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信漫谈
生信漫谈
生信漫谈,认识生信,学习生信,欢迎大家一起交流学习!
关注数: 34
粉丝数: 1,558
发帖数: 7,343
关注贴吧数: 32
211女生毕业5年存款5000,这也能说出来 up主“弯弯和超超”的视频《我:毕业5年,存款5000;她:中传硕士,火锅店保洁》引起关注。母校回应称,,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成功的定义早已不是一成不变,更没有标准答案。只要不躺平,而是“更快乐地去努力”,就会在自己的时区中走出属于自己的步伐。 是的,随着不断的发展。成功并不仅仅是用金钱来衡量,人生的意义也不能用金钱来衡量。只要坚强努力的活着,找寻生命的奥义,发挥自己的价值,体验生活的色彩,这何尝不是一种成功呢?成功可以用快乐,意义,精彩等衡量,为什么就不能用金钱衡量?离开了金钱,用什么支撑你的快乐,意义,和精彩的人生呢?处处不提钱,处处离不开钱。好汉无钱到处难,如今的社会,钱是支撑一切的意义所在,只有钱衡量过的才是标准的。 希望大家不要5年存5000.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植物基因家族种类分析的一些方法 随着测序技术的进步,一系列重要物种的全基因组测序得以完成,极大地促进了植物基因组学研究的开展。基于全基因组数据来探讨基因组的进化规律越来越成为进化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现在都有现成的网站进行了分析,以拟南芥为例,已经鉴定的转录因子有2296个,分成了58个基因家族,这只是转录因子的,一般研究转录因子的基因家族比较多,你可以根据你的物种进行具体分析。植物的都在这里有,具体的查找点上方菜单Download,也可以输入物种名称点Search进行查找这网站的功能还是很齐全的,大家多多研究:
一种超方便绘制基因染色体位置的方法 在一些组学分析的文章里面,染色体核型图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图形,染色体核型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基因位置图,主要展示一些基因在不同染色体上面的位置形式,可视化的效果比较让人容易一目了然。 今天我将给大家介绍常用的三款软件来绘制染色体核型图。 1、mapchartmapchart 是一款windows 系统软件,可以用来绘制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信息。作图的样式丰富多彩,但是使用起来流程还是比较繁琐。 2、TbtoolsTbtools软件使用还是比较好操作的,软件界面比较友好,各种生信小白易学。需要准备两个文件,一个是染色体长度信息,一个是基因的位置信息。3、mg2c_v2.1mg2c_v2.1是一个在线的网站,作图非常方便,缺点是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打不开,经常打不开。
关注丨武汉大学各校门通行情况一览(2月13日) 2月13日起学校各校门通行情况如下:
鼠鼠的浪浪山来了 浪浪山呆习惯了,还是浪浪山好。有吃有喝,有书读!想出去走走
MDPI/ELSEVIER审稿人告诉你一些审稿的那点事情 同行评议是学术出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研人员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两个关键角色: 1)作为作者提交稿件; 2)作为审稿人评估提交论文的质量、有效性和新颖性。 我们知道,同行评审一般是研究人员自愿参加并受人尊重的一项工作。如果期刊邀请您作同行评审人,就会期望您所做出的评审能提升论文的写作水平、指导作者成功发表文章。因此,提升自己的审稿能力,对每位研究人员来说都是百利而无一害。 自己多多投文章,可以增加自己受邀参与同行评审的机会,同时丰富自己的科研履历。看到大家现在的投稿状态,每天在焦虑中度过,就如当初的自己一样,开此贴帮大家度过焦虑,尽力给大家传授经验!
【重要公告】关于“钱宝系”案件信息登记核实系统即将关闭 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23年1月4日发布信息登记核实公告,明确本次信息登记核实的截止时间为2023年2月10日;2023年2月1日再次发布公告,提示受损集资参与人务必于2月10日前尽快完成登记核实。按照信息登记核实工作安排和系统设定,信息登记核实系统将于2月10日24:00关闭。现就相关事项公告如下: 第一,信息登记核实系统关闭前未注册的受损集资参与人,以及虽已注册但未完成损失金额确认的受损集资参与人,因缺少必要信息,人民法院无法进行案款清退。请务必于系统关闭前尽早注册,并完成全部登记核实步骤。 第二,已经完成注册登记但尚未对损失金额予以确认的受损集资参与人,务必及时查看人民法院提供的交易信息、资金流水明细,及时确认损失金额,否则会影响资金清退进度。 第三,因疑义审核等原因导致受损集资参与人未能完成损失金额确认的,人民法院将在完成全部疑义审核工作后,通过其他方式另行组织登记核实的后续流程,具体事宜另行告知。 第四,未在本次信息登记核实期间注册的受损集资参与人,请持续关注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官方网站或公众号中下一步相关工作安排。 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 2023年2月9日
一起来瓜瓜审稿人被折磨的那些事儿 可能在大多数人看来,审稿人执掌文章生杀大权,一双翻云覆雨手,喜怒哀乐尽在掌握中,相当高大上啊,他们不折腾别人就不错了,怎么敢有人向他们下手?呵呵,那你还真少见了。审稿人和作者,现实中也许隔着那千山和万水,却于网络两端用指尖在键盘上展开一次又一次别样的交手,胜负不论,互相折磨却是在所难免的,至于有心或无意,倒不那么重要了。在此奉上几个小故事且作为各位茶余饭后的谈资吧! 你收到过比你文章还长的审稿意见吗?若修改后的二审意见还是那么长你可震撼?此处文章指一般的Article,可不是Letter,Perspective或Comment之类的短篇哦!希望你没有经历过,不然你保不准会被整懵了,反正我第一次看到这样密密麻麻长篇大论的审稿意见时的确有眩晕感。难道审稿人成心和你过不去?非也!一般情况下,这样的审稿人还真不是故意挑刺有意为难的,他有必要对你一个陌生人挑这么仔细么?简明扼要来个reject不完事了。恐怕,这样的长篇一半缘于审稿人的严谨及个人风格,一半缘于审稿人被逼得确实有话要说,还欲罢不能,也足见作者的功力了。估计这审稿人写意见时是一肚子怨念,话说你就不能下功夫把文章写好点儿啊,看把人累的! 你可见过作者比审稿人还牛气冲天的么?要说咱不服气偷偷骂两句可以了,面儿上的风度还是要保持的吧。有人坚决不!我们的这位审稿人其实是很正常的给出了评审意见,但咱看看这位作者的回复,他貌似从审稿人的字里行间解读出来了一些非同寻常的仇恨。真可谓你有多少意见,我就有多少反抗,关键还手拿大刀,句句不离对审稿意见的种种不满,时时不忘对审稿人的各种人身攻击,好像不把审稿人砍死他就不能活似的。话说人家说得对你就改,不对你就说为啥不对就行了,咱不能心平气和的交流啊?左右不过一个理字,有必要这么杀气腾腾么?而且这又不仅仅是双方贴身肉搏,还有编辑在旁边看着呢,就不能注意一下形象?几轮三番下来,审稿人扛不住了:烦请编辑在系统里注明,今后只要遇此人文章,我绕行,望另请高明,敬谢不敏。
高校近来热衷于招聘博士后的那些事 最近,越来越多的省份、城市参与到激烈的人才战中来。其中,他们希望引进的人才指标中有不少是针对博士后的。于是,问题来了,为什么他们要这么大规模引入博士后呢? 站在新毕业的博士的角度,肯定更加偏好正式的教职。别管他们的招聘广告都吹到天上去了,实际待遇还是相差蛮大的。干着教授的活,还拿学生水平的工资。谁愿意(快)三十大几了,拖家带口的,还只做一个科研辅助人员? 难道是: 教职坑少?博士后坑多?(可这些人最终还是要寻求教职的。) 引进博士后相对便宜简便灵活? 还是现在博士日渐供过于求,需求方的议价地位上升了?(有些专业可能普遍要求博士后资历,经管方向一般不需要,不过最近也有很多。) 亦或是随课题组的,课题完成了,就不需要这些人了,所以偏好招聘一些临时的博士后? 这背后究竟有哪些考量?希望了解的博友们分享一下你的见解。
当老外把农场搬进办公楼,发生了。。。 全国疫情放开,商流会再次迎来机会。都市农业、都市农场等模式又再次成为创业者聚焦的新方向。农业行业观察认为,颠覆农业不是农业本身,而是由于消费群体的需求升级与需求进化。每一个在城市里生活久了的人,都会有一个田园梦。梦想自己有二亩闲田,田里有个小小的花圃,树枝搭起的凉亭上边爬满了牵牛花。自己种菜养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样的场景似乎跟都市生活扯不上一点关系,但是在繁华的东京闹市却真的有这么神奇的一个存在——人力服务公司Pasona把农场搬进了写字楼里。 一进门便是一片绿油油的水稻田,继续往上走可以看到室内天花板缠着番茄和黄瓜的藤蔓,还有各种蔬菜水果环绕其中,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花草作物的自然空间。但在这个空间中还有着“格格不入”的办公桌、会议厅、宾客区、自助餐厅…… 别人家的大堂富丽堂皇,他们一进门就是块水田!!! 这里究竟是什么地方? 位于东京都千代田区大手町的Pasona总部公司,是一栋九层高,215,000平方英尺的企业办公楼,但不同于其他写字楼的玻璃幕墙,Pasona的外层被“植物窗帘”包裹着。
高考志愿填报——武汉大学浅析,欢迎大家报考
武大院长教你怎么填报志愿,新高考有变化但比例不变
高校教你报志愿2:多少分能上武汉大学?
