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鸣东楚♋ liming12345sun
hello
关注数: 3 粉丝数: 281 发帖数: 7,475 关注贴吧数: 22
阜黄高铁还有戏吗 打造黄冈铁路枢纽!规划阜阳至黄冈高铁和武汉至黄冈市域郊铁路 铁路建设规划 2025-5-701:00浙江 黄冈市位于长江中游北岸,其中,高铁网络覆盖全市7县市,结束麻城、红安等革命老区“无铁”历史。 截至目前,境内设黄冈东站(站台规模2台4线)、浠水南站(站台规模2台4线)、蕲春南站(站台规模2台6线)、武穴北站(站台规模2台4线)、黄梅东站(站台规模2台6线)、黄冈西站(站台规模2台4线)、麻城北站(站台规模4台12线)、红安西站(三等站)、黄州站(二等站)、麻城站(站台规模5台23线)、蕲春站(三等站)、武穴站、浠水站、黄梅站、蔡山站等车站。 已建成的铁路项目:京九铁路(设计速度120~160km/h,境内设黄冈西站、黄冈站、黄冈东站、黄州站、蕲春站、武穴站、黄梅站等 7个车站)、合武客专(设计速度250km/h,境内设麻城北站、红安西站)、武冈城际铁路(设计速度200km/h,境内设黄冈西站、黄冈站、黄冈东站)、黄黄高铁(设计速度350km/h,境内设黄冈东站、浠水南站、蕲春南站、武穴北站、黄梅东站)、武麻铁路(设计速度120km/h,境内设红安站、宋埠站、麻城站); 在建中的铁路项目:合武高铁(设计速度350 km/h,起始站合肥南站-武汉天河站,截止2025年5月3日,引入合肥枢纽项目改沪蓉铁路刘大井苦驴河特大桥首桩开钻。); 规划中的铁路项目 阜阳至黄冈高铁:预可研报告已编制完成,目前处于线路比选和方案深化阶段,预计2026年启动建设。项目将连接安徽阜阳、河南信阳、湖北黄冈三地,拟设9座车站。 武汉至黄冈市域郊铁路:目前,已纳入《武汉都市圈市域(郊)铁线网规划》,连接武汉东站与黄冈市区,服务武鄂黄黄同城化。 武汉枢纽直通线东延线:沿江高铁与京九高铁的联络线,旨在打破武汉枢纽内高铁“折角运输”瓶颈。
湖北典型楚语介绍(老蕲州府方言) 该片区位于湖北东部偏南的蕲春,武穴,黄梅等地。明代以前属蕲州府,地处吴头楚尾,当地语言,风俗受到赣,吴,淮的影响,是一种南北过渡带方言。 比如黄梅县婚丧嫁娶风俗至今仍沿用吴俗。 今天~曾昼。明天~门昼。后天~后日。上午~上昼。下午~哈昼。中午~中时/茶米时。晚上~iā地/哈iā。 吃晚饭~过iā(夜)。 妈妈~伊,姆妈。爸爸~爷/牙/伯/父/爹。爷爷~tiā。奶奶~嫲/nāi。舅舅~mǒ。外公外婆~嘎公嘎婆。 大姑娘~姐jiǎ儿。小伙子~后生。姐姐~jiǎ。 茄子🍆~qia子。虾🦐~哈。蟹~海。泥鳅~么拗。 以后~二回。理睬~耳。拿~驮。给~嘛。 回家~七回。盖房子~做屋。买房子~买屋。火柴~洋虎。车~崔/叉。厨房~灶虎(火)。 老婆~马马。老公~老板。小孩~细伢。捉迷藏~躲曚呢。蛇~啥。故意~踢味。装模作样~假马。蚯蚓~曲qiu虫。招手~哇手。了不起~好佬。家伙~老几。 我们~我嘚/我哒。你们~嗯嘚/嗯哒。他们~佢kei嘚/佢哒。大家~大世。石头~麻龙古。这样,那样~古的,斗个。这里~哒地。那里~亿地,兀地。 知了~捶落。蜻蜓~沙萤/噻哟。蝴蝶🦋~百花/扬叶。蚱蜢~跳米嘬。青蛙🐸~咔嘛,游啯鸡。 胡同~弄long耳。螺蛳~螺鳃sāi。锣~挪。耕田~使sǎi田。硬币~年锭(银锭)/铁匹。晾晒~浪。 雁~岸ngan。眼睛~俺睛。淹~安。迟,晚~晏ngan。倒水~射sha水。睡觉~睏醒。站着~企jī倒。蹲着~跍ku倒。
农业产业强镇 奋力项目建设年 推进四大攻坚行动丨黄梅濯港:“接二连三”擦亮国家农业产业强镇“金名片” 灵润黄梅 2025年04月28日 20:59 湖北 作为我县农业大镇,近年来,濯港镇凭借其农业基础和突出优势,围绕“延链补链”“接二连三”的发展思路,以项目建设为重要抓手,激活农业产业发展新动能,持续擦亮国家农业产业强镇这张“金名片”。  4月28日,走进位于濯港镇的湖北康宏粮油食品有限公司厂区内,新修建的年产3万吨米糠油生产线项目已基本完成,工人正在做最后收尾工作。 “该项目总投资2400万元,主要建设下料车间、膨化车间、进出车间、散装库等四个部分,目前设备安装已完成95%,预计今年6月份可正式投产运营。”公司行政总监彭智鹰介绍道。 这条生产线的建成,不仅是企业发展的新突破,更是濯港镇延伸主导产业链的关键一步。