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蔬菜😜 444933210
多年以后,会不会还怀念你?
关注数: 10 粉丝数: 2 发帖数: 959 关注贴吧数: 15
在美国要选最顶尖的艺术专业应该了解什么? 艺术,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在欧洲国家,还偏重传统的对美的追求和人类智慧的表达,美国的艺术在传统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实际的应用。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多元的文化,包容的精神,自由的创作氛围和良好的知识产权的保护都是促使和保证这个国家艺术能够独领风骚的因素。下面海蛋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美国大学拥有顶尖艺术专业的有哪些? 耶鲁大学 耶鲁大学艺术学院隶属于“长春藤”名校耶鲁大学。 她和哈佛,普林斯顿大学齐名,历年来共同角逐美国大学和研究生院前三名的位置,该校教授阵容,课程安排,教学设施方面堪称世界一流。 二十世纪中叶,耶鲁大学率先将绘画、雕塑、摄影、设计和新媒体艺术纳入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迄今已成为这方面的领袖。 艺术学院致力于融合思想和创造,使满怀抱负的艺术家得以利用耶鲁其他学科的卓越资源,从而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最具天才的年轻人。 其油画专业排名第1,雕塑专业排名第2,平面设计专业排名第2,摄影专业排名第1。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艺术与建筑学在业内非常有名,并且在世界范围内都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综合看来,该学院在全美艺术类院校里排名靠前,名次一直保持在前十以内,在最新艺术排名中排名第二。 尤其是建筑和城市设计专业,拥有一流的教学研究技术力量。培养过很多世界级优秀人才。 在行业中,学院也一直以其高素质的教学质量而被赞颂。 地处于天使之城又临近好莱坞,这些地理优势给予学院的学生更多的艺术气氛,也更容易捕捉到时尚流行的元素。 绘画专业排名第6,多媒体专业排名第2,摄影专业排名第5,雕塑专业排名第5。 弗吉尼亚联邦大学 该大学的艺术学院规模庞大,仅艺术学院就有16个系,艺术学院在1928年秋天成立,当时是只是简单晚间艺术课程。 弗吉尼亚联邦大学的理工背景让其艺术学院率先有了学院的各种高科技支持,各种科技设备琳琅满目,学生与业界的实习互动也相当多种,包括了博物馆、艺术刊物、设计杂志和美国PBS电视台、甘乃迪文化艺术中心、地方剧场等等领域。 在陶器专业排名第9,玻璃工艺专业排名第3,平面设计排名第7,绘画专业排名第7,雕塑专业排名第1。 罗德岛设计学院 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是一所集艺术与设计学科为一体的世界顶尖设计学院。 建校于1877年,至今已有近140年的悠久历史。 是世界上最棒的25所设计学院。 位于美国罗德岛州的首府普罗维登斯市,坐落于学院山山脚,与常春藤布朗大学校园相连,拥有13英亩校地,国际学生比例约为15%。 罗德岛设计学院和布朗大学共同享有着社会、学术和社团等资源,并为两校学生提供互选课程和双学位的机会。 罗德岛设计学院各专业都位于领域前端,平面设计专业排名第1,摄影专业排名第7,玻璃工艺专业排名第1,珠宝设计排名第1,雕塑专业排名第5,绘画专业排名第2。 芝加哥艺术学院 芝加哥艺术学院是美国顶尖的艺术教育机构之一,由博物馆和学校两部分组成,建校于1866年。 其博物馆以收藏大量印象派作品以及美国艺术品著称,如莫奈、修拉、梵高、爱德华·霍普等人的作品。 其学院则旨在培养视觉艺术人才,学校位于芝加哥城市最繁华的地区。 交通便捷有,学校本身并没有所谓的校园,不过因为它的地理位置刚好就在密歇根湖畔,以及千禧公园相邻,让学校环境令人感到优雅舒适,在每年四月中到九月份天气宜人时常吸引游客前来观光。 纤维艺术专业排名第1,绘画专业排名第2,摄影专业排名第2,雕塑专业排名第4。
2018USNews接受滚动申请的9所美国大学 除了常规申请,美国很多大学还会采用滚动录取的政策招收本科新生。滚动申请,即rolling admission,指学校没有固定的截止日期,申请人可以在一个申请时间比较长的窗口上提交申请,这种政策下一般越早申请越有机会,之后申请奖学金和相关入读条件也越有优势。 在2018U.S.News综合大学排名中,前100校中共有9所综合大学提供滚动录取,尽管这种录取模式通常不受申请截止日期影响,不过一般学校也会给出最佳申请截止日期。一起来看下都是哪9所高校吧! 1. 宾州州立大学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2018U.S.News综合大学排名:52 优先申请截止日期:11.30 2. 普渡大学 Purdue University 2018U.S.News综合大学排名:56 优先申请截止日期:2.1 3. 匹兹堡大学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2018U.S.News综合大学排名:68 优先申请截止日期:N/A 4. 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2018U.S.News综合大学排名:69 优先申请截止日期:11.1 5. 密歇根州立大学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2018U.S.News综合大学排名:81 优先申请截止日期:11.1 6. 宾汉姆顿分校 Binghamton University SUNY 2018U.S.News综合大学排名:87 优先申请截止日期:1.15 7. 塔尔萨大学 University of Tulsa 2018U.S.News综合大学排名:87 优先申请截止日期:1.15 8. 印第安纳大学伯明顿分校 Indiana University Bloomington 2018U.S.News综合大学排名:90 优先申请截止日期:2.1 9. 罗切斯特理工学院 Rocheste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18U.S.News综合大学排名:97 优先申请截止日期:1.15
美国留学研究生申请最佳时间轴 面对日益剧增的国外读研人数,名校申请难度也是与日俱增,录取率降得好不任性~那么即将准备出国留学的你准备的怎么样了?海蛋小编要告诉你一句申请的至理名言:早申请,早拿offer!接下来我们先来看下美研申请必备的材料攻略吧! 1 成绩单 如果是在读的大四学生申请,需要开具前三年的全部成绩单;如果是已经毕业的学生,则需要全部的成绩单(成绩单要有教务的公章,成绩单必须是中英文对照),此外依据所选学校和专业的不同也会要求WES的成绩单认证。 2 证书 中英文毕业证,学位证:已经毕业的学生 中英文在读证明:大四在读的学生 3 TOEFL/IELTS成绩 大部分美国学校要求学生提供托福成绩来证明学生的英语能力(托福成绩有效期为2年),也有一部分学校可接受雅思成绩;不同的学校项目也会在自己的网站上有相应的分数要求,所以在申请之前一定要查好学校项目的具体要求。 4 GRE/GMAT成绩 GRE为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是美国学校对于研究生申请者的重要参考指标;GMAT为研究生管理科入学考试(有效期为5年,大部分商科项目会要求GMAT成绩) 5 简历 Resume or Curriculum Vitae(通常1-2页),学校项目的称法不同,是对申请者过去的学术经历和成就的阐述总结。通常包括以下几大部分: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地址、联系电话,邮箱)、教育背景(毕业/在读学校名,起止时间,专业,学位,GPA,语言成绩等)、工作实习经历或科研经历(包括公司名称,工作岗位,指导者,起止时间,主要职责)、社会活动、所获荣誉,其他技能、兴趣爱好等。 6 推荐信 一般来说美国的研究生院要求提供3封推荐信(有些要求1或2封),推荐人可为学校老师,实习工作的领导或科研的指导者等组合排列构成。推荐者应该熟悉学生,最好有一定的知名度并对学生做出客观的评价。作为申请材料中比较重要的推荐信通常要有学校的抬头、老师的基本信息,最后附有老师的签名或者印章。 7 个人陈述 一般字数:800-1200(根据具体选校专业而定) 学校有关个人陈述的名称不同,有些学校要求的题目为Personal Statement,或者是Statement of Purpose,所以在填写网申时要注意申请学校专业的具体要求。 个人陈述通常会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申请人的背景、有关经历、动机、希望研究的方向、今后的短期长期目标等。 8 其他要求的材料,如财产证明、Essay小文章等 财产证明:指国内银行开具的资金冻结证明,一般来说50w元左右,是证明申请人有足够的银行存款担保支付学生完成在校所有课程的费用(学费、生活费等) Essay : 一般在文商科专业的申请中,类似于命题作文 早规划,早准备,把控住学校项目的Deadline才是硬道理!最后小编给你分享一份美研申请最佳时间表1.美国大学研究生一般每年开放两个季度申请:春季和秋季。大部分中国学生会选择秋季申请(学校选择性较多)。2.美国春季入学时间为每年的1月到2月,申请截止日期一般为9、10月份;美国秋季入学时间为每年的8月到9月,申请截止日期一般在12月份到次年2月期间。
3大招提升美国大学本科申请机会!! 美国良好的口碑教育吸引越来越多的留学生,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成功申请美国留学的资本,成功申请美国本科,是当下不少高中毕业生的愿望,如何成功申请,这其中有3个小妙招,你一定要抢先一步了解。 一、丰富的社会公益活动 申请美国本科时不仅仅限于出色的成绩,美国大学更看重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社会责任感。这不是你临时抱佛脚似的爱心活动照片或献血证书所能展现的,更重要的是在你的申请材料中真实地反映出你对社会公益活动和个人才华在此活动中的能力展示。 二、代表中国文化的特长 美国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美国的大学非常重视校园中的多元文化交流。美国大学十分看重一个学生能带给学校的,且能代表它本国文化精华底缊的能力,以丰富和增强学校的多元化。作为一个中国的学生,留学远不止是一纸文凭,重要的是能把代表中国文化的一些细节与国外的同学进行交流和体验。 三、美国高考成绩 由于中国留学申请人数的逐年增多,对于美国高校录取人员来说,仅凭真假难辨的高中成绩单是完全不足以判断一个学生的优劣的。而美国高考的成绩,无疑有了一个他们所熟知衡量标准。在美国,ACT和SAT都叫做美国高考,作为大学录取新生的重要依据和奖学金发放的标准之一而颇受高中生重视。美国著名的网站 College Board也详细列出了美国前120位大学的ACT和SAT录取的要求。SAT更像是一种以逻辑和智商测试为主的考试,对西方文化背景及英文的阅读能力要求很高,普通的中国学生很难拿到高分。而ACT考察的内容与中国的高考很接近,是以测试高中阶段的学科为主。以目前中国各考试点学生的成绩来看,中国学生的平均分可达到20.8分左右,而美国高中2007年的平均分为而21分,而不少理科很好的中国同学甚至能在数学和科学的考试中得满分。目前,SAT在中国暂没有考点,学生只能去境外参加考试。 要想成果申请美国本科,这三大法宝是缺一不可的,美国本科的录取分数并不代表一切,所以学生应该注重自身条件的全面的发展,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美国本科申请中脱颖而出。
