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帖吧系叫兽
北大帖吧系叫兽
关注数: 13
粉丝数: 154
发帖数: 20,373
关注贴吧数: 7
小白请教大佬们个问题 现在有台电脑是:CUP是12600KF,显卡是4060的8G显存,主板是b760m,内存16G,电源650W。平时也不怎么玩游戏了,基本够用。 但现在想整AI画图来玩玩,配置要怎么改?还是全换新?
关于曹操打的歼灭战,以及一两个月比七八个月长 唉~有几年没看贴吧没参与三国乱斗了,这就刷视频一不小心就碰到奇葩
关于曹操打的歼灭战,以及一两个月比七八个月长。 唉~有几年没看贴吧没参与三国乱斗了,这就刷视频一不小心就碰到奇葩
也说说“直百钱”:二 接上一个说“直百钱”的帖子。 还是先叠个甲,我没学过啥经济学,有懂的大佬欢迎指教,纯喷子你还是回隔壁吧作妖吧。 我在上一个帖子说的是:通胀跟刘备“铸直百钱”本身这件事无关,重要的是要看花出去多少,市场上流入了多少。 后来想到上个帖子有几处谬误: 1.由于铸直百钱的详细过程没记载,我就脑补的“先收民间旧钱,再熔炼铸新币,再兑换回去,这一来一去,由于新币币值大,刘备手里就多出 很多钱”。这错误其实挺明显的,但上个帖子出现的“带经济学家”却尽在喷一些“没啥问题的地方”(也许我觉得有问题的地方他们觉得没问题,我觉得有问题的地方他们觉得没问题吧) 上面说的操作是不现实的,至于现实的是怎么操作虽然也有想法但还是不说了,毕竟不是专业的,以免又说错了。 2.说是"不通胀”,但是新钱花出去的,花多还是花少,一点通胀都没有是不可能的。花少就胀少一点,花多就胀多一点。说的“不会通胀”是“少、可控”的情况。但在写文章的时候,出现了“把少的、可控的通胀”就直接说他“不通胀”,“通胀严重”的则是“通胀,这种情况应该是可以理解的吧~ 下面在说的时候,我也还是会用“不通胀”指代“少的、可控的通胀”,“通胀”指代“严重通胀”,这样更直观一点。 前一个帖子,炸出来一堆“带经济学家”。下面来看看。
经典“移花积木、断章取义”,一定要挂出来 都4202年了,还学“易带师”那一套,把民有菜色赖诸葛亮头上。 还断章取义,裴注中记载:“亮刑法峻急,刻剥百姓,自君子小人咸怀怨叹。” 人家裴松之表示我不是、我没有、别瞎说。 “条亮五事”原文曰: 亮刑法峻急,刻剥百姓,自君子小人咸怀怨叹,法正谏曰:“昔刘邦入关,约法三章,秦民知德,今君假借威力,跨据一州,初有其国,未垂惠抚;且客主之义,宜相降下,原缓刑弛禁,以慰其望。”亮答曰;“君知其一,未知其二。秦以无道,政苛民怨,匹夫大呼,天下土崩,高祖因之,可以弘济。刘璋暗弱,自焉已来有累世之恩,文法羁縻,互相承奉,德政不举,威刑不肃。蜀土人士,专权自恣,君臣之道,渐以陵替;宠之以位,位极则贱,顺之以恩,恩竭则慢。所以致弊,实由于此。吾今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荣恩并济,上下有节。为治之要,于斯而著。” 然后裴松之表示“条亮五事”说的不对,批曰: 案法正在刘主前死,今称法正谏,则刘主在也。诸葛职为股肱,事归元首,刘主之世,亮又未领益州,庆赏刑政,不出于己。寻冲所述亮答,专自有其能,有违人臣自处之宜。以亮谦顺之体,殆必不然。又云亮刑法峻急,刻剥百姓,未闻善政以刻剥为称。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条亮五事”中的“刻剥百姓”联系下文看,并没有“剥削”的意思,而是“严苛”,即制定比较严的法律管理百姓。 某些人断章取义,把下文给“删”了的人,肯定会觉得这就是说剥削百姓了。 所以我觉得: 某些人即使史书甩他们脸上他们也看不明白,因为他们断章取义了,只看到自己想看的就欣喜若狂,有意或无意忽略全文,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 这种人最好对付了,因为断章取义了啊。这种时候,哪怕他复制黏贴的东西你没看过,只要勤快点去查一下就知道了,然后就可以反将他们了。 条亮五事里:法正先谏,内容也没有说“剥削百姓”什么的;而诸葛亮答曰:“刘璋时代法令松弛,现在要反其道行之,要法令严明”,足以证明这里的“刻剥”就是我上面说的意思。 而最后裴松之说的“未闻善政以刻剥为称”进一步 证明我上面的意思,首先裴松之肯定诸葛亮是行的“善政”,这就先打了所有亮黑的脸了,然后裴松之认为“既然是善政,那么就不能用刻剥这种说法”,再一次批“条亮五事”的“刻剥”的说法是用词不当~ 这时候某些人可能又要忘了他们借用过“裴松之”的名头唬人了,说:“裴松之说的一定是对的吗?”
