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活用
战胜痛苦
关注数: 43
粉丝数: 3,261
发帖数: 57,643
关注贴吧数: 47
【诚聘小吧】速速报名啦! 百度大友惠。一周时间。过后就添加不上啦!!!!
试解扶阳理论。 反对,我们提倡扶阳是有根据的,本人认为阳虚确实是本质,太阴脾土秉湿土之气,本阴标阴,从本化气为湿,阳明胃土秉燥金,本阳标阳,从中化湿为湿,燥不敌湿,而三阴统于太阴,三阳统于阳明,阳明燥金很难以抵挡太阴寒湿,所以现在人,寒湿居多,就是太阴统领而为湿为寒,而土气不足化寒湿,根源还是阳不足,不能温化中焦。这是常识,你们懂吗?我们提倡扶阳,从六经运气学说来说,是对的,你不觉得我们说阳虚是正确的吗?这只是一个方面,我们扶阳理论依据丰富,非尔等可议论的,不深思内经之旨,在此猜测,中医复兴诚然难矣。
【讨论】中医吧可不可以设立一个广告专用帖? 好多网友向我提过此类建议。有的希望交流器械书籍。有的希望招聘,招生。当然这个都是处于自己利益的考虑。我们探讨可行性当以大局为重。
痉,湿,暍为何贯于太阳? 其中后两者又为太阳中湿,中热。
抛弃成见,融入中医大家庭。 我的努力没有白费。厨子很欣慰!
用附子后精神好是不是对证? 扶阳派的理论用了姜附之挤都是精神好就谓对证治疗,有的要用药一年甚至更久。。。
司徒钓鱼拉客者注意了。 我发现就是封十天。 刚才封了好几个。 不用申请解封。 申请也白申请。
手术后的悲剧! 前几天我还在吧里说过老板娘和他娘为了放疗老吵了苦。总算放疗完了。但是刀口出血一直没有停过。一直愈合不好。
手术后的悲剧! 前几天我还在吧里说过老板娘和他娘为了放疗老吵了苦。总算放疗完了。但是刀口出血一直没有停过。一直愈合不好。
请不要讨论和吧主题无关的话题。 希望大家积极配合,不要让吧务为难。
【讨论】中西医看疾病的区别是什么? 上一个讨论帖讨论西医的检查能不能减少中医诊断程序,谢谢大家的积极讨论,虽然并没有达到共识但是里面的分歧点暴露出来了,就在于对疾病认识的区别。他们到底各自用什么角度观察疾病呢?区别是什么?
安卓手机qq还能不能下载到小空间的? 升级后就下载不到了,谁知道还能不能?
【讨论】西医检查能不能减少中医的诊断程序? 病人拿西医病名看中医已经是一个趋势,在这时候面对西医的病名能不能给我们带来方便,减少一些问诊呢?
被删帖封号的网友请走正规途径。 选择骂我不会解决问题。
中医的阴阳藏府是什么? 就在刚才我们的@气和为贵老先生还在质疑。 特别是反反就是拿不科学来反。
【讨论】伤寒误治案。 乡里市人姓京。鬻绳为业。谓之京绳子。其子年近三十。初得病。身微汗。脉弱。恶风。医者误以麻黄汤汗之。汗遂不止。发热。心痛。多惊悸。夜间不得眠卧。谵语。不识人。筋惕肉。振振动摇。
仲景辨证中的反佐法。 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无汗在这里就是为了区分桂枝汤证的自汗出。这里一个无汗已经佐证不是桂枝汤证了。
中医怎么继承发展? 夏天那段时间我读了一下中基,虽然读的囫囵吞枣,还是有一些收获的,内经里的一些概念以前不太明白,读中基后有所收获。 不过我有个疑问,中基里首先就提到,我们的责任是继承中医并发扬它。要先继承才能发扬。 大家不知道有没有去读过中基,当然这个问题问学院的学生可能是个蛋疼的问题。
为了支持goforitcn的想法特添加小吧主。 @goforitcn 对中医的热忱大家有目共睹,希望大家支持一下。
【网络病案研讨】网友@深林之谁 案 @深林之谁 若认可研讨请在此楼补充 1、您的性别:( 男);您的年龄:( 24) 2、您的身高:( 168);体重(63 ) 3、您的主诉症状:(感觉心死了没什么思想样,脑子想西老火的事越想越老火,心烦易怒失眠,静不下心做事。遗精滑精严重,一天大便两之三次受冷要拉肚子,有手淫史8年 )
关于学术气氛。 好多网友进来就抱怨没有学术气氛。不是交流的场所等等。 可是学术气氛都不去倡导就有吗?学术气氛需要一拨有思想有追求并热爱中意的人去营造。不营造何来?