关于CourseWhale的三个灵魂拷问 What is CourseWhale? CourseWhale是针对海外学子开发的一个线上题库集学习平台。在CourseWhale上,用户可以很轻松地定位到自己的学校和课程,通过锁定收藏自己的相关课程进行考前的预习和课后的复习。 除此之外,用户还可以在CourseWhale上上传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相关课程的学习心得。为更多的海外留学生提供帮助,并且还会有一定收益。 Why is CourseWhale? 在海外留学的用户都知道国外的大学,要毕业是比国内困难非常多的。考试老师不会放水,考不过就要重修。而作为留学生,重修一门课的代价非常之大。拿美国来讲,留学生的学费是本地学生的3-4倍。因此,如果某一门课程不及格,不仅要花费大量金钱,还会浪费大量时间和机会。 很多留学生都是初次远行,有很多地方需要适应,如果课程压力太大,会给国外的生活和学习造成更多的后续问题。因此,学习辅助工具是必不可少的。 除此之外,我们现在可知的市面上出现的学习平台都有或多或少的问题。要么价格昂贵,要么信息繁杂,找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且由于语言的问题,有时候还会有很多不必要的损失。因此,设计一款适合留学生使用的学习平台就显得很迫切。也正是有因为如此,CourseWhale才跟大家见面。 How to use CourseWhale? CourseWhale的使用非常简单,注册也非常简单,并不需要用户输入一些敏感信息。简单的邮箱和密码就可以注册。之后在主界面搜索自己的学校,按照搜索结果进入到自己的课程,并且收藏了之后就可以了。收藏功能在用户的个人中心。 CourseWhale也有上传功能,用户可以通过上传窗口把自己的学习心得发布在CourseWhale平台上,如此就可以帮助到其他的用户,而且能够获得一定的收益,两全其美。 CourseWhale免费注册链接,注册后可免费使用。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coursewhale.com%2Fregister%3Finviter%3DhlkGDUF2eFwDnkS5WzaSug%3D%3D&urlrefer=c4c773eb2348a5d8c4e585a12bb6ecf1
美国本科留学春季和秋季入学的区别 学子们申请美国本科留学分为春季和秋季入学,那么,美国本科留学春季和秋季入学有何不同,下面,海蛋小编就为大家解读一下美国本科留学春季和秋季入学区别。 一、美国本科留学春季和秋季入学区别-入学时间、毕业时间不同 秋季入学的时间通常都是八月或者九月左右,而春季入学时间则因学期制和学季制的不同而不同。当然,入学时间不同也就会使毕业的时间有所区别了。 至于学期制和学季制 在美国,不同大学所采取的校历制度是不一样的,但是通常所采用的两种制度就是学期制和学季制。 所谓的学期制就是将一年的学习时间分为两个学期,第一个学期的起止时间一般是从八月中下旬或者九月上旬到十二月下旬,称为秋季学期,也就是大家都知道的Fall Semester。第二个学期的起止时间一般是从一月到五月中旬左右,称为春季学期,也就是大家都知道的Spring Semester。剩下的时间段就是暑期时间了,假期的时间比较长。在美国大学中,有大部分的学校都会采用这种制度。 而所谓的学季制是将学习时间分为三个学季(Quarter),第一个学季一般是从九月中旬到十二月上旬,称为秋季(Fall Quarter)。第二个学季一般是从一月到三月,称为冬季(Winter Quarter)。第三个学季一般是从四月上旬到六月中旬,称为春季(Spring Quarter)。剩下的暑季是假期。采用学季制的学校会比采用学期制的学校少。 了解了学期制和学季制的区别后,我们能够很容易的看出来,不管是采用哪种制度,都是有秋季入学和春季入学的。 二、美国本科留学春季和秋季入学区别-网申时间不同 根据入学时间的差异网申的时间也不相同,网申时间分为网申开始时间和网申截止时间。 春季入学网申的开始时间一般都是在5、6月份, 秋季网申开始时间一般在8、9月份; 春季截止日期一般在8月1日、9月1日、9月15日、10月1日或是10月15日,具体一般视学校情况而定,一般在10月底就会关闭,秋季截止日期一般从10月到次年3月不等,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确切的时间学生还是要根据学校的官网来定。 三、美国本科留学春季和秋季入学区别-招生数量不同 从招生数量来说,毋庸置疑,秋季招生的名额要比春季招生的名额多很多。 一方面,我们可以说几乎所有的美国大学都有秋季入学,特别是常春藤名校和文理学院,而且学生能够申请的专业也更加全面。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大学都有春季入学。 另一方面,即使学校设有春季招生,在招生数量上也是要少于秋季招生的,一般为秋季招生的1/3甚至更少。在这里,举两个学校作为例子。例如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研究生录取只招收秋季入学的。Duke University在招生方面设有秋季入学(FallSemester)和春季入学(Spring Semester)。 四、美国本科留学春季和秋季入学区别-从录取难度来看 有些人认为美国春季入学比秋季入学录取相对容易一些,理由是绝大部分的美国本科留学申请者都会申请秋季入学,那么春季入学的申请者从数量上没有那么多,竞争就会相对小一些。 而有些人则认为春季入学比秋季入学录取相对难一些,主要是考虑到虽然申请者的数量少,但是学校的招生计划也会相对于少一些。 其实这个问题很难有一个很明确的界定,很多时候学校的录取情况是要依据当年的招生计划和申请者数量来决定的。 五、美国本科留学春季和秋季入学区别-奖学金发放不同 美国本科留学奖学金的发放问题是绝大多数申请者所关心的问题,甚至有一部分的申请者能否接受一所学校都要取决于奖学金。 美国春季入学从奖学金的获得几率上要比秋季入学小很多。因为很多学校对于奖学金的发放通常是一年一次,所以多集中于秋季入学。有一部分学校都会在录取信息中明确说明对于春季入学的申请者是没有奖学金可以授予的。所以,对于那些对奖学金有着较高期望值的美国本科留学申请者来说,就要慎重考虑春季入学了。 六、美国本科留学春季和秋季入学区别-从适合人群来看 从适合的人群角度来看,春季入学主要适合出国考试较晚、申请秋季无结果的学生。因为春季入学的开学期一般都是在1月份,前一年的10月底是最晚的截止日期,这对以上人群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一方面节省了学生将近半年的时间,另一方面有利于学习的连贯性。 秋季入学适合绝大部分有意留学的学生。 根据以上介绍的美国大学入学时间,我们要认识到,至少提前一年开始美国大学的申请准备工作是比较合适的,尤其是对于要申请商科、理工科或教育、传媒等热门专业的学生,更应及早准备申请材料。还应注意的是,申请前不仅要取得符合录取标准的语言及标准化考试成绩,而且要特别重视科研实习经历的积累
美国留学研究生简历这样写才能打动招生官 很多留学生被美国高质量的教学以及齐全的院校和专业设置所吸引,近些年我国学子也纷纷赴美留学。而面对难度越来越大的美国留学研究生申请,同学们光有高分成绩是不够的。同学们要只有把握申请诀窍,才能从申请大军中突出重围。今天小编就要和同学们介绍一下申请中的简历部分。 美国留学研究生简历,通常包括四个部分:教育经历、职业经历、活动、兴趣或其他。 教育经历: 教育经历通常被放在简历的第一部分,因为几乎世界上所有的人都会首先关注一个人的教育背景和成绩,因为他代表的是一个人精力最旺盛的阶段的成就。 教育经历一般包含,你所就读的学校,专业,班级排名,GPA,以及任何的双学位、荣誉学位的获得。当然,这应该包含你的入学和毕业时间。 如果你有研究生学位,在这里也要提及。或者你上过什么和申请专业特别相关的课程可以重点提及,以表明自己已有这方面的准备。 如果你获得过什么特殊的奖项,如校长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应该在此处提及。如果这样的奖项竞争激烈,有必要用数字表达出来,如2/100,表示获得这样奖项的你是如此的优秀。 职业经历: 这几乎是简历中的重中之重,而且所占的篇幅也是最大的。 对于申请研究性学位的人来讲,这一块主要介绍的将是实验室的经历,或者相关的公司的实习工作经历。而对于重实践的学位的申请者,这一块将着重介绍工作实习的内容。 职业经历重要的是描述你的贡献和所取得的成绩,而不仅仅是职位,也不是要你去描述这个项目,因为这个项目的成就可能是千千万万人的,而你只是个小螺丝钉,起到的作用并不大。录取委员会的人关注的是“你”——申请者。 写作简历的时候,首先要思考:我在哪里工作过?我做了什么?我遇到了什么问题,我用什么方法解决的?我的工作的成果是什么?我的工作带来了哪些贡献?我是否因为工作获得了提成或者创造了非同凡响的价值? 按照时间顺序写作简历很重要。一般来讲,简历需要按照倒叙来写作,也就是最近的工作要放在最上面。因为越近的工作越能展现你的能力和领导力。很早之前的工作因为是你还年轻时候的工作,所以可以简略带过。 每项工作在写作的时候,优先顺序很重要。假设你的某项工作涉及面非常广,你无法用简略的语言表达出来,那么请将最重要的事项列出。 别人不会仔细的品味和欣赏你的工作,你要做到的是一目了然的表现自己。保持时间的清晰是很重要的,要做到的是脉络清晰,让人容易理解你的进步。 不要夸夸而谈,审理你的材料的人都是业界中的精英,否则他们怎么做你的导师呢?让人知道你是谁最重要。 实习也是很重要的,尤其是没有工作经验的申请者,所以,一个长久的实习要远远胜于几个一星期的实习,审理你材料的人明白一个星期你什么也做不了。 活动: 活动能展现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无论是社区的工作还是大学里面的校园活动,有选择的描述一些你的课外活动会让你的形象丰满起来。没人喜欢对社会没有贡献的人,或者完全不懂得参与和奉献的人。 学习天才是大家都喜欢的,可是课外活动会告诉别人你是不是愿意用自己的天赋造福别人,而不是自私的人。 质量比数量更重要,集中的讲述自己的富有领导力的例子更招人喜欢。 短短的简历,要塑造的人是丰满的。常见的错误就是希望把自己的方方面面都展示给别人,求全则难有深度,罗列是很低级的层次。 在这里,慈善事业,体育活动都是很好的例子。体育活动,尤其是团队运动,例如足球,篮球,棒球都能展现一个人的团队合作,与人交往的能力。拥有这样的能力的人,是更招人欣赏的。 如果你有重要的期刊论文的发表,最好在此也一并提出,因为能够发表论文,对于理工科的申请者来讲,经常是非常重要的加分。当然,重要的会议的发言也是非常有价值的。 如果你曾经就读于多所学校,或者参加过什么交换项目、暑期学分项目,也要提出,这既是真实的要求,也会让人注意到你的丰富背景。 如果你的大学四年是自己打工支持自己读书的,也要一并提出来,谁都喜欢奋斗的人。 兴趣或者其他: 与活动类似,这项是可以把你和别人区分开的项目。这部分无所谓好与坏,重要的是你是不是拥有不同的兴趣,能给整个团队带来不同的观点。 例如,拥有很好的音乐天赋,会演奏美式萨克斯管,就能在上学的时候给大家带来欢乐。 如果想说你和别人不一样,这是很好的展示的机会。比如,你是家里的第一个大学生,在不同的国家居住,会说多国语言。 成功的简历是申请的基石,申请简历(CV)就是一个你告诉对方你是谁的材料,是录取委员会最先考虑去审查的材料。所以,你要认真对待这一部分增加自己被录取到几率。不要放过每一个获得名校offer的机会。加油!
