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远🌊 青鸢小兵
法律、教育咨询、房地产
关注数: 112 粉丝数: 295 发帖数: 11,426 关注贴吧数: 21
青岛大学历史沿革 1985年在青岛职业大学(1984年创建、后停止招生并搬走)地址上复建青岛大学。 1993年山东纺织工学院、青岛医学院、青岛师范专科学校并入青岛大学 1981年青岛教师进修学院(大专班)升格为青岛师范专科学校 青岛教师进修学院参见山东:“青岛教育学院(……)历史沿革” 1999年山东纺织工业干部学校并入青岛大学 2001年青岛医学院(附院护士学校)并入青岛大学 青岛医学院、青岛医学院(附院护士学校)参见山东:“青岛医学院-……历史沿革” 2001年外经贸部青岛疗养院并入青岛大学 2002年青岛高级职业学校并入青岛大学 1964年青岛市手管局财会计统学校创建 1965年青岛市手管局财会计统学校更名为青岛市手工业管理局半工半读中等技术学校 1965年青岛工艺美术学校并入青岛市手工业管理局半工半读中等技术学校 1966年青岛市手工业管理局半工半读中等技术学校(原青岛工艺美术学校部分)改建为青岛工艺美术学校 青岛工艺美术学校参见山东:“青岛美术专科学校-…..历史沿革” 1975年青岛市手工业管理局半工半读中等技术学校更名为青岛轻工业学校 1982年青岛包装学校创建(合署) 1975年青岛自行车厂技工学校(筹)创建 1978年青岛自行车厂技工学校(筹)创建青岛市轻工技校 1983年青岛第一轻工业学校创建(合署) 1978年青岛铸造机械工业学校(筹)创建 1978年青岛铸造机械工业学校(筹)创建青岛机械工业学校 青岛机械工业学校更名为青岛机电学校 1980年青岛市财政学校创建 1981年山东纺织工学院(分校)改建为青岛纺织工业学校 1997年青岛纺织工业学校、青岛财政学校、青岛机电学校、青岛第一轻工业学校、青岛轻工业学校合并组建青岛高级职业学校 2003年民办青岛华文语言专修学院并入青岛大学 2002年民办青岛华文语言专修学院创建 2014年四方机厂职工医院并入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附:山东纺织工学院(青岛纺织专科学校)历史沿革 1950年华东纺织管理局青岛分局纺织技术训练班创建 1952年华东纺织管理局青岛分局纺织技术训练班、青岛纺织分局党委会党训班合并组建华东纺织管理局青岛分局干部学校 1953年济南中等技术工业学校(纺织科)并入青岛纺织管理局干部学校 济南中等技术工业学校参见山东:“济南工学院(……)历史沿革” 1953年华东纺织管理局青岛分局干部学校更名为青岛纺织管理局干部学校 1953年青岛纺织工业学校创建(合署) 1958年青岛纺织工业学校、青岛纺织管理局干部学校合并组建青岛纺织专科学校 1959年青岛纺织管理局干部学校(电气专业)参与合并组建郑州纺织机械制造学校,现发展为中原工学院 1963年青岛纺织专科学校改建为青岛纺织工业学校 1966年青岛纺织工业学校、山东纺织工业管理局技工学校合并组建山东省半工半读纺织工业学校 1964年山东纺织工业管理局技工学校创建 山东省半工半读纺织工业学校更名为青岛纺织工业学校 青岛纺织工业学校更名为山东省纺织工业学校 1977年青岛工艺美术学校(印染图案专业)并入山东省纺织工业学校 青岛工艺美术学校参见山东:“青岛美术专科学校-……历史沿革” 1978年山东省纺织工业学校升格为山东纺织工学院 1993年山东纺织工学院撤销,并入青岛大学
昌潍农业专科学校(昌潍农学院)历史沿革 昌潍农业专科学校(昌潍农学院)历史沿革 1956年山东省昌潍农业学校创建 1958年山东省昌潍农业学校升格为昌潍农学院 1959年昌潍农科所、种猪场、园艺场、桑苗圃并入昌潍农学院 1959年昌潍农学院改建为山东省昌潍农业专科学校 昌潍农业专科学校(昌潍农科所部分)独立并改建为昌潍农科所 昌潍农业专科学校(昌潍种猪场部分)独立并改建为昌潍种猪场 昌潍农业专科学校(昌潍园艺场部分)独立并改建为昌潍园艺场 1963年山东省昌潍农业专科学校改建为山东省昌潍农业学校 昌潍地区农机训练班并入山东省昌潍农业学校 1965年昌潍地区农机训练班创建 1971年山东省昌潍农业学校升格为山东省昌潍农业专科学校 1973年山东省昌潍农业专科学校改建为山东省昌潍农业学校 2001年山东省昌潍农业学校撤销,参与合并组建潍坊职业学院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blog.sina.com.cn%2Ffkzhu90&urlrefer=a9880959de195dda321b727a5644fb06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blog.sina.com.cn%2Ffkzhu91&urlrefer=099b6ba54e07d5bd1272e51158e5eaf6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blog.sina.com.cn%2Ffkzhu92&urlrefer=e55113a2f6794bfa7f862c40ba93bbfa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blog.sina.com.cn%2Ffkzhu901&urlrefer=0f9a8ca1d29fc819ab2decb0dbf58038
青岛大学纺织工程专业接受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11月5日,以江南大学王鸿博教授为组长的纺织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现场考查专家组一行5人莅临我校,开始为期3天的现场考查。5日上午,纺织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现场考查工作见面会在学校办公楼第一会议室召开。专家组全体成员,校长夏东伟,校党委常委、副校长于永明出席会议。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学院负责人,纺织服装学院党政领导、管理人员、纺织工程专业全体教师参加会议。   夏东伟首先代表学校向专家组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衷心感谢各位专家长期以来对学校的关心与支持。夏东伟简要介绍了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介绍了学校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进展情况,以及纺织工程专业的总体情况。夏东伟指出,专家组此次来校对纺织工程专业开展现场考查,不仅是对专业办学水平的全面诊断,更是对学校办学水平的一次全面检查。对推动纺织工程专业建设,全面提升学校工程教育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期望各位专家多提宝贵意见,对纺织工程专业建设给予悉心指导和帮助,同时希望通过此次专业认证,推动学校专业建设工作进入快速发展的新轨道。   