2023高考预测录取分数线出炉,本科分数线不出所料
重要关注!2023年高考报名重要节点和注意事项来了!
高考志愿填报指南,手把手教你搞定,小白家长考生一看就懂
作物驯化与人类的生活--值得收藏 尽管全球约有3万种可食用的植物,但人类仅用了30种养育这个世界。其中,5种谷物 – 水稻 (Oryza sativa), 小麦(Triticum aestivumssp. aestivum),玉米(Zea mays),高梁(Sorghum bicolor) 和粟类(如御谷Pennisetumglaucum, 谷子Setariaitalica, 黍Panicummiliaceum, 穇子Eleusinecoracana),– 为全球人口提供了总能量的60%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fao.org%2Fseeds%2Fen%2F&urlrefer=ef51eca102d4b5eea5c108ecf30a8477);10 种作物为人和家养动物提供了所消耗食物的95%。 大豆 (Glycine max),棕榈油(Elaeisguineensis), 向日葵sunflower (Helianthus annuus),花生油(Arachis hypogaea Linn) ,菜籽油(Brassica napus)。 因此,农业上大规模种植的作物仅有几十种驯化(domestication):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一种文明进步行为。是将野生的动物和植物的自然繁殖过程变为人工控制下的过程。 育种(breeding):通过创造遗传变异、改良遗传特性,以培育优良动植物新品种的技术。以遗传学为理论基础,综合应用生态、生理生化、病理和生物统计等多种学科知识。 农业(Agriculture):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产业。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
分析基因功能的那些好用的工具 生物信息是反映生物运动状态和方式的信息。碱基序列便是生物信息。自然界经过漫长时期的演变,产生了生物,逐渐形成了复杂的生物世界。生物信息形形色色,千变万化,不同类的生物发出不同的信息。,人们对生物信息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可观的成果,人们发现,鸟有“鸟语”,兽有“兽语”,甚至花也有“花语”。人们还发现生物信息与非生物信息之间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如燕子、大雁的飞来飞去,预示着季节的变换和气温的升降。 调节和控制生命活动的信号。是构成生物体的三大要素(物质、能量、信息)之一。 生物信息一般可分为遗传信息、神经和感觉信息及化学信息。虽然遗传信息和神经感觉信息的载体都属于化学物质,但通常所指的化学信息是除以上两类物质以外的化学物质所携带和传递的信息。高等生物的激素及昆虫外激素都属于这一类。 遗传信息以密码形式存储在DNA分子上,通过DNA的复制传递给子代。在后代生长发育过程中,遗传信息自DNA转录给RNA,后翻译成特异的蛋白质,以执行各种生命功能。 神经和感觉信息靠电脉冲和神经递质携带和传递。神经系统接受内外环境中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调节和控制机体各部分功能。 化学信息是除上述两类物质外由化学介质传递的信息。生物体的各种功能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对环境能及时做出反应,是由于生物体内存在着通过各种各样的化学信息分子进行传递的信息系统。 计算机科学与基因组技术的发展,生物信息的概念又成为了基因的计算机数据库、数据处理、基因序列信息、生物系统的计算机分析与软件设计等含义,属于生物信息学或计算生物学的内容,从而形成了另外一种概念。 小伙伴在拿到一个新基因的时候,是不是两眼一黑,很是懵圈,这个基因有什么功能啊,定位在哪里啊,有什么特殊的结构域啊等等,问的还没入门的小白,一阵转圈圈。 1、如果是测序得到的一段新的核酸序列(如果知道基因的CDS就省了看这一步)首先,我们需要预测该段核酸序列的ORF,可以用在线的网站NCBI,或者利用Tbtools软件进行ORF预测。2、保守结构域分析,分析该基因的保守结构域。 3、亚细胞定位预测需要蛋白序列,选好对应的物种,进行分析即可。 如果预测是核定位基因,可以进一步预测核定位序列。 4、基因的物理性质分析 5、蛋白的二级结果预测 6、蛋白同源建模分析3D结构
博士研究实验超好用分子克隆工具 Snapgene是一款非常好用的分子生物学软件,通过该软件我们可以使用到各种专业的分子生物操作功能,可以用来分析,酶切位点、标签、启动子等质粒元件,还能够生成详细的DNA序列文件,并且这款软件还能够帮助用户完成各种DNA序列的克隆,可以说是相关工作人员的一款必备软件。不过有很多用户需要使用这款软件,但是不知道要如何下载安装,所以接下来小编就跟大家分享一下snapgene这款软件的下载安装方法吧,感兴趣的朋友不妨一起来看看小编分享的方法教程,关键可以免费使用。1、通过网上收集得到的Snapgene软件2、直接解压,按使用说明操作即可,一般都到这一步就可以直接用了,如果还不行就按下面步骤。3、点击下载好软件之后,我们打开软件的压缩包,在其中找到snapgene_2.3.2_win.exe这个应用程序,然后双击它即可进入到软件安装界面。4、点击进入到软件安装界面之后,先是看到软件的安装路径,我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可以更改安装路径,然后点击Next按钮。5、点击下载按钮之后,下一步是来到许可证协议界面,然后我们需要点击界面右下角的I Agree这个我同意按钮,同意许可证协议进入到下一个步骤。6、同意之后下一步就是进入到选择组件的界面,这些参数一般不需要更改,直接点击下一步按钮,有需要的朋友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更改即可。7、最后就来到了选择开始菜单文件夹的界面,会自动生成一个软件的开始菜单文件夹,然后我们点击Install这个安装按钮即可。8、按第2步的方法去进行操作即可获得一个全功能的分子克隆工具。
【在线讲座】基于生物大数据的玉米重要农艺性状解析与智能育种 为促进学术交流、分享最新技术进展、促进植物科学发展,MPlant在线讲座-2023前沿技术系列将于2月9日(周四)下午3点,通过“腾讯会议”直播的方式邀请李林教授在线讲解和交流基于生物大数据的玉米重要农艺性状解析与智能育种。 讲座时间 2023年2月9日 15:00—16:15 参加方式 腾讯会议在线讲座,免费参加。 会议室ID: 484-490-221 会议链接: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meeting.tencent.com%2Fdm%2FagsmTpy4q8Ed&urlrefer=77f436dcc69242b6c2f13485d188e2bc 讲座主题 基于生物大数据的玉米重要农艺性状解析与智能育种 主要内容生物研究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育种也正迈向4.0智能时代。如何利用生物大数据进行作物重要性状的系统解析以及基于此进行高效定向智能育种仍然挑战巨大。报告人将以重要作物玉米为对象,聚焦玉米密植高产的株型建成机制解析,讲述如何利用生物大数据快速精细定位主效数量性状位点(QTG-seq),如何批量解析定位功能基因(DeepBSA),以及如何全面系统解析玉米株型及其相关性状变异的遗传与分子基础;最后报告人将分享团队整合玉米多维生物大数据和高通量遗传群体数据,对玉米重要性状株高、开花期、以及穗部性状的智能育种的初步实践。 主讲人 李林 教授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智慧农业系主任,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湖北省海外高层次人才获得者。2001年至2010年,中国农业大学本硕博连读,2010年获农学博士学位,同年去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从事博士后及研究助理工作。于2016年7月正式回国建立实验室,利用生物大数据进行玉米株型建成分子机制研究,对控制玉米青贮生物产量关键株型性状株高与开花期进行了系统解析,提出了稀有等位基因是玉米株型建成的决定因子的观点,开发了基于基因组大数据快速精细定位克隆数量性状基因QTG的新策略QTG-seq与DeepBSA,并提出了基于生物大数据系统挖掘基因功能的新方法;构建了玉米第一代生物网络大数据图谱并开发了人工智能挖掘工具,系统解析了玉米株型建成分子基础,对玉米株型、产量、开花期等分子网络进行了系统鉴定,为智能设计育种打下了基础。回国后,以通讯作者(含共同)在Nature Genetics, Nature Biotechnology, Molecular Plant (三篇),Plant Communications,New Phytologist,JIPB(两篇),Molecular Ecology Resource, Plant Physiology, Crop Journal等国际主流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多篇,总引用超过3500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以及面上项目等。
大家怎么看,这些人大家是不是很熟悉 如题, 很熟悉的画面, 熟悉的人, 只是已经成为过去了, 大家进来看看, 有什么想法吗。网友整理的,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好厉害】首颗互联网智能遥感科学实验卫星“珞珈三号01星”成功 首颗智能遥感科学实验卫星“珞珈三号01星”在中国太原航天发射场搭载长征二号丁(Y71)运载火箭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各系统工作正常,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珞珈山下,武汉大学“珞珈”系列科学实验卫星家族再添新星,为我国通导遥集成的智能遥感卫星科学实验和商业遥感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珞珈三号01星由武汉大学与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联合设计研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空间信息网络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重大计划集成项目“天基信息网络在轨处理与实时传输的综合集成演示验证”的重要成果。该项目由武汉大学牵头,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空间信息传输中心和陆海空间(烟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完成,旨在以空间信息网络前期理论研究和技术攻关成果为基础,开展真实环境下的遥感信息“快、准、灵”应用集成演示验证,占领空间信息网络核心理论与技术突破的制高点,为推动我国下一步天基互联网下的空天信息实时智能服务做好技术准备。 珞珈三号01星的研制和发射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山东省烟台市政府、海阳市政府、东方航天港集团、太原发射中心等单位的大力支持。武汉大家遥感就是厉害,加油真棒!!!!
