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zone
chinazone
关注数: 32
粉丝数: 199
发帖数: 7,539
关注贴吧数: 38
【老照片】上世纪80-90年代的广州野味市集 估计会勾起很多爬友的记忆!
台湾蜥蜴-中华穿山甲gk 根据几位朋友给出的意见修改了几次,采纳了@金雕lie狼 兄弟对地台颜色的修改;@SIDIWENSS对鼻子颜色的修正;还是折线大师对修改耳朵、嘴巴、肚子颜色的建议。但每次修改,就发现越涂漆面越厚。于是今天定稿算了。比起蜥蜴大师的涂装,还相差十万八千里,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谢谢各位朋友给出的意见。涂装过程在此贴http://tieba.baidu.com/p/4308779651?pid=82574696495&cid=0#82574696495
【贴吧首发】美国蓝犀牛工作室作品集 蓝犀牛工作室(Blue Rhino Studio)是国际公认的一流生物模型复原团队。chinazone在此把他们精彩的作品贴出。无论是好莱坞大片还是世界著名的博物馆里,都能找到他们的作品。他们在明尼苏达州有1486平方米的工作室,来自美国各地的生物学家、艺术家和工匠在这里工作,运用的各类技术包括古生物复原、雕塑倒模、壁画造景、木匠及金属加工等等。作品制作:蓝犀牛工作室。图片出处:蓝犀牛工作室。
西伯利亚虎模型
博物馆展示级的模型,纯手工上色,比例约1/18。
希望大飞老师日后出品更多高质量动物模型。
西伯利亚虎模型随赏 如题。
大飞东北虎gk涂装完成品 看图,没字。
吉林珲春发生野生东北虎袭击耕牛事件(高清图) 吉林省珲春市哈达门乡马滴达村一农户家耕牛在二马沟附近山区放养时遭到野生动物袭击死亡,尾部肉体被食。珲春市野生东北虎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专家通过测量脚印掌垫,确认系野生东北虎所为。新华社发(管清江摄)
野生东北虎标本亮相哈尔滨 月26日,市民在参观野生东北虎幼虎标本。此次向观众展示的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东北虎幼虎标本是首次在博物馆亮相,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参观。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5月26日,市民在参观野生东北虎幼虎标本。
珲春野生东北虎再下山吃牛 系今年第8次事件 新文化报 (记者 杨威) 5月15日,珲春春化镇下草帽村村民葛文礼家丢失10多天的公牛被找到,它躺在村口田地附近的树林里,死了,脖子上有个大牙印,后屁股没了,一条腿也没了。 经过专家现场查看,确认是东北虎咬死了这头牛,这是今年年初以来珲春市第8次发生野生东北虎伤畜事件。 一头牛被老虎咬死 58岁的葛文礼家一共养了8头牛,从小草泛青开始,他们将牛放到山上让它们自己去吃草,大概在10天前,这群牛就没有像往常一样一起回来,而是东一个西一个地分散开不知所踪。葛文礼和老伴漫山遍野地找牛,陆陆续续找回了7头牛,这头后来出事的4岁公牛说啥也找不到了。“都找到分水岭去了,也没有。”葛文礼的老伴告诉记者。 5月15日13时多,葛文礼终于在村口田地附近的小树林里发现了这头牛,可惜已经死了,还被吃掉了后屁股和一条腿,脖子上鲜红的牙印,死得挺惨。 “牛耳朵上都有兽医站给打的号,所以一看就知道是我家的牛,这牛都能干活了,本来今年打算卖了的,怎么也能卖个五六千块钱的。”葛文礼的老伴说。 因为此前村里就有过牛被老虎咬死的事,所以大家都知道附近有老虎,葛文礼也从牙印上判断应该是老虎干的,于是报案给珲春市政府。有关工作人员赶到后,确认是东北虎所为。 加上此前珲春某部队边防战士巡逻时偶遇东北虎,拍摄到野生东北虎照片,证明珲春的自然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不巧的是现场当天竟然下起了罕见的雪,16日又下起了雨,所以没有发现东北虎的脚印。 将按市场估值给予补偿 目前有关部门已将该案记录在册,让葛文礼一家等候政府补偿。据了解,为保护野生东北虎的生态环境,珲春不仅设有国家级野生东北虎保护区,还于近年开始对野生动物伤畜进行现金补偿,连年来,珲春市政府已经投入资金数十万元用于此项补贴,只要居民报案,政府确认是野生动物所为,居民就能够得到由物价部门按照市场价评估的补偿。 为什么这时节老虎活动频繁 据专家介绍,之所以这个时候发生伤畜事件较多,是因为这个时候春暖花开了,农民饲养的家畜都散放到山上了,老虎比较容易捕食。另外每年这个时候,邻国俄罗斯都在山上防火烧荒,山上的野生东北虎等就跑到我国森林中来活动,也加大了牲畜被捕食的频率。(编辑:侯晓雪)