今天也来说说“直百钱” 首先叠个甲——没学过经济方面的知识,以下发言只是日常经验所感,要是说的不对请见谅。 好了,接着说个观点——铸“直百钱”这件事的本身,构不成所谓“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主因是市场上流通的货币急剧增多,就是一下子发了很多出去,而不在于有没有铸“直百钱”。 你就是没有铸“直百钱”,只要突然发了很多新币出去,那也是“通货膨胀”。 而以铸了“直百钱”,那肯定就“通货膨胀”,纯粹是瞎扯,为黑而黑,他们自己到底懂不懂这其中道理我不知道,也许不懂;也许懂也装不懂,只是为了找到个进攻点欣喜若狂,不管事实与否而疯狂输出。 因为“铸了直百钱”,所以肯定通货膨胀了,所以肯定“民不聊生”,那只是脑补。史书里只说了“铸直百钱”,但缺少“通货膨胀”的记载。 刘备铸“直百钱”,是由于当时府库空虚。于是铸直百。直百大钱,对于政权的好处是:假如原先只有1亿币值的铜,我给它重新铸造,搞成10亿币值,那么我换回给民间1亿,自己还留着9亿,那府库里不就有钱了? 至于民间是不是“通货膨胀”,那得看我手里多出的这9亿,花出去多少。 那刘备因为“铸直百钱”而多出来的货币,花出去多少?有没有造成“通货膨胀”?这些缺少记载。 而且更有——巴曰:‘易耳,但当铸直百钱,平诸物贾,令吏为官市。’备从之,数月之间,府库充实。”刘巴提议不止是“铸直百钱”,还有“平诸物贾”。刘备从之。政府是维持了物价的稳定的。 再,直百一直沿用,蜀汉也没有因为这一招敛财好用而反复用,即使初期有一定影响,时间长了也慢慢消弭掉了。 反例则是隔壁,那才是“索求无度”,干了一次尝到了甜头之后,越铸面值越大,一千、五千,又让其大量流入民间,最后搞不下去。
现身说法“什么叫素质” 首先能不能统一一下口径?又是“我攻击你了?”、又是“你不攻击我,我能攻击你?”。那你到底有没攻击我啊? 跟上次一样的,“你先攻击我,我就能攻击你”。区别是上次我其实没攻击他,要攻击也是攻的别人,然后他号称自己是乐子人,说我扣他“蜀黑、吴粉”什么的帽子,攻击蜀黑等同于攻击他。然后对我疯狂输出。 这就好玩了。那么我是蜀粉,所以攻击蜀粉等于攻击我,所以我也是反击啊。当然这把戏我是不玩了,就是现在这么提一下。 界于我攻击了他,他也攻击了我,虽然这次是我先,但是他也攻击了嘛,所以两人一起“一天的小黑屋”。 但是捏~胜利队就是胜利队,对于自己也攻击别人,那是看不见的,又跑去蜀笑吧挂了。
给大伙看个蜀笑吧贵物的好活 2楼上链接
蜀笑吧贵物的新活 本来昨天挂过这个贵物了,本来从昨天下午到昨天晚上一直好好的,不知道为啥今早起来被系统给吞了。 那再来一次吧。 先是看不懂人话(为啥说他看不懂人话后面再放图)胡言乱语,拉黑精神胜利。———————————————————————————————————————————————— 然后我发了个帖子。他看到我挂了他也发了一个贴挂我,贼喊捉贼了。贼喊捉贼这烂活他们是经常玩的,但是这么低能的还是第一次见。说我拉黑你,可你这发个帖竟然还能艾特我? 而且挂我的帖子里,竟然连“您已被北大帖吧系叫兽 禁言”的证据都没有,就在那嘴炮火车。
孙权给刘备打工? “孙权前面扛曹操,刘备后面打刘璋,孙权给刘备打工”类似这样的说法 只要说孙权北伐,就说是“给刘备打工”。 首先一点,在刘备入主西川时期,不算外族的话,有曹操、刘备、孙权、刘璋、张鲁、马超(韩遂)、公孙康几股势力。 刘备、孙权、张鲁、马超(韩遂)、公孙康都和曹操掌控的地盘有着接壤。只要存在这些势力,即使不交战都可以吸引曹操的火力,起到牵制曹操的作用,交战则吸引力增大。 大家是起牵制作用:我帮你牵制了曹操、你也为我牵制了曹操。 非战时,东吴因为紧挨着中原,最近,吸引力最大。战时则看哪一边交战了,交战的越激烈,那么那边就是吸引力越大的。 因此,在刘备入蜀的期间——211至214年,包括刘备自己的的势力在内(南郡的关羽),张鲁、马超(韩遂)、公孙康,都在牵制曹操,都在为刘备“打工”。只是孙权作用最大,却并不能说只有孙权势力在牵制。 而孙权的作用并不是一直都最大。 211年3月,曹操派钟繇、夏侯渊西征张鲁;马超、韩遂等反,于是曹操又派曹仁进攻关中。7月,曹操亲自出马,一直到10月攻到安定,然后曹操自己返回,夏侯渊帅军继续打了有2年。前期曹操亲自出马这段时间里,肯定是出动人马最多的,曹操回来后减少,但是夏侯渊仍然带着挺多人。 刘璋听到曹操要打张鲁,害怕才请的刘备,刘备乘着这个机会入蜀的。 可知,起码有大半年时间,马超、韩遂成了吸引力最大那个。年末曹操回来后,又轮回到孙权最大。 以上是以“打工”这一说法成立的前提进行的。但实际上“打工”这一说法又是不成立的,马超、韩遂、张鲁、公孙康,他们粉丝有叫过“帮刘备打工”吗?哦,他们没啥粉?那没事了。 其实这种多方小势力一起对抗大势力,只有一方占便宜也不算孤例,但好像没听说过其他的“XX给XX打工”这一说,属于是“孙吴专属”了。
今日份的钓鱼
引战教程:低智商曹粉应该怎么引战? 话说现在已经4202年了,不会还有人不知道媒体平台都有推送机制吧?不会吧不会吧? 先不说到底是不是真有那么多“假如刘备统一”的视频,就算有吧,我一蜀粉都没刷到,一个曹粉“总是刷到”,帖子下面还有一帮智商差不多的不明生物团建
为什么我一蜀粉刷不到“假设刘备统一的”视频,你曹粉总是刷到? 都4202年了,推送机制都知道的吧?总是又是反串、又是引战,整烂活很意思? 可笑的是一帮不明生物还跟着附和,脑子呢?
