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然清 左然清
关注数: 3 粉丝数: 22 发帖数: 2,986 关注贴吧数: 12
写写我的班级生活 写写我的班级生活 我是历史班的好孩子,咱们班级有38个人,7个男生,31个女生。哈哈我没算错吧! 历史分两个班,简称史一班和史二班。我是史二班的,避免了班级名字的尴尬。“你屎几般?”“我屎一般!”你看,多尴尬。 我们班主任是数学老师,女的,估计是东北那旮沓的。分析题目的时候,经常眼睛一瞪:“这题儿(注意,是卷舌音)和以前那道不是一样一样一样一样一样(重复多次)哒!”我们班主任经常喜欢引用成语或者俗语:俗话说,那个什么什么的对吧,那个话怎么说来着,哎,反正就那个意思!然后今天在画几何图形的时候手里拿了一支黄笔,说,我现在用红……(知道自己口误了)……蓝……粉……黄笔给大家画…… 总之我们的班主任挺有趣,做眼保健操她匆匆赶来:“校长来了!”大家马上作乖孩子状。等班主任说:“校长走了!”大家又把作业拿出来了……她说就抓学习,其它那什么的,(手一甩)随它去吧!还很好玩地警告我们,别太吵了,再吵把校长给招来了~(东北妇女吓孩子都说,你再哭,你再哭就把狼招来了~然后作饿狼扑食状,小孩马上不哭了) 我们的语文老师最显著的特征是高跟鞋,一听哒哒哒的声音就知道她来了。根据以前前排同学的血泪控诉,他曾经被语文老师的香水味道熏陶了若干学期,智力下降了若干个百分点。不过现在好象没有香水了,估计她的女儿用了。以前高二的时候,她读错了若干字,于是我们不由感叹,啊,主啊,这就是我们的语文老师吗……记得有一天,她晚一刻钟来上课,提早一刻钟下课。她经常让我们自修,以至于我们几乎把下辈子的作业也提前做完了。 我们在上课……什么?这个老师讲的是什么语言?我敢保证,她绝对不是我们的毛里塔尼亚语老师。再仔细听听……马尔代夫语?不对!……新疆话?……算了别猜了,虽然你不会相信,但这是我们的英语老师。 我们英语老师坚持给我们默写,并且她报我们默,于是她的读音成了我们的梦魇……比较典型的就是她在报cucumber(黄瓜)的时候,说,QQ8……QQ8,你用上海话读一遍,绝对没错,她读的就是这个音。 我们的英语老师分析题目比较发散。“我们看这道题目哦,这道,选什么呢?”我们马上准备修改。“哦,这道题目选A……”我们马上写A。“……还是选B或者C或者D呢?”我们愤懑地把A涂掉。“我们来看看这些句子……(以下省略七千字)”等到我们要睡着了的时候,他终于把答案告诉我们:“所以啊,选A”。 我们的历史老师是副校长,小小的眼睛,脸像从兵马俑坑里挖出来的瓷器,布满了密密麻麻的雀斑。每当我看历史老师的脸变干净了并且雀斑没有了的时候,我就知道又该换眼镜了。我们可爱的历史老师讲话的时候语调总能保持不变,就像金山词霸读文章一样,结果就是我们倒了一片。我有严重的失眠,但是每当上历史课,我总能睡上一个好觉。他的语速慢到一定程度,用爨爨同学的话说,“呆滞的历史老师,每分钟语速不超过60个字。” 别看历史老师呆呆的,他偶尔也会给我们讲几个笑话,然后他在上面笑的很开心的,我们却没有听懂,直到他讲过20年的历史,我们才会意识到他刚刚讲了个笑话。 我们班级女生占了绝对多数,于是男生的稀少导致了劳动力的极度缺乏。领书的时候,物理班浩浩荡荡二十多人,才出动了男生的三分之二,我们班级男生倾巢而出,辛苦啊。班级值周的时候要五男五女,于是一个礼拜里面,男生一直是这五个,女生换了一批又一批。下课了,女生一群一群的,我们男生只好聚在一起,密密麻麻的红色校服里只有一团黑色。哎,考试的时候更惨,我进考场才发现整个考场当时二十几个人就我一个男生,尴尬中………… 我们学校的校门开得很有特色,偌大的校门前是一堵墙,完全封闭了校门,前面是拆迁房,我们走了三年的侧门,于是我们一直把侧门当作校门的。校庆的时候放校门录象,呀,我们学校什么时候这么漂亮啦,哦,原来是那个造在墙前面的门啊,拍摄技术太精湛了,墙怎么都看不见,转来转去都是我们看上去很美但形同虚设的校门。 我们学校的食堂更有特色。大家普遍认为学校的饭菜不是人吃的,是吃人的。菜倒是很多,硬得可以拍死人的饭块啦,糖醋骨头啦,夹生卷心菜啦,沾着泥土(或许是鸡屎)的煮鸡蛋啦,油得腻死人的油面筋啦……偶尔还会给我们发滞销的柑橘,酸得像我写的诗。不过最近没有发现菜里有虫,真是一个进步。我一直说我们学校的河越来越浑浊了,我们学校食堂的汤倒是越来越清澈了。后来我在汤里捞到了粉皮,才知道原来食堂还是下了工夫的。 写晚了,写完了。 左然清 于 2008年1月23日