中西合璧好不好? 大家有什么感触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指什么? 又到秋冬季节该如何养阴呢?
贴吧中医患该怎么交流? 其实最大的问题是,患者不知道怎么叙述病情。
【求助】有的精品帖删除不了怎么回事? 知道的进……
一元钱治疝气! 刚才看有人问治疗疝气,正好我谈谈给小侄子的治疗。喜欢较真的我先告诉你们我的标题是不确贴的不要和我较真。
被删帖封号的网友注意! 回收站或个人中心都有提醒。并且有申请功能直接申请。不要给我私信了。
【讨论】六经病是不是也是因人而得? 为何有人始得就是阳明有的一开始就是少阴? 有的一开始就是太阳而有的一开始就是太阴?
你们都去旅游了吗? 又到了旅游黄金周,可是对我来说旅游好陌生呀。
吧务考勤专用帖。 百度为了方便吧务团队的管理后台专设吧务考勤版块。首先7天不出勤撤销吧务。有事请假除外。
预祝大家国庆快乐! 作诗一手描述一下医疗怪圈。 国老治病寻洋参, 庆大霉素乐开花, 快病慢病统统治, 乐见补肾变傻瓜!
【452108068】你好!你卖给患者的药什么成份? @452108068
听老四言之感慨! 老四说不让我回复他的帖子,呵呵。如果没人再投诉违反吧规你八抬大轿我也懒得去点击了。 你说我们有友情我承认。但是你的一席话也足够伤感情了。 待续。
有几位小编7天未出勤故撤销。 有事要请假。后台有吧务考勤。
招小吧打击广告
伤寒金匮--哪个版本最接近仲景愿意? 宋刻版?
大家不要相信金阳丹这个烂药。 天天上百马甲做广告。
伤寒温病和六经什么关系? 有没有绝对关系?都说伤寒论为广义伤寒,即难经之伤寒有五。中风伤寒温病湿温热病。六经是疾病的六个层次。他们汇聚一起有没有必要联系?
【热门动态】中医吧 帖子标题:泛滥成灾的手淫文化! 帖子链接:http://tieba.baidu.com/p/2596777832 推荐理由:为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探讨相关知识,正本清源,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不堕落,做一个社会有用的人,
伤寒论三阴三阳是指什么? 经脉?六气?还是表里病位?
【官方活动】中秋随手拍,过不一样的中秋 【活动主题】 又是一年中秋时,又是一片收获季。快来参加中秋随手拍活动吧,大奖等着你。本次活动以中秋为活动主线,围绕月亮,兔子,月饼,花灯,灯会等中秋元素拍摄照片,分享中秋趣事,感受中秋欢乐氛围。 【活动平台】 活动全程都在贴吧客户端上进行,参赛者将用客户端展现自己的作品。 【活动类型】 1. 中秋百变“兔子” 用手机随时拍下你身边的“兔子们”,带着兔耳朵的妹纸,画着兔子胡须黑鼻头的汉子,带着兔牙的可爱宝宝,只要外形相像,轮廓类似,或者他就是兔子,只要你拍摄的效果足够好,那就用贴吧客户端分享给大家。 2.“水中映月”在这个中秋里拍出最不同的月亮。 手机随手拍水中的月亮。不管是水盘里的月亮,水杯里的月亮,水沟里的月亮,还是路边水洼里的月亮,如此种种。只要你看到了水里的月亮记得拍下来用贴吧客户端发给大家。 3.照片拼图讲中秋故事。 手机发照片,拍下你中秋遇到的故事。奇葩的,屌丝的,美好的,浪漫的,残酷的等等,用贴吧客户端诉说这个中秋你遇到的故事。 以上三种活动形式可以选择其一,也可全部参与。 【活动形式】 吧主在本吧发布该主题活动,并将活动帖置顶,吧主组织吧友使用客户端随手拍照片参加活动。1.在本帖回复报名参加比赛。 吧主报名格式: 吧名称: 吧主id: 类型1、类型2、类型3、全部参加(填写清楚你们吧参加那个活动) 参赛吧发布主题规格:【中秋随手拍】XXX XXX XXX 活动贴链接: 2.初赛评选:吧主需组织吧友在本吧内,投票选出三幅优秀作品。 参加一个类型的活动,选三张优秀作品即可。 参加两个类型的活动,综合三张最优秀作品。 参加三个类型的活动,各选出一张优秀作品。 3.决赛阶段:所有参赛吧由吧主将选出的3副作品发送给官方,提交参赛作品格式: 吧名称: 作者id: 作品图片展示: 作品图片投票链接: 4.