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52233 61652233
关注数: 8 粉丝数: 90 发帖数: 3,920 关注贴吧数: 3
青岛地铁要搞沧口中心商务活力区项目 按照“站城一体、产业优先、功能复合、三宜同成、三生有兴”的模式,青铁置业全力推进沧口中心商务活力区项目。遵循“无策划不规划、无规划不设计、无设计不施工”的开发理念,已会同国内外知名机构开展项目策划规划一体化设计国际方案比选,并由王建国院士领衔完成了专家评审工作。目前,已经形成了“地上300万平方米,地下160万平方米”的控规调整方案。 下一步,将按照“一年打基础、重点项目开工,两年建骨架、全面展开建设,三年展形态、功能初步完善”的整体发展目标,力争将沧口中心商务活力区项目打造为青岛市TOD综合开发样板工程,为全市后续TOD项目实施树立典型示范。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青铁置业始终坚持“利他双赢、共筑美好”的合作理念,积极营造各类场景,围绕项目全生命周期,与各行业翘楚展开广泛合作。下一步,将结合沧口中心商务活力区项目推进,以青铁置业为平台,集聚区(市)公司、地产头部企业、施工头部企业以及社会资本等各方资源,不断深化“五位一体”的合作模式,继续广发“英雄帖”、扩大“朋友圈”,共同开启TOD综合开发引领城市更新的新征程,开创TOD综合开发改变城市形态的新局面,让更多的人工作生活在地铁沿线,让更多的人乘坐地铁!助力青岛从大城市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转变!
再见,中山商城!你好,人防停车场 青岛中山商城,一个承载着岛城人时尚记忆的名字,近年来却逐渐淡出大众视线,甚至停业10多天后才引起注意。近两天来,中山商城已停业的消息引发了很多市民的“回忆杀”,这里停业后将建成停车场的消息也在网上流传。记者1月11日从青岛静态交通投资运营有限公司得到证实,中山商城将改建为中山商城人防停车场,并且打通和禹城路人防停车场的连接通道,增设潍县路车辆出入口,初步规划341个停车位。目前该项目已经完成方案论证,正在加紧推进中。根据目前规划,未来中山商城人防停车场将与禹城路人防停车场及平原路地下通道等实现连通,除了具备停车功能,还将承担地下交通的功能,缓解西部城区停车、交通压力。 位于老城区的中山商城给岛城人留下太多回忆。 “中山商城”已悄然退场 从1月10日起,一则 “中山商城已停业”的消息在网上流传,配上了中山商城门口张贴的停业通告:“尊敬的中山商城业户,尊敬的广大市民朋友们:中山商城定于2021年12月31日18时终止营业,特此告知。中山商城全体员工真诚感谢中山商城的业户朋友们一路相伴,感谢广大市民朋友对中山商城过往的眷顾与厚爱! ”落款的日期是2021年12月31日。很多网友这才反应过来,已经多年没进过中山商城了。“离开得太安静,连个怀念的机会也没给留。 ”网友评论。 “虽然这几年并不关心它,但中山商场的停业一样引起了很多回忆。 ”网友“走走瞧瞧”在网上留言,中山商城也是部分青岛人对“时尚”记忆的地方,尤其是目前40岁上下的一代人,在本世纪初,也就是这代人20多岁的时候,最喜欢逛的地方就是中山商城及周边的龙山商城和即墨路市场,在这里能找到各种潮流的服饰以及小商品,还能痛快地砍价。到了2010年前后,随着网购的成熟,这些商场才渐渐开始被人忽略。 1月11日,记者来到中山商城探访发现,这里已经大门紧闭,透过玻璃能看到入口处的商家已经清理完毕,部分已经迁走的商户在门口张贴了新地址的位置。记者咨询中山商城门口张贴的联系电话了解到,目前整个商城已经停业,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尚有商户没清理完货物,这几天也将陆续从安徽路出入口运走货物。去年底,青岛市人民防空办公室主任刘庆武做客《行风在线》时透露,中山商城将规划建设停车场,配合青岛市西部城区保护更新,满足周边市民停车需求,也就是说,“中山商城”将彻底退出岛城的商业历史舞台。 曾是岛城时尚聚集地 根据资料,中山商城始建于1993年,由早期人防工程改建而成,于1997年11月29日开业,曾是青岛最具代表性的地下商业街区之一。中山商城西起中山路、德县路、保定路三角地,东至安徽路公园北段,总长度约380米,建筑面积9500平方米,使用面积7600平方米,其中营业面积约3600平方米。