随后,专家组组长王鸿博介绍了工程教育认证的目的和要求,以及此次现场考查工作的重点。纺织工程专业负责人邢明杰就专业自评报告中未充分说明的内容,分别从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实践环节等方面做了进一步补充介绍。专家组成员针对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学生实践教学的开展、日常教学经费投入以及招生工作等方面进行了现场提问,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纺织服装学院负责人、纺织工程专业负责人做了解答和说明。   见面会后,专家组实地考察了我校生物多糖纤维成型与生态纺织国家重点实验室、纺织服装学院专业实验室、电工电子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应用物理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心理咨询中心。认证期间,专家组将通过听课、访谈、查阅资料等方式开展现场考查工作。
第30届世界模特小姐大赛中国总决赛在柯桥圆满落幕  建设丝路柯桥,打造时尚纺都。11月3日晚上,第30届世界模特小姐大赛中国总决赛暨国际总决赛预赛在绍兴柯桥中国轻纺城体育中心隆众举行。绍兴市领导马卫光、盛阅春、丁如兴、陆维,及柯桥区领导沈志江、赵如浪、吴晓、孟柏干、金水法、杨伟卿、周树森、齐方良、祝静芝等出席颁奖盛典,与现场8000多观众一起尽情欣赏来自全国各大专院校的50多名参赛选手及五大洲不同肤色的世模选手的精彩表演,一同见证第30届世界模世界模特小姐大赛中国总决赛冠军的荣耀角逐。   第30届世界模特小姐大赛中国总决赛暨国际总决赛预赛在绍兴柯桥举行   此次盛典的举办将“国际纺织之都”绍兴柯桥与拥有全球五大洲4万多名职业名模的世界模特小姐大赛跨界“联姻”,意义十分重大。柯桥区委书记沈志江在开幕致辞上说,今年是中国轻纺城开埠30周年,也是世界模特小姐大赛创办30周年,在这个特别的日子绍兴柯桥再次和时尚结缘,让本次赛事变得更加有意义,它将是一场时尚的聚会、产业的共鸣。   绍兴市委书记马卫光上台致辞表示,此次盛典花落绍兴将成为古老历史与现代文明激情碰撞、时尚文化与时尚产业完美对接的一次时尚盛典,可以不断扩大中国轻纺城国际品牌影响力,为绍兴拓展国际市场创造更优条件和更大平台。   世界模特小姐国际组织机构主席、第30届世界模特小姐大赛组委会主席、第30届世界模特小姐大赛评审团主席安娜小姐认为,通过世界模特小姐大赛这一全球时尚盛世落在绍兴柯桥举办,将进一步扩大中国轻纺城在全球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树立绍兴市柯桥区打造丝路柯桥、时尚纺都的新形象。   浙江绍剧院国家一级演员,绍剧猴戏传承人及领军人物刘建杨的绍剧猴戏表演《齐天大圣》   当晚,所有选手穿着由中国轻纺城面料制成的华服,在经过民族服装、泳装、晚装和才艺表演等一系列的精彩展示后,来自青岛大学纺织学院的戚言畅获得第30届世界模特小姐大赛中国总决赛冠军殊荣,西安工程大学的李欣妍、北京服装学院的常明娇分别荣获亚军和季军。本届大赛除评选出第四、五名,最佳形象奖、最佳上镜奖、最佳才艺奖等10个单项大奖外,还特别增加了网络人气奖第一、二、三名的评选。  民族服装表演  晚装表演  戚言畅获得第30届世界模特小姐大赛中国总决赛冠军   活动最后为庆祝世界模特小姐大赛和中国轻纺城的30岁华诞。在颁奖典礼现场,中国轻纺城建设管理委员会党工委书记张伟江、浙江中国轻纺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葛梅荣、浙江中国轻纺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虞伟强、安娜主席上台吹蜡烛、切蛋糕。全球纺织网、网上轻纺城CEO韩冲等为中国轻纺城发展做出贡献的十大经营者代表被邀请上台,和选手们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性的时刻。全场万名观众起立齐唱生日歌,将世界模特小姐大赛和中国轻纺城的30岁华诞推向了最高潮,创下了中外模特佳丽与万名观众祝福生日的全记录,预示着世界模特小姐大赛和中国轻纺城都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省部共建生物多糖纤维成形与生态纺织国家重点实验室揭牌日期:2018-11-15 来源:科技处 作者:图/闵灏 文/郑蕾 阅读:7次 新闻网讯 11月15日上午,省部共建生物多糖纤维成形与生态纺织国家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在办公楼第一会议室举行。山东省科技厅基础研究处副处长赵文彬,青岛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吕鹏,校党委书记胡金焱,校长夏东伟出席揭牌仪式并为省部共建生物多糖纤维成形与生态纺织国家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由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军主持。胡金焱在致辞中表示,青岛大学省部共建生物多糖纤维与生态纺织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揭牌,是青岛大学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他代表学校对国家重点实验室顺利揭牌表示热烈祝贺,对莅临参加揭牌仪式的领导、嘉宾和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对受聘担任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届学术委员会委员表示诚挚敬意,对各位领导和专家长期以来对学校事业发展的关心、支持与帮助表示衷心感谢。胡金焱介绍了我校发展概况和当前科学研究有关情况。他表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正式揭牌,为我们更好地发挥科技和人才优势,推动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学校将以此为契机,推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一是提高标准,争创一流。学校将严格按照科技部的建设要求,开展高水平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努力把实验室建设成为集人才、科研、管理、服务等为一体的一流国家级重点实验平台。二是明确方向,突出特色。