营,正式定名为“东单菜市场”。图:1959年 主妇们在东单菜市场买菜 北京日报资料图 那时东单菜市场是L形格局,大开间、高立柱的设计显得非常大气开阔,简直可以和火车站媲美,这样便于空气流通和采光。图:1964年,东单菜市场内景,高大开阔的布局,北京日报 刘乐棠/摄 东单食品厂还在菜场里设了早点摊,生意很红火。图:1953年,北京市民坐在东单菜市场旁的早点摊吃早点。 北京日报 张祖道/摄 后来东单菜市场不再经营早点生意了,隔开空间,单独成立了“东单食堂”。图:上世纪70年代的东单菜市场与东单食堂外景,纪录片截图。 七十年代中期,东单菜市场率先售卖盘菜,有荤有素地搭配好了盛在盘里,买回家直接下锅就行,不光方便了下班晚的双职工,也开创了一种时髦的生活方式。图:售卖盘菜,北京日报资料图。 改革开放后,东单菜市场扩大经营,还修建起了电梯,卖起了服装、副食、烟酒,还有一些别的地方不常见的高级食品,比如金华火腿、奶油蛋糕,都可以买到。图:1992年的东单菜市场,北京日报 资料图。 但是,随着商业化大潮一浪高过一浪,大型超市、综合商厦的兴起,这个年逾百旬的老菜市举步维艰。 1997年,东单菜市场拆除,原址上建起了如航空母舰一般的现代购物广场图:东单菜市场原址上是今天的东方新天地购物中心 京报网 张宁/摄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