一直以来,稻谷加工存在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每100斤稻谷加工后,仅有60斤转化为大米,剩余40斤副产物——稻壳和米糠常被低价处理。而米糠实则是“宝藏”,水稻64%的营养蕴藏其中,其高含油率与丰富的谷维素,让它享有“油脂软黄金”的美誉。 康宏粮油年均处理15万吨稻谷,可产生1.8万吨米糠。“过去这些米糠仅能以每吨2000元的价格销往饲料厂,如今米糠油生产线投产后,米糠15%转化为米糠油,每吨销售价格飙升至8000元,剩余85%的糠粕每吨也能卖到2800元,经济效益实现数倍增长。”彭智鹰说,依托项目延长产业链,提升效益链,真正实现了把每一粒稻谷“吃干榨净”。  除了米糠油生产线项目,今年康宏粮油还启动了大米生产线色选机组与包装机组设备升级改造项目。据悉,过去,公司使用手工真空包装机包装大米,需要6-7个人手动打包,一天才能完成600包的包装任务。升级改造后,采用全自动大米生产包装机,只需一个人操作,一小时就能达到600包,极大地节约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立足大米加工产业,康宏粮油通过抓项目,不断加强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不仅提升了农产品精深加工质量,更成为连接工农、沟通城乡的桥梁,这也是濯港镇“强一接二连三”发展思路的生动实践。 作为全国农业产业强镇,濯港镇的农副产品加工规上企业数、产值分别占全镇的64.3%、89.7%,是该镇主导产业。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濯港镇以工业化思维发展现代农业,立足精深加工等项目聚焦发力,激发农业‘接二连三’新活力。”濯港镇党委宣传委员、副镇长桂倩介绍,依托广大乡贤人才资源,力争全年新招引项目5个以上。同时,挖掘太白渔歌、农耕文化等特色资源,投资运营太白新村文旅项目,为农业产业融合注入新活力。
武穴如何打破黄石九江的‘包围圈’? 2025-4-2722:29湖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讲师 武穴市位于湖北省黄冈市,坐拥长江中游北岸黄金水道,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其经济发展呈现出典型的“工业主导、港口潜力初显但结构亟待优化”特征。作为连接武汉城市圈与赣北地区的枢纽,武穴市凭借长江港口资源与快速交通网络(黄黄高铁、沪渝高速等),在区域经济版图中占据重要战略地位,但如何将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仍需破题。 从产业格局看,武穴市经济以第二产业为绝对支柱,化工、建材、机械制造三大传统产业贡献超50%的GDP。其中,精细化工产业在武穴经济开发区形成集群效应,部分企业已延伸至医药中间体、电子化学品等细分领域,但整体仍面临环保约束加剧、产品附加值偏低的问题。建材行业以水泥、混凝土制品为主,在房地产行业调整周期中承受较大压力。相比之下,港口经济尚未完全释放潜能——武穴港作为长江中游重要内河港口,当前业务以煤炭、矿石等大宗商品转运为主,临港加工、保税物流等高附加值业态发展滞后,与阳逻港、九江港的协同效应尚未形成。 农业领域呈现“大而不强”的特点,水稻、油菜种植面积稳定,小龙虾等特色水产养殖规模可观,但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不足30%,缺乏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区域品牌。在长江大保护战略背景下,沿江化工企业搬迁改造、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压力持续加大,而新兴产业培育尚处萌芽阶段,数字经济、现代服务业等新动能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足15%,新旧动能转换面临“青黄不接”风险。 制约发展的深层矛盾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产业生态韧性不足。传统产业链条较短,上下游协同创新薄弱,如化工产业尚未形成“基础原料—精细化学品—终端制品”的完整链条,导致抗市场波动能力较弱。