学校将瞄准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进一步突出优势领域和特色,聚焦山东原始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发挥重点实验室对山东纺织工业的支撑作用。三是落实责任,全力推进。学校将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国字号”招牌,举全校之力为实验室建设提供全方位的“人财物”保障,切实发挥各位专家委员的作用,激发制度和政策活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示范带动作用突出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胡金焱强调,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既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光荣而神圣的使命。他真诚地希望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委员为实验室的发展多提宝贵意见,一如既往地支持我校各项事业发展。学校将以建设好国家重点实验室为重大机遇,立足国家战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打造具有世界前沿的研发平台、开展无可替代的高端研究、建设一流水平的科研队伍、形成开放合作的运行机制,全力支撑山东纺织工业高质量发展,为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吕鹏在讲话中对我校近年来推出的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系列举措予以充分肯定。他表示,青岛大学纺织学科是历史悠久的优势学科,当前实验室研究的是最前沿纺织新材料,在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实验室的建设也是一个典型的产学研结合的案例。青岛市科技局将继续对青岛大学的建设与发展予以支持。他表示,相信实验室一定会不辱使命,砥砺前行,在服务青岛大学发展和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结出丰硕果实。仪式上,夏东伟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华大学教授俞建勇,天津工业大学教授肖长发,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教授张军,北京服装学院教授王锐,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教授级高工王玉萍,武汉纺织大学教授徐卫林,东华大学教授毛志平,我校教授夏延致、韩光亭、房宽峻等10位知名专家学者颁发了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委员聘书。 夏东伟在总结讲话中表示,实验室从2004年建立后一直培育到现在,走过了14年历程,今年终于得到科技部批复并正式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他对各位专家学者长期以来对青岛大学纺织服装学科发展的帮助和支持表示感谢,对专家学者们百忙中前来参加揭牌仪式和举行会议表示感谢,对大家提出的今后实验室发展与建设的宝贵意见表示感谢。学校将在今后发展中,一定不辜负各位专家学者的厚爱与期望,进一步完善实验室的管理机制和人才队伍建设机制,加强支持实验场所及设施建设,把实验室建设好发展好。 仪式结束后,学术委员会主任俞建勇主持了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会上,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韩光亭汇报了实验室建设总体情况与近期工作,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副主任夏延致汇报了实验室建设运行方案与开放课题。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和基础研究水平的重要举措。多年来,实验室坚持高标准建设目标,针对新型生物多糖纤维成形与生态纺织的科学问题和共性关键技术问题开展研究,重点围绕生物成纤资源筛选与生物多糖制取、生物多糖纤维成形、生态功能纺织品创制三个研究方向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积极承担国家和区域重大科研任务,加快重大科技项目协同攻关,推动海藻纤维凝胶纺丝制备工艺等10项发明专利成果成功转化,加速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有效对接,成立了青岛源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加快产业化推广,发挥生态纺织、新材料、生物等多学科交叉融合优势,助力山东纺织行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新旧动能转换做出了积极贡献。 来自山东省科技厅、青岛市科技局等有关单位负责人,纺织学科研究领域相关专家学者,媒体记者,我校有关学院及部门负责人等120余人参加了仪式与会议。
关于潍坊农业大学(筹)的几点推测 【政策依据】:01潍坊市报批建设中国农业对外开放综合改革试验区,已通过国WY审议。其历史地位与 东营黄河农高区,济南黄河样板先行区等具有同等的优势。 02国家要求山东省作为乡村振兴的样板省,山东省要求潍坊市作为山东省乡村振兴和农业改革的样板市和领头市 03山东省13五期间,预设了高校增长名额,其中潍坊食品科技职业学院,潍坊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山东海洋技术大学,歌尔电科科技职业学院等皆列入省规。在潍坊市减少高校名额(升级转设)符合一定的政策期待。 【现有基础】 01山东省批复北大峡山现代农学院,于19年下旬竣工投用,拨付省级编制200人,并配套数亿元资金。 02潍坊职业学院设有农林科技学院,潍坊科技学院设有贾思勰农学院,潍坊学院设有农业工程学院,潍坊工程职业学院设有 花卉种植学院,潍坊设有市属农科院,潍坊设有 山东省畜牧兽医职业学院。 03,寿光市的蔬菜中心被列入国家计划,雷沃、福田的农机等发展势态良好,潍坊大型农业巨头众多比如得利斯,诸城外贸,寿光蔬菜,青州花卉等 03潍坊寒亭区(附设农业试验经开区(属于功能区,已被峡山取代)),设有 【中国食品谷片区100平方公里】,预留了3000亩科研用地。 【推测设想】根据国家、省市对潍坊农业发展,乡村振兴的期待,迅速的整合农业口的资源,让平台成为潍坊市农业智力资源的蓄水池和供水库成为当务之急。 