美国留学推荐信题材解析推荐 申请美国留学往往需要学生提供推荐信。美国留学推荐信包含的主要题材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与申请者的关系 表达清楚何种方式认识。譬如说是老师、指导教授,老板等。说明交往多久,如果是教授学生关系,对教授的科目做一个简短的说明,如果推荐信者是你的老板,请详细说明你的工作职责。 2.推荐者对申请人人格个性特征的印象 比如学习精神、工作态度、与同事(同学)相处的情形、组织领导能力、学术专长、研究能力、有无工作经验与否,并加注评语。 3.推荐者对你能否顺利完成学位的看法 比如说,描述你对特别分配职务上的表现,以表现你的应变能力。又如,申请者是否有其它潜力未发挥如果申请者的成绩未尽理想,评述你对申请者的看法。解释申请者虽然形式上的成绩未尽理想,却有极深厚的潜力尚未发挥。如果申请者转系,也可以强调申请者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根据推荐者的观察,相信以申请者的表现,一定可以成功完成学业。 4.推荐者对申请人人格个性特征的印象 比如学习精神、工作态度、与同事(同学)相处的情形、组织领导能力、学术专长、研究能力、有无工作经验与否,并加注评语。 5.重述推荐者对申请人的支持及能力的确认,以再次肯定对申请人的支持与推荐 留学推荐信的结构 推荐信的结构形式是比较统一的,尤其是开头和结尾两段大概表现的意思基本上是一样的。 第一段首先应该介绍一下推荐人与申请人的关系,在什么情况下认识,相识多久;并且应该明确在第一段中表现出推荐人非常愿意推荐申请人到这个学校就读。 第二段就是推荐人对申请人的评估情况,也可以表现一下推荐人为何对申请人印象深刻,然后举例证实一下推荐人对于申请人的评估结构。如果所表达的东西比较多,这一部分也可以分为两段来写。 第三段内容主要是对申请人特质的一些概括,或者是推荐人认为申请人在这个专业以后的发展潜力做一下描述,还可写一些对学校评审委员的感谢之类的话。
重要:出国留学美国本科的两种情况! 美国本科留学的两种情况,你造吗?海蛋留学小编解析下申请美国本科留学的两种情况优劣势对比;第一种是本科新生入学,第二种是美国本科转学。 美国本科新生入学的优劣势分析: 优势: 1、申请时选校空间比美国本科转学的选择空间更广阔——美国大学每年的新生录取名额相对固定,而转学空位是不确定的。 2、更加系统的接受美国本科教育。很多学生都在美国留学期间感叹:美国大学的大一基础课程真是容易,基本上用国内高中学科的内容应对即可。可是语言关却并不简单,很多课堂上或者教授带的项目里,其实专业内容的基础起点根本不高,美国本土的学生在专业上未必懂得比中国学生精深很多,可是沟通障碍问题,导致中国学生不能很好的表达自己和理解教授和同学的意思。 而美国本科教育的特质是,前两年以基础教育为主。有了这两年的缓冲期克服语言关、适应美国大学教学方式、接受美国文化熏陶,对于美国本科留学整个过程都颇有帮助。 3、如果在美国大学转学,美国本科新生的学分在美国大学里转换起来都比美国本科转学生更容易,美国大学对于本土大学的学分认可度更高。 劣势: 1、学习压力比国内本科大。众所周知,美国大学一直秉承“宽进严出”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学分的要求十分严谨,尤其重视学生的平时成绩。不像国内本科,有时候到了大考前“临时抱佛脚”加紧复习一阵子及格便可。所以美国本科留学对于有投机取巧心态的学生并不合适。 2、花费较高。国内大学的学费生活费一年加起来,即使是高消费水平一般不超过10万人民币。而美国本科留学的中等消费水平,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折合人民币大约40万。 美国本科转学的优劣势分析 优势: 1、节省花费。结合上文说过的,每年节省20-40万左右。 2、申请美国本科转学时,有些美国大学只要求提供托福或者雅思成绩,不要求SAT成绩。比起美国本科新生申请,少一门考试压力(不过如果想申请美国大学top前几十的学校,仍旧需要有出色的SAT成绩)。 3、在专业选择上,可以转到美国大学后更换自己更喜欢的,跟国内本科相近的专业。 劣势: 1、申请难度上多出了一些不确定性。美国大学每年给本科转学生的空位不像给新生的名额那么固定,会多出一些被转出或者淘汰的几率(但是越好的学校这种几率越小)。 2、缺失了美国本科前两年的基础教育,不像美国本科新生那样有缓冲期,所以在突破语言关、适应美国大学教学方式、美国文化氛围、到至关重要的专业课程学习上,美国本科转学生的压力相对较大一些。 综上所述,想要申请美国留学的你,分析美国本科留学申请趋势、美国本科留学申请条件、美国本科留学费用之前,是否有必要做一个自我分析?问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1.我能够承受美国本科留学期间的学习压力、背井离乡的异国生活吗? 2.如果不能承受,那么中途休学、转学、甚至退学的后果,我能承受吗? 3.我的家庭是否具备支付美国本科留学的学费和生活费的能力? 4.什么专业让我具备最多的好奇心,可以如痴如醉的学习? 5.我的职业规划中,去美国本科留学可以为我增色多少?这是我想要的吗? 6.美国本科留学之后,我是更倾向于回国还是留美? 这些问题,只有自己才能给出答案。18-24岁这段年龄,是绝大部分人一生中求知欲、精力、身体状况都绝佳的时段,这弥足珍贵的几年里,去美国本科留学确实是好时机好机会,分析美国大学情况之前,不如好好分析自己,这会让你让去美国本科留学的那几年得到更丰硕和珍贵的收获。
美国留学申请面试:十件能让你更出色的事 想要去美国留学的同学,都需要为美国留学申请面试做准备,尤其是美国本科留学的申请面试前,大家一定要做到这十件事。 一、至少要在心里对某一项话题又非常充分的底!如果你喜欢音乐,也不要是单纯的喜欢,为什么喜欢,喜欢哪种类型,你对音乐的品味和了解等等,让人家了解你在至少某一方面的强项。 二、如果内容不是你很感兴趣的,至少要表明你是一个很好的听众,而且可以从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来继续发挥。 三、有时候话题是非常随意的,当你坐到美国大学面试的桌前就不是在考察你的过去了,只是在考察你随机应变得能力和你对自己到底了解多少的问题。 四、你与人交流的习惯,注视对方的眼睛,不要有太多小动作,晚上睡好了千万不要打哈欠等。 五、要准备一些必要的问题问面试官,最好问一些对方的感受经历什么的。 六、简历(RESUME),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按照新闻学中的五个W的要素来写,越简单越好,在简历的开始写清楚你的个人基本信息。 七、ACADEMIC HONOR, EC和WORK EXPERIENCE的COMMON APPLICATION的表格请做在一张纸头上。 八、请带好选课情况和考试成绩,面试过程中要注意的小细节:面试时间一般为1到2小时,因人而异。 九、着装:最好是商务休闲装。上身最好是有领子的衣服,颜色深沉一点为妙。女孩子需要稍微打扮打扮,让人觉得由气质。 十、态度:要自然,谈到兴奋得问题当然可以显得兴奋,如果刚开始紧张就说有一点点紧张,如果自己的意见和面试官的有异议可以不卑不亢的表达,语速不要太快,不要以为讲得快就代表你英语好,要让人家听明白你在说英语。 以上就是海蛋自助留学小编分享的美国留学申请面试十件能让你更出色的事的全部内容,希望大家喜欢,同时能对大家产生一定的帮助。
去美国留学你该知道的美国生活习惯! 中国留学留学生初到美国的时候,不仅仅感受到文化差异的种种不适应。也会突然发现就连生活习惯也存在天壤之别! 1、美国穿不穿秋裤 《时尚芭莎》主编苏芒曾经在电视节目中公开表示自己不穿秋裤,从了引发了全民对于“要不要穿秋裤”这一话题的讨论!对于国人来讲穿或不穿,秋裤依旧在那儿。但是对于留学美国的学生来讲,在美国要不要穿秋裤呢? 其实在美国秋裤是可以在美国的商场中买到的!至于美国人究竟穿不穿秋裤这一争论已经替代了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成为另外一个不解之谜! 但是实际上美国人鲜有穿秋裤的,原因很简单:冬天暖气或者空调玩命儿地开,室内温度只要着一件体桖即可,要是再穿上秋裤的话就会很热!就算出门,直接暴露在室外的时间和长度会比较少,所以不必要担心被冻着!就算是在美国靠北部较寒冷的地区,大家也不必担心自己被冻着! 总结:在暖气充足的美国,基本上留学生也可以告别秋裤了。但是若是暴露在室外的频率较大,建议备上一条以备不时之需! 2、女生绝技——空腹喝冷牛奶+四季喝冰水 这一定是一个重大的不同点!之前一个留学生告诉我,她因为身体的原因想喝热水,寄宿家庭在不解中还是为她烧了一壶,并且全家老小围观小女生表演喝开水,最后天真的小朋友还起立为她鼓掌! 看到真的叫我们哭笑不得,要知道万能的白开水在美国已经沦落到这般不齿的地步。而美国人最爱的便是冰水,无论什么季节只选冰水,哪怕是女生在经期也是照喝不误的。要是在国内,不知道多少妈妈要盛怒:你这是要作死? 除了喝冰水之外,美国人还热爱喝冰牛奶。乍一听似乎没有哪里不对,我们吃的冰激凌,喝的各色牛奶饮料不也是冰牛奶吗?但是在国内,喝冷牛奶拉肚子人不计其数,这主要的原因:这其实是乳糖不耐症的表现。中国大约有87%的人有乳糖不耐症。 总结:可以少穿一件秋裤美丽动人,但是冻到胃就得不偿失了!看来真是各国的‘胃道’真的不一样啊! 3、洁癖的地狱——内衣球鞋一起洗 还记得小时候学着妈妈的样子将衣服一股脑扔进洗衣机里,结果白白的衬衣硬是洗成了花仙衣!好一顿臭骂啊~~!妈妈还喊着:那袜子,内衣手洗就可以了。和其他衣服一起洗,交叉感染咋办?于是诺君铭记于心,但来到歪果仁这里,一切都被颠覆! 来瞧瞧美国人的理论依据:他们认为就洗衣液能够把衣物表面的污渍、细菌、病毒等剥离下来,然后漂洗冲走。他们往往一股脑的都往洗衣机里塞。更有甚者会把球鞋、拖布一起扔到洗衣机里。 所以比较担心卫生问题又没有条件使用独立洗衣机的同学,可以加一点衣用消毒剂,保证杀死病菌。 其实,在美国洗完衣服后还要烘干,而烘干机又是一个高效杀菌炉。在长时间高温干燥的环境下,病原体无法存活,因此不用再担心衣服混洗会影响健康了。 总结:接受不了!还是接受不了!!就算连《生活大爆炸》中高度洁癖的谢耳朵也是这样洗衣服还是接受不了!当然要是你能过得了这些心理障碍,那么洗洗就更健康啦! 4、不食人间美味——从他们吃鱼说起 说到“吃”!中国人最会的除了考试,就是会吃!什么煎炸炒烩闷蒸煮,样样出菜系!单说一条鱼在国内的作法,煎烤焖炸各不同,不同部位不同吃法。海鱼有海鱼的作法,河鱼有河鱼的秘制! 可是在美国,他们竟然不吃河鱼,导致五大湖鲤鱼泛滥成灾;他们只吃鱼身,其他部分全部丢掉,难道他们不知道鱼头可以烧汤,鱼尾可以做成上海名菜划水吗?就连鱼鳞裹上面糊炸着吃也是嘎嘣脆;他们鱼肉只有油炸为数不多的作法,而且调料还单一! 总结:吃不惯是肯定的,更加想念祖国是一定的!再补一刀:还有最神奇的餐食莫过于“火锅”了!等宝宝们出国后,最思念的,排第一的是妈妈菜,第二的绝对就是火锅了! 5、有烟就是火——跑跑跑 在国内,一旦发生些什么事,那肯能就是万人空巷,围观是必须的!甚至前不久还有高速公路下车边嗑瓜子围观车祸的事件!但是在美国,一旦发生公共安全事件,大家都会按照灾害撤离现场! 近日,一个明尼苏达双城的学生在朋友圈更新半夜学校火警响起,全部学生都逃离在楼下。在美国,室内一般都有烟雾警报器,尤其是学校这种安全系数要求比较高的地方。