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和山的彼端😇 sbdgdgs
吾性自足,吾心光明。
关注数: 182 粉丝数: 2,625 发帖数: 16,483 关注贴吧数: 119
早安普吧,XX老班章试饮 这是xx历史上第一款标著“老班章”的包装茶(他的非包装老班章我前两年也喝过,流通性很低就没意义),而且这款茶还没上市(所以隐去品牌名字,您猜到也别声张)朋友关系硬先拿到了版,昨晚五个人借着这款茶一口气喝了10-21年四种不同品牌老班章,最后又用我自己渠道的曼松小树漱了漱口,算是下半年我主场内最高端的一场小茶会。 喝品牌的老班章主要是看他有没有地域的口感特征,然后加工工艺是否能有加分项(允许有拼配的痕迹,额外增加良性口感的层次、复杂性),我自己喜欢用渠道老班章与和森老班章手作茶来修正这个山头的口感,说实话xx这款老班章1-6道汤都很有特色(xx的高端茶都无烟),饱满、豪放,扩张性很强,茶气强却没有棱角,回甘弱于强大的回香(花果香清晰明显),尤其4-6道汤为最盛,嘴内空腔微苦要留存15-20秒(这点我自己的渠道老班章与和18森老班章手作都没那么久的苦留存时间)但我认为依然是平衡状态。7泡后衰败,茶气弱而显涩,像极了七星18陈升老班章的同样问题。 综合口感位于7星18陈升老班章与18和森老班章之间,地域口感特征有,工艺尚可接受,至于价格我没打听,想来也不会便宜啦。 本还想写两句广隆老班章的内容,急着出门留在以后吧。
玩坏了的班章(一) “班章茶”,目前品牌茶市场的救命浮萍。从七八年前小作坊、定制茶商小规模炒作到今天大茶企们另辟蹊径或自救、或图强、或收割的统一炒作行为,均不约而同的盯上了“班章”茶这块金字产区,造成一时间各类口感的“班章”茶层出不穷,有点一块田地供全国的赶脚。而班章这块金字招牌产区的红利也被市场压榨的干干净净,最起码以前看到印着“班章”的品牌茶那种肃然起敬的场面是没有了。 今年,不,就这两个月,知名品牌茶中又诞生了十五六种新款“班章茶”,价格从几百到几千不等,班章产区的茶箐真的有那么多吗?我想这个问题是很多茶友都想搞明白的。所以我们首先要知道的是班章产区的产量到底有多大。 班章五寨中老班章、新班章和老曼娥都是有种植农科所的云抗10号(就是台地茶),而且均已达到绝对量产的级别,从地理位置上去说,它们一样也算是班章茶,这个模糊的概念可能不是茶友想要的,但却是真实客观存在的。从我能查到的资料上来看,整个班章五寨年总产量大约280-300吨毛茶,其中老班章、新班章和老曼娥的台地茶就占据了6成总产量,当然就算是班章台地茶也很贵。茶企们的某些产品也不是“班章台地纯料”,而是拿来或多或少或当调料的进行了拼配再用的。在台地以上还有荒地茶,其实也就是后期种植的小乔木(在这里要说明一下我们常见的“生态茶”它既包含台地也可以是小乔木甚至古乔木,“生态茶”的意思是原生态或者按生态标准管理的茶园,他是一种标准状态而不是形态,另外这里不去涉及百年台地算不算古树的问题),而班章村的小乔木生态茶价格都已经非常之高,在千元以内的品牌茶里难得一见,给做个调料用就算他们有良心了。 其次还要说一下班章村行政区域以外的“班章茶”,这类茶才是市场上林林种种平价“班章茶”的主要原料。比如福海的班章基地,这块地的单位名称确实是“福海班章基地”,他首先移种了一部分老班章、新班章和老曼娥的小乔木,然后也同样种植了大量的云抗10号台地茶。但是他的地理位置(纳达勐水库周边)并不属于班章村甚至不属于布朗山乡,而是属于勐混镇的贺开,更贴切的说是距离贺开的广别寨最近,这种似是而非的产区慢慢多起来就必须要有一个“身份”,所以市场上“大班章”这莫名其妙的说法就诞生开来(这个说法是几个茶厂联手制造后推广的),其实这是把本来不属于布朗山的贺开山茶硬拉了进来(严格说班盆也归于贺开茶,尽管它压在勐混和布朗山交界的南开河上),让这些地方的高密度茶园基地戴上光环再加价上市(我真为雷达山的帕沙可惜,这个圈再划出去一点就到了格朗和了)。说到这我想起17年某大厂给新上市的“班章茶”文案中贴出了一张大班章地域图,其中不但有意更改了距离比例甚至挪动了一些村寨位置,就是为了硬把这款茶的原料产地尽可能的塞进“班章村行政区划”里。不过他们家也有款“班章老寨有机茶”使用的原料确实用的是班章村原料,特别说明一下吧。 从这些我们可以看到,“班章茶原料”的种类和产地范围在被人为的不断扩大着,以此满足市场上巨量激增的“班章产品”。班章乔木树不够就加种台地,台地不够就增设大班章地区,未来发展下去也许还有“总班章”,总之茶企们一边揣着情怀一边讲着故事,貌似赐你一双智慧之眼,其实无限循环收割着新入坑的韭菜。 **,不讲究。 未完,将续。