二是要素配置效率偏低。尽管拥有长江岸线资源,但港口与腹地产业联动不足,多式联运体系尚未健全;人才结构失衡问题突出,技能型劳动力占比超60%,但新材料、智能装备等领域高端人才稀缺,企业研发投入强度长期徘徊在1.2%左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三是区域竞争关系复杂。毗邻的黄石市着力打造长江中游科创高地,九江市推进万亿临港产业带建设,武穴市既面临产业同质化竞争压力,又需应对人才、资本等要素的“虹吸效应”。 面向未来,武穴市需围绕“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定位,实施三大战略突破。首先,重塑临港经济新范式。突破传统“港口+转运”模式,规划建设武穴临港产业协同区,重点发展三大方向:一是依托长江水运成本优势,吸引新能源装备、智能船舶等先进制造业,打造“前港—中仓—后厂”产业链;二是发展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探索铁矿石、粮食等商品的期现联动交易;三是建设鄂东跨境电商集聚区,通过“港口+数字化”重构区域贸易网络。在此过程中,需与阳逻港共建航运服务联盟,实现航线、仓储、信息平台的资源共享。 其次,构建产业转型新动能。针对传统产业实施“绿色手术”:化工行业重点攻关生物基材料、电子化学品等赛道,建设零碳化工示范园区;建材行业推广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发展光伏建筑一体化产品。同时培育新兴产业增长极:利用长江丰富水资源布局绿氢制备与储运基地,配套发展氢燃料电池产业链;依托小龙虾产业集群优势,建设国家级水产预制菜产业园,发展冷链物流、生物提取等高附加值环节。特别需强化武汉都市圈产业协同,承接光谷科创大走廊的生物医药、智能装备外溢产能,构建“研发在武汉、转化在武穴”的协作模式。 最后,创新城乡融合新机制。以“长江文化”为纽带,在沿江区域规划农文旅融合示范带:东段发展生态农业观光,中段打造工业遗址公园,西段建设湿地休闲度假区,形成“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空间。创新要素流动制度,试点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田园综合体建设;实施“新农人培育计划”,通过电商直播、智慧农业等培训推动农村劳动力技能升级。在公共服务领域,可探索与武汉三甲医院共建专科医疗联合体,借助远程医疗缩小城乡健康服务差距。 实现这些突破需配套保障体系,对关键技术攻关给予“投资+担保+贴息”组合支持,制度层面推行“环境容量银行”机制,通过排污权交易引导企业绿色改造。实施层面建立“链长+专家顾问团”制度,为重点产业链配备技术智库。唯有如此,武穴市方能从“长江通道”跃升为“长江枢纽”,在鄂东高质量发展格局中占据关键支点地位。
正式签约!10亿元智染纺织服装项目落户黄梅 灵润黄梅 2025年04月24日 19:10 湖北  4月24日,黄梅县签约智染纺织服装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0亿元,建成后预计年产值超10亿元,税收贡献2600万元以上。县委副书记、县长刘婷出席签约仪式,并与企业代表座谈交流。 在刘婷及嘉宾的的见证下,县委常委、湖北小池滨江新区党工委书记商胜辉与企业方代表签约。  据了解,此次签约的智染项目主要建设差别化纤维印染整理面料研发生产基地。项目分两期推进,一期计划建设厂房6万平方米以上,新上印染生产线14条及后整理配套设备等。该项目的落户,将为黄梅县纺织服装产业链带来多维度带动效应,为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注入核心动能。 座谈会上,企业代表表示,将加快推进项目开工建设,为黄梅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刘婷指出 此次签约是双方合作的新起点,希望双方按照协议内容,加强沟通协调,合力推动项目建设,实现互利共赢。