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代哈蜜瓜
我本哈蜜瓜
独立苍茫自咏诗
关注数: 32
粉丝数: 84
发帖数: 2,506
关注贴吧数: 27
自我主政姜吧已逾四年 四年中,本人完成高中学业、升学,主持姜吧精华贴整理、分区,维持精华贴数增长。 工作汇报: 一,设立了以跋王献之小楷真迹为主题的吧头像。 一,完善了吧资料。 一,吧关注数从1600余渐增至近1900人。 一,确立了以周邦彦、吴文英、张炎、王沂孙为核心;朱彝尊、蒋春霖、郑文焯、朱祖谋为辅翼的“曲线救姜”总方针。 一,保留了上香贴(置顶)。
原来四声理论是符号学的范畴 简单地说,平上入去的使用规则都是词调“约定俗成”的规则系统,那么直接切入符号学分析,以及用精神分析对“回声”和“双关语”的效用的定位,就可以进一步理清四声逻辑并且开发它的文学性 晚清绝学斯有人继
此吧讨论内容可移至姜夔吧 (如图
此吧讨论内容可移至姜夔吧 〈如图
此吧讨论内容可移至姜夔吧 如图
此吧讨论内容可移至姜夔吧 如图
此吧讨论内容可移至姜夔吧 如图
《鹊华秋色图》是松雪为草窗所作 见图跋: 公谨父,齐人也。余……罢官来归为公谨(时草窗居杭)说齐之山川……有足奇者乃为作此图……(即华不注山和鹊山) 元贞元年(1295)十有二月……
最近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总之现在我要diss周密
管领秋光一笑同 为进一步深化姜吧业务改革,兹代表姜夔吧吧务宣布开展清瓷接收工作。开列以下名单: 云间词派 陈维崧 朱彝尊 厉鹗 项鸿祚 蒋春霖 谭献 王鹏运 朱祖谋 况周颐 陈洵 等著名词人话题未来移至姜夔吧。现拟发布草案征求意见通过。
半塘笑话一则 半糖主义 清瓷 重拙大
对于目前文学的一些看法 我算是搞清楚了。 之所以古代文学目前的这个评价体系如此的让人觉得莫名其妙只是因为各个时代之后的变化(南宋对北宋的雅俗判别),特别是现在对于评价存在一种溯源性破坏(用宋人评价破坏清人),还有西学评价(现代性)和新文化(大众流行)的激进影响,把我们目前的文学观搅得非常恶心。 第一步要澄清的就是必须得还原。 必须要把每个时代的样貌还给每个时代,一定要做这一点还原的工作,不然的话是终究理不出来一个东西来。首先就应该构建每个时代的接受谱系。
念奴过腔,霜腴遗稿,复有谁知? 想来不禁令人肠酸
白石道人与白石郎 众所周知,姜白石的“白石”是他的道号“白石道人”,得名于所居近“白石洞天”。 熟悉李义山的朋友都知道“小姑居处本无郎”,典出《青溪小姑曲》,隶于一组《神弦歌》。它的前面是《白石郎曲》: 白石郎,临江居。前导江伯后从鱼。积石如玉,列松如翠。郎艳独绝,世无其二。 白石郎“艳独绝”,相信各位姜丝会会心一笑
郑孝胥极喜姜白石诗 案,陈石遗亦推重《平甫见招不欲往》一首,盖二人所倡宋诗,于南宋之白石,尤多得力。此书为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所谓“现代”,实桐城、丘黄、同光、临桂诸旧学家耳,于鲁迅以来新文学,概不措意。 钱基博,钱锺书父。钟书《宋诗选注》,极推姜白石,益两宋诗词兼善者,髯苏以外,唯白石老仙。 友尝云《宋诗精华录》,似中兴诗人以下,亦唯一姜白石耳。盖白石,石遗以为犹南宋一巨子。 @宋文帝jyl
陈三立歌颂姜白石 《漫题豫章四贤像拓本》 其四 姜白石 辞赋丽以淫,如翁安可得。 一卷蓑笙前,国风有正色。 . 案,四贤共有陶(渊明)欧(阳修)黄(庭坚)姜,散原本为江西人,尊之如此。扬雄:“辞人之赋丽以淫”,故白石“正色”之为难得也。指其为“国风”,亦《暗香》《疏影》者乎?“蓑笙”,一生布衣,固晋宋之间人物也。
还原一个怎样的姜夔? 我开始觉得当代的市场社会对古典诗歌抱有一种完全的商品式的平庸理解。在目前所有的讨论中,不是陷于自发的,内证式的理解之井,就是翻炒尚未充分实现其意义的古代批评的断语。对姜夔——这个崇高的作者,尚未能区分历史想象和自全的文本,而文本在更高的意义上是历史性的。这些是急需引入新的视角,新的理论的任务之由。对姜夔,与其说欣赏,不如说是将读者还原于文本的原始丰饶中,从而彻底与当代的扁平视域决裂,而这也将还原姜夔的全部意义
强烈谴责,坚决抵制!