【便民服务】武汉大学各校门通行情况一览(2月4日) 学校各校门通行情况如下(2月4日): 武汉大学最新的校门通行情况,大家可以关注一下哈。
【武汉大学】信息学部操场,锻炼的人们,夏天
【武汉大学】信息学部操场实拍,夏天
大家博士后出站都去哪里工作了呢? 吧里讨论这个的帖子很多,大家意见相差很大,大家自由发挥哈! 仅供讨论,没有别的用途! 1、985高校; 2、211高校; 3、重点高校; 4、普通高校; 5、专科学校; 6、科研单位; 7、公司赚大钱 大家直接回复数字哈,大家发表高见!祝大家,高产出,进满意单位!
校园大神审核一天了多久通过? 申请的校园大神,系统自动推荐的,麻烦咨询一下哈,还有我的审核界面貌似跟大家的不同!
武汉大学校园风景随拍 2022年夏天学校信息学部风景随拍!
【武汉大学】校园随拍,大家都返校了吗?
大学校门该不该开放,大家怎么看? 日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多所高校宣布:恢复校友出入校权限。 1月17日,武汉大学曾发布通知称:结合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和校园实际,恢复校友免预约出入校园权限。校友出示武汉大学电子校友卡或能证明校友身份的有效证件,经工作人员核验确认后,可步行入校;校友车辆需预约方可入校。 最近学校打击黄牛,这个事情大家怎么看? 现在没有疫情了,学校不应该开放吗? 每天看着牌坊外面的障碍,一点都不好看!
【有兴趣看看】武汉大学“卓越博士后”计划2023年全球招募公告 为吸引优秀青年人才来武汉大学开展研究工作,支持和培育具有发展和创新潜力的青年人才追求学术卓越、勇攀科技高峰,学校特设立“卓越博士后”计划。现启动2023年武汉大学“卓越博士后”计划申报与评选工作。诚挚欢迎潜心学术、勇于开拓的青年人才申报。 一、支持人数与期限 2023年支持人数不超过100人,支持期限一般为两年。 二、薪酬与福利待遇 1.薪酬:一般申请人校发年薪30万元(税前);获得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资助的申请人年薪40万元(税前,含国家资助部分),国家资助期满后按一般申请人年薪执行。所在单位、合作导师可根据申请人的综合情况给予额外资助。 2.福利:提供公积金、养老保险、职业年金、住房补贴或博士后公寓,并享受子女入托入学、医疗等待遇。 3.职业发展通道:根据学校相关规定,在站期间可申请副高级岗位资格。符合学校引进人才政策并满足出站条件,可申请学校教职。 三、申报条件 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师德师风端正,科学态度严谨,爱岗敬业,身体健康。 2.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三年,或申报时已满足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基本要求。 3.年龄不超过35周岁,具有良好的学术背景和较强的学术潜能。 4.已初步选定研究团队或课题组,并与团队或课题组负责人商议形成初步研究计划。 其他说明: 1.在站博士后合同结束日期距申报截止日期6个月之内的,可申报相应批次评选。 2.获得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资助的申请人,经所在单位推荐,可直接入选武汉大学“卓越博士后”计划。 四、评选程序 申请人向单位提交申请材料,各单位从申请人的教育背景、学术水平、科研能力、拟开展研究内容的创新性及对所属学科领域的推动作用等方面评选推荐,人事部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并报学校审批,审批结果公示无异议后最终确定入选名单。 五、申报材料 1.《武汉大学“卓越博士后”计划申请书》; 2.证明材料: (1)身份材料:有效身份证(外籍人员提供护照);博士学位证书、毕业证书(应届博士毕业生须提供满足博士毕业要求的证明,国<境>外获得学历学位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2)学术及科研成果材料:代表申请人学术和科研水平的论文、专著、专利或奖励、承担科研项目情况等,其中:论文提供全文(未发表的额外提供论文接收证明)及收录检索证明,专著提供封面、目录和摘要,专利或奖励提供证书,承担科研项目情况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3)专家推荐信3封,包含博士导师推荐信(在站博士后不限制推荐人)。 以上申报材料电子版扫描成一个PDF文件(文件大小不超过50M),发送到申报单位联系人邮箱中。 六、时间安排 1.第一批申报与评选 个人提交申请时间:2023年3月31日前 单位报送材料时间:2023年4月30日前 学校结果公布时间:2023年6月上旬 2.第二批申报与评选 个人提交申请时间:2023年9月30日前 单位报送材料时间:2023年10月31日前 学校结果公布时间:2023年12月上旬 七、有关说明 1.申报时未提交博士学位证书的入选者,来校办理手续时需查验其学位证书。如未获得博士学位证书,将取消其入选资格。 2.学校将为入选者发放武汉大学“卓越博士后”计划入选通知书,入选者须按照通知书上的要求来校办理博士后进站手续。 3.进站后须全职在武汉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八、联系方式 1.武汉大学各单位博士后工作人员及联系方式(详见附件1) 2.学校人事部博士后管理办公室联系人:蒋老师、李老师,电话:027-68754011、027-67811556 武汉大学 2023年1月22日
【记得申请】武汉大学“卓越博士后”计划2023年全球招募公告 为吸引优秀青年人才来武汉大学开展研究工作,支持和培育具有发展和创新潜力的青年人才追求学术卓越、勇攀科技高峰,学校特设立“卓越博士后”计划。现启动2023年武汉大学“卓越博士后”计划申报与评选工作。诚挚欢迎潜心学术、勇于开拓的青年人才申报。 一、支持人数与期限 2023年支持人数不超过100人,支持期限一般为两年。 二、薪酬与福利待遇 1.薪酬:一般申请人校发年薪30万元(税前);获得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资助的申请人年薪40万元(税前,含国家资助部分),国家资助期满后按一般申请人年薪执行。所在单位、合作导师可根据申请人的综合情况给予额外资助。 2.福利:提供公积金、养老保险、职业年金、住房补贴或博士后公寓,并享受子女入托入学、医疗等待遇。 3.职业发展通道:根据学校相关规定,在站期间可申请副高级岗位资格。符合学校引进人才政策并满足出站条件,可申请学校教职。 三、申报条件 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师德师风端正,科学态度严谨,爱岗敬业,身体健康。 2.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三年,或申报时已满足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基本要求。 3.年龄不超过35周岁,具有良好的学术背景和较强的学术潜能。 4.已初步选定研究团队或课题组,并与团队或课题组负责人商议形成初步研究计划。 其他说明: 1.在站博士后合同结束日期距申报截止日期6个月之内的,可申报相应批次评选。 2.获得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资助的申请人,经所在单位推荐,可直接入选武汉大学“卓越博士后”计划。 四、评选程序 申请人向单位提交申请材料,各单位从申请人的教育背景、学术水平、科研能力、拟开展研究内容的创新性及对所属学科领域的推动作用等方面评选推荐,人事部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并报学校审批,审批结果公示无异议后最终确定入选名单。 五、申报材料 1.《武汉大学“卓越博士后”计划申请书》; 2.证明材料: (1)身份材料:有效身份证(外籍人员提供护照);博士学位证书、毕业证书(应届博士毕业生须提供满足博士毕业要求的证明,国<境>外获得学历学位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2)学术及科研成果材料:代表申请人学术和科研水平的论文、专著、专利或奖励、承担科研项目情况等,其中:论文提供全文(未发表的额外提供论文接收证明)及收录检索证明,专著提供封面、目录和摘要,专利或奖励提供证书,承担科研项目情况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3)专家推荐信3封,包含博士导师推荐信(在站博士后不限制推荐人)。 以上申报材料电子版扫描成一个PDF文件(文件大小不超过50M),发送到申报单位联系人邮箱中。 六、时间安排 1.第一批申报与评选 个人提交申请时间:2023年3月31日前 单位报送材料时间:2023年4月30日前 学校结果公布时间:2023年6月上旬 2.第二批申报与评选 个人提交申请时间:2023年9月30日前 单位报送材料时间:2023年10月31日前 学校结果公布时间:2023年12月上旬 七、有关说明 1.申报时未提交博士学位证书的入选者,来校办理手续时需查验其学位证书。如未获得博士学位证书,将取消其入选资格。 2.学校将为入选者发放武汉大学“卓越博士后”计划入选通知书,入选者须按照通知书上的要求来校办理博士后进站手续。 3.进站后须全职在武汉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八、联系方式 1.武汉大学各单位博士后工作人员及联系方式(详见附件1) 2.学校人事部博士后管理办公室联系人:蒋老师、李老师,电话:027-68754011、027-67811556 武汉大学 2023年1月22日
