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zone
chinazone
关注数: 32
粉丝数: 199
发帖数: 7,539
关注贴吧数: 38
华南虎在南非再添新丁 拯救中国虎国际基金会创办人全莉15日宣布,继去年11月在南非老虎谷接受野化训练的母虎“国泰”首次产仔之后,今年4月12日另一只母虎“麦当娜”也首次产下幼崽。 全莉对新华社记者说,12日下午,“麦当娜”在自然条件下生下两只幼崽,但只有一只成活,成活的幼崽个头较大,身长为54厘米,体重1360克,活泼好动。它的“父亲”是公虎“虎伍兹”。
罕见的湖南野生华南虎照片 1955年,一名耒阳青年骑在死虎背上。华南虎条纹数量少,跟菱形条纹明显的特征,在这只野生华南虎的身上完全展现了。
最近在南宁动物园拍的几只虎。跟大家分享。 白虎,亚成体。比较活泼,在笼子里来回跺步。
请兄弟们帮我看看这张图是不是印度孟加拉虎,谢谢! 狩猎论坛有人自称在江西拍到华南虎,我看这个就是印度虎。http://www.chinahunts.com/bbs/dispbbs.asp?boardID=10&ID=124983&page=1
再发一次,1:1的野生东北虎头骨模型 这几天有许多人都在问我,东北虎头骨哪里弄的,我在这里告诉大家:这是个1:1的野生东北虎头骨模型,在北京有卖,价格也不贵,399元一个包运费。原品来自北京自然博物馆,一头1977年捕获于吉林省的野生成年东北虎,为雄性。头骨罕见的完整。对于我们这些喜欢猛兽的爱好者,是最好不过的收藏佳品了。这是树脂翻模的模型。喜欢的兄弟可以看看模型公司的主页:http://www.ogrm.net/list.asp?unid=330
【转个新闻】国内首次拍到野生雪豹活动录像片段 “我最后悔的是自己太激动了,手在抖,所以效果一点也不好。”记者昨日联系到拍摄者黄勇,他告诉记者,2007年10月8日,他作为甘孜州石渠县农林局副局长,正好在真达乡下乡。上午10时,护林员牛林(藏语音译)突然冲进办公室,语无伦次地报告说:“煞!煞(藏语雪豹名)……”原来,在真达乡普马村然所通(音译,是当地藏民的远牧点,“通”在藏语里意为大坝、宽阔的谷地),连续几天都有一只雪豹出没。黄勇听后十分兴奋,吃过午饭,立即开车前往一探究竟,“有两个喇嘛随行,他们带了一个家用DV,我带了一个普通的数码相机。”目的地距离真达乡政府有四五十公里,海拔为3900米~4000米,汽车并不能直达,在换乘了摩托车和马,又步行了一段路后,一行人果然有重大收获:大老远,他们就看见一只雪豹趴在沟边,借着三四十厘米高灌木的掩护,他们悄悄往沟边挪去。这只雪豹身长一米多,由于距离太远,相机几乎不能发挥作用,黄勇便接过DV,将镜头对准它,拉近、再拉近……“最近时,我们和它相距只有十多米,”黄勇说,当时他们心里发虚,好在周围有羊的尸体,估计雪豹刚填饱了肚子,而且它在起身离开的途中,遭遇了三头牦牛的围攻,旁边还有一群马,“马也在撵它”。雪豹虽然早就发现有人一路跟随,但无暇顾及。由于寡不敌众,雪豹气喘吁吁地败下阵,悻悻地向海拔更高的地方走去,“别看它并没有跑,我们跟在后面却是累得够呛。”整个“偷拍”过程大概有20多分钟。当天,黄勇来不及回真达乡,晚上便在就近的牧民家里留宿,把刚拍到录像一连看了好几遍,“兴奋得睡不着觉,吕玲珑老师都没拍到雪豹,可我拍到了!”黄勇口中的“吕玲珑”,便是我国著名的生态摄影师、四川省和成都市青年摄影家协会的创始人。他在石渠县待了接近两年时间,出了一本画册名为《太阳部落》。记者见到,在野生动物部分,照片囊括黑颈鹤、斑头雁、岩羊、藏野驴、白臀鹿、藏原羚等等,甚至还有上千只白唇鹿绵延成一条长线迁徙的壮观场面,惟独没有雪豹。观看:录像里,雪豹在和牦牛打架记者昨日辗转观看了黄勇所拍的录像资料。整个录像大致有10分钟,画面很晃。正如黄勇的描述,雪豹先是趴在水沟边,继而起身,感觉是在踱步,有些步履蹒跚。马群经过时,它也不为所动。能够听到拍摄者不胜体力、呼哧呼哧沉重的喘气声。接着画面更看不清楚了,又过了一会,突然出现三头牦牛,雪豹猫着腰,首先挑起事端,牦牛也不示弱,纷纷将牛角抵向它。结果雪豹败下阵来,好在牦牛并没有乘胜追击,雪豹于是继续向前走,孤独的背影越走越远,最后走出了镜头……求证:估计被拍雪豹有伤病黄勇的描述是否可信?为什么专业摄影师也无能为力的事,他却能办到?石渠县到底有没有雪豹?记者带着疑问多方了解情况。彭基泰认为,地处青藏高原东南、有横断山脉纵贯全境的甘孜地区,是我国雪豹主要分布区之一。据他在甘孜地区工作近40年和从事野生动物保护调查研究所获得的资料估算,在甘孜地区所辖石渠、德格、白玉、新龙、理塘等6县的9个自然保护区,有雪豹51只~78只,至于整个甘孜州,“总面积15.3万平方公里,海拔4000米以上面积占54%,其中雪豹栖息地约占30%,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按每只雪豹的栖息地面积在30平方公里~50平方公里计算,全州雪豹共有400只~500只。”吕玲珑也向记者证实,2001年,他在石渠县采风时,几乎每天都能听到牧民关于牛羊被雪豹咬死的说法,“它诡秘凶残,听说三个老乡上山挖虫草,一觉醒来,帐篷外的马全被雪豹咬死了,而他们竟然一点也不知情。”为了追踪雪豹,吕玲珑在石渠县境内巴颜喀拉山山脚的无人区守了一个月,“据说这一地带的雪豹比真达乡还多一些。”然而雪豹在白天不出现,晚上才出来活动,第二天只看得到动物的尸体。他曾经有七八个晚上都与雪豹遭遇,只看到发亮的眼睛,“如果能拍到,我肯定不惜生命,关键是没有闪光灯根本无法成像,打开闪光灯,距离太远又根本够不到啊。”拍摄结束,吕玲珑特意在临行时向石渠县打招呼,“一定要继续全力以赴寻找雪豹。”听记者说黄勇拍到了雪豹的录像,吕玲珑起初非常惊讶,随即又判断,这只雪豹要么受了伤,要么已经老了,“总之估计是处于生命的衰竭状态,饿慌了,才会在白天出来觅食。”而这与黄勇、彭基泰的观点完全一致。雪豹·专家说法录像若证实,极具科研价值虽然成像质量不高,专家却称,这份录像的意义十分重大。彭基泰说,很长一段时间来,对于野生雪豹的研究几乎是空白,“尤其令人尴尬的是,国内专家在作雪豹的研究报告时,由于找不到野生雪豹的照片,通常都是将动物园雪豹的照片换上雪山的背景。”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马鸣曾参与调查2005年的新疆雪豹调查。“20多年来,我们没有得到准确的信息,对它的数量的估计很粗糙,对它行为的了解非常局限……”他在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雪豹数量稀少,常在夜间活动,走路根本听不到声音,行踪十分诡秘。WCS(WildlifeConservationSociety,国际野生动物保护协会)首席科学家乔治·夏勒在上世纪80年代来中国,只找到了雪豹的皮、骨头和粪便,一直到现在,也从未亲眼见过野生雪豹。2005年,由美国、英国、蒙古、印度、中国等国科研人员组成的新疆雪豹联合调查小组,在天山最高峰布置了36台具有夜视功能的红外照相机,首次在国内拍到了野生雪豹的照片。“虽然以前都说雪豹主要分布在中国,但没有充分的证据。但有了影像资料眼见为实,那些持怀疑论的专家就没话说了。”马鸣还说,通过对不同雪豹的斑纹进行分析,可以推测出雪豹和其栖息地的样本,由此估计整个面上的情况,监测种群的动态,并为国家出台相关保护措施提出建议,“在石渠拍到国内首个野生雪豹录像,如果能够证实其真实性,肯定会引起又一次轰动。”
很久没来探你们了,发个东北虎头骨照片 动物迷啊,飞虎啊,ZY啊,猫猫啊,铁剑啊,音乐啊等等吧里的好兄弟。最近可好?