事实证明,某些贵物是爱挑事的 发这种贴子,历史吧、蜀笑吧、蜀粉笑话吧,都发一个,意味不言而明。打开动态
《三国志》不可信,是混蛋。我是看《世语》的 ——————————————————————————————————————————精神胜利跑路 ————————————————————————————————————————————但是又不服气,回头哔一嘴。
吕蒙粉双标经典教材 黑吕蒙的都是看营销号的,批评吕蒙战略的《中国历代军事战略》不知道算不算黑吕蒙,算不算营销号。
薛定谔式蜀粉
起因是有人在这里发表刘备起点不比曹操低的谬论。 跟他扯了几句后,决定写个小作文说清楚,然后他让我发史吧。 两边都发个吧。 后面这几句我真没笑先查成分是吧,但是铁蜀粉,碍着我在跟你讲道理,你在撒泼打滚吗? ——————————————————————————————————————这里“照着先主传年也会觉得在黑刘备”是吧?那你跑过来在扯这么多干嘛?抖M? ——————————————————————————————————————所以你从昨天BB到现在,封你号了吗? 下面正文,分段发。
起因是有人在“魏吴笑话吧”发表刘备起点不比曹操低的谬论。 跟他扯了几句后,决定写个小作文说清楚,然后他让我发这个吧。虽然我不知道既然你觉得“魏吴笑话吧就算照着先主传念一边都会觉得在黑刘备”,不好回应,那你跑到那边发爆论干嘛呢。还跟我这被你查了成分认证的“铁薯粉”废话干嘛呢?那就听他的发这里,各位见谅了。小作文写好了,下面慢慢发啊。
贼喊捉贼直播 最近没怎么发帖,竟然有个来我半年前发的帖子里找抽 先是:我写的清清楚楚,曹操打汉中和孙权偷袭三郡都是215年(前分明写的“曹操干张鲁”,这层本来也是讲的这两件事),不知道他是怎么看成“我在说刘备打汉中这个汉中之战”的。无中生有,自己立靶打靶。 然后:说我顾左右而言他,我捉摸着“顾左右而言他”不是你自己么?你说你知道曹操打汉中和孙权偷袭三郡的顺序,还叫我去看史料。 我只知道曹操干汉中是3月,不知道孙权偷袭是几月,不是在问你么?这原来是叫“顾左右而言他”啊。 反而你扯了这么多有的没的,还自己立靶打靶的,就是没上史料,你不是“顾左右而言他”喽~
吴粉的**能传染 而且拉黑的毛病也都传染遍了。这玩意,以前在演义吧,跟它撕过不少次,也没被拉黑吧,现在也被传染了
蜀黑:整个世界历史上都没有一流 后面还很长就不放了,这么点笑料已经够了。 那么问题来了: 曹操打败过啥一流名将吗? 周瑜打败过啥一流名将吗? 陆逊打败过啥一流名将吗? 这逻辑一追下去,好像整个世界历史上就不存在一流名将呢,要成为一流,必须打败另外一个一流;那怎么证明另外一个是一流呢?肯定是另外一个一流打败过另另外一个一流……但一个时代人是有限的不可能无限套,套到最后发现,就特么不存在一流名将。 举个例子:假设这个世界比较小,只有5名将军,人少好举例。A、B、C、D、E。 A打败了B,A是不是一流名将得看B; B打败了C,B是不是一流名将得看C, C打败了D,C是不是一流名将得看D, D打败了E,D是不是一流名将得看E。 哦吼,到头了,那怎么证明E是一流名将?