想法:01撤销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校址设潍坊农业大学主校区,并在 寒亭 规划建设2000亩新校区。 02潍坊学院的农业工程学院,潍坊职业学院的农林科技学院整体划转入 潍农。 03潍坊科技学院编制撤销,改设潍坊农业大学(寿光),仿照山大威海,保留蔬菜等特色,与潍坊农业大学同轨运行,部分专业和院系重复。 04设滨海水产研究院 和峡山未来农业研究院,由滨海和峡山区代建工程,其中峡山未来研究院毗邻 北大现代农学院建设。 05,新的潍坊农业大学经费来源 由省市统筹,编制来源由省市统筹。 06,潍坊市农科院整体并入 ------------------------------------------------------------------------------------------------------------------------------------------ 该内容具备可行性,具备操作性,与潍坊市经济区域发展的紧密性和迫切性相契合。
关于潍坊农业大学(筹)的几点推测 【政策依据】:01潍坊市报批建设中国农业对外开放综合改革试验区,已通过国WY审议。其历史地位与 东营黄河农高区,济南黄河样板先行区等具有同等的优势。 02国家要求山东省作为乡村振兴的样板省,山东省要求潍坊市作为山东省乡村振兴和农业改革的样板市和领头市 03山东省13五期间,预设了高校增长名额,其中潍坊食品科技职业学院,潍坊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山东海洋技术大学,歌尔电科科技职业学院等皆列入省规。在潍坊市减少高校名额(升级转设)符合一定的政策期待。 【现有基础】 01山东省批复北大峡山现代农学院,于19年下旬竣工投用,拨付省级编制250人,并配套数亿元资金。 02潍坊职业学院设有农林科技学院,潍坊科技学院设有贾思勰农学院,潍坊学院设有农业工程学院,潍坊工程职业学院设有 花卉种植学院,潍坊设有市属农科院,潍坊设有 山东省畜牧兽医职业学院。 03,寿光市的蔬菜中心被列入国家计划,雷沃、福田的农机等发展势态良好,潍坊大型农业巨头众多比如得利斯,诸城外贸,寿光蔬菜,青州花卉等 03潍坊寒亭区(附设农业试验经开区(属于功能区,已被峡山取代)),设有 【中国食品谷片区100平方公里】,预留了3000亩科研用地。 【推测设想】根据国家、省市对潍坊农业发展,乡村振兴的期待,迅速的整合农业口的资源,让平台成为潍坊市农业智力资源的蓄水池和供水库成为当务之急。 想法:01撤销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校址设潍坊农业大学主校区,并在 寒亭 规划建设2000亩新校区。 02潍坊学院的农业工程学院,潍坊职业学院的农林科技学院整体划转入 潍农。 03潍坊科技学院编制撤销,改设潍坊农业大学(寿光),仿照山大威海,保留蔬菜等特色,与潍坊农业大学同轨运行,部分专业和院系重复。 04设滨海水产研究院 和峡山未来农业研究院,由滨海和峡山区代建工程,其中峡山未来研究院毗邻 北大现代农学院建设。 05,新的潍坊农业大学经费来源 由省市统筹,编制来源由省市统筹。 06,潍坊市农科院整体并入 ------------------------------------------------------------------------------------------------------------------------------------------ 该内容具备可行性,具备操作性,与潍坊市经济区域发展的紧密性和迫切性相契合。
打造品质校园,只差钱了 10月18日,崂山分局局长作为青岛大学项目管家带队来到校园,帮助【青岛大学院士公寓】和海【峡两岸交流基地】进行项目选址,并踏勘【泓园学生公寓及服务中心项目】现场,对规划及建筑方案进行提前服务,提前做好前期准备。待项目正式立项后,即可批准项目规划方案、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采用图证分离的方式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2018年截止目前,崂山分局已完成【青岛大学文化艺术综合楼】、【浩园综合服务楼】、【图书信息中心】、【浮山校区东院教学实验楼】等多个项目的规划手续办理,总建设规模约10万平方米。分局在规划服务中始终遵循“有需必应、无需不扰”的原则,切实为企业提供“管家式、保姆式”服务,下一步将不断提升规划服务效能和规划服务品质,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更加优质和便捷服务。 ------------------------------------------------------------- 据悉,文化艺术楼3万平,图书信息中心5万平,东院教学实验楼4万平。青大院士公寓,海峡两岸服务基地,泓园学生公寓,浩园综合服务楼的新建情况,目前不清楚。 文化艺术楼已经完成招标,年底动工,东院教学实验楼完成监理招标,图书信息中心进度较慢。 以上总投资金额超过8亿元。。全部项目在2020年完工后,,将使得 浮山校区换发新的活力,成为青大当之无愧的主功能校区。 ---------------------------- 2019年初,青大原先盖的科技研发中心和医学教育综合楼,也将迅速投用。。 ----------------------------- 只要进度不放慢,浮山校区的服务功能和现代化体验将迅速提升。
山东师范大学历山学院(齐鲁科技学院)项目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公示 建设项目名称:山东师范大学历山学院(齐鲁科技学院) 建设单位:山东师范大学历山学院(统一社会信用代码79731408-1) 建设位置: 云门山路与历山学院路交叉口东南侧 用地面积:75587㎡ 审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山东省城乡规划条例》 公示时间:2018年3月13日——2018年3月20日 如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以书面形式向我局提出,并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公示期满若无异议,我局将依法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联系电话:0536—3889905 下面就按照时间顺序看一下齐鲁科技学院诞生掠影。2017年3月,山东师范大学历山学院启动转设齐鲁科技学院的工作。 2017年5月26日,山东师范大学历山学院召开转设工作专题部署会,确立了学校转设为“齐鲁科技学院”的工作实施方案及任务分工,成立了专项领导小组。 2017年9月23日,山东师范大学历山学院与青州市图书馆、青州市新华书店签署合作协议,扩大历山学院图书资源。 2017年11月,山东师范大学历山学院新校区正式启动规划建设 2017年12月24日潍坊市召开了“谋划2018年工作务虚会”,青州市的教育工作要点中提到了“抓好齐鲁科技学院新校等建设”。 2018年1月1日,在山东师范大学历山学院董事长金德禄发表《二〇一八年新年献词》,他说,“2018年将是我们在青州办学史上最为重要的一年,学校转设为“齐鲁科技学院”已经列入教育部“十三五”规划 ”。 2018年3月13日,青州政府网发布了《山东师范大学历山学院(齐鲁科技学院)项目建设用地规划许可批前公示》,其项目名称即为“山东师范大学历山学院(齐鲁科技学院)”。 2018年4月1日,齐鲁网记者在位于青州市科教创新园区的齐鲁科技学院新校区建设现场,看到6栋可容纳5100名学生的公寓楼即将封顶。