去年的年度最佳“经典照片” ````
虎豹骨及其混品鉴别图谱 一本绝版的好书
虎豹骨及其混品鉴别图谱 一本绝版的好书,很辛苦才弄到一本。
华南虎条纹的比较 连接在这里http://www.dpdp.net/ViewAlbum/main.php?abm=6496没事可以看看
栖息地破坏严重 印度虎被迫向高山迁移 印度虎是濒临灭绝物种,现在,由于栖息地的不断破坏,迫使印度虎转移到新的地区,包括高山在内的新家园,虽然那里有充足的猎物,但这些地方以前并不是这些大型猫科动物的自然栖息地。 为了耕作,老虎原来生存的丘陵地区的森林,都被建造或清理成了农田,野生动物专家表示,在印度的东北部和西部高海拔地区,老虎分布的数量正在上升。 但是专家们说,老虎在新环境里仍有灭绝的危险,并且它们的适应性没有豹那么强。“老虎能在数里之外感受到村落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从而逐渐离开,”印度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毕林达·瑞特(Belinda Wright)说,“但是它们的适应性比山中的豹要差一点。” 据路透社报道,印度野生动物危机,最突出地表现为老虎和狮子数量的减少,这引起了印度全国的急切关注,促使当局公布了新的挽救这些猫科动物的措施。 专家说,不断增长的人类干扰,诸如开发、侵占和破坏栖息地,再加上偷猎,不论从喜马拉雅山,还是到印度洋群岛,人类的行为对印度全国野的生动物构成了主要威胁。 据称,世界上现存老虎的一半栖息在印度,但是根据2001年和2002年的一项调查,印度老虎的数量已经减少到1300只至1500只,而一个世纪以前它们的数量是4万只。 新的家园 在一项研究老虎如何应对其自然栖息地的威胁的实例中,专家们发现,至少有20只老虎生活在不丹和印度西孟加拉邦之间的Neora地区的高山之中。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潘纳博斯·桑亚尔(Pranabes Sanyal),领导着一项关于老虎迁移的研究,他说:“1998年我们已经发现有一只或两只老虎从丘陵地带流浪到了Neora地区,现在它们已经生活在那里了。” 老虎原来的栖息地是位于丘陵地带的Gorumara,而现在它们迁移到了覆盖着茂密的竹子和橡树的Neora地区。 今年9月,专家们在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西部高山的热带雨林里发现了20多只老虎,而差不多30年前,由于偷猎,老虎早已经从那个地区消失了。 印度布克萨(Buxa)和玛纳斯(Manas)平原地区居住着大量人口,这里原来也是老虎的栖息地,而现在老虎们从这些地区迁移到了不丹境内海拔较低的喜马拉雅山脉上。 一些自然保护人士呼吁进行一项专门研究,以弄清老虎如何在不熟悉的地形中存活。 老虎研究权威专家瓦尔米克·塔帕(Valmik Thapar)说:“我们需要开展一项特殊研究,以了解老虎如何应对新环境,并且获知迫使老虎迁移的栖息地混乱程度。”(薛亮)
野生马来虎的条纹 这是新加坡当地华侨捕获的野生马来虎。
黑暗雨林的统治者----巴厘虎(bail tiger) 曾几何时,巴厘虎统治着整个巴厘岛上的每一处雨林。这是一头刚成年不久的雌性巴厘虎,皮毛颜色深暗的它,不可一世的行走在阴暗潮湿的雨林中,巡逻着、观察着属于自己的领地。阳光透过密林空隙晒了下来,巴厘虎惊艳的毛色显露无疑
黑暗雨林的统治者----巴厘虎(bail tiger) 画得比较潦草
野生马来虎的条纹 这是新加坡当地华侨捕获的野生马来虎。
猞猁 刚刚买了几支马克笔来画画 感觉不太好用 估计是因为还不熟悉这种画法。白白给我糟蹋了。5支笔就用了55块钱,哎,就当是交学费吧。
【讨论】猫科爪牙 猫科一直是我感兴趣和使我着迷的。看到兄弟们在《【参考图片】——老虎、狮子!(牙齿) 》一帖中的讨论引发了我的兴趣。在猫科动物里边本人亲自测量过雪豹、金钱豹、猞猁、豹猫头骨标本和犬齿,虎和狮没搞过,所以没什么发言权(希望以后有机会能接触到),但本身也见过不少,就是没动手。外观上来说,狮虎犬齿从牙尖上无法区分,唯一的区别在牙根。狮的牙根要粗大,虎的要收缩些,豹的更为细长。从大小上来看,成年狮虎犬齿整体长度都能达到9-12厘米。到达12厘米的几乎是少之又少。至少在我看过的牙齿中,几乎只有少数几个能达到12厘米。当然了,我查看的标本数量跟专业动物学家没发比的。我查看的虎标本大部分产自中国华南一带,缅甸,越南和印度尼西亚。东北虎的我印象中没见过,估计会更大一点(也是猜测而已),具体要看实物了。狮的话基本来自肯尼亚和国内动物园死掉的标本。至于牙齿颜色的话,被热水泡过去肉的时候,牙尖是乳黄色的,牙根是接近白色。等过一段时间后(数个星期),牙尖会慢慢变会白色,而牙根会变成谈黄色。这个现象非常的有趣 ,我也不知道怎么解释。一些年代久远的牙齿会出现裂痕,可谓是“十牙九裂”。
痛苦!国内最长寿华南虎去世 ●国际编号:200 ●姓名:花花 ●性别:雌 ●体重:75公斤 ●别名:英雄虎妈(共繁育4胎11崽,成活7只,目前有后世包括子、孙、重孙辈共计25只) ●居住地:河南洛阳●辞世时间:2007年8月14日●高寿:22岁(相当于人类的90岁以上) ●辞世原因:自然正常老死 □首席记者任双玲 今年8月14日,它在洛阳王城公园动物园里悄然辞世,3个多月后才为媒体所知;它生前是国内最年长的华南虎,高寿22岁;它一生繁育成活多只虎崽,为华南虎这一极度濒危种群的生存发展立下汗马功劳。 它,就是被动物园协会的专家誉为“英雄虎妈”的花花。 记者与花花的亲密接触 1999年,本报记者曾经与“英雄虎妈”花花有过亲密接触。 当时,花花刚刚生下3只虎宝宝,当看到生人来到时,它用“虎视眈眈”的眼神,注视着跟随在饲养员后面的记者。当记者将眼光落在3只虎宝宝身上时,花花更是站立起来,耳朵直竖,虎眼圆睁,虎尾很有威严地甩着。工作人员费了不少劲,才把花花和虎宝宝分开,记者有幸抱了抱可爱的虎宝宝。后来,将虎宝宝与花花合笼后,花花才停止了躁动,安安静静地卧着,让虎宝宝拱着它的虎乳,甚至沉醉般地眯上了眼睛。 2000年春节,记者在洛阳灯会上远远地听到了虎啸,公园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是花花独特的叫声。 然而,今年12月7日,记者突然听到了花花去世的噩耗,它居然悄悄“走”了都快4个月了…… “英雄虎妈”子孙繁多 花花,是洛阳王城公园的动物明星,是世界华南虎界的英雄妈妈,也是国内最长寿的华南虎。 