想起个有趣的事——三秒男孙权 又看到了先老生常谈一下,日常跟怨妇一样埋怨只有孙权帮刘备,没有刘备帮孙权的吴粉。 一直说孙刘相互牵制着曹魏,只要南郡钉在那,关羽在那边就是吸引了一定数量曹军。然后汉中打两年,襄樊半年。比起你吴一次一两月的对峙可给力多了,自己不行推不过合肥,于是埋怨队友没帮你。 他说的这次就更扯淡了,这次记载的不是刘备想回军帮么?然后刘璋堵路了。 然后我又换了个角度想了下,根据多方史料记载,东线发生的战事,时间都很短,就是刘备想正式滴带兵支援你,可赶得上你退军的速度么? 孙权被曹操揍两次: 1.魏书——魏书记载——十八年春正月,进军濡须口,攻破权江西营,获权都督公孙阳,乃引军还。 吴书——十八年正月,曹公攻濡须,权与之相距月余。曹公望权军,叹其齐肃,乃退。魏书的攻破江西营有没有吹牛我也不知道。 嗯,相距月余。 2.魏书——二十二年春正月,王军巨巢,二月,进军屯江西郝溪。权在濡须口筑城拒守,遂逼攻之,权退走。三月,王引军还。 吴书——二十二年春,权令都尉徐详诣曹公请降,公报使脩好,誓重结婚。 又是月余,然后他竟然——降了! 你说你萎得这么快,别人咋帮你啊?还没动身呢你就一泻千里了
挂一个非常不想挂的人 看起来应该是个圈外人,不是三家任何一家的粉,但是捏,也不妨碍屁股是歪的。毕竟我常说,真正的客观的人是不存在的,不粉不参合的三国粉圈歪的恶人,有喜好有偏向性是在所难免的。 一般情况下,碰到这种人,能说通就说,说不通就算了不管他。 但是偏偏有这么个人,对自己屁股歪不自知,还总喜欢说一堆自以为是P话凸显自己的超脱。 上次在我历史吧一个帖子里碰到,怼了一会儿也就懒得理了,今天又跑这里来搅合了。
提醒:大家千万别再中对面的无耻话术 之前也发过个帖子聊过这个。 这是魏粉吴粉最喜欢用的套路。 例如昨天刚对面人跑这边发的那帖子:说刘备砍了杨怀、高沛,把葭萌关将士家属当人质。这也是一件烂事,你刘备也干了烂事,跟其他人也一样嘛,没必要比了,难道这也要靠同行衬托? 这里面的区别很多人都知道,当时刘璋是先杀了法正,再封路,已经是摊牌了,两方已经算是敌人了。刘备这是对敌人 手段。 但是你滴曹爹可是连自己人也这么安排的啊,将士家属都得当人质,为你卖命死了,还要拿他们老婆去送人~其他还有什么做人脯啊、图城啊、盗墓啊……烂事数都数不完。 然后重点来了: 这个世界上,就是要靠比才能得出胜负的,不管啥事不管到哪都如此。凭啥到你这就不需要比个高低了呢?而且你认定他们“都一样”的前提,不也是先比了么~区别就是,绝大多数情况下比了后个输赢,你这是比嘛,是无视客观事实,是挑出了个共同点——都是烂事,所以都一样,不用比了。 这要是站在赢的一方,说:哎~虽然你更烂,但我也烂,咱就不用分个高低了。还是有那么点格调。 可你是输放,耕者脖子说:焯~虽然老子更烂,但你也烂。咱们都一样。这味儿~大家细品 这种话术会被他们用在多处地方。 例如: 徐州,曹操和刘备都是被吕布偷袭,无视曹操和刘备基础上的巨大差异、荀彧袁绍的出力,无视“刘备当时对抗的是强大的袁术,回军时候还被袁术追击和弹尽粮绝,而曹操回军途中陶谦刘备没实力对他构成威胁”这一客观事实,就挑出个共同点,都是被吕布偷袭,为啥刘备不能反杀曹操能反杀? 以后看到这种话术,千万记得,这个世界上,不管啥,就是要比出个高低的。群雄逐鹿就是比高低,商场较量比高低,量刑也是比高低,什么情况判几年啦。 凭啥到刘备这里,就是“大家都一样”啦~
魏国多次“大破之”蜀汉,没有“大破之”东吴,所以东吴战绩更好
那帮小黑子只会顾左右言他 在历史吧又发了个把蜀汉北伐和东吴北伐的详细战果。 调出来的那帮子人没一个对着主题正面来怼的,全在东拉西扯。 主题帖内容挺多放下面,先放这几个奇怪的东西
辟谣:蜀汉北伐战绩不如东吴? 今天看到个帖子“蜀汉才是对战曹魏的主力,吴国虽出兵数量多可战果不行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魏粉吴粉在那冷嘲热讽,还有跟风的不明真相的。 魏粉吴粉暂且不论,跟风的不知道蜀汉一些不怎么出名的战役也可以理解。 再说他这个帖子标题吧,自认客观的说:前半句是夸大了——并不是战果好才算主力,东吴战线长、出兵多,所是主力没毛病。 后半句却是事实啊。 他那帖子,只说了蜀汉干掉的曹魏将领有哪些,有分量的有于禁(生擒)、庞德、夏侯渊、张合,剩下一些分量轻的我就不提了。 东吴呢? 从这里看,确实是比东吴那边成绩好啊,没有问题。
大家记住啊, 以后说孙十万打合肥其实是在吹孙十万 我在跟别人这么说。 然后跑过来个莫名其妙的东西说我吹绝北道
出大事了,诸葛亮弃军逃跑了!