中山商城的老业主很多是最早在即墨路做服装生意的个体老板,改革开放早期形成的即墨路小商品批发市场是青岛个体服装行业起源地,全国闻名。即墨路市场退路进室后,龙山商场、中山商城兴起,共同形成了当时岛城颇负盛名的“地下商业”,红极一时,成为购买流行服装的首选地。 开业初期的中山商城凭借潮流服饰等主打商品,迅速成为岛城时尚的聚集地。曾经的这处地下商业街上,很长一段时期里,人流不断,顾客络绎不绝。中山商城曾连续多年被评为规范化文明市场、规范化达标市场、规范化文明样板市场等多项荣誉。作为青岛市知名商场之一,同时也是中山路上的一张名片,商城内商品种类繁多,主要经营服装、箱包、皮具、金银饰品、鞋子、化妆品、工艺品等。多年来,中山商城一直是时尚、前卫的代名词,成为了青年人购物休闲的必到之所。商城作为本土的时尚风向标,引领着岛城时尚达人走在潮流前沿。 “中山商城的辉煌期大约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业,持续到2010年前后,与龙山地下商城、即墨路901商城呈现三足鼎立的盛况。”家住胶州路的市民王宏伟说,这三个商场是无数青岛人难以忘怀的记忆,很多服装鞋帽都是在这里采购的,之后随着中山商圈人气不佳,中山路商城也逐渐走向萧条。 鼎盛时期曾“一铺难求” 作为岛城最具影响力的“地下商业街”之一,中山商城繁荣时,各店铺人满为患,商家想入驻商城更是 “一店难求”。 “当年想在中山商城里租个店铺,不但要交转让费,还得层层托关系排队等候。 ”曾在中山商城内经营过皮草店铺的王先生说,他从1999年开始在中山商城里租赁店铺开服装店,一直经营到2009年。这10年里,他见证了中山商城生意最火爆的时候,每天刚开门就有大量顾客涌进来,试穿服装、商讨价格,营业员经常忙得连午饭也没空吃。 王先生说,当他撤店时,中山商城已走到了由盛到衰的转折点,进来的顾客少了,加上网购的兴起,生意明显大不如前。听商城内的同行们说,管理方为此采取过很多办法,比如举办各类促销、文化活动等,试图拉回人气,重振当年辉煌,甚至为了挽留及引进商户,还出过减免租金的政策,但收效甚微。 中山商城在2010年9月,曾以4430万元价格公开挂牌出让,先后经历挂牌出让、流拍之后,最终由青岛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的青岛华通国有资本运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控股。 “多数商户的租期到今年底结束,虽然生意一般,但也有部分商户提出过希望续签的想法,但我们沟通后,他们都表示理解,配合搬迁。”青岛华通集团所属青岛静态交通投资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说,到去年底最后结束营业时还有60多家商户在营业,停业后,部分商户搬迁到了中山路周边铺面,也有些搬去了即墨路、十五大街等地方,还有部分业户直接选择不再经营了。 地下连通 助力老城交通 “目前,中山商城人防停车场项目已完成方案论证,各项前期工作也正在加紧推进中。 ”青岛静态交通投资运营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目前的初步规划,中山商城业户近期搬迁完成后,首先将启动对原有空间内设施拆除、修复和提升等工程,包括扩展目前闲置的中山商城和禹城路人防停车场连接的地下防空通道等基础工程,根据项目进度,细化空间设置方案,进一步提升使用效率。初步测算,中山商城现有空间可增设278个停车位,其和禹城路连接通道能增设63个停车位,这样总共预计可增设341个停车位。 地下停车场互相连通 青岛静态交通投资运营有限公司工程师肖飞告诉记者,中山商城人防停车场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建成后使用面积约1.2万平方米,目前中山商城有保定路和安徽路两个出入口,在青岛第七中学院内及肥城路上还有两个人行疏散通道,后期计划增设潍县路19号出入口,增设垂直电梯方便市民进出。其中,中山商城和禹城路地下防空通道长度约280米,这个区域目前比较窄,将进一步进行拓宽,满足停车和行车使用。 龙山地下人防停车场效果图。 “根据目前的规划,利用这些人防工程空间,未来将实现中山商城人防停车场和我们正在施工的禹城路人防停车场及平原路地下通道工程的互相连通,一方面这些地下空间的停车位可停车,另一方面也能分流地面交通。”