由小盟友和特邀评委选出三类各50强一共150强选手,由官方发贴,所有用户投票选出最优秀的作品。 【投票规则】 投票即为在作品下回复便算作一次投票。 1.pc端回复投票,算作1票。 2.客户端回复投票,算作3票。 3.每id每日投票一次。 【奖励】 1. 中秋百变“兔子”将投票选出前三名。(共1400元) 第一名(1人)500元 第二名(2人)300元 第三名(3人)100元 2.“水中映月”投票选出前三名。(共1400元) 第一名(1人)500元 第二名(2人)300元 第三名(3人)100元 3.照片拼图讲中秋故事,投票选出前三名。(共1400元) 第一名(1人)500元 第二名(2人)300元 第三名(3人)100元 4. 个人奖前18名作品的所在吧将会获得吧建设基金:1000元(共18000元) 5.随机抽取50名投票者: 奖励实物奖品一份。 6. 凡吧内参赛人数在1000人以上:将获得1000元吧建设基金+豪华物资大礼包一份。 7.阳光普照奖:所有进入150强的吧,将会获得一次吧盟申请物资直通车。 【活动时间】 1.吧内初赛时间:9月13日-9月21日 2.吧内评选时间:9月22日-9月24日 3.吧主提交作品时间,评委评选150强时间:9月24日18点起-9月25日12点 4.决赛投票时间:9月25日15点-9月29日18点 5.颁奖时间:9月30日 【参赛资格、评选方式】 1.各吧如没有达到50以上有效参与数将取消参赛资格。 2.初赛各吧吧主,吧务团队负责本吧作品评选。 3.邀请特邀评委/小盟友负责评选。 4.贴吧所有用户投票。
中秋快乐! 学习快乐!
打肿脸充胖子再来一案。 母亲前几天可能是因为吃了月饼的缘故,天天早上老咔痰,感觉从食道深处卡出。出则舒服。时吐出时吐不出。 进几日脸有热感,舌起了个口疮。 舌淡少苔没没摸。
中医发展应该踏实在疗效上而不是炒作在声势上。 中国不缺医院,不缺中医,而缺的是疗效。 没有疗效就没有中医的发展,何谈巨型医院的筹备?难道医院大了才能看病有疗效?
泛滥成灾的手淫文化! 不管主张有害的还是无害的,有所主就有所害。
青崖子不要骂人了 有事说事。
《伤寒论》方剂临床应用方法 东汉医家张仲景所撰《伤寒论》,不但创祖国医学外感病六经辩证论治之体系,而且开方剂汤液及八法治病之先河。参考周老师之心得,略谈《伤寒论》方剂临床应用方法
中医捉鬼记 中医捉鬼记 中医以辩证论治,简便廉验的特色医疗体系支撑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之火生生不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叫嚣消灭 中医者,无疑是狂犬吠日罢了,但是却给了那些既无继承又无创新的中医们当头棒喝!我记得多年前,看一位医学院的教授治一个癌症患者,一个处方里开了四十八味药,其中药最高量者达200克,最低量者50克,清热解毒抗癌的药几乎搜罗一尽,病者家属用一个接了三层底的大铝锅煎药。病人就是一天不吃不喝,光喝药汤都要发扬拼命的精神!不少医者用药处方动辄某某汤加味,某某汤加减,某某汤合某某汤,一付药二三十味药,却不知所医,浪费药材,折磨病人!这样的中医此时不取消,更侍何时!早不久我在网上发了一个“为什么一味药治好了要拔的牙”的贴子,也就是想用这几个小验案说说中医的道理。得到了数千名同仁的推赞,也有个别的有所怀疑和探讨,因那几个小病的理法方药书上有,字句用药间可思而得之,故未发一言。关键是要认症准,用药活,把病消除在萌芽状态,这才是思考的所在。我以前诊治过的病例中也说明了同样的道理。现在把几个捉鬼的病例说说,一是让同仁们斧正,二是让那些污蔑中医愚昧迷信者彼岸重生。
【朵朵奇吧】中医吧 贴吧名称:中医吧 贴吧链接:http://tieba.baidu.com/f?kw=%D6%D0%D2%BD 所属分类:自然科学话题 贴吧描述:医案交流,学术争鸣,传播文化,帮助他人
【Android反馈】能不能屏蔽信息? 百度贴吧客户端4.4.2, 2.2.1, HTC Hero: 信息里不断有人谩骂可不可以像私信一样有屏蔽功能?