烟雾警报器都与当地消防局联网,火警铃响后,所有人都要离开房间到室外。 等消防车立即赶到,全副武装的消防员进入大楼查看情况后才能再次入内。但是比较搞笑的是,通常触发烟雾警报器的很可能只是微波炉加热食物时产生的烟之类的原因。 总结:去了美国,你会在凌晨两三点警铃大作穿着睡衣睡眼惺忪的站在公寓楼外结交很多好朋友呢! 其他生活常识 1、美国留学生活之用电 美国的电压是110V,中国电压是220V。因此,额定电压220V的电器在美国一般无法使用,电加热设备可能可用,但属于严重欠压工作,会缩短设备寿命。上述设备不必携带。使用110V-240V自适应电源的电器可以带到美国。注意:美国的三相插头的布局就是多数台式电脑机箱电源的那种,也就是一个圆柱插脚加上两个平行扁插脚,完全不同于中国的常用三相插头。 2、美国留学生活之付款方式 信用卡在美国使用非常普遍,但身上还是需要准备一定数量的现金。因为有些店家为了逃税,在一定消费数额之下只接受现金付款。为了建立自己的信用记录,建议尽早办理美国的银行发行的信用卡。 3、美国留学生活之电话 如果不需要用电话线上网,那么可以直接买手机。使用手机可以比较方便地拨打-IP电话卡。手机在美国是跟随服务计划免费送的。如果觉得免费手机不好,可以自己出钱买一个。这方面个人作个人的决定咯。手机开销大约50美元/月。需要注意的是,超出免费分钟部分的电话费很贵,40美分/分钟,千万注意别打“爆”了哦! 4、美国留学生活之上网 美国的上网方式基本上有:拨号、DSL、有线电视电缆、无线、卫星。目前,DSL和有线电视电缆用得比较多。一般的价格:DSL20美元/月,有线电视电缆50美元/月。不少学校有校园范围内的无线网络,在校学生申请帐户后就可以免费使用;也有的提供拨号上网账户给在校学生免费使用。具体情况到校后稍作打听就可知道。 5、美国留学生活之住房 读本科的朋友大约需要在昂贵的学校宿舍里面呆上一段时间。读研究生或者博士的就不需要遭这个罪了,可以直接住到校外。找房子的方法:在学校的BBS上发帖子,到相关的网站看,开车到学校附近转,看到房东的电话就打电话问价钱、预约看房时间。谈租约的时候,问清楚:租期长度、房租包括水暖费用否、停车是否方便是否需要额外付费、押金退还方式、可否自行转租或分租。 6、美国留学生活之吃饭 多数中国学生还是自己做饭吃,一来吃得比较习惯,二来费用比较省。为了节省做饭时间,建议每次做的量是两到三顿饭的量。注意:美国人杀猪不放血,所以,烧肉的时候,要把肉先用水泡一段时间,然后煮一下,倒掉那些水,再用温水把肉洗干净。之后再进行常规的烹调。 7、美国留学生活之开车 在美国拿驾照不是困难的,基本上参加笔试和路考,通过就可以。可能有的地方要求强制上驾校,但多数情况下不需要。不算练开车的时间,顺利的话前后两到三个月就能拿到驾照。驾照好拿,但是买车可费工夫,这里面的学问很深,本文就不展开了,只说一条:不要买美国、韩国的二手车。 8、美国留学生活之教会 在美国,多少会和教会、教徒打交道。专家建议,即便你本人不信奉基督教,对待信奉基督教的人士应该有包容心,如果实在不能接受他们,在拒绝和他们交往的时候也要注意方式方法~ 9、美国留学生活之洗衣服 美国人没有洗完衣服挂在太阳下面晒的习惯,都是洗完以后用烘干机烘干。因此,衣服缩水比较厉害。所以,在这里买衣服的时候注意买稍大一点儿的。大部分的公寓都没有每个房间独用的洗衣机,都是辟出一个洗衣房放几台投币洗衣机、烘干机让住户用。如果觉得这种公用的洗衣机不卫生,那么要问问房东能不能在自己屋里面装洗衣机。建议不要未经房东同意就装。 10、美国留学生活之买菜 除非去的地方真的非常偏僻,否则总能在自己所在的城市、村镇找到东方店。东方店多为越南人、中国人、韩国人开设。在东方店里面可以找到中国人烹饪所需的调味品、原料等。在大一点的美国人开设的超市,现在也开始有亚洲食品上架。所以,买菜不会很困难。当然,要想什么都能买到是不现实的。
美国留学汇款方式大汇总 去美国留学有哪些国际汇款方式?每种方式适合什么样的人群?哪种又最省钱呢?今天海蛋小编就给大家做个分析。 支票汇款 ◆ 优点:省钱,便利 ◆ 缺点:速度慢 ◆ 汇钱方法:在美国的开户银行领取一本或者一联支票。填写方法与往常一致,可以在memo上写中文姓名和收款人的证件号。 ◆ 收款方法:收款人在中国任何一家办理外汇业务的银行凭身份证办理托收。 ◆ 时间:一个月左右。美金到账后银行会电话通知收款人。提款时可以选择美金或者人民币两种方式。 ◆ 提示:部分高级账户或者特殊申请,可以免除wire fee,口才好的客户不妨可以试一试! 现金携带 ◆ 优点:不受汇率影响,省钱 ◆ 缺点:危险是必然,需要像海关申报 ◆ 汇款&收款方式:人肉携带,携带过程风险较高 ◆ 提示:不同银行的汇率不同,想换大金额的朋友们请提前查询一下。 银行直接存款 在美国的中国银行分行直接向中国的银行存款,有利有弊。在洛杉矶和纽约有不少中国的银行的分行,和一些国家大型银行的国际外汇业务办理点,不同银行的名称不同。但是这么做也有不少利弊。 ◆ 优点:安全,有会说中文的服务人员 ◆ 缺点:要另计交通时间,有时候人多可能需要排队 ◆ 汇款方式:在美国的中国银行柜台,领取表格办理 ◆ 时间:一般24小时内到账。 ◆ 费用:不同银行的手续费不同,一般3000美金以下,几十美金的手续费。 人民币/美元双币信用卡 要出国留学的同学们在出国之前可以办理双币种信用卡,父母持有主卡,自己持有副卡。出国之后使用信用卡支付,只要输入信用卡信息就可以支付了,而且无需密码。 如果在刷卡的时候需要输入邮编,输入你在美国住址的邮编就可以,如果比较大额的信用卡支付,需要在刷卡的同时出示ID。一般的信用额度足够留学生在外生活,所以不必担心额度不够。 温馨提示大家,千万不要使用国内的信用卡在美国交学费,银行要收取2%至3%的手续费,学费基数大,非常不划算。 Paypal汇款 Payal 跟中国的支付宝很像,不同的是它支持国际转账和汇款。全球超过90%的跨国卖家和超过85%的买家认可并正在使用PayPal电子支付业务进行国际汇款。 ◆ 优点:安全,高效,适合高额转账或者贸易交易 ◆ 缺点:需要双方都有Paypal账号, ◆ 方法:绑定一张国际双币种信用卡-可以消费人民币及美金的信用卡,进行认证就可使用。 结语 总的来说,支票汇款适合给老年人使用,现金携带最省钱,银行直接存款懒人必试,银行高级客户开户成本最高,美国储蓄卡在中国ATM取款是紧急法宝,美国信用卡在境外消费适合父母跟孩子在两地使用,西联汇款用的人最多,国际贸易商家大多使用Paypal。
美国留学关于SAT与ACT考试的问题分析 找到你的优势,SAT vs. ACT知己知彼,逢考必胜 美国大学招生咨询会(NACAC)指出,58.3%的大学院校相当注重入学考试成绩。若想要申请大学,SAT和ACT哪一个考试会比较适合你? 学校对SAT和ACT成绩一视同仁 首先,学生和家长需要知道,两个考试一样好。过去曾有传言指出,学校比较偏好SAT,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接受SAT成绩的学校,同样也接受ACT成绩,因此,重点取决于哪一个考试适合你。 哪些学生该选择SAT考试? SAT在2016年改版之后,与ACT之间的差异缩小了,然而,有一些细节使得SAT可能更适合某些学生。SAT数学部分包括代数、数据分析,以及一些初级微积分、三角函数和几何。 两个部分之一完全无法使用计算器,因此算术能力较弱的学生可能觉得比较困难,但是,SAT比ACT的时间更多,因此,对于需要较多时间适应考试的学生来说,SAT较有利。算术能力较强、需要较长时间的学生应该考虑选择SAT。 哪些学生该选择ACT考试? 阅读、写作和科学推理能力较强的学生较适合ACT,因为ACT阅读部分内容更多,具有较强的阅读理解和记忆力的学生较有机会获得好成绩。 数学部分则包含代数、数据分析、三角函数与几何,因全程可使用计算器,在ACT严格的时间限制之下,能使用计算器迅速答题的学生较有机会获得好成绩。 充分的练习与准备 面对这两项考试,学生必须充分准备,以及利用考试策略,例如时间配置、删除选项、选择性阅读等等。不论选择哪一项考试,很重要的是需要在时间限制下练习,以及熟悉考试形式、时间和必要的策略。 进行SAT和ACT模拟考 了解这两种考试的区别,接着了解自己的强项,最后,学生仍要接受模拟考才能确切知道自己适合哪一种考试。SAT和ACT模拟考之后,便可清楚了解考生的优势和劣势,以及能如何增强自己的能力,以达到完美的目标分数。
美国留学申请的最佳时间科普 美国一直都是留学大国,选择美国留学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很多人也在一直问小编美国留学申请条件是什么之类的问题,小编就知道肯定很多人都忙着在申请美国留学呢,下面海蛋小编就跟大家说下美国留学要求都有什么。 大学转学赴美读本科 有些学生在国内大学读本科一段时间后,才产生了赴美留学的想法,但是又不想从大一重新开始,就可以选择转学美国高校的方法。 每年美国院校1月和9月都会招收转学生,个别院校滚动招生,额满为止。一般美国院校会对大学期间的GPA有所要求;同时在申请前,需要考取一定的TOEFL分数。 不过,美国院校对转学生的招收人数名额有限,而且大部分美国院校需要学生在大二之前提交转学申请,因此竞争压力比较大。 中考后赴美留学读高中 在美国读高中,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有很多的优势。比如,在美国读高中的学生申请美国名校更容易录取。 另外,能帮助学生更早的接触美国生活,了解美国的生活习惯,纠正口语的发音。因为年龄较小,模仿和融入能力更强,能更好地融入美国社会。 但是由于年纪偏小,思想还没有定性,容易随波逐流;当遇到压力或挫折时容易有沮丧感,对于成长不利,小小年纪身在异国他乡,对个人的自制力也是一个挑战。 高中赴美读本科 留学美国读本科,一般通过四种途径,ED(提前决定)、EA(提前行动)、常规录取和双录四种方式,这四种方式,申请时机各有不同,采用不同途径申请的学生,需要注意不同的时间点。 高中赴美留学读本科,是一个黄金时期,学生有了基本的辨别能力,也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并且有了基本的自控能力,这对学生进一步在美国名校深造,会有极大的优势,所以赴美留学读本科,是黄金方案。 读完本科后赴美读研究生 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都会徘徊在三岔路口:考研、就业或留学,出国读研可以为未来的就业带来更强竞争力。 选择赴美攻读研究生的学生,首先,TOEFL、gmat、gre等成绩是必须的,并且在大学时的GPA也要达到学校的要求。 另外,要提高自己的学术技能,尤其是理工科的学生。本科后赴美留学的规划和时间安排,同高中后赴美读本科的流程基本相似,时间安排也基本相同。 上面小编说的就是美国留学申请最佳时机了,如果你正处在这些时间点上,那么在你申请美国留学的时候就要注意了,下面就是小编要告诉大家的中国内地学生的美国留学要求。 1、托福成绩: 中国大陆学生申请美国前20名校,托福成绩最好在108分及以上,且单项不低于25分。美国名校更看重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中国大陆学生申请美国名校,托福尽早考第一次;托福口语是托福考试当中最难的,大部分同学不能达到26分+,所以想要出国留学的内地学子们一定要尽早准备托福考试。 