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和山的彼端😇
sbdgdgs
吾性自足,吾心光明。
关注数: 182
粉丝数: 2,625
发帖数: 16,483
关注贴吧数: 119
疫情下的茶市(二)受茶友相托,帮他们找戎氏一款中期茶和黎明的 疫情下的茶市(二) 受茶友相托,帮他们找戎氏一款中期茶和黎明的12布朗砖(一样没找到,有失所托)。今天周末,茶市相对冷清,大多数店都在整理库存。受疫情影响,我也不想闷头乱闯每家店铺,就这么在街上游走着,可惜戎氏旗舰店搬离了石围塘,导致那么大个村,甚至连主力做戎氏的店铺都没找到,真是奇迹。 走了三家八角亭,也没找到这个12布朗砖(定制款),巨郁闷啊,放弃!还是去李家喝喝茶吧。打电话叫回阿松,喝了两泡新款班章九号(两个多小时),这就是土鸡沱拼布朗金印 来到文缘这里的时候,几位广隆老板正在聊茶市,听着一壶楼和广隆闹分家的事情,感叹自己得亏去年没入“乐福”,否则一旦大商家甩货,这立马又是一个“金盛世”啊!在文缘提走了自己定的一件口粮熟茶“私藏”(水味暂时还较大),不知不觉已经下午6点,回家吃饭,择日再来。
看来下关的山头之路要坚定的走下去了这几年下关厂除了情怀茶之外 看来下关的山头之路要坚定的走下去了 这几年下关厂除了情怀茶之外,渐渐将手伸进了山头茶的衣领,甜头肯定吃到了,否则也不会大张旗鼓的宣传。 2018下关正山老班章出世之际,一些下关茶友欢呼雀跃,更是直言应将黄老班定为“老班章的标杆口感茶”,可两年过去了,黄老班从当时的6800/片悄然跌落至5650/片,说明市场资本并不买账,仅靠下关茶友捧场能消耗多少呢。根据下关宣传文案,今年再出黄老班的概率极大,但18年的都跌的这么厉害,新茶定价还会那么高吗? 也有可能很高,这样18年的才好出手。
疫情中的茶市(一)昨夜落地花都一直到家的一路上,可以亲身感受 疫情中的茶市(一) 昨夜落地花都一直到家的一路上,可以亲身感受到广州的疫情管控还是很严格的,尤其是我大越秀更是出门进门都得扫码、测温,心中不免唏嘘感慨啊。 今日午饭后赶往芳村,本预想的市场萧条景象并未出现,反而明显感觉温度高于年前时段,看来历经十多年的修行,芳村自我修复能力已经相当强大。首先拜访了一家比较熟悉的茶叶外包装经销商,从他口中侧面可以反映出市场的活跃度已经渐渐恢复,因为他的纸箱、纸罐最近卖的不错。 村里商行已经全部开市,但没时间一家家去走,下午行程太赶,以至于本来早订下的一件熟茶都只能周末再来提。 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先去陈升号提茶。受这次疫情影响,陈升洞企石店的小伙们全部转移到线上,交谈得知他们的影响不是很大,主要是因为陈升号的客户群体相对比较固定,另外这个牌子在芳村的认知度确实挺高,直白点就是挺硬,抗风压强度比较高。坐了两个多小时,喝了一款陈升12精品和一款冰中岛的古树白茶(前几泡花香迷人,绵柔清甜,可惜后面渐渐起了乌龙味),改日再来。 随后去帮老家的朋友去看了下某品牌红茶,简短的谈话得知品牌红茶今年出口受影响,厂家转移销售路线,国内市场的发展对他们很重要,不知道红茶市场会不会有价格战呢。 留了点时间去了老街周老板这里坐了坐,一是试了试他库存的黎明七星孔雀茶王(勐宋茶,应该是定制款),二是在他这里可以更多的了解到消耗茶市场的现况。交谈后看他的消耗茶生意还不错,其实我自己也更看好消耗茶市场,毕竟这才是正确的销售模式,像大益的割韭菜(现在是连根拔)模式并不是茶市的根本所在。 周末再来。
一个搞火箭发射的和一个放窜天猴的一起讨论“残骸回收技术”? 一个搞火箭发射的和一个放窜天猴的一起讨论“残骸回收技术”?
今年这小户赛香气更深,涩度更大夫人可以独自畅饮陈升霸王却饮不 今年这小户赛香气更深,涩度更大 夫人可以独自畅饮陈升霸王却饮不来今年这小户赛,涩度深,但香气确实深远,让人流连忘返。看来气候条件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当然也许是用的泉水原因,汤水偏硬。都说小户赛,赛冰岛,不过觉得还是差不少意思。 唉,继续试试其他茶,这几天天天一碗羊汤,得刮刮油。
大益开了个会,结果……吴远之明确表示放弃今年,明年再战。今年 大益开了个会,结果…… 吴远之明确表示放弃今年,明年再战。今年的新产品也大幅度压缩并且推后,以销库存为主。 会后茶市立即引起震动,相当的深远,一片美丽的保护色。 深度警示抱着抄底想法的茶友们,冷静出手,不要抄底抄到半山腰或者天花板上哦。
危险,2020。最近喝茶的味不对,香气不正,越来越有2014 危险,2020。 最近喝茶的味不对,香气不正,越来越有2014年7月的味道。这些年普洱市场发展畸形,在防控疫情后经济进一步放缓和消费市场日渐萎靡之下,又当头被3.15节目打罚了重重一棒(揭露普洱原材料产地种植的低劣行为和过度包装宣传的造假行为),很难有理由让人相信普洱茶在2020年会有上升趋势的可能。 无论是最近的新闻导读还是询问茶农实际的销售情况,再联合芳村茶商现在的惨淡处境,所有的风向几乎都导向了普洱从业者最不想看到、听到的方向-削顶、闭仓! 是否危言耸听,是否虚张声势?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普洱市场曾经最难的两个时间、地点节点: 2007年6月,普洱生产地,昆明。 2014年7月,普洱销售地,广州。 从生产地转嫁到销售地,从二线城市到一线城市,从崩盘到低靡,是肉眼看见的前两次普洱市场危机的变化。而今年的情况呢?大环境下的市场萎靡无论生产地还是销售地都躲不开,其中对芳村销售市场的冲击肯定是最大!而偏偏这时3.15节目又把普洱生产基地的问题撕开让所有消费者看的清清楚楚!生产地和销售地同时重重危机,谁又能破了这个几乎必死之局! 所以,即去年年初我写帖子呼吁茶友们少碰当年新茶之后,今年我更是奉劝大家尽量!不要!!碰新茶!!!避免小马、丹青的悲剧再次重演!!!! 如一定要抄底,请把目光对准2018之前的产品,而且一定要过硬的产品,切记切记。
