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帖吧系叫兽 北大帖吧系叫兽
关注数: 13 粉丝数: 154 发帖数: 20,373 关注贴吧数: 7
诸位吧友见过洗白黄皓的吗? 反正我第一次见。 先说黄皓最大罪行是压制姜维,再通过姜维穷兵黩武,蒋琬费祎也压制他以论证其实这个最大罪过也算不上罪过 姜维虽然的确有那么一些所谓”穷兵黩武“,可离断送蜀汉基业也还早着吧。一国衰败大多数时候还是在于政治 还叫别人百度,可你自己百度都用不好。只看黄皓百科都不会得出”罪行最大不过压制姜维“这个结论吧。 黄皓的百度百科写着: 景耀元年(258年),镇军将军陈祗病死,宦官黄皓开始专秉朝政。黄皓从黄门令成为中常侍、奉车都尉。刘禅弟弟刘永憎恶宦官黄皓,黄皓取得刘禅的信任把持朝政后,在刘禅耳边谗言离间刘永,刘禅渐渐疏远刘永,以致刘永竟多年不能朝见刘禅。众大臣多依附黄皓,罗宪独独坚正不移。黄皓憎恨他,贬他为巴东太守。当时大将军阎宇都督巴东,让罗宪领军,当阎宇的副将。 景耀二年(259年),樊建担任尚书令,姜维常常在外打仗,黄皓玩弄权柄,景耀五年(262年),姜维见黄皓肆无忌惮的擅摄朝政,启奏刘禅将其处死,刘禅命黄皓向姜维谢罪,但姜维见黄皓在朝中枝连叶附,恐怕会对自己不利。姜维对此感到非常害怕,于是请求到沓中屯田,不敢回成都。 景耀六年(263年),姜维听闻钟会于关中治兵,于是上书给刘禅调兵遣将以作准备,但黄皓崇信鬼神巫术,告诉刘禅敌人最终不会到来,刘禅和群臣也认为蜀道艰险,历次魏军进攻都被打退,严以戒备即可,也就没当回事,然而姜维坚持北伐,其策略是进攻性质而非防御性质,且蜀国国力由于历次北伐消耗极大,已不及当初,汉中被魏军攻克,姜维将钟会大军阻在剑阁,不料魏将邓艾为建奇功,走阴平小道,蜀将非降即死,谯周劝后主投降,蜀汉灭亡。邓艾欲处死黄皓,黄皓重金贿赂邓艾左右,逃过一死。 从这三条可知: 黄皓是善于钻营的,取得斗帝信任把持了朝政; 把后期名将罗宪给弄到永安去了; 告诉刘禅魏军不会来,别听姜维瞎脑补。要不是后面还有“邓艾欲处死黄皓,黄皓重金贿赂邓艾左右,逃过一死。”这一句,还以为黄皓就是邓艾安排的内应呢,但凡阴平增兵了,又有罗宪在,邓艾只有送人头
曹丞相拉低了三国整体水平 向来有不少说三国菜鸡互啄的,原因无非两点: 1.没统一。 2.总人口少,加上军人职业化,暴兵少。再有持续时间不是太长,大场面就比较少。一些光看战绩的小白就觉得战绩不大,水平不够。 第二点没啥办法,但第一点还是有的说的。 首先曹丞相被不少人认为是三国第一军事家,连政治也是顶尖的水平,代表了天花板。但这个天花板偏偏也没统一。跟能统一的比就是菜鸡了,那么比曹丞相弱的就更菜,所以叫“菜鸡互啄”。 当然,跨时代对比其实是毫无意义的。不管说三国“菜鸡互啄”还是王者局“,都有失偏颇。到底是哪个我先不发表意见。 咱现在说的是为啥没统一,这些小白就觉得是”菜鸡互啄“而不是”王者局“——这完全是曹丞相的锅 曹丞相被曹吹认为”三国第一“,”超世之杰“,原因是取得的战绩最大,统一整个北方,最强势力。所以曹吹认为他必须第一,这表面看起来没啥问题——缔造了最强势力的人可不就应该是第一?但曹吹们全都忽略了曹丞相从赤壁开始就一直吃瘪的事实。 事实就是曹丞相虽然三国最强势力,但跟他本人能力关系并不大,从”赤壁之争“开始碰上孙大帝和后方稳固的刘先主,才是他的真实水平。被比他弱的势力逆推,还得跟孙大帝勾结才能给自己解围。 曹丞相的能力其实是不如刘先主跟孙大帝的。 