珲春自然保护区野生东北虎和远东豹数量增长 来源:新华网 2011年05月29日
华南虎苏州培育基地再添新丁 2010-11-18 《苏州日报》 记者:徐蕴海
神农架疑现华南虎踪迹 科考行动本为找“野人” 2011年07月14日 <长江商报>
【CZ原传】记录广州动物园虎山的点点滴滴 无数次去过这个华南最大的动物园,如今用照片记录下这个拥有数十年悠久历史的虎山。
黑龙江迎春林业局发现野生东北虎踪迹 人民网哈尔滨6月20日电(记者袁泉 通讯员张庆华、张旭光)6月15号,黑龙江迎春林业局东北虎监测站站长懂红雨接到永丰林场养牛户李贵东的电话,一只牛犊被不明野兽咬死,一半已经被吃掉。 懂红雨是首届中国边境野生生物卫士奖获得者,追踪、保护、检测东北虎多年,对鉴定东北虎的痕迹具有非常专业的知识。在李贵东的指引下,懂红雨赶到永丰林场3林班寻找可疑痕迹。 在一处溪水边的泥地上,人们共发现7个清晰完整的东北虎足印。李贵东说,我们分散开寻找,风中传来一阵阵腐臭味,估计离牛犊被咬死的地点不远啦。扩大搜索范围至50米后,发现了牛犊被袭击的第一现场。现场周围10平方米的草全被压倒,并发现虎爪印一处,拖拽的痕迹40多米长,一条明显的拖痕伸向远方。 人们顺着痕迹陆续发现牛骨一块、牛后腿两条,上面有明显撕咬痕迹。在拖拽痕迹的尽头,发现了死去的牛犊,下半身已被吃掉,牛犊身上有明显的爪伤和咬伤,牛犊边有5个清晰的虎爪印。懂红雨认为,这些证据显示李贵东的牛犊是被野生东北虎捕食的。 实施“天保工程”以来,迎春林业局森林资源得到恢复,鹿、狍子、野猪等动物数量逐年增加,这里曾多次发现野生东北虎的踪迹。不过,有明显证据的野生东北虎捕食牛犊的事还是第一次发生。
吉林省珲春东北虎保护引入MIST系统 为促进吉林省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东北虎保护工作,采取切实可行的反盗猎措施,近日,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中国项目与珲春国家级东北虎自然保护区开展合作,为保护区引入了MIST巡护系统,目前已开始运行。MIST系统全称为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是指在传统的巡护基础上综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统计分析等先进计算机技术,使自然保护区巡护工作更加规范化、系统化、数字化,主要包括巡护队伍建立、野外巡护记录、信息录入、综合分析、野外再巡护等一系列过程。由于中国自然保护区巡护管理力度较弱,盗猎等人为干扰对野生动物种群保护造成严重影响,WCS特将这项国外保护地的成功经验引入到珲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目前,WCS在珲春自然保护区内实行了MIST系统运行,组建了一支约20人的巡护队伍开展规范化工作。
国际专家:东北虎正在穿越中俄边界 新华网长春5月28日电(宗巍 王瑞奇)“对于中国来说,现在是重新繁衍野生东北虎的大好时机。”国际野生动物保护学会俄罗斯项目主任达尔·麦奎尔27日在长春参加东北虎栖息地保护会议时说。 作为多年从事野生东北虎保护的专家,麦奎尔具有丰富的经验。他表示,在中国东北和俄罗斯接壤的地区,由于近年来在自然生态保护方面力度加大,该区域适合野生东北虎生存的环境也在改善。目前一些野生东北虎正从俄罗斯穿越中俄边境,来到该区域,“它们想尝试一下在中国生活好不好”。 麦奎尔说,现在正是中国拯救并再度繁殖野生东北虎的大好时机,中国政府应该抓住这一机会,从增加有蹄类动物的数量、提供充裕的生存空间保证它们相互之间交流,以及减少当地居民对森林的侵占等方面,加大野生东北虎种群恢复力度。如果做到这几点,野生东北虎一定会迁徙到中国,并在这里生活下去。 据了解,野生东北虎在历史上曾广泛分布于中国东北地区,但如今已经成为极度濒危的物种。如今,在俄罗斯有430-500只野生东北虎,而在中国仅有20多只。 值得庆幸的是,俄罗斯和中国接壤地区存在可供野生东北虎自由穿行的“生态廊道”,这也为野生东北虎扩展栖息地提供了重要条件。 在与俄罗斯毗邻的吉林省最东部的珲春市,建立了第一个以东北虎、远东豹为主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据了解,目前这里有野生东北虎4-6只。