2020秋季茶博广州记之二 由于这届茶会的产品多,今天的补刷很有必要。来了个大早,先去办了点私事就直奔云南农垦展馆,试试它的八角亭新品。 我现在很少在网路上给茶品打低分,生怕因为自己的主观性和不专业误伤了产品而造成不好的影响,毕竟今年都不容易。八角亭的新品冰岛麒麟是四季茶,可能还拼杂了点其他大产区料,试了三四水换了今年天猫小黑盒预售的班章老寨,这款茶是去年的料,所以没什么青味,可苦重微涩,化的比较慢的口感有些让我挠头,老曼峨的苦是拿来做味精的,当盐就过了些。 带着一嘴的苦来到中茶号级馆(单独为这款号级红标产品设立了一个展厅),结果却是补刀了一嘴的苦……五道水又反涩,侍炉的美其名曰是“开始的苦是班章产区的味道”“六大茶山所有的风景都要欣赏到,现在的涩是到了景迈”,还告诉我“最后会变甜的,那是到了易武”,我也不忍打断他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而是对他的营销口才大加赞扬(作为一个销售人员真的很称职和智慧)。 苦上加苦之后,在大益家喝几杯701银孔雀涮涮嘴就去了老同志,品尝了下今年的孔雀王,花香不错,可惜掉水快了点,考虑价格总体还可以。喝了会茶遇上卢老前来压阵,起身给祖师爷到了声长寿,老太太半开玩笑的说:现在就长寿啊,我说“您还现在年轻着呢”,老太太长长的“嗯”了一声,显得格外的自信。 陈升号的新霸王、印象、牛筋是短时间内交替着试完的,以至于在两点钟品饮今年的老班章(357版)时都有点喝不动了,说实话我还是庆幸年初补了提18七星老班章,不单单是价格好,而是有些东西过后真的就不再。 岁月知味展示的06易武正山古树尽管是东莞仓,可茶气和滋味依然足,最让我感慨的是泡茶的小姑娘竟然能说出“高山寨地靠蛮砖,以前的易武茶多拼配了蛮砖甚至就是蛮砖”的理论,这是多少长她一轮的茶客都不明白的事情。 很充实的一天,收获颇丰,日暮黄昏归家,明后天是休息日人会很多就不去凑热闹啦。
周日闲聊“厂茶OR私茶”。尽管诸多原因使贴吧相对去年冷清了一 周日闲聊“厂茶OR私茶”。 尽管诸多原因使贴吧相对去年冷清了一些,可年复一年争论不休的“厂茶OR私茶”却仍旧上演着(这里指的是无SC和GB标准,两项少一项都算私茶),我个人针对这个问题向来不站队、不发言。可今年的实际情况我却想要说道说道。 茶是粗茶,可全民参与的热度却让本就不够完善的普洱工艺日渐粗烂。这行当门槛太低,喝不过一两年茶的人去趟茶山就可以登峰造极,从而大言不惭是专业人士;几个人凑钱买上二三十斤冰岛大中小树毛料就能摇身一变开坛授课,纵论各大山头排名。一时间,各种平台的茶山带货直播百花齐放,茶农开心、茶商得意,掏钱买单的茶友也自以为终于可以不出家门就拨云见日的亲临茶山采茶,付钱的时候都不还一下价的大气、痛快。 眼前的这一幕似乎让我看回了文玩最鼎盛的时期,那时候很多玩友揭竿而起,摇身一变成了文玩商,他们借助着朋友圈、贴吧平台,转发别人的也好,进行二次销售也罢,买卖做的是“风生水起”,可到了售后服务环节呢?很多是遇到上家跑单或者货不对版时候自己也很无奈,甚至有实在处理不了干脆拉黑下家的行为(我自己就遇上一次)! 某个行业短时间的参与者过众,一方面会打破行业规则,使这行当变的越来越透明,慢慢地拉开价格战,其间不乏各种掺假、售假;一方面投机玩票的参与者会不遗余力的想尽办法榨干、捞尽这里的每一分钱,末了临走甚至会砸了自己的招牌坑一批追随的客户,反正从此离开不做了,赚这些客户最后一次大钱呗。 术业有专攻,大浪淘沙,最后坚守这行的只可能是厂茶(茶农永远都会在)最起码这是他们吃饭的手艺,我隐约看到了未来两年洗牌的走势。