花花出生于1985年,它的“祖籍”是广州动物园。花花几个月大时,被抱到洛阳市王城公园。在工作人员的精心饲养下,它健康成长起来,并成为虎界著名的英雄妈妈。在洛阳、在交流到外地时,它共生产4胎11个子女,成活7只,这在繁殖能力极差的圈养华南虎中,已是相当不易了。 据专家介绍,圈养在我国各动物园内的华南虎,生育时也“重男轻女”,其性别严重失调,雄虎多,雌虎少,而且年老体弱的多,生育能力大打折扣。为避免过多“近亲繁殖”,提高华南虎的繁殖数量和质量,1995年,中国动物园协会专门成立了华南虎协调委员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华南虎的保护、繁殖和研究工作,并推广华南虎“跨地域联姻”这一方式,以优化华南虎繁育资源。 1995年,10岁大的花花正值壮年,专家对“花花”的评价是:体格健壮,血统纯正,被华南虎协调委员会理所当然地确定为繁殖种虎,并统一制定了谱系号,花花的代码为200号。 昨日,王城公园动物园园长李茂平拿着今年12月1日刚刚修订完毕的中国华南虎繁育谱系表,如数家珍:花花现有3儿2女,12个孙子,5个孙女,3个重孙女,共计25个后世子孙。 据今年12月1日的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已多年不见野生华南虎的踪迹,现存72只华南虎,全部圈养在动物园中,花花的后代占了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还多。 花花“走”得很安详 但这些难以对抗自然衰老的规律。后来,花花的肌肉快速萎缩,身体越来越消瘦。从今年8月6日起,花花再也不能吃肉了,虚弱的它趴在地上不活动,饲养员深情地呼唤,它也会吃力地回应。 12月7日,动物园向记者提供的《花花死亡报告》中说:华南虎花花,国际编号200号,由于年老体衰,于2007年8月14日早晨死亡,死时神态安详,无痛苦表现,属于典型的“安享天年”。花花生前健康状况良好,2005年,已经处于本品种寿命的暮年。 尸体剖检:口腔、鼻无分泌物,眼窝下陷,背毛粗乱无光泽,瘦骨嶙峋,体重约75公斤。脂肪组织消耗殆经…全身骨骼萎缩,骨质疏松…… 死因:花花死于全身性生理萎缩,属正常衰老死亡。在花花的生命最后阶段,动物园领导、技术员、饲养员尽心尽力,采取多种措施,有效地延长了华南虎花花寿命两年以上,为保护人类珍贵的华南虎资源做出了许多艰辛的工作。 尸体去向:内脏剖检后深埋,尸体封存在冰柜中永久保存。
南非出生小老虎照片出来拉!这才是真正的小国宝! 11月23日,在南非自由省老虎谷进行野化训练的中国华南虎公虎“虎伍兹”和母虎“国泰”交配繁育的第一只华南虎幼崽顺利降生。虎崽为雄性,出生时体重1.2公斤,目前十分健壮,虎妈妈也平安无恙。这是目前已知华南虎第一次在中国以外的地方出生。图为拯救中国虎国际基金会创办人全莉抱着出生不久的幼虎。 新华社发
南非华南虎野化基地降生的小虎 拯救中国虎国际基金会创办人全莉今天宣布,1只雄性华南虎幼崽于2007年11月23日23:30在南非自由省老虎谷顺利降生。这是一个历史性意义的时刻,因为这是第一次华南虎在中国以外的地方出生。华南虎现存仅有笼养60只,野外仅30只。这只华南虎幼崽目前十分健壮,出生时体重1.2公斤,比一般的老虎要大,虽然还闭着双眼,却能发出响亮的叫声,特别是在喂食的时候。这是由在南非老虎谷进行野化训练的母虎“国泰”和公虎“虎伍兹”交配繁育的第一只华南虎幼崽。从2007年8月7日至11日,两只老虎在4公顷营地连续交配,1个小时最多达9次,最后母虎终于有喜,整个怀孕过程长达103天。生产过程历时12小时,4岁半的“国泰”对幼崽表现出了她的母爱,清洁并舔舐自己的幼仔,但不寻常的寒流使我们不得不将幼崽取出,防止其冻死。公虎“虎伍兹”3岁半,体重140公斤,由于经过3年的野化训练,体魄强壮,显得威风凛凛。他还没有见到自己的幼崽。在国泰生产以后,老虎谷员工对国泰进行了24小时监测,然后将其放回了较大的老虎营地。国泰没有对我们取走幼崽表现出负面反应。现在幼崽由来自另一个野生动物中心的专家进行人工喂养。我们计划在合适的时候将幼崽再次引回母虎身边。今后他将接受和其他从小来到南非的老虎一样的野化训练。全莉兴奋地说,华南虎幼崽的诞生标志着中国虎南非野化训练取得了显著成效,它们不仅学会了捕猎野生动物,还自然繁育小虎,为拯救中国虎南非野化繁育项目注入了新鲜血液。拯救中国虎国际基金会作为中国虎南非野化项目的发起者,致力于对中国动物园的笼养老虎进行野化训练,以重获捕猎能力,并繁育后代回归中国野外。虽然有人说这不可能,但全莉却以实际行动反驳了他们。2003年以来,已经有两批4头老虎被送到距南非最大城市约翰内斯堡600多公里的老虎谷保护区进行野化训练,在南非的土地上学会了躲避风雨和炙热阳光的生存技巧,从抓家养的小鸡,到野生的珍珠鸡,再到捕猎在大自然中生长的野生白面羚羊,还学会了迂回包抄、以逸待劳的捕食技巧。至今它们已捕猎60多头白面羚羊,掌握了捕猎普通食草野生动物的本能。南非老虎谷方圆330平方公里,横跨自由、北方两省,里面有可供老虎狩猎用的10多种本地猎物,如南非白面大羚羊,跳羚,大角斑羚,黑角马,斑马、鸵鸟、剑羚、还有黑背胡狼、狞猫等小型食肉类动物。随着小虎的降生,该项目又上了一个台阶,中国也正在为建立可供这些小虎崽放归的先锋保留地做准备工作。http://chinese.savechinastigers.org/node/348
又发现了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自1983年在湖北省利川市百户湾林场(其实是恩施市百户湾林场)发现并捕捉到一只华南虎幼虎,这是中国最后一次在野外发现野生华南虎的踪迹。” 这个观点很可能是假的。“最后一只华南虎”是怎样在百户湾林场捕获的?它真的是华南虎吗?长江商报记者前往百户湾林场逐一采访了当年见过这只“华南虎”的当事人。我看了那张照片,其实并不是老虎,而是一只云豹!http://news.sina.com.cn/c/2007-11-22/062614361628.shtml
沈阳冰川动物园东北虎自相残杀 疑因供给不足 2007年11月18日,沈阳冰川动物园东北虎之间发生近年来罕见的自相残杀现象,三只成年东北虎咬死另一只成年东北虎,专家分析原因很可能是入冬以来动物供给不足造成。 中新社发 赵敬东 摄