曹操杀几个喷子反对派再正常不过了
为什么曹仁只有几千人的真相来了
吴吹又爆典——大泉当千新洗法 先默认个货币都要克扣用量,每年扣一点越来越轻。 再说大泉当千只用了10年,扣的不多,直百用到亡国,这么久扣的更多,我吴又赢麻了
在历史吧天天被曹吹拉黑 7月1日拉黑我的不是这个“长安”,而是发帖的楼主。这厮挺猛的,高强度贴吧巡逻啊,我把曹刘被吕布偷袭时的区别,都没列举完,就这么几分钟就被禁言了。7月2日,直接在我帖子里一击脱离7月3日
历史嫁接术
我觉得跟曹粉是不能讲道理的 我还没没恕我按呢,才这么几分钟,就被楼主禁言了。真就高强度巡逻,反应速度贼快。 刘备拿到徐州时候,曹操被打剩三个县,曹粪经常这么比。但是,正常的比较不是应该用“曹操被吕布偷袭的时候”跟“刘备被吕布偷袭的时候”来进行比较的吗?事实就是曹操被吕布偷袭时候,他底子好,大本营留了不少人的,刘备拿头去比? 按照你们这“刘备拿到徐州时候,曹操被打剩三个县”这说法,我还说曹操统一北方时候,刘备只有一个县呢。结果几年后刘备打到益州了,曹操原地踏步
据说“跟蜀粉不能讲道理”? 这个帖子本来是看到历史吧有个玩意在发“蜀粉不能讲道理”的帖子,我也跟着来一个。 可是大概是道理讲的太透了,都没什么魏粉吴粪来怼的。 照搬个到这里吧。这帖子仅仅1楼就槽点突出啊。 说蜀粉不讲道理,你讲道理是吧? 我这个向来挺讲道理的蜀粉就跟你讲讲道理。 首先,丫直接把刘备“坐拥徐州”当成了开局,说他开局就是乱世诸侯,能不能要点脸啊? 一般的黑也都知道在小地方混日子的落魄远房皇族才是刘备开局,要黑他也只是说他这皇族身份已经不得了了,并不低,完全是他能力问题。你倒好,直接挪到徐州开局。 问题出在哪明眼人都知道,就是挑个对自己辩论最有利的时间当成开局。都说朱元璋开局一个碗,但为了黑,同样可以把朱元璋成为一方诸侯当成开局;刘邦同理,可以说成汉王开局;至于曹操,我觉得你可以说他开局成为诸侯时候只有一个陈留,连刘备都不如,难啊~太难了~ 反正只要对辩论有利,想他什么时候开局就什么时候开局。 然而,就算顺着他的标准,把掌一州作为开局,那曹操掌一州的时间,比刘备早两年,两年可是能干很多事,足够拉开差距。 一个人的发展轨迹,出身好坏影响巨大是不争的事实,现在就有一句话说得很好:他的起点就是你的终点。 这不就是真实写照吗?
据说“跟蜀粉不能讲道理”? 这帖子仅仅1楼就槽点突出啊。 说蜀粉不讲道理,你讲道理是吧? 我这个向来挺讲道理的蜀粉就跟你讲讲道理。 首先,丫直接把刘备“坐拥徐州”当成了开局,说他开局就是乱世诸侯,能不能要点脸啊? 一般的黑也都知道在小地方混日子的落魄远房皇族才是刘备开局,要黑他也只是说他这皇族身份已经不得了了,并不低,完全是他能力问题。你倒好,直接挪到徐州开局。 问题出在哪明眼人都知道,就是挑个对自己辩论最有利的时间当成开局。都说朱元璋开局一个碗,但为了黑,同样可以把朱元璋成为一方诸侯当成开局;刘邦同理,可以说成汉王开局;至于曹操,我觉得你可以说他开局成为诸侯时候只有一个陈留,连刘备都不如,难啊~太难了~ 反正只要对辩论有利,想他什么时候开局就什么时候开局。 然而,就算顺着他的标准,把掌一州作为开局,那曹操掌一州的时间,比刘备早两年,两年可是能干很多事,足够拉开差距。 一个人的发展轨迹,出身好坏影响巨大是不争的事实,现在就有一句话说得很好:他的起点就是你的终点。 这不就是真实写照吗?