严正交涉的说明
反对饭圈文化 惊闻煜吧吧主“江南有李”在网上公然利用权限辱骂一热心网友为“电子宠物”,并使用吧主身份对其进行舆论攻击,实在是有不堪入目,于李煜讨论圈可谓骇人听闻。本来我以为该圈推崇饭圈文化,已不屑与之蛮触,而辱骂、删禁,无所不用其极,人神共愤。身为在学科分层大于“李煜”符号的“南唐”吧吧主,真诚邀请 @闲散的时刻 \前往我吧发贴,共同抑制饭圈不良文化
最近的事情心情复杂 看到一些关系到我们民族的脸面的事业被套上了饭圈的流量n只能说在文学这块,也要辩证看待,虽然辛帅已经是千年前人了,但研究、欣赏他是今人的事情。应该保持严肃。否则像看到一些球类运动,实在是不忍心。
要求依法惩治李煜吧现任吧主所造成的饭圈怪象 现任吧主“江南有李”,无端删除、封禁用户发贴,奉行臭名昭著的“不好的评论我会删”原则
七夕词一首 《摸鱼儿•七夕用白石韵》 朅来时、一枝横笛,秋鳞吹瘦梧井。虚堂了我眠丘壑,催换梦痕空枕。堪独省,玉一舸、天风吹堕杯斝整。缁衣俱冷。料结喜灯青,窥蟾室白,羁浪倦谁领。 〇更騃女,回首烟眸照炯,思君如水千顷。海绡诗织鸳机语,再结他生恩请。银鹊迥,度不到、嫠星沱淡光摇影。飙尘惊问。漫夜雨喷寒,鱼龙何世,飘续泪衔饮。
要求依法整治文学饭圈怪象
对某饭圈的严正交涉
蹭了一场GLP的演唱会,战果如下 家人们谁懂啊!!!真的好好看,一连五个都集齐了。什么,有团粉吗? 扩我扩我 永爱GLP😘 你是人间理想,你是星河滚烫
南唐吧吧主竞选:NO.0001号候选人
白雨斋评陈允平 自我总结如下: 白雨斋对西麓的评价,从总体上,认为其地位于南宋仅在姜、王、史、吴、张之后,也就是说西麓相对周密、蒋捷、高观国、刘辰翁、卢祖皋、张辑等名家而言,是高出一筹的。 其中,白雨斋尤其区分了西麓同草窗的高下,他认为,二者都取法周邦彦,而西麓能够以“脱胎法”得清真意趣,草窗则仅得清真姿态。 白雨斋揭出西麓的风格为“和平婉雅”,他强调西麓词风的平正是“真佳”,对此大为称誉。以平正论,西麓同碧山相比更见“清超”,同梦窗相比更见“婉雅”,而西麓同张、王各具“忠厚”,这一点是草窗所不及的。可见,西麓的平正词风具有清超、婉雅等不同侧面,而以忠厚为主。 在风格上,白雨斋有时也认为西麓更接近于碧山,这反映其风格上缺乏一定的独立。 以忠厚论,白雨斋尤其注重其西湖十咏,认为“多感时之语”,这一点上仅仅“亚于中仙”。对于其仕元,白雨斋也更多持同情的态度,认为其词中不过是“不作激烈语”罢了。
我现在越来越走向介存斋的辛姜之辩了 我开始觉察到二者的写作模式都是偏离花间传统的(相反,吴文英继续开拓了花间),与其说二者具有鲜明的“诗化”(这里是指上位文学),不如说二者都力图在词中表现自我意识的规训与重构,而花间传统则是烂漫地申发直觉上的唯美。
稼轩词与独木桥体 首先说一点,辛帅不是在铅山盖了很多别墅吗l其中一个叫“秋水”,我看他在一首词中称自己为“秋水”。我个人觉得辛秋水比辛稼轩(农家乐)好听得多,或许以后可以这么叫。 辛帅有一首词长这样: 《柳梢青》 莫炼丹难。黄河可塞,金可成难。休辟谷难。吸风饮露,长忍饥难。 劝君莫远游难。何处有、西王母难。休采药难。人沉下土,我上天难。