SS大学历山学院(齐鲁科技学院)项目建设用地规划公示 山东师范大学历山学院(齐鲁科技学院)项目建设用地规划许可批前公示 建设项目名称:山东师范大学历山学院(齐鲁科技学院) 建设单位:山东师范大学历山学院(统一社会信用代码79731408-1) 建设位置: 云门山路与历山学院路交叉口东南侧 用地面积:75587㎡ 审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山东省城乡规划条例》 公示时间:2018年3月13日——2018年3月20日 如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以书面形式向我局提出,并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公示期满若无异议,我局将依法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联系电话:0536—3889905 伴随着齐鲁医科大学和新齐鲁工业大学的组建,齐鲁科技学院也即将“上线”。齐鲁科技学院由位于青州市的山东师范大学历山学院转设而成,新校区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这也意味着,山东高校中的独立学院又将减少一所,而“齐鲁”系高校又增添一员。 下面就按照时间顺序看一下齐鲁科技学院诞生掠影。 2017年3月,山东师范大学历山学院启动转设齐鲁科技学院的工作 2017年5月26日,山东师范大学历山学院召开转设工作专题部署会,确立了学校转设为“齐鲁科技学院”的工作实施方案及任务分工,成立了专项领导小组。 2017年9月23日,山东师范大学历山学院与青州市图书馆、青州市新华书店签署合作协议,扩大历山学院图书资 2017年11月,山东师范大学历山学院新校区正式启动规划建设。 2017年12月24日潍坊市召开了“谋划2018年工作务虚会”,青州市的教育工作要点中提到了“抓好齐鲁科技学院新校等建设”。 2018年1月1日,在山东师范大学历山学院董事长金德禄发表《二〇一八年新年献词》,他说,“2018年将是我们在青州办学史上最为重要的一年,学校转设为“齐鲁科技学院”已经列入教育部“十三五”规划 ”。 2018年3月13日,青州政府网发布了《山东师范大学历山学院(齐鲁科技学院)项目建设用地规划许可批前公示》,其项目名称即为“山东师范大学历山学院(齐鲁科技学院)”。 2018年4月1日,齐鲁网记者在位于青州市科教创新园区的齐鲁科技学院新校区建设现场,看到6栋可容纳5100名学生的公寓楼即将封顶。
2019年社科基金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    东伟对我校2018年的人文社科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学校今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19项,成绩喜人,这是全体科研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果。人文社科处认真筹备本次会议,分析了一系列数据,做了大量工作,会议材料内容详实,很有针对性。但是,会议材料和有关数据显示,我校人文社科工作无论与学校办学目标相比,还是与对标高校相比都有很大差距,需要我们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发展步伐,提升发展质量,全面提升学校人文社科发展水平。为此,夏东伟提出五点要求: 一是要高度重视国家社科基金申报工作。夏东伟强调,数据反映大问题,社科基金的数量直接影响下一步博士学位点的申报,基金数量上不去,上博士点根本无从谈起。基金申报一定要有学科交叉意识,学科间相互交叉支持,彼此都能找到新方向。比如,神经科学与外语交叉,人文社科与大数据交叉,人文社科研究引入定量分析工具等等,这是我校作为综合性大学所具备的优势,要用足用好。 二是学校作为青岛地区唯一的综合大学,人文社科必须快速建设发展起来,回答十九大报告中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系列理论与实践命题,这是我们的使命所在。 三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不落俗套,把文科的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队伍建设、国际交流、人才培养相结合,构建我校人文社科发展的新格局。 四是要尊重人文社科的研究特点与规律,处理好中文顶级期刊和外文期刊的关系,尊重人文社科的多样性,包容差异,分类评价,营造宽松和谐、百花齐放的学术生态。 五是要找准特色,突出亮点,精准发力,重点抓好学科体系建设和青年教师培养,在某些学科方向上强化话语体系建设。夏东伟指出,学科建设的最终检验标准是话语体系能不能被我们所掌握。我们要力争在某些学科方向上掌握话语权,构建青大学派,进而联合驻青高校形成青岛学派。 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负责人介绍了加强国家社科基金申报工作的经验和举措,并在强化组织引领和专家指导方面提出了建议。人文社科处负责人分析了我校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情况,并重点布置了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的申报工作和下一步人文社科重点工作。 人文社科类学院、校直属科研机构等单位主要负责人、分管人文社科工作负责人、科研秘书及人文社科处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   【据悉,2019】年,学校希望申报成功44项,上报本子293本,争取社科基金项目取得重大成功。    【据悉2019】年,学校争取成功申报180-200项,自然科学基金,争取2022年前达到300项,实现自然科学基金 跻身全国35强。