前中期作为太子党一员可以吃老本——周边群雄除了姓袁的通通不如我本钱大的,偏偏北方姓袁的跟我关系好,帮我的;等到跟姓袁的对上——hohoho,大袁既然一战就气挂了。二袁被他手下给捅了,这个手下不久也挂了。天助我也 一直吃到荆州,刘表也恰巧挂了。位面之子啊 到了赤壁才开始吃不了老本,转职成了吃瘪。 但偏偏曹吹喜欢把他吹成”三国第一“,结果第一的携巨大优势南下居然屡屡吃瘪,还被逆推。第一的都不行,剩下的就更不行了。 所以,正是曹丞相拉低了三国的档次,确切的曹吹嘴里的曹丞相三国的档次
曹刘交战全记录 其实自己算算,两方交战次数也不算太多。 1徐州:刘备vs曹操,曹操胜。 2汝南,刘备vs曹操,曹操胜。 3新野:刘备vs夏侯惇,刘备胜。 4当阳:刘备vs曹操,曹操胜。 5收荆南:刘备vs四太守,刘备胜。 6巴西:张飞vs张郃,张飞胜。 7汉中:刘备vs曹操夏侯渊,刘备胜。 8.襄樊: 关羽vs曹仁于禁,未果,关羽明显优势。 赤壁南郡有周瑜我就不算了。 当然曹粉大概又会找出很多,什么乐进三败关羽,曹洪曹休败吴兰什么的。 军事上大致可以有战争,战役,战斗几个层级。整个三国时期可以看出一个战争,而我列出的都是战役级别。其他都是战役以下的战斗。 一个战役里包含了多个战斗,攻守双方你来我往,你试探我拆招。都是为了上层战役的最后胜利。这过程中肯定是忽悠胜负的,比如汝南的战役刘备输了,但同样有战蔡阳的胜利战斗。只不过蜀汉资料少没写,作为汉中襄樊战役胜利方和优势方,战役下的战斗不可能战役败方反而都赢了。还有襄樊,战役下的战斗不可能每一战都是关羽本尊上阵,各个战斗只出现关羽名字,其他部将都没有,显然是都用关羽代表了全军。 当然曹迷估计会有意见,不管你,谁叫你们傻理解不能呢 从交战记录可得:当刘备势力弱小,没稳固根基时候,曹操能胜刘备,曹操部将则难胜。而当刘备有了稳固根基,成体系成一定规模了,哪怕兵力实力还是不及曹操,曹操及其部将仍然基本全败。 并且刘备胜曹操次数比曹操胜刘备多
汉末群雄早年履历 整理了下比较主要的诸侯的早期履历,袁术跟袁绍差不多的走向就剩了。剩下那些没有雄起过的就忽略了。 可以得到以下结论:刘备先生在诸侯里出生最晚,入仕更晚(哪怕算上那些被忽略掉的他也是最晚,比如讨论诸侯里的刘岱,鲍信,马腾等)。别跟我说什么孙笨,孙笨是继承了孙坚,袁术两粑粑的。 而最后能参与到三分,刘备先生太不容易了。 刘备先生在群雄逐鹿来临是来个次大飞跃,直接从县级单位跃进到州级。这也是被无脑黑攻击说他起步不低但守不住是个渣渣的原因。然而无脑黑或有意或无意都无视刘备先生毫无底蕴可言: 1.原先落魄贵族,小小县令(说好听点后来平原相),没钱没兵没关系,突然得徐州,但谁鸟你。 2.说徐州大州,人多富裕,都是被演义或者无脑网文忽悠的,徐州总人口在诸州里只排中下,之后被螬阿屠屠了一轮抢了一轮及其惨烈,又被其他诸侯割去了几大块。 3.刘备接管徐州已经194年,距离曹操袁绍白捡一州又是晚了好几年。而且说是白捡,其实曹操那才是真正白捡,刘备也是靠自己救出来的。 4.身份大跃进,缺少其他人一步步升上来的正常程序,进退失据,经验不足。年轻(跟那些早就当官的老油条相比,他其实也是小一辈的),太嫩。 从履历看,曹操给刘备提鞋都不配啊。早生6年,政治军事经验多10几年,最后落个在过不了长江汉中,有生之年这两人差距是越来越小