如何理解“有英雄语,无学问语”? 周介存批评稼轩:……不平之鸣,随处辄发,有英雄语,无学问语,故往往锋颖太露……
蕙风词话笔记 在此摘录一些蕙风的妙语。 蕙风词话体例非如“文心雕龙”“二十四诗品”诸书,盖诸论极散见时出,然亦有脉络关运存系乎其间。正编共五卷。我取阅的是屈兴国的《蕙风词话辑注》,补遗浩帙,可谓完善。
南唐诗词发贴 读史爱南唐,字字堪伤。白门花月总凄凉。一晌如何人不见,岁岁重阳。 回首望长江,流遍南唐。如今谁肯说兴亡。二四年头书旧曲,七夕茫茫。
实验体诗词创作•稼轩颂 《莺啼序•记辛弃疾》 功拜词林千古,当年弃疾是。铁马归、旧恨茫茫,沙尘虏帐俱裂。辽天鹤、耿京豪杰,杀去狗戎张安国。试取了,凌烟图画,中流飞舟。 ⊙南宋危也,自高宗来,唯秦桧堪骂。数岳飞、泪洒风波,又而今我归来。朝天阙、湖南飞虎,忍白眼、带湖山居。青山媚,一晌走马,中原梦碎。 ⊙咄咄休休,也堪写上,姜夔和风流。长短句、如是我闻,白发青灯,白云苍狗,孝光宁朝。开禧新恨,念遗民也,只梦中檐铁高歌,泫杨柳、比桓司马大。孔丘心事,历城分明看取,山东故园谁记? ⊙我归不得,归只怕有,山鬼谣未就。杜鹃也、叫断春秋,枉做词人,可惜无用,枕上清泪。待红袖揾,帐中翻浪,醉眠江山忽万里,起来看、朝代惊换了。盛世灯火阑珊,只见英雄,参差仍是。
我发布无关贴子吧主会删贴吗 但是你又怎么知道我这是无关 至少我这个人在此,即是有关
谭其骧三国东西晋地图
谭其骧历史地图
谭其骧历史地图
是“其下视也”还是“其视下也”? 邓广铭先生注《水龙吟(断崖千丈孤松)》时,将“扶摇下视”一句注出《逍遥游》原文,只是所引与我平时接触到的文本略有不同。 考察王孝鱼先生点校的《庄子集释》,原作“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校记于“视下”二字并无异文。 莫非邓老以稼轩词原为“下视”,以至抄录出错? 值得注意的是,吴企明先生称注稼轩词费心力颇多,于该注条下亦引作“其下视也”,不知何据。吴老的注释在征引典故时与邓老相同,本无可议,不过邓老爱用自己的话加一些按语,吴老常常也照录,只是未注明引自邓注,如出己注而已。
求一个群号 私我
格律派贴吧在野吧主汇评:魂归徕兮! 一楼敬我们传奇的不朽的永远的王沂孙吧吧主兼史达祖吧吧主——碧梧山馆词
“白苧春衫薄”植物考 为了查这个“白苧”,可费了我力气。 原来,苧、苎、苎麻、紵,都是一个东西,《植物古汉名图考》收录“紵”词条。 百科搜索“苎麻”即知。
稼轩词与书舟体 今天看到我们的大英雄闲居带湖以后,不时做弄些游戏,这不就写了几首新巧的词。如: 《一剪梅》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 ⊙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惟有烛花红,杯且从容,歌且从容。 又 记得同烧此夜香,人在回廊,月在回廊。而今独自睚昏黄,行也思量,坐也思量。 ⊙锦字都来三两行,千断人肠,万断人肠。雁儿何处是仙乡?来也恓惶,去也恓惶。