【大家关注】武汉大学“卓越博士后”计划2023年全球招募公告 为吸引优秀青年人才来武汉大学开展研究工作,支持和培育具有发展和创新潜力的青年人才追求学术卓越、勇攀科技高峰,学校特设立“卓越博士后”计划。现启动2023年武汉大学“卓越博士后”计划申报与评选工作。诚挚欢迎潜心学术、勇于开拓的青年人才申报。 一、支持人数与期限 2023年支持人数不超过100人,支持期限一般为两年。 二、薪酬与福利待遇 1.薪酬:一般申请人校发年薪30万元(税前);获得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资助的申请人年薪40万元(税前,含国家资助部分),国家资助期满后按一般申请人年薪执行。所在单位、合作导师可根据申请人的综合情况给予额外资助。 2.福利:提供公积金、养老保险、职业年金、住房补贴或博士后公寓,并享受子女入托入学、医疗等待遇。 3.职业发展通道:根据学校相关规定,在站期间可申请副高级岗位资格。符合学校引进人才政策并满足出站条件,可申请学校教职。 三、申报条件 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师德师风端正,科学态度严谨,爱岗敬业,身体健康。 2.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三年,或申报时已满足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基本要求。 3.年龄不超过35周岁,具有良好的学术背景和较强的学术潜能。 4.已初步选定研究团队或课题组,并与团队或课题组负责人商议形成初步研究计划。 其他说明: 1.在站博士后合同结束日期距申报截止日期6个月之内的,可申报相应批次评选。 2.获得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资助的申请人,经所在单位推荐,可直接入选武汉大学“卓越博士后”计划。 四、评选程序 申请人向单位提交申请材料,各单位从申请人的教育背景、学术水平、科研能力、拟开展研究内容的创新性及对所属学科领域的推动作用等方面评选推荐,人事部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并报学校审批,审批结果公示无异议后最终确定入选名单。 五、申报材料 1.《武汉大学“卓越博士后”计划申请书》; 2.证明材料: (1)身份材料:有效身份证(外籍人员提供护照);博士学位证书、毕业证书(应届博士毕业生须提供满足博士毕业要求的证明,国<境>外获得学历学位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2)学术及科研成果材料:代表申请人学术和科研水平的论文、专著、专利或奖励、承担科研项目情况等,其中:论文提供全文(未发表的额外提供论文接收证明)及收录检索证明,专著提供封面、目录和摘要,专利或奖励提供证书,承担科研项目情况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3)专家推荐信3封,包含博士导师推荐信(在站博士后不限制推荐人)。 以上申报材料电子版扫描成一个PDF文件(文件大小不超过50M),发送到申报单位联系人邮箱中。 六、时间安排 1.第一批申报与评选 个人提交申请时间:2023年3月31日前 单位报送材料时间:2023年4月30日前 学校结果公布时间:2023年6月上旬 2.第二批申报与评选 个人提交申请时间:2023年9月30日前 单位报送材料时间:2023年10月31日前 学校结果公布时间:2023年12月上旬 七、有关说明 1.申报时未提交博士学位证书的入选者,来校办理手续时需查验其学位证书。如未获得博士学位证书,将取消其入选资格。 2.学校将为入选者发放武汉大学“卓越博士后”计划入选通知书,入选者须按照通知书上的要求来校办理博士后进站手续。 3.进站后须全职在武汉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八、联系方式 1.武汉大学各单位博士后工作人员及联系方式(详见附件1) 2.学校人事部博士后管理办公室联系人:蒋老师、李老师,电话:027-68754011、027-67811556 武汉大学 2023年1月22日
【大家注意】武汉大学“卓越博士后”计划2023年全球招募公告 为吸引优秀青年人才来武汉大学开展研究工作,支持和培育具有发展和创新潜力的青年人才追求学术卓越、勇攀科技高峰,学校特设立“卓越博士后”计划。现启动2023年武汉大学“卓越博士后”计划申报与评选工作。诚挚欢迎潜心学术、勇于开拓的青年人才申报。 一、支持人数与期限 2023年支持人数不超过100人,支持期限一般为两年。 二、薪酬与福利待遇 1.薪酬:一般申请人校发年薪30万元(税前);获得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资助的申请人年薪40万元(税前,含国家资助部分),国家资助期满后按一般申请人年薪执行。所在单位、合作导师可根据申请人的综合情况给予额外资助。 2.福利:提供公积金、养老保险、职业年金、住房补贴或博士后公寓,并享受子女入托入学、医疗等待遇。 3.职业发展通道:根据学校相关规定,在站期间可申请副高级岗位资格。符合学校引进人才政策并满足出站条件,可申请学校教职。 三、申报条件 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师德师风端正,科学态度严谨,爱岗敬业,身体健康。 2.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三年,或申报时已满足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基本要求。 3.年龄不超过35周岁,具有良好的学术背景和较强的学术潜能。 4.已初步选定研究团队或课题组,并与团队或课题组负责人商议形成初步研究计划。 其他说明: 1.在站博士后合同结束日期距申报截止日期6个月之内的,可申报相应批次评选。 2.获得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资助的申请人,经所在单位推荐,可直接入选武汉大学“卓越博士后”计划。 四、评选程序 申请人向单位提交申请材料,各单位从申请人的教育背景、学术水平、科研能力、拟开展研究内容的创新性及对所属学科领域的推动作用等方面评选推荐,人事部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并报学校审批,审批结果公示无异议后最终确定入选名单。 五、申报材料 1.《武汉大学“卓越博士后”计划申请书》; 2.证明材料: (1)身份材料:有效身份证(外籍人员提供护照);博士学位证书、毕业证书(应届博士毕业生须提供满足博士毕业要求的证明,国<境>外获得学历学位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2)学术及科研成果材料:代表申请人学术和科研水平的论文、专著、专利或奖励、承担科研项目情况等,其中:论文提供全文(未发表的额外提供论文接收证明)及收录检索证明,专著提供封面、目录和摘要,专利或奖励提供证书,承担科研项目情况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3)专家推荐信3封,包含博士导师推荐信(在站博士后不限制推荐人)。 以上申报材料电子版扫描成一个PDF文件(文件大小不超过50M),发送到申报单位联系人邮箱中。 六、时间安排 1.第一批申报与评选 个人提交申请时间:2023年3月31日前 单位报送材料时间:2023年4月30日前 学校结果公布时间:2023年6月上旬 2.第二批申报与评选 个人提交申请时间:2023年9月30日前 单位报送材料时间:2023年10月31日前 学校结果公布时间:2023年12月上旬 七、有关说明 1.申报时未提交博士学位证书的入选者,来校办理手续时需查验其学位证书。如未获得博士学位证书,将取消其入选资格。 2.学校将为入选者发放武汉大学“卓越博士后”计划入选通知书,入选者须按照通知书上的要求来校办理博士后进站手续。 3.进站后须全职在武汉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八、联系方式 1.武汉大学各单位博士后工作人员及联系方式(详见附件1) 2.学校人事部博士后管理办公室联系人:蒋老师、李老师,电话:027-68754011、027-67811556 武汉大学 2023年1月22日
武汉大学“卓越博士后”计划2023年全球招募公告 为吸引优秀青年人才来武汉大学开展研究工作,支持和培育具有发展和创新潜力的青年人才追求学术卓越、勇攀科技高峰,学校特设立“卓越博士后”计划。现启动2023年武汉大学“卓越博士后”计划申报与评选工作。诚挚欢迎潜心学术、勇于开拓的青年人才申报。 一、支持人数与期限 2023年支持人数不超过100人,支持期限一般为两年。 二、薪酬与福利待遇 1.薪酬:一般申请人校发年薪30万元(税前);获得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资助的申请人年薪40万元(税前,含国家资助部分),国家资助期满后按一般申请人年薪执行。所在单位、合作导师可根据申请人的综合情况给予额外资助。 2.福利:提供公积金、养老保险、职业年金、住房补贴或博士后公寓,并享受子女入托入学、医疗等待遇。 3.职业发展通道:根据学校相关规定,在站期间可申请副高级岗位资格。符合学校引进人才政策并满足出站条件,可申请学校教职。 三、申报条件 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师德师风端正,科学态度严谨,爱岗敬业,身体健康。 2.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三年,或申报时已满足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基本要求。 3.年龄不超过35周岁,具有良好的学术背景和较强的学术潜能。 4.已初步选定研究团队或课题组,并与团队或课题组负责人商议形成初步研究计划。 其他说明: 1.在站博士后合同结束日期距申报截止日期6个月之内的,可申报相应批次评选。 2.获得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资助的申请人,经所在单位推荐,可直接入选武汉大学“卓越博士后”计划。 四、评选程序 申请人向单位提交申请材料,各单位从申请人的教育背景、学术水平、科研能力、拟开展研究内容的创新性及对所属学科领域的推动作用等方面评选推荐,人事部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并报学校审批,审批结果公示无异议后最终确定入选名单。 五、申报材料 1.《武汉大学“卓越博士后”计划申请书》; 2.证明材料: (1)身份材料:有效身份证(外籍人员提供护照);博士学位证书、毕业证书(应届博士毕业生须提供满足博士毕业要求的证明,国<境>外获得学历学位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2)学术及科研成果材料:代表申请人学术和科研水平的论文、专著、专利或奖励、承担科研项目情况等,其中:论文提供全文(未发表的额外提供论文接收证明)及收录检索证明,专著提供封面、目录和摘要,专利或奖励提供证书,承担科研项目情况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3)专家推荐信3封,包含博士导师推荐信(在站博士后不限制推荐人)。 以上申报材料电子版扫描成一个PDF文件(文件大小不超过50M),发送到申报单位联系人邮箱中。 六、时间安排 1.第一批申报与评选 个人提交申请时间:2023年3月31日前 单位报送材料时间:2023年4月30日前 学校结果公布时间:2023年6月上旬 2.第二批申报与评选 个人提交申请时间:2023年9月30日前 单位报送材料时间:2023年10月31日前 学校结果公布时间:2023年12月上旬 七、有关说明 1.申报时未提交博士学位证书的入选者,来校办理手续时需查验其学位证书。如未获得博士学位证书,将取消其入选资格。 2.学校将为入选者发放武汉大学“卓越博士后”计划入选通知书,入选者须按照通知书上的要求来校办理博士后进站手续。 3.进站后须全职在武汉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八、联系方式 1.武汉大学各单位博士后工作人员及联系方式(详见附件1) 2.学校人事部博士后管理办公室联系人:蒋老师、李老师,电话:027-68754011、027-67811556 武汉大学 2023年1月22日
?【武汉大学】校园实拍,你们都返校了吗? 学校大门为你敞开,快快返校一起卷! 各学校大门都已正常开放! 牌坊正门24小时通行,刷卡或者刷脸都可以! 信息学部南门晚上11点关门,注意!