吴粉的精神分裂病历 病例1: 吹孙坚的时候——江东猛虎,汉末最能打,华雄是孙坚杀的。 黑孙坚的时候——孙笨白手起家,孙坚是谁?还活着的袁术粑粑(这里要疯狂撇清跟袁术的关系,脑补袁术怎么怎么对不起孙笨,怎么怎么刻薄)都没给孙笨啥,挂了的坚粑粑又能留下啥?孙贲,吴景,孙静,程普,韩当黄盖……谁啊?我笨自己招揽的好吧?身份地位(起码我笨年纪轻轻能混到袁术手下深受宠爱,这身份已经挺不错了)?我笨自己拼出来的。 病例2: 吹孙笨的时候——几乎完美的主公,军政双全。战略眼光独到,用兵如神,区区几年时间谁也不靠横扫刘繇严白虎王朗等当世名将。孙笨不死统一天下。 黑孙笨的时候——孙笨是谁?就知道蛮力压迫,孙笨一挂6郡判5郡,全靠孙权自己平定,孙权真英雄 病例3: 吹关羽的时候——对江东虎视眈眈,你一不小心他就要帅荆州三万人马顺流而下,破我东吴十数万大军,直捣建业啊。 黑关羽的时候——战五渣,一辈子没打过啥胜仗,吴魏两国经验包。 病例4: 吹蜀汉军队战斗力的时候——见病例3。 黑蜀汉军队战斗力的时候——丢荆州,夷陵烧烤。哪来的战斗力? 病例5: 吹鲁肃的时候——单刀会是我肃,我肃威武,关二**。 黑鲁肃的时候——吴女干一个。鲁肃绝对是吴迷最爱黑的己方高层,看不到鲁肃的高明之处,第一次偷袭三郡,认为也都是吕蒙功劳,当时都督鲁肃就是打酱油的。(什么?单刀会?忘了管他呢)
白莲花东吴不得不说的故事——我们是最让人放心的朋友 就拿最近很活跃的考研小妹当个引子吧。 孙坚篇: 其一: 董卓作乱之后,孙坚带兵去会盟讨董。因为上司的荆州刺史王睿不怎么看得起自己,经过王睿驻地时候藏起来,让部下去说“物资不够用,长官赏赐些呗”。 天真的王睿就带着他们去仓库拿东西,突然发现孙坚竟然藏在人群里,大惊:大胸弟!你怎么在这里! 孙坚:嘿嘿嘿~我早就对你的菊花很有兴趣,现在这里都是我的人,乖乖从了我吧。 王睿:我,我做错啥吧,这么对我? 孙坚:你的罪过不就是不知道犯了啥错误咩~(秦桧:前辈v5) 王睿:啊————! 其二: 孙坚经过南阳,又问太守张咨要东西。张咨觉得咱两同级别,没上头指示你没权限调用吧? 孙坚气得……就是那个气啊,都病倒了。并且大方的表示张咨不给我物资我不怪他,现在我被他气病了就要挂了,但我是个大度的人,我挂了后就把兵马交给了他接管吧。 张咨比王睿更天真,屁颠颠去了孙坚大营。却看到孙坚好端端那那喝酒抠脚丫。 咦~说好的病呢?莫非是香港脚? 孙坚:刀斧手滴出来,杀他狗头抢他东西。 于是,孙坚这一路下来宰了两头大肥羊,为讨董刷功绩积累了一大桶金。 孙坚:我们都是白莲花,每一份友情都坑到一头肥羊。
为啥某粉认为北伐就是帮刘备打工? 某粉装可怜也是一大绝招,经常把自己立于受委屈受欺负的地位驳同情。实在想不通,到底怎样的脑回路会觉得不偷袭荆州,去刚合肥,就是帮刘先生打工了? 1.难道孙先生真的只想着割据自守?北伐就是冲着帮刘先生打工去的?你们是假粉吧 2.某粉还说不捅关羽,关羽那么嚣张,就会“顺流而下”直捣建业。问题是在那个情况下,刘先生总共才十几万,刨去防守兵力,有多少能东下?关羽还是个战五渣,你家水师天下无敌神将无数,随便玩个以退为进放过来抄后路就行撒,刘先生根本没那么多兵力处处护好补给线呢。怎么就怕怕了呢?看不起神将?假粉吧 3.某粉都默认一起北上抢地盘,孙先生最终结果就是不如刘先生强了。你们是假粉吧 4.还有的某粉认为北统南,西统东的所以最后肯定打不过。问题是这又不是绝对的,更重要还是硬实力强。就算硬实力差不多,蜀汉武将的都已经被你们说成战五渣了,那么点儿地缘劣势,对东吴神将来说小儿科吧?刘先生手下最看好的关羽都是渣渣,随便来个人就能刷关羽的经验,其他人就更不够看了。你家还特产“帅才”,会被“西统东”?逗我的玩吧 所以哪来的打工的说法?打下来的地方全部送给刘先生? 或者你们觉得按照历史本位面,刘先生干下益州汉中,包围了襄樊,孙先生还在合肥外面旅游的进程,推测一同北伐的话,就算刘先生干到中原腹地了,孙先生还是会在合肥外边旅游?假粉吧
