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wb🌴 gwb20091128
关注数: 469 粉丝数: 649 发帖数: 33,938 关注贴吧数: 84
EB中的历史战役 感谢@伊壁鸠鲁主义者 伊普苏斯会战 前301年 自亚历山大大帝在前323年去世后,他那东起阿拉霍西亚、西达希腊的庞大帝国旋即四分五裂,各地总督拥兵自重雄踞一方;这些军阀现在有了新的名称——继业者。在长达23年的混战中,最后活下来的只有五人,他们分别是:统治安塔利亚的安提哥努斯·独眼龙、马其顿的卡桑德、色雷斯的利西马斯科、埃及的托勒密·救主和巴比伦的塞琉古·胜利。尽管独眼龙的领土为四个继业者所包围,但他那不可抑制的野心依然期盼着能一统江山,重现亚历山大的辉煌。 与他儿子德米特留斯·围攻者一道,独眼龙的扩张行动从未停息。而命运之神似乎也照料着他,在同其他继业者的较量中常站上风而仅有少数几次失败。常胜常捷使得独眼龙忘乎所以,以致在征服了塞浦路斯后他和他儿子自冕为王。这冒失的行动激怒了其他继业者,现在卡桑德、利西马斯科、托勒密和塞琉古结成了同盟。之后,在前301年弗里吉亚的普塔苏斯城附近双方展开决战,塞琉古统帅联军对付独眼龙和他的儿子。 这次战役的细节已经不为人所知了,因为只有两名古典作家的记载流传下来。一个是普鲁塔克的《德米特留斯传》(传中的着重点是德米特留斯的英雄行为、事件对战役的影响),另外一个则是西西里的戴奥多鲁斯流传下来的只言片语。 战役重建如下: 独眼龙统帅着7万名步兵、1万名骑兵和75只象,而他的对手则是塞琉古统帅着的64000名步兵、10500名骑兵、400只象和120辆叙利亚战车,此外还要加上卡桑德和利西马斯科带来的2万名轻步兵、骑兵、战车和战象。双方布阵类似,都是长枪方阵居中而骑兵分布两翼、战象则在轻步兵的伴随下列于战线前方(尽管,独眼龙的战象数量远不如塞琉古但后者依然分出百余头作为预备队)。塞琉古和独眼龙面对面地座阵中央;独眼龙的右翼骑兵由他儿子德米特留斯统领,而对方则分别由安条克(塞琉古的儿子、未来的塞琉古国王)和利西马斯科统领左、右翼骑兵。 战斗开始于德米特留斯轻率地发动对安条客所统左翼骑兵的攻击,后者在对方凌厉的攻势下退向附近的一个山谷。这时,塞琉古抓住敌人部队分离的机会派战象隔开了德米特留斯和独眼龙的联系。 尽管独眼龙的方阵部队人数更多且厚,但由于右翼缺乏骑兵的保护,塞琉古很轻松地调动轻装部队和达赫骑兵从后包围对方兵阵。霎时箭如雨下,独眼龙的方阵土崩瓦解其本人也死于标枪之下。
【转贴】重磅出击!二战市场花园战役首部国人实地考察纪录片 原帖: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clanlong.com%2Fthread-239844-1-1.html&urlrefer=711f485451cdf8fd4db4f3e4bf495352 作者:【LONG】longbow 本人一直在收集市场花园战役的相关资料,并于2013年6月24日启程赴荷兰实地考察市场花园战役地域,经过从阿纳姆至埃因霍恩一共3天的考察,分别实地考察了阿纳姆、奈美根、格拉夫地区、费赫尔、桑城、埃因霍恩等主要地区及沿途附属的几十个重要战斗发生地,拍摄了许多视频资料,掌握了大量一手地形等资料,回国后制作了这部考察记录片<br /> 本片是中国第一部全景式实地考察市场花园战役地点的记录片系列,希望这些宝贵的资料能填补国内这一段战史方面研究领域的空白! 本片是本人独立业余制作,分上中下三集,先放出第一集,后续两集还在制作中,片中根据剧情穿插了一些《遥远的桥》电影中的一些画面和镜头,增加代入感 附带我本次考察的自制手册,里面包含了视频中没有的大量珍贵的图片资料,欢迎下载,视频是480P版本高清的,如需要720P超清版的,可直接联系本人:QQ 717939624 转载请注明作者,谢谢 视频下载: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kuai.xunlei.com%2Fd%2FKGbfDgKVnADCK9lRf61&urlrefer=170c9d36a3fc9e4a347eaa51c817d28d 手册: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kuai.xunlei.com%2Fd%2FKGbfDgJv1QDLoNpRd94&urlrefer=370d1aedda7773813a9c3aa2da9fe658视频来自:优酷 视频: 国内首次市场花园战役独家实地考察记录(上集)480P标清版