同时,相关部门要围绕项目开工、建设、审批等环节,强化资源要素保障,推动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  刘婷强调 要坚持高起点规划,紧跟现代纺织产业发展方向,以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为引领,优化设备工艺,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竞争力;坚持快节奏推进,部门服务专班与企业工作专班要协同联动,加快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坚持优服务保障,全力做好用地报批、配套设施建设等工作,为项目落地提供坚实支撑。 县委常委、副县长於小平介绍签约项目基本情况。副县长熊仲钢参加活动。
花桥作协黄梅访禅:四祖寺与五祖寺的时光行吟 兰洪亮 广济天下 2025年04月19日 07:06 湖北 暮春的早晨,黄梅初晴不久,山峦裹着青灰色的雾纱,我有幸跟作协花桥分会的一群文友往黄梅去采风。 四祖寺:古柏荫里听梵音 上午快9点时,我们到达四祖寺。四祖寺位于黄梅县城西北15公里的双峰山中。该寺是中国佛教禅宗第四代祖师道信大师的道场。寺庙始建于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距今已有1370年历史,是中国禅宗第一所寺院,由四祖寺院、双峰山自然景观和历代人文古迹组成,唐代柳宗元、柳公权等众多文人墨客曾到此拜佛赏景。历史上多次重建,终毁于兵燹。现存毗卢塔、众生塔、衣钵塔、灵润桥、四祖殿、蕉云阁及多方摩崖石刻。寺庙东南北三面青松翠竹环抱,流水混混,风景如画,清静幽雅。 我们一行人踩着古老佛寺的石阶健步而行,只见青苔在石缝里泛光,壁虎在石缝里游动,那有厚重历史的巨石像被岁月吻过的痕印让我印象深刻,古寺在静谧中等候着访客的脚步。 山门的匾额被前一天的大雨洗得发亮,我们一跨进佛寺不久,便见三棵千年的古柏,其中两棵龙柏树(俗称倒插柏),一棵云柏树(又称祥云柏)。只见那云柏树枝盛叶茂,挺拔俊秀,据说是道信禅师亲手所植,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主干已中空,却在躯干上迸发新枝,嫩绿的柏叶垂落如帘,恍若禅宗“枯木龙吟”的话注脚。 路过藏经阁,只见阁前的银杏虽未逢秋,却也在春风里抖落细碎的光斑,落在“破额山前碧玉流”的摩崖石刻上,让李白的诗句多了几分水润的禅意。 我们随后沿着回廊转至毗卢塔,只见七层青灰色砖石塔在修竹间兀立,塔内供奉的四祖真身像已斑驳难辨,唯有塔檐铜铃在风中轻响,应和着后山溪涧的潺潺。忽然想起《五灯会元》里道信禅师“营宇立寺,聚徒五百”的记载,千年前的禅堂应也是这般寂清吧? 五祖寺:莲花峰下觅衣钵 吃过午饭,我们一行人又从四祖寺往东南行二十里到五祖寺,远远看到,冯茂山(即东山)莲花峰的葱茏已托出五祖寺的雄姿。山门石阶道旁的不知名野花开得正泼辣,却在遇见“一天门”的瞬间敛了颜色——石坊上写着“上接达摩一脉,下传能秀两家”的对联,对联两侧赫然写着能秀二人当日题写的佛偈,直接点出五祖两位弟子惠能和神秀对禅宗的深远影响,将禅宗衣钵的千年纠葛凝在斑驳石纹里。 我们拾级而上,每一步都踩着历史的平仄:当年神秀题壁“身是菩提树”,慧能吟出“本来无一物”,这石阶上或许还留着他们踏过的苔痕,只是被时光酿成了无声的偈语。 来到真身殿。只见殿里的五祖弘忍像端严如昨,案前长明灯跳动的光,映得“真身殿”匾额上的金箔忽明忽暗。 我们来到后山的“传法洞”,此洞藏在藤萝深处,我们没敢进去,我站在洞口臆想:弘忍将衣钵交付慧能时,可曾想过这一送,便送开了“南能北秀”的禅宗新天地?我站在讲经台远眺,只见山谷间云海翻涌,恰如当年顿渐之争的波澜,最终都化作了青山不语的从容。 我们来到飞虹桥(又叫花桥),发现这是一座重建于清乾隆五十八年冬的石砌单拱桥,桥面盖有青瓦长廊,两端砖砌牌坊上,上面题有“放下着”、“莫错过”横匾。通过百度查找出处,才知这是清咸丰某年,邑中几个秀才偶然闲暇游到此间,看瀑布、听鸟啼、敞开衣襟,乘山风纳凉,觉得此处风景奇秀,恋眷不肯离去,便向寺中老僧借得笔墨,写下“放下着”三个字,流传下来,让后人品味。而我想“放下着”是叫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放下烦恼与珍惜当下,让我们感受到一种内心的平静与反思,提醒我们在人生中要学会放下不必要的负担,珍惜眼前的美好。 我们又到六祖殿,发现六祖殿东侧种着一棵高大的古青檀树,树龄据说已有1000多年。祖曰,菩提本非树。我在树下徘徊,不禁猜想,它是否曾经进入大师的一念间?