第七款佰年尚普开版,集齐龙珠愿天下太平邓国的佰年系列,这两个 第七款佰年尚普开版,集齐龙珠愿天下太平 邓国的佰年系列,这两个多月我已经开了7片,尽管仍然没怎么喝懂,但还是能感受到他仍抱着制茶的老传统。这个牌子的茶一定会有明明白白的苦与涩,不屈于平淡,伴随浓郁的烟香,让你要么爱,要么弃。 对他的了解暂时就止于此吧,还是回归本爱。 今天吧里有个帖子问“0085中的5代表的是什么,和勐海、下关、昆明、普洱厂的1.2.3.4代号是否相同”,看到吧里茶友只调侃不作答,我也不好意思回复,以免显得我不解风情,在自己的帖子里简单的给新茶友说一下吧,百度搜不到哦。 首先说明,有的茶友认为只有云南省公司1.2.3.4代号的老厂,其实曾经也有5这个代号的厂,那就是福海,他把自己定义为了5,具体的我不多介绍了,这里要说的是澜沧。澜沧古茶厂的00是指2000年发布上市的产品(99年研发),他当年是有001(仍在生产)002、003、005(仍在生产)006(改名为古树秋香)007(仍在生产)以及008(高端熟茶)。而008高端熟茶系列自己又以不同的产区原料诞生了0081、0082-0088等不同分代号的拼配茶(08年李美英走后又变了,最大的不同是81.82.83不用大树料拼配了),这就是澜沧产品代号的划分历史。 班门弄斧了,喝茶喝茶🍵。
金鼠年第一帖,顺道回复下几位茶友的私信。有两三个月没怎么来吧 金鼠年第一帖,顺道回复下几位茶友的私信。 有两三个月没怎么来吧里玩了,主要还是疫情影响,我怕病毒顺着信号攻占贴吧。 闭关了两三个月,茶反而喝的越来越多,春节前我一口气入了佰年尚普七款茶(很小众的品牌),恶补一下这个知识盲区,时至今日仅剩一片“藏喜”,结果还是没大喝明白。 今天这片06土林的无量小饼,吧里老茶友应该都不陌生,去年我写的土林小记里也专门提过它,现在喝来还行,能喝。 在闭关期间收到的茶友私信,我一如既往的大多数没回复,不过我决定以后每个月单独开个贴回复一下这些问题。前提依然是我水平有限,回复纯属相互探讨,如果你在我的回复里收获了什么,纯靠您的天赋异禀,和我没半毛钱关系。先回复下这个月里几位茶友的问题: 1、雪薛9茶友的问题:评点下戎氏14圣韵 我喝过14的圣韵,和08的已经完全不一样,他把戎氏茶那种既高扬,留存度又高的香气特点发挥到了极致,汤水细腻柔软舒适。戎加升老先生这个月去世了,愿他来生继续茶人之路吧。 2、龙地茶友的问题:评点下下关新产品 单独说一个品牌很笼统,我建议你去某宝买他家的茶样多试试,花上五六百块钱就能有个基本了解了。 3、秋日茶友的问题:怎么样拼配生茶更好喝。 茶叶拼配的问题很高深,我回答这问题很吃力。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并非任何产区都可以互相搭配,比如布朗和南糯的搭配是公认的正正得负。茶叶的外四内四共八种因子都是配比过程的重要因素,所以才会有“精制厂”这个概念,什么茶适合做菜,什么茶适合做味精,都是业界师傅们研究圈定好的了。 4、全是瞎搞茶友的问题 有机会大家一起研究,你有什么推荐也可以告诉我,也欢迎你有空来广东坐坐,感谢你的邀请。 5、谷峰茶友的问题:饼面好看的一定好喝吗。 我专门去看了你说的那个帖子,确实有的生茶饼面很霸气,“毫”气外漏,条索肥壮,夸张有力。只不过这种饼面的茶大多是“泡条茶”,就是晒青过程中轻捻揉,保持条索表面的完整性,优点是饼面漂亮,视觉冲击力强,缺点是出汤慢、味淡,转化能力弱、容易“死”(就是时间长了味道越来越寡淡,我个人称之为“死”),以前的戎氏就喜欢出泡条茶。与其相对应的是“紧条茶”,代表是大益。中间还有“中泡条”,意思是取两者之间的标准,现在大多数厂都选择的这个标准。所以不能看到条索夸张的饼面就认为一定是“大树或者古树茶”。 不要对号入座,我说的这些不针对任何人的帖子。 另外多说一句,首先不能用“条索肥壮夸张”的饼面作为判断大树、小树的依据,其次我知道有的茶友用瓦灰色作为判断依据,可瓦灰色并不是某些茶友认为的灰色条索带白色,而是灰色中带黑色!但是雨水茶也容易发黑,所以还是要多看多对比。 打卡贴完成,NND,今年古纯春茶好贵,我还没下手呢。
2019年个人回顾—我眼中的2019年度品牌茶市场 今年和去年不同,尽量的少点评产品,另外不再推荐5大性价比生茶。 大益:已亥年的大益,完全可以用跌宕起伏来形容。就算是临近收官迎接金鼠之际,一波关于“生肖鼠”的多空之战仍斗的鸡飞狗跳,甚至有点惨不忍睹。 2019春节后大益给大家(或者说给芳村)带来的第一份礼物便是新茶全线产品放血瘦身。自狗年冬开始暴跌的“大师时代”跌到猪年春都刹不住车,从7.5万/件一路滚到2.2万,我曾亲眼见识村里一位老板腰板一挺、意气风发的指着手机上的期货指数豪言(那时大师时代还没配货):“15天期肯定破9万”!结果最后是破头烂腚收场。 但大益始终是大益,无论经济下行还是市场萎靡,吴远之的神话仍在继续。随着10月份吴远之再临芳村,再次重申“没有芳村便没有大益的今天”的论调,大益展开了近五年来最强一轮的报复性反弹,轩辕号、千羽孔雀、沧海三兄弟手牵手的翻着跟头上涨,导致仅仅是一个沧海的空包装盒就能卖到5000块!