【转贴】重磅出击!二战市场花园战役首部国人实地考察纪录片 原帖: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clanlong.com%2Fthread-239844-1-1.html&urlrefer=711f485451cdf8fd4db4f3e4bf495352 作者:【LONG】longbow 本人一直在收集市场花园战役的相关资料,并于2013年6月24日启程赴荷兰实地考察市场花园战役地域,经过从阿纳姆至埃因霍恩一共3天的考察,分别实地考察了阿纳姆、奈美根、格拉夫地区、费赫尔、桑城、埃因霍恩等主要地区及沿途附属的几十个重要战斗发生地,拍摄了许多视频资料,掌握了大量一手地形等资料,回国后制作了这部考察记录片<br /> 本片是中国第一部全景式实地考察市场花园战役地点的记录片系列,希望这些宝贵的资料能填补国内这一段战史方面研究领域的空白! 本片是本人独立业余制作,分上中下三集,先放出第一集,后续两集还在制作中,片中根据剧情穿插了一些《遥远的桥》电影中的一些画面和镜头,增加代入感 附带我本次考察的自制手册,里面包含了视频中没有的大量珍贵的图片资料,欢迎下载,视频是480P版本高清的,如需要720P超清版的,可直接联系本人:QQ 717939624 转载请注明作者,谢谢 视频下载: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kuai.xunlei.com%2Fd%2FKGbfDgKVnADCK9lRf61&urlrefer=170c9d36a3fc9e4a347eaa51c817d28d 手册: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kuai.xunlei.com%2Fd%2FKGbfDgJv1QDLoNpRd94&urlrefer=370d1aedda7773813a9c3aa2da9fe658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NTgwNjY0NDI4.html&urlrefer=cf30c418a024501f45ff82a3ba7a532b 视频: 国内首次市场花园战役独家实地考察记录(上集)480P标清版
【中国周刊】六月刊—河流之死 3月26日,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报道了水利部对河流的普查结果:“《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公报》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有22909条。而过去统计,我国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0000多条,新旧数据相差了27000多条。” 第二天,中国河流减少一半的新闻铺天盖地,随后被水利部辟谣,而辟谣之后也暴露出更大的荒唐。 但无论如何,中国的河流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伤害,这一点是不争的事实。 模糊的家底 我国河流总数为何减少了一半?这个问题成为所有媒体关注的焦点。 水利部副部长矫勇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一方面确有一些河流因气候变化、社会经济发展等而萎缩消失,另一方面,此次普查利用了更精确先进的手段和技术,也是原因之一。 “过去都是90年代我们专家依靠过去的老地图、老资料来进行统计计算的,而这次我们是运用国家1:5万(比例)的最新的地图,再加上遥感影像这些设备,一条河、一条河提取出来的,所以它的准确度应该是更高。“ 即使如此,河流减少一半,也仍然惊人。 一位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告诉《中国周刊》记者:“河流减半的新闻吸引了全部的眼球,但实际上,5万条的数字只是估算值,中国根本不可能有5万条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 清华大学河流研究所教授王兆印介绍,“以往沿用中国的河流数据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在上个世纪50年代的统计结果,那个年代的数据比实际偏高是普遍现象,中国到底有多少河流其实一直是一个空白。”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统计数据出现在了1996年商务印书馆年出版的《中国的河流》一书中。书中写道:数量多,流程长,是中国河流的突出特点之一。全国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0000余条,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580条,大于1万平方公里的尚有79条。 其实,只要做做算数题,就可以知道,当年得出的数字,是多么虚妄。 水利部一名专家计算了一下:假设这5万条河流的流域面积都仅有100平方公里,其他两组数据也以此类推,且互不重叠,那么我们很容易就能计算出中国的河流流域面积到底占多大面积。