沈阳冰川动物园东北虎自相残杀 疑因供给不足 2007年11月18日,沈阳冰川动物园东北虎之间发生近年来罕见的自相残杀现象,三只成年东北虎咬死另一只成年东北虎,专家分析原因很可能是入冬以来动物供给不足造成。中新社发 赵敬东 摄
请问谁有石纹猫〈云猫〉的详细资料和照片? 昨天在实验室库房翻查皮张标本的时候无意翻到一张类似于云豹的皮张.我眼睛一亮,还以为是小云豹〈因为尺寸比较小,而且体侧出现了云块状斑纹〉,后来细看发现头部和四肢的斑纹跟豹猫非常相似,但尾巴比豹猫粗壮许多.粗略测量了下,带尾巴长度在120mm左右,比豹猫大许多,豹猫通常带尾巴的长度在70-90mm这个范围内.后来才确实是石纹猫〈云猫〉,标签上只简单地写着产地,学名没写.请问谁有详细的资料和照片?
原来华南虎是这样拍出来的 `作者 :alwayssong
《科学》刊登华南虎照片 `
重访野味市场 http://bbs.wildchina.cn/dispbbs.asp?boardID=3&ID=176011月4日考察队一行4人到了广东两个著名的野味市场进行暗访。
陕西展示1964年捕杀的野生华南虎皮 陕西省安康市居民付增喜的家人魏波展示家里收藏的老虎皮 这张虎皮是1964年镇坪县城关镇菜村村民将一只捕食跌下山谷摔死的老虎宰杀后得到的
陕西展示1964年捕杀的野生华南虎皮 陕西省安康市居民付增喜的家人魏波展示家里收藏的老虎皮
小小华南虎,觉得可爱的就顶下 福建梅花山中国虎园
可爱的小华南虎 福建 梅花山 中国虎园
10月21号野外考察发现兰色蜻蜓 好漂亮的蜻蜓
陕西野生华南虎照片-真真假假 `当照片的老虎掉正到同样大小的话 老虎图象甚至可以重叠!我仔细对比了下几张照片 几张照片中 老虎几乎是没有认识移动
野生华南虎重现陕西珍贵照片 2007年10月11日,安康市镇坪县城关镇文采村村民周正龙在文采村神洲湾拍摄的老虎照片,经陕西省林业厅组织有关专家对照片进行详细确认后最终认为,照片中的老虎的确是华南虎。这是43年以来,对陕西省秦巴山区华南虎的首次记录。今天上午,这批照片正式对外公布。 照片中的成年华南虎,其头部和半个身子清晰可见,符合华南虎身体特征。据介绍,作为我国特有的虎种,华南虎曾在我国八个地区有分布,秦巴山区的巴山地区是华南虎分布的最北线,历史上曾有华南虎出没的安康市,就以镇坪县和平利县最为集中。 有关资料显示,在上世纪50年代初,我国大约还有4000多只华南虎。尽管最为流传的一种说法是目前全世界野外数量估计20——30只,但在最近30多年中,野生华南虎已经没有了目击记录。这种已被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组织列为世界上最为濒危物种和第一需要保护的虎种,已被很多人认为可能已经灭绝。野生华南虎的珍贵程度不亚于中国国宝大熊猫,如果这种处于食物链顶级的珍贵物种真的重现陕西,那意义将比在野外发现大熊猫还要重大。华南虎不仅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且其起源及扩散以及分布区的变迁过程在研究虎的起源和演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科学价值。
七娘山野生资源考察 位於深圳大鹏半岛,动物种类丰实,有蝾螈、穿山甲、箭猪、野猪、豹猫等。
可怜 被打死的豹猫 `
印度豹子入城频伤人 注射麻药解隐患 2月3日,在印度东北部的阿萨姆邦首府高哈蒂,印度森林部门的工作人员抱走一只麻醉后的豹子。据悉,这只豹子近日闯入高哈蒂,当地人由于好奇观看使它受惊,导致三人受伤。
梧桐山国家森林公园考察 原始次生林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红外相机野外首次拍摄到云豹 2003年到2006年6月,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美国华盛顿动物园、北京大学合作,用红外线自动触发相机在唐家河开展野生动物资源调查,以调查区内动物种类及活动区域等。该项目共投入工时2000余个,拍摄野生动物照片600余张, 其中兽类18种,雉类5种,其它鸟类2种。通过该项调查,极大的丰富了我区生物本底基础资料,特别是今年5月,已经多年未在唐家河发现踪迹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云豹,在红外线自动触发相机的全天候监测下得以现形。这是保护区建区以来第一次在野外拍摄到云豹。红外线触发相机由此被我们的巡护监测队员称为“永不疲倦的摄像师”。
以色列人赤手空拳打倒豹 以色列人亚瑟·杜·莫施近日成了当地的名人,因为他赤手空拳打倒了家中的不速之客———一只美洲豹。和莫施一样勇斗野兽的还有瑞典老人特德·福斯贝里。在森林里偶遇棕熊的福斯贝里最终用石块吓退了这个意欲袭击他的猛兽。双拳敌“大猫”居住在以色列南部内盖夫沙漠地区的亚瑟·杜·莫施是一名导游,5月21日深夜,莫施在家中哄着因为被蚊子叮咬而哭闹不止的小女儿睡觉,不料一只美洲豹突然从窗户外跳了进来,跳到了他的床上。莫施一家大惊失色,只穿着T恤衫和短裤的莫施下意识地冲上前去,他抓住野豹颈部,按住它的身体,直到20分钟后自然公园工作人员到达。回忆起当时的情景,49岁的莫施至今还有些心有余悸。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莫施说:“这样的事情可不是天天都会发生的,我也不知道当时为什么会那么做,我那时脑子里一片空白,只是下意识地挥舞着拳头。”以色列自然与园林保护部门南部地区的负责人沙皮拉告诉记者,莫施所居住的内盖夫地带时常有美洲豹出没,不过,这些豹平时很少伤人。沙皮拉分析说,经常活动于居民区的美洲豹多半年纪太大,已经无法在野外觅食,只能通过捕杀居民家中的猫狗果腹。闯到莫施家里的豹子实际上是为了他家里的猫,被抓时,它非常虚弱。莫施事后也坦言,若是自己遇上的这只美洲豹健康状况再好一点,他可能也无法控制得住它。自然保护部门官员说,他们正在评估这头豹子的健康状况,然后在它身上安装追踪装置,再放回大自然。
印度虎捕食白肢野牛 由于影象证据的不足,为数不少的人无法相信虎能捕杀这种体重几乎是自身5倍的猎物.但近日我看到资深虎类学家Ullas Karanth教授的资料,他的研究表明白肢野牛确实是虎的猎物,虎并不是在极度饥饿的时候才捕杀白肢野牛(且虎也不是只捕杀老弱病残的白肢野牛),学者已将白肢野牛视为虎的日常食物来源之一.近25年来,Ullas Karanth教授一直在野外研究印度虎的生态学,其师从乔治-B-夏勒博士等人.收集过的近500只老虎粪便中为数不少含有白肢野牛的尸骨、毛发.