浓浓的淡淡 浓浓的淡淡 很久没有写过小说了,因为心情暌违了许久。现下我终于抛开了函数和几何,在键盘上记录一个瞎编的故事,一个青春心情的象征。 多愁善感是形容女子的。 ——题记 冬天的早晨还很阴沉,远方在雾霭中矫柔造作地隐约,只有车灯睡眼惺忪地逐渐亮起来,才带来了一点动着的光亮。车站和夏天比已经变了许多,站牌上的下班车程显示,我等的公交车和她还有100米。 我在冷风里看着车灯逼近,我想自己的表情这个时候一定很漠然。白雾在眼前出现,消失,仿佛我自己的鼻子是个拙劣的烟囱。公交车缓缓停在面前,我向车上扫视了一眼。她不在。于是我仍然站在寒风里,任凭风吹进鼻腔里,还有身后叫卖早饭的声音飞进耳朵里。 那个妇女戴着和衣服完全不协调的袖套,长长的袖子从中露了出来,耷拉着。她笑了笑,皲裂的皮肤变作更深的皱纹:“小朋友,买早饭?” 我轻轻地摇了摇头,也轻轻地笑了笑。妇女走开了。 下一班车又慢吞吞地来了,仍然是缓缓地停下。我再次向车上扫视。她不在。于是我又目送涂着广告的公交车消失在前面的十字路,红绿灯红了又绿,绿了又红。 第一次看见她是在夏天的尾巴上。蝉无力地鸣叫,我背着书包焦急地等着第一班车。书包里放着好多空白的作业,那是暑假颓废的见证。而早起的目的,无非是为了在一个早晨弥补一个夏天。 太阳已经开始烘烤了,远处的公交车终于出现。我开始抱怨车站电子化的缓慢,早知道第一班车这么晚到,我就拦出租赶抄作业了。 第一班车死气沉沉地开来,紧跟它后面的是第二班车。我赌气般地撇下第一班车,上了第二班车。 车上还很空,我对售票员笑了笑:“两元。”售票员不怎么搭理我,按了按刷卡器,我反复刷了几遍,机械化的女声“两、元”才响起。我收起交通卡,一眼瞥见车后面坐着一个女孩正看着我,也许我的狼狈全被她记住了,我想。 我向车后走去,一边装作漫不经心地看了她几眼。她穿着某个学校的校服,淡蓝的短袖,黑色的运动裤,扎了个小辫子。她的眼睛很晶莹,鼻子像小猫一样可爱,唇的颜色是淡淡的,像极了她淡淡的眼神。 特别干净,特别纯粹,我想。 我把书包放在大腿上,坐在了她后面。隔着三排座位,正前方她的头发随着车的颠簸翩翩起舞,仿佛是沉醉的指挥家手中的旋律。她看着窗外的风景,睫毛在侧面一闪一闪,不一会儿又低下头,好象在看手机。我到站了,可是女孩还没下车。我想,她应该很快就下车了吧。于是,我看着学校在车窗后面远去。 过了两站,她站了起来,把怀中的书包抖了几抖,便背上了肩头。书包是粉红色的,adidas。我想,女生的书包都该是这种颜色的。我也站了起来。车停下,她撩了撩额前的头发,一步步走下车,我也跟着下了车,往回走。 你看,我不是故意的,可是她就这么跟在我身后。到了路口,我停了下来等那个长长的红灯。周围许多人迎着红灯走了过去,仿佛炫耀自己的伟大。那个女孩如果闯了红灯,我该怎么办呢?我幼稚而惊慌地想。 女孩走到我身边,停了下来。路口,只有两个人执着地等着红灯,任凭周围的人们涌向对岸。 红灯依然亮着,女孩焦急地看了看手表。这时一个闯红灯的大叔在人行道上走到一半,看看我们,又折了回来:“两个小朋友,红灯坏了,不要等了。” 女孩吐了吐舌头,对笑了笑的我笑了笑,起步走向对面。我也拔起僵硬的脚步,跟在她身后。她停了下来,在对面路口的一个小摊上买早饭。 我吃过了早饭,可是仍然去那个小摊买了一份。女孩排在我前面,回头的时候,眼里是一丝惊奇。很快买到了早饭,我拿着吃,她把早饭放在书包前面的小口袋里。然后在第二个路口,各奔东西。 于是每个早上,我都有一份淡淡的期待,看到一个淡淡的女孩,体味一种淡淡的隽永。每天早上,我会在后三排注视那个女孩,一起闯红灯,一起买早饭,然后往回走两站。我们早已熟悉,早已认识,可是仍是陌生人。 我想,每个人都会有一个熟悉的陌生人罢。