10000×79+1000×(1580-79)+100×50000=7291000。 这意味着按照1950年代的数据,我国河流流域面积有72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76%。 即便是囿于技术条件,中国当时的专家只能用1:30万的比例尺估算河流数量,但是这样简单的计算就能知道这个数据的误差很大。 在为我们广阔的河流流域面积骄傲了60多年后,我们才知道,那是个不可能的数字。 既然过往的数字不可靠,那就意味着我们的河流没有减少一半,可也同时意味着,河流到底是否减少,如果减少,减少了多少,永远都是一笔糊涂账了。 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说,”一个国家的水利部门都不知道自己的家底,中国官方过去50年对于河流的管理能力可见一斑。“
【中国周刊】六月刊—河流之死 3月26日,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报道了水利部对河流的普查结果:“《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公报》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有22909条。而过去统计,我国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0000多条,新旧数据相差了27000多条。” 第二天,中国河流减少一半的新闻铺天盖地,随后被水利部辟谣,而辟谣之后也暴露出更大的荒唐。 但无论如何,中国的河流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伤害,这一点是不争的事实。 模糊的家底 我国河流总数为何减少了一半?这个问题成为所有媒体关注的焦点。 水利部副部长矫勇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一方面确有一些河流因气候变化、社会经济发展等而萎缩消失,另一方面,此次普查利用了更精确先进的手段和技术,也是原因之一。 “过去都是90年代我们专家依靠过去的老地图、老资料来进行统计计算的,而这次我们是运用国家1:5万(比例)的最新的地图,再加上遥感影像这些设备,一条河、一条河提取出来的,所以它的准确度应该是更高。“ 即使如此,河流减少一半,也仍然惊人。 一位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告诉《中国周刊》记者:“河流减半的新闻吸引了全部的眼球,但实际上,5万条的数字只是估算值,中国根本不可能有5万条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 清华大学河流研究所教授王兆印介绍,“以往沿用中国的河流数据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在上个世纪50年代的统计结果,那个年代的数据比实际偏高是普遍现象,中国到底有多少河流其实一直是一个空白。”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统计数据出现在了1996年商务印书馆年出版的《中国的河流》一书中。书中写道:数量多,流程长,是中国河流的突出特点之一。全国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0000余条,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580条,大于1万平方公里的尚有79条。 其实,只要做做算数题,就可以知道,当年得出的数字,是多么虚妄。 水利部一名专家计算了一下:假设这5万条河流的流域面积都仅有100平方公里,其他两组数据也以此类推,且互不重叠,那么我们很容易就能计算出中国的河流流域面积到底占多大面积。10000×79+1000×(1580-79)+100×50000=7291000。 这意味着按照1950年代的数据,我国河流流域面积有72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76%。 即便是囿于技术条件,中国当时的专家只能用1:30万的比例尺估算河流数量,但是这样简单的计算就能知道这个数据的误差很大。 在为我们广阔的河流流域面积骄傲了60多年后,我们才知道,那是个不可能的数字。 既然过往的数字不可靠,那就意味着我们的河流没有减少一半,可也同时意味着,河流到底是否减少,如果减少,减少了多少,永远都是一笔糊涂账了。 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说,”一个国家的水利部门都不知道自己的家底,中国官方过去50年对于河流的管理能力可见一斑。“