2018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各高校上榜学科数量排名 2018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各高校上榜学科数量排名 学校名称 上榜学科数 上榜学科数排名 四川大学 63 1 浙江大学 61 2 武汉大学 57 3 吉林大学 56 4 中山大学 56 4 清华大学 55 6 上海交通大学 55 6 南京大学 52 8 北京大学 51 9 山东大学 50 10 厦门大学 46 11 东南大学 45 12 苏州大学 44 13 西安交通大学 44 13 复旦大学 43 15 同济大学 43 15 西南大学 43 15 中南大学 43 15 华中科技大学 42 19 郑州大学 42 19 重庆大学 41 21 暨南大学 39 22 大连理工大学 38 23 华东师范大学 38 23 兰州大学 37 25 北京师范大学 36 26 华南理工大学 36 26 南开大学 36 26 上海大学 36 26 深圳大学 36 26 天津大学 36 26 扬州大学 36 26 河南大学 34 33 江苏大学 34 33 陕西师范大学 34 33 湖南大学 33 36 南京师范大学 33 3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32 38 中国人民大学 32 38 哈尔滨工业大学 31 40 武汉理工大学 31 40 东北师范大学 30 42 华南师范大学 30 42 华中师范大学 30 42 北京工业大学 29 45 浙江工业大学 29 45 北京交通大学 28 47 北京理工大学 28 47 合肥工业大学 28 47 河海大学 28 47 山西大学 28 47 西南交通大学 28 47 中国海洋大学 28 4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8 47 中国矿业大学 28 47 东北大学 27 56 南昌大学 27 56 南京理工大学 27 56 安徽大学 26 59 福建师范大学 26 59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6 59 西北大学 26 59 西北工业大学 26 59 云南大学 26 59 电子科技大学 25 65 福州大学 25 65 湖南师范大学 25 65 宁波大学 25 65 广州大学 24 69 江南大学 24 69 首都师范大学 23 71 太原理工大学 23 7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23 71 华南农业大学 22 74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2 74 北京科技大学 21 76 华东理工大学 21 76 华中农业大学 21 76 J南大学 21 76 江苏师范大学 21 76 SD师范大学 21 76 中国农业大学 21 76 广东工业大学 20 83 杭州师范大学 20 83 华侨大学 20 83 湘潭大学 20 83 FS大学 19 87 上海师范大学 19 87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9 87 浙江理工大学 19 87 哈尔滨工程大学 18 91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18 91 江西师范大学 18 91 南京工业大学 18 91 南京农业大学 18 9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18 91 燕山大学 18 91 浙江师范大学 18 91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18 9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18 91 广西大学 17 101 华北电力大学 17 101 上海理工大学 17 101 北京林业大学 16 104 东华大学 16 104 湖北大学 16 104 北京化工大学 15 107 大连海事大学 15 107 福建农林大学 15 107 河北大学 15 107 河南师范大学 15 107 南方医科大学 15 107 南京邮电大学 15 107 曲阜师范大学 15 107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15 107 安徽师范大学 14 116 黑龙江大学 14 116 上海财经大学 14 116 天津师范大学 14 116 西安理工大学 14 116 长安大学 14 116 长沙理工大学 14 116 浙江工商大学 14 116 中央民族大学 14 116 东北农业大学 13 125 湖南科技大学 13 125 南通大学 13 125 山东科技大学 13 125 首都医科大学 13 125 四川农业大学 13 125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13 125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13 125 中南民族大学 13 125 北京邮电大学 12 134 河北工业大学 12 134 河北师范大学 12 134 江西财经大学 12 134 昆明理工大学 12 134 南京林业大学 12 134 上海海事大学 12 134 天津工业大学 12 134 武汉科技大学 12 134 中央财经大学 12 134 广西师范大学 11 144 河南理工大学 11 144 湖南农业大学 11 144 辽宁大学 11 144 山东农业大学 11 144 沈阳农业大学 11 144 温州医科大学 11 144 西南财经大学 11 144 海军军医大学 11 144 空军军医大学 11 144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10 154 贵州大学 10 154 哈尔滨理工大学 10 154 河南农业大学 10 154 南京医科大学 10 154 四川师范大学 10 154 天津医科大学 10 154 温州大学 10 154 新疆大学 10 154 浙江农林大学 10 154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0 154 安徽农业大学 9 165 安徽医科大学 9 165 北京协和医学院 9 165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9 165 哈尔滨医科大学 9 165 河南科技大学 9 165 内蒙古大学 9 165 山西师范大学 9 165 天津理工大学 9 165 西北师范大学 9 165 西南民族大学 9 165 陆军工程大学 9 165 中国医科大学 9 165 重庆医科大学 9 165 北京工商大学 8 179 东北林业大学 8 179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8 179 哈尔滨师范大学 8 179 海南大学 8 179 湖北工业大学 8 179 江西农业大学 