中外专家共聚长春为中国野生东北虎谋划栖息地 新华网吉林频道5月27日电(记者宗巍、丁渊、王瑞奇)27日,来自世界银行、世界自然基金会、国际野生动物保护学会、中国国家林业局等单位的专家,汇聚在吉林省长春市,共同为中国野生东北虎的发展谋划栖息地。 东北虎主要分布于俄罗斯远东地区、中国东北及朝鲜北部,是世界十大濒危野生动物物种之一,目前野生虎数量不足500只。中国野生东北虎数量大约20只,主要分布于吉林、黑龙江两省的东部山区。 中外专家认为,与俄罗斯相比,中国野生东北虎栖息地的破碎化非常严重,难以支持野生东北虎种群的可持续发展。要实现野生东北虎种群的恢复,必须建立适合其生存繁衍的大片栖息地。 国际野生动物保护学会俄罗斯项目主任达尔(Dale Miquelle)表示,中国近年来在保护野生东北虎方面付出了很大努力,境内的野生东北虎也呈良性发展趋势。然而,人虎矛盾依然存在,野生东北虎生存挑战十分严峻。中国在大熊猫保护方面是世界的一个典型,希望政府也能把这方面的经验应用到野生东北虎的保护上。 据吉林省林业厅副厅长乔恒介绍,正在进行的2010东北虎栖息地保护项目会议由吉林省林业厅举办,为期两天。会议聚集了中外各界关注东北虎保护的专家。这次会议的目的就是为了交流和综合各方意见,加大对东北虎的保护力度,从而形成有利于东北虎保护的国际氛围。 乔恒说:"吉林省作为东北虎在中国的主要聚集地之一,十分重视保护东北虎这一世界关注的问题。吉林省近年来也在这一方面取得了很多成绩,不仅建立了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时多次在境内发现东北虎的踪迹。目前珲春保护区内有野生东北虎4-6只。" "今后,吉林省将继续加强对栖息地的建设和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同发展。还将尽快促成在中国与俄罗斯两国边境为东北虎开辟'生态走廊',促进两国间老虎的基因交换。"他说。 参加2010东北虎栖息地保护项目会议的中外专家,还从栖息地林业管理的可持续发展、长白山野生东北虎濒危现状、栖息地扩展及保护项目规划等方面建言献策。(完)
中国将设9个野生东北虎保护优先区 新华社记者 丁渊 宗巍 28日闭幕的2010国际野生东北虎栖息地保护会议传来一个好消息:中国将在东北的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确立9个野生东北虎保护优先区,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栖息、繁殖地。 这9个保护优先区分别为:珲春-汪清-东宁-绥阳;长白山;张广才岭南部;穆棱;桦甸;张广才岭北部;白山-通化-吉安;露水河-东江;靖宇-江源。 这些保护优先区均位于俄罗斯、朝鲜和中国的边境线附近,面积约为3.8万平方公里。这些区域存有大片完整的森林和一定数量的猎物种群,能够保证野生东北虎的活动和交流。 历史上曾广泛分布于中国东北地区的东北虎现在已成为极度濒危的物种,由于栖息地破碎化、盗猎等因素的威胁,目前东北地区现存的野生东北虎数量约为20只。而在与中国毗邻的俄罗斯远东地区,目前有430只-500只野生东北虎栖息。从边境地区野生东北虎频繁出现的迹象判断,可以确定野生东北虎经常穿越中俄边境。 来自世界自然基金会、国际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中国国家林业局等部门的专家表示,这些区域既是中国野生东北虎分布的主要区域,也是中俄朝三国野生东北虎相互“串门”的“绿色廊道”,将其设立成野生东北虎种群恢复的栖息地保护与管理的优先区域,再加上近年来俄罗斯远东地区东北虎种群趋于饱和,有向中国东北地区扩散的趋势,野生东北虎有望大规模“返乡”。 “令人鼓舞的是,当前中国野生东北虎的活动范围有背离边境线,开始自东向西、由南向北扩展的新动向,特别是在野生东北虎活动频繁的珲春、完达山、大龙岭、老爷岭等地,这一趋势十分明显。”黑龙江省野生动物研究所研究院孙海义介绍说,这些地区分布广袤森林及一定数量的猎物种群,构成了东北虎栖息地恢复的基础。 世界自然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项目总监朱春全表示,目前中国境内野生东北虎发展势头良好,栖息地建设进一步完善,有蹄类野生动物数量也在增长,预计下一个虎年(2022年),中国境内野生东北虎的数量有望翻一番,达到40只左右。 