我可以细数她的变化,可以许多次看见她的笑容。我习惯了对别人微笑,因为她可以看到。 她拿起手机,和别人亲切地对话。那次是我第一次听到她连续不停地说话。也许那是她的密友,又也许是她的男朋友。我心里弥漫起淡淡的疏离来。她连说话都是淡淡的,淡得可以融化进空气里。 我只有淡淡的担心,生怕淡淡的她会像淡淡的风,淡淡地消逝。 红绿灯红了又绿,绿了又红,她还没有来。太阳已经放出了热量,我看看手表,7:40,学校的课已经开始了,她,还没有来。我想,也许她再也不出现了,譬如这个永远变不回原来样子的车站。我们在失去中长大,很多记忆只是淡淡的美好,牵扯着我们的心也难过起来,哭诉着那永远不能真实的美好。 我走到妇女面前,对她笑了笑,买了份早饭,然后登上了没有她的公交车。 这天,我又迟到了。 左然清 于 2007年12月23日
随笔秋游 随笔秋游 今天是秋游的日子,也是我们最后一个秋游。高三了,告别了许多儿童时代就有的东西,譬如这个本来没多大意思的所谓“社会实践”。 先去了嘉定,南翔小笼不怎么好吃,起码没有城隍庙的好吃。我想它在商业因素的驱使下已经在南翔失传了罢。我很会联想到一些其他的事情。真没什么好玩的,无非到处逛,我还带了一包大得夸张的乐事分享包边走边吃,不过据说这样吃会很没有面子。 一车几乎都是女生,男的都睡觉,于是车上安静得无聊。我跪在座位上和别人打牌,全车好象只有我的声音在回荡。 然后是去孔庙,据说这个地方是学子来求运的地方,教导主任在广播里还说“很灵验”,我就想是不是每个高等考试机器都来这里面对孔子的像奴颜卑膝过。到了那个庙外面,人群鼎沸,那个偌大的孔子的像竟然戴着秦始皇一般的帽子,远远看去就是个阎王。 然后导游说,跨过这道门坎,就能高考顺利,千万别踩在上面。我问为什么啊,他说踩上去就陷在高考里了,老师也叫我们跨,别踩到了。 荒谬,我开玩笑般跳上门坎,站在上面看阎王正襟危坐,然后在门坎上走几步,啊呸呸呸地对这阎王吐只有声音的口水。什么鬼东西,我生来只拜父母长辈。 还记起前次去了个什么寺庙,有几个学生还对着佛像磕头,于是我走到佛像这里对身边人说,佛就是个屁。 在我眼里。甚至有点喜欢孔子,但八股无疑已经套在了孔子的像的头上。我挺喜欢孙中山,就因为在老人磕头时,他把庙里的牛鬼蛇神全砸了。痛快。 回程也挺长,看着车窗外,有些昏昏沉沉。我想,得到一些东西,总是要失去另一些的罢。就像这再也回不来的童年。就像一份轻易的满足和快乐。 左然清 于 2007年10月16日
关于泪水 关于泪水 最近懒得可以,只想在几本破烂的本子上写写一些诗——因为字数比较少,连日记也缺了一个月。有点感触了,便折磨着键盘和自己的耐心,洋洋洒洒地把心情尽快地记录下来。 这个世界很缺乏感动,我是这么认为的。在电视中不断转换频道,看到的都是泪水涟涟的场面,我却只觉得好笑。这个年代的泪水也显得如此廉价。 父母最近在看一部电视剧,叫做《金婚》,电视剧频道昨天晚上刚刚放完。在我看来,张国立和蒋雯丽无论如何也比好男儿和超女顺眼得多。 我自然没有看全,大概零零碎碎地看过8、9集。这是一个叫佟志,一个叫文丽的两个人磕磕绊绊走过了50年的故事。高三了,父母怕打扰我,便一起到隔壁看,偶尔还听得见他们的笑。 故事很有趣,真的。当两个主角走近暮年的时候,我已经放假了,便在早上吃饭的时候磨磨蹭蹭以便有时间看重播,前面他们还是这么年轻,这里就这么老了,真有和他们走过了一生的错觉。 我吃着饭,看他们争论谁先走。老头说,我给你欺负了一辈子了,老了老了你还要欺负我,当然我先走。老太说,不行,我得先走,留下我一个人多没劲啊!我看着两个老人认真地辩论,突然有了莫名的感动。看着他们一个在病床边,一个在病床上,互相倾诉,突然有了莫名的感动。看着他们老眼昏花互相对视,突然有了莫名的感动。 后来在家里,老头说谁也不许走。老太眯缝着眼睛说,老头我和你掐了一辈子了,我还要继续和你掐下去!然后我的泪水涌上眼眶,停顿了片刻才消退进眼睛里。 已经描述不出是什么感觉了,因为我的记忆里不大有泪水。 昨天,10月4日,2007年。《金婚》放完了,两个老人彳亍着,消失在雪地里。爸爸去隔壁看他喜欢的电视了。妈妈躺在床上看报纸,我在做作业。 妈妈突然像想起了什么。 “今天是几号?” “4号。” “今年是几几年?” 我以为妈妈发烧了。“2007年!” 妈妈若有所思,“哦……我们1987年10月4号结的婚……也有20年了啊。” 我去隔壁拿饮料,爸爸还在看电视,什么也没有发生。 晚上我想,电视里的老头老太是多么幸福,爸爸妈妈是多么幸福。如果有一个爱人陪着数出白发,颤颤巍巍地一起相扶着,你永远是我的,我永远是你的,这该有多么完美。 爱是一辈子的事情,死也是一辈子的事情。我的心很苍老,它考虑过各种死亡。平凡是最感动的力量,平凡也是最超然的爱和死亡。 无论如何,我都希望能死在爱人的泪水中。 左然清 于 2007年10月5日
左左二战之 德军“Bf—109梅塞施密特”战斗机 左左二战之 德军“Bf—109梅塞施密特”战斗机 在一艘美军航母上,一架美国战斗机缓缓降落,人群涌上去,吹着口哨。飞行员刚刚击落了他飞行生涯中的第5架敌机。由于空战难度大,还要时时考虑失速、高度等飞行问题,所以按照美国空军惯例,拥有击落5架敌机这一骄人战绩的飞行员应该被授予“王牌飞行员”的称号。 与此同时,在半个地球之外,德国的王牌飞行员哈特曼少校击落了他飞行生涯中第352架敌军飞机。哈特曼的座机上画满了密密麻麻的351颗击落标志,今天他又要再添一颗了,而他的座机就是鼎鼎大名的“Bf—109梅塞施密特”战斗机。 “Bf—109梅塞施密特”的设计师是鼎鼎大名的梅塞施密特教授,是他主笔为德军在1934年设计出了Bf—109。此后Bf—109转战了整个二战德军的战线,并且立下了赫赫战功。后来在不列颠空战,它才首次遇上了对手——喷火式战斗机。 Bf—109的性能十分出色,因而创造出大批王牌飞行员,其中不乏击落100架者,更有人类史上击落飞机最多的王牌飞行员哈特曼。Bf—109是德国空军的主要战斗机机型,其燃油喷射系统、爬升率在当时都是首屈一指的,甚至在战后也在中东战场上一直使用,直到1958年才在世界各国停产。 预告:下篇《左左二战之 德军虎式坦克》附:Bf-109E型的基本技术性能: 机长 8·64公尺 翼展 9·87公尺 机高 2·28公尺 最大起飞重量 4405公斤 最高时速 570公里 最大航程 700公里 升限 11000公尺 左然清 于 2007年10月1日
左左二战之 德军“虎2”式坦克 左左二战之 德军“虎2”式坦克 虎2式坦克,又叫做虎王坦克或者“皇家虎”,德国坦克正式编号名是PanzerKampfwagen Ⅵ(和虎式一样,不过是tiger2)。无庸置疑,它几乎代表了二战时坦克制造工艺的颠峰。 虎王的主炮是KwK 43/L71型88mm加农炮,长6.3m,它是虎王最主要的威慑来源。这种坦克炮威力大到足以在2000米外直接把“谢尔曼”(二战中最著名的坦克)的最厚主装甲打穿!在对付被许多人称为“二战最优秀坦克”的T-34时,它也足够在远距离把T-34打穿,而T-34打虎王就显得十分吃力了。在一次实验中,一辆黑豹坦克在7220米的超远距离击毁了一辆T-34!而虎王的坦克炮比黑豹坦克的威力还稍大,其战场威慑力可见一斑。 T-34惧怕虎王的另外原因是,它有着钢装甲焊接结构,防护能力超群,只有少数火炮可以在很近的战斗距离把它摧毁。 虎王的唯一不足和其他德国重型坦克一样——机动性太差,制造工艺太复杂。由于威力强大的主炮和坚固的装甲,它的重量到了70吨,耗油量惊人。又由于设计的精妙,使得生产难度大,导致了产量的稀少。产量少这个缺点导致了它的名气不如T-34响。 虎王产量只有不到500辆,它挽回不了德国覆灭的命运。同它的前作老虎坦克一样,盟军陆军部队中无论是装甲兵还是步兵,只要看见了虎王坦克庞大而熟悉的外形,都会吓出一身冷汗来,无疑地,它是一个末日霸王。在柏林保卫战中,威慑了盟军足足一年的虎王坦克的最后一辆,在柏林战斗到了弹药耗尽,最后自爆,乘员全部阵亡。 预告:下篇《左左二战之 德军“猎虎”坦克歼击车》附: PzKpfw VI "tigerII"(“虎2”式坦克)主要性能数据列表乘员人数- 5 重量 - 69.8 吨体积 长: 10.29m (车身长: 7.3m), : 3.75m, 高: 3.09m, 离地高度: 0.49m装甲 - 车身: 前装甲 100-150mm, 侧装甲和后装甲 80mm, 底部和顶部装甲 28mm; 炮塔:前装甲 180mm, 侧装甲和后装甲 80mm, 顶部装甲 42mm.