略论邓广铭先生在同一词中两条注释的问题 《水调歌头》“千古老蟾口”一词,本来不难懂,也是我们的大英雄闲居带湖时作,更多游戏之意。可邓老先生的注释却给我整不会了,说见下
论“斫去桂婆娑”所係何人 众所周知,清代有一位臭名昭著的史学家,人称周介存。以治史之才,而好议论宋词,自然是志大才疏了。他最坏的一点,就在于围讦大词人姜白石,将白石骂得一无是处。但他也有长眼的时候,即,他对于我辛吧之尊——大英雄辛弃疾,总有一种相惜的情感,时常为其代言,生怕辛弃疾的英雄之志不为后人所知。 《太常引》一词,曾入选中学教材,深知者是相当多的了,可大多不知上头还有一个周介存已先放了个响屁:“所刺甚多,非指秦桧一人耳”,这个屁不痛不痒,只能算50%的自信,但我今天就要议论议论这50%保真不保真
关于“帘底纤纤月” 众所周知,南宋有个不学无术的家伙叫周草窗,他说“帘底纤纤月”,这么写,是小huang词,我今天要为稼轩正名。
感谢你成为嘉宾,来参加我的婚礼 想起了一个跟稼轩有关的故事,好像是周草窗《齐东野语》里的
统计一下两宋最强的《贺新郎》同调 统计结果: 辛弃疾稼轩 7首 刘克庄后村 4首 张元干芦川 刘过龙洲 蒋捷竹山 2首 苏轼东坡 叶梦得石林 史达祖梅溪 吴文英梦窗 1首 豪放派共十五首 婉约派共六首 已选共21首,两宋存同调计407首,绝唱率约5%,辛弃疾占比达1.7%
蒋春霖死事真相 证据来源: 张尔田《近代词人逸事》《与龙榆生书》 吴眉孙《与龙榆生言蒋鹿潭遗事》 金武祥《蒋君鹿潭传》 . 先是,鹿潭罢官,避地东淘,杜小舫观察爱其才,时周给之。小舫之词,乃多出其手定。鹿潭素不善治生,散资于歌楼酒馆,剧贫。晚岁遇女子黄婉君,迎之归于泰州,婉君以其贫故,不安于室,鹿潭则大愤,走苏州谒小舫。小舫方署臬使,不时见鹿潭,失望还归,舟泊垂虹桥,乃姜白石咏诗处。 . 至是,鹿潭夜书冤词,怀之,仰药死。所书冤词中实疑及婉君有不贞事,时婉君分隔泰州。杜小舫得之,大怒,主严办。陈百生遂据以恫嚇婉君,若不死且讼之官。婉君畏罪,乃殉焉。 . 后陈百生伪以婉君再拜乞佳传事,道己尝语婉君曰:“君能以死殉鹿潭,我必为君请旌表。”或曰:“时百生已入词馆,力固能办此也。婉君既死,旌表事请而被驳,百生无以自践其诺言,未几出都,车行北道中仿佛见婉君冤愤状,自是弃官不復入都。”强为饰之曰:“盖负疚于心也。”俱非事实。 . 吴眉孙云:“鹿潭之死,半为婉君因贫而不安室处,半为杜小舫因贵而落寞故人。”及张尔田辩之疑婉君不贞事,益知鹿潭衷素哀苦。 . 张尔田云:“仆前记词人轶事,未及叙入(案即冤词疑事),以其事太亵,不欲形之笔墨,亦所以为鹿潭讳也。” . 及鹿潭死,托小舫为经纪其丧。鹿潭灵櫬寄厝江阴萧寺中,历数十年,无人为之举葬,则当时小舫所谓经纪其丧,其薄可想。呜呼哀哉! 草窗吧吧主曰:“夫蒋春霖者,岂晚清之胖猫者乎?黄婉君者,岂晚清之谭竹邪?呜呼!”