【重要投票】大家理性预测一下这次退的比例 吧里讨论这个的帖子很多,大家意见相差很大,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理性预测一下! 仅供讨论,没有别的用途! 1、10以下; 2、10-20之间; 3、30-40之间; 4、40-50之间; 5、50-60之间; 6、100这是不可能的 大家直接回复数字哈,大家发表高见!
打卡微商吧学习贴 每天打卡,进步一点点!
#我要找工作吧#大家有没有觉得今年找工作特别特别难? 不光难在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失业率飙升,还难在有工作的人也都不咋开心。 大家普遍都面临着:工作时间越来越长,人际关系越来越压抑,精神控制越来越过分。#我要找工作吧#
【视新闻直播-正直播】胡某宇事件新闻发布会2023.2.2
吧主这里还是不要这样太直接了吧 发广告成这样了,没有吧主和吧务么
新年了,大家一起努力工作 工作顺利,开年大吉!
蛙宝”案10月9日一审宣判,两被告人分别获刑十五年和十三年半 经审理查明,2013年3月,被告人高宇星、孙文等人商议成立了江苏维纳达公司非法集资,高宇星让孙文担任该公司法定代表人,负责公司技术和日常管理,高宇星支付公司初期运营费用。公司成立后,被告人孙文招聘徐沛、余磊(均另案处理)等技术人员,设计“蛙宝网”等互联网平台,在网上宣称以玩游戏可获月收益率1.5%-5%左右的高额回报为诱饵,隐瞒集资款主要用于以新还旧等具体用途、夸大对外投资途径与盈利状况等,骗取集资参与人信任,在线上向社会公众非法集资。2016年5月后,被告人高宇星拒不与被告人孙文联系,孙文为维持公司运转,除将少数集资款用于经营、投资外,继续通过“蛙宝网”互联网平台进行宣传并定期举办“签到收益翻倍赚”等活动,骗取集资参与人信任,持续进行非法集资。经审计,至2018年1月3日共向28694人非法吸收资金超187亿元,共有11841人共计25亿元本金未兑付。案发后,公安机关依法冻结江苏维纳达公司等多个账户,查封若干房产、土地、车辆等资产。 法院认为,被告人孙文、高宇星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均已构成集资诈骗罪。孙文有坦白情节,依法从轻处罚。鉴于本案集资参与人的损失数额特别巨大,根据法律及司法解释规定,本案财产刑执行时,退赔集资参与人损失优先于财产刑的执行。根据被告人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法庭遂作出上述判决。
关于开展“易乾宁”案集资参与人第一阶段补正信息登记的公告 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指定秦淮法院执行的被告人薛秀丽犯集资诈骗罪涉财产部分执行一案(以下简称“易乾宁”案),秦淮法院于2022年6月27日至2022年8月31日期间开展了信息登记工作,同年9月19日至11月18日开展了补充登记工作。鉴于仍有部分集资参与人在登记过程中填写信息错误,为最大程度维护受损集资参与人的合法权益,秦淮法院将依法开展涉案集资参与人补正信息登记工作。现将相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登记对象 1.已参与信息登记但相关信息填写错误的集资参与人。 2.因各种原因一直未能成功登记的集资参与人。 二、登记时间 自2022年12月7日起至2022年12月30日止。 三、登记方式 本次补正信息登记继续通过“秦法微案款”信息登记平台线上操作,不接受线下登记。由受损集资参与人通过微信搜索“秦法微案款”小程序或扫描下方的 二维码进入小程序进行信息登记。 四、登记内容 1.身份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投资机构、通讯地址,(微信号可选填)。 2.损失金额:即总投资金额减去已获取金额(含从投资公司获取的本金、利息及从各相关机关获取的退赔金额)。 3.账户信息:包括集资参与人本人的收款账号和开户银行名称。 五、清退原则 1.公安机关提取的“易乾宁”案数据库中对集资参与人身份信息、损失金额等内容已有登记,小程序后台数据来源于该数据库中的有效信息,本次补正登记信息时将对集资参与人进行披露。集资参与人确认披露的损失金额,或虽有异议但同意以该金额作为发还依据的,将纳入本次案款清退范围。集资参与人对平台披露的损失金额存在异议且不同意以该金额作为发还依据的,暂不纳入本次案款清退范围,本院对异议材料审核后,另行告知后续处理方式。逾期未进行补正信息登记的,将以“易乾宁”案数据库记载受损金额为准,纳入本次案款清退范围,保留应发放金额但暂不予发放。 2.本次补正信息登记工作完成后,将以第一阶段确定的清退比例进行清退(具体时间见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 六、相关提醒 1.所有集资参与人均应在“秦法微案款”小程序中完成登记。 2.在“确认信息”页面右下角有 “重新确认”功能键,集资参与人因误操作导致填报相关信息错误而确认通过的,可在登记成功后重新修改相关信息。本院将以信息登记工作截止前最后一次修改的数据为准。 3.集资参与人应注意防范电信诈骗,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法院不会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方式要求集资参与人提供短信验证码等信息,不会提出验资、缴费等要求。 4.故意编造虚假信息,干扰信息登记工作、损害集资参与人合法权益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七、联系方式 1.客服电话:95302 -0。 2.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法院电话:025-83523150、83529106 、84582120。 3.继承公证、委托公证咨询电话:025-84493977、84409672。 4.地址: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光华路41号507、508室。 特此公告。 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法院 二〇二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关于提示“钱宝系”案件受损集资参与人尽快完成信息登记 自2023年1月5日“钱宝系”案件信息登记核实工作启动以来,广大受损集资参与人通过微信小程序便捷、高效地完成信息登记、损失金额确认等事项。为避免受损集资参与人未在期限内完成信息登记核实,影响后续案款清退,现再次公告如下: 一、信息登记核实时间本次信息登记核实时间 为2023年1月5日—2023年2月10日。请在登记期限内,尽早通过微信小程序完成登记,确认损失金额。 二、及时完成信息登记核实的必要性 信息登记核实系统向受损集资参与人展示其“钱宝网”全部注册账号,及账号对应的转入金额、提现金额、交易明细等信息,供查看、确认,充分保障知情权等合法权利。受损集资参与人提供身份信息、接受清退款项账户信息,并对本人集资信息(转入、提现、损失等金额)进行确认,是向其清退资金的基础。因此未在规定期限内完成信息登记核实的,人民法院无法向其清退款项,将影响参与人合法权益的及时实现。 三、注意事项 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2023年1月5日发布的“钱宝系”案件集资参与人信息登记核实公告的风险提示和注意事项继续有效。同时,请特别注意如下事项: 第一,部分参与人在信息登记核实过程中提出疑义,人民法院组织人员进行审核后,会通过微信小程序反馈审核结果,请参与人及时查看,并完成后续操作。 第二,因本案涉及人数众多,疑义审核工作量较大等原因,部分参与人提出的疑义尚未审核结束,请耐心等待,并及时查看审核结果。如因审核工作需要,工作人员通过热线电话联系时,请及时接听,以免影响审核进度。确有必要时,工作人员会核实姓名、身份证号码和其他必要的注册信息,但不会提出转账、验资、交费等要求,请注意防范电话诈骗。 第三,部分疑义审核需补充调查,审核周期较长,如集资参与人因该原因未在期限内完成信息登记核实,其合法权益仍将按相同比例予以保留。待疑义审核结束后,后续相关事宜另行告知。 第四,部分参与人因特殊原因(如移民、无法通过人脸识别、无法办理银行卡等)无法通过线上方式参加信息登记核实的,其合法权益将按相同比例予以保留。人民法院将通过其他方式另行组织登记核实,具体工作安排以人民法院通知为准。 特此公告。 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 2023年2月1日
热烈祝贺!!所有的杂志社,你们赢了 恭喜!!所有的杂志社,你们赢了 刚刚,2023年中科院《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公布!共有28本被纳入预警期刊。 期刊分区表团队结合专家咨询结果和计量指标表现,发布2023年度《国际期刊预警名单(试行) 》。期刊预警不是论文评价,更不是否定预警期刊发表的每项成果。预警期刊旨在提醒科研人员审慎选择成果发表平台、提示出版机构强化期刊质量管理。 以下是中科院预警期刊情况。资料仅供参考,版权属于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期刊预警不是论文评价,更不是否定预警期刊发表的每项成果。预警期刊旨在提醒科研人员审慎选择成果发表平台、提示出版机构强化期刊质量管理。 今年,共计有28本预警期刊,其中医学类有9本期刊“入选”,各位科研人投稿需要格外注意了,但需要注意的是,生物类这次没有一本期刊纳入,就连我们普遍认为的一些水刊均“遗憾落榜”! 你认为今年的预警期刊名单咋样?这些预警期刊是不是和你想的一样呢?