这不,新一轮的生肖鼠之战已经刺刀见红。 下关:下关茶香,良心茶厂。这句曾经发自茶友内心的口碑用语已经被下关厂写进了自己的企业宣传文案里,可能大家并不是太了解,下关厂的销售战略部署是交给蒋同团队在做,普洱茶企业里他同时做的另一家大企业是勐库戎氏。他先是请张达利老师设计了新logo(白绿色的G标换成了红黑的书法,旁文也从“百年经典,下关沱茶变成了大气明理,知己好茶”)然后自2018年开始下关厂提出了“复兴老字号”的口号,其实这也和蒋同在行业里提出的“复兴中国茶业”的提案有关,随之下关厂出了“复兴沱”这款产品拉开了怀旧与情怀序幕,所以一直到今年,下关出的很多产品都有“说法”,“盛世铁饼”是用的“老山革命精神”、“金标销法沱”是“中法建交55周年”,“复春和号”是“原来下关厂的合作伙伴复春和商行”(估计以后永昌祥、协厚昌、德裕昌、成昌、元春茂等都会出来),“1902沱”用的是“下关沱茶厂建厂纪念”,甚至最近的“记忆沱茶”是把早已退休的下关老厂长冯老在洱海畔的大理学院别墅中请出来做宣传打造的,以此来看,下关厂的中高端产品未来仍会坚持“情怀牌”。 八角亭:今年的老天王依然自娱自乐玩的潇洒,反正高端茶我几乎不碰,金融茶又不会带我玩,只依托农垦集团的强大生产资料的资源,老天王就足够赚的盆满钵满。按理来说,老天王有着四十多年做茶文化和二十年普洱经验,要把自己打造成一块“金字招牌”也非难事,可他就是避开中高端市场的厮杀,死死的坚守住低端的快销市场,偶尔出一两款高端的产品玩玩票、搅搅局。不过曾经的7540、7590、0432、早春银毫、越陈越香、宫廷普洱王这些当年口碑很好老牌常规产品,现在的知名度和口碑却远远不如7542、8653等老同年,甚是尤为可惜。 老同志:今年老同志很稳当并未推出新的重磅产品。年初我在和新塘老同志旗舰店老板阿星喝茶时曾揶揄道今年经济下行,老同志20周年产品提价幅度那么大,能好卖吗?其结果证明我就是个喝茶的,对市场的了解仅限于眼底范围。老同志今年产品北上销售情况是很不错的,邹老国颁大师的金字招牌确实太光芒万丈(梅兰芳那么高的京剧造诣,官方文件上才是著名表演艺术家),加上他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很强,占据北方中端市场的份额很大。邹炳良这三个字,未来一段时间都好使。 福今系:把福今、今大福、番顺、广隆、广雅、文源打包成一个系列排到第五位来说,我想很少有茶友会反驳。今年的福今系各厂发力都很猛,一方面以两福为代表的掀开怀旧复刻风。各种大白菜、土鸡沱的招呼,甚至把隔壁润元昌都感染的蹭了一票热度,最后直接把藏剑山庄庄主都惊动的下了法碟才算告一段落。福今今年的再度分家迫使何广森重新从幕后走到前台,随是一波接一波的更新高端产品,年底回过头来看,虽未止住本体动荡造成的市场信心下跌,但终归是给旗下经销商一些来年再战的信心。今大福今年很忙,何宝强其实很累。全国的茶博差不多都能见到他本人的身影,这和老广的行事风格其实格格不入,否则为啥森哥、发哥、潮哥不跑外省,这足可见宝强背后的合作伙伴的要求和野心是多么的巨大。但付出就有回报,今大福的品牌价值和影响力提高的相当迅猛。番顺和广隆今年倒是稳当,广积粮,缓称王,经销商的数量慢慢增加,产品也是稳扎稳打的保持较高的水准,未来可期。广雅相对于以上四家的福今血脉浓度有点稀薄,尽管他在芳村和厚街也有三四家店,可终归不是本乡本土。广雅有着他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并一直在努力前行,未来他也将会开创属于自己的流派,彻底和“福今系”脱离瓜葛。
今年首试18大白菜珍藏青沱 后壕饮班章,咱也跟个风。今大福18大白菜珍藏青沱是我挺喜欢的一口茶,历经一年的广仓存放,汤水已有可喜的变化。虽然闻香仍有不经意间的青味,虽然入口的苦涩还有些刺激的棱角,但明显是朝着浑厚、协调的方向发展的。虽然我已经喝了整整两沱,但如果不是往事老弟的提点,我仍然不能感受到这茶若有若无的烟香。到底这款茶的烟香是未来可以慢慢消退的柴火气还是未来转化积聚出的烟味,我将持续关注。 萌帅兄说这茶能干掉我对比的“土鸡五沱”其中一两款,并未夸大其事。
大茶好觅,口粮难寻 不能天天腐败喝大茶,回归口粮一样喝的很开心,这个茶网路上历来开汤很少很少,主要10年前的它太便宜,便宜到有人觉得他就配不上“福今”二字,所以09-11的特制青的资料可以查阅的极少。 我也不会开汤,我要保护我的口粮
每到周五,必是相约喝夜茶的时间 陈升河的九九老班章还是一如既往的甘甜,耐泡度也不错,看茶底也很漂亮。合和昌的17茶中龙象喝的稍微有点蒙圈,我自认为这回没喝懂,不敢乱评价,今天人有点多,有时间自己开个小局再试试这茶。 今天约茶时又涉及到一个老问题:单纯的大苦或者涩即归论为“口感霸道”,真不知道这是谁发明出来的,这只是属于刺激性气味。霸道的意思是蛮横不讲道理,是说茶汤入嘴后冲击力十足,可以迅速弥漫,征服你舌头和口腔四壁的美好良性口感。
