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北第一剑 塞北第一剑
dang
关注数: 402 粉丝数: 704 发帖数: 77,504 关注贴吧数: 16
阜平有一个比较特殊的地方(原创) 阜平有一个比较特殊的地方,那就是六区,即:龙泉关乡和东下关乡,后来都改成镇了,东下关乡还更名为天生桥镇。 说这地方特殊,我看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地形较高,气候较凉。从阜平县城到六区,走高速感觉不明显,如果走定龙公路(定州——龙泉关),要爬上一座山,叫鞍子岭,才能进入六区,海拔明显要高出不少。加之处太行腹地,大山沟气温起码比县城要低4—5度,甚至更多。在季节的变换上,冷暖要比县城差20多天到一个月,要是到了与山西的交界处,比如辽道背,差的就更多了。因此,春秋季节,县城下雨,这地方就可能是下雪。近日的一场春雪就是佐证。 二是靠近山西,文化不同。六区为阜平管辖,但靠近山西五台,势必受到山西文化的影响。口音和方言土语接近五台,又不完全相同,实际上是一种亚山西口音。六区人到了五台,人家说我们是侉子;到了阜平县城,人家说我们是老西,有的还开玩笑说是“老西西”;再到外地,人们说我们是张家口或山西、内蒙人,你要说是河北阜平人,人家根本不相信,弄得很尴尬。六区人的口音倒是与张家口农村人的口音非常相似。因为张家口地处晋冀蒙三角区域,属晋语一族。在文化喜好上,阜平六区人特别是老年人,爱听爱唱山西梆子,闹红火也喜欢踩高跷、跑旱船等,当然也喜欢保定老调、河北梆子什么的。在建筑上,房屋大都是瓦房,这与阜平东城铺、北果元、城南庄等地方喜欢盖小平房有很大区别,因为小平房方便晒大枣啊! 总之,阜平六区是三晋文化和燕赵文化兼而有之,山西文化的元素要多一些。在气候和文化方面,同样靠近山西的阜平寿长寺乡(后并于吴王口)、下庄乡(后更名夏庄)与六区倒是非常相近的。 由于阜平六区特殊的地理位置,上天造就了许多山势奇特、植被茂盛、风景优美的自然风景旅游景点,比如天生桥及其主峰百草坨、歪头山、长城岭、大黑崖、千峰山、黄落伞、银河山、五崖寨、仙人山、髽鬏山,等等。尤其是千峰山,我称之为“北方的小黄山”,非常值得一游。 过去,阜平六区的道路还是康熙、乾隆上五台山的古御道,在大教厂、三箭山、龙宿庵等地方留下了不少传说故事,古老的村庄西下关还有毛主席路居纪念馆……可以说,阜平六区历史文化十分深厚,值得关注。
唐玄宗时期,姚崇任宰相,有一次唐玄宗貌似关心的问道:老相国, 唐玄宗时期,姚崇任宰相,有一次唐玄宗貌似关心的问道:老相国,你有几个儿子?现在哪里高就啊?你是宰相,儿子有才不能藏着,该提点也要提点嘛!姚崇一听,不对,这是有人在拿我儿子做文章,来者不善呐! 姚崇的脑子立马飞速运转:肯定是我儿子有什么把柄被人抓住了,被参本到皇上这里,借此扳倒我,所以皇上这才来试探,这人是谁了,我儿现在洛阳,魏知古也在洛阳,难道是魏知古? 果不其然,姚崇猜对了,背后搞鬼的正是魏知古。魏知古是谁呢?这人说来,姚崇还对他有恩,魏知古早年出身低级官吏,但苦于头上无人,所以一直官运不济,后来幸得姚崇的提点和举荐,才得以步步高升,从小县令坐上了副宰相之职,可以说姚崇对他有知遇之恩。 按理说,那魏知古对姚崇应该是要感恩戴德的,不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吧,起码的尊敬要有吧,可为什么他会背后给姚崇捅刀子呢? 原来啊,他们同朝为官期间,渐渐产生了许多分歧和不和,有时候为了争论一件事,甚至还当众争吵,就这样他们之间有了隔阂,姚崇觉得魏知古太过顽固死板,魏知古觉得姚崇有点倚老卖老,反正就是互相不对口,明争暗斗。 