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醉和尚 一醉和尚
关注数: 0 粉丝数: 3 发帖数: 649 关注贴吧数: 6
降龙十八掌、六脉神剑和一阳指对比之迷惑贴(解惑者有奖) 首先声明,我有我自己的想法,但不代表正确想法,我的想法我保留,我只是找出书中的疑问大家讨论。先说一阳指。天龙八部里面的段氏精英,即使是枯荣大师也不能将一阳指打得很远,往往能虚点就不错了,何以神雕侠侣里面的一灯能把一阳指使那么远?难道天龙八部里面人物的内力照神雕侠侣里面的差?还是一阳指在神雕里被改进了?还有一阳指在天龙里面是可以疗伤的,段正淳就给属下治疗过,但是到了射雕英雄传里面却必须配合先天功才能治疗,难道是因为天龙里面内功普遍高能直接治疗,还是因为一阳指失传了一部分心法?再有就是天龙里一阳指比金刚指强,而金刚指可以直接刻石头为棋盘,但是射雕里却明确提出即使像黄老邪和一灯这样指力非凡的人也不能刻石头,这是否说明天龙里面人物内功普遍比射雕的高?一阳指从天龙到射雕的变化是,从打得近到打得远,从能刻石头到不能刻石头,这又综合出一个问题,就是天龙和射雕的人物到底哪个方面内功高?或者这个一阳指不是当初的那个一阳指,而是一阳指和六脉神剑的结合体,所以失去了部分治疗和护体的硬功却多了能及远的功夫?再说六脉神剑。六脉神剑在天龙里面被描述成无形气剑,难道这真气能够如此汇聚,以至像激光一样远距离而不散吗?六脉神剑需要的内力比一阳指高得多,那如果功力足够练六脉的人使用一阳指会不会也有同样的效果?六脉神剑能够十指齐发,这点比较神奇,如果是创六脉的人使估计甚至可以把人用剑网罩住,但是六脉的每一发气剑真的只和慕容家的参合指一样吗?如果单脉的六脉神剑和参合指是一样的,那参合指和一阳指比起来又如何呢?参合指可以伤人,也可以收发自如只是点穴,但是六脉似乎比较霸道,只能杀人而不能点穴即止,那么是不是说单发的时候参合指和一阳指都比六脉神剑的境界高呢?还是段誉练习不够,本来可以收发自如的但是他不会用?我读天龙和神雕时,对比一下,有种感觉就是一阳指练到最高便是六脉神剑单发,或者是内力到一定境界一阳指便可以射任意远并且可以十指齐发,不知道有没有有同样感觉的?还有乔峰让段誉一脉一脉使六脉真的比六脉齐运十指齐发还强吗,还是只是对于段誉来说这样更稳定而已?还有在射雕和神雕里面没提到六脉神剑,难道六脉终于失传了?还是南帝考虑到六脉神剑十指尽使不容易控制,不如一指使得踏实,把一阳指和六脉神剑合并而兼其优点,即能及远又能收发自如又能治病又不受内力限制?另外,像段誉不知道能不能掌握挥发自如地十指尽射,书中能不能看出苗头呢?如果段誉能练到十指齐射,收发自如,那么他要是挥成一个剑网,能不能挡住东方不败的快剑呢?如果挡不住东方,那东方是因为速度达到光速而体积变得无穷小才能挡不住,还是内力惊人段誉的气剑伤不了他?再者段誉的六脉神剑遇到老僧的气墙不知能否穿过?在天龙中段誉没有类似于九阳神功和金刚护体神功这样的护体功夫,而凭借强大的内力便能挡住一般的拳掌,甚至被鸠摩智打一掌都没很大事,是不是内力大便相当于护体的功夫呢?那么倚天屠龙记里面的空见的金刚护体神功能受击打一点都不受伤,需要多大内力呢?还有段誉的内力也只能保证内力在体内护体,而无名老僧却能在身外形成气场,那他的内力该多大呢?提到段誉顺便提一句虚竹,书中有虚竹虽不会吸人内力,但是他和段誉纠缠在一处时却互吸内力慌忙分开,那么是不是说虚竹的北溟神功可以吸内力而只是他自己不懂得去用呢?再者,虚竹是吸满三个人的内力的,而段誉当时还没吸鸠摩智,我们知道吸内力是必须强者吸弱者的,而虚竹又不懂运用北溟,所以应该是段誉无意中用出来而激发虚竹下意识地用了北溟,那么是不是说明当时两人内力已经相当了呢?如果相当,那后来又有段誉本来内力比鸠摩智低一些,是鸠摩智硬往他穴位里面灌了一些才改变了情况,难道鸠摩智的内力竟然比虚竹少不了多少吗?再回过头来说乔峰,鸠摩智打老僧竟然悄无声息,而乔峰打老僧却可以打吐血,都是在没防备时,而乔峰的掌老僧还挡了一下,那么说明乔峰的内功竟然比鸠摩智高,还是降龙十八掌内力比较精纯能更大发挥人的能力?