在努力为吸引东北虎“回家”而设立东北虎栖息地保护与管理优先区计划的同时,与俄罗斯毗邻的黑龙江和吉林省也加强了省内保护区的建设和保护野生动物种群的力度,积极开展了东北虎栖息地保护各项措施。 吉林省林业厅动植物保护处处长于长春说,吉林省建立了珲春、黄泥河、汪清以东北虎等物种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其中珲春东北虎自然保护区是中国首个以东北虎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成立8年来,保护管理能力与水平不断提高,已成为区域性东北虎保护的核心地区。 “吉林省还出台了野生动物伤害补偿,缓解了人虎之间的冲突;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公众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等措施的实施;建设虎友好型林区,这些措施都为为东北虎创造了"返乡"的良好栖息地。”于长春说。 吉林省林业厅副厅长乔恒说:“当然,保护东北虎事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只要中国与国际社会一起不懈地努力,野生东北虎啸聚长白山林区的日子就为时不远了。”
一只很猛的豹猫 《四川自贡惊现金猫撕咬数十活鸡 与狗斗3小时败北|图》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scnews.newssc.org%2Fsystem%2F2010%2F04%2F27%2F012694384.shtml&urlrefer=b9346e4d8e7b444c03fff9200ac748fd 四川新闻网
大胃王阿Guu 快来吖!!!!! 昨天问了一个经常跑野外的朋友,说江西还有豺。
甘肃省最后一只野生虎的标本照片 一楼喂狗
这才叫东北虎! 一楼给某某
无意发现一张巨大的华南虎皮! 1楼给百度
2009年10月10日上海动物园华南虎交配 1
转些图-哈尔滨虎园观虎 威武的东北虎
猜下这只野生华南虎多少斤? 1楼给百度
转张老照片-纯种野生华南虎之幼虎 1楼给百度
【今年8月2号拍摄的吉林野生东北虎!】 当食物缺乏时,野生东北虎容易转而攻击家畜。由于食物来之不易,如果不被打扰,东北虎一般会连续几天在夜间进食被捕食的动物。 红外相机启动出发的闪光灯让准备进食的老虎有些不适应。为了不受打扰,这只老虎把整头牛拖到60米以外的地方,美美地享受了一顿大餐。
【今年8月2号拍摄的吉林野生东北虎】 感谢WCS中国项目对珲春东北虎的保护研究和技术支持。 吉林珲春位于中,俄、朝三国交界处,中国唯一一个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坐落在这里。珲春也是中、俄、朝东北虎跨境种群的生态通道,担负着中国东北虎野外种群恢复的重任。 当食物缺乏时,野生东北虎容易转而攻击家畜。由于食物来之不易,如果不被打扰,东北虎一般会连续几天在夜间进食被捕食的动物。 红外相机启动出发的闪光灯让准备进食的老虎有些不适应。为了不受打扰,这只老虎把整头牛拖到60米以外的地方,美美地享受了一顿大餐。
=转=华南虎蹿出草丛扑向野猪 摄影 黄济华 龙岩市华南虎保护区
【猫猛原创】实拍上海系华南虎 一楼给百度
【猫猛原创】实拍虎与狮头骨 一楼给百度
里海虎的一些资料 1楼给百度
晋城四年六次发现金钱豹 山西金钱豹的救赎 4月22日电 4月19日,太原动物园豹馆,一只金钱豹不停地将前爪伸出铁笼外,瞪大双目,发出低沉的呜吼声。 这只不安分的豹子只有2岁,前不久落难阳城的一个农家院落,后被救护来到这里。在同一个笼舍内,另一只金钱豹与它同乡,也生活在阳城。两只豹子相继被发现,前后相差不到一个月。
别克车里的“特殊乘客”:老虎黑熊还有3个人! 有着“兽中之王”称号的老虎如果和凶猛的黑熊挤在一起会怎么样?今天上午,在杭宁高速父子岭省际卡点传出这样的新鲜事,老虎和黑熊不仅挤在了一起,而且还和两个人一起成了一辆别克车商务的乘客。 今天上午9点时许,一辆牌照为闽E开头的别克商务车经过父子岭省际卡点时,卡口拦截系统发出报警声。交警部门随即对该车进行了记录查询,这辆别克商务车曾在浙江省高速公路上有过超速违法行为并且没有处理,于是交警示意驾驶员下车接受检查。 出人意料的是,驾驶员非但没有下车接受检查,反而猛打方向盘,竟然想冲卡逃跑。高速交警随即驱车将其拦截,将其逼停。 驾驶员在接受交警检查时,有意识地将原本打开的车窗玻璃摇了上去,把车门关好后才把证件交给交警。可让人奇怪的是:车上的人都下来了,车怎么还晃个不停? “请把车门打开,让我们看一下车子里面。”面对交警的检查,驾驶员怎么也不愿意打开车门。正在这时,车内传出一声沉重的吼声。