放大招!495万助力武穴竹产业腾飞! 广济天下 2025年04月10日 07:03 湖北 编者按 春潮涌动,战鼓催征。全省“新春第一会”让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冲锋号角响彻荆楚大地,全省再担保体系以实干为舟、以创新为帆,在服务省委省政府“建成支点”战略中扛起使命担当,为实体经济“开局领跑”注入强劲动能。为凝聚发展共识、激发体系活力,省再担保集团推出“体系聚力建支点 奋力拼出开门红”专栏,展示全省再担保体系奋战首季“开门红”,助力湖北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武穴担保 赋能竹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征程中,金融担保成为激活农业产业的关键力量。湖北融创农业生态有限公司作为武穴市马垅村的一家民营企业,凭借竹笋种植、加工与销售领域的多年深耕,逐渐成为行业新秀。然而,竹苗生长周期长、前期投入高等问题一度令企业陷入资金困境,流动资金短缺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 精准纾困:495万担保贷款解燃眉之急 武穴市中小担保公司迅速响应,联合武穴农商行为融创农业生态公司提供了495万元担保贷款。这笔资金如同“雪中送炭”,不仅缓解了企业的短期压力,更为其后续发展注入动能。通过优化贷款审批流程,中小担保公司与银行仅用一周时间完成尽调与放款,高效服务让企业得以快速投入生产优化与技术升级。 提质增效:种植规模与产能双突破 在担保资金的有力支持下,融创农业生态公司发展驶入发展“快车道”。在种植规模上,雷竹种植面积从原有基地扩展至1800亩,新增白脯鸡竹、台湾绿竹等特色品种,进一步丰富了产品线,形成多元化产品矩阵。依托技术升级与经验积累,春笋产量实现跨越式增长:2022年产量为7.5万公斤,2024年跃升至20万公斤,预计2025年将达到30万公斤。公司销售收入同步攀升,业务规模实现质的飞跃。 惠农共赢:家门口就业助力乡村共富 企业发展不仅带来经济效益,更释放出显著的社会价值。目前,融创公司为当地提供20个固定就业岗位,并在生产旺季为马垅村、方洪村等周边村庄创造逾150个临时岗位,有效盘活农村富余劳动力,助力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带动户均年增收超万元。这一模式既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也为乡村经济注入活力。 金融赋能:打造乡村振兴“武穴模式” 武穴市中小担保公司的创新实践为农业融资提供了新思路:以种植规模、订单合同为信用核心,破解农业企业“轻资产、缺抵押”难题;从资金困境到产业振兴,从单一生产到全链升级,中小担保公司赋能农业的实践,不仅让企业焕发新生,更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当竹林郁郁葱葱、村民笑颜舒展,这场金融与农业的“双向奔赴”,正书写着乡村振兴的鲜活答卷,奏响了武穴市乡村振兴的“开门红”乐章。
孔垄奋力建设 奋力项目建设年 推进四大攻坚行动丨黄梅孔垄:以"一根纱"织就纺织产业新图景 灵润黄梅 2025年04月07日 19:45 湖北 纺织服装产业是我县的主攻产业之一。作为我县纺织重镇,孔垄镇纺织服装行业因势利导,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通过专注纺好“一根纱”,在轰鸣的纺织机械声中,奏响了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集群化迈进的奋进曲。 4月7日,走进孔垄镇长鸿纺织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一排排轰鸣的智能化纺纱设备正以每分钟1800转的速度高速运转,成吨的棉花经过清花、梳棉、定条等9道工序,从生产线上产出一筒筒洁白的纱线。  “现在看到的520锭长车设备,相比传统设备产能提升85%,棉结杂质控制比国标高30%。”公司董事长邢新指着全自动生产线介绍,企业通过引进国际先进的萨维奥自动络筒机、特吕茨施勒梳设备,将产品从低端底纱升级为高端针织面料纱,销售价格跃升50%。 这样的蜕变并非个例。在距离长鸿纺织不远的黄梅天源纺织有限公司也因技改焕发新活力。 “由技术创新驱动带来的产品差异和成本差异优势,让我们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并更加坚定创新引领的发展思路。”黄梅天源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胡顺民介绍:“技改以后,实现产能翻番、用工减少10%。” “从做好‘一根纱’开始,我们找到了突围路径。”孔垄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潘淳道出产业升级的底层逻辑。