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代哈蜜瓜 我本哈蜜瓜
独立苍茫自咏诗
关注数: 32 粉丝数: 84 发帖数: 2,506 关注贴吧数: 27
“雨打梨花深闭门”是如何吸引读者的 最近翻李清照集,重见这首《鹧鸪天》如下: 枝上流莺和泪闻。新啼痕间旧啼痕。一春鱼鸟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 〇无一语,对芳樽。安排肠断到黄昏。甫能炙得灯儿了,雨打梨花深闭门。 “甫能”是“方才”的意思。 最早是在徐注本淮海长短句读到的。按徐的“校记”,他是以知圣道斋钞汲古阁未刻词本为李清照集底本,明录此词,其实以为秦、欧之作乃多数,共二十三种题作秦少游。我觉得应该是秦观写的。 通读一遍,两个感受。“一春鱼鸟……”尤显空灵,而末句一读即知绝佳。 近来常常思考古典诗词的直观性。我们往往“先入为主”就知道了作品的好坏,最好的句子都是一见钟情的,它单刀直入我们的内心,来不及反思我们就已被俘获。这首词再次激起我的思考。 我认为,末句打动人的应在于“深闭门”三字。如果我们不假思索就知其妙,那应该默读的字音比字义反应更快。是“深”“门”的音调婉约,也是“闭”音的急促,留下余韵。我以为这已接近直觉,是纯感性的,但是我目前的水平难以深究。 这首词进入理性,我们会再次留意到末句的好处。王世贞即指从“黄昏”到“炙灯”到听夜雨“则十二时无间矣”,“此非深于闺恨者不能也”。确实,时间的绵延给人深味。杨慎认为这是一种留白的技巧:“无限含愁说不得”。 然而大多数人在深思熟虑后(即理性反思后),仍只是说“颇有言外之意”(杨偍)、“结两句有言外无限深意”(李攀龙)、“含蓄得妙,超诣也”(黄蘇),如果我们不把他们的体认简单划为留白技巧的同感,而是总体性的断语,那么他们其实强调了理性面临的困境:你无法通过反思透彻直觉上的审美之境。 这里思考不能停下。我想到“而今乐事他年泪”,应该是经验性的共鸣,我却总觉得一见钟情,莫非我的理性同时握手诗的初遇?
撄宁集选2024 《撄宁集序诗》 晚风吹高台,明月正徘徊。忆我平生事,忽地有馀哀。 【第一辑】 《定风波》三首 其一 清瘦梧桐转翠微,海霞一杼织残霓。剪取秋江鹃嘴血,朝叶1,晴和小字黛眉低。〇冻雨浇窗敲碎玉,眠鹿,盘山梦老鲤鱼迟。帘幕恩疏花瘗恶,天角,薛涛啼破数枝迷。1:欲书花叶寄朝云。 其二 剑堞浮云入古微,愁思天镜幻青霓。独挽苍波千点雪,鸣戛,风车雨马暗鸦栖。〇背面燕钗巢白玉,蕉鹿,宫花和梦问耶非。一世迷魂成廓落,飞作,幽光变灭海潮西。 其三 春草生烟事已微,重来万感错霏霏。何夕擘钗能铸铁,弹折,共天浮去滚空雷。〇心石峥嵘愁结束,擎烛,瞢腾一晌觑都非。倚遍新凉聊寂漠,惊著,穿花蛱蝶故沾衣。 《蝶恋花》 晓梦频迷烟外树。翠钿菱歌,和燕衣清露。泪锁危楼凝宿雾,霜寒鸳瓦飘灵雨。〇长笛咽风声不度。遍地秋暝,伫立荒巢古。尘世一篱花梦误,蛩窗半盏灯心苦。 《蝶恋花》二首 其一 湿絮无端添病雨。梦冷惊残,清夜啼红露。断续琐窗风一缕,寂寥别苑春多误。〇泣向城楼魂魄度。鬓影烟中,仿佛捎青羽。