支持神圣飞虎当吧主,支持的进来顶 神圣飞虎是我的好兄弟,所以我支持他。我自己能不能当不重要,老虎吧的前途最重要。
英科学家揭示更新世狮子进化史 图片说明:13000年前狮子化石。(图片来源:牛津大学)
孟加拉国和印度发现693只孟加拉虎 孟加拉国和印度发现693只孟加拉虎 新华网达卡10月9日电(记者戴晓峥)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9日在此间发表一份调查报告说,根据孟加拉国和印度联合进行的孟加拉虎普查结果,位于孟印边界的世界最大的红树林区共发现693只孟加拉虎。 孟印两国于2004年初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协助下展开孟加拉虎联合普查,这也是孟印双方首次在保护世界最大的红树林区——孙德尔本斯地区生态环境方面进行合作。 孙德尔本斯地区占地近1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红树林区,也是孟加拉虎最主要的栖息地。它跨越孟印边界,毗邻孟加拉湾,其中三分之一为湿地,1985年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近年来,由于这一地区人口的增长以及相关环保法规执行不力,孙德尔本斯地区孟加拉虎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导致这一地区孟加拉虎数量明显下降。为此,孟印两国于2002年达成协议,决定联合采取行动,更好地保护孟加拉虎的繁衍生息地。 此次联合普查采取寻找并分析湿地上的老虎足印的办法,对孟加拉虎的数量、性别、年龄和体重等数据进行统计,并首次引入全球定位系统技术来确定足印的确切方位,通过取得第一手资料,了解当地老虎的居住地点和生活习性,为更好地保护虎群提供参考。(完)
泰国:小猪虎仔相拥睡,可爱. 1
可惜:印度孟加拉虎咬死村民被击毙(组图) 据印度《每日电讯报》网站报道 近日,印度一只孟加拉虎袭击村民,造成2人死亡,多人受伤,最后印度森林警察不得不开枪将它击毙。 3月23日,一头孟加拉虎袭击印度阿萨密邦中部城市那冈市一个叫萨克芒西的村庄,造成萨克芒西村的村民一人死亡,两人受伤。最后森林警卫开枪打死了这只孟加拉虎,而一名兽医还被森林警卫开枪时发出的子弹擦伤右肩。 据那冈邦森林警察分区干事艾哈迈德透露,老虎先是袭击一名叫托拉博拉的村民。当天上午,这名村民经过竹林时,老虎正好躲藏在该村竹林附近。另一位村民尤塔姆·赛齐亚看到老虎攻击人,立即跑去营救托拉博拉。老虎离开托拉博拉,转向攻击赛齐亚,并将他拖到竹林。艾哈迈德说:“我们后来在竹林里发现了尤塔姆·赛齐亚的尸体。”据报道,这头老虎曾于3月19日在甘布达赫村咬死了另一个人。
《科学》登虎照 图片打问号 北京时间今晨 美国权威杂志刊发照片 报道以“稀有老虎的照片在中国引发争议”为题——— 北京时间今晨4时左右,美国《科学》杂志刊发一篇题为“稀有老虎的照片在中国引发争议”的报道,并刊登了陕西人周正龙拍摄的华南虎照片。 本报记者联系了该报道的作者维吉尼亚·莫尔等人,对这一报道进行多方面的了解。 报道发表的第一时间,《科学》杂志的出版商、美国科学促进会公共事务部的工作人员给记者发来了本期报道的PDF版面,及基于目前这一事件的敏感性而做的声明。 照片 刊发同时加“?” 本期关于华南虎的报道发表在《科学》杂志的第893页,在这页的开篇位置刊登了在中国备受争议的那张华南虎照片,在这张照片的右下角,加注了“‘平面’老虎?”(见右图画圈处)字样,对这张照片的真实性没有明确表示。 随后的报道以“稀有老虎的照片在中国引发争议”为题,行文不长,约占1/3版面,500字左右。从文章中,看不出《科学》杂志对这一争议事件的明确态度,只是对事件的简单描述。
印度人是如何保护老虎的 自然保护区只有在科学基础上制定有效的保护措施,尊重科学家,严格执法,并使当地社区融入保护工作中来,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而不是形同虚设,有名无实。自然保护区就 是野生动物最后的伊甸园,保护老虎的栖息地,而不是发展饲养场里的老虎或重新引入圈养老虎才是保护事业的核心。