金鼠开元,五凤朝天—横比2019年度五大“土鸡沱”复刻版已亥 金鼠开元,五凤朝天—横比2019年度五大“土鸡沱”复刻版 已亥已近尾声,很多朋友都言今年过的贼快,我亦是每天普吧水水贴打发业余时间。今年的茶市受经济环境下行的影响并不是太热闹,各大茶企在逆势中求发展,纷纷打出了重量级的“怀旧牌”。其中2004年福今茶行定制的“班章生态乔木沱”(开始的时候都叫他竹篮沱,也不知怎地后来就变成了土鸡沱这个称谓)的复刻潮流风一度引领下半年的普洱茶市,我个人对福今、今大福、广隆、润元昌这几个品牌的复刻沱也集邮了些,加上本月头入手的宝记李文华老师的孔雀标“班章蘑菇沱”的50克茶样,同时综合这几个月对上述茶品的品鉴过程大胆的做一个横比点评。 本文不做即时对冲,其原因有以下三点:一、个人知识能力有限,不能在推杯换盏之际就对茶品进行全面及详实的点评,说简单点就是我没资格确定排名。二、对冲的标准不一,受各种先入为主的知识和口感标准左右,无法真正做到公平、公正。随便举个例子,A标准是先饮一种茶3-4道水,然后用另外一种茶品进行对冲,如果两种茶都有一定的良性口感表现,则看后饮的这种茶的滋味是否可以立刻刷新前一泡茶留在口腔的滋味,如果可以则后者胜出,如果口腔存留的仍是前一种茶的滋味,则前者胜。我在多个小型茶会上都看到使用这种方法,而且我发现使用这种方法测试,品牌茶中3000元以内的新茶,几乎没有茶赢的过番顺的2018迎五福的。可是这种方法我个人认为倾向性太强,不但对易武料拼配的茶不公平,而且对生津型的茶品也有限制,所以我个人并不能完全接受。三、不想引起争执和口角,快大过年的,我费劲写了一通稿子最后因个人喜好问题再升级为争论贴,不符合我个人行事作风。 好啦,废话已经说完,一楼开始正文。
卤水花生伴土鸡,秋水长天一色 记不错的话这是第五次喝今大福土鸡,这个茶的烟浓了些,自己打昨天起状态又有点差,喝起来感觉稍微有点闷,得亏班章的苦韵可以扳回一城,否则我都有点怀疑是不是就泡了一道晋德家的乌金 另外严重鄙视某位吧里茶友给我寄的茶样没写名称,结果问他自己都分不清哪个是哪个了
下午陪夫人喝熟,老81杠杠的 昨晚喝的有点大,意犹未尽,下回约着白天去潮哥那里喝他的大白菜,看看是否有机会参观一下他261kg的大白菜金瓜和葫芦。 下午夫人很骄傲的沏上她自己储藏的澜沧05的0081,不得不说真的很惊艳,不清楚底细的人若闻碗盖上的糖香,8成会以为是焦糖香型,其实入口的香是陈香、糯香交混在一起的味道,饱满圆润微甜的汤体非常舒服。 再看看茶底,油润、粗壮,马上16年的熟茶,能做到这般模样已经真的非常可以了。
装子弹,今晚夜战芳村石围塘! 约了三五好友今晚约战芳村,带一泡18迎五福和一泡19金禧沱,二龙戏珠,今晚不胜不归
孤独之下再无巅峰 昨天接连两位经常互动的茶友说起斗记巅斗的口感有所变化的问题,今晚借着换茶之际也沏上一泡17年的试试。 结果这一喝不得了,大失所望!其原因并不是转化方向出了问题,而是前两日往事老弟给我的斗记“孤独”口感记忆过于深刻,把巅斗前几泡的自然协调压制的太模糊,反而本身汤水偏薄的缺点又被放大,哎呀,喝起来不带劲了。 同门相争,孤独之下,再无巅峰啊
广仓普秀06国色天香 以前开过汤,翻头再喝一次已经过了一年,除却前三道广仓密封中期茶特有的尾水酸香,在第四道开始真的很自然协调的一款茶,微涩生津快,嘴巴凉凉的清爽感很不错。 耐得住寂寞,用心对待它,便宜茶一样有惊喜。
趣味小实验之北方仓储中期茶南返的转化速度 黎明厂2005头批次早春银毫,昆明—山东仓储至2019年11月,返回广东后即日开汤(贴吧有记录贴),随后普通牛皮纸密封袋封存至今日再开汤。 同样第三道汤水的颜色已经大大大大不同,连味道都发生巨大的变化,以前的烟味消退了80%,汤水变得更粘稠,苦韵稍弱了两分,涩微升一分,留存度变甜了一分。 也就是说,无论在北方仓储多么干燥多么长久,只要南返一个月时间,马上同化掉你 一个月,只需要一个月。
下关那卡,下关那卡,下关那卡 个人观点:这款茶是秋茶料为主,而且经过了工艺提香,无论是碗盖还是公道杯里存留的那股提香后才有的浓香混杂着青味的味道我并不喜欢(纯属个人喜好和观点),在无烟熏的情况下茶底9成偏黄,没经过焖捂或者高温你不好解释新茶因何如此啊。 前两道汤入口香甜,随之苦涩越来越强。到四道时涩就占据口感主力位置,化的不算很慢还能接受,冷汤时更能体会。 这款茶的口腔留存度是不错的,体感舒适,味道甜美,生津很好。 和陈升的那卡相比,这款茶的那卡产区特点更突出,最典型的就是留存度要超过陈升,在滋味上要更加浓酽,苦涩度放大的更强。 价格,有点贵。 楼下放一张未经高温、焖捂工艺的18年茶底图,也是品牌茶,大家可以对照看看。
大碰撞前的预热,重温润家土鸡沱 新历年会呈上一贴五鸡献礼的点评,预热一下,先单独重喝一遍。 润家鸡沱吧里一位广西茶友开过汤,还入选了润家公众号和普洱网的产品展示文案,可以说写的细致且生动。因为每个人的体感不同、口感标准不同,我对这款茶的认识确实有比较大的不同之处,甚至有悖于润家文案里所有的此茶点评内容,考虑到润家当时正在托这款产品,所以我就没有写直接反映该茶口感特征的东西,以免影响人家当时的宣传工作。 现在该茶的热度已降,我准备借新历年休假之际,把今年比较热闹的几款土鸡沱统一进行一个横向口感描述(我尽量避免对冲这个词,能力有限难以驾驭,又加上对冲主观性太强,怕误人子弟),有兴趣的茶友倒是可以移驾一起讨论一番。
喝完这盒,十年后再见福今土鸡沱 这小盒子可好用了,网上随便都有卖的,纯铝的,正好放50克,往车里一放或者口袋里一塞,棒棒的! 福今的土鸡沱我喝了10泡左右了,但是一直没有开汤,主要我还再等他变化,因为这个茶……(过两天开贴再说)。 喝完这50克暂时封存它,耐得住寂寞,才能收获美丽,这个茶和昨天开汤李老师的班章沱不同,它有变的空间,当然变的方向拿不稳,所以也不敢乱讲,我虽然粉福今系,可我不迷信。