武器 - 1 x 88mm主炮-- 型号:88mm KwK 43 L/71 (72-84 rounds), 2 x MG 34 kal. 7.92mm机关枪 (5850 一轮)最大时速: 41 公里/小时巡视半径: 170 km , 越野半径: 120 km燃料消耗 - 750加仑/100公里跨越障碍物能力 - 30度的斜坡,0.85米的垂直障碍物, 1.9米深的水域, 2.5m宽的壕沟 对地压力 - 1.02 公斤/平方厘米 左然清 于 2007年10月1日
关于对北宋中后期对辽作战我的想法,请大家指点(原创) 关于对北宋中后期对辽作战我的想法,请大家指点(原创) 看了一些宋史,我从一个菜鸟成长为宋朝历史小小的爱好者。我认为宋朝吧,它经济算是相当繁荣的,但军队集中于中央是十分不好的……(屁话!)我认为对付辽军,还要进行一次军事改革。这个改革方案可以是: 1,建立长枪步兵团,一面盾(盾上配肉搏用的朴刀),一支长枪(不能太长,大约2米),排成密集的矩形方阵,四条边的长枪都对准外面,构成严密的防御阵形,以抵抗契丹骑兵的冲锋。因为再勇敢的战马也不会向密密麻麻的枪林冲锋的。在契丹骑兵放箭时,竖起盾牌抵挡,长枪仍然竖在盾牌外面。左边的盾牌保护左边的人,右边由左边的战友保护,形成一个缜密的共同作战体系——谁也离开不了谁。缺点是机动性太差。 2,加强弩兵部队的建设,把弩的制造统一划归中央监督,各地也别招什么兵了,流民统统编进武器作坊,发给工资(肯定比当兵低),也扩大了内需。弩由于很好操控(学4、5天就射得满准了),不需要长久的训练,而弩的制造和弩箭的制造能力不嫌少(流民多少啊),所以只要民兵部队装备成弩兵部队就可以了,作为作战的辅助部队。一个训练4、5天的菜鸟拿着弩,可以杀死一个拼杀疆场10年的老练步兵,值!在远距离作战中,一切武艺经验都没用。 3,集中使用骑兵。由于马匹的稀少,所以更不能分散骑兵作为步兵的辅助部队(后果同二战中英法分散使用坦克)。首先骑兵必须是优秀的士兵,久经战阵,其次必须有良好的箭术。另外骑兵必须有重甲保护(依照宋朝的经济实力不成问题,骑兵总共才多少啊)我认为骑兵在野战中可以集中分配在长枪步兵部队矩形当中的空白中,骑兵高出的空间用于射击。由于马高不出步兵,所以起码马不会受到远程武器的伤害。我认为一个矩形中大概配备150个骑兵,50个下马骑兵(替补……马少人多嘛~~~~)。另外骑兵在里面撑着也可以提高步兵的冲撞质量。一旦需要机动作战,方阵马上把骑兵放出来(开门放狗?),这样就弥补了方阵的机动性不足的缺陷。 4,组成稍大规模的火药部队。装备嘛,咱亲爱的流民解决! 对于以上想法的说明: 宋朝的主力是肉搏步兵,这对于野战来说相当吃亏。也许大家看出来了,我的部队都是防御性的。我提倡的是:战略上的进攻,战术上的防守!就是说在战略上,我们要作战略进攻的部署,而一旦打起来了,我们就战术上防守,让敌人来打我们!事实证明,绝大多数情况下防守方总是有一定的防御优势(冷兵器时代嘛)。而长枪方阵对抗骑兵有很大优势,对抗步兵也不逊色,面对远程打击,至少不会受很大损失。总之野战部队的宗旨是:重!铠甲要重,盾牌要大,我们牺牲机动性,稳扎稳打。在战略上,可以看到契丹攻城是没什么优势的,说明什么?契丹攻坚能力比野战能力弱得多!不动如山,是对抗契丹的最好办法!让他们的进攻一次次失败,然后就是反攻的时机! 缺点:重型部队不能扩大战果(骑兵弥补)、重型部队的克星:投石机!(真碰上了也没办法,尽量突击这些远距离的“炮兵”) 作战队形: 1,实心方阵:行进时用,骑兵配在两翼和后方,侧翼和背面有破绽。 2,空心方阵:常规作战队形,骑兵在当中放箭。 3,防御方阵:既空心方阵中骑兵都下马躲在步兵掩护下。你用于遭到大规模远距离攻击时,同时也没有丧失抗骑兵与步兵能力。(你射呀你射呀那么多箭你不心疼?) 4,破敌方阵:空心方阵散成两排纵队,放出骑兵,大多用于追击或反击时,所以叫“破敌方阵”。 当然实现还是要当时宋朝的政治基础的,大家指教补充谢谢! 左然清 于 2007年7月11日