这个纺织历史悠久的乡镇,曾面临设备老化、产品同质、利润微薄的困境。在县镇两级政府引导下,企业锚定“专精特新”方向,聚焦纺纱环节做深做透。据悉,截至目前,全镇规上企业25家,其中规上纺织企业23家,占全县纺织产业总数的40.35%,值得一提的是,23家规上纺织企业中90%是纺纱企业。  为推动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孔垄镇进一步完善创新发展机制,积极实施优质企业培育计划,常态化开展技术改造项目督导服务和政策宣贯,深度挖潜企业技改意向和需求,推动企业谋划实施一批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项目。 数据印证着蜕变:全镇纺织产业技改项目22个,累计投资3.55亿元,已形成环锭纺与气流纺并存、16—64支多规格纱线全覆盖的产业格局,无结头纱接近100%,关键技术指标领跑行业。 “我们不仅要纺好纱,更要织就现代纺织产业新图景。”孔垄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潘淳表示,通过专注纺好“一根纱”,融入全县纺织服装产业延链补链大文章,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聚能。
黄梅发展之路 看三省交界口子县黄梅的经济发展路径 灵润黄梅 2025年04月06日 18:03 湖北 1-2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4%、限上社零额增长17.5%; 与武汉东湖高新区合作,打造“光谷第九园小池科技产业园”,组建光电线缆联合实验室,研发6G通信新材料; 与省长投合作“平台+基金+孵化器”招商,实施投资10亿元的欣盛达、投资30亿元的杰顺通等项目,打造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配套基地…… “黄梅一季度新开工项目123个,投资规模236亿元,新签约项目55个,协议投资额188亿元,其中过10亿元项目4个。”4月3日下午,在全市“聚力建支点·夺取开门红”县市长(局长)话经济系列新闻发布会上,黄梅县委副书记、县长刘婷介绍了当前黄梅经济运行情况,一季度经济运行稳进提质,实现良好开局。 以项目为轴,拉动经济大增长 “我们将围绕‘项目建设年’,推动重点项目的实施落地。”在发布会上,黄梅县发改局党组书记、局长陈胡丹说,今年会聚焦产业承载能力,大力实施三个百亿产业项目建设,纺织服装产业推动盛发、文发等7个投资105亿元纺织项目和热电联产、污水处理厂等5个投资25亿元园区配套项目;新能源产业加快推进紫云山抽水蓄能、科华储能等6个项目、投资130亿元建设;新材料产业加快龙源石膏延链补链,推动平煤神马尼龙改性材料等8个投资110亿元项目落地实施,力争产业项目年度投资140亿元以上。  在民生工程上,围绕城乡建设补短板、强功能、提品质,重点推进城区污水管网更新改造、排涝管网连通工程、乡村振兴示范片、“厕污垃”协同治理项目,同时推进楼市开发转型,打造高品质住宅,建设青年社区,满足不同层次市民的住房需求。 黄梅是鄂赣皖三省交界的“鄂东门户”、湖北东向开放的“桥头堡”。作为三省交界的口子县,黄梅立足区位优势,不断深化区域合作,为支点建设服务。 “跨省跨江合作是必不可少的。”陈胡丹介绍,黄梅以绿色印染产业基地为重点,推进园区共建,同时发挥九江石化聚酯纤维和电解液、隔膜产业基础优势,小池绿色印染基地优势,推进九江与小池的产业项目协作。 在融入武鄂黄黄都市圈上,黄梅深化与武汉东湖高新区协作,龙头企业科普达与武汉烽火通信、长飞光纤建立稳定配套,带动宇洪光电等20余家企业,形成60亿级产业集群,光电护套料细分领域国内市场占有率约12%。 “我们会搭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三位一体合作体系,实现‘研发在武汉、生产在黄梅’。”陈胡丹说,此外还将围绕区域交通互联互通、优质稻和淡水产品供应链建设,加快打造区域集散节点,将黄梅建成“北粮南运”节点、水产品加工集散基地。 以产业为基,擘画奋斗新画卷 招引投资20亿元的华丰龙赛尔纤维、12亿元的聚衣堂纺织产业园等头部项目落户黄梅,补齐上游织造短板,填补周边地区20亿米的印染缺口,打造辐射中部的现代纺织产业基地; 借助华科光电国家实验室,科普达研发生产的光缆骨架料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市场价格从每吨8万元降至3万元,5G光缆特种材料被华为V6、V7系统认定为替代进口的合格材料; …… “我们采用链式招商、平台招商、以商招商的方式,以高质量招商助推工业高质量发展。”黄梅县委常委、副县长黄治冶说,目前黄梅已建立黄梅籍楚商信息库,建成鄂东纺织研究院、小龙虾研究院、光电线缆联合研发实验室,科技赋能产业升级。  当前,湖北正全力构建“11223N”现代纺织产业布局,旨在成为全国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的主要承载区。 