浅饮宝记班章蘑菇沱有感 今天看丁丁兄饮宝记新作“班章蘑菇沱”,遂想起来我也有50克此茶茶样,豁出去不过年了,咱也喝点奢侈的 8.6克干茶,注水200cc,倒去洗茶的一道水观茶底略碎,深吸闻香,在烟蜜中夹杂一丝酸气,应该是配了8-10年的料,但是没办法翻茶底,留到后面再看这个问题吧。 第二道汤正常10S出汤,烟香浓郁却不腻,入口没有“记忆犹新”的大苦大涩,同样也没有“气势磅礴”的回甘生津,始终是烟蜜伴随着回甜,节奏衔接的很好,自然流畅。 第三、四道汤大差不差的滋味。 玩一玩,第五道汤我决定闷它一下,40S出汤,滋味一下就上来了,直接感受是“苦”,他这个苦并非是一团浓重的苦从舌尖滚向舌根,也非那种炸裂四散布满整个口腔的上颚、两颊那种,而是类似吃了一嘴白面或者土灰那种贴在舌面不散的感觉,你也可以理解为水路很粗当然整体来说化的还是快的,但是,应该有的苦回甘并未提升几分,这点我给减分。 故意冷一杯茶汤,十分钟后再饮仍然比较有力,滋味风格可以保持不变,茶汤的力度不错。 个人综评这款茶,流畅自然但没有巅峰,也没有特别有辨析度的口感特征,和他最相近特点的是大益1301早春,不同的是早春更炸嘴而这款进行了拼配之后柔顺了许多(不闷压状态)。 我前两天开汤的文源号乾元,稳稳丫这个茶一筹。
就着葱油饼,生熟同饮,惬意! 夫人跟我母亲学会了做葱油饼,身为广东人的她倍感骄傲,结果我的饮茶零食就变成了…… 一生一熟两片茶都是朋友送过来的,生的是某小品牌今年春季的烟香茶,熟茶是另一朋友的私藏老熟,生熟同时开在俺家是家常便饭,就是这葱油饼就烟香茶,总觉得会更腻 饮之,私藏老熟的确不错,香滑润醇俱全。这生就真心差了,烟香占据了90%口感,入喉太闷,而且越喝越闷,感觉闷到胸腔,三道就停了,收起来留到2025年再试,通知一下朋友还是不件入为好。 烟香,的确是个技术活,和葱油饼一样……
夜游芳村,不醉不归 和好友阿水夜游芳村石围塘,三个男人在番顺冯老哥家一坐就是六个钟,从2003年的大白菜到现在土鸡沱复刻、迎五福、宋茶,甚至刚上市的百龄熟茶-厚道,说起哪款茶就泡起来饮哪款茶,把自己对普洱茶的口感认识和理念各抒己见,坐而论道好不惬意,以至推门而出已经凌晨一点多。 自打肠胃抱恙后很久没那么放肆的痛饮,今夜真是酣畅淋漓的痛快!
回归古六,重新修行 哈多了拼配,口条会疲劳,因为他要不停的辨析滋味的变化,一疲劳就容易迟钝,一迟钝就容易偏差,所以定期喝回古六纯料修正口感是件重要的事。 古六的茶,没有布朗山那么气势磅礴的苦回甘,但有绵绵不绝的生津和回甜,它的自然、协调永远让口感那么舒服,让你不用担心有苦没有甘,有涩而无生津,应该来的,它一定不会缺席。 这种不需要用力去辨析口感的汤,喝下去就两个字:好喝。
打卤面,童年的味道—畅饮2012红金斗 每回吃打卤面,总是特别亲切,这是打小跟随父辈脚步的记忆。吃面前得喝一壶热茶,显得更有仪式。 为了找这剩下不多的小半片2012红金斗,可算是翻箱倒柜,拾掇出以前买的老福今沱沱,真是满满的回忆。这些曾经的貂丝沱们如今也可以登堂入室了,严重说明只要你方向正确,只要耐得住寂寞,总有发光发热的一天,我与茶友们共勉。 金斗是斗记的入门茶,巅斗是斗记的门槛茶,2008-2015年期间的斗记金斗的“金斗”两个字是红漆描边,背面的背标上写的是“红金斗”,而2016年开始这个红字就没有了,前后写的都是“金斗”(包括散提印章和纸箱描述也变了)。茶是一样的茶,为什么会这样的,是因为斗记曾经想出两款“金斗”,一款红字一款蓝字(没错,就是玉斗那个色儿),所以就特别区分了,这算个小知识吧。 2012金斗已经转化出些味道,具体内容晚些时候我会更新在自己的《寻茶游记》里,吃面去啦
不品苦中苦,怎得甜上甜—下关橡筋大白菜浅饮用罢晚饭得来一壶热 不品苦中苦,怎得甜上甜—下关橡筋大白菜浅饮 用罢晚饭得来一壶热茶消化消化,想起前些日茶友丁丁兄开了下关的橡筋2,那茶忒壕,退求其次咱来泡橡筋大白菜I吧 这茶在吧里其实不算生面孔,众口一词的说法是“苦”,陈放三年再饮,苦弱了一分,我喝着正好!(我喝不来老曼峨) 干茶条索粗壮,看着就有力。注水闻花香,布朗的香气低沉有力,茶汤厚度不错,粘稠,入口那首先肯定是苦啦,但可以感受得到这苦下面还压着两分涩,这个苦属于扩散性,足以撑起整个口腔四壁的苦。也许是苦确实大了点,对比下返回来的甘就显得弱了许多。舌面的苦总体化的也算是快,尽管它存留的那丝苦韵仍覆盖了整个口腔。 我还是决定闷它一水,最鼎盛的四道汤40秒出水,HOHO,苦瓜水不过还是在我可以承受的范围,可惜的是回甘却没跟着苦的增幅而提高,这茶的水准就在这个点了,未来的转化也不会太理想,因为他不够协调,导致层次上有断层。 同样第四道汤,茶水温度降到40度再饮,涩翻身死死的压住了苦,这么大的苦能被涩转身就干倒,这茶我若说多好多好,自己良心都过不去。 综评这款茶确实可以细品,一是价格不算便宜,二是基本口感也进了这道门槛,下关班章系列中相比,我喜欢大成超过这款茶,尽管大成的味道距离班章五寨稍远了一点,可它协调。
乱饮博友银贡之星 06年5月批次,也是这个茶的头批次,坊间传闻拼了班章料,饮后发现绝对是一派胡言。 前几日吧里有个帖子是发了金贡之星,那个是熟茶,因为里外一口料的金毫所以叫金贡,这个青饼顾名思义了,银毫细料。 这个茶可以查到的文案说明原料采用布朗山茶区,喝起来口感整体风格偏贺开,苦涩并显,苦化的速度快一些,涩稍慢,回甘生津都有,但不太强,它的口腔留存度不错,喉咙前半部到舌根甚至可以感受到微甘。 这个茶现在的价格很低很低,找到仓储好的做口粮是不错的。
凤凰尤在,香饼不香08年的凤凰香饼(704),很廉价的小茶品 凤凰尤在,香饼不香 08年的凤凰香饼(704),很廉价的小茶品,也是无量山的原料,广仓的十二年转化使这款茶已经相当的柔和,不过浓稠的茶汤入口还是舒服的。 这个看内飞就知道是08年或者09的(实际08),04和05的内飞是黄绿图案,算是个小知识吧。