姚崇心想:这我把魏古知古提拔起来了,没想到给自己找了一个对头来,真是自己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啊,不行,我得想个招把他赶下去。 有一次,终于被姚崇逮着了一个机会,他在皇上面前煽风点火,让皇上下旨把魏知古封为代理吏部尚书,要他到洛阳去选拔干部,其实就是变相把他排挤了。后来姚崇还派人去洛阳检查魏知古的工作,看他做的怎么样,有没有水份,能不能挑几个根刺出来。 魏知古知道后,那个气啊,就别提了,简直是欺人太甚!他想:行,既然你如此对我,那也别怪我无情了,本来我还念及你的恩情,可你一再整我,那我们也就恩断义绝了,你姚崇可别落把柄在我手里。 就此,两个人彻底翻脸。 其实,这就是现实版的一山不容二虎啊,两个人不在一个山头时,你好我好大家好,都是兄弟、哥们,可一旦到了一个山头,有了直接利益瓜葛,那问题就来了! 常言道: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魏知古一直等待机会报复姚崇,可姚崇不愧是老江湖,硬是没有什么把柄让他抓住,就在魏知古一筹莫展时,姚崇的两个儿子送上门来了。 原来,姚崇的两个儿子都在洛阳做官,听说魏知古到洛阳来选拔人才,心想:这是咱魏叔啊,咱爸当年可没少帮他,得去找魏知古走走后门,弄个肥差。 彼时,那俩傻儿子还不知道,他们老爸和魏叔已经闹翻了。 俩人见了魏知古,说明了来意。魏知古一见到他们,高兴的不得了:好啊,老崽子我没等到,却等到了你们两个小崽子,天助我也。 但他表面上还是不动声色,对那俩人所求之事连声答应。可反过来,他一回京就奏了姚崇一本,说姚崇教子不严,纵容儿子“走后门”。 唐玄宗知道后非常生气:好你个老姚,亏我这么信任你,你居然带头犯事,看我不治治你。 于是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唐玄宗没有明说,而是旁敲侧击:老相国啊,你有个几个儿子啊,都在干什么啊…… 姚崇多精明的人啊,一听就知道有问题,心想这是在套我话,我如果替儿子掩护,那就真着了道,皇上也不好糊弄,干脆我就坦白从宽,转攻为守。 他说:回皇上,臣有三个儿子,两个在洛阳,这两小子贪欲多但识人少,他们肯定是找魏知古求官了。不过,我还没听到什么消息! 这话答的真有水平!向皇上暗示:我这俩儿子太傻,有点贪功冒进,但涉世未深,所以不知人性险恶,才去找魏古知。这就为接下来反攻魏知古埋下了伏笔。 唐玄宗本以为姚崇会护短,没想到人家根本没那意思,唐玄宗很高兴,问道:你咋知道的?神机妙算啊! 姚崇一听到这话,就确认了,果然是魏知古在背后搞鬼:好啊,你无情,那就别怪我无义了。 姚崇说:魏知古当年怀才不遇,是我提拔了他,我两儿子和他们魏叔交熟,他们两人一定认为,老魏会念及我的恩情答应他们的非分请求,必然去找老魏谋差事。 唐玄宗一听就火了,说:这魏知古真不是好人,玩弄心计,恩将仇报阿!我这就下旨,割去他的官职。 要是常人,一定立刻说“皇上圣明”!姚崇谁啊,三朝宰相啊,岂能没两把刷子,他反替老魏说好话:此事皆因我那两不肖儿子而起,皇上能宽恕他们,臣已感激不尽。如果撤了魏大人,朝臣必定会认为皇上偏心,有损皇上威名啊。 看姚崇这招多高:不仅没落井下石,还替儿子开了罪,还处处替皇上着想。三管齐下,实在是高。 皇帝一想也是的,就听从了姚崇的建议,于是下旨,给魏知古降了级,从副宰相降为工部尚书。得,一下从副总降为中层。 魏知古,害人不成,反受其害。姚崇,三言两语,化解危机。 怎么样,姚崇厉害吧,古代的朝堂就是今天的职场,仔细看看吧!