青岛静态交通投资运营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未来在这一区域行车,可实现从平原路进车后,从禹城路或中山路出车,同样从中山路进车,可从地下穿行至禹城路出去,有效缓解地面的交通压力。 打造出“地铁站”的感觉 “目前,中山商城地下停车场的具体规划效果还没有出来,虽然地下空间的条件比较复杂,不过按照我们目前正在施工的龙山人防停车场设计效果标准,这些区域都会建成简洁、高效的停车空间。”肖飞给记者展示了龙山人防停车场的施工效果图,项目内充分、高效利用了空间,主要的通道设置了双向的行车道,宽阔的行车道侧面可设置部分停车泊位,在一些主通道附属的“洞”内的支路上,设置单向行车通道及停车泊位,部分更开阔的区域,还设置了机械立体停车泊位。 “地下停车场内有些支路位于单向的洞内,对这些洞我们会分区命名,方便车主记忆,并且整个空间内规划了显眼的灯带作为指示。 ”肖飞介绍,场内也分区设置了人行通道,部分区域还规划了休息等候区等,行人走在里面将和走在地铁站内的感觉差不多。 记者了解到,龙山人防停车场,是利用原龙山商城进行改造提升,增设停车位,建成停车场。2013年,市人防办利用其中4000平方米的区域建成80个车位的地下停车场,曾为周边停车难缓解部分压力,2018年龙山商城停业,去年10月份,这里被暂时封闭,随后,青岛静态交通投资运营有限公司启动施工,目前项目施工方正在加紧工期,预计今年5月底完工。投入使用后,将总共提供256个停车位,可以有效缓解周边青大附院等区域的停车压力,提升历史城区内基础设施水平。 肖飞介绍,此次龙山人防停车场升级改造,除了扩大停车面积外,还将进行坑道顶加固、局部扩挖、地面改造和内部装饰装修,并更新给排水、电气、通风、消防、弱电、除湿、智能停车设备设施,以解决原地下停车场环境阴暗、潮湿、脏乱等问题。 将增加800多个泊位 青岛西部老城区由于建成年代较早,建筑密集,周边道路狭窄,停车空间有限,随着私家车的增加,这里的停车压力也倍增。利用现有部分人防工程增设地下车位,是缓解交通和停车压力的有效手段。 青岛静态交通投资运营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前期已开展施工改造的禹城路人防停车场,设置了210个车位,目前正在施工的平原路打通项目是该项目的补充,打通后,从平原路向北行驶的车辆,可选择继续沿平原路地面行驶,也可选择从平原路进入地下,寻找停车位,或者穿行到禹城路出口。预计该项工程在今年6月底具备投入使用的条件。 “禹城路人防停车场210个车位,龙山人防停车场256个车位,未来中山商城人防停车场341个车位,这样三大停车场总共可提供800多个车位。 ”青岛静态交通投资运营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停车空间属于政府开发,未来停车费的收取,将根据我市发展和改革部门批准的政府定价来执行。 未来,西部城区的停车难将得到有效缓解。记者采访了解到,除了这三处利用地下人防工程开发的800多个停车位,在青岛西部老城区内部及周边,市北区位于沧口路、潍县路、李村路合围区域的李村路公共停车场项目也将于今年初投入使用,新增500多个车位;市南区在济南路六街口新建的地下机械停车场,也在加紧施工,将新增200多个停车位;未来,位于火车站南侧的青岛湾广场项目,也规划了大量新增停车位。 延伸 地下商业开始“傍地铁”掘金 10多年来,青岛多个地下商街在兜兜转转中,始终没能重振当年的辉煌,太古百货、地景大道等更是经历了开业、停业的过程,随着2018年龙山地下商城正式停业,青岛地下商业街的时代变得更加萧条。业内人士评价认为,地下商业存在很多弊端:周围缺少停车场等配套设施,租金高人气少,夜间关门早,电商网购冲击等等。而今,随着地铁时代的到来,似乎“傍地铁”和地下商街成为合适的搭配。 位于台东威海路的大型融合式人防综合体地下工程正在施工中,根据前期公布的规划,平时为集过街通道、商业、停车、交通于一体的地下空间综合体,战时为大型融合式人防综合体。地下共四层,B1、B2、B3为商业和停车,B4为双向四车道。除公交车外的车辆,可通过地下车道快速驶离,缓解该路段行车压力,缓解台东区域交通拥堵问题。此外,项目还与台东地铁换乘站连接,在和兴路威海路设置连通口,可实现停车加换乘,使得威海路项目商业周边客流可以与地铁客流互动,共享项目区间的所有出入口。 