无量山里无量烟,白菜粉条赛神仙 真顶不住老婆大人的玫瑰老茶头,寻思喝点啥呢,翻箱倒柜找出一沱土林厂的白菜沱,这个白菜饼我曾经在吧里开过汤,沱比饼买的还早,却一直闲着还没饮过呢(可能茶友会讲你还号称老茶友呢,不喝茶样就买茶,主要那时真的便宜,我记着这个沱才10多块,250克呢!!!) 这个沱不是很难拆,看条索挺粗壮,其实我心里大学有个判断了,八成还是无量山原料(源于对土林产品干茶形态的习惯判断),有点小失望呢,不过一想10多块买半斤茶还想着布朗、易武嘛(现在这价是绝对买不到啦),冲吧。 干茶注水香气很低沉,和曾经出过油有关系,茶汤浓稠,厚度适中,无论是色泽还是口感转化的都很柔和,极轻的烟味也说不上有什么特色,就像抽女士香烟一样,不够味反而有点恶心(这真是个人体感,我知道有不少茶友喜欢微微的烟香)。 应了自己的想法,这茶原产区就是无量山,主要特点就是苦大于涩,但苦化的快,涩反而留存时间长,相应生津却不强,回甘尚可吧。 这个沱的口感比饼差不少,怪不得价格差一大截,XXXX的! 翻柜子弄出不少几年前开过的中期茶,明天重新喝一遍
哎,无可奈何花落去,跟着夫人饮茶头 夫人也不知在哪个美容院的技师那里学来的—玫瑰花配老茶头,这一嘴花香喝的我是晕而咣当,不过确实满嘴清凉,茶友们,你们该庆幸自己的夫人不是普洱迷
气和于心,再饮良闲品 前两日在吧里和茶友探讨老同志这个“良品系列”的青饼如何不讨喜(仅限于青饼),今天翻牌子决定再饮一泡15年良闲品试试口感。 良品系列,12年是良初品,13年是良再品,14年是良善品,15年就是这个良闲品。 此茶冲泡需添多两克干茶味道方才浓郁。四年的广仓存放,对这款茶最大最大的改变就是茶汤柔和自然了许多,不似当初新茶时那般青冽。 茶汤浓稠,香气入水,幽兰弥漫,无需质疑的临沧勐库东半山春茶风味,至于还拼配了其他什么产区的原料不太好分辨了。 普通产区原料,太过常见的口感,也没必要开汤记叙了,大家自己冲泡时记得多加两克干茶就好啦。
这几日接连饮关姐的萝卜沱和金三泡,越饮越糊涂。还是学江南兄喝点中期茶吧! 2004年5月的寨子坡小饼,看饼面已经出油,香气被茶油包裹有些低沉,不能再存要快点吃掉它了。 先拆茶,而后茶评会收录我自己的《寻茶游记》。 在此之前我还是要继续喝一泡下关的另一大作:世代茶缘
“痛”饮下关大作罗布门巴 之所以说是痛饮,无非是以前在吧里也说起过的故事:在万江买了一沱萝卜回到广州后发现萝卜沱找不到了,只剩下店家给的一份茶样了,这次开汤就是这份茶样。 这茶我还是首次喝,至于什么产区、什么拼配风格我都没去特意了解,只知道是“佛门礼茶”。开汤之前我是晕而咣当,昨天打了疫苗后导致今天都有副作用,洗茶的时候小女儿又拉着我欣赏她白天画的“涂鸦大作”—“小蝌蚪找妈妈”,一边哄孩子一边端起第一杯茶汤入喉,转瞬间一个问题直击我的灵魂—我开了一泡什么名字的茶???(没开一点玩笑)我足足品了10几秒钟都没能想起来这个问题,回头抓起茶样包才看到写的是:罗布门巴! 我的乖,这茶淡出新高度了,得闷啊,不压没法子喝哦(个人体感问题,特此说明),以下省略三百九十九个字的茶评(已经收录吧内我自己的帖子“寻茶游记”一文中)。 八道茶,结束。
饮茶中,陪着小女看巴拉巴拉小魔仙 不得了,现在这动画片里的女同志都是细腰长腿高耸的事业线,这是自身硬件培养从娃娃抓起啊。 喝泡易昌号2005极品,具体茶评已经收录我自己的《寻茶游记》帖子内,这茶转化的还行,在中老茶里有着自己的特色,能喝。
卤水花生吃多了,深夜来一泡1501紫大益,一杯敬明月,一杯敬成长。 后悔有点选错了茶,这个冲劲大
2019收官之战-寄希望于未来 何大少开山之作—乾元,入库! 和这茶最大的缘分是首发日正好是我的生日,茶名有恰好是内弟的名字。 2019,平淡但不平凡
寻茶游记—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年至不惑,渐渐多了些生活的感叹,平日里却仍酷爱玩物。想我自幼好玩,秋斗蛐蛐夏捉蝉,冬揣蝈蝈春掏鸟,对这些看似玩物丧志的嗜好皆乐此不疲。但乐趣终归不是兴趣,如果说我前半生有唯一拿出去讲而不被人诟病的兴趣,大概也就是喜欢普洱茶了吧。 茶有贵贱,适己为粮,在名目繁多的茶林中觅得几款合适自己口感的产品,是每个爱好者的乐趣所在,我亦如此。故今借普吧一方福地,把我未来三两年的寻茶之路皆记录在此,不为开汤示物,也没能力授业解惑,只为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如果有茶友愿意参与分享讨论我非常欢迎,如果您在这个帖子里得到了什么启发和经验,那和我无关,纯粹依靠您自己的天赋异禀。 未来更新的内容会很多,应该会占据很多楼层,如果单纯的想看寻茶记录,直接点击:只看楼主,就可以了。
夜里睡不着,起来饮茶压压精 下午眯了一大觉,严重影响晚上睡眠。翻来覆去的睡不着,咱也别影响夫人,滚起来泡壶茶喝喝,压一压精神头。 夜茶不敢饮太刚的,就选下关14年的大成吧,我把后面两个字隐去了,因为我不能骗自己。
热闹的一天从茶博开始 记忆里图文直播过五次广州茶会,今年的秋季茶会普吧茶友去的特别多,各个展会的情况大致也在吧里展现过,我则可以安安静静地做个茶客。 由于华快压车,到了会馆已至晌午,不过也好,最起码这个时段会馆里游客人少。小女儿进门就被一楼的人偶吸引住,费了好大口舌才把她骗到二楼。 这届茶会广隆的抽奖很是卖点,去过的朋友都晓得那队伍排得多长。坐下来先喝杯广隆新茶冰芯王,本想找发哥聊聊却发现他今天没来,只有张元武、张老板压阵。寒暄几句后张老板亲自给斟了杯茶,聊了聊他的一壶楼,约着明天去他那里坐坐。从洗茶开始到换新茶,我自己独自喝了整整一泡完整的冰芯王,真心话,生津强大无比,绝对好茶!