2、SAT成绩: SAT是美国高考,分SAT1和SAT2;SAT是评判学生学习能力,在招生中首先看重的是SAT成绩(名校更看重SAT阅读成绩),这个成绩对是否被录取的影响是决定性的。目前中国大陆高中生要去香港或者新加坡等地考试。SAT1的分数至少要达到2000+、SAT阅读至少650+才有可能被前20名校录取;SAT2大多数中国大陆学生会选择数学、化学、物理、生物、语言、文学、美国历史、世界历史等科目,美国名校申请需要考2-3门SAT2。中国大陆学生最差的就是SAT阅读,而SAT阅读是美国名校在三科(阅读、数学、写作)最为看重的。 中国大陆学生申请美国名校,SAT尽早考第一次,目标是美国前20的同学,小编建议高一下半学期考第一次,目前中国大陆学生高一6月份SAT平均成绩是1900分,有的同学可以达到2200+;高二班的同学SAT平均成绩2200+,有的同学可以达到2380分。如果你希望申请美国顶尖名校,早准备是非常必要的。 3、学校成绩: 学校成绩一般包括GPA(平均成绩)、年级排名、各科考试分数。GPA是申请者在高中阶段总成绩的体现,年级排名体现申请者与同学校其他申请人的差距。高中成绩最好呈现上升趋势,如果你的GPA分数不高,可以尝试去弥补;比如选修蹩脚课程,或取得与蹩脚课程相关的SAT2以及AP高分(就是要有一个合理的解释)。 4、AP: AP课程考试满分,对申请顶尖大学是锦上添花;AP考试满分,可以让大学招生官认为申请人渴望追求知识、学习非常主动、敢于挑战自己;没有AP成绩照样可以获得美国顶尖大学的OFFER,部分学校和部分老师曾说没有AP成绩就不能被美国名校录取,这种说法是不客观、不负责的。 温馨提示:标准化成绩一定要与文书相符,千万不要搞出"SAT数学不到700却在文书中说自己是未来精算师或者数学家"的笑柄。 好了,上面说了这么多关于美国留学申请,的事情,不知道大家看的怎么样,如果你看到了最后那么小编觉得对于申请美国留学应该也没什么别的问题了,像自身的一些硬性要求大家还是要多多加油,这个是必须要及格的,小编也已经把美国留学要求也给大家了,大家就自己对照着来就好。
海蛋留学解读美国商科七大热门专业 美国留学申请的热门专业中,商科专业的申请一直名列美国大学申请专业之首,那美国大学商科专业具体包含哪些?美国商科哪些专业比较热门?对应的商科专业有什么申请要求吗?海蛋留学小编就为同学们详细解读美国商科七大热门专业解读。 美国大学拥有世界上著名的商科学院,在美国大学的商学院你可以接触到金融领域的泰斗级人物,收到很多金融实践知识,美国大学的商科中有七个专业比较热门,其详情如下。 美国商科热门专业一:精算科学 精算科学美国七大商科中对商业风险进行精确评估的学科—精算科学,与其相近的专业是风险管理专业。精算专业学习对商业风险进行精确的计算,为投资、保险提供依据。例如,在某地投资设厂生产某种新产品的风险,保险公司对保险客户收取多少保费才能既保证赢利,又不因价格太高而使客户流失等等。 基础知识:数学、应用数学、商业知识、与人交流的能力。就业:市场需求量不大,但该专业的学生数量较少,就业情况尚好。毕业生多在保险公司、投资银行工作,成为精算师、会计师、投资银行家、风险投资家、银行职员、统计师等。 美国商科热门专业二:会计 会计工作是将财政、经济的数据进行搜集、处理、总结,并将之作为指导商业管理决策的科学根据。会计是美国七大商科中非常热门的专业。会计学与商业管理都有着多方面的联系,如成本、税务、利润、预算等都是商业管理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专业会计师是商业管理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人才。 AICPA: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也同指美国注册会计师资格。会计行业从业者通常在入行三至五年内需要通过这项考试以获得注册会计师执照。 基础知识:数学、快速及精确的分析、比较数值图表的能力、书面和语言交流能力、耐心、细心。就业:未来10年职业市场需求量超过100万;在企业管理、财政、金融、保险、销售等部门工作。 “升级”与发展:经济学主要培养的不是企业管理人才,但该专业的毕业生可以通过读MBA成为专业化的企业管理人才。 申请条件:普通学校会计专业的申请者一般应需要3.0以上的GPA成绩和650分以上的GMAT成绩。一些名校的要求更高,比如,德州大学奥斯丁分校TOEFL/">托福要求是105。各个学校对工作经验的要求标准不一。有的学校规定申请者至少有两年的全职工作经验,有的学校则对工作经验没有要求,但好的工作或者实习经历着实对申请有很大帮助。 美国商科热门专业三:经济学 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生产、分配、产品交换、消费,并分析、预测和激励经济发展的学科。近年来,经济学较多地使用数学及统计模型进行研究。这也是美国七大商科中的热门专业。大学本科要求学会使用经济学原理与方法,精确地进行数据处理,为经济管理提供理论根据。 基础知识:数学、统计学、与人交往的能力、领导才能、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 就业:未来10年职业市场需求量超过100万;在企业管理、财政、金融、保险、销售等部门工作。 “升级”与发展:经济学主要培养的不是企业管理人才,但该专业的毕业生可以通过读MBA成为专业化的企业管理人才。 美国商科热门专业四:金融 金融专业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专业,个人、公司、政府和私人机构越来越依赖专业金融人员进行有效的金融管理。所以作为美国七大商科之一,也非常受欢迎。但门槛较高。 基础知识:社会科学、数学、数值分析、计算机、批判性思维与阅读能力、研究精神、团队合作精神。 推荐学校: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 、芝加哥大学、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 、哥伦比亚大学 、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 等。 录取要求:学士学位,专业没有明确限制,GPA平均3.5分(3.1_3.9),需要TOEFL/GRE或者GMAT(各部分都至少在90%以上);简历;面试;两封推荐信; 就业:公司的金融部门,保险、证券、房地产业,政府的财政管理部门等。许多人的理想是去投资银行工作。一般初级人员的工作强度很大,工作时间很长。不同的工作单位,薪水待遇相差极大。 美国商科热门专业五:商业管理 商业管理几乎每一所大学都开设有商业管理课程或商业管理专业。虽然职业市场的需求量巨大,但是人才的供应也非常充裕。 基础知识:数学、计算机、英文、具备很好的口头、书面表达和 沟通的能力。 就业:市场需求量巨大。该专业毕业生可以在许多公司或者政府部门工作,从事公司管理、会计、税务、财政管理、销售工作等。 推荐学校:麻省理工学院、密歇根大学、康奈尔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凯斯西储大学等。 录取要求:美国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专业主要设置在商学院,工学院也有一部分,商学院下的物流管理入学要考GMAT,工程学院下的物流要考GRE。 美国商科热门专业六:市场开发 市场开发专业学习市场研究、市场策略、宣传、销售、价格、产品开发、公关等。 基础知识:数学、统计、写作、计算机、书面和口头表达以及与人沟通的能力。 推荐学校:西北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杜克大学、斯坦福大学等。 录取要求:Marketing专业对于(GPA、TOFEL和GMAT成绩)成绩要求不是很高,基本上没有特殊要求,只要达到统一的研究生入学要求就可以了。当然成绩高对于申请来说当然就更加有利。相比其他专业,Marketing的申请对工作经验的要求比较高,建议申请者一定要有相关工作经验,实在没有的话实习经验或者志愿者工作也可以。 就业:市场需求巨大。绝大多数毕业生在公司工作,如保险、股票、证券、房地产业,主要从事销售、市场和管理部门的工作。 美国商科热门专业七:公共管理学 公共管理学培养的是管理人才,但与商业管理不同的是,它是为了培养政府管理人员。基础知识:英文、写作、人文学科、计算机、书面和口头表达以及与人沟通的能力。 就业:政府工作人员,公司的管理人员或经理,保险、证券、房地产、销售、社会工作者等等。
coursewhale,助力海外学子攀登高峰 1872年,中国第一批留美幼童远赴重洋,抵达美国,虽然经历的短暂的三年时间,但是这一批幼童中却出现了那个时代里,扛起了中国命运和前途的一批人。所有的人突然意识到,西方的科技和教育,已经是全人类最领先的,要想发展,必须要向他们学习。但由于历史关系,留学海外,只能停留在少数阶层的少数人。就算到了新中国成立,碍于中美关系,在改革开放前,留美这件事儿都一直没什么太大的突破。然而,中美关系正常化,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留学事业迎来了大发展。到21世纪的今天,据统计,每年只赴美留学的中国学生就接近30万人次。这些留学海外的学子大多都在学成之后归国,在国家的发展中扮演的各式各样的角色。然而,留学事业也不总是一帆风顺。 在一份2015年至2019年进行的留学生问卷及第三方问卷调查数据显示,79%的留学生在留学第一年内,因为不熟悉海外课程规范导致挂科,其中更有被开除者;61%的学生因为课业压力过大或者达不到学业标准,导致其无法在4年制的大学生涯中按时毕业白白丧失众深造或就业机会;95%的学生需要在课余时间,通过其他方式弥补学业进度的滞后,其花费则额外多出了上万美金。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是否有一款产品可以帮助海外学子解决这些学业问题呢?有,但效果却不理想。 在北美,留学生较多使用的在线学习平台包括quizlet,coursehero等。quizlet作为一个学习辅助工具,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可以获得一定的效果,但专业度相对较高的问题就很难解决;同时,内容也过于繁杂。Coursehero,同样内容繁杂,要找到具体的目标内容也相对困难;同时,上传的资料不一而从,且使用Coursehero的成本十分高昂,由于内容繁杂,存在成本浪费的问题。除此之外,由于中国留学生往往不太关注且均为英文的合约内容,导致部分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自动续费,扣费,给用户造成较大损失。为了避免前面提到的种种问题,市场上需要一款对中国留学生更加友好的产品。而这,也成为了CourseWhale学习平台诞生的背景和契机。那么CourseWhale是如何运作的以及如何创新的呢? CourseWhale在线教育平台花费了巨量的人力和物力研究了北美教育系统以及相关的课业特点,整合了相当一部分北美高校的专业相关题库集作为用户的日常学习辅助参考资料,页面非常简洁,仅通过一个搜索框或者检索引导就能很容易地找到用户所在的学校以及相关专业的所有资料。此外,也可以通过右上角的索引进入资源库进行检索,简单快捷。成为注册用户之后,就可以收藏自己的学校,及时查看相关题库集的更新。费用方面也非常友好,前期CourseWhale提供了大量的机会给新注册用户免费的使用时限,并且后期收费也相当的低廉(如此就解决了在其他平台存在的花费过高的问题)。除此之外,CourseWhale在线题库平台更是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用户交互系统,鼓励更多的海外学子在平台上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