鉴定为玩原神玩的 曹丕说“张辽八百破十万”是发生在事后,杨洪“男战女运”发生在事前。事后的曹丕口嗨,该信不信,你可以自己去看合肥之战自己判断嘛。但是“男战女运”你到哪去看去判断捏 至于他回复怎么跑我前面去了,是因为我发了两句,第一句用词有点儿不当删了,又发了一句,前后间隔不足1分钟。他这回复速度惊到我了,抢在了我删第一句前,也许四处巡逻造谣抹黑的√是这样的。
扒一扒蜀汉黑们最惯用的套路 你们肯定都见过很多次。 最被注意到的是先比烂,然后说反正都烂嘛,有必要分个高低?比如:曹操虽然屠城、盗墓、好色下流……,但你刘备就没干过坏事?然后有的人会有的没的都列举一通,有的干脆懒得编,直接下结论——两个都****,还用比啊? 就是这种“你‘随地吐痰’和我‘坑蒙拐骗’都是不好的事儿,你我都是坏胚,你有什么资格指责我?”的既视感。 不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正都差不多。 我不知道这套路叫啥学名。 你可以戳穿它们的套路,但没用,它们会反复的换地方用,每用一次你都得跟他们撕,没完没了。 比如:曹操有兖州的时候,刘备有徐州,一样嘛;然后都被吕布背刺,也一样嘛,为啥曹操就能重现夺回啊? 一是,兖州和徐州竟然特庅的可以算他们的起点?这就像是一个乞丐和富二代,最后都成了大财阀,其中在一段时间内,富二代早一年开了个大公司,乞丐晚两年开了个小公司,你就说开公司是他们的起点,而且横竖只差两年嘛,都差不多,所以是一样的? 二是,丝毫是不提徐州是被曹操屠过,又被其他势力占了大块,这底子根本没法比;也不提袁老大拉了曹操一把;也不提曹操接手兖州比刘备接手徐州早两年,两年够干很多事了,够刘备攻下一个益州 三是,曹操手下已经有大批能人,帮他守住基本盘。这些能人怎么来的?是名声是号召力,号召力又是怎么来的? 一层是家族势力,他家本就是士族豪强,麾下相当多是同出于士族的人才,更有夏侯曹这些本家的; 另一层是干过些正面的事——刺董、讨董。但是,曹操有机会刺董、讨董,还不是因为他爹是高官,他十几岁就举孝廉做官了,已经干了10几年,自己已经有那个资格参与了,说到底还是家族。要是换个不知名土鳖去刺董、讨董,那效果我不敢想。 无视出身好带来的帮助的,一律视为莎哔。
夭寿啦!蜀汉黑子说大实话了 原来你们知道是双方利益最大化啊
刘备听到有人建议刘璋坚壁清野很生气,是因为没法劫掠了吗? 嗯,这个魔原是贴主
刘备听到有人建议刘璋坚壁清野很生气,因为不能劫掠了
关于“携民渡江”——南荆州人也跑到了襄阳,再跟着刘备往南跑
携民渡江——南荆州的人也跑到襄阳,再跟着刘备往南跑 此人说跟着刘备的十万人都是权贵,但襄阳、新野这块地方没那么多权贵,怎么办呢?那肯定是整个荆州的权贵都跟着跑啊。三国志不是写了么——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 什么江夏啦、南部的南郡啊、荆南4郡啊,这些地方的权贵都先往北跑到襄阳,再跟着刘备重新往南跑啊。
关于南郡之战和刘备征4郡 昨天发过的,被吞了。 就是说: 1. 刘备在南郡之战时候南下荆南4郡,也是经常被攻击的点,说他不仁不义占便宜啊,周瑜在前面干曹军,他去捡便宜什么的。 这里光从文字是看不出啥,必须结合地图——地图已经在你们脑子里了我就不放了。 个人拙见:南郡——四战之地,荆南和荆北的连接点,并且西边又有刘璋。在周瑜攻打南郡的时候,是随时有可能被四面八方的敌军给包饺子的。所以若要攻打南郡,先剪除掉四方威胁为先。在历史上就是,刘备军负责剪除威胁,周瑜军攻城——不管是关羽的绝北道,还是刘备的南征4郡,都是在做这个工作。 这是孙刘双方权衡全局后的所采用的战略。采用这个战略,究其原因是刘备本人在荆州的声望已经刘琦的作用,他能够以最小代价最快速度攻略4郡。如果换成吴军来,要打多久我不好说。 诸路黑子以这为黑点显然是站不住脚的,你吴可以选择拿4郡啊,可你办得到么?到时候拖拖拉拉,孙刘联军P事都干不成。 东吴一方对这事儿肯定也是门清的,他们肯定知道要是刘备去收4郡,那肯定是没东吴的份了。但是没办法,因为他们同样知道要是自己去4郡,做不到刘备那么好的效果,只能这么执行。——要不然十万哥也不会同意刘备去。 2. 某些群体认为的——赤壁之战,东吴出力多,所以分赃必须东吴拿大头。但是,谁跟你们说的一定是这样的?怎么分难道不是要看相关方具体是什么看法、怎么安排么?比如签了什么条约,说好你拿多少我拿多少。 然而史书上没有这个线索。 假设有这种条约的话,对自己一边有利的,吴国史官会不写?因此,孙刘双方是没有这种协议的,那么就是按照默认规则——各凭本事。 而且某些群体——你们不是经常说“南郡比4郡更重要”么?那么更重要的地皮被东吴拿了,不就是东吴占了大头了么?这不就很公平了嘛~ 至于后面这么个重要的南郡也给了刘备,那是后面的事儿,这里不表。 3.关于某些群里在这里玩的双标: 我TMD的才反应过来这不就是双标么? 当东吴偷袭得手占领了刘属荆州的,某些群体是怎么说的呢?——谁拿到就是谁的啊,用什么方法得到的重要么? 但在赤壁之战这里,刘备去征了4郡得到了4郡,为啥就不是“谁拿到就是谁的”了呢?