调查显示中国公众支持禁止虎贸易 据新华社北京1月26日电:一项新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公众支持禁止老虎贸易,并准备随时响应拯救野生老虎的号召。这是由零点公司在北京,成都,广州,桂林,哈尔滨,昆明和上海对1,880受访者展开面对面调查的结果。该公司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公众投票公司。随机抽取所产生的受访者代表着上述城市的所有成年人群体,调查的问题包括他们是否使用老虎制品,是否更愿意接受野生老虎而不是圈养老虎,以及他们对于野生老虎保护和1993年中国颁布的老虎贸易禁令的态度。 近95 %的受访者支持中国禁止老虎贸易。其中,超过77 %的人认为保留这项禁令事关中国的形象。近95 %的人还表示,他们将采取行动拯救野生老虎,包括绝不使用虎制品。“这项调查结果非常清楚地体现了大多数中国人是如此关心野生老虎的生存,以至于他们乐于改正危及野生老虎生存的行为。” 此次调查的委托方——拯救老虎基金会(Save The Tiger Fund)的朱迪·米尔斯说,“只有在中国人民强烈的支持下,野生虎才能生存繁衍下去。” 然而,调查中大约一半的受访者声称曾经购买过虎制品,包括中药或者保健品,其中大部分人即使在中国1993年颁布老虎贸易禁令后依然故我。这些人群当中,有近66 %的中药消费者表示他们更青睐野生老虎药物制品。服用保健品的人中选择野生老虎制品的占到74 %以上。虎皮消费者中有近55 %的人选择野生老虎裘皮。相比之下,不到百分之七的中药和保健品消费者使用圈养虎制品。仅有百分之四的虎皮消费者使用圈养虎裘皮制品。 目前,中国商人已经豢养了约5000只老虎,他们寄希望于实施了14年的贸易禁令将被解除。这些圈养场主正在游说政府解除禁令,以便为他们从销售虎骨酒中牟取巨额利润扫清最后的障碍。与此同时,老虎专家担心重开任何来源的虎制品贸易,都将会给目前仅存的约3400—4400只野生老虎造成由于盗猎事件激增而导致的一场空前浩劫。有鉴于此,有人说,野生老虎的命运在于中国维护并加强贸易禁令的实施。“这次调查显示了人们对于野生虎制品的偏好,证实了我们担心中国解除禁令等于是向偷猎者传递讯息:政府放开对于捕杀老虎的管制,这样做将会给野生虎招致灾难。” 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亚洲地区总代表葛芮说
前几天4月17日的时候是欧洲首个保护老虎日 动物福利活动人士敦促欧洲议员运用他们的影响力,迫使偷猎野生老虎的国家打击偷猎活动,打击非法的老虎制品交易。 欧洲议会公布的第一个老虎保护日旨在让人们了解野生老虎目前所处的濒临灭绝的困境。 BBC报道,科学家预测,全球野生的成年虎目前仅有2500只。 但是,动物福利活动人士说,如果保护老虎的活动得到有关方面的额外支持,野生老虎的数量可在十年左右恢复到1万只。 不过,也有人担心,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未来可能通过法律,人们可以合法从事买卖养殖老虎的交易。 联合国在1993年通过《国际濒危野生动植物种贸易公约》,当中包括禁止买卖老虎的任何部分,中国是缔约国之一。
“丛林是我的归宿” 过去的30 年里,阿兰·拉宾诺维茨常年出没于世界各地的大型猫科动物栖息的原始丛林中,他曾遭到野生亚洲象的攻击,他也曾拖着一条断腿爬过眼镜蛇的地盘,他还动员缅甸政府军和反政府军合作共建了世界上最大的老虎保护区。至今,这位白血病患者仍坚守在丛林中:“我得在所剩无几的生命中多做点事。” 只要和人聊起丛林中的惊险情节,平常有些口吃的阿兰·拉宾诺维茨(AlanRabinowitz) 就会变得滔滔不绝:“或许拐个弯,我就会跟野生老虎面对面;或许转个身就与跟踪我的美洲虎打个照面—这都是我毕生盼望的时刻。”
《动物的启发》蒂姆•弗兰德 著 有这样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反映的观点介于科学家和普通大众之间。佛蒙特大学的科学家伯恩德·海恩里希20多年来一直养殖渡鸦进行研究,非常赞赏动物的认知能力,可称为动物迷。在《渡鸦过冬》一书中,他讲述了一个农妇遇 见一只渡鸦和美洲狮的故事。该农妇住在科罗拉多州鲍得尔郊区的一个峡谷附近。有一天,她正在园子里干活,不知从哪儿传来一阵渡鸦的鸣叫声。很多人都讨厌渡鸦,不过它们却可能是最聪明的鸟类。开始,这个妇女并没有在意,继续干活。可是那只渡鸦却仍然不停地叫。大约半个小时后,它那粗厉的叫声让农妇也烦躁起来。渡鸦的声音越来越大,并开始在她头顶上盘旋,飞到农妇家的后院附近,这个后院就通往峡谷。最后,渡鸦飞进院子,就在她正对面的一块大岩石上停下来,一双乌黑的眼睛直直地盯着她。农妇很生气,瞥了这个不速之客一眼,却注意到岩石后面的灌木丛里有动静。那是一只捕食的大狮子,离她只有20英尺远,蹲在那里正准备向瘦小的她扑过来。农妇吓坏了,赶紧往后退,并大声呼叫自己的大块头丈夫来帮忙。(在动物交流学里,这就是焦虑呼叫。动物在遇到捕食自己的敌人时,也会呼叫自己的伴侣或同伴来帮忙。)她丈夫从屋子里跑出来,吓走了狮子。对于这只大狮子来说,到手的美餐没了,晚饭只有靠自己去和其他大个子动物拼力气了。