满地糁芜何意绪,凄凉自古云来去。 其二 再续晴风初破雨。仙玦鸣廊,柳眼昏清露。巧梦新妆梳月缕,拙心素靥怜轻误。〇共祝无边唯暗度。红杏烟轻,莫拾鸳鸯羽。惹起泪和愁叠绪,禁残花与春将去。 《临江仙•三月十日雷、雨中作》 酣梦城楼春漠漠,虬光照裂层霄。物华荏苒霎飘摇。多情愁婀娜,独意在萧条。〇浑记东窗怜海燕,共成此恨谁浇。浮沉天地一芭蕉。有风同泣泪,无路认娇娆。 《采桑子》四首 其一 小园午梦参差好,晴树亭阴。草阁莺吟,迟拂斜光温素琴。〇此声不与丝弦爱,檐影沉沉。尚想春心,翠羽纷微青鬓深。 其二 朝朝迷雾看花老,隔梦春阴。雀道虚吟,青草风中阁上琴。〇一弦一柱烟光软,往事西沉。无奈愁心,海燕流年分付深。 其三 云生南浦鸦生柳,春草阴阴。短阕长吟,姓字昭君问狄琴。〇鱼微絮影龙微月,烟雨沉沉。一纸千心,物色无时入浅深。 其四 柳廊花坞频回顾,谁教晴阴。不见空吟,缥缈云中认旧琴。〇江南梦阔江南路,人月消沉。争奈词心,直到无情始是深。 《烛影摇红•一月六日》 柳暗莺晴,廿四番,倏堕烟、尘飞磬。伶俜霜白掬秋花,头上风微醒。〇重整香车酩酊,认苍波、昏昏载影。染衣都懒,对镜犹迟,寒声初定。 以上共十二首
只有读了这些书,才算是入了宋词的门 【凡例】 一、开列书单这种行为只是一种报菜名式的炫耀,然而这炫耀或许还有些许乐于分享的公益性,况且愚也未能尽览,部分是打听来的。 一、愚入宋词一径,觉得历年所得实在只是读的几本别集的好注本里来的,大概这是词艺真正的也最实在的基本功,读了就是自己的,因为这些注家尤其好心,花了大半心血助我们好好看,反倒愚读民国以来的研究、今人的硕博论、杂著,能入眼入心的很寡。 一、愚终于意识到,认认真真读注本才是正道,万丈高楼平地起,何况这些经典的注本已有不少即在云端。 一、然而,市面上的注本大多抄自前人,又造得极滥。书局、上古也有不少是滥芋充数的。同一家不同注本,尤需两相比对,是互存,还是去取。这些没有过眼,终究不得其法。 一、想到能让更多好学深思之士,入宋词之坦途,免于小叩柴扉、乱花迷眼之局,愚细心编了一串书单,以飱嘉宾。 一、需要注意的是,凡是带了序号的注本,自然是肯定好的。但各位时间有限,或曰求精,愚加上星号的才是必读必经,收益最大的,缺了,就难免有历史性的空白。 一、被括号扣起来的是愚比较怀疑但仍存目的注本,有的愚以为叠床架屋,反不如前,有的新出,还不悉情实,有的实在是因为前一种难找,索性存目作替代,这些情况使得它们被扣押了,但绝不是贬低它们和作者,相比未出列的仍是万里挑一了,何况愚见。 一、末几种是选本。周济的愚未读,但是向往。 一、书局就是中华书局,上古就是上海古籍出版社,这俩霸榜,但其实上古的词注较优。人文就是人民文学出版社,浙古就是浙江古籍出版社。 . ***1.《花间集校注》杨景龙 书局 ***2.《南唐二主词笺注》陈书良 书局(冯延巳词新释辑评 黄进德 中国书店) ***3.《二晏词笺注》张草韧 上古 4.《张先集编年校注》吴熊和 上古 5.《欧阳修词校注》胡可先 上古 ***6.《乐章集校笺》陶然 上古 ***7.《东坡乐府笺》龙榆生 上古(苏轼词编年校注 邹同庆 书局)(东坡词傅幹注校证 刘尚荣 上古) 8.