先天功配合一阳指救人的机理并考察几个不被看好的绝顶高手 先天功,乃先天一气从虚无中来的至高境界。一阳指,乃丹道气功取一阳生时炼丹化气之玄妙功夫。先天功讲究的是顺应自然,所以功力会又纯又高,一阳指则是道家炼丹化气求定境的应用,所以功力能集中一点,两者配合自然能实现一点超高内力的聚集,用这样聚集的内力来通相应的经络达到疗伤的目的,非常合情合理。笑傲江湖里面左冷禅把功力聚集一点,然后被任我行吸,结果内力大耗。同样,一灯治疗也耗内力,但一灯是主动把内力输给到黄蓉体内,内力消耗自然更大,所以也是功力大耗以至于几乎没有,还得慢慢恢复。乔峰内力比较足,给阿紫治伤,可以不需要聚集一点,直接通其经络,难道他的内力比射雕里面的五绝还强一截吗?乔峰在天龙里内力并不是最高那个层次的啊。这其中有令人不解的地方。这时我们再看狄云的神照经,好像和乔峰救人的机理差不多,但是更彻底,能在人死透之后救活。狄云任督二脉通了,张无忌内力奇高也是在任督二脉通了之后的事,而且通了任督二脉后炼别的功很快。这狄云又有神照经,又通了任督二脉,功夫之高,又难想象了。再加上个非常妙的刀法,这岂不是拳脚武器都全了?另外,游坦之修炼易筋经,内功便和乔峰一个档次了,和乔峰对掌时有描述。方证大师修炼易筋经多年,内力如何呢?令狐冲修炼易筋经几十年以后,内功将如何呢?最妙的剑法又在他心中。再如,袁承志的混元功,不知道和成昆的有什么区别,他为什么不好好练独孤九剑却用金蛇剑法?难道金蛇剑法比独孤九剑更好?他是华山派的,不知有没有他的祖师风清扬还有令狐冲的境界。再者胡斐的四象步好像有凌波微步的妙用,虽描述没凌波微步细致,但是看过的都会想到他们的相似吧。胡家刀法的入门功夫的一招便玄妙无比,打得别人没脾气,破还破不了,怎么越想越有灵蛇拳和打狗棒的影子,但这只是入门功夫啊。难道胡家刀法竟然神奇如是?但是无尘的快剑和陈家洛的庖丁解牛功夫又更高一点,那袁士霄的功夫该怎么看呢?石破天就不提了,不过他的问题其实最多。杨过也不提了,他属于突然爆发型。这众多的高手,汇聚一处,想说谁厉害还真难,不过有一点肯定的是,很多人真比起来会是很久分不出高下,而另有一类人却能把这类难分高下的高手几招击败。所以我的看法是,参禅悟道通了的人是最高档次,没悟的人达到被一个水平线卡住了的时候,功夫相当,较量起来也是很难分胜负。当然,两个武学奇才要独自考虑,一个是乔峰,内力和招式都强于他的人都赢不了他,另一个是张三丰,内力和招式都不如何足道时却表现异常好。这是金庸特意留下的bug,起因是对乔峰和张三丰太喜爱。
给喜欢中医和祖国文化的朋友一点建议 有时间看看台湾南怀瑾先生的书,了解一下佛学,可以使得心情平静,能耐住寂寞。其中《药师经的济世观》,学医的不看可惜。人活着,就是为了给这个社会留下些什么,自己又能带走什么?所以在西医帮人治病收天价,没必要手术的病手术了还因为人家没给主刀医生红包而故意把伤口弄感染的时候,需要很多了解掌握中医的人。现在骂中医者与日俱增,大都是跟风的人在骂,这平白无故的骂,多了自然影响情绪。了解佛学就好多了,荣辱无争,但求心安理得。另外,《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虽只有260个字,但是有很深的内涵,每日读一遍,则心情愉快。其中最后一句咒比较重要,全是音译,不用考虑意义。附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