北京房山深山有一处罕见的奇观 北京房山区,位于北京市西南角,西邻保定涞水,北接北京市门头沟区。其西北方向都属太行山东麓,有不少地方为深山峡谷。房山历史文化深厚,有著名的周口店古猿人遗址公园、张坊十渡等景点。就在张坊十渡屏幕山旅游区内,有一个叫“仙栖洞”的溶洞奇观。 11月14日,我们一行36人游览房山韩村河之后,乘车往仙栖洞而去。不多时,车辆便驶入拒马河河边道路,只见两边高山相对,形成一个巨大的峡谷。峡谷内散落着不少小村庄,诸多柿子树树叶已经落光,留下鲜红的柿子挂在枝头,如同小灯笼一般更加好看。 来到洞前,我们乘小船入洞。洞内安装了电灯和吹塑管横杆,船工站立船头两手拽着吹塑管带动小船前行并掌握平衡。景点导游小王美女介绍说:仙栖洞水路500米,旱路1000米,共深达3里。水路水深1.2米,宽4—5米,来往小船错船时,蹭的船边叮噹乱响。导游小王还说,这个溶洞是1998年春天,被附近关上村的人集体打开的,随后来了一位五台山的高僧,高僧亲临洞中,看后惊叹道:“善哉!善哉!人上有人,天外有天,洞中有洞。这里‘仙人群栖’,我等卑微,阿弥陀佛!”。从此得名“仙栖洞”。 登上旱路,我们跟随导游小心前行,爬上爬下,有的地方宽敞,有的地方只容一人通过,有的地方高达几十米,而有的地方需要地头钻过,犬牙交错,无法形容。 小王一边讲解,我们一边观看,安全处可以拍照。但见各种钟乳石有的像柱子,有的像瀑布,有的像观音,有的像弥勒,有的像莲花,有的似雾凇……奇形怪状,应有尽有,真是千姿百态,千奇百怪,千变万化,千差万别,千言万语也说不清道不明啊!读者诸君只好看图片了。 那么,溶洞是如何形成的呢?它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碳酸氢和钙,后者可溶于水,灰岩中的钙被水溶解带走,经过几十万、百万年甚至上千万年的沉积钙化,石灰岩地表就会形成溶沟、溶槽,地下就会形成空洞。当这种含钙的水,在流动中失去压力,或成份发生变化,钙有一部分会以石灰岩的堆积物形态沉淀下来,由于免受自然外力的破坏,便形成了石钟乳、石笋、石柱、鹅管、石旗、石盾、石帘、卷曲石、边石、云盆、钙板、穴珠、晶花等形状。由于这种地理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区的这种地形笼统地称之喀斯特地形。 据说仙栖洞是房山这一带的溶洞之一,还有一些独立的溶洞。说明这里的大山也有喀斯特地形的特点。大自然真是神鬼莫测,赐给人间许多探求与观赏的景观。 ~完毕~谢谢您光临本帖!