这一机遇对黄梅而言无异于甘霖。纺织产业是黄梅的主攻产业,连续8年被列为湖北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其拥有全产业链中纺纱、织布、染整、服务4个环节中的3个,纺织服装产业闻名全国。 “我们正加快打造鄂东现代纺织及印染产业集群。”黄梅县科经局党组书记、局长戴联明介绍,今年新增投资30亿元,建设完善园区的专项配套,依托小池绿色印染产业园,实行供水、蒸汽、污水处理、污泥处理、中水回用等“五统一”。目前,热电联产项目正在抓紧建设,污水处理项目计划年底投产。 在重构产业链条上,黄梅积极承接长三角、珠三角产业转移,产业链上游发展差异性化纤原材料、功能性纤维和再生纤维项目;产业链中游发展高端织造以及优质绿色印染项目;产业链下游招引品牌服装、产业用纺织品项目,打造全产业链。同时还会加强与科创平台、院校的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发展能级。
武穴开展水经济产业招商座谈会 2025年04月08日 07:05 湖北  春暖花开日,游子归来时。4月5日,在碧波荡漾的梅川水库畔,武穴市水利和湖泊局、招商中心相关负责人与12位南京武穴商会代表共聚一堂,共叙乡情,共谋发展。  座谈会上,市招商中心和市水利和湖泊局有关负责人分别介绍了我市发展优势以及武穴市水资源、在建水利工程和谋划项目的基本情况,并盛情邀约各位武穴籍在外人才常回乡走一走、转一转,看一看武穴美景,尝一尝特色美食,叙一叙家乡情怀,把先进理念、优质项目引回家乡。 “此次座谈,充分感受到家乡踔厉奋发的势头,武穴空域条件优越、资源禀赋丰富,在低空经济发展上空间无限”,南京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浦口区领导小组专班副主任岳利凡激动地说,“低空经济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未来发展潜力不可估量,将来我们一定会把项目资源往武穴引”。 “武穴的发展让我们倍感振奋,也信心满满,南京武穴商会将积极探索合作机会,助力武穴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武穴当好支点建设黄冈排头兵,贡献商会力量。”南京武穴商会会长郭继军表示。 梅川碧水映照游子初心,长江奔流激荡发展豪情。这场以“乡情为纽带、发展为主轴”的座谈会,凝聚起“楚商归巢”的磅礴力量。武穴将发挥更大的作为,以“支点城市”的姿态,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壮阔图景中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奋力项目建设年 推进四大攻坚行动丨“链”上发力 助推小龙虾产业高质量发展 灵润黄梅 2025年03月24日 21:04 湖北   春水初生,龙虾渐肥。作为湖北省水产大县,黄梅县2024年稻虾养殖面积达36.5万亩,年产量突破5.5万吨,位居全市第一。依托规模化养殖基础,黄梅县以“链”为轴,通过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畅通供应链,推动小龙虾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3月24日清晨4点,小池镇莲籽湖庄园的康宏生态小龙虾集货中心灯火通明。分拣工人陈义才和同事们熟练地将鲜活的小龙虾按规格分拣入筐。“每天凌晨3点到10点是收虾高峰,分拣后加冰装箱,当天就能发往江浙市场。”陈义才介绍。 “集货中心的启用,不仅让小龙虾从塘口到餐桌的流转效率大幅提升,而且过去养殖户单打独斗,价格波动大、销路不稳定,现在集货中心统一收购、统一发货,每斤收购价比市场价高出1-2元。”集货中心负责人黄家琦表示。作为拥有800亩虾塘的养殖大户,他对集货模式带来的便利深有体会。建设村级小龙虾集货中心,打通了农副产品生产端的“最初一公里”,而供应链平台建设则打破产销“时空壁垒”,实现供需精准对接,推动小龙虾产业增值延链。 当天,在湖北小龙虾产业控股集团,工人正紧锣密鼓装修供应链运营中心。据悉,这一中心平台集产品展示、选品品鉴、直播带货等功能于一体,预计4月底投入运营。  “通过数字化供应链,黄梅小龙虾能精准对接全国40多个城市的订单,覆盖江浙沪闽粤等20多个县市。”聚虾科技实业公司负责人李红卫介绍,中心供应链平台整合物流、金融、冷链等资源,让小龙虾突破传统销售半径,实现“订单直达塘口、物流全国通达”。 据悉,养殖户只需将虾送至集货中心,后续分拣、运输、结算均由平台统一完成。此外,直播带货中心的建设,能进一步拓展线上市场,让“云端龙虾”触达更远消费者。“高峰期日发货量预计达50吨,年供应链交易额有望突破10亿元。”李红卫信心满满。 我县的小龙虾产业升级,不仅体现在产销环节,更在于价值链的深度挖掘。依托省农发集团成立的供应链黄冈子公司,我县构建起涵盖育种、生产、加工、流通、服务的一体化体系。在加工端,推动小龙虾从初级农产品向预制菜、调味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延伸;在品牌端,通过统一包装、地理标志认证提升市场溢价能力。 这一系列举措带来显著效益:养殖户每亩增收超500元,而供应链平台的规模化运营,更将本地塘口价抬高10%-15%。“过去卖虾要四处奔波,现在家门口就能卖出好价钱!”孔垅镇养殖户王师傅感慨道。  “我们的目标是让黄梅小龙虾‘游’向全国,‘链’接万亿市场。”黄梅县农业农村局水产事业发展中心专职副书记胡习军表示,将加快供应链平台建设,促进供、产、运、加、销有机衔接,力争全年小龙虾供应链加工、销售、服务额达10亿元。