12乌金确实不错,只是价格太拒人千里 陈放六年多再喝,不错的叶底原料保证了其不至于转化的太寡淡,汤没有85滑、醇,可滋味更浓酽,复杂度高一筹,回甜也不错,比较清晰,整体来说比较饱满、有力。 12年是澜沧产品不寻常的一年,从0085、0081到乌金,都拥有不错的水准,只可惜这价格高到可以忽略这一切的优点。
丢了人,怀着敬畏之心开泡勐海茶厂04抗战胜利60周年压压惊! 帮人看茶,草草的看了眼正面照就给人家判断“茶没问题”,背后一把抓的照都再懒得去看,结果过了会有点醒悟担心,又点开看了看这张正面照,靠自负蒙蔽了双眼,丢人丢到姥姥家了。 本就是个小学生水平,然天天在吧里被新茶友高抬为什么“大神”,不免有些轻飘。尽管也时常告诫自己冷静,线上线下品茶论道时不要动不动就给茶品下定义、排座次,需怀敬畏之心多听多看,可日子久了却仍然着了这魇镇,以后需格外谨慎、谨慎再谨慎。 开一泡在资本家府上打劫来的勐海厂2004抗战胜利60周年,平日也舍不得喝,今天拿来开汤,别有一番意味。
下午茶,聊聊今年关于“土鸡沱”的那些事 原有计划针对今年扎堆上市的四种土鸡沱写个横向口感比较的帖子,但考虑再三后暂缓了这个打算,原因一是经过实际品鉴,这四个沱的口感特点截然不同,不单单是所谓的品质不同,综合来讲就是风格也不是同方向,在难以统一思想的情况下对比起来就会有难度,笔者的口感喜好会一定程度上会左右评判的结果;其次是土鸡沱作为这几个厂的重点宣传产品,他们的网控很严格,如果做出实际评测我难免会论资排队,主观上得出个一二三四名的结果,可排位较低的产品厂家却有投诉我的可能,最后的结果又是删帖,类似的问题今年遇到过两次了。 虽然放弃了口感的对冲评测难免有些遗憾,可我依然愿意换个方向来聊聊关于“土鸡沱”的其他“故事”。 先让模特们出场秀一把吧(出场顺序根据今年发布时间前后,与口感排位无关):
各位早上好清晨起来收快递,乐乐呵呵又一天。昨天五位豪侠轮番开老班章,晚上一姐又93春尖又88青的,这吧真快没法呆了,抓紧时间背上包包去搬砖啦!
看看不花钱系列正式发布 其实多发布点这个挺好的,反正买不起,看看又不花钱,就怕那种一咬牙能买得起的品种,最费钱! 今年的土鸡沱,广隆的土筐子相对精细一点,其他三家应该是同一个地方定制的,班章古树六星不出意外应该是这里面最贵的。 今天不方便去发布会蹭茶的,下月茶博随便喝,有免费的干嘛要买
生活不止诗与远方,还有涨价的0085 霜降至,羊城一夜深秋时。妈妈说天冷多加衣,茶商言八五要提价。 随着熟茶季的到来,第一个喜迎涨价的是零零八五,400门的门槛是距离大众愈来愈远,今日再饮一杯,不知他日能相逢啊。
倒仓三小时,奖励自己一泡润家土鸡汤 年前最后一次倒仓,把所有生茶散提全拆了,买了500张棉纸密封袋,最后就剩下34张,熟茶就不弄了,反正随便放放就喝掉了。 今年双十一,我八成是做看客了,看着吧友们买买买,好生羡慕。 折腾完茶仓,奖励自己一泡润家土鸡汤,这沱已经喝了四分之一却没有任何写汤评的冲动。自己也奇怪自己为啥对新茶越来越提不起兴趣,仅是对中老期茶有所期待、兴趣尚足。 明年准备把新茶的预算压制到最低(春茶还是要买的),一门心思钻进市场探寻性价比高的中期茶,而且绝不买散提、整件,一片一片的喝,一种一种的试,开启我不惑之年新饮茶模式。
茶饼出油这个问题真的破不了啊! 地点广府,笋壳套密封袋放纸箱再外敷一层保鲜膜,确实可以防霉,也不用放防潮剂。但是一旦超过四五年,无论怎么倒仓,茶饼多多少少都会出点油。今天翻开3提901宝石蓝,无!一!幸!免!非常不嗨森! 请教下珠三角的小伙伴们,你们可有家庭储存10年存茶一丁点油都不出的技巧?(前提是不能发霉哈,放那里随便风这个办法就不用说了)望赐教!
这个班章很垃圾 06年鹏程厂的“土鸡沱”,到我手有点晚,大概率仓储应该出了问题,小概率本身就这么个鬼样子,干茶香气就弱,喝着更是淡出鸟,除了丝丝甜味外苦涩都弱到几乎感受不到,这种茶广东人只能拿来泡陈皮水。 班章你个鬼……
这个班章“不一般”…… 拼配茶,原料和老班章一点关系木有,微烟香,涩弱苦显,但化的都快,生津尚可,回甘不够,整体风格偏新班章,尤其那股苦韵特别像,广仓9年多转化已进入适饮期,前两道水稍微有点柔,越喝越刚(苦),水路适中,喉韵不深,耐泡。 两块半的克价,有点亏。
土林“老班章”的烟香恰到好处 这款茶和老班章真没啥关系,应该是距离新班章不远的“班章有机园”的原料,从转化的速度来看(9年广仓)秋料比例大,品饮口感涩度低,烟味适中,苦化的快,汤水粘稠、紧凑,回甘尚可,这茶能喝,能喝!