保护,不仅仅需要激情 鼻子下留着一撇小胡子的乌勒斯,是个目光炯炯,个头不高的印度人。年轻时,他做过工程师,30多岁就成了衣食无忧的农场主。于是,他开始追寻自己从小的理想,投身到保护野生动物的工作中。 他迷恋于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漫步在保护区的森林中,听树枝的断裂声,大象拍打耳朵的声音,或是大象胃里的咕噜声。有时,为了等候一只老虎的出现,他会一动不动地在满是蚊蝇的树丛里趴上几个小时。 35年前,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拯救老虎的热潮。大多数亚洲的老虎分布国都通过了控制狩猎和建立保护区的法律。然而,事实是,保护区管理者只是简单地去猜想老虎的数目,或是以为仅通过观察留在满是灰尘的小径上虎的脚印,就可以找到并鉴定这个广阔国家的每一只老虎个体。官方会议上的自信断言而非科学调查,构成了不仅仅是特定保护区,而且是整个国家的老虎普查数目的基础。 一个典型的例证是,一群科学家曾经使用复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比较两个保护区里的老虎足迹,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其中一个保护区中的老虎平均体型更大。仅隔数百英里的老虎竟然会存在体型上的差异,在生物学上让人难以理解。而乌勒斯给出的真正原因是,其中一个保护区中的土壤更为松软,因而导致平均更大的足印。 类似的情况不仅仅发生在印度。在乌勒斯看来,亚洲的诸多政府所宣扬的关于老虎数目上升和生态好转的情况实际上并不可信。因为产生这些数据的技术从来没有通过专家评审和出版公布,而这一程序被视为现代科学的试金石。 没有可靠的种群监测,就无法知道拯救老虎的努力是成功还是失败。在保护界越来越关注老虎的困境的同时,野生动物的管理者迫切需要采用更好的方法,以度量其行动效果。 为了实现真正的科学保护,乌勒斯给老虎和豹子戴上无线电项圈追踪其活动,了解到一只繁殖的雌虎大约需有15平方公里的家域范围才能养活孩子。他还使用一种叫做“红外线触发拍摄”的新技术统计老虎数量,并由此了解到,拥有20只或25只繁殖雌虎的种群,长期生存下去的可能性非常大,如果繁殖雌虎的数量下降到5只或6只,这个种群很快就会消亡。 诸如此类的大量数据,为监测野生老虎建立起一个更加具有科学性的框架。还有一些方法尚在探索中,比如,从老虎粪便中收集的DNA物质,由训练有素的警犬依据气味辨认老虎个体,甚至通过对老虎足印的形状统计分析辨别个体等等,或许其中一些会在将来的实践中予以应用。 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中国项目主任解焱告诉记者,乌勒斯提倡的保护濒危野生动物需要理性和科学的态度,正是打动她并促使她翻译此书的重要原因。在解焱看来,中国在保护濒危野生动物的历程中,同样走了不少弯路。比如,对于老虎、大熊猫等动物,过分强调人工繁育,而对野外栖息地保护不够重视。正是科学方法和精神的缺失,造成了这一误区。 今天,老虎的地盘已经从横跨亚洲大部分地区的广阔地域,缩减到不及先前的5%。为什么要保护老虎?乌勒斯也尽可能给出了不带感情色彩的回答:我们应该设法拯救老虎、其猎物以及庇护它们的森林,除了道德上的需求,只是为了确保我们不会失去潜在的可利用的生命形式,将来它们可能提供给我们食物、燃料、纤维和药物。 据说,前不久乌勒斯在印度班加罗尔的一所大学启动了保护生物学的研究生项目。相信将来会有更多人像他一样,学会用“确凿的事实,而非伤感的虚构”教育公众。
保护,不仅仅需要激情 鼻子下留着一撇小胡子的乌勒斯,是个目光炯炯,个头不高的印度人。年轻时,他做过工程师,30多岁就成了衣食无忧的农场主。于是,他开始追寻自己从小的理想,投身到保护野生动物的工作中。 他迷恋于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漫步在保护区的森林中,听树枝的断裂声,大象拍打耳朵的声音,或是大象胃里的咕噜声。有时,为了等候一只老虎的出现,他会一动不动地在满是蚊蝇的树丛里趴上几个小时。35年前,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拯救老虎的热潮。大多数亚洲的老虎分布国都通过了控制狩猎和建立保护区的法律。然而,事实是,保护区管理者只是简单地去猜想老虎的数目,或是以为仅通过观察留在满是灰尘的小径上虎的脚印,就可以找到并鉴定这个广阔国家的每一只老虎个体。官方会议上的自信断言而非科学调查,构成了不仅仅是特定保护区,而且是整个国家的老虎普查数目的基础。 一个典型的例证是,一群科学家曾经使用复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比较两个保护区里的老虎足迹,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其中一个保护区中的老虎平均体型更大。仅隔数百英里的老虎竟然会存在体型上的差异,在生物学上让人难以理解。而乌勒斯给出的真正原因是,其中一个保护区中的土壤更为松软,因而导致平均更大的足印。 类似的情况不仅仅发生在印度。在乌勒斯看来,亚洲的诸多政府所宣扬的关于老虎数目上升和生态好转的情况实际上并不可信。因为产生这些数据的技术从来没有通过专家评审和出版公布,而这一程序被视为现代科学的试金石。 没有可靠的种群监测,就无法知道拯救老虎的努力是成功还是失败。在保护界越来越关注老虎的困境的同时,野生动物的管理者迫切需要采用更好的方法,以度量其行动效果。 为了实现真正的科学保护,乌勒斯给老虎和豹子戴上无线电项圈追踪其活动,了解到一只繁殖的雌虎大约需有15平方公里的家域范围才能养活孩子。他还使用一种叫做“红外线触发拍摄”的新技术统计老虎数量,并由此了解到,拥有20只或25只繁殖雌虎的种群,长期生存下去的可能性非常大,如果繁殖雌虎的数量下降到5只或6只,这个种群很快就会消亡。 诸如此类的大量数据,为监测野生老虎建立起一个更加具有科学性的框架。还有一些方法尚在探索中,比如,从老虎粪便中收集的DNA物质,由训练有素的警犬依据气味辨认老虎个体,甚至通过对老虎足印的形状统计分析辨别个体等等,或许其中一些会在将来的实践中予以应用。 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中国项目主任解焱告诉记者,乌勒斯提倡的保护濒危野生动物需要理性和科学的态度,正是打动她并促使她翻译此书的重要原因。在解焱看来,中国在保护濒危野生动物的历程中,同样走了不少弯路。比如,对于老虎、大熊猫等动物,过分强调人工繁育,而对野外栖息地保护不够重视。正是科学方法和精神的缺失,造成了这一误区。 今天,老虎的地盘已经从横跨亚洲大部分地区的广阔地域,缩减到不及先前的5%。为什么要保护老虎?乌勒斯也尽可能给出了不带感情色彩的回答:我们应该设法拯救老虎、其猎物以及庇护它们的森林,除了道德上的需求,只是为了确保我们不会失去潜在的可利用的生命形式,将来它们可能提供给我们食物、燃料、纤维和药物。 据说,前不久乌勒斯在印度班加罗尔的一所大学启动了保护生物学的研究生项目。相信将来会有更多人像他一样,学会用“确凿的事实,而非伤感的虚构”教育公众。