全县春季农业生产现场会在蔡山镇召开 今日蔡山 2025年03月25日 19:12 湖北  3月25日,黄梅县春季农业生产现场会在蔡山镇召开。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周明,副县长刘远征,副县长王玲,各乡镇分管农业副书记,县直部门主要负责领导及部分企业和主体代表参加会议。   玉米种植示范基地现场  镇党委副书记蒋俊峰介绍我镇春耕生产工作开展情况。  407亩玉米种植示范基地 蔡山镇现有耕地11.8万亩,其中水田5.3万亩、旱地6.5万亩,水田主要以虾稻连作为主,种植中稻。旱地主要种植小麦、油菜、蔬菜、玉米为主。我镇全面开展春耕生产工作,确保农业生产有序进行。 01 强化组织领导 蔡山镇先后在3次党委会上研究春耕生产工作,同时召开1次春耕备耕专题会,分配种植任务,明确工作要求。由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牵头,7个总支分头作战,做到了目标任务具体到田头、责任传导到人头,全镇春耕生产有力有序推进。 02 强化宣传发动 截至目前,已入户宣传2000余人次,印发宣传资料5000余份,召开湾子夜话近100场次,已完成3100亩春玉米大田移栽,目前正在实施4.7万亩油菜和5.1万亩小麦春防。经多次与黄冈齐农公司沟通,3月底启动1100亩高标准智慧大棚种植,主要种植黄瓜、辣椒和茄子,掀起了春耕生产热潮。 03 强化服务保障 组织召开2次农技培训会,印发农技简报2期3500份、江汉大米(华香优228、华夏香丝)栽培技术指导宣传单1300份。在直通农户的“最后一公里”上,蔡山镇组织1家镇级供销社、2家村级供销社、1家无人机飞防公司、17家农资服务网点提前储备充足的各类种子、化肥、农膜、农机,一个电话就把农资服务和技术服务送到农民田间地头,当好农业生产的贴心管家。 蔡山镇将一如既往扎实抓好“三农”重点工作,为黄梅建成“鱼米之乡”展现蔡山作为。
改扩建工程批复 31亿!G105北澳线黄梅赣鄂界至共青城市关帝庙段改扩建工程批复 2025-3-2212:43广东 江西省发展改革委关于G105北澳线黄梅(赣鄂界)至共青城市关帝庙段改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初审意见 一、为提升南昌至九江国道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优化环庐山旅游交通体系,完善区域路网结构,促进沿线区域经济发展,同意建设G105北澳线黄梅(赣鄂界)至共青城市关帝庙段改扩建工程 项目单位为九江市公路发展中心。 本项目起点位于九江长江一桥赣鄂界,完全利用现G105以及已建成九园路、九江快速路一期地面辅道(部分利用高架)至高铁新区南侧,利用段长28.2公里;新建路段起点位于高铁新区九江快速路8号匝道终点,经柴桑区狮子街道,于狮子街道樟树下村处上跨杭瑞高速、又经岷山乡、马回岭镇,德安县林泉乡、高塘乡,经顾田特大桥,于高塘乡高塘中学附近处上跨福银高速、高塘乡河里刘家处上跨京九铁路,后于马回岭镇铭山村处下穿昌九城际铁路,终点位于共青城市泽泉乡关帝庙村,接现状S215昌九大道与G105交叉口 三、项目路线全长63.428公里,其中新建段35.228公里,利用已建成路段28.2公里。新建段设置桥梁2336米/12座,涵洞158道,隧道2305米/2座,互通立交3处,平面交叉18处,养护工区2处,停车区2处,桥隧监控通信站1处,桥隧养护管理站1处,S301连接线2.3公里/1处,马回岭连接线4.387公里/1处。新建段采用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建设,公路等级:新建段为一级公路,S301连接线为二级公路,马回岭连接线为三级公路。汽车载荷等级:新建段及S301连接线采用公路-Ⅰ级,马回岭连接线采用公路-Ⅱ级。设计速度:新建段及S301连接线采用80公里/小时,马回岭连接线采用4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新建段25.5米,S301连接线12米,马回岭连接线8.5米。 四、项目计划建设工期45个月。 五、项目总投资为311803万元,其中除申请的上级补助外,其余资金由九江市财政资金配套解决。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