运城“房媳”有俩户口纪委干部一户落北京 陕西神木“房姐”事件还在调查中,网上又现“房媳”身影。爆料人称,山西运城市纪委干部张彦有两个分别落在北京和山西的户口,其身为前运城财政局局长的公公在各地拥有十余处房产。记者昨天发现,两个户口都有在册信息可查,并且头像相似度也较高。 本报记者梅天一 >>查户口 房媳京晋两户口均在册 爆料人称,张彦是运城市纪委干部,其丈夫和公公分别为原运城夏县**局局长孙红军和原运城财政局局长孙太平。张彦有两个户口,一个名为张彦,户口落在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902号505室。另一个名字是冬岩,户口落在山西省夏县裴介镇裴介村6区14号第一组。两户口的原籍都在山西运城。 爆料人称,丈夫孙红军在任职**局长期间,为张彦办一张夏县的身份证并非难事。名为“冬岩”的身份证为孙红军与孙太平买房、转移资产所用。 爆料人提供的张彦在京身份证图片显示,2007年张彦的户口所在地为顺义区杨镇***。记者经相关渠道查询后,发现张彦已把户口从顺义迁到了海淀区中关村***。 经查证,张彦在京身份证姓名为张彦,曾用名张祥,户籍所在地为海淀分局中关村***;其在晋户口名为冬岩,落户在夏县**局裴介***。两户籍的出生年份相同,但日期相差二十余天。从身份证照片上看,二者面部相似,脸部结构一致,但前者拍照时并未化妆。
运城“房媳”有俩户口纪委干部一户落北京 陕西神木“房姐”事件还在调查中,网上又现“房媳”身影。爆料人称,山西运城市纪委干部张彦有两个分别落在北京和山西的户口,其身为前运城财政局局长的公公在各地拥有十余处房产。记者昨天发现,两个户口都有在册信息可查,并且头像相似度也较高。 本报记者梅天一 >>查户口 房媳京晋两户口均在册 爆料人称,张彦是运城市纪委干部,其丈夫和公公分别为原运城夏县**局局长孙红军和原运城财政局局长孙太平。张彦有两个户口,一个名为张彦,户口落在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902号505室。另一个名字是冬岩,户口落在山西省夏县裴介镇裴介村6区14号第一组。两户口的原籍都在山西运城。 爆料人称,丈夫孙红军在任职**局长期间,为张彦办一张夏县的身份证并非难事。名为“冬岩”的身份证为孙红军与孙太平买房、转移资产所用。 爆料人提供的张彦在京身份证图片显示,2007年张彦的户口所在地为顺义区杨镇***。记者经相关渠道查询后,发现张彦已把户口从顺义迁到了海淀区中关村***。 经查证,张彦在京身份证姓名为张彦,曾用名张祥,户籍所在地为海淀分局中关村***;其在晋户口名为冬岩,落户在夏县**局裴介***。两户籍的出生年份相同,但日期相差二十余天。从身份证照片上看,二者面部相似,脸部结构一致,但前者拍照时并未化妆。
河南78岁老太做环卫工36年仍是临时工 月薪700元 2012年12月28日,河南省遂平县建设路,78岁的“环卫奶奶”张秀荣在冰天雪地里打扫卫生。图片来源:温暖/CFP2012年12月28日,河南省遂平县建设路,78岁的“环卫奶奶”张秀荣在冰天雪地里打扫卫生。图片来源:温暖/CFP 原标题:78岁老太当了36年临时工 河南78岁环卫工成“史上最久临时工”。环卫奶奶张秀荣从1976年就开始做环卫工,已经干了36年,一直都是临时工身份,没有社保医保和养老保险等,工资从最初的每个月20元到现在的700元。 老人说自己闲不住, 虽然工资不多, 但自己很满足。“领导们对我很好,很照顾我。” 网友热议 @张怡Amy:就不应该有临时工! @三镇诉师:按照1978年国务院关于职工退休的相关规定,一般情形下,女职工退休年龄为50岁,女干部为55岁,男性统一为60岁!该老奶奶1984年已经超过50岁,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也就不存在办理社会保险等问题!1984年以前的环卫工人身份就是当初被定性为临时工,一般而言,也不存在社会保险等情形! @张益要奋斗:向奶奶致敬“您辛苦了”!为社会付出一辈子,民政部门是不是得实施些计划? @shine和硕:感动中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了这则新闻,我主要到两点:1、政府应该多关怀这样的人,特事特办,让他享受到应有的待遇。(别的不说,就老奶奶的手也该算因公致残的)2、我们年轻人不能动不动喊累,其实和很多人相比,没法比。