“ 左叔叔 ”讲昆明动物园 众所周知,动物园里的动物都是圈养着供人们观看的,这些动物有的来自野外,有的是动物园中动物繁殖的后代,他们都是服从“人的旨意”居住在动物园里。然而,在昆明动物园里,曾经发生过一个有趣的故事:一只流浪猫曾闯入熊窝里,与4只凶猛的马来熊一起生活了两年多,并且还生下了两只可爱的小猫。温柔的小猫与凶猛的马来熊和睦相处出乎人 们的意料……猫与熊是亲戚吗?它们之间究竟有着怎样感人的故事?这一期,我就给大家讲一讲熊和猫温情相处的故事。
印度:珍稀豹猫吸引游客无数 北京电视台报道(直播北京):最近,印度东部城市巴特那市的一家动物园迎来了一位新客人,一只刚出生不久的豹猫幼崽,考虑到它的健康状况,动物园让它和妈妈生活在一起。截止到现在,桑贾伊·甘地动物园一共饲养了6只豹猫。由于豹猫生性野蛮,有自相残食的习惯,所以人工喂养并不容易。不过目前来看,新出生的小家伙跟它的妈妈相处地还算融洽。
野生动物千里贩卖至广州 警方一日内截获两批 “一批国家级野生动物从安徽安庆上车,极有可能有穿山甲及猫头鹰等动物。”日前,记者接到一条读者报料。记者蹲点暗访证实消息属实后,通知了广州市公安局森林分局。昨日(18日),记者随广州市公安局森林分局工作人员一道,揭开了两批野生动物被贩卖的黑幕。 几乎隔1天都要来提货 3月18日晨。广州火车东站。 9时10分,一辆车牌号为粤A6K313的依维柯货车驶进恒源大厦背后的小道。此时,装载着一批野生动物的K308次列车,经过近19个小时的长途跋涉后从合肥驶进广州东站。而就在另一辆列车上,从哈尔滨驶向广州的T235列车上,另一批野生动物随后抵达广州。货物接收单上显示这批货物的物品名是“猫”,重85公斤。而事实上,这只是掩人耳目的“障眼法”。在火车站行李包房昏暗的一角,广州市森林公安再次截获了这批野生动物。4只长方形的铁笼外加一个塑料筐,里面装满动物。
海南岛与大陆相连证物-信冲洞巨猿化石 文物,无疑是见证各个历史时期璀璨夺目人类文明的最好证物。 在海口国兴大道,海南省博物馆已经在为年内开馆做最后的准备。馆内一批珍藏的文物,不久将揭开它们的神秘面纱,首次呈现在世人面前。这些文物有着什么样的价值?在发掘和征集文物的背后,曾发生过什么样的故事?从今天开始,本版开辟“馆宝档案”专栏,分历史文物、民族文物、水下文物、近现代文物四大类别,给读者解读文物及其背后的故事,敬请关注。 在海南省博物馆数以万计的文物宝库中,昌江信冲洞的巨猿化石无疑是年代最古老的珍贵文物,但仅此一枚小小的化石,却足以证明40万年前海南岛与大陆依依相连。 信冲洞位于昌化江支流南阳溪的转弯处,西距昌化江约1公里,河面相对高度约20米,因南阳溪的不断冲刷下切和侵蚀,洞下山体形成了近于90度的坡度,垂直立于混雅岭南面的峭壁上,这种河流转弯处也是人类栖息的最理想之地。 据海南省博物馆副馆长王大新介绍,早在1995年,七叉镇保由村民符益民在信冲洞抓蝙蝠时在洞内捡到若干块动物骨骼。 1998年,省文物保护管理办公室、昌江黎族自治县博物馆的考古工作者经过调查,初步认定该洞为一处动物化石点,有的化石上留下一些类似人工敲砸痕迹,遂立即委托昌江县博物馆严密保护化石出土地点———信冲洞,等待技术成熟就展开正式的考古发掘。 2006年6月,为配合昌化江大广坝水利水电二期(灌区)工程建设,根据文物保护法相关要求,省文管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昌江博物馆组成联合对信冲洞及其周边地区进行正式考古发掘。 王大新参与了20天的发掘全过程,当时考古队员在信冲洞和红林三队采石场首次发现巨猿、熊猫、猩猩、鬣狗、犀牛、獏、象、硕豪猪等近20种哺乳动物化石。 这些化石经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子自旋共振(ESR)法测定为距今40至60万年前,地质时代为更新世中期,由此证明40万年前海南岛是与大陆依依相连。
【猫科标本测量系列】豹猫与雪豹 雪豹
可笑的“保育者” 1L给百度