关于修证和练功的友情提醒 不要看武侠着迷了就轻易学功夫,这东西不大容易学,尤其不一定找到明师。 我有一哥们,看古龙的小说上瘾了,说偏要找到一种功夫,特别讲究快,又不讲任何内功,然后他就练。我到现在提起来,汗都一把一把地。他这不就是想体育锻炼吗?或者练外家功夫少林寺是不错的地方。可惜外家功夫最伤身体。 练内功的话,道家和密宗的功夫是正宗,属自然大道,讲究修定。其他的功法往往都是投机取巧,练成虽然也可以有某种比较神奇的能力,但是修炼毕竟是着眼长生和了生死的,而且好像没有比顺其自然练就的内功更精纯的了。 具体的修炼,全在古籍中,想入门可以看南怀瑾的书,道密相参。 这里我只说来大家大概了解一下。修内功的基本准则是固肾水,息心火。息心火就是要入定无心,顺其自然,不要试图用意念控制,息心火后,肾水自固。平常所听说的意守丹田,其实就是这样。知道自己丹田在哪就好,去感觉丹田在主动支持自己,如果控制它则心火未息,容易走火入魔,大病一场。当然不一定要盘腿,盘腿比较有利而已。 这固肾水息心火,细说就是金庸曾经在射雕里面引用的四句话。思定则情忘,体虚则气运,心死则神活,阳盛则阴消。思定则情忘,是说修定时心特别净,则周围环境尽能忘却而不受影响,甚至自身疼痛也可以忘掉而很快不疼。心死则神活,说的是心中不存好恶,只是感觉或者内观,便可以有神奇的效果,或者完全忘掉痛苦时竟起到了完全的治愈作用,比如胳膊撞疼的一霎那忘掉胳膊,便不会疼了。这两条是说息心火。体虚则气运,说的是一个自然规律,就是人体有完善的自我修复调节的系统,只要在无心的状态下,身体转虚时,气自然生自虚无,帮助身体。阳盛则阴消,是说当气盛时,阳便盛,阴便无处藏身而消散,整体起到了驱散阴寒的作用但是又不可能靠心控制,也不可能靠回避阴寒来解决。这两条说的是固肾水。这四条是结论,能放松入定则自然会体会到这些,但是如果修炼时倒因为果追求这些则不得。人生的最大规律就是求而不得,所以无所求,才能有所得。 顺其自然的功夫,或者叫天人合一,是全面的修炼,功夫的高低要看定力的高低。其他的内功只能是走些捷径,强化一方面能力,但是越到后来越是难有提高。金老的作品符合佛道修炼的道理,所以他小说中人物的武功可以解释几例。 无名老僧的功夫就是自然的,他可能修四禅八定而得神通,所以内力直接可以护身,而且如果是觉悟的,不仅知全部世间非世间法,而且也会走最纯正的练功路线。 张三丰的内功虽然练得慢,但是威力无穷。道家的内功主要从丹道开始,所以慢,等到悟通自然的道理便会一日千里。张的内功精纯无比,就在于他的内功全然是生于无。 东方不败所修葵花宝典之所以需要自宫,是因为创这门功夫的人定力不够。这种内功有直接拥有一种神通的秘法,但是拥有神通是需要定力的,于是为了速成,干脆不修定直接割了命根子。到时候,瞬间移位的功夫神通是有了,但是付出是很大的。