野生华南虎仍生存在镇坪 野生华南虎已经30年没有踪影,国内外的一些专家学者认为,野生华南虎已经濒临灭绝。昨日下午,省林业厅组织7名野生动物专家对省林业厅牵头实施的《陕西华南虎调查报告》进行了综合评审,专家一致认定:陕西镇坪县现仍有华南虎生存。 久违的“中国虎”再次现身 华南虎又称“中国虎”,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动物,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将华南虎列为世界十大最为濒危物种和第一需要保护虎种,目前国内圈养的华南虎只有68只,野生华南虎已经30年没有权威资料的记载。近年来,随着我省安康市镇坪县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林区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镇坪的群众不断反映当地有华南虎的出没,镇坪县历史上也曾多次发现和捕捉过华南虎。 2006年3月,省林业厅正式成立陕西华南虎调查组,于2006年6月、9月和2007年元月,分别组织专业调查队3次深入镇坪,与当地林业部门一起,在化龙山茫茫的原始森林里寻找野外华南虎的蛛丝马迹,获取了大量的物证和目击证据,形成了数十万字和大量图片资料的《陕西华南虎调查报告》。 7名野生动物专家签名认定 昨日下午,省林业厅组织的野生华南虎调查报告评审会上,来自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省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省动物研究所等单位的7名专家教授用近乎苛刻的态度,仔细地查看资料文本,听取汇报和介绍,逐一核实了足迹等实物证据。4个小时的调查问讯后,7名专家经过讨论,分别在专家评审意见表上签上了姓名,一致认为:陕西镇坪华南虎调查方案科学合理,调查方法和技术路线科学符合实际,所获资料翔实可靠;对野外获取的阻击及目击证人的访问结果,并结合栖息地环境和食物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认定,陕西镇坪县仍有华南虎生存。 省林业有关负责人表示,林业厅将要尽快制定出一个科学合理的华南虎保护方案,将镇坪建成野生华南虎的真正栖息地。
最新报告:印度虎数量大幅下降 印度野生动物研究所5月23日发布报告称,印度的野生虎数量比之前专家们认为的还要少得多,而且还在不断减少。据美联社报道,该所在过去两年时间里对虎的栖息地进行了详尽的调查。周三发布的只是一份初级研究报告,其中称印度部分州内的老虎的实际数量比专家预计数量减少了65%。目前,初级报告中仅包括部分地区的研究结果,更全面的数据将于年底左右发布。自然资源保护论者认为,最新的数据证明,上次虎类普查结果(约3,500只)显然过于乐观。 印度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主管碧林达·赖特(Belinda Wright)称:“尽管实际结果令人沮丧,但政府能够重视虎数量的灾难性减少并进行研究,这已经是一个进步。” 偷猎及侵占虎类栖息地是印度虎类数量减少的原因。按照专家们的建议,保护虎的关键在于确保虎类能够捕食、交配并在国内的保护区中迁徙;保证它们有充足的猎食并尽量避免近亲交配。 印度虎类保护机构秘书长莱杰士·高珀(Rajesh Gopal)称:“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保护好各个保护区之间的地区,只有这样才能挽救虎类。” 上一次虎类数量普查在2001至2002年间进行,主要通过调查虎类的足印估算数量。本次调查范围更广泛,通过架设相机机关计算路过的虎,或通过兽粪及足印记录虎的数量。 印度中部聚集着全国大多数的老虎。最新研究报告预计:目前,仅有210~340只虎居住在野生动物保护区内或附近,远远低于上次研究中预计的数字。 2001年,美国国家地理学会估计说野外生长的孟加拉虎及印度虎有5,000~7,000只,其中有一半都在印度。然而,自然资源保护论者认为官方的数字过于夸张,实际的野生虎数量接近2,000只甚至只有几百只。
最新报告:印度虎数量大幅下降 印度野生动物研究所5月23日发布报告称,印度的野生虎数量比之前专家们认为的还要少得多,而且还在不断减少。据美联社报道,该所在过去两年时间里对虎的栖息地进行了详尽的调查。周三发布的只是一份初级研究报告,其中称印度部分州内的老虎的实际数量比专家预计数量减少了65%。目前,初级报告中仅包括部分地区的研究结果,更全面的数据将于年底左右发布。自然资源保护论者认为,最新的数据证明,上次虎类普查结果(约3,500只)显然过于乐观。 印度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主管碧林达·赖特(Belinda Wright)称:“尽管实际结果令人沮丧,但政府能够重视虎数量的灾难性减少并进行研究,这已经是一个进步。” 偷猎及侵占虎类栖息地是印度虎类数量减少的原因。按照专家们的建议,保护虎的关键在于确保虎类能够捕食、交配并在国内的保护区中迁徙;保证它们有充足的猎食并尽量避免近亲交配。 印度虎类保护机构秘书长莱杰士·高珀(Rajesh Gopal)称:“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保护好各个保护区之间的地区,只有这样才能挽救虎类。” 上一次虎类数量普查在2001至2002年间进行,主要通过调查虎类的足印估算数量。本次调查范围更广泛,通过架设相机机关计算路过的虎,或通过兽粪及足印记录虎的数量。 印度中部聚集着全国大多数的老虎。最新研究报告预计:目前,仅有210~340只虎居住在野生动物保护区内或附近,远远低于上次研究中预计的数字。 2001年,美国国家地理学会估计说野外生长的孟加拉虎及印度虎有5,000~7,000只,其中有一半都在印度。然而,自然资源保护论者认为官方的数字过于夸张,实际的野生虎数量接近2,000只甚至只有几百只。