恭喜!!所有的杂志社,你们赢了 刚刚,2023年中科院《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公布!共有28本被纳入预警期刊。 期刊分区表团队结合专家咨询结果和计量指标表现,发布2023年度《国际期刊预警名单(试行) 》。期刊预警不是论文评价,更不是否定预警期刊发表的每项成果。预警期刊旨在提醒科研人员审慎选择成果发表平台、提示出版机构强化期刊质量管理。 以下是中科院预警期刊情况。资料仅供参考,版权属于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期刊预警不是论文评价,更不是否定预警期刊发表的每项成果。预警期刊旨在提醒科研人员审慎选择成果发表平台、提示出版机构强化期刊质量管理。 今年,共计有28本预警期刊,其中医学类有9本期刊“入选”,各位科研人投稿需要格外注意了,但需要注意的是,生物类这次没有一本期刊纳入,就连我们普遍认为的一些水刊均“遗憾落榜”! 你认为今年的预警期刊名单咋样?这些预警期刊是不是和你想的一样呢?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大家春节期间活动红包可以提现吗 我的咋是这样子的,账号异常!
开个淘宝店,自己都可以啊,非得发广告 如题,百度也可以开店啊
2023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试行)》发布 刚刚,2023年中科院《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公布!共有28本被纳入预警期刊。 期刊分区表团队结合专家咨询结果和计量指标表现,发布2023年度《国际期刊预警名单(试行) 》。期刊预警不是论文评价,更不是否定预警期刊发表的每项成果。预警期刊旨在提醒科研人员审慎选择成果发表平台、提示出版机构强化期刊质量管理。 以下是中科院预警期刊情况。资料仅供参考,版权属于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期刊预警不是论文评价,更不是否定预警期刊发表的每项成果。预警期刊旨在提醒科研人员审慎选择成果发表平台、提示出版机构强化期刊质量管理。 今年,共计有28本预警期刊,其中医学类有9本期刊“入选”,各位科研人投稿需要格外注意了,但需要注意的是,生物类这次没有一本期刊纳入,就连我们普遍认为的一些水刊均“遗憾落榜”! 你认为今年的预警期刊名单咋样?这些预警期刊是不是和你想的一样呢?
2023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试行)》发布 刚刚,2023年中科院《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公布!共有28本被纳入预警期刊。 期刊分区表团队结合专家咨询结果和计量指标表现,发布2023年度《国际期刊预警名单(试行) 》。期刊预警不是论文评价,更不是否定预警期刊发表的每项成果。预警期刊旨在提醒科研人员审慎选择成果发表平台、提示出版机构强化期刊质量管理。 以下是中科院预警期刊情况。资料仅供参考,版权属于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2023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试行)》
大家注意啦!2023年中科院预警期刊名单刚刚公布了~ 刚刚,最新的中科院预警期刊名单终于发布了。 期刊预警不是论文评价,更不是否定预警期刊发表的每项成果。预警期刊旨在提醒科研人员审慎选择成果发表平台、提示出版机构强化期刊质量管理。 今年,共计有28本预警期刊,其中医学类有9本期刊“入选”,各位科研人投稿需要格外注意了,但需要注意的是,生物类这次没有一本期刊纳入,就连我们普遍认为的一些水刊均“遗憾落榜”! 你认为今年的预警期刊名单咋样?这些预警期刊是不是和你想的一样呢? 2023年度《国际期刊预警名单(试行)》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关于wb全膜多蛋白显影的一点思考 仅为个人的一点思考,欢迎大家共同讨论、指正。 剪膜虽然能加快实验速度,但是却不够严谨,有的人只转部分胶,有的人剪膜(我之前也这么干,确实爽),最后图像都只是单一条带,marker没了,如何证明这就是目的蛋白呢?或者拼接显像后也存在明显的剪切痕迹,如何排除高技术的人为故意拼接呢?失去了半定量wb的同批次严谨性。有人说条带形状一样可以证明吗?显然不足以。一张膜的上下部分条带形状会不一样的。wb为造假重灾区,个人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杂志要求全膜,尤其是高质量的杂志,看近1年发帖,sci rep都要求全膜了诶。即使现在尚未普及,志存高远,不希望留下把柄的科研人们在实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是否应考虑尽量减少裁剪呢?试想文章发表后杂志要求raw data中未裁剪的wb,难道要再补实验吗?后怕…………一时裁膜一时爽……会一直爽吗? ECL发光方法中全膜显多蛋白有难度,虽然荧光二抗中不同种属、不同波长颜色的组合搭配可以解决很多难题,但对仪器有要求,成本也高一些。如何用普通HRP二抗+ECL实现全膜两种蛋白或跟多呢?个人理论思考,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验证。 1.两种一抗同时孵育:最理想的情况:一抗间没有交叉反应性,非特异性条带不会相互重叠,摸索好各自的稀释倍数,孵育时间相同。交叉反应性我理解的意思是两种抗体间起作用了,和各自的目的蛋白结合情况就变了,比如结合少了,或者结合了其他非特异性条带(更常见吧……)。单抗间应该会小于多抗间,有人说同种属的交叉反应性要比不同种属间小,有人则认为相反,具体如何呢?另外也可以购买经过交叉吸附的抗体,价格要贵。可以尝试孵育袋中几百微升小膜做做看,毕竟真的省时间。 ①一抗同种属:一种二抗+显影:前提是二抗稀释倍数和时间相同。但如果信号强度差别大,曝光时可能会有干扰。 ②一抗不同种属:混合二抗显影:又可能存在二抗交叉反应性等问题;顺序发光显影(更好?):如先孵育羊抗兔显影后,tbst洗掉残余ECL(不需要很长时间),再孵育羊抗鼠二抗显影,理论可行,但第一次残存的二抗是否会和第二次二抗交叉反应,或造成高背景呢?加二抗前封闭2h会不会更好? 即:二抗1+显影+tbst洗掉ECL+奶粉封闭2h+tbst洗+二抗2+显影 2.一抗分开孵育: ①蛋白1显影后,再加蛋白2一抗。A 一抗同种属:不少人建议strip,原因:第一次残留二抗会和第二次一抗结合,放大信号?我不这么认为。高背景可以尝试增加奶粉封闭把……B 不同种属:也不能排除交叉反应,但应该不影响。 即:蛋白1一抗二抗显影完毕+tbst洗掉ECL+奶粉封闭2h+tbst洗+蛋白2一抗二抗显影 另外如果你掌握好strip的度,中间strip一次是最理想的程序。 ②两种一抗连续孵育:如果第二种一抗也是长时间过夜孵育,可能减弱第一种一抗的结合吧。内参一抗室温数小时的话可以尝试,但也难以避免交叉反应(此内参一抗不能再用于搭配其他蛋白了)。 余同1①②,同种属应该更好吧。 另外也有人认为,如果两种蛋白相差分子量过大,转到同一张膜一起显色也是不科学的。 2种目的蛋白,一抗同源,先共孵育试试,再考虑2①+奶粉封闭(第二种一抗不再搭配其他蛋白);一抗不同源不加奶粉封闭。 目的+内参,一抗同源,尝试连续孵育后同时显影,再考虑2①奶粉封闭;不同源2①不用奶粉封闭了。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Native-PAGE)的分类 有三种常用的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blue native(BN-PAGE),clear native(CN-PAGE),quantitative preparative native continuous(QPNC-PAGE)。 在一个典型的native PAGE方法中,复合物被CN-PAGE或BN-PAGE分离。然后可以用其它分离方法如SDS-PAGE或等电聚焦做进一步分离。随后切割凝胶,蛋白复合物每一个部分都被分开。蛋白的每个条带可以消化后做肽链指纹图谱或重新测序。这样就可以提供一个蛋白复合物中单个蛋白的重要信息。 1. Blue Native PAGE Blue Native PAGE是最古老的Native-PAGE技术。是以考马斯亮蓝作为电泳分离后蛋白质鉴定染料的一种电泳方法。