《山谷词校注》马兴荣 上古 ***9.《淮海居士长短句笺注》徐培均 上古 ***10.《东山词》钟振振 上古 ***11.《清真集笺注》罗忼烈 上古 ***12.《李清照集笺注》徐培均 上古 13.《石林词笺注》蒋哲伦 上古 14.《樵歌校注》邓子勉 上古 15.《芦川词笺注》曹济平 上古 16.《张孝祥词校笺》宛敏灏 书局 17.《放翁词编年笺注》吴熊和 上古 ***18.《稼轩词编年笺注》邓广铭 上古(辛弃疾集编年笺注 辛更儒 书局)(辛弃疾词校笺 吴企明 上古)(辛弃疾诗词全集 谢永芳 崇文书局) 19.《陈亮龙川词笺注》姜书阁 人文*** 20.《姜白石词编年笺校》夏承焘 上古 21.《姜白石词笺注》陈书良 书局 22.《姜夔词全集》李旭 崇文书局 23.《后村词笺注》钱仲联 上古(刘克庄词新释辑评 欧阳代发 中国书店) ***24.《梅溪词》雷履平 上古 ***25.《梦窗词汇校笺释集评》吴蓓 浙古(梦窗词集校笺 孙虹 书局)(吴文英词全集 李珊 崇文书局) 26.《刘辰翁词校注》吴企明 上古 27.《蒋捷词校注》杨景龙 书局 ***28.《花外集》 吴则虞 上古(花外集笺注 詹安泰 上古)(王沂孙词新释辑评 高献红 中国书店)***29.《山中白云词笺证》孙虹 书局(山中白云词笺 黄畬 浙古) 30.《词综》朱彝尊 上古 31.《宋四家词选》周济 书局 ***32.《宋词三百首笺注》唐圭璋 人文 33.《宋词举》陈匪石 上古 ***34.《唐宋名家词选》龙榆生 书局 35.《全宋词》唐圭璋 书局
高观国词选 高观国生平见上一贴“浙西理论下的姜派”。 陈造序云:“高竹屋与史邦卿皆秦、周之词,所作要是不经人道语。其妙处少游、美成,若唐诸公亦未及也。”(黄升《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卷六) 张炎:“旧有刊本六十家词,可歌可诵者,指不多屈。中间如秦少游、高竹屋、姜白石、史邦卿、吴梦窗,此数家格调不侔,句法挺异,俱能特立清新之意,删削靡曼之词,自成一家,各名於世。”(《词源》卷下) 王士祯 :“宋南渡后,梅溪、白石、竹屋、梦窗诸子,极妍尽态,反有秦、李未到者。虽神韵天然处或减,要自令人有观止之叹。正如唐绝句,至晚唐刘宾客、杜京兆,妙处反进青莲、龙标一尘。”(《花草蒙拾》) 又,“诗余者,古诗之苗裔也。语其正,则景、煜为之祖,淮海而极其盛,高、史其大成也。(《倚声初集序》) 张趾肇:“梦窗竹屋,本开府之清新;白石梅溪,得参军之俊逸。”(章藻功《思绮堂文集·南村词序》) 沈雄:“高观国精于咏物,《竹屋痴语》中最佳者有《御街行》咏轿、咏帘,《贺新郎》咏梅,《解连环》咏柳,《祝英台近》咏荷,《少年游》咏草,皆工而 入逸,婉而多讽。”(《历代词话》卷八) 彭羡门:“词家每以秦七、黄九并称,其实黄不及秦远甚。犹高之视史,是刘之视辛,虽齐名一时,而优劣自不可掩。”(冯金伯《词苑萃编》卷九) 朱彝尊:“……越州才尤盛,陆游、高观国、尹焕倚声于前,王沂孙辈继和于后,今所传《乐府补题》,大都越人制作也。”(《曝书亭集·孟彦林词序》)