科普:帖吧最无耻的克隆人 我再次给诸位吧友科普一下,我之前一共发现7个克隆人:宋朝禁军老大,momo1132,岳飞英雄无敌,澡家的贝,香港小白在,曹老板好帅,怂吹不能黑。 然后大概被我揭穿,影响他水贴,改ID。改ID在帖吧还是很少发生的,这7个里就有4个不约而同改了我想能说明这问题了。 现在一共发现4个ID不约而同的改了,变为:赵云无双,孙权盖世英雄,炼药大师李宁,宋小东- “赵云无双”又改成了“千古名将吕蒙”,因为这货挂着赵云名字搞事被我揭了嘛,而且名字虽然挂了吕蒙,头像却还挂着吕蒙,也被吧友不止说过一次了 此批克隆人装作中立派,通常都配上一张图图文并茂的。发贴极像传销号,不会在主题上表象出偏向性,但会在后面回复里看出偏吴黑蜀汉的言行。 但此批克隆人虽然主题上没表现偏向哪一边,但光看内容也看得出一些猫腻。 比如最近的贴: 1.关羽在荆州败得为何如此迅速彻底? 2.刘夷陵和孙十万哪个败的更拉胯? 3.关羽班师回救南郡江陵算不算主动送死行为? 故意发了个疑问方式,表示自己没偏向哪一边,是在问问题。 此批克隆人的贴回复都挺高,应该会自己帮自己水,整天水,反应速度也都很快。踩到他小尾巴给你删帖速度也很快。 不得不说:五米确实花样多多,脸滚键盘。只不过你该再多ID,开再多小号,就这千年不变的二哔行为模式,哥第一眼就能认出来
孙刘北伐成绩对比 最近五米吹🐂🍺越来越过分了。 以前你吹吹偷袭就忍了,毕竟你家示好、忽悠、捅菊花的三连经过三代人开发已经炉火纯青。没错,孙家就是喜欢也擅长玩这招,一代代玩过去。这招比孙家写兵书的祖宗绞尽脑汁写的兵法那么多内容都管用,够剑就行了嘛!!! 后来你吹吹东吴抗魏主力,也忍了,本公正的蜀汉粉从来不否认事实。毕竟你偷下了荆州,战线就变长了;曹魏的核心区域也是靠近东吴这边。 好了,结果五米开始吹北伐战绩了,在五米眼里,东吴哪怕偷袭了一座小县城,搞掉个屯田太守都是不得了的,曰:屯田光的配置是很🐂的! 正事儿再忙也再抽点时间来打打脸。首先中文不好的先查查字典,什么叫北伐,别到时候说我屁股歪。你才歪全家都歪~ 再者,有所斩获的才会被记录在这。 先看东吴: 1.南郡之战 孙:周瑜,吕蒙,程普,甘宁等 曹:曹仁,李通,徐晃等 过程:赤壁之战之后,孙刘联军攻打南郡。周瑜等吴将主攻曹仁;刘备负责截断曹魏对曹仁的支援。相攻一年有余,孙权军所杀甚众并迫使曹仁弃城退却。 2.皖城之战 孙:孙权,甘宁,吕蒙等 曹:朱光,董和 过程:214年,曹操派庐江太守朱光再皖城屯田,充实军粮,吕蒙建议孙权去抢一波。孙权采纳,亲自带大部队上阵,破皖擒朱光,俘男女数万口 3.蕲春之战 孙:贺齐、糜芳、鲜于丹 曹:晋宗 过程:吴将晋宗叛变投魏,被任命魏蕲春太守。武将贺齐督麋芳、鲜于丹、刘邵征讨,擒获晋宗等叛军。 4.克邾城 孙:陆逊等 曹:? 过程:记载很少,连陆逊本传都没写。 5.降高城 孙:孙奂、吴硕、张梁、鲜于丹 曹:? 过程:孙权北伐石阳之战里面的分支,孙权主场失利。孙奂派鲜于丹截断水道,与吴硕、张梁迫降高城。 6.诸葛恪袭舒 孙:诸葛恪 曹:? 过程:诸葛恪轻兵袭舒,掠夺人口而还。 7.张梁掠新市、安陆、石阳 孙:张梁等 曹:? 过程:东吴攻襄阳之战的分支,撤军时吴将张梁掠新市、安陆、石阳。 8.朱然征柤中 孙:朱然等 曹:李兴等 过程:朱然二征柤中,魏将李兴等帅六千断归路,朱然乘夜出击,斩获数千。 