然清哲学沉思录第一章哲学基本 然清哲学沉思录第一章哲学基本 哲学是一种对基本的研究,也是对人性、认识、未知的阐释与研究。哲学试图以其各种理论,来解释(或尝试解释)各种难以说清的现象。有时候哲学像是钻牛角尖。笔者通过此册,将我所理解的哲学与我的观点提出,以便对自我的哲学观作深层次的剖析。 以下是我基本的哲学观:〔1〕哲学是主观的 即哲学家认为“自己的理论客观”实际是不成立的。因为哲学是由人提出的,我们所认识的主要取决于我们是谁。〔2〕哲学是多元的 即我不承认任何一种哲学流派为主流哲学(包括我自己的理论)。比如我自学的西方哲学各流派虽然百花齐放,但没有一种能征服哲学界,统一哲学思想。我受中国教育,但我不承认马克思哲学优于其他哲学。意识形态不能阻隔哲学的多元化。顺便说一句,“哲学是多元的”这个理论虽然是我的想法,但我也不认为它是主流。在这个问题上,就能体会哲学钻牛角尖的意思了。〔3〕哲学是由诸多支流组成的主流 即哲学中的各个流派皆为支流,它们虽然互相争论不休,但都是将思辩的活水注入哲学的主流。只有各大流派的不断争论,才有哲学的万古长流。〔4〕哲学的多元不会存在于个人的想法中 即人作为理性、能思考的心灵来说,总会偏向于一种观点。人作为哲学思想的载体,不可能真正客观地持有观点。这通过怀疑方法也可以推出。〔5〕哲学具有自我真理性 即凡是通过自己的检验,即是自己的真理——无论客观事实如何,在“我”所认知的世界,此即为真理。通常推翻自我真理需借助外来力量,但真正推翻它们的还是我们自己。〔6〕哲学具有“夸克”性 即哲学是最基本的原理(至少到我们所能认识的为止)。夸克是目前人类所能认识的最小不可再分微粒,哲学所研究的也是基本到不可再分的基本学问。综上可以知道,我个人偏向于唯心的观点,但不完全是唯心主义者。
左左撰赵云传(集合帖-连载的) 左左撰赵云传左左撰赵云传(一): 东汉那个时候乱啊,赵云那个时候惨啊。他刚毕业,逮个机会救了公孙瓒,破格参加了公孙瓒的重兵集团,却连个参谋长都没捞上。赵云何许人?话说他相貌堂堂,上得厅堂,标准的模特身长,小脸白如草纸一张。北平的mm们都争相追捧小云哥,还好公孙瓒不招女兵,否则曹操的梦想——召集一支百万大军,就要被公孙瓒实现了。 这时候,南方的袁绍重兵集团与公孙瓒的重兵集团打了起来。我们的小云哥开始了巴顿式的兴奋:“军人展现荣誉的时刻到来了!”他打点自己的爱枪,率领自己的部队——第3后勤集团军——下辖第1后勤师,开赴界桥战场。战场上那个枪林弹雨啊,小云哥率领着自己的部队在前面厮杀,看见几个士兵和敌人聊天:“哥们,哪儿的?”“俺米脂的”“米脂好啊,江南水乡!”“%¥……·#”小云哥正色道:“不许和敌人套近乎!”那个士兵道:“咱们是后勤的,后勤不就是聊天打屁送粮食!哎,云哥,你是哪儿的?”小云哥道:“常山的。”士兵眼睛一亮:“哎呀,您是西域人呐!”小云哥:“……—%*%……¥”那个敌兵大笑道:“你个傻蛋!有点地理常识好不!常山那是在西域吗,是在四川的!”周围几个士兵倒地大笑,不幸被众人踩死。这是有史以来第一个以无知作为武器杀伤敌人的先例。小云哥道:“你们卖力点打好不好!不想要奖金了?”士兵道:“云哥,咱装打照样拿奖金啊,我们的精锐装假部队,全是装打升上去的。” 小云哥见大家边装打边哀号,有的倒地几十次又站起来。这时候公孙瓒带着装假部队赶到了,看见界桥战场的战况,不禁热泪盈眶:“看看我们的战士,啊,多么勇敢的战士,他们是多么的可爱啊。装甲部队的孩子们,给我冲啊!” 装假部队呐喊着冲了上去,只见一大批人倒在地上,惨叫不已。小云哥扯下红头巾:“假摔!” 装假部队呐喊:“黑哨!” 一天忙忙碌碌的战斗终于结束了,公孙瓒和袁绍都不由感慨:“我们的战士是多么有韧性和生命力的战士!今天倒地的士兵几乎全活过来了!” 主题:“珍惜生命,反对战争!” 左左撰赵云传(二): 小云哥因为黑哨事件被处分。不久,盟军大耳朵兵团来借兵。兵团司令是刘备,他曾经是个草鞋经销商,后来和2个兄弟关羽张飞发动了政变,闹得沸沸扬扬,最后政变没成,被官府抓进去了,罪名是:扰乱社会治安。刘备当时就哭了:您这么着也给我安个叛国罪啊? 