如果高僧定力够了,达到四禅,则所有神通都有了,如果定力不特别高,但是可断情欲,则不必自宫也是可以修葵花宝典的。 黄裳修九阴真经,须发百岁仍黑,其实正依靠自然之气而生存。无欲则化精为气,气满可不食,化气为神,神满可不眠。 黄药师看不懂九阴真经其实只是因为道家记述武功都是用阴阳五行对应自身而讲,内功的原理都是一样的,然而黄懂得奇门,说他不懂周易体系的东西简直不可思议,所以这只是一个bug。 王重阳的先天功厉害,先天一气从虚无中来,而其弟子大都还在修丹道的阶段,想掌握这个太难,所以会弱。张三丰的弟子不行也是这个原因。 少林的易筋经都是讲究松静自然的,只有无修成之欲才可修成,可见天下武术,其理相通。 洪安通看起来厉害,但是他避免和夫人行房,则正处于丹道阶段,所以他的武功其实不是特别高,但是如果再修炼一些年头就不同了。 段誉的凌波微步,胡斐的四象步,还有八卦门的步伐,都是按照周易八卦的方位走,敌人无法打中,可见周易之神奇。周易本身就已给人们提供了走捷径的机会,即不懂但是可以用。 越女阿青的功夫纯得于自然,其心本死,无任何阻碍,其时诸子百家都有自己的功夫,皆源于周易,但是好在阿青不了解,反倒不受拖累。 石破天练成神功则是完全不受文字意义束缚,还是顺其自然的典范。而太玄经功夫能以气移物,则气场已经可以弥漫周围,太过高深。太玄经是仿周易的作品。 杨过在惊涛骇浪中能增加内力,这是体虚则气运的范例。 …… 总之,修炼其实就是要无心。
关于修证和练功的友情提醒 不要看武侠着迷了就轻易学功夫,这东西不大容易学,尤其不一定找到明师。 我有一哥们,看古龙的小说上瘾了,说偏要找到一种功夫,特别讲究快,又不讲任何内功,然后他就练。我到现在提起来,汗都一把一把地。他这不就是想体育锻炼吗?或者练外家功夫少林寺是不错的地方。可惜外家功夫最伤身体。 练内功的话,道家和密宗的功夫是正宗,属自然大道,讲究修定。其他的功法往往都是投机取巧,练成虽然也可以有某种比较神奇的能力,但是修炼毕竟是着眼长生和了生死的,而且好像没有比顺其自然练就的内功更精纯的了。 具体的修炼,全在古籍中,想入门可以看南怀瑾的书,道密相参。 这里我只说来大家大概了解一下。修内功的基本准则是固肾水,息心火。息心火就是要入定无心,顺其自然,不要试图用意念控制,息心火后,肾水自固。平常所听说的意守丹田,其实就是这样。知道自己丹田在哪就好,去感觉丹田在主动支持自己,如果控制它则心火未息,容易走火入魔,大病一场。当然不一定要盘腿,盘腿比较有利而已。 这固肾水息心火,细说就是金庸曾经在射雕里面引用的四句话。思定则情忘,体虚则气运,心死则神活,阳盛则阴消。思定则情忘,是说修定时心特别净,则周围环境尽能忘却而不受影响,甚至自身疼痛也可以忘掉而很快不疼。心死则神活,说的是心中不存好恶,只是感觉或者内观,便可以有神奇的效果,或者完全忘掉痛苦时竟起到了完全的治愈作用,比如胳膊撞疼的一霎那忘掉胳膊,便不会疼了。这两条是说息心火。体虚则气运,说的是一个自然规律,就是人体有完善的自我修复调节的系统,只要在无心的状态下,身体转虚时,气自然生自虚无,帮助身体。阳盛则阴消,是说当气盛时,阳便盛,阴便无处藏身而消散,整体起到了驱散阴寒的作用但是又不可能靠心控制,也不可能靠回避阴寒来解决。