位于李沧商圈的青岛中防商街也是岛城老牌的地下商业街,这里日常还是人头攒动,与其他地下商城的冷清形成了鲜明对比。依托于李村商圈和地铁站的双加持,使得这里的人流量源源不断。 1月11日,记者探访青岛中防商街,乘地铁抵达李村站,沿着D出入口方向就直接到中防商街B2层,正值中午,B2层的美食街人头攒动,店铺里和中间的过道有不少人正在就餐。 位于李村商圈的青岛中防商街内生意兴隆。 商街整体呈长条状,B2层商街两头为餐饮业态,中间为服饰、美甲美睫等门店;而B1层商街呈区域布局,分为男装、女装、童装区,其中间杂一些日用百货、美甲美睫门店,门店多为小众品牌。 “近几年随着地铁2号线、3号线的开通,客流量也比之前多了不少。 ”一家服饰店的老板说,这里平时客流量就不少,周末客流量会更多,很多是老顾客。 “商街位于李村商圈以及与地铁2号线、3号线贯通,带来了很多客流。
青岛奥特莱斯项目建设进入收尾阶段 沿青岛高新区火炬路向西,在市民健身中心东侧,远远可见一处充满异域风情的德式建筑群,这里就是青岛首创奥特莱斯。 国庆假期期间,青岛首创奥特莱斯项目建设现场繁忙而有序,整个建筑外立面喷涂基本完成,内部街区喷涂工作也已完成80%。道路一侧能够看到新到的尚未拆除包装的电梯,室内中央空调也已完成安装,墙面喷漆、穹顶玻璃安装以及三楼的地面铺装等工作正在同步推进,项目建设已经进入收尾阶段。商场建筑以回廊相连,街区两侧优美的廊柱、精致的浮雕、圆拱形的穹顶以及漂亮的红瓦和随处可见的风情旖旎的德式风格建筑。 首创奥特莱斯项目位于火炬路以南、田海路以北,项目规划用地面积约141亩,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作为山东省第二座首创奥特莱斯项目,青岛首创奥特莱斯规划引进品牌数量近300个,配套停车位2000余个,预计将于今年年底正式开业。 在项目建设不断加速的同时,项目招商也在同步进行,目前已引进汇聚了包含近300家国际、国内知名品牌。 “10月中下旬,各个店铺将进场施工。”据项目工作人员介绍,首创奥特莱斯项目建设布局共分三层,一层为国际名品、女装、男装、户外运动、箱包,二层为少淑配饰、男装、儿童、运动等,三层为餐饮。项目将设置六大主题街区,配备5层独立停车楼,并将打造旱地喷泉景观、欧式风情主题街区等一系列亮点景观,开启青岛商业的主题街区时代。 远眺奥特莱斯项目南侧,一条崭新的道路正在铺就,首创奥特莱斯周边道路及综合配套工程近日通过了竣工验收,道路通车后将承担起市民健身中心、会展中心、首创奥特莱斯周边的交通疏解功能,串联起青岛高新区西片区高端品质商业生活圈。 首创奥特莱斯项目定位为国际时尚、潮流生活、休闲体验一站式的品牌折扣购物中心,项目建成后不仅能为青岛高新区乃至青岛市市民提供更加多样的消费体验,更将为青岛高新区西片区发展再添筹码。
台东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现场会召开 2021年9月14日下午,台东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现场会在市北区召开,对台东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进行再调度、再部署。SWFSJ、SZ,市商业步行(特色)街改造提升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赵豪志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市北区汇报了台东步行街改造提升总体规划、设计方案及工作推进情况,市商务局汇报了全市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推进情况。随后,赵豪志一行先后到台东三路区域、威海路区域、青岛啤酒街区域、青岛啤酒一厂,现场察看街区整体改造、威海路平战结合人防工程项目、中粮大悦城项目等,与有关负责人深入交流,详细了解项目规划、工程进度、存在问题等情况。 赵豪志指出,台东步行街作为全省唯一入选全国第二批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的街区,是青岛最具特色、最具活力的地方之一,百年来积攒的商业人气十分宝贵, 与啤酒元素的相互融合更是彰显了独有的历史文化特色。