浅述土林茶的编号小知识 有两位茶友发私信涉及到这个问题,我们简单的说一说这个小知识点,我本人也不是土林铁粉,知道多少说多少,说的不对的地方,贴吧有很多老师可以指正,特别是胡老板能看到的话应该出来多讲讲。 以下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特此说明。 土林,我们当初最早接触的大多数是“土林香饼”,绿凤凰的2004年销台饼,只有一批,所以现存量很少,当初的口碑很好,被誉为“性价比之王”,当然现在价格贵了就不提了。04年的香饼打下口碑基础后,06-07土林彻底把这款茶作为常规茶进行生产,只不过它的名字变了下,叫做:752752的名字只沿用了一年,08年改为704并沿用至今。同时,在06-09年期间,土林厂给自己的产品设立了详细的编号一直沿用至今,比如它的砖茶设立了6字开头(意思是在06年开始编立);饼茶以7字开头,(无论是砖、饼、沱,它的三位编号数的末尾数单号为熟茶,双号为生茶,比如701、703是熟茶,702和704是生茶);沱茶以8字开头,其中特制沱茶以9字开头,比如905、966等;除编号茶外它还有“特制”、“养生”、“野生”、“银毫”和“乔木”系列,但这都是看心情才出产的产品,不是年年都有,部分亦是定制茶。土林还有个商标产品,叫无量山,并且是常规系列产品,代表作品为:无量山小饼等。
浅谈几大产区原料熟茶的转化—我的熟茶朝圣之路(二) 今天和大家讨论的内容一不是熟茶好坏的标准,二不是简单的开汤描述某个厂的产品口感,而是以熟茶原料来源的产区为单位,用这些产区原料的中老期熟茶(10-15年左右)的品饮表现来反映该产区原料储存转化的价值,本文仅作为茶友推杯换盏之间闲聊的内容,一家之言,仅作参考;首发百度贴吧普洱茶吧,转载内容请注明出处。 本文主要描述的3个问题: 1、 越陈越香是否适用于熟茶; 2、 不同产区原料的熟茶转化的大概方向是否相同; 3、 不同气候环境的仓储对熟茶转化的口感是否有大的差别。 福今2005年建厂出品的第一款熟茶:“布朗珍藏普饼”,这款茶是相对最符合我个人口感标准的熟茶,尽管使用的是台地料(大益布朗山高山有机园的原料)。此文我采用的模特茶样如下: 1、勐库双江普砖(2006)2、勐库双江特级熟沱(2006)3、戎氏永德忙肺大叶种熟茶(2007) 4、澜沧古茶0081(2006)5、澜沧古茶0085(2008)6、土林特制701(2010)7、土林特制703(2008) 8、土林特制885(2007)9、土林特制905(2008)10、 六大茶山63763(2009)11、福海早春乔木(2008) 12、 福海7576(2006)13、 兴海印级特制熟饼(2006)14、大益7572(2009)15、大益宫廷(2007) 16、博友2016春节特制(2005)17、博友2017春节特制(2006)18、 邹记7663(2006) 19、普秀中秋特制沱(2005)20、澳门华联定制昆明厂7571(2005) 出场茶模全部为完整版,排除茶样引发的特殊性。老茶友从以上模特茶样可以看出端倪,我要涉及的产区基本为:勐库、无量山、景迈山、布朗山,再上升为勐海和临沧大产区,本楼正文所有简述开汤都省略了大部分过程,毕竟我们要的是结论,不是为了开汤。
喝到现在,有点放肆了 养了半年多的胃最近开始解禁,今天白天试了今年的磨烈二春和新下的磨烈谷花茶,晚上至现在凌晨三点又试了那蕉藤条和坝糯藤条,可能是发力过猛,胃又有点反应,想想确实不该如此放肆明日开始浅尝即止,再来一个月的适应期。 身体要紧,不能贪杯啊!
今年的广州秋季茶博览会还是很期待的 各大茶厂层出不穷的推出新品,玩了命的收割茶市藏家和散户资金,11.21的茶博确实值得期待一把,纠结原因就是:不花钱喝茶,喝好茶,喝很多好茶 N种土鸡沱、各种岩韵(陈老班等常规品种就不说啦)那是不蹭白不蹭,不!花!钱!的!就!是!好!茶
效仿翻床底找茶之汗颜篇 最近吧里特别流行翻床底、桌底和犄角旮旯找茶游戏,壕们随便一翻就是一件轩辕号、一件千羽孔雀或者公斤陈老班,昨天又一位茶友翻到班盆。索性咱也翻翻,可发现我床底、桌角的都是杂牌班章……05年的鹏程“土鸡沱、09年的定制下关班章沱,都是翻床底,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咋这么大呢
吧内最难讨论的茶其实是山头茶 每逢遇上吧友开汤山头茶,总是机械式的回复“刮风寨好茶”、“白茶园好茶”、“薄荷塘好茶”……,真的没办法做多评论。由于现在山头茶的真实市场情况,大家在不同渠道所拿到的同产区茶,大概率上是不同口感和品质的,所以我们一直在强调“渠道为王”,同时这也是影响山头茶形象的关键问题。 A茶友的刮风寨是1500/kg,B茶友的是2200/kg,C茶友的是5000/kg,他们的口感评述怎么可能相同?又怎么可能发生共鸣。 每次江南哥的山头料开汤我都会认真学习和品味,因为几年前他分享了自己的渠道给我,在某些茶品上我可以和他共鸣。所以山头料如果要仔细讨论,有相同渠道是必要的前提。
众鸡傍地走,安能辨雌雄?无聊闲扯几句。 1、重磅产品开始陆续入市,无论是岩韵还是土鸡,其实都只是开始,更重磅的产品在国庆假期一直到广州、深圳茶博召开会接踵而来,我还是句老话:持币待观,少碰今年新茶,犹其是“故事茶”。当然你买了就买了,也不用太在意,茶友L发信息给我:我买了今年新茶了,怎么办啊?大佬,买了就买了呗,我又不给报销的 2、老茶风开始形成气候。我身边的圈子一夜之间像得了感冒,到处在寻觅各种老茶,从百八十到两三万的某些有代表性的老茶都倍加受宠,大家其实也可以多关注一下03-06年期间便宜点的中期茶,未来“空间”很大哦。 3、俺的《熟茶朝圣之路二,论不同产区原料熟茶的转化》其实已经写完了,之所以不发出来是因为篇幅有点长,最近度娘太疯,我怕抽楼影响文章结构,所以想再等两天发吧。 4、随意聊两句大益“岩韵”和众土鸡沱(以后我不想为一款茶刻意写开详细的开汤文了)201批次的岩韵我喝了,整体恒偏临沧风格,现在的价格(20.4万/件/42片)和大益自己的101金大益价格区间有重叠,但是我个人口感这款茶弱于101金大益,它的短线趋势我并不看好;一众土鸡沱很热闹,福今系除了番家和广雅之外几乎都参与进来,连没有血亲的润家都要蹭个热度,而福今的沱估计要到11月21日广州茶博前后才会掀开面纱。我自己这次先站队广隆了,尽管这个厂的名气小到咱们贴吧95%的茶友都没喝过它的产品,可他今年这款沱属于金系列的常规产品,不是跟风炒作来的东西,而且无论是选料还是实力口感,都是我比较喜欢的类型。 5、今年山头谷花茶我已经喝了好几款,个人口感还不错呢,最最主要是价格低,土豪们不喜欢的洼地,各位茶友们可以试试。 希望度娘留情不要删帖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