再看蜀汉:零星小战绩我就不算了,只记录大的 在记录之前先水一下曹魏兵力部署,因为总有不长脑的黑声称汉中襄樊两场大仗曹魏兵力都很少。 初,有陈琳檄文称夏侯渊军5万。有人说檄文不可信,作为一个大战区的军事单位,至少配置数万兵力才是正常情况,这是总兵力,包括重要关卡驻军,主力机动和就近屯田,完全是合理的数据。就像曹操征孙权回来,留了夏侯惇都26军在东线战区,最前线重要关卡就包含张辽等镇合肥7千,大多数都部署在后方该干嘛干嘛。之后属于这部分的曹仁被调走了,部队理应也是抽走了一些的,所以就没这开始那么多了,毕竟东线战事用到后方大部队的机会几乎没有,开始驻了26军也是要征孙权,带的比较多,就近先驻扎着。不表示一直都会那么多。 可以预估下曹魏当时兵力部署。东线26军十余万,后曹仁军移至荆州作为该地区长官,那也还剩下接近十万不到十万的水平(如还有抽走其他人那么更少),荆州三四万,汉中5万。从有兵力记载的其他地方来看,三家在每个地区驻扎的兵力都是与对方有多少兵力相关的。曹魏有足够兵力,没理由忽略其中某个战区。当今我国两百万大军,你觉得哪个军区会只有一两万的?不是蠢就是坏。 所留中军未知,估计也是10万左右,总计接近30万,另还有10万镇守在河北西北压制异族。曹魏总兵力为40万左右。如果你觉得当时总兵力没那么多(毕竟史书数据吹水也不少),那也容易,屁股别歪从各个地区平均削减就行了,别有选择的质疑数据。 1.汉中之战: 刘:刘备,黄忠,法正,张飞,赵云,马超等 曹:曹操,夏侯渊,张郃,曹真,郭淮,曹洪等 过程:汉中之战无论规模还是持续时间都是少有的大决战。刘备军先与夏侯渊军相攻,曹军先是曹真曹洪帅援军到达,再夏侯渊阵亡之后,曹操亲至,仍然“亡者日多”,最后退却丢失汉中郡。 斩获兵力不详,可推测 夏侯渊军5万,三曹援军当在1万。刘备攻汉中兵力当在5至8万,曹操没来前,两军兵力是差不多。接近两年的激战,两方损失必定都很重,前期刘备军损失更大些,因为是进攻,但“一战斩渊”这里,发生大逆转,曹军损失很重。 先有夏侯渊传:挑郃战,郃军不利。渊分所将兵半助郃。 再有先主传:大破渊军,斩渊及曹公所署益州刺史赵颙等。 黄忠传:一战斩渊,渊军大败。 夏侯渊张郃双失利,夏侯渊修鹿角阵亡,刘军完全可以在败军未逃回大营前就杀至,大破渊军。 曹操很快从长安赶到,兵力当在3~5万,刘备兵力也不太多,曹操没必要把中军都带出来,还需要留着镇守大本营。之后就是刘备不跟曹操交战,但曹操亡者日多。本来曹军守,刘备才是攻。就算前期夏侯渊失利,丢失了地形优势,曹操还有城可守呢,这里八成有猫腻没跑了。 以冷兵器战争正常战损率以及双方规模,相持时间和结果,推测曹军损失2~3万,刘备损失1~2万。 2.襄樊之战 刘:关羽,周仓,关平等 曹:曹仁,于禁,庞德等 过程:关羽败曹仁,包围襄阳,樊城。水淹七军。 前面已经水过兵力部署了,那些说曹仁本就只有几千的一边凉快去。曹仁已经困守城池需要其他战区支援了,说明本战区内其他驻地再也抽不出援军了。 关羽斩获曹仁2~3万+于禁原有兵力3万余(阵亡溃散数千~1万+3万俘虏)。 什么关羽最后属干净了也一边凉快去,谁都知道那是咋回事。 3.洮西之战 刘:姜维 曹:王经 过程:姜维声东击西支走了陈泰,大败雍州刺史王经,斩杀数万。 蜀汉我就这三场就够了。当然五米还会说什么我吴掠走人口多啊,还有曹迁民搞得10万百姓难逃呢。毕竟曹操迁走自己的百姓算是占了便宜,五米你要这么算也可以?那么10民:1兵,你有入手100万人口那么多吗?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