官府将此话编进了官府的《笑林》周刊,结果销量大增,刘备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这给了他一个启发:炒作就是前途!于是为了博取平民阶级的拥护,他在牢狱中写了《我的粪斗》:“挑粪是最普遍最伟大的工作,你手中的粪斗就是你的荣誉!”在最后,他动情地写道:“我也不想多言,因为他们爱护粪斗的心,不落人后,可是他们迷失了共同的途径,或在选择粪斗的时候,不单是求其一致而已。” 此书一出,轰动一时,他被释放以后许多农民挑着粪来看他:“刘大人啊,您的名声就像粪一样,天天被我们挑在肩膀上!(刘公,君名如粪,我曹日肩之!)” 刘备现在纠集起一支军队,他敏锐地感觉到大战的机会,于是任命关羽为空军司令(空者,没有也),张飞为庄稼部队司令(士兵全是最淳朴的农民),和公孙瓒结了盟,和曹操签定《互不侵犯协定》。这次他来借兵,公孙瓒把小云哥请了出来:“这位是我们最英勇的将军。”不知谁叫了声:“黑哨!”刘备一愣:“黑哨?”公孙瓒道:“是啊,袁绍被他黑过无数次,所以他的绰号叫黑绍!”刘备大喜:“就他了!”左左撰赵云传(三): 小云哥到了大耳朵兵团,感受到了真正的部队气氛。 见了一身绿袍的红脸关羽走过来,小云哥感慨道:“啊,轻声!那颗青菜上亮起来的是什么光!那就是脸庞!关羽就是太阳!” 这时候张飞也来找新来的将军,小云哥再次感慨:“黑夜给了你黑色的脸,你却用它来寻找光明(自己的白脸)!” 刘备向他介绍:“我们的部队是从一穷二白开始做起的,你看我们的部队,多么有朝气啊。” 小云哥道:“不破不立,我们要建立新的军事体制!首先,本人喜欢读《易》,因为听上去很容易。研究了3年之后,我终于理解了它的第一句话‘大哉乾元’是什么意思!我们要和别人不同,所以主公的称号也要不同,主公是我们的头,头就是首!大哉乾元啊,既不能叫大首,也不能叫哉首,所以我们叫他乾首!” 刘备不满道:“我当了一辈子的黔首,现在发达了,怎么能还叫黔首呢!” 小云哥道:“那就叫元首!” 关羽点头:“那我叫什么?” 小云哥道:“将军者,统帅也!最高称号嘛就叫元统!” 张飞不满道:“圆桶乎?饭桶乎?” 小云哥道:“元帅!行了吧!” 大家都感到满意。小云哥道:“庄稼部队太俗了,我们给他们配备皮甲,叫做装甲部队!另外虽然我们没有箭,扔的是粪蛋子,名字也不能叫出恭手啊!我们就叫装甲掷蛋兵!多有诗意!” 刘备道:“人才啊!不如你留在我身边,做我的参谋兼警卫!” 小云哥道:“是了,帅旗也我来举,我的部队就叫警卫旗队!” 主题:“中华民族是先进的民族,别人能想到的我们祖先早就用滥了。所以,热爱祖国!”
左左撰赵云传(三) 左左撰赵云传(三): 小云哥到了大耳朵兵团,感受到了真正的部队气氛。 见了一身绿袍的红脸关羽走过来,小云哥感慨道:“啊,轻声!那颗青菜上亮起来的是什么光!那就是脸庞!关羽就是太阳!” 这时候张飞也来找新来的将军,小云哥再次感慨:“黑夜给了你黑色的脸,你却用它来寻找光明(自己的白脸)!” 刘备向他介绍:“我们的部队是从一穷二白开始做起的,你看我们的部队,多么有朝气啊。” 小云哥道:“不破不立,我们要建立新的军事体制!首先,本人喜欢读《易》,因为听上去很容易。研究了3年之后,我终于理解了它的第一句话‘大哉乾元’是什么意思!我们要和别人不同,所以主公的称号也要不同,主公是我们的头,头就是首!大哉乾元啊,既不能叫大首,也不能叫哉首,所以我们叫他乾首!” 刘备不满道:“我当了一辈子的黔首,现在发达了,怎么能还叫黔首呢!” 小云哥道:“那就叫元首!” 关羽点头:“那我叫什么?” 小云哥道:“将军者,统帅也!最高称号嘛就叫元统!” 张飞不满道:“圆桶乎?饭桶乎?” 小云哥道:“元帅!行了吧!” 大家都感到满意。小云哥道:“庄稼部队太俗了,我们给他们配备皮甲,叫做装甲部队!另外虽然我们没有箭,扔的是粪蛋子,名字也不能叫出恭手啊!我们就叫装甲掷蛋兵!多有诗意!” 刘备道:“人才啊!不如你留在我身边,做我的参谋兼警卫!” 小云哥道:“是了,帅旗也我来举,我的部队就叫警卫旗队!” 主题:“中华民族是先进的民族,别人能想到的我们祖先早就用滥了。所以,热爱祖国!”