什么叫“笑话的化身找笑话” 得有大半年没怎么看贴吧了,突然就来个一个吴粪跑到我之前帖子里号称是来收集蜀粉笑话素材的 于是……嗯嗯嗯~我先把你给变成笑话再说
关羽5000被甘宁1000“镇压”,关羽万人敌,所以甘宁“五万人敌” 第一次知道原来这能叫“镇压”。由此可得,三国更牛的人那是一大堆,张飞20人镇压数千虎豹骑,张飞起码是“百万人敌”,满数十、文睡觉什么的差不多也是“白万人敌”
蜀汉黑撒泼现场直播
用魔法打败魔法 某些下流玩意就喜欢结果论,不看实力对比、地理、国际局势啥的因素。 我突然也想试试,学习新方法——发现周偏将是个fw啊…… 周偏将主攻半个南郡,刘备主攻南4郡。差不多同时展开,对比非常直接明了。 结果:刘备攻下4郡了,周偏将还没搞定半个郡。 你们别跟我扯曹仁带着的曹军厉害,下面4郡的不厉害还有刘琦号召力,我可不管
三国最大阴谋,关羽跟陆逊结盟企图各自自立 按这哥们说的,我觉得有这可能,所以刘备不救关羽,孙权气死陆逊
作为季汉粉必须了解的东吴冷门历史 由于东吴是三家中人气最低,大部分人对东吴了解都没汉魏的多,咱们看三国志的时候,吴书草草浏览一下也情有可原。我以前也一样,但后来改正了。 这就给了吴粉造假吹牛哔的空间,时间久了大伙儿都信以为真了;魏蜀吴三家粉都被骗,三国圈外的人也被骗。每每看到哪怕不是三国圈内的,也把刘备和蜀汉往下踩,东吴的往上台就非常难受。 特别是几个非常非常关键的冷门知识点,一定要牢记。据我多年观察,知道的人绝对是少数。 1.东吴背刺史——孙权背刺的事儿大伙儿都知道,吴粉通常用刘备“背刺”刘璋来开脱。但我们要知道的是——扩大到蜀汉和东吴的整个创业历史,干过背刺这事的,蜀汉只有刘备,东吴可不止孙权一个,孙权也不止背刺了刘备。孙坚和孙策因为命短,创业为半中道崩殂,而刘备自己一个人就贯穿了几十年的蜀汉创业史,所以把孙坚、孙策、孙权合一块才是公平的,孙坚开始作为诸侯起兵,短短时间就背刺了两次,活久点真不知道能干出多少次。 孙坚一:当长沙太守时候,讨董路上,经过荆州刺史王叡驻地。仅仅因为王叡过去对孙坚有所怠慢,孙坚就先派出部下下去喊话王叡要求补给物资,孙坚自己躲在手下堆里隐藏怕被认出来。单纯的王叡毫不设防,真就带孙坚手下进仓库去拿物资,等到了后孙坚就跳了出来,关门杀土豪。还给了王叡张罗了个罪名叫做“坐无所知”——你的罪名就是你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罪!好家伙,秦桧秦老爷直呼内行! 孙坚二:到了南阳太守张咨那里,有张口要物资了。张咨手下纪冈认为:大家都是同级郡守,凭啥听你的?张咨听从了纪冈的话。孙坚就不高兴了,写信请张咨来吃饭,说自己病重要把部队托付给他。张咨害怕孙坚兵力强大,只能赴宴,张咨卒。 以上事件孙破虏讨逆传里都有记载,裴松之也引用了其他资料补充。 孙策:因为图谋刘勋的庐江,写信结交刘勋盟好,骗刘勋出门去攻打上缭,等他出门就偷屁股了。 严格来说孙策和袁术也算,毕竟孙策是袁术手下,如果孙策真是大汉的忠臣,背叛袁术还有的洗,可惜他不是啊,那么反叛袁术的动机就还是个人的野心。 共同点:1.对付的人起码都当前不是敌人;2.用的手段都是——先套近乎拉关系,解除你的防备,然后递刀。 祖传艺能,对友方下手,有心算无心,风险小回报大,难度低,一招鲜吃遍天。但因为大多数人都不知道东吴这些黑历史,哪怕非吴粉都认为只有孙权下流了点,孙坚、孙策是好汉。
来看看按照直接交战的军事战绩对比下曹刘二人 曹操打败刘备(直接交手)有: 1.在公孙瓒手下时候被曹操打败过,曹操打败了刘备的千余人 2.救徐州,数千。 3.刘备徐州被曹操打败过,这时候的刘备有万人左右。先主传里说“东海昌霸反,郡县多叛曹公为先主,众数万人”,就是说徐州各郡县其他势力背叛曹操的,总计数万,这些不归刘备直接指挥,刘备本部差不多就万人。 4.汝南,众数千。 5.当阳,关羽带万人先走了,刘备留下的部队不明,数千到一万,算一万吧。 曹操总计打败刘备几万人。 刘备打败曹操(直接交手)有: 1.赤壁,曹操二十万。刘备在公孙瓒手下被指挥时候时候都被曹粉吴粉们算成刘备败绩,赤壁跟东吴合作的自然算刘备胜绩。 2.汉中,曹操十余万。 刘备总计打败曹操几十万人。