为何过汗亡阳? 大下为何不亡阳?
(意见反馈)私信或客户端的信息有没有投诉受理? 作为吧主在处理吧务时是难免得罪人的,可是有的人不分青红皂白用尽恶极语言私信谩骂可否投诉或者屏蔽对方?
(讨论)战汗是不是寒甚? 欢迎大家畅所欲言。
六经均有中风。 二、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这个是仲景区分阴阳发热的标准吧?
舌紫说明什么? 我只是有些疑惑。看轩岐子的扶阳病案几乎都有一个舌淡紫的特征。
胃下垂从肝论治五法 作者:吴沛田 胃下垂是指站立时胃下缘达盆腔,胃小弯切角迹低于髂嵴连线。主证为腹胀,食后加重,平卧减轻,伴恶心、纳差、上腹痛、便秘或腹泻等。临床上有很多医生以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为法,常有滞脾壅胃之弊。笔者从肝论治,多获佳效,归为五法,简述如下。 疏肝和胃 该法多用于木郁土壅,纳腐不力,胃下垂伴食后为甚,胃脘胀满连胁,嗳气频作,得矢气稍适,或恶心欲呕,口苦泛酸,大便不畅,诸症每因情志因素而加重,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治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白芍、川楝子、郁金、木香、砂仁、枳壳、党参、茯苓、白术、川芎、香附。 化痰解郁 该法多用于脾胃气虚,水湿不运,聚而为痰;或湿邪久羁,更伤脾胃。症见胃下垂,伴脘闷胁胀,肢体倦怠,不思饮食,呕恶嗳气,或喉中有物梗塞,大便稀溏或不爽,舌苔白腻,脉弦滑。治用半夏厚朴汤、温胆汤加减:半夏、厚朴、枳实、茯苓、苏叶、陈皮、竹茹、白术、白芥子、香附、党参、苡仁、郁金、泽兰。 清肝解郁 该法多用于气郁化火、热结胃腑,或久病耗阴,或过用辛燥,胃失润降。症见胃下垂,伴脘胀胁痛,胃脘嘈杂,或胃部灼痛,痛无定时,嗳苦泛酸,咽干口燥,大便秘结,舌红苔黄或少津,脉弦细或细数。治用丹栀逍遥散合左金丸加减:丹皮、栀子、柴胡、白芍、当归、薄荷、香附、黄连、郁金、黄芩、茯苓、沙参、石斛。 利胆消食 该法多用于因饮食不节或失宜,多纳腐熟之功失常者。“胆木赖胃土之降”,胃失和降则胆失疏泄,气机斡旋受阻,不能升清降浊,清浊相干。症见胃下垂伴脘闷胀痛,不思饮食,稍进食则饱胀不适,嗳气频作,或嗳腐吐酸,大便不爽,舌苔厚腻,脉滑或沉细。治用保和丸、半夏泻心汤加减:神曲、麦芽、茯苓、半夏、莱菔子、木香、香附、郁金、黄连、枳实、山楂、大黄。 调肝化瘀 该法多用于慢性病伴胃下垂,或胃下垂病程长者。此时胃络失养,气血运行不畅,郁而产生气滞,久病入血而为血瘀,致清浊相干,通降失和,清阳下陷,升举无能,常伴见脘胀连胁,上腹痛有定处,拒按欲呕,面色苍黄,身体消瘦,体倦乏力,头晕心悸,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舌苔薄白或腻,脉细沉或涩。治用四逆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柴胡、白芍、枳实、桃仁、红花、泽兰、丹参、香附、郁金、川楝子、生地、云苓、甘草。