疫情下的茶市(四)—掰手腕 年中已至,闲来无事的总 疫情下的茶市(四)—掰手腕 年中已至,闲来无事的总结下我眼中上半年市场的三次“掰手腕”。 掰手腕一:年初鼠饼事件。商户们在经过一番破头烂腚的操作后发现利益的完美收割者只会是大Y,他们一方面转战电商卖的盆满钵满,一方面借着天猫预售的小批量金融茶拉飞价格后再往市场铺大货做“死”空军,从而统治整个市场,别的厂是割市场终端用户茶友的韭菜,而大Y是割市场中间商户的“命”,可以说这次事件是大Y对芳村的一次完美“白嫖”。而重伤后的商户(特别是小户)短时间无法恢复气血,加上这百年不遇的疫情,只能做做中期低价消耗茶谋生:一个仓分出五七百件消耗茶,几十个商家一分,加点钱在自己的客户渠道里快速消化掉了,以此来对抗眼下的困难。而这种情况却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商户不敢做新茶,在销售自己仓储茶的同时等于自己变成了厂家的角色,而市场的资金就这么多,你突然大规模卖低价中期茶,就是挤压了新茶上市后的市场份额,而厂家是出新茶的,现在就等于商户PK厂家,厂家当然不高兴了!好嘛,你们卖自己的吧,我干脆宣布今年不出茶了(或者说砍掉大批量计划订单)我看你们的低价消耗茶库存能卖多久。 掰手腕二:去芳村化。大Y敢明目张胆的割商户的“命”就是一个明确的信号。尽管吴总连续两年驾临芳村表示:没有芳村就没有大Y的今天,可我总觉得他还有后半句话没说,那就是“大Y必须脱离芳村的绑定,否则就没有大Y的明天”(这话吴总没说过,是我自己揣摩的),所以他这两年双十一连续发布“重磅新品”,把利好双手捧给茶友(说白了就是送钱给抢到的茶友),一方面他是在为做空更大的市场来搞宣传,而另一方面他在为大Y的电商销售模式转型下一盘很大的棋,未来的路其实已经初现端倪。 掰手腕三:茶人(茶友)和厂家之间的较量。我举两个例子,大Y的轩辕号,大Y在这10年内出的两款很成功的新产品茶:一款是龙印(印级)一款是轩辕号(号级)。轩辕上市之初并不被市场太看好,¥30,000的配货价在一段时间内并没有太大的波动,但这是大Y不允许的,所以也就出现了第二年对轩辕号的各种神乎其神的有利评论,出发点基本是在转化的角度上去分析的。这一波操作其实不只是商家,更多的是大Y自己在操盘,我不管你茶友也好、茶人也罢的评论,只要我说好的茶那就必须好,而且非常特别的好!另一个例子则是鼠饼,反复强调宣传是古树料。鼠饼整体铺货量应该在6000件左右,一件15公斤,6000件则是90吨左右,90吨的古树茶呀,尤其在11-12月的当口,你信吗?反正我不信。可你我不信又能如何?他就能用这个噱头把老鼠从3.8万炒到15万,让市场无所谓信与不信。 我举例大Y是因为他最具备代表性,并非说明其他厂家没这种想法和行为,去年标榜古树茶的一家“班章”世家不是也在有模有样的效仿嘛。 喝点以前的东西,怀念下青葱岁月的静好。
一个禁言操作,让人无限遐想联翩昨夜公众号推某升号直播信息,百 一个禁言操作,让人无限遐想联翩 昨夜公众号推某升号直播信息,百无聊赖的我头一回点了进去观看,一男一女两名工作人员正在开汤,期间男工作人员为了活跃气氛,让观众踊跃互动提关于某升号茶品的相关问题。我就提了一个困扰我大半年而得不到官方解释的问题:“2019年玖玖老班章绵纸上三公章的第一个章和2018年七星老班章的第一个章的内容发生了改变是什么原因”(具体为2018年以前的老班章第一个章的内容为“布朗山乡班章村民委员会老班章小组”变为了2019年的“布朗山乡班章村民委员会老班章陈升基地”)。 “三个章”作为某升号老班章产品一直以来标榜“老班章市场标杆之作”的佐证,这些年基本上得到了众多茶友的认可,可以说一提“三公章”,大家也就知道说的什么。这个产品的关键细节发生了改变,某升号就算不予广大茶友明确解释,但作为某升号的实际消费者寻问这个问题是很正常的。实在没想到问完这个问题后我竟然被禁言了,这种举措是出于什么原因和目的?我没有捣乱直播间,问问题也是你们主播人员给观众提出建议,难道是我无意间问了一个“使你们害怕面对的问题”?我虽然觉得不至于,可不得不让我浮想联翩。 普洱茶发展至今,在一部分茶企、茶商的“不懈努力”下,已经变得越来越畸形。而像某升号这样茶友心中的小众高端品牌行为举措都如此晦暗不明,这个行业还有多少敢于直面示人的东西? PS:其实至今我仍认为某升号老班章属于老班章纯料茶,因为老班章村的茶叶综合产量(古、大、小、台地)其实真的很大。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