这种方法的缺点是:考马斯亮蓝与蛋白的结合起到了去垢剂的作用,可能导致复合物的分离;并对化学发光或蛋白质辅基的荧光或荧光染料的标记具有潜在的猝灭作用。 Blue Native PAGE在分析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以及膜蛋白复合物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其分离范围在100KDa-10MDa。在Blue native PAGE过程中,最重要的化合物就是考马斯亮蓝,除了增溶作用以外,蛋白质表面结合了大量的考马斯亮蓝染料而带上负电荷,这会导致即使碱性蛋白在 pH7.5条件下也会向阴极迁移。但是,蛋白质虽然带有大量的负电荷,然而其分离依据的根本还是根据不连续的凝胶梯度-凝胶孔径的逐渐减小,蛋白质最终迁移到其自身大小与凝胶孔径相近似的位置而停止。并且在分离膜蛋白的过程中,由于带有负电荷,而不会引起蛋白聚合,与酸性染料的结合,膜蛋白也由疏水性变成亲水性,溶解性大大提高。 2 .Clear Native PAGE Clear Native PAGE是通过除染色以的其它方法如SLS鉴定蛋白的电泳技术。然而,这种方法最大的应用还是研究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特别是和质谱联用。 Clear Native PAGE是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中分离酸性水溶性蛋白和膜蛋白(PI<7)的电泳技术,分辨率通常比BN-PAGE低。迁移距离决定于蛋白的固有电荷和凝胶孔径大小。因此,BN-PAGE比CN-PAGE应用更广泛。然而CN-PAGE在考马斯染料分析天然混合物干扰进一步分析时存在着优势。如测定催化活性(例如线粒体ATP合酶)或分离用于荧光共振能量分析的微量膜蛋白,CN-PAGE比BN-PAGE更温和,特别是使用洋地黄皂苷时,CN-PAGE 可以保持膜蛋白的超分子组合体的结构而BN-PAGE会导致分解。线粒体ATP合酶中的具有酶活性的低聚物可以用CN-PAGE检出,但BN-PAGE无法检出。 CN-PAGE起源于无色非变性PAGE,是BN- PAGE之后出现的技术。既然CN-PAGE中没有带电荷的染料,蛋白在电场中的迁移完全取决于这个蛋白的固有电荷。大分子和低聚蛋白必须有合适的物理参数才能在CN-PAGE中分开,特别是PI低于5.4,分辨率低。由此看来,CN-PAGE除了获得未染色的蛋白以外在分析膜蛋白中没有什么优势了。优点是条件更温和,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具有更大优势。BN-PAGE和CN-PAGE的缓冲液和电泳条件一致,但是CN-PAGE的阴极缓冲液中不含考马斯染料,而是将0.025%的洋地黄皂苷加入到凝胶中。 3 .QPNC-PAGE QPNC-PAGE(quantitative preparative native continuous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是一种应用于生物化学和生物有机化学的根据等电点分离蛋白的高分辨技术。这种凝胶电泳被生物学家应用于独立活性或天然金属蛋白样品或正确或非正确折叠的可溶性的与金属辅助因子结合的蛋白混合物的鉴定。 QPNC-PAGE是在特殊的装置里进行的分离生物活性分子的电泳过程。在特殊的电泳缓冲系统(基于Tris-HCl和NaN3)中,一个生物系统中的大多数蛋白都会带电荷,在电场的正负极之间迁移。
非变性凝胶电泳的方法和应用实例 现在大家都是做SDS-PAGE或者双向电泳比较多,而做非变性电泳的似乎少一些。而我本人接触非变形电泳较多,一直认为它还是很有特点的,能够有很多独特应用之处的,所以在此结合我本人经历向大家介绍一下非变性电泳。 非变性电泳,蛋白质在电泳过程中是处于非变性的,电泳时蛋白的迁移率取决于蛋白的电荷和分子量,非变性电泳在完成电泳后,可以进行蛋白质活性测定(如果是酶的话,可以进行酶活检测)或者检测同功酶,或含亚基的完整蛋白的分子量,这些特点是SDS-PAGE所不具备的,因为像SDS-PAGE使蛋白变性,亚基解离,无法体现含有亚基的蛋白的真实分子量,也无法进行后续的蛋白活性检测了。 非变性电泳和SDS-PAGE相比,其实基本试验操作是相同的,所以在此我也不一一详叙了。最大的不同就是样品中的蛋白是没有变性的,所以电泳样品是没有煮沸的,而且样品处理液中也是不含去垢剂的。此外的差异还有: 1:在非变性电泳中,体系的PH通常为8.8(浓缩胶和分离胶的PH就是 8.8)因而大多数蛋白质在这个条件下是带负电的。当然我想地球上也会有pI大于8.8的蛋白质,这样的条件下,要用低PH系统(这个完全是另一套系统,缓冲体系也不同,我这里就不深入了,有兴趣的可以去参考一下汪家政主编的《蛋白质技术手册》),同时把电泳体系得阴极和阳极倒置就好了,蛋白往胶里跑就行。 2:非变性电泳体系中的离子强度尽量不要太高,离子强度高了会影响蛋白活性;在电泳的时候发热也比较厉害。但如果离子强度太低了,可能导致非特异性凝聚。我一般缓冲体系(Tris-Hcl)的离子强度在0.01-0.1mol/L,离子强度是要比SDS-PAGE低的。配胶时Tris-Hcl浓度同样是要低的。 3:虽然电泳产热比起western电转是少很多了,但是还是不能忽视啊~所以我一般做非变性电泳还是会用冰浴的,安全起见嘛,就怕酶失活。我做SDS-PAGE就不会用冰浴。 4:因为蛋白质未变性,含有亚基的蛋白肯定更大,泳动速度也慢(非变性条件下,蛋白所带的电荷一般来说也更少),胶的浓度还是小点好,5%-10%就行,我做catalase的非变性电泳胶的浓度是7%(后面我会给一些操作和应用实例,和图片)。SDS-PAGE的条带区分开主要是靠分子量大小,而非变性电泳的话,分子量和所带电荷的多少都是影响因素,这个值得注意。
mdpi期刊的审稿状态有哪些(分享15种审稿状态) Mdpi期刊是多学科数字出版机构,其涵盖科学、技术、医学几乎所有领域,其中不乏一些权威期刊,吸引了一大批作者在该类期刊发表论文。在mdpi期刊上发表论文,一定要了解mdpi期刊的审稿状态。那mdpi期刊的审稿状态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 1、Awaiting admin processing:该状态是mdpi论文进入审稿阶段的第一个状态,意在等待初审编辑审稿。 2、Editor Invited:该状态表示论文已经转给编辑,正等待编辑接受。注意:不是所有论文在审稿状态时都有这一状态显示。 3、 With Editor:这个状态表示编辑已经接受负责处理论文,也就是编辑开始对论文进行处理。这一过程中如果觉得论文符合期刊刊登要求,就会转交给专家审稿。 4、Decision in Process:如果觉得论文未达到刊登标准会出现拒稿,接下来 论文就会出现该状态。 5、Editor assigned:代表稿件已经分配给某位主编或副主编负责。 6、Editor Declined Invitation:出现这个状态代表编辑拒绝邀请,此时编辑会重新分派给其他编辑处理。 7、Reviewer Invited:初审完成编辑邀请同行评审人员审稿,等待审稿人接受中。如果这个状态已经一段时间又变成With Editor,说明邀请的审稿人拒绝了审稿邀约。 8、 Under Review:同行评审正在审稿。 9、Required Reviews Complete:表示审稿意见已经返回给编辑,等编辑处理。如果编辑在综合了审稿意见会决定邀请其他人继续审稿,届时论文状态就会变成Under Review。 10、Decision in Process表示编辑正在根据审稿意见文章进行决策。一般出现这个状态,过不了几天就会给出审稿结果。 11、Reject:表示论文被拒稿。 12、Major revision:大修。 13、Minor revision:小修 14、Revised Manuscript Submitted:作者已经递交修改稿,现等待期刊检查排版 15、Accept:接受稿件。 以上是只是审稿过程中出现的审稿状态,这些状态不会都出现,但是出现后大家要知道稿件的状态,知道论文审稿进行到哪里了,以便把握论文发表时间。