几年前写的一篇文章 2020年8月,才翻出来,给大家看看 宋孝宗淳熙十四年,丁未。 自沔东西去的客船,漂泊在扬子江上。 水流无尽,都向东去,转眼已来到金陵之地。向岸上一望,此刻已是月夜,江边渔人,早已灭了灯火,似睡眠正入梦乡中,却没有。今夜,是未央的元日,大年初一。 想必渔人已携舟子入了城墙,正在某一处夜市嬉笑。喜庆的灯笼缀满古城郭外,繁灿的光焰映亮了江水。人们,都沉浸欢乐中。 而此刻的客船,有一位打扮儒雅的旅人,正分外痛苦。节日的灯光,扰乱了他的梦乡,灯焰肆意地冲撞着他紧闭的双眼。他在舟木上辗转反侧,忽又醒来,忽又强迫着自己晕闭。 春初,柳青青,草萋萋,叶叶染上相思。合肥城内,勾栏中的伊人,此刻也挑灯未眠。她急急检视着那粗心的驿卒捎来的书信,直到辨认出还是那人的小楷,方才心安,拾起多日来始终未成的针线活。更漏悄悄地在滴,一声、两声、三声……手中还握着那件织衣,她却早已熟睡,头歪向一边。 于是,旅人也睡了过去。深夜,午时已过,夜市人散。江边恢复寂静,灯光渐渐阑珊。梦里忽然响起歌声,旅人回到几年前的旧宅,在长满柳树的合肥城里,燕燕轻盈,莺莺娇软,一切是多么分明。旅人流连在当日的美景里,身边的伊人缓缓靠拢——她的离魂,终于赶上了连绵的江水。 淮南皓月,冷耀千山。寒气弥漫着江面。渐渐地,歌声低,歌声远。一切开始变得模糊,旅人只觉得空落。当梦境即将破灭时,她的身影开始冥冥归去。 旅人猛回过头,伸手抓去,只见伊人渐行渐远,缥缈无迹。合肥的宅第塌下来,柳树枯萎入泥。 天亮了。
观网上诸“诗人”有感 什么男诗人,女诗人?什么“古典的”,什么“新近的”?什么正统派,什么实验派?什么儒,什么道?什么学术圈,什么平民?什么留学,什么伦敦?什么专业的,什么流俗的?什么高贵的,什么底层的? 什么“主张”,什么“宗派”?什么“自视甚高”,什么“自卖自夸”?什么“欺世盗名”,什么“佯装君子”?什么“美女诗人”,什么“仙风道骨”?什么格律,什么白话?什么“追继太白”,什么“当代诗仙”?什么诗社,什么名门?什么“桃李天下”,什么“无出其右”? 写诗,事古人耳。有能诗者,美己耳。吹嘘炎凉之中,放名结社之群,引“宗师”来贺,招“小弟”往愿,徒自饰其“门户”,置文心于“献坛”,这是什么人?什么情?什么意?什么路? . 我借用朋友一句话:尘土的归尘土,云霓的归云霓。到头来不过都是野马尘埃。今天攻讦的也好,吹嘘的也好,自立中流不二的也好,十年二十年五十年往后,当日之事皆极变,当日之人复存几?今天你们嘉许的,日后会被毁弃。今天你们捕风捉影来的,日后自有清言。 有的人富贵,有的人浪漫,有的人极得名誉于“上流社会”,这是一层。有的人普通,有的人眼高手低,有的人愚笨,有的人便是所谓“底层人”,这也是一层。一层又一层,不过是一木之节纹,同结于此树木,他日野火上焚,皆为飞灰,所以尘归尘,云归云。然而尘与云又有高下吗?尘受风便是云,云因雨便作尘。各位自能明白,我既不是偏护谁,也不是糟蹋谁。 不如我们开卷对古人,谁管这野马尘埃之世,一任其自生自灭。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