GUCC转学分流程——学分直转,体验教育无国界 一、已拿到录取通知书 / 准备入学 已经拿到录取通知书并准备入学的学生是转学分的首要需求群体。北美大学对转学分的具体操作流程会有不同的要求,所以,我们会根据学生的目标大学进行个性化定制服务。通常来讲,北美大学转学分流程有以下几种类别: 1.官方对官方:目标大学要求转学分学校或专业评估机构直接发送成绩单及评估报告(我方全程操作,无需学生介入)。 2.学生对官方:目标大学要求学生携带官方成绩单及评估报告提交至校方行政办公室或课程指导老师处(我方提供官方成绩单及评估报告)。 二、申请进行时 / 等待录取通知书 / 择校入学 申请进行时,等待录取通知书,仍未择校入学的学生是转学分的第二需求群体。此类客户群体留学意向基本达成,仅因学生未决定目标大学,转学分操作需被暂时搁置(通常3个月至6个月)。待学生完成择校后再寻求我方服务,具体流程同上。 三、仅有留学意向 / 未申请目标学校 仅有留学意向,未开始申请学校的学生是转学分的第三需求群体。通过平台课程,学生可抢先体验自身能否适应海外教育模式,为日后的留学决定做好铺垫。此类群体的转学分呢需求基本在完成平台课程之后的一年至两年。我方可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为其保留成绩及学籍(保留时间无上限)。待学生决定留学后再寻求我方服务,具体流程同上。 四、放弃留学 放弃留学的群体不需要转学分服务。一旦学生向教学点表明放弃留学意向,我方将给学生提供官方出具的课程成绩单(无评估报告),由学生自行保管。
美国大学排名影响几何? 美国的小伙伴们最近都在转发U.S. News发布的最新的2019年大学排名。看着自己母校的排名比同事和朋友们的高出了几位,心里是不是有掩盖不住的洋洋得意。行了,别天真了,你真以为学校排名高了点,就能证明自己优秀吗?美国公司的HR到底会不会把学校排名放在眼里?答案很简单,就是不会! 学校声望比排名更重要 如果你是美国顶尖院校毕业的,无论你是Top1的普林斯顿毕业生,还是Top10的约翰霍普金斯,你在HR眼中都是优秀学子。HR不会因为你学校比别的候选人毕业学校低了那么几名就把你的简历扔到一边。因为美国前30的学校都是名声在外,只要拿出来个个都能让HR眼前一亮,也就无所谓谁比谁高个几名了。 但像是100名开外的学校,除非学校自己有很有名的足球队或是橄榄球队,否则拿到州外很可能没人听说过。那你在找工作的时候就比较局限了。 地理位置到底有多重要 在美国越有名的州或是城市的学校,名气越大,跟排名也没大大关系。这听起来似乎很不公平,但很遗憾,这就是事实。举个例子,如果你毕业后选择在纽约这种大城市工作,别人问你在哪里上的大学,你说你:“North Carolina”。 估计80%的人都不会继续问你到底是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Duke, Coastal Carolina, 还是 NC-State 毕业的。因为即使你说出了学校名字,很多人也没有好不好的概念。这个原则格外适用于Top 30以后的学校。所以如果你学校在30名或是50名开外的,那就是所在地越有名的大学听起来名气越大。例如,知道University of San Diego(#85)的肯定比Villanova University(#49)的人多,虽然USD的排名差很多,但是因为作为城市,San Diego的名气比Villanova大,所以在此的大学就增光添色了不少。 很多在小城市上学的同学,在找工作中很有可能就因为学校地理位置吃了亏。但这里有点例外,如果你找工作的目标城市就在你学校所在州内,那你学校在全国的名气就不那么重要了。比方说你在石油大州Oklahoma就读的刚好是石油相关的专业,那你拿着University of Oklahoma 或是 University of Tulsa 的文凭在当地找专业相关工作肯定是强有力的敲门砖。 本科排名不代表硕士项目的教学质量 U.S. News的综合大学排名是给本科生看的,对于研究生没什么参考价值。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专业性更强,而且选课主要在院系内选,所以学院和专业的资源和教学水平才是决定研究生项目好坏的关键。不像是在本科期间,第一二年都是以公共选修课为主,可以跨学院,课程也比较基础,所以学校的整体教育资源、课外活动等就成了好坏学校的考量标准。很多留学中介,在做研究生申请时也根据综合大学排名来帮学生定校,这是个误区,因为很多好学校的研究生项目是给在职人员设计的,录取门槛也比较低,例如哥大、纽大、东北大学的SPS,项目的含金量远不及其本科。U.S. News根据不同的学科,评价出的研究生项目排名,以及各行业协会的大学排名才对研究生申请者更具参考价值。 国内HR没听说过的美国文理学院 U.S. News每年除了会公布综合大学排名之外,还会有文理学院排名。而美国的文理学院在国内大多都无人知晓,很多顶尖文理学院文凭回了国会被大家误认为是野鸡大学。也因如此,很多在国内的申请者都会直接忽略美国文理学院。但其实在美国,顶尖文理学院的学术声誉一点也不亚于哈佛耶鲁。因为文理学院往往代表着经典、小规模、高质量的本科教育。 U.S. News 和你在乎的不一样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US News做出这个排名的根据是什么。U.S. New给每所综合大学打分,并根据分数来排名。他们打分的依据以及各项分数所占比例如下: 1. 成果(35%):平均6年的毕业率、毕业率表现、平均大一学生保留率、社交流动性 - 佩尔格兰特毕业率、佩尔格兰特毕业率vs.其他学生 2. 教师资源(20%):班级人数、教师待遇、拥有各自领域终极学位的教师,全职教师比例、学生和教师比例 3. 专家意见(20%):同行评估调查、高中辅导员评级 4. 金融资源(10%) 5. 学生表现(10%):SAT/ACT成绩、高中班级排名前10% 6. 校友捐赠(5%) U.S. News在排名时的参考标准可能和你找学校时的标准不一样,例如占比5%的校友捐赠这项。这个和你的大学体验并没有什么直接联系。U.S. News解释说之所以涵盖了这一项,是用来评价毕业生对学校的满意度。但其实还有很多的因素在影响校友捐赠率,例如毕业生所在领域、校友会建设、毕业生自身的家庭背景等等。所以盲目而定看排名来选校很有可能误入迷途,还是要想好自己对学校氛围、专业的喜好,结合自己今后的发展规划、经济能力,才能选到最适合自己的学校。 好了,如果你是打算毕业后回国工作的,那你学校排名对你还是很重要的,毕竟不是所有HR都在美国读过书的,所以看着你冗长的学校名字心里没谱儿,只能查下排名来衡量下你学历到底值不值钱。但对于美国HR而言,比学校排名重要的多的,是你学校在专业领域的声望以及你的个人经历和相关背景。 别仅仅为了自己学校荣登排名榜单沾沾自喜了,想要在美国拿下好工作,给自己的能力添砖加瓦才是真。国外本科宽进严出,课业压力相对国内高校也是大了很高一截。合理地安排学习,实习,社交这几个方面对于能否顺利毕业至关重要。同时也要关注一些常用的学科平台,类似于ratemyprofessor, coursewhale等。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总之,留学之路须一步一个脚印,迈出了这个步子,就应该想着下一步如何更坚定。
如何合理的规划留学之路? 据不完全统计,每年仅中国赴美留学生人数已超过35万人。中国家长平均投入150万人民币培养一个美国学士。由于美国经济增长持续缓慢,加之就业签证数量没有明显提升,每年美国H1B常规配额(Cap)为8.5万。根据美国移民局(USCIS)的最新统计数据,H1B中国学生不足一成,仅占比8.4%。 中国留学毕业生在美求职面临空前的挑战。85%的留学生在校期间因为没有为求职就业准备好,没能融入美国主流社会,导致毕业时没能获取工作机会,因而在还没学到美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的状态下引咎回国。而“裸归”后发现,因为没有在美国工作的实践经验,只凭国外的一纸文凭在中国也不具备明显的竞争力。最新官方统计,90%的“裸归”留学生(包括博士生)平均月薪不到1万人民币。 “随着出国留学人数的增长,国内学生及家长对于留学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以前,获得海外名校Offer即是国内学生的留学目的;如今,获得海外名企Offer则是中国留学生的重要目标。事实上,这也是国内学生及家长观念从“成功留学”向“留学成功”的巨大转变。 那如何通过具体的方式实现“留学成功”呢?有以下几点值得参考: 1,在留学前就规划好自己的留学计划。考虑到语言和文化差异,提前搜集信息,规划好自己的留学生涯将为自己的实习以及找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不要抱着玩的心态。留学之路任重道远。巨额的花费往往是寄托着全家人的希望。因此,一个坚定的成功的信念是必不可少的。 3,努力融入国外的文化。这里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这是一件徒劳的事情,然则却恰恰相反。我们去国外求学无非是因为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领先的教育水平。如果不融入他们的文化,那岂不是买椟还珠。学会了器,但不懂他们的术,多半也是徒劳。 4,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互联网时代,要学会利用资源。四年的海外留学时光其实是很短暂的。作为留学生要学会合理的分配自己的时间,因为要兼顾的太多。诸如coursewhale之类的题库集学习平台,则可以帮助留学生们剩下大量时间。