当我把自己代入备黑视角,我发现汉末三国还真是全都菜鸡 易带师“以人为资本”传了这么多年,还是很有市场,说携民渡江为了人口。 装睡的人既然叫不醒,那不妨我也睡过去? 刘备就是为了人口,“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资本”! 然后,我发现了不得了的东西—— 当时的这个资本就是这十几万百姓,他们背井离乡啥都没有,老幼妇孺一堆堆的。这些资本按照正常的比例能够为刘备提供一万赤手空拳的新兵差不多。 当时刘备的进军目标是江陵,江陵少数也有个几万人口,但是有大量钱粮装备。这些也都是当时刘备唾手可得的资本吧?然后控制了江陵,有刘琦帮忙荆南四郡也稳了,哪里也有几十万人口和大量钱粮装备。 看看,我发现了什么!刘备集团全是菜鸡大**,你本来不就是打算占江陵的么?你明明看到了更多资本,却为了当年那么点资本让更多资本都打水漂了! 这比只顾眼前看不到更远的某国还**! 但是就这么一群**,英明神武的曹老板竟然搞不定,还差点彻底翻车了要召唤大魏第一名将——孙·经验包·权来解围。 三国不愧是菜鸡互啄的时代,这智商简直不能直视
来跟大佬学学军事知识 很久没上贴吧玩了,看到个某贴里在好多层疯狂那m爷爷当拐黑我大诸葛的大佬,大佬还跟我科普m爷爷批评诸葛亮的眉批。好像有哪里不对劲啊——m爷爷批评街亭之战诸葛亮没有亲临指挥,批评分兵的是隆中对啊
东吴撑到最后能成为吹点? 吴迷说东吴活到最后,所以最厉害,以此为吹点还是见过不少的。陆抗牛呗,尤其说后期靠陆抗一人撑,真过了。 下面就客观来分析,地球人都知道我认真分析起来向来是客观滴,不像吴迷怎么来都是歪屁股。 …………………………………………………………………………………………………………………………………… 一、曹魏时代 东吴能存首功赤壁,不止是当时战胜了保住了基业,即使几十年后,仍要归功于赤壁。为什么呢?因为曹魏的战船被一把火烧了!否则即使魏水师实力不如东吴,可以数量优势多点爆破,伐吴还是比钻山沟沟伐蜀要容易的。纯以地利说。赤壁之功在谁家这里不讨论。 有人说既然没战船,那为啥魏还经常伐吴? 这也很明了,看地图就知道了的事?曹魏的核心区域在哪——河北中原,河北中原离吴近。任何时代,军队都不能只训练不见见血。那找谁?当然是东吴啊,那么近耗费战争成本比去西边少了很多。所以曹魏虽然伐吴次数多,可大多雷声大雨点小,点到即止。 除了让部队见见血,也是赌赌看看,万一推过去了呢?推不过去也不亏:因为很近,这些地区运输也不难,消耗比去西边低了好多好多那么多(具体有多多少当然我也不知道),而且曹魏消耗资源,东吴也消耗,不亏。损失了士兵也一样,东吴也会损失,也不亏。最刚的一次就孙权刚判魏那会儿,激怒了曹丕,南征。 虽然说是不亏,其实也栽过一次大跟头,那就是东兴。只不过东吴也紧跟着跑到新城栽了个更大的跟头,所以还是没亏,还赚了。 我下个结论:伐蜀,路远山路又难走消耗太大,得慎重,得觉得有大把握了,才去。伐吴,可以多玩几次,消耗少,虽然咱过不了江,但也可以先碰碰十万哥扎在江北的钉子啊。
怎么看待羊陆之交? 通常洗白偷袭荆州时候,国与国利益为先,哪管你是盟友还是啥或者干脆不认盟友关系的比比皆是。 再看看陆抗和羊祜——两人商业互捧,从不来阴的。陆抗还这么说过“一个村疙瘩都要讲信义,何况是一国呢” 这两都应该是二愣子吧,可为啥看到的吴粉还是都对陆抗大吹特吹的呢
为什么曹操传里赤壁之战“与备战”? 每天都能看到神奇观点就是逛帖吧的快乐之源
三国最大未解之谜 那就是曹刘都神秘消失过一段时间,只有孙吴一直存在 赤壁之战的时候以刘备为首的势力神秘失踪,只见得周公瑾羽扇纶巾强撸灰飞烟灭。 襄樊之战得时候以曹操为首的势力神秘失踪,只见得吕子明白衣渡江关羽人头落地——吕子明其实更猛,连带头出谋划策的主子孙十万,居功至伟的陆逊也都失踪了;取长沙,桂阳,零陵三郡时候,同样,总指挥鲁肃和主子孙十万也都神秘失踪了,只见得吕子明取三郡
孙吴统治集团应该是历史上智商最高的 他是历史上唯一把“先套近乎消除目标警惕心,然后捅ju花”这套简单实用的万金油套路开发到极致,形成方便操作的流水线作业的势力。啥兵法谋略都弱爆了好吗,只要这套“万金油”用的好,成就大业那是分分钟的事儿~ 要说其中最大功臣,当然是首创者孙坚。 孙坚这个人不得了,从小就是个影帝。史载:年十七,与父共载船至钱唐,会海贼胡玉等从匏里上掠取贾人财物,方于岸上分之,行旅皆住,船不敢进。坚谓父曰:“此贼可击,请讨之。”父日:“非尔所图也。”坚行操刀上岸,以手东西指麾,若分部人兵以罗遮贼状。贼望见,以为官兵捕之,即委财物散走。 不止有勇,演技也是刚刚滴——而演技恰恰是这套“万金油”不可或缺的。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