实验中常用见的融合标签介绍 在重组蛋白中,常常将目的蛋白N端或C端与其他特定蛋白、多肽或寡肽标签进行融合表达,形成既能保留天然蛋白的大部分结构,又能实现增溶,防降解,促进分泌,便于纯化的功能;或者增加可视性和可检测性。 那么常见的标签有哪些呢? 1.6xHis标签 即六个组氨酸残基组成的融合标签,可插入在目的蛋白的C末端或N末端。目前改造后含有6XHis的载体有pET-28a(+)、pET-28b、pET-22b(+)、pcDNA3.1(+)。→当然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己改造。 组氨酸标签因标签的分子量小、可以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存在的条件下或变性条件下纯化、免疫原性相对较低、多种表达系统适用、可以和其它的亲和标签一起构建双亲和标签、对镍有强烈的吸引力等优势得到广泛应用,当然使用最多的当属重组蛋白表达纯化。 2.FLAG标签 FLAG标签蛋白为8个氨基酸(DYKDDDDK)的融合多肽,大部分载体也构建为3xFALG(DYKDDDDK x 3)【3倍的免疫原性更强,但是增加了构建难度】。目前市面上也有很多带有FLAG的载体pcDNA3 FLAG、pCMV-FLAG等。→同样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己改造。(文末介绍) 表达上,FLAG标签与Kozak序列融合使蛋白在真核表达系统中表达效率更高;纯化上,FLAG作为融合表达标签,其通常不会与目的蛋白相互作用并且通常不会影响目的蛋白的功能、性质;融合FLAG的目的蛋白,可以直接通过FLAG进行亲和层析,此层析为非变性纯化,可以纯化有活性的融合蛋白,并且纯化效率高。FLAG还作为标签蛋白,可以被抗FLAG的抗体识别,这样就方便通过Western Blot、ELISA等方法对含有FLAG的融合蛋白进行检测、鉴定。.融合在N端的FLAG,其可以被肠激酶切除(DDDK),从而得到特异的目的蛋白。 3.HA标签 HA标签蛋白,标签序列YPYDVPDYA,源于流感病毒的红细胞凝集素表面抗原决定簇,9个氨基酸,对外源靶蛋白的空间结构影响小, 容易构建成标签蛋白融合到N端或者C端。亲和性比前两种强,因此常用Anti-HA抗体检测和ELISA检测。 4.c-Myc标签 C-Myc标签蛋白,是一个含11个氨基酸的小标签,标签序列Glu-Gln-Lys-Leu-Ile-Ser-Glu-Glu-Asp-Leu,这11个氨基酸作为抗原表位表达在不同的蛋白质框架中仍可识别其相应抗体。C-Myc tag已成功应用在 Western-blot杂交技术、免疫沉淀和流式细胞计量术中, 可用于检测重组蛋白质在靶细胞中的表达。 5.V5 标签 V5 Tag 多肽(V5 Tag Peptide)是一种合成的多肽,这是一种从猴副流感病毒5(simian virus 5,SV5)的P和V蛋白中分离得到的由14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V5标签也用于蛋白质纯化,且通常会用到哺乳动物和昆虫表达体系。V5标签的特异性强,在蛋白质印迹、免疫荧光和免疫沉淀等实验的蛋白质中往往是很有优势的。 6.S-tag 是一段来源于胰腺核糖核酸酶 A(RNase A)N 末端的短肽,常用于蛋白印迹(WB)、免疫沉淀(IP)和免疫荧光(IF)实验。 7.E-tag (氨基酸序列:GAPVPYPDPLEPR)是一种常见的表位标签之一,常用于蛋白印迹(WB)、免疫沉淀(IP)和免疫荧光(IF)实验。 8. Avi 标签 融合表达后,可被生物素连接酶生物素化,为了纯化重组蛋白选用低亲和性的单体抗生物素蛋白或抗生物素蛋白衍生物; 9.GST标签 GST(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 标签蛋白本身是一个在解毒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转移酶,它的天然大小为26KD。将它应用在原核表达的原因大致有两个,一个是因为它是一个高度可溶的蛋白,希望可以利用它增加外源蛋白的可溶性;另一个是它可以在大肠杆菌中大量表达,起到提高表达量的作用。结合的融合蛋白在非变性条件下用10mM 还原型谷胱甘肽洗脱。在大多数情况下,融合蛋白在水溶液中是可溶的,并形成二聚体。GST标签可用酶学分析或免疫分析很方便的检测。标签有助于保护重组蛋白免受胞外蛋白酶的降解并提高其稳定性。在大多数情况下GST融合蛋白是完全或部分可溶的。 10.SUMO标签 SUMO标签蛋白是一种小分子泛素样修饰蛋白(Small ubiquitin-likemodifier),是泛素(ubiquitin)类多肽链超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在一级结构上,SUMO与泛素只有18%的同源性,然而两者的三级结构及其生物学功能却十分相似。研究发现SUMO可以作为重组蛋白表达的融合标签和分子伴侣,不但可以进一步提高融合蛋白的表达量,且具有抗蛋白酶水解以及促进靶蛋白正确折叠,提高重组蛋白可溶性等功能。 11.MBP标签 MBP(麦芽糖结合蛋白)标签蛋白大小为40kDa,由大肠 杆菌K12的malE基因编码。MBP可增加在细菌中过量表达的融合蛋白的溶解性,尤其是真核蛋白。MBP标签可通过免疫分析很方便地检测。有必要用位点专一的蛋白酶切割标签。如果蛋白在细菌中表达,MBP可以融合在蛋白的N端或C端。 纯化:融合蛋白可通过交联淀粉亲和层析一步纯化。结合的融合蛋白可用10mM麦芽糖在生理缓冲液中进行洗脱。结合亲和力在微摩尔范围。一些融合蛋白在0.2% Triton X-100或0.25% Tween 20存在下不能有效结合,而其他融合蛋白则不受影响。缓冲条件为pH7.0到8.5,盐浓度可高达1M,但不能使用变性剂。如果要去除MBP融合部分,可用位点特异性蛋白酶切除。 12.SNAP Tag 是新一代的蛋白标签技术,不仅专一性极高而且稳定,最大的优点是适用于多种环境下的蛋白质检测与纯化,如活细胞内、溶液中、或固态相(如SDS-PAGE gels)等。 SNAP-Tag是从人的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O6-alkylguanine-DNA-alkyltransferase)获得。无论体内还是体外,SNAP-Tag都能与底物高特异性地共价结合,使蛋白标记上生物素或荧光基团(如荧光素和若丹明)。SNAP所带的活性巯基位点接受了苯甲基鸟嘌呤所携带的侧链苯甲基基团,释放出了鸟嘌呤。这种新的硫醚键共价结合使SNAP所带的目的蛋白携带上了苯甲基基团所带的标记物。苯甲基鸟嘌呤在生化条件下稳定,并且没有其他蛋白会和这类物质作用,所以SNAP标签反应是高特异的。 纯化 :将纯化的或未纯化的SNAP-Tag融合蛋白与表面固定了苯甲基鸟嘌呤的基质混合,蛋白即可特异与底物作用,形成共价键,融合蛋白间接被固定在了基质表面上,可以达到更方便快捷地研究蛋白功能或纯化蛋白的目的。 13.Halo Tag HaloTag标签蛋白是一种脱卤素酶的遗传修饰衍生物,可与多种合成的HaloTag配基有效地共价结合。这个分子量为33KDa的单体蛋白能融合在重组蛋白的N端或C 端,并在原核和真核系统中表达。HaloTag配基是小分子化学物,能够在体外或体内与HaloTag蛋白共价结合。 14.荧光标签蛋白 包括eGFP/eCFP/eYFP/eCherry,具有不同的激发波长发射波长,均由野生型荧光蛋白通过氨基酸突变和密码子优化而来。就eGFP而言,相对于GFP,其荧光强度更强、荧光性质更稳定。同时载体中构建的Kozak序列使得含有eGFP的融合蛋白在真核表达系统中表达效率更高。mCherry是从DsRed演化来的性能最好的一个单体红色荧光蛋白,可以和GFP系列荧光蛋白共用,实现多色标记体内、外实验表明,mCherry在N端和C端融合外源蛋白时,荧光蛋白活性和被融合的目标蛋白功能相互没有明显影响。这些荧光标签蛋白,其融合表达目的蛋白后具有以下优点: 1.不用破碎组织细胞和不加任何底物,直接通过荧光显微镜就能在活细胞中发出绿色荧光,实时显示目的基因的表达情况,而且荧光性质稳定,被誉为活细胞探针。 2.其自发荧光,不需用目的基因的抗体或原位杂交技术就可推知目的基因在细胞中的定位等情况。 3.同时细胞内的其它产物不会干扰标签蛋白检测,从而使其检测更显得快速、简便、灵敏度高而且重现性。 4.其低消耗、高灵敏度检测,十分适用于高通量的药物筛选。因此现eGFP 表达标签被广泛地应用于基团表达调控、转基因功能研究、蛋白在细胞中的功能定位、迁移变化及药物筛选等方面。 5.mCherry红色荧光蛋白在标记病毒颗粒,研究病毒和宿主细胞之间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用mRFP或mCherry标记HIV病毒颗粒,研究HIV和宿主细胞问的相互作用以及HIV侵染宿主细胞的过程.用mRFP标记慢病毒颗粒,研究慢病毒在小鼠体内的复制过程等。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