留美的阅读压力真的那么变态吗? 在美国,到处都是读书的人,飞机、地铁、公园、餐厅、广场,你所到之处一定有人正在阅读,不问男女老少。回国后,我发现一整节地铁车厢都不见得找得到一个读书的人,大把的时间“孝敬”了手机里的连续剧、游戏或者朋友圈。 留学美国,让我知道美国高校对于一个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涉猎的期望,让我看清了自己阅读能力的差距,这种差距不仅是语言能力层面上的,更有学习方法和思维力度上的。 数量庞大、内容精深的阅读任务 不客气地说,中国的很多大学教授在备课上下的功夫远远不够,他们对一整个学期长达十几周的学习过程缺乏严肃的审视和科学的设计,也极少向学生公开他们的授课思路。一般来讲学生根本无需、也无法知道老师下次课打算讲什么,于是绝大多数学生也就没必要去操心如何提前准备。 美国高校教授们则完全不一样。以我所在的华盛顿大学为例,教务系统在每个学期开学前一周左右,就会推出本学期每一门课的教学大纲(syllabus),上面会详细列出课程介绍、教学目标以及本学期15-16次课的预习内容、课堂主题、课后作业、考试时间等等,一目了然。 所有的教授都会严格遵照这个既定的方针去推进教学进程,不会轻易中途改变授课节奏和顺序,学生们可以放心地按照学期初就收到的教学大纲去规划本学期的学习。 我们的阅读任务就在这份教学大纲上,每周的阅读任务量都是以“章”(chapter)为单位的。你可能会好奇:一章应该也不多吧,毕竟又不是要我一天看完一本。而真相是:这本教材的总长是1000多页,平均每一章大约有150页,字号极小。也就是说,仅按照这门课的要求,每周我们需要看完将近500页的教材。 美国教授从不会像中国教授一样在课堂上照本宣科,他们会默认来上课的学生都是完成了阅读任务的学生,直接进行引申的讨论和知识应用的训练。他们甚至会礼貌而诚恳地说:假如你没有完成阅读作业,建议不要来上课,因为你在浪费你自己的时间,还是留在家里读书吧。 这样的局面直接导致了第一年的留美学生普遍睡眠不足,一般大家一个学期至少也要选择三门课程,reading累加起来可以达到近千页之多,再算上不计其数的报告(presentation)、讨论(discussion)、小组项目(group project)、quiz(测验),压力可想而知。我自己就曾经有过通宵达旦补reading的经历。 说到这里,一定会有些人迫不及待地问我:阅读材料难吗?生词多不多?不是说GRE词汇、SAT词汇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正常人的对话里根本用不上的吗?我不由反问一句:当你决定把自己送去美国,在美国的高校里挣扎,在浩如烟海的专业文献和应接不暇的考试中,你的目标是成为一个“正常人”,还是一个具备专业素养和自由精神的知识分子呢?如果是后者,那么无论你选择哪一个学科,你的阅读任务都不可能是通俗易懂的童话故事,生词,甚至是艰深难懂、文化底蕴深厚的生词都是需要你补上的短板。 在美国读大学,你需要完成数量庞大、内容精深的阅读任务,体裁主要是教材和期刊文献,而话题可以非常广泛。生词会很多,阅读材料的文化背景会给你的理解带来挑战。不论你在出国语言、学术考试中拿到怎样的成绩,压力都是相当大的。 多而刁钻的验收方式 在美国高校,大多数的学生都会认真完成阅读任务,一方面是因为这些阅读任务是由教授精挑细选所得,一般都有益有趣;另一方面是因为教授们开发出了“多姿多彩”的考核方式,一不留神你就会中招。 第一种方式是随堂测验,专考阅读材料的理解程度。教授在每个学期随机抽取几周,就阅读任务出题。题目可以刁钻到“请问本篇期刊中第一个案例里的六十四岁同性恋男子共病哪种疾病: A.肺癌; B.艾滋病; C.COPD(阻塞性肺病); D.高血压”。在绩点的压力下,每个人都是枕戈待旦。 第二种方式是随机指定一位同学,带领全班做基于阅读材料的课堂讨论。作为主持人,你自己首先要对这些阅读材料非常熟悉,并且预判出班上同学们可能会提出的问题与观点,做好回应的准备。一旦出现冷场,你需要抛出新的方向引领讨论。教授会从旁打分。 第三种方式就是weekly reflections。每周读完材料之后,教授会要求写一篇读后感,并且在课堂上公开对学生们的reflections作出反馈。如果你的观点他很喜欢,还会就这个观点邀请大家共同讨论。所有的读后感计入期末成绩,谁敢怠慢? 第四种方式其实最残忍,就是没有任何考核,但把所有的考核都堆积到期末考试。这样的教授都是“笑面虎”,他会让你舒舒服服过完一个学期,然后在期末人困马乏之际告诉你,“本学期所有阅读材料都是重点哦”,让人酸爽得一塌糊涂。 美国高校的阅读任务不仅在于任务量大,单词难,更在于验收的形式多而刁钻。敬业的美国教授们会不辞辛苦地把阅读任务里的所有细节一点点编织到你的期末考试里去,让懒惰和小聪明无所遁形。 怎样才能出色地完成阅读任务? 1、在出国之前,就要把眼界放宽 出国考试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拿了再高的分也无须沾沾自喜,要时刻将眼光放在自己的未来。出国前夕,如果有时间,可以多阅读一些书扩展自己的涉猎。要知道在美国读书最大的痛苦不在于单词不会,而在于文化不通。多一点阅读的积累,就是向一个未知的文化接近了一步。 2、不要过分依赖教材中的习题 依赖习题,你可以凭借托福、SAT考试中练就的信息定位能力迅速搞定你的阅读作业,但是你会发现你什么都没有学会,什么都说不清楚。中国学生在应试教育的多年浸淫中,变得越来越懒了,对结论比对推理过程更感兴趣,把对错看得比思维过程重要得多,这在美国,在高等教育阶段是绝对行不通的。静下心来,一行一行地读,才能真正看懂书。 3、学习去复述和讨论 中国学生长期在美国课堂做“隐形人”,甚至还瞧不起那些“观点像垃圾一样还说得那么high”的美国人。这些学生最终的结局就是直到毕业,他们仍然无法用英语准确地表达自己,说服他人,连对话都超不过三个回合。读过书之后要勇于在课堂上提问、讨论、接招,磨砺自己的沟通能力,提高自己的思维力度。 4、不要放弃 很多留学生第一年踌躇满志,结果发现阅读的速度和能力完全无法应付排山倒海的阅读量,于是在后期“学了乖”,想尽办法投机取巧。阅读能力的上升需要一个过程,读不懂的时候,读不完的时候,要接纳自己的挫败,给自己时间。 5、结伴而行 我在国外的第一年,与一位尼泊尔国际生和一位韩国国际生成了很好的朋友。我们三个人当时阅读的能力都不太够,所以我们约在每个星期二去学校的一个露天天井里一起吃午饭,顺便为彼此补课。我们把已经读过的部分用口述的形式分享给对方,以此来达到提高阅读效率的目的。就这样彼此支撑着度过了那段上不来气的岁月 6、有的放矢 把时间用在正确的地方,或者说,用在更需要精力的地方才能保证毕业的时候能够得到一个最优解。十全十美的结果是非常困难的。这里推荐一个题库集平台coursewhale,里面的quiz,assignment等真题可以有效帮助大家通过考试,这样就能更加灵活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
ED1凉了,ED2怎么准备? 这两周ED1的录取通知陆续发布,几家欢乐几家愁,ED1录取成功的学生自然欢乐,申请季直接进入收尾,当然更多的同学未必在ED1阶段成功上岸。 ED1如过独木桥一般,对于海外留学而言,确实道阻且长。那么,如何提高ED1的成功几率呢? 首先,从技术上说,要注意到一下几点: 1)很少有学校分别公布ED1和ED2的单独数据,只在NYT上查到波莫纳学院公布过2015级新生,ED1的录取率为21%,ED2的录取率为17%,符合我们的一般感受,即ED2比ED1的录取难度稍大。 2)考虑到ED2的申请多半来自没有ED1的学生,或者ED1失败的学生,大家普遍对于ED2的申请都会往后调整,比如常见的ED1康奈尔失败的学生多会在ED2选择埃默里,大家普遍的心态是往下调整半档再申请。 3)目测今年ED1选择前4的学校为:纽约大学、康奈尔、埃默里、波士顿大学(当然几乎每年都是这几个),有的学校ED1已经有录取到这几个学校的学生,是给同校学生作ED2申请的最好参考。 4)有没有defer是挺关键的参考因素,对于大部分的学校,有defer不代表什么,没有defer说明申请者的竞争力还没达到学校要求的层面,中国学生对于标化非常敏感,问题多半是出在了GPA评估和文书质量上。 5)在1.1前能出EA结果的常申学校有:密歇根安娜堡、威斯康辛麦迪逊、波士顿学院、凯斯西储、伊利诺伊香槟、福特汉姆,ED2的申请必然要参考这几所学校EA的录取结果。 6)各区段几个学校的情况:1-10名区间只有芝加哥大学一个,芝加哥是前10学校里录取中国本科新生最多的学校;11-20区间,华大圣路易斯是前20最好录的ED选择;21-30区间,维克森林去年的中国新生入学已经涨到了100+,是前30学校里扩招最明显的大学;31-40区间,威廉玛丽的58.2%录取率值得考虑,目前威廉玛丽本科在读中国学生人数为276人,预计要发200个左右的录取;41-50区间,伦斯勒理工ED录取率57.1%,工程学院的在读数量占总学生数量的一半多,想读工程学院的中国学生ED选择非常有限,难度普遍大而且学校选择少,伦斯勒理工是个不错的选择;51-60区间,里海大学在读中国学生数量255人,预计发放150个左右的录取,如果不是因为今年USNEWS把学费负担加入了排名规则,里海之前从未掉出过前50这个槛。 其次,如何安排自己的大学时间和课程则是为准备这场硬仗储备充足的粮草。对于留学海外的莘莘学子来讲,国外的学制与课业节奏与国内有很大不同。在国外的学习事实上是非常紧张的。平时的考试,随堂测验,quiz,assignment,exam等也需要耗费不小的精力。那么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留学生们也有自己的策略。如今科技发达,同时也有很多学习工具可以帮助广大留学生减轻负担。比如CourseWhale题库集平台,类似于非专业类的课程可以在考前预习,针对性强,通过率也会大大提升。 总之,留学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有时候不仅要努力学习,还需多听多看,四两拨千斤。
ED1凉了,ED2怎么办 这两周ED1的录取通知陆续发布,几家欢乐几家愁,ED1录取成功的学生自然欢乐,申请季直接进入收尾,当然更多的同学未必在ED1阶段成功上岸。 ED1如过独木桥一般,对于海外留学而言,确实道阻且长。那么,如何提高ED1的成功几率呢? 首先,从技术上说,要注意到一下几点: 1)很少有学校分别公布ED1和ED2的单独数据,只在NYT上查到波莫纳学院公布过2015级新生,ED1的录取率为21%,ED2的录取率为17%,符合我们的一般感受,即ED2比ED1的录取难度稍大。 2)考虑到ED2的申请多半来自没有ED1的学生,或者ED1失败的学生,大家普遍对于ED2的申请都会往后调整,比如常见的ED1康奈尔失败的学生多会在ED2选择埃默里,大家普遍的心态是往下调整半档再申请。 3)目测今年ED1选择前4的学校为:纽约大学、康奈尔、埃默里、波士顿大学(当然几乎每年都是这几个),有的学校ED1已经有录取到这几个学校的学生,是给同校学生作ED2申请的最好参考。 4)有没有defer是挺关键的参考因素,对于大部分的学校,有defer不代表什么,没有defer说明申请者的竞争力还没达到学校要求的层面,中国学生对于标化非常敏感,问题多半是出在了GPA评估和文书质量上。 5)在1.1前能出EA结果的常申学校有:密歇根安娜堡、威斯康辛麦迪逊、波士顿学院、凯斯西储、伊利诺伊香槟、福特汉姆,ED2的申请必然要参考这几所学校EA的录取结果。 6)各区段几个学校的情况:1-10名区间只有芝加哥大学一个,芝加哥是前10学校里录取中国本科新生最多的学校;11-20区间,华大圣路易斯是前20最好录的ED选择;21-30区间,维克森林去年的中国新生入学已经涨到了100+,是前30学校里扩招最明显的大学;31-40区间,威廉玛丽的58.2%录取率值得考虑,目前威廉玛丽本科在读中国学生人数为276人,预计要发200个左右的录取;41-50区间,伦斯勒理工ED录取率57.1%,工程学院的在读数量占总学生数量的一半多,想读工程学院的中国学生ED选择非常有限,难度普遍大而且学校选择少,伦斯勒理工是个不错的选择;51-60区间,里海大学在读中国学生数量255人,预计发放150个左右的录取,如果不是因为今年USNEWS把学费负担加入了排名规则,里海之前从未掉出过前50这个槛。 其次,如何安排自己的大学时间和课程则是为准备这场硬仗储备充足的粮草。对于留学海外的莘莘学子来讲,国外的学制与课业节奏与国内有很大不同。在国外的学习事实上是非常紧张的。平时的考试,随堂测验,quiz,assignment,exam等也需要耗费不小的精力。那么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留学生们也有自己的策略。如今科技发达,同时也有很多学习工具可以帮助广大留学生减轻负担。比如CourseWhale题库集平台,类似于非专业类的课程可以在考前预习,针对性强,通过率也会大大提升。 总之,留学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有时候不仅要努力学习,还需多听多看,四两拨千斤。