世界最大东北虎人工繁育基地老虎超800只 黑龙江省境内的中国横道河子猫科动物饲养繁育中心是目前世界最大的东北虎人工饲养繁育基地。截至目前,该中心2007年新出生的虎仔已达到80余只,再加上原有的750余只东北虎,东北虎的数量已突破800只。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摄 (编辑:伊琳)
整张老虎皮惊现中兴路 老祖母土改时分得宝贝,50年后神秘男子拿出老虎皮 重庆时报讯(记者 向聪)老虎头顶“王”字横纹,威风凛凛,统领万兽。古往今来,无数人都将能拥有一张虎皮视为荣耀和显贵。前日,中兴路古玩城一神秘男子便携来一张家传的整剥老虎皮,资深藏家鉴定此虎皮拥有近百年历史,估价过万。 “在家里放了50多年了,婆婆过世后,因其十分躁热,就放着没用过。”虎皮的主人说,这张虎皮是1953年左右,祖母从公社分得的。当时正值土改时期,收缴了土豪劣绅的物资田地分给穷苦农民。祖母风湿很严重就要了这张虎皮,因听说虎皮能治风湿。 “这是真品,应属川渝地区的华南虎,并且有近百年历史了。”藏家现场鉴定认为,因是整剥虎皮制成的褥子,较好地保持了老虎整体外形,缝制工艺都相当不错,但虎皮背脊和四肢有局部脱毛,虎爪磨损严重。但鉴定者还是给出了上万元的估价。 虽估价上万,但各位资深藏家都绝口不提交易这张虎皮。因为国家法律规定,历史流传下来的虎皮、金丝猴皮等野生动物制品可以合法收藏,但禁止任何买卖。 “这张虎皮应申请收藏许可,才能合法收藏。”市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处负责人称,自1988年野生动物保护法颁布以来,所有野生动物制品交易就是违法的。
苏州华南虎赴福州当“上门女婿” 6月16日,将要启程赴福州的雄性华南虎在苏州石湖华南虎培育基地内来回走动。6月17日早晨,这只8岁的雄性华南虎从苏州启程,前往福州,与当地动物园内的一只母虎“成婚”。新华社发(杭兴微 摄)
《白玛岗的老虎》 乔治·夏勒 我们穿越厚厚的积雪,走在通向多雄拉垭口的路上。在浓密森林的另一边是西藏唯一还有老虎的地方——白玛岗或者叫做墨脱。在离我们很远的下方。雅鲁藏布江冲进了世界上最深的峡谷,穿过了加拉白垒和南迦巴瓦(译注:雅鲁藏布江峡谷大拐弯处的两座最高的山峰),两座山峰的海拔都超过了7000米,接着转流向东,最后流到南方的印度。跟着我的有3个同伴,北京大学的吕植,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张恩迪,西藏林业局的张宏,还有18个帮我们搬运能用一月给养和设备的工人。我们这一行人的任务是考察这一块三面被高峻山脉护卫,一面接壤印度边境的特殊区域的野生动物情况。这时是2000年5月中旬,而通往目的地的山路只从5月到10月能够通行。 我们加快步伐,离开荒芜的岩石雪原之地,到达一个长满冷杉、白桦的盆地,并且决定在这里露营。两只喜马拉雅虹雉悄悄地从我们营地旁经过,我们将它们记录在了笔记本上。这一块地区是雅鲁藏布大峡谷自然保护区,过去面积有9168平方公里。大概有15000人,大部分是藏族人,还有门巴族,珞巴族。他们的村庄分散在整个保护区。大部分从事农业,主要是刀耕火种(烧毁树林以得到耕地来耕种),还有很多人仍然猎杀野生动物,他们吃这些野生动物的肉,剥制皮毛,还利用别的部分。我们此行的目的之一就是评估当地人的这些行为对保护区的影响。 我个人对此地野生老虎的状况特别感兴趣,在一个半世纪以前,老虎在中国分布得很多很广,以至被当作一种对人有害的动物来猎杀。但现在这个象征力量与勇气的符号在中国处于濒临灭绝的边缘。有一些老虎从俄国边境游荡到中国东北,虽然大部分只是停留一段时间,但还是有少数老虎留在了东北。西藏的老虎在白玛岗是否还有能够继续繁衍的种群?我们听说在1980年左右时老虎在这里的分布还很广,但是现在变得很稀少。然而还是有当地的农民向政府报告他们的家畜被老虎捕杀。 我很愿意看到,在这块宗教圣地里,老虎和其他野生动物能得到有效的保护。我甚至能在脑海中勾画出一幅美丽的风景画——雪山、森林还有成群的野生动物。无论如何,这个地方可能有完全超出人们所意识到的和没有完全探明的力量之外的意义,至今没有被我们发现。8世纪时,一位古代印度的圣人莲花生大师曾来到西藏,并且建立了一种融合苯教好战神魔为护法神的佛教。在他漫游西藏的过程中,他创立了很多隐修地和避难所,可以帮助人们寻求内心的平静和外部的和谐。这些人间天堂中充满了神秘的能量。他写了关于这些隐修地的指引书并埋藏在了一些秘密的地方,等待着虔诚的信仰者最终找到它们。德庆白玛岗——神所护佑的莲花圣地,就属于这样一个隐修地,并且直到17世纪才被发现。这是否就是野生动物在此和平纯净的土地上繁荣兴旺的原因? 我们接下来进入了热带区。路上随处可见竹林、野生香蕉和蕨类植物。水蛭、瘴气、蚊子、蜇人的昆虫和暴烈的大雨掩盖了此地属于精神性的那一面。门巴人和珞巴人在此采用一种砍伐森林焚烧的种植方式,有些类似原始的刀耕火种,这些森林被砍伐焚烧,但这样的土地只能种植作物一到两年就被遗弃。而大部分这样被砍伐焚烧的地方,都处在一些陡峭的斜坡上,所以土地很容易就被雨水侵蚀或造成泥石流。种植在这些坡地上的作物,主要是玉米,常常被用来酿酒。古老的森林就这样,为了人们所要制作的饮料而牺牲。我在想,为什么这里的人们不能够通过采集并销售产自森林中的可食用菌类、草药,还有可以用来榨油的松子来谋取一个足够生活基本需求的收入,而是用前一种方法?我们在这里没有看到别的野生动物,除了瞬间飞过的大群鹎和柳莺,还有偶而见到的隐藏在山林深处的画眉。 我们向村民们询问是否看到了老虎。 老虎?是的。他们说老虎有时偶然在村子周围出没。我们不仅仅是处在一个神秘的隐修地,而且是正穿行在一位女神瓦子拉夭吉尼的躯体上,她用神性的保护力量包裹了这片区域。举个例子,雅鲁藏布是这位女神的中心能量渠道,加拉白垒象征着她的头部,南迦巴瓦是她的乳房之一,那个小寺庙仁钦棚是她的肚脐,属于福佑的中心。