这两条说的是固肾水。这四条是结论,能放松入定则自然会体会到这些,但是如果修炼时倒因为果追求这些则不得。人生的最大规律就是求而不得,所以无所求,才能有所得。 顺其自然的功夫,或者叫天人合一,是全面的修炼,功夫的高低要看定力的高低。其他的内功只能是走些捷径,强化一方面能力,但是越到后来越是难有提高。金老的作品符合佛道修炼的道理,所以他小说中人物的武功可以解释几例。 无名老僧的功夫就是自然的,他可能修四禅八定而得神通,所以内力直接可以护身,而且如果是觉悟的,不仅知全部世间非世间法,而且也会走最纯正的练功路线。 张三丰的内功虽然练得慢,但是威力无穷。道家的内功主要从丹道开始,所以慢,等到悟通自然的道理便会一日千里。张的内功精纯无比,就在于他的内功全然是生于无。 东方不败所修葵花宝典之所以需要自宫,是因为创这门功夫的人定力不够。这种内功有直接拥有一种神通的秘法,但是拥有神通是需要定力的,于是为了速成,干脆不修定直接割了命根子。到时候,瞬间移位的功夫神通是有了,但是付出是很大的。如果高僧定力够了,达到四禅,则所有神通都有了,如果定力不特别高,但是可断情欲,则不必自宫也是可以修葵花宝典的。 黄裳修九阴真经,须发百岁仍黑,其实正依靠自然之气而生存。无欲则化精为气,气满可不食,化气为神,神满可不眠。 黄药师看不懂九阴真经其实只是因为道家记述武功都是用阴阳五行对应自身而讲,内功的原理都是一样的,然而黄懂得奇门,说他不懂周易体系的东西简直不可思议,所以这只是一个bug。 王重阳的先天功厉害,先天一气从虚无中来,而其弟子大都还在修丹道的阶段,想掌握这个太难,所以会弱。张三丰的弟子不行也是这个原因。 少林的易筋经都是讲究松静自然的,只有无修成之欲才可修成,可见天下武术,其理相通。 洪安通看起来厉害,但是他避免和夫人行房,则正处于丹道阶段,所以他的武功其实不是特别高,但是如果再修炼一些年头就不同了。 段誉的凌波微步,胡斐的四象步,还有八卦门的步伐,都是按照周易八卦的方位走,敌人无法打中,可见周易之神奇。周易本身就已给人们提供了走捷径的机会,即不懂但是可以用。 越女阿青的功夫纯得于自然,其心本死,无任何阻碍,其时诸子百家都有自己的功夫,皆源于周易,但是好在阿青不了解,反倒不受拖累。 石破天练成神功则是完全不受文字意义束缚,还是顺其自然的典范。而太玄经功夫能以气移物,则气场已经可以弥漫周围,太过高深。太玄经是仿周易的作品。 杨过在惊涛骇浪中能增加内力,这是体虚则气运的范例。 …… 总之,修炼其实就是要无心。
对不起孔孟的是胡适,而不是鲁迅 像鲁迅这样的文人,当时那样批判孔孟只是因为伤心。 伤心有着这样先进文化的中国却受科技发达的野蛮民族们的侵略。 所以他们会觉得,琴棋书画诗词歌赋这些东西太吸引人,以至于荒废了虽然对人类文明有害但是对维护人类文明的尊严有用的科学。 而一切国学都离不开汉字和孔孟,所以他们会提倡白话文,会批评孔孟。 先生在批评孔孟的同时,仍然眷恋着自己祖国的文化,欲罢不能,陷入深深的矛盾中。 但是因为先生的文章好,名气大,所以人们受益于孔孟这千古颠扑不破的真理时,却会直接去恨先生,骂先生,却忽略了真正妄图彻底灭绝中国文化的人,就是胡适。 