话风疹 作者:马运福 风疹块,乃中医学病名,西医学谓之荨麻疹(民间俗称风团、风丹、风疙瘩)。中医学认为其病因系由湿、风热、热毒等胶着而结,郁于皮毛腠里之间,进而深入血分,造成血热所致。西医学则谓之各种原因引起的过敏,如食物(鱼、虾,牛肉等)、药物(青霉素、血清制剂、磺胺类等)、毒素吸收(病灶感染、各种寄生虫等)。此外,还有因昆虫叮咬、花粉、羽毛吸入,等等。 临床表现:皮肤搔痒,随之患处出现大小不等的风疹块。风疹块起得快,消的也快,但反复发作。皮疹广泛时遍及全身,呈片片云彩状或相连似地图状。 一般治疗,中医学不外乎有三法:一、清热解毒,方如银翘解毒散;二、凉血散瘀,方如犀角地黄汤;三、祛风败毒,方如荆防败毒散。而西医学则采用脱敏治疗,如口服扑尔敏、息斯敏等药,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或5%氯化钙等针剂。 然而对于风疹块,按常规的诊疗法也有失败的病例。近期,笔者诊治一风疹块患者(女,25岁),该患者的症状表现为:在外遇风或气温下降则遍身起疹块,奇痒难忍,回到家里则诸疹消失。尤为严重的是,双手接触冷水,则发红肿胀,且先痛后痒。患者病初曾经西医诊治,服过扑尔敏、息斯敏等脱敏药,无效。 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笔者认为系风热之毒深入血分,遂投以银翘散加减,处方为:银花18g,连翘15g,竹叶10g,荆芥12g,防风12g,丹皮12g,生地15g,赤芍12g,板蓝根15g,蝉蜕9g,甘草6g。遗憾的是,患者连服两剂后,不仅诸症未减轻,反而疹块频发且色变紫红间白,搔痒甚于服药前。于此,笔者自知诊治失败。 第二诊,笔者请来我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会诊。该医师依据患者遇冷风便发疹块,和双手接触冷水便红肿痛痒,以及疹色紫红间白等症状,认定非风热之毒入血分,而是寒证兼风,即风冷型风疹块,并进行了辨证分析。他说:寒乃阴邪,故遇冷水则因刺激血管而出现红肿痛痒;风性走窜,且随寒则寒化,故遇风而发搔痒之疹块,加之患者脉细素体阳虚(怕冷),故在春季诱发此病。 经过辨证,该医师拟就当归四逆汤并玉屏风散加味。处方:当归12g,桂枝10g,细辛6g,白芍12g,通草6g(以通草易木通,因木通苦寒),防风10g,黄芪30g,白术10g,谷芽30 g,甘草6g,生姜5片,大枣12g。 方析:本方桂枝、细辛、生姜温通经脉,散表里寒邪;当归、白芍补养营血;白术、黄芪、甘草、大枣温益脾气,扶正固表;防风驱风止痒;通草乃甘淡之品,有通利血脉与利水消肿之功;谷芽养胃护胃,以防温散过甚伤其胃。 上方由12味中药组成,既可温寒祛风止痒、通利血脉,又可扶正固本,因而是治疗寒证风疹块的良方。事实正是如此。患者服第一剂后,疹块透发次数和面积明显减少,且搔痒减弱,三剂而愈。 以上病例说明,中医学的辨证至关重要。作为医者,尤其要善于发现和抓住诸多症状中的细枝末节,进行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辨证分析,方才不致误诊。时下,一些中医医者(包括笔者)囿于书本和所谓临床经验,认为大凡风疹块(包括风疹),皆系风、热、湿、毒所致,然而事实证明,风疹块也有寒证。
热心不一定是在帮助人。 一些门外汉显得过度热心。这也是中医吧的一个乱象,也是给中医蒙羞的一面。
【Android反馈】能有裁屏功能就好了。 百度贴吧客户端4.3.0, 2.2.1, HTC Hero:
首页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