【都市之秋』主题摄影大赛 活动介绍 当下,影像已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视觉体验已悄然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人拿起手机相机,参与到摄影活动当中来。为记录不同城市的秋景,发掘更多优秀的贴吧用户和内容,特向广大吧友征集原创摄影作品! 征集时间 2020年11月5日——2020年11月11日 征集内容 · 各地自然风光、生态环境、城市景观、社会生活、日常瞬间、民风民俗等 · 鼓励风格独特、个性鲜明、关注社会话题并富有时代感的作品 · 单张或组照均可投稿,组照每组作品>2张;30秒以上原创本地视频; · 投稿作品拍摄时间最好为近三年 · 内容无违规,画质音质清晰,字幕同步,积极向上 参与方式 第一步:在任意地区吧或校园吧内均可发布参赛贴; 第二步:在 https://tieba.baidu.com/p/7065937549 提交参赛贴链接即可参与。 奖项设置 视频组: 一等奖:1名,奖金300元,单贴回复量>300 二等奖:1名,奖金100元,单贴回复量>200 三等奖:4名,奖金50元,单贴回复量>100 图片组: 一等奖:1名,奖金150元,单贴回复量>300 二等奖:1名,奖金100元,单贴回复量>200 三等奖:3名,奖金50元,单贴回复量>100 评选规则 按照参赛贴的回复量进行排名,想获得相应奖金必须满足相应的回复量要求,不满足回复量要求的不获奖。活动结束后一周内公布获奖名单。 注意事项 1.投稿者应对作品拥有独立、完整、明确、无争议的著作权,不得侵犯第三人的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在内的任何权利,如有任何相关的法律纠纷,由投稿人本人承担全部法律责任和后果。 2.不在规定吧内发布的,不在规定帖子内提交链接的不参与评选。 3.在楼层数相同的情况下,优先选取uv最高的帖子。 4.每人不限制链接数量,可同时获得图片组与视频组奖项,每组只可获得一个奖项评选以数据最高的一篇贴子为准,例:A同学提交了4个视频,3个图片,视频组只可获得一个奖项,图片组只可获得一个奖项。 5.最终解释权归贴吧地区和贴吧校园所有。
您了解这种特殊的花么?近年来,我利用双休日时间,与几位朋友一 您了解这种特殊的花么? 近年来,我利用双休日时间,与几位朋友一起搞张家口、宣化周边游,在草原天路、喜鹊梁、大尖山、冰山梁以及怀来黄龙山庄、下花园天马台等高原或高山之巅,看到了许多这种花,它呈集束式形状,一捧一捧的,花骨朵鲜红,花开后却雪白,非常漂亮。但由于它的特殊性,却没人敢动它。这就是狼毒花! 为什么取了这么个名字?因为它的根部、茎和花都有大毒,毒性比较厉害,根部越大,毒性越强。而狼是一种比较厉害的猛兽,所以老百姓就给它起了个“狼毒花”的名字,并成为学名。它还有一些别名,比如:断肠草、闷头花、一把草等,都不大中听。 狼毒花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不仅生长在张家口周边,而且分布在内蒙、东北、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俄罗的西伯利亚等广大地区,咱们阜平与山西五台交界的歪头山、长城岭等海拔2000米左右的高山上也有它的身影。 别看它毒性大,却还是一种中草药。入药后能逐水祛痰,破积杀虫,能治疗水肿腹胀,痰、食、虫积,心腹疼痛,慢性气管炎,咳嗽,气喘,淋巴结,疥癣,痔瘘等疾病。但是,没有经过制药处理是绝对不能乱用的。它还能被人工制成药水,杀灭庄稼虫害。 狼毒花有“两耐”:一是耐寒,二是耐旱。生命力极强。因而,在高寒地区能够旺盛生长,周围植物很难与之竞争,压缩了其它花草的生存地面。由于人不敢动,牲畜不能吃,它就更肆无忌惮地扩散。 正因为如此,狼毒花在我国某些地区,已被视为草原荒漠化的一种灾难性的警示,一种生态趋于恶化的潜在指标。但是,人在沙漠里行走,假如水断粮绝,筋疲力尽,生存遇到严峻考验的时候,一旦看到狼毒花,就等于看到希望了。 狼毒花是草原蜕变成沙漠的最后一道风景线,有人说它比狼还毒,给人带来的是恐惧和死亡的威胁。但是,人们也都知道,从沙漠里走来的人,看到它,知道它的后面就是生命和胜利。也只有它能够在最恶劣的环境下顽强生存,并奇迹般地开花结果。 全文完毕,谢谢惠顾本帖!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