要紧紧抓住国家级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的重要契机,在充分保留商业人气和活力的基础上,高水平规划、高质量推进改造提升工作,真正把台东步行街打造成为青岛城市的响亮名片。要统筹谋划,精心做好规划设计,深入挖掘街区及周边的文化底蕴、风土人情等,在尊重历史、保护历史的基础上,突出青岛啤酒、百年老街等特色元素,打造有历史、有文化、有特色的街区。 赵豪志强调,要加快推进项目进度,进一步完善交通配套建设,优化公交线路,合理配置停车场,结合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做好街区环境治理,提升街区美化、亮化、绿化水平,营造让人舒适、愉悦的消费氛围。要不断完善街区管理体制机制,采取政府主导、市场化运营的方式,实行专业化运作,切实提升管理水平。要在保留原有优质商业资源的基础上,招引集聚更多品质高、有特色的商品和服务,进一步丰富商业业态。要落实属地主体责任,市、区一体合力推进,各级各有关部门全力支持,列出时间表、路线图,实行项目化、清单化管理,真正把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SWCW、FSZ薛庆国主持会议。
  城市微更新工作自开展以来,结合市办实事和城市品质改善提升攻势具体要求,聚焦改善公共环境品质、提升场地功能配置、建构和谐幸福的社会生态,通过微投入、精准提升、渐进式“有机更新”手法,进一步改善城市空间品质。“红立方”党建BOX作为2021年市北区城市微更新项目之一,目前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党群服务、社区交流、营商服务等功能的有机融合,使台东商街更具活力,塑造了区域环境新地标。   9月1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特邀请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北区城市建设更新局、台东街道办事处、周边商户、群众代表共18人,走进“红立方”党建BOX微更新项目,召开现场社区活动见面会,围绕微更新工作特色、文化元素的有效植入、营商环境的打造以及项目后续的可持续发展,总结经验,探讨微更新的发展路径。   “红立方”党建BOX项目采用灵活的装配式建筑形式,既有鲜明的主题色彩,也具备环境融合性,虽然室内的功能配套有待完善,但现状公共微空间得到有效的改善提升,推动了高品质步行商街的建设。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给与充分肯定,认为微更新充分尊重了原有场地的历史人文特色,通过存量空间合理利用、功能的复合植入、设施配套和艺术营造等方面的精心设计,重塑区域发展活力,满足群众多样化生活的需求,保护了城市肌理,凝聚活力和归属感,展示时代新风尚。同时也提出要充分挖掘微更新工作的示范引领作用,与智慧社区建设、老城保护更新利用、特色街区品质提升相结合的更新观念,通过方式方法的典型示例,推动城市更新向内涵式、人文性的高阶方向发展。商户和群众代表建议多组织类似活动,既改变项目自身面貌品质,也能提升周边的商业氛围、增添人气,同时期望政府能够在政策和资金投入上有更多支持,提供交流的平台和机会,把好的想法、创意的思维带给业户,帮助周边商铺提高设计水准,改善整体环境氛围。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微更新是城市品质改善提升攻势的重要部分,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要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持续发力开展好相关工作。从项目选址、设计施工开展、资金投入、到后期的维护运营,拓展多元形式合作,强化更多“自下而上”社会力量参与的广度和深度,激发内生发展动力,实现工作开展的良性循环,推动城市品质迭代升级,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首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