云南野生动物园白虎产下5胞胎 实属罕见(组图) 云南野生动物园的白虎多多临产,产下罕见的5胞胎。由于一胎产仔过多,初生的小白虎体型比较小。目前,5只小白虎在婴儿培养箱接受接受人工育幼。 在白虎多多预产期前的一个星期,野生动物园动物管理部的兽医、饲养员就开始24小时值班,以帮助白虎多多生产。30日凌晨,多多开始生产。1只、2只、3只,多多完全没有生产完毕的表现,多多用嘴把生下来的宝宝叼到旁边,用舌头舔了舔,又回到原位,一会儿半蹲着,一会儿斜躺着,又开始生小宝宝。 工作人员透过多多的房间的小窗户看到,先生下的3只小白虎身体虚弱,个体很小。经过3个多小时的生产,多多竟然先后产下了5只小白虎。据了解,白虎一胎能产仔2-4只,4只已经是白虎产仔的极限。多多产下5只小白虎,这在云南野生动物园是绝无仅有的,在全世界来说也是极为罕见的。 产完的多多体力耗尽,斜躺在房间里面休息,偶尔费劲的用舌头舔舔身旁的小白虎。刚出生的几只小白虎体型比正常小白虎小得多,爬不动,靠近母亲身体最近的白虎,甚至不懂得咬住母亲的乳头吃奶。看来小白虎必须抱出来进行人工育幼。半个小时后,多多体力稍有恢复,工作人员将多多隔离,小心翼翼的把5只小白虎抱出来,放进早准备好的婴儿培养箱。目前,5只小白虎在婴儿培养箱内,专人24小时值班照顾它们。工作人员每隔2小时给它们喂一次奶,量约为10毫升。野生动物园动物管理部李经理说,5只小白虎身体还比较虚弱,个体很小,先由人工喂养一段时间,等它们体质增强后,放回多多身边,进行母乳喂养。 据了解,白虎多多今年6岁,这次是多多的第5胎,最多的时候,多多产下了3只小白虎。多多也就是07年小白虎征名的“真真”、“可可”、“爱爱”3只小白虎的妈妈。白虎每次产仔后,有3个月的喂奶时间,之后休息一个月,再次怀孕到生子需要3个多月,因此白虎需要间隔7个月到8个月才能再次生产。至于为什么能够产下罕见的5胞胎,李经理说,这没有具体的原因,是个偶然现象,当然,这可能与白虎的生活环境较为舒适、食物供给充足有关。
云南野生动物园白虎产下5胞胎 实属罕见(组图) 云南野生动物园的白虎多多临产,产下罕见的5胞胎。由于一胎产仔过多,初生的小白虎体型比较小。目前,5只小白虎在婴儿培养箱接受接受人工育幼。
印尼捕虎人 300只野生虎守护者 印度尼西亚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穿梭于各个村落,“抓捕”危害居民的老虎。 对他们而言,这份工作有着双重意义:既保护村民免受老虎伤害,也保护濒危老虎免遭人类射杀。 3人命丧虎口 雅加达以西600公里的一处油棕种植园里,6名捕虎专家组成的小队正在紧急行动。 不到一星期时间里,这里已有3人命丧虎口,村庄笼罩在一片恐惧中。 小队成员萨尔托诺知道,捕虎行动必须迅速完成,否则愤怒的村民会射杀或毒死作案的苏门答腊虎。这种野生老虎在全球的数量不足300只。 所幸他们在现场发现了老虎新近留下的脚印。在英国伦敦动物协会专家帮助下,小队成员重新布置捕虎笼位置,留下一只活狗和活羊做诱饵。接下来几天,他们在热带烈日炙烤下继续搜寻苏门答腊虎的踪迹,终于,它出现了。 一只雌性苏门答腊虎在羊的“引诱”下进入捕虎笼。它体长1.8米,重约82公斤。由于受困,它狂躁地撞击笼子。“放松、放松,我们来救你,”自然保护机构成员努拉兹曼·努尔丁对“萨尔玛”说,这是捕虎专家刚给它取的名字。 每年5至10只虎命丧人手 印尼林业部新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苏门答腊虎最大的敌人是人类,平均每年有5至10只苏门答腊虎命丧人手。 动物保护主义者哈里优·维比索诺说:“照这速度下去,它们不久就会灭绝。 ” 苏门答腊虎有时因攻击人类遭猎杀,有时则被偷猎者捕杀。虎骨是珍贵药材,一只死老虎的黑市价格达到3300美元,相当于当地普通人一年收入。 同时,森林遭乱砍滥伐导致老虎和其猎物的栖息地面积日减,放虎成为当下难题。动物保护主义者正和政府协商,希望油棕种植园和其他公司帮助监视其土地上苏门答腊虎的活动,或留下部分土地专门用作老虎的“避难所”。 对于萨尔托诺而言,抓到老虎可谓喜忧参半。“我为老虎感到难过,但这总好过另一种结局(被人杀死),”他说,“请别叫我们捕虎者,我们是护虎人。
+教学+如何确定野生虎数量? +教学+如何确定野生虎数量?
马来西亚计划“增产”野生老虎 马来西亚计划“增产”野生老虎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orld.people.com.cn%2FGB%2F1031%2F8566763.html&urlrefer=a330c52a7db54b33cc18581b17da2d99
警方挡获非法贩运虎皮 警方挡获非法贩运虎皮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