胡适是学美国人的学问的。科学实用主义。所谓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其实是大胆假设后,没有足够小心的求证。所谓的少谈些主义,多解决些问题,其实本身何尝不是一个主义? 胡适写过中国哲学史,但是只写了半部,因为写到了佛学时遇到了困难,写不下去了。佛学太难,以至于终其一生也无法弄懂,于是他的后半生就一直骂佛学。他骂佛学百分之九十五不通,所以就可以以他所掌握的那部分大约也就百分之五的佛学基本名词来招摇一番,俨然对佛教了如指掌。 胡适研究过红学,可惜他一生推崇被高鹗篡改后失去大部分风采的程乙本,却把在红学研究中有着至高无上的价值的甲戌本只看作古董。 胡适否定一切国学,除了中医,因为在他疯狂地批判中医时,突然病了,西医无效,中医于是有幸被他承认。 胡适的影响大得惊人。他的弟子中张中行算是代表。他们的特点是容不得人们推崇孔孟的。比如南怀瑾的书,张中行批判得非常卖力,但是他只知道做文字上的学问,关于体证的东西,却根本不了解。 总之,我想对于鲁迅先生,我们应该深切地理解,我们应该责难的是真正阻碍国学复兴的人。
真正反对孔孟的是胡适,为什么怪鲁迅? 像鲁迅这样的文人,当时那样批判孔孟只是因为伤心。 伤心有着这样先进文化的中国却受科技发达的野蛮民族们的侵略。 所以他们会觉得,琴棋书画诗词歌赋这些东西太吸引人,以至于荒废了虽然对人类文明有害但是对维护人类文明的尊严有用的科学。 而一切国学都离不开汉字和孔孟,所以他们会提倡白话文,会批评孔孟。 先生在批评孔孟的同时,仍然眷恋着自己祖国的文化,欲罢不能,陷入深深的矛盾中。 但是因为先生的文章好,名气大,所以人们受益于孔孟这千古颠扑不破的真理时,却会直接去恨先生,骂先生,却忽略了真正妄图彻底灭绝中国文化的人,就是胡适。 胡适是学美国人的学问的。科学实用主义。所谓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其实是大胆假设后,没有足够小心的求证。所谓的少谈些主义,多解决些问题,其实本身何尝不是一个主义? 胡适写过中国哲学史,但是只写了半部,因为写到了佛学时遇到了困难,写不下去了。佛学太难,以至于终其一生也无法弄懂,于是他的后半生就一直骂佛学。他骂佛学百分之九十五不通,所以就可以以他所掌握的那部分大约也就百分之五的佛学基本名词来招摇一番,俨然对佛教了如指掌。 胡适研究过红学,可惜他一生推崇被高鹗篡改后失去大部分风采的程乙本,却把在红学研究中有着至高无上的价值的甲戌本只看作古董。 胡适否定一切国学,除了中医,因为在他疯狂地批判中医时,突然病了,西医无效,中医于是有幸被他承认。 胡适的影响大得惊人。他的弟子中张中行算是代表。他们的特点是容不得人们推崇孔孟的。比如南怀瑾的书,张中行批判得非常卖力,但是他只知道做文字上的学问,关于体证的东西,却根本不了解。 总之,我想对于鲁迅先生,我们应该深切地理解,我们应该责难的是真正阻碍国学复兴的人。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