郑州闹市高楼传来老虎吼叫声 在郑州市东太康路附近一7层楼的一楼,不时传出老虎的吼声。 原来,一马戏团在附近表演一个月后,没把老虎带走,而是把它寄养在这里,至今,它在笼子里已待了4天。
很久没来,祝贺云南的兄弟拍摄到野生虎! 一头雌性的印支虎,大家都知道了吧?新闻在这:http://env.people.com.cn/GB/5779276.html
野生印支虎首现西双版纳 人民网北京5月25日电 保护国际中国项目宣布,近日在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红外监测相机拍下了野生印支虎(Panthera tigris corbetti)的清晰图像。这是我国科研人员首次在野外拍摄到印支虎的活体照片。 根据90年代末期有关科研机构在此地区开展的野外调查表明,印支虎在云南的分布已经十分稀少,在有些地区甚至已经绝迹。南滚河和版纳地区过去也都曾有过印支虎被盗猎致死的记录,或被执法机构罚没的老虎皮。近10多年来虽然在西双版纳勐腊、尚勇等地不断发现有虎脚印、大型牲畜被捕食等虎活动的踪迹,但未有确切证据表明印支虎目前还生活在我国云南南部自然环境中。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尚勇管理所研究员王斌和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冯利民领导开展的“尚勇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监测项目”自2005年起在尚勇保护区内不断发现印支虎足迹,并开始通过布放红外相机和野外样线调查等方法开展印支虎及其他野生动物监测巡护工作。 本次拍摄到的印支虎活体照片确认是一只成年雌虎。专家认为,这是证明印支虎在云南境内野生环境中确实分布的有力证据。同时也表明在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日常反盗猎巡护管理工作,以及保护周边社区群众积极参与的野生动物保护监测等措施取得了实效。 保护国际物种项目专家指出,印支虎的发现能够证明这一地区有蹄类等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是较为健康稳定的,说明了西双版纳地区自然生态系统功能仍然比较完整,保护区工作卓有成效。但是不容忽视的是,目前虎、亚洲象、野牛、蹊鹿和分布在这一地区的其他野生动物仍然面临着人口增长、人为活动影响加剧所造成的栖息地丧生和破碎化,以及非法盗猎等威胁。如何有效地遏止混林开荒、蚕食原生森林种植橡胶等经济作物的不法行为;如何与缅甸、老挝等国家合作加强对跨国界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有效管理,是保护该地区仅存的印支虎野外种群得以延续的关键。 有关专家同时指出:目前中国野生虎总体上看情况已经十分危急。我国境内有分布的4个虎亚种:东北虎、华南虎、印支虎、孟加拉虎能够确认的野外种群总数不到50只。保护野生动物的关键是保护它们的自然栖息地。这张印支虎活体照片的发现说明中国野生虎种群的就地保护仍有一线希望。但是时间紧迫,我们必需抓住时机,在反盗猎和栖息地保护上加大投入,以避免中国虎种群野外绝灭的厄运。
“拯救华南虎行动”5月1日在福建龙岩启动 新华网福州5月1日电(记者田野 黄臻)由世界和谐基金会发起的“拯救华南虎行动”启动仪式,5月1日在福建省龙岩市举行。 世界和谐基金会等非政府组织机构、龙岩当地企业和个人共向福建梅花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和华南虎繁育研究所等单位捐款115万元人民币,用于拯救濒临灭绝的华南虎。 世界和谐基金会会长刘藩介绍,此次捐款将主要用于加快华南虎种群建设和野外生存能力恢复以及建立华南虎野化放养试验地等。 华南虎为中国特有的珍稀虎亚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目前华南虎人工圈养仅存67只,其中野外种群数量20至30只。一只华南虎一天的饲养费用在100元左右。(完)
湖南林业厅厅长葛汉栋:华南虎放归浏阳可能推迟 记者昨日在湖南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成立大会上获悉,由于1只华南虎在南非的野化训练中染病客死,因此,华南虎2008年野化放归浏阳的计划可能推迟。 湖南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主要从事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有效开发利用动植物资源。省林业厅厅长葛汉栋介绍,华南虎在1996年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度濒危的十大物种之一,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由国家林业局组织的华南虎放归工程项目组曾于2003年底和2004年初到湖南考察华南虎野化后的放归地,浏阳株树桥水库区以独特的生态优势胜出。考察团当时曾表示,2008年华南虎野化成功后,浏阳株树桥水库区将成为首个华南虎野化放归地,目前已经初步完成了华南虎野外放归总体规划。但由于在南非进行野化训练的雄虎“希望”因病客死南非,因此,华南虎放归浏阳的计划将可能推迟。
中国华南虎到达南非 4月24日,在南非布隆方丹附近的菲利普波利斯,一只刚从中国运来的华南虎在新住处徘徊。24日,这只从中国启航的华南虎到达南非老虎谷保护区。这只5岁的雄性华南虎的国际编号为“327”,将在南非被用于开展异地繁育研究
树上的鸳鸯 `
华南虎到达南非 4月24日,在南非布隆方丹附近的菲利普波利斯,一只刚从中国运来的华南虎在新住处徘徊。24日,这只从中国启航的华南虎到达南非老虎谷保护区。这只5岁的雄性华南虎的国际编号为“327”,将在南非被用于开展异地繁育研究。
华南虎到达南非 4月24日,在南非布隆方丹附近的菲利普波利斯,一只刚从中国运来的华南虎在新住处徘徊。24日,这只从中国启航的华南虎到达南非老虎谷保护区。这只5岁的雄性华南虎的国际编号为“327”,将在南非被用于开展异地繁育研究。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