研究称十年来43名落马省部级官员“边腐边升 昨日,全国数十名廉政专家齐聚羊城,参加第二届中国廉政制度创新学术研讨会热议反腐。广东省纪委副书记王兴宁在致辞中表示,广东正在进行制度改革和创新,将积极学习借鉴香港廉政公署的做法和经验,更好地将反腐纳入制度化。   此次会议由中山大学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等主办,王兴宁在研讨会致辞中说:“我们准备进行一些制度改革和创新,目前重点考虑和正在开展试点的工作,首先,积极探索和推进全省公共用车制度改革。实现货币化、市场化、社会化。”其次广东将积极稳妥推进 领导干部家庭财产申报试点工作。王兴宁坦言目前这是全社会关注的重点,已经选择三个地方进行试点。   第三,推进全省预防腐败信息系统建设。通过建立防腐网络,达到信息共享。“与中大廉政中心合作,建立一个模型,为更好预防、研判、分析腐败现象规律,及早提出对策提供重要的渠道。”   此外,将积极学习借鉴香港廉政公署的做法和经验,总结广东省一些地方探索。通过建立反腐败地方立法制度,更好把反腐败纳入制度化。    带“病”提拔后倒在 省部级?   研究称近年来厅级或厅级以上官员初次腐败多在47岁   昨日,香港教育学院社会科学系博士生刘九龙向研讨会提交了《中国内地落马官员带“病” 提拔现象研究》(以下简称研究)的论文,分析了中国内地2002年至今年11月15日落马的43名省部级官员带“病”提拔(边腐边升)的现象,发现其中多从地厅级开始有腐败行为,平均年龄为47 .48岁。    腐败总量下降大案上升   该研究认为,1997年以来,中国内地持续开展的反腐败斗争对关于贪污腐败现象的频发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内地 官员腐败案件总量在1997年至2002年间达到高峰后,2002年左右开始呈现下降趋势,但同时大案要案数量不降反升,查处腐败官员的时间周期越来越长,更为突出的问题是官员带“病”提拔现象越来越严重。   因此,刘九龙通过对中国内地2002年至今落马的43名省部级官员带“病”提拔过程的考察,尝试对中国内地落马高官带“病”提拔的现象作出符合当前内地政治现实的合理解释。    官员有腐败还上升   经过统计分析发现,2002年被查处的省级腐败官员是3名,2003年3名,2004年、2005年都是4名,2006年有8名。2007年有2名,2008年有4名,2009年11名,2010年3名,2012年1名。   分析发现,从初次腐败行为的级别来看, 正厅级干部占了近一半,加上副厅级就占据了3/4.从最终的级别来看,副省级占了3/4.可以看出多数带“病”提拔的干部,基本都是在原有职级上进步一到两级,成为副省级干部以后,才在任上被中央发现有腐败行为。    初次腐败多在47岁   该研究称,43名腐败干部中初次 腐败行为时平均年龄为47.48岁,标准差为5.92,最大年龄是60岁,最小年龄是36岁。最后一次腐败行为的平均年龄为57.02岁,标准差为4.99,最大年龄是66岁,最小年龄是46岁。被发现腐败时的平均年龄为58.02岁,标准差为4.87,最大年龄是68岁,最小年龄是47岁。   从这一数据来看带“病”提拔的省部级官员,其平均经济腐败事件在10年左右,绝大多数是5年到15年之间。从这一样本展现的数据看,59岁现象并非事实。在样本中,官员初次腐败的职级,正厅级、副厅级占据3/4,正部级、副部级占据1/4,只有1名正处级干部。   按照公务员法,一个22岁的本科毕业生,如果没有破格提拔,最快晋升到正厅级也需要25年,也就是47岁才可以。而这10年间带“病”提拔至省部级的领导干部,都属于晋升过程中的成功者。    八成在同地区晋升   初次腐败行为时,官员的职务100%属于党政、司法、国企等实权部门,而最终职务中,有12人转任人大、政协,占28%.可见越是有权力的岗位越容易产生腐败行为,   此外,在平均10年的经济腐败犯罪期和提拔过程中,中直系统的领导干部比例略有增加。这一比例的变化,也符合这一规律,在样本43名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初次腐败行为时的职务和最终职务做对比,发现在同部门或者同地区晋升的人数为37人,占86%.这一比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印证,同级党委推荐的干部相对于中央直接决定的干部,是带“病”提拔的干部的可能性更高。    反腐创想    “ 廉政特区”构想    前海横琴或可候选   在研讨会上,最受与会者关注的一个热点就是“廉政特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任建明在会议上首次系统地阐述了“廉政特区”的构想。   任建明认为,所谓“廉政特区”,就是把中国的一些地方设立为能够深入、综合地进行反腐败改革试验的区域。鉴于深圳前海、珠海横琴的特殊性,如果领导班子有政治决心和主动意愿,可以作为候选。   任建明认为,基于新加坡和香港的案例经验,廉政特区完全可以在5到10年内取得成功。   根据香港的历程,“廉政特区”试验也可划分为三个阶段:一、准备阶段,用时半年,主要任务是反思过去的反腐败工作;二、集中查处阶段,用时1年到1年半,为配合快速、有效查处,特别是以最短的时间、最小的代价清理历史上积累下来的腐败问题,可以研究在本阶段开始前,同时推出财产申报制度和有条件部分特赦政策;三、综合治理阶段,用时3年到3年半。 (来源: 扬子晚报)
首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