8 179 辽宁师范大学 8 179 青岛农业大学 8 179 山东理工大学 8 179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8 179 浙江财经大学 8 179 中国传媒大学 8 179 重庆工商大学 8 179 重庆邮电大学 8 179 安徽财经大学 7 194 安徽工业大学 7 194 北方工业大学 7 194 常州大学 7 194 东北财经大学 7 194 贵州师范大学 7 194 吉林农业大学 7 194 江苏科技大学 7 194 南京财经大学 7 194 南京中医药大学 7 194 内蒙古农业大学 7 194 山东财经大学 7 194 汕头大学 7 194 上海科技大学 7 194 武汉纺织大学 7 194 新疆师范大学 7 194 中北大学 7 194 中国计量大学 7 194 空军工程大学 7 194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7 194 中国政法大学 7 194 北京建筑大学 6 215 渤海大学 6 215 大连医科大学 6 215 广州医科大学 6 215 湖南商学院 6 215 兰州理工大学 6 215 南方科技大学 6 215 宁夏大学 6 215 齐鲁工业大学 6 215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6 215 石河子大学 6 215 苏州科技大学 6 215 武汉工程大学 6 215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6 215 西南政法大学 6 215 云南师范大学 6 215 浙江中医药大学 6 215 郑州轻工业大学 6 215 海军工程大学 6 215 陆军军医大学 6 215 中国药科大学 6 215 成都理工大学 5 236 福建医科大学 5 236 广东财经大学 5 236 广西医科大学 5 236 广州中医药大学 5 236 河北农业大学 5 236 河北医科大学 5 236 华东政法大学 5 236 聊城大学 5 236 南京审计大学 5 236 青岛科技大学 5 236 三峡大学 5 236 山东JZ大学 5 236 山西财经大学 5 236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5 236 上海海洋大学 5 236 上海外国语大学 5 236 沈阳师范大学 5 236 沈阳药科大学 5 236 石家庄铁道大学 5 236 天津中医药大学 5 236 西南科技大学 5 236 西南石油大学 5 236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5 236 重庆交通大学 5 236 重庆师范大学 5 236 安徽工程大学 4 262 北京外国语大学 4 262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4 262 北京中医药大学 4 262 广东医科大学 4 262 广西民族大学 4 262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4 262 河南工业大学 4 262 湖南工业大学 4 262 湖南中医药大学 4 262 华东交通大学 4 262 昆明医科大学 4 262 鲁东大学 4 262 南华大学 4 262 南京艺术学院 4 262 青岛理工大学 4 262
中国科学院大学航空宇航学院正式成立 10月25日,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航空宇航学院成立大会及发展规划研讨会在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举行。 航空宇航学院是由工程热物理所牵头,与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光电研究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自动化研究所共同承建的二级学院,受国科大直接领导。学院面向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围绕系统工程、飞行器设计、推进与动力工程、信息与控制及相关前沿交叉学科,努力建设具有科教融合特色的国际一流航空宇航学院,成为航空宇航领军人才的培养基地和航空宇航重大科技进步的创新基地。 工程热物理所所长朱俊强表示,航空宇航学院的成立是顺应国家航空航天事业发展需要、推进国家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发展、培养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领军型宇航人才的重要举措,是在老一辈科学家们的大力支持与热心推动下完成的一项伟大事业,学院的成立离不开学校领导与各共建单位的大力支持,作为牵头单位,工程热物理所一定尽心尽力,把学院的建设与管理落实办好。 国科大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王艳芬代表国科大党委书记、校长李树深及校领导班子向航空宇航学院的成立表示祝贺,对参与创建航空宇航学院的各单位表示衷心感谢。她说,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起步晚,发展快”,但航空航天领域的领军型人才比较缺乏,航空航天人才的培养事业任重道远。各共建单位应该秉持“团结、共享、开放”的原则,在学院建设与管理上坚定地团结在一起,在教育教学资源上共享共赢,在科学研究与学术成果上开放合作,共同把航空宇航学院的建设与管理办得更好。 王艳芬宣读了航空宇航学院的成立文件和院长、副院长的聘任文件。在各承建单位代表的见证下,王艳芬和中科院院士徐建中共同为航空宇航学院揭牌。 揭牌仪式后,徐建中和各承建单位代表相继发言,从学院成立的必要性、原因、办学优势等方面作了阐述,认为航空宇航学院应当定位于“精英教育”,培养一批真正有事业心的领军型航空航天精英,继续推进“科教融合”,深入理解教学相长,以期把学院建设得更加卓越。 在航空宇航学院发展规划研讨会上,徐建中做题为《建设航空宇航学院 促进科学和工程融合》的报告,工程热物理所、空间应用中心、光电院、微小卫星院等有关负责人分别介绍了本所情况、研究生培养及对航空宇航学院的未来发展设想,参会的导师代表、教育干部对学院的发展规划提出建议与想法。