陈维崧咏周邦彦 《念奴娇》 序:途经溧水,是宋周美成作令地,慨焉赋此。 词推北宋,有周郎香弱,集名片玉。未向大晟填乐府,此地先留芳躅。隔浦莲娇,满庭芳丽,唱尽相思曲。1小亭姑射,当初何限花竹。2 ⊙弹指六百馀年,词人重过此,闲愁棖触。一自汴京时世换,绝调几人能续。冷店骑驴,野航听雁,客睡何曾熟。蒋山在望,可怜依旧凝绿。 1:【自注】《隔浦莲》、《满庭芳》词,俱美成在溧水署中作。 2:【自注】美成令溧水时,署中搆一亭,名曰姑射。
然终有一个贰字当头 打倒狗派贰臣钱谦益! 打倒狗派贰臣吴伟业! 打倒狗派汉奸郑孝胥!
【入吧必买,人手一本】吴蓓、郑凌峰整理的姜夔全集问世 《姜白石集编年笺校》由词、诗、丛稿整理三部分拼成,基本涵盖白石存世所有文字。 其中,词部分已由中华书局上海编辑部在50年代出版,为夏瞿禅宗师之席增美。 诗及丛稿均为夏老遗稿,逾沧桑之年,今为吴、郑等人合璧刊出,堪称大全集。 我愿称之为我吧十年之最幸之事,望人手一本,以免溢价十倍之憾恨。
【外交】姜吧幸访辛吧,愿相与友善 姜夔与辛弃疾同是并世奇才,是拯救词坛的二位大英雄,但周介存却说:“辛才大,姜才小。”也是,如果要比较,辛稼轩是王熙凤,姜白石就是个林黛玉;辛稼轩是铁如意,姜白石就是个青玉案;辛稼轩是杜子美,姜白石就是个李太白;辛稼轩是颜真卿,姜白石就是个黄庭坚;辛稼轩是出生入死的黄金龙,姜白石就是个浅斟低唱的白衣相。一个是真英雄,一个是真才子,一个横刀立马,一个孤舟独啸。 小姜在时,也常对辛公流露颂圣之意,比如将小红解赠辛公,奉上黄木香等等。小姜能在皇帝这里送点音乐文章,也是亏辛公的门楣。小姜的长短句,只怕也如韦端己学了白乐天,偷摸摸,私下里也怪不好意思认了辛公公作束脩之师的。正如鄙人今日仰瞻辛吧光辉之门庭,就跟见了鲁灵光殿,溜了上林苑,辗了云梦泽一样,痒愧屈顾,愿意和吧主及各宰辅巴拉些肝儿肠里的话儿,要作了金兰结对的,絮絮了这些方好。 最后代小姜把谀词也捧之诸贤能: 花中惯识,压架玲珑雪。乍见缃蕤间琅叶。恨春风将了,染额人归,留得个、袅袅垂香带月。 ⊙鹅儿真似酒,我爱幽芳,还比酴醾又娇绝。自种古松根,待看黄龙,乱飞上、苍髯五鬣。更老仙、添与笔端春,敢唤起桃花,问谁优劣。
拖拉机会有的 感觉“我生之初尚无为”了,这一两年在出版这块见证了多少奇迹。 魂断香消30年的白石诗注本被陈氏洗出来了; 千金难求的吴蓓注梦窗词被浙古重印了; 花外集有了最新的权威注本了; 十年沧桑的东山词付梓了。 真应了那句话:鸡长大了就是羊,羊长大了就是猪,猪长大了就是牛。 牛长大了,就是词学中兴了
分享阅读《花外集》一二趣事 不能让我一个绷