左左撰赵云传(二) 左左撰赵云传(二): 小云哥因为黑哨事件被处分。不久,盟军大耳朵兵团来借兵。兵团司令是刘备,他曾经是个草鞋经销商,后来和2个兄弟关羽张飞发动了政变,闹得沸沸扬扬,最后政变没成,被官府抓进去了,罪名是:扰乱社会治安。刘备当时就哭了:您这么着也给我安个叛国罪啊? 官府将此话编进了官府的《笑林》周刊,结果销量大增,刘备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这给了他一个启发:炒作就是前途!于是为了博取平民阶级的拥护,他在牢狱中写了《我的粪斗》:“挑粪是最普遍最伟大的工作,你手中的粪斗就是你的荣誉!”在最后,他动情地写道:“我也不想多言,因为他们爱护粪斗的心,不落人后,可是他们迷失了共同的途径,或在选择粪斗的时候,不单是求其一致而已。” 此书一出,轰动一时,他被释放以后许多农民挑着粪来看他:“刘大人啊,您的名声就像粪一样,天天被我们挑在肩膀上!(刘公,君名如粪,我曹日肩之!)” 刘备现在纠集起一支军队,他敏锐地感觉到大战的机会,于是任命关羽为空军司令(空者,没有也),张飞为庄稼部队司令(士兵全是最淳朴的农民),和公孙瓒结了盟,和曹操签定《互不侵犯协定》。这次他来借兵,公孙瓒把小云哥请了出来:“这位是我们最英勇的将军。”不知谁叫了声:“黑哨!” 刘备一愣:“黑哨?” 公孙瓒道:“是啊,袁绍被他黑过无数次,所以他的绰号叫黑绍!” 刘备大喜:“就他了!”
左左撰赵云传(一) 左左撰赵云传(一): 东汉那个时候乱啊,赵云那个时候惨啊。他刚毕业,逮个机会救了公孙瓒,破格参加了公孙瓒的重兵集团,却连个参谋长都没捞上。赵云何许人?话说他相貌堂堂,上得厅堂,标准的模特身长,小脸白如草纸一张。北平的mm们都争相追捧小云哥,还好公孙瓒不招女兵,否则曹操的梦想——召集一支百万大军,就要被公孙瓒实现了。 这时候,南方的袁绍重兵集团与公孙瓒的重兵集团打了起来。我们的小云哥开始了巴顿式的兴奋:“军人展现荣誉的时刻到来了!”他打点自己的爱枪,率领自己的部队——第3后勤集团军——下辖第1后勤师,开赴界桥战场。战场上那个枪林弹雨啊,小云哥率领着自己的部队在前面厮杀,看见几个士兵和敌人聊天:“哥们,哪儿的?”“俺米脂的”“米脂好啊,江南水乡!”“%¥……·#”小云哥正色道:“不许和敌人套近乎!”那个士兵道:“咱们是后勤的,后勤不就是聊天打屁送粮食!哎,云哥,你是哪儿的?”小云哥道:“常山的。”士兵眼睛一亮:“哎呀,您是西域人呐!”小云哥:“……—%*%……¥”那个敌兵大笑道:“你个傻蛋!有点地理常识好不!常山那是在西域吗,是在四川的!”周围几个士兵倒地大笑,不幸被众人踩死。这是有史以来第一个以无知作为武器杀伤敌人的先例。小云哥道:“你们卖力点打好不好!不想要奖金了?”士兵道:“云哥,咱装打照样拿奖金啊,我们的精锐装假部队,全是装打升上去的。” 小云哥见大家边装打边哀号,有的倒地几十次又站起来。这时候公孙瓒带着装假部队赶到了,看见界桥战场的战况,不禁热泪盈眶:“看看我们的战士,啊,多么勇敢的战士,他们是多么的可爱啊。装甲部队的孩子们,给我冲啊!” 装假部队呐喊着冲了上去,只见一大批人倒在地上,惨叫不已。小云哥扯下红头巾:“假摔!” 装假部队呐喊:“黑哨!” 一天忙忙碌碌的战斗终于结束了,公孙瓒和袁绍都不由感慨:“我们的战士是多么有韧性和生命力的战士!今天倒地的士兵几乎全活过来了!” 主题:“珍惜生命,反对战争!”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