博士点建设新闻 【电气工程学科】10月18日下午,电气工程学院,部署落实解放思想大讨论工作。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张启春主持。院长陈道炼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齐心协力,为创建FS电气工程学科新局面而奋力拼搏”的专题报告。报告在总结过去学科取得的成绩基础上,摆事实、重数据、看发展,对比省内外同类院校和校内相近学科学院,对标电气工程博士点申报条件,分析了学院的差距和接下来的努力方向。提出要实现六大思想观念转变,明确了只有改革奋进才有出路、加大力度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加快教学科研成果产出和做强增量激活存量、机构设置与改革四大举措,提出了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和学术平台建设、学科平台建设三大目标。 张启春传达了着力破除与新时代要求、高质量发展不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思维定势,破除制约发展创新的路径依赖,找到破解难题的方法途径。要知行合一,把解放思想和建设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相结合,把解放思想融入到高素质人才培养和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学院建设上来,增强发展的紧迫感和危机感。每一位教师都要围绕院长专题报告中提出的目标任务,主动担当,自我加压,以思想解放带动工作突破,带动教学水平和学术能力提升,为学院高质量发展、尽早获得一级学科博士点献计献策。
海洋科学学科概览 最新0707海洋科学一流学科/一流学科/学科评估/学位点 世界一流建设学科   厦门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一级学科博士/硕士点 1 广东海洋大学 2 厦门大学 3 同济大学 4 中国地质大学 5 中国海洋大学 6 中国科学院大学 7 中山大学 8 山东大学 N新增-2016 动态调整 9 浙江大学 N新增-2018 动态调整 10 河海大学 N新增-2018 二级学科博士点升格 11 上海海洋大学 N新增-2018 二级学科博士/硕士点 海洋生物学   清华大学   汕头大学 海洋地质   南京大学 一级学科硕士点 1 大连海洋大学 2 国家海洋局 3 哈尔滨工业大学 4 哈尔滨商业大学 5 华东师范大学 6 淮海工学院 7 南京农业大学 8 天津科技大学 9 烟台大学 10 浙江海洋大学 11 陆军工程大学(解放军理工大学-军械工程学院-重庆通信学院-工程兵学院) 2018撤销/停招 12 天津大学 N新增-2016 动态调整 13 广西大学 N新增-2018 动态调整 14 哈尔滨工程大学 N新增-2018 动态调整 15 国防科技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国防信息学院-西安通信学院-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 N新增-2018 16 南京师范大学 N新增-2018 17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N新增-2018 18 上海交通大学 N新增-2018 二级学科硕士点 物理海洋学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 T停招/撤销-2018   海军潜艇学院 T停招/撤销-2018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海洋化学   大连海事大学   青岛科技大学 海洋生物学   海南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   宁波大学 海洋地质   吉林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 2017学科评估结果     院校名称  评估等级 厦门大学 A 中国海洋大学 A 中国科学院大学 A 同济大学 B 中山大学 B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B 浙江海洋大学 B 中国地质大学 B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B 上海海洋大学 B- 浙江大学 B- 南京大学 C 河海大学 C 广东海洋大学 C 大连海洋大学 C 哈尔滨工业大学 C 华东师范大学 C- 解放军理工大学 C-
关于批准建设省部共建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通知》 日前,科技部、江苏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关于批准建设省部共建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通知》(国科发基〔2018〕161号),批准依托苏州大学省部共建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标志着江苏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中实现突破。 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面向国家核安全和健康中国重大战略布局的需求,以放射生物效应为基础、以放射诊治和辐射防护为目标,围绕放射生物效应及机理、先进放射诊断和治疗、辐射防护研究等三个方向开展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通过资源整合、机制创新,加强放射医学、血液学、临床医学、药学、材料学等学科交叉与融合,建成特色鲜明、高水平的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创新研究基地。立足江苏、辐射全国,为提升我国放射诊疗与辐射防护技术水平作出贡献。 截止目前,江苏省共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39家、位居全国前列,其中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22家,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14家,军民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2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家。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批准建设,为江苏省省属高校院所争创国家科技创新基地、提升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水平提供了示范,对于进一步完善江苏省科技创新基地体系、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