乐笑翁谓中仙笔下有白石意度,清空骚雅,“罗浮梦、半蟾挂晓,么凤冷、山中人乍起”“似淡月梨花,重化清魄”“三十六陂烟雨。旧凄凉、向谁堪诉”“今夜山高江浅。又月落帆空,酒醒人远”“携盘独出,空想咸阳,故宫落月”“沧浪梦里。纵一舸重游,孤怀暗老,馀恨渺烟水”是也。 其实亦兼梦窗质实飞动之法,“只愁双燕衔芳去,拂破蓝光千顷”“苍虬欲捲涟漪去,慢蜕却、连环香骨”“汉苑飘苔,秦陵坠叶,千古凄凉不尽”“故国如尘,故人如梦,登高还懒”是也。 梅溪纤巧之工,“一片秋声,应做两边愁绪”“又争知、一字相思,不到吟边”“雁归也,问人归、如雁也无”“一室秋灯,一庭秋雨,更一声秋雁”“水远。怎知流水外,却是乱山尤远。天涯梦短”是也。 参入清真勾勒之笔,“琼肌瘦损,那堪燕子黄昏”“数点相和,更著芭蕉细雨”“应忘却、明月夜深归辇。荏苒一枝春,恨东风、人似天远”是也。就浑化之堂奥,“啼螀未歇,飞鸿欲过,此时怀抱”“谩想薰风,柳丝千万缕”“更消他,几度东风,几度飞花”是也。 而南渡诸人所以唱叹君国,“应是梨花梦好,未肯放、东风来人世”“千古盈亏休问。叹慢磨玉斧,难补金镜”是也。 又返北宋欧晏之醇郁,“更好故溪飞雪,小窗深闭”“怕明朝、小雨濛濛,便化作燕支泪”“二月残花,空误小车山路”“数东风、二十四番,几番误了西园宴”是也。苏秦清泚之神,“沧浪一舸,断魂重唱蘋花怨”“自真妃舞罢,谪仙赋后,繁华梦、如流水”“纵飘零,满院杨花,犹是春前”是也。 耆卿秀淡之思,“天涯故人总老,漫相思、永夜相望”是也。方回浓艳之味,“西风后,尚馀数点,还胜春浓”是也。 乃终入花间诸子兴象至深至厚处,人固谓其幽,乃不解其忠爱之忱、香草之托。白雨斋所谓“纯乎纯者”“品最高,味最厚,意境最深,力量最厚”,诚哉如是也。余所谓三百年词坛自《花间》始,以《花外》结,非所以推尊殿军,亦碧山自谓也。
谁有这书???
《乐府补题》四首咏蟹词注释 知道宋人《蟹谱》《蟹略》二书可资参考后,我决定简单注释一下这四首最被忽视的咏蟹词。
【转载】路成文《乐府补题三考》 共四页。我觉得很有意思,一个是他比较晚出,参考了夏、王、肖等人的成果。其次他解释“赋莼”也很好。不过“蟹”这一块我还是没看明白。
以前写的一首词,后来改了改 《一萼红•咏梅、及暗香疏影词怀感改作》 梦凄迷。骤冷枝换骨,绛萼敛魂衣。沾翠宫蛾,嚼花玉竹,霜枕漾入晴丝。更幽倩、苍华俱晚,幻海犀、残照掩悲啼。染茜裙腥,堕溪缟解,重过羊碑。 〇万古东皇沉醉,任汉宫新样,都付池灰。沙市灯回,马塍词老,空有月卧烟栖。送江国、江花终极,唤痴龙、沾臆竟何时。却怕佩环无数,谁醒昭梅。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