ED1凉了,ED2怎么办? 这两周ED1的录取通知陆续发布,几家欢乐几家愁,ED1录取成功的学生自然欢乐,申请季直接进入收尾,当然更多的同学未必在ED1阶段成功上岸。 ED1如过独木桥一般,对于海外留学而言,确实道阻且长。那么,如何提高ED1的成功几率呢? 首先,从技术上说,要注意到一下几点: 1)很少有学校分别公布ED1和ED2的单独数据,只在NYT上查到波莫纳学院公布过2015级新生,ED1的录取率为21%,ED2的录取率为17%,符合我们的一般感受,即ED2比ED1的录取难度稍大。 2)考虑到ED2的申请多半来自没有ED1的学生,或者ED1失败的学生,大家普遍对于ED2的申请都会往后调整,比如常见的ED1康奈尔失败的学生多会在ED2选择埃默里,大家普遍的心态是往下调整半档再申请。 3)目测今年ED1选择前4的学校为:纽约大学、康奈尔、埃默里、波士顿大学(当然几乎每年都是这几个),有的学校ED1已经有录取到这几个学校的学生,是给同校学生作ED2申请的最好参考。 4)有没有defer是挺关键的参考因素,对于大部分的学校,有defer不代表什么,没有defer说明申请者的竞争力还没达到学校要求的层面,中国学生对于标化非常敏感,问题多半是出在了GPA评估和文书质量上。 5)在1.1前能出EA结果的常申学校有:密歇根安娜堡、威斯康辛麦迪逊、波士顿学院、凯斯西储、伊利诺伊香槟、福特汉姆,ED2的申请必然要参考这几所学校EA的录取结果。 6)各区段几个学校的情况:1-10名区间只有芝加哥大学一个,芝加哥是前10学校里录取中国本科新生最多的学校;11-20区间,华大圣路易斯是前20最好录的ED选择;21-30区间,维克森林去年的中国新生入学已经涨到了100+,是前30学校里扩招最明显的大学;31-40区间,威廉玛丽的58.2%录取率值得考虑,目前威廉玛丽本科在读中国学生人数为276人,预计要发200个左右的录取;41-50区间,伦斯勒理工ED录取率57.1%,工程学院的在读数量占总学生数量的一半多,想读工程学院的中国学生ED选择非常有限,难度普遍大而且学校选择少,伦斯勒理工是个不错的选择;51-60区间,里海大学在读中国学生数量255人,预计发放150个左右的录取,如果不是因为今年USNEWS把学费负担加入了排名规则,里海之前从未掉出过前50这个槛。 其次,如何安排自己的大学时间和课程则是为准备这场硬仗储备充足的粮草。对于留学海外的莘莘学子来讲,国外的学制与课业节奏与国内有很大不同。在国外的学习事实上是非常紧张的。平时的考试,随堂测验,quiz,assignment,exam等也需要耗费不小的精力。那么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留学生们也有自己的策略。如今科技发达,同时也有很多学习工具可以帮助广大留学生减轻负担。比如CourseWhale题库集平台,类似于非专业类的课程可以在考前预习,针对性强,通过率也会大大提升。 总之,留学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有时候不仅要努力学习,还需多听多看,四两拨千斤。
留学前行动指导 一、 心理准备 1. 抵触情绪。 2. 思乡情绪与孤独感。 3. 挫折感和心理压力。 • 在独立的环境下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 在国外要学会自我激励的方法。 出国前良好的心理准备比带上多么丰裕的经济储备都要有用和重要。 Tips: 留学前的心理准备就是做一些预防工作。其实了解是前提,心理准备最根本的是要尽量详细地了解那个国家,大到文化历史,小到图书馆怎么用, 公共汽车怎么坐,了解得越清楚,准备得就越充足, 心里就越有底,出国后的生活也就更顺利。 二、 健康准备 • 体检 • 完成学校的疫苗要求(如有) • 培养运动的爱好和习惯 建议出国前进行牙科和眼科的检查;近视的同学多配一副眼镜。 三、 必备文件(重要证件可用手机拍照,防止多次拿进拿出易丢失) 根据外汇管理局的最近规定,每人每年购汇的金额在等值 5 万美元(含 5 万美元)以下的不需要通过外汇管理局审批,携带身份证作为证明材料。留学所需学费可以直接电汇往境外学校帐户或持汇票、旅行支票、信用卡等携出境外;生活费可以提取部分外币现钞,其余部分须汇往境外个人帐户或持汇票、旅行支票、信用卡等携出。 ① 有效护照 (必须有效期半年以上)和学生签证 ② 学校录取通知书/I-20 表 ③ 机票原件:电子票/行程单 ④ 海关申报表即入境卡:飞机上发 ⑤ 疫苗、体检表/健康旅行证(红本)/疫苗证(黄本) ⑥ 过去三/四年成绩单(学校盖章并放在学校信封内)/最高学历证明(最好带原件,没有的话复印件盖章+英文翻译件盖章或公证件) ⑦ 语言成绩单(托福/雅思/GMAT/GRE 等)请携带原件 ⑧ 付费凭证(如有) ⑨ 存款证明 注意! 上述文件原件随身携带、可以备份两套复印件,一套放在行李箱里,一套留在国内身份证留在国内 随身携带重要电话号码的电话本随身携带黑色水笔 护照照片若干 四、 经费准备 换购外汇需准备的材料 a.填写完成的居民出境购汇单(购汇时在银行柜台填写) b.已办好留学签证的有效护照 c.明确写明姓名及攻读何种课程的录取通知书 d.由学校出具的写明姓名的费用通知单 e.本人身份证 建议携带 2000 左右美金,准备一些零钱用于不时之需,在美国以信用卡的使用为主。 携带一万美元或等值货币以上的,须在美国海关申报表上如实填写,否则有可能会被扣留。 五、 行李准备 ① 托运行李 两件 (托运费用请查询各航空公司) 规格:长+宽+高<=158厘米 重量:一般不超过每件 23 公斤 ②手提行李 一件 拉杆箱:长+宽+高<=115 厘米 规格: 登山包:中等 重量:5 公斤 ~ 8 公斤 注:手提电脑和随身挎包不包括在该公斤数内 ③行李挂牌 课业准备 留学海外不比国内,国外的大学体系和课业相比国内则繁重的多,国外的学习事实上是非常紧张的。平时的考试,随堂测验,quiz,assignment,exam等也需要耗费不小的精力。那么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留学生们也有自己的策略。如今科技发达,同时也有很多学习工具可以帮助广大留学生减轻负担。比如CourseWhale题库集平台,类似于非专业类的课程可以在考前预习,针对性强,通过率也会大大提升。
留学前行动指导 一、 心理准备 1. 抵触情绪。 2. 思乡情绪与孤独感。 3. 挫折感和心理压力。 • 在独立的环境下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 在国外要学会自我激励的方法。 出国前良好的心理准备比带上多么丰裕的经济储备都要有用和重要。 Tips: 留学前的心理准备就是做一些预防工作。其实了解是前提,心理准备最根本的是要尽量详细地了解那个国家,大到文化历史,小到图书馆怎么用, 公共汽车怎么坐,了解得越清楚,准备得就越充足, 心里就越有底,出国后的生活也就更顺利。 二、 健康准备 • 体检 • 完成学校的疫苗要求(如有) • 培养运动的爱好和习惯 建议出国前进行牙科和眼科的检查;近视的同学多配一副眼镜。 三、 必备文件(重要证件可用手机拍照,防止多次拿进拿出易丢失) 根据外汇管理局的最近规定,每人每年购汇的金额在等值 5 万美元(含 5 万美元)以下的不需要通过外汇管理局审批,携带身份证作为证明材料。留学所需学费可以直接电汇往境外学校帐户或持汇票、旅行支票、信用卡等携出境外;生活费可以提取部分外币现钞,其余部分须汇往境外个人帐户或持汇票、旅行支票、信用卡等携出。 ① 有效护照 (必须有效期半年以上)和学生签证 ② 学校录取通知书/I-20 表 ③ 机票原件:电子票/行程单 ④ 海关申报表即入境卡:飞机上发 ⑤ 疫苗、体检表/健康旅行证(红本)/疫苗证(黄本) ⑥ 过去三/四年成绩单(学校盖章并放在学校信封内)/最高学历证明(最好带原件,没有的话复印件盖章+英文翻译件盖章或公证件) ⑦ 语言成绩单(托福/雅思/GMAT/GRE 等)请携带原件 ⑧ 付费凭证(如有) ⑨ 存款证明 注意! 上述文件原件随身携带、可以备份两套复印件,一套放在行李箱里,一套留在国内身份证留在国内 随身携带重要电话号码的电话本随身携带黑色水笔 护照照片若干 四、 经费准备 换购外汇需准备的材料 a.填写完成的居民出境购汇单(购汇时在银行柜台填写) b.已办好留学签证的有效护照 c.明确写明姓名及攻读何种课程的录取通知书 d.由学校出具的写明姓名的费用通知单 e.本人身份证 建议携带 2000 左右美金,准备一些零钱用于不时之需,在美国以信用卡的使用为主。 携带一万美元或等值货币以上的,须在美国海关申报表上如实填写,否则有可能会被扣留。 五、 行李准备 ① 托运行李 两件 (托运费用请查询各航空公司) 规格:长+宽+高<=158厘米 重量:一般不超过每件 23 公斤 ②手提行李 一件 拉杆箱:长+宽+高<=115 厘米 规格: 登山包:中等 重量:5 公斤 ~ 8 公斤 注:手提电脑和随身挎包不包括在该公斤数内 ③行李挂牌 课业准备 留学海外不比国内,国外的大学体系和课业相比国内则繁重的多,国外的学习事实上是非常紧张的。平时的考试,随堂测验,quiz,assignment,exam等也需要耗费不小的精力。那么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留学生们也有自己的策略。如今科技发达,同时也有很多学习工具可以帮助广大留学生减轻负担。比如CourseWhale题库集平台,类似于非专业类的课程可以在考前预习,针对性强,通过率也会大大提升。
ED1凉了,ED2怎么办? 这两周ED1的录取通知陆续发布,几家欢乐几家愁,ED1录取成功的学生自然欢乐,申请季直接进入收尾,当然更多的同学未必在ED1阶段成功上岸。 ED1如过独木桥一般,对于海外留学而言,确实道阻且长。那么,如何提高ED1的成功几率呢? 首先,从技术上说,要注意到一下几点: 1)很少有学校分别公布ED1和ED2的单独数据,只在NYT上查到波莫纳学院公布过2015级新生,ED1的录取率为21%,ED2的录取率为17%,符合我们的一般感受,即ED2比ED1的录取难度稍大。 2)考虑到ED2的申请多半来自没有ED1的学生,或者ED1失败的学生,大家普遍对于ED2的申请都会往后调整,比如常见的ED1康奈尔失败的学生多会在ED2选择埃默里,大家普遍的心态是往下调整半档再申请。 3)目测今年ED1选择前4的学校为:纽约大学、康奈尔、埃默里、波士顿大学(当然几乎每年都是这几个),有的学校ED1已经有录取到这几个学校的学生,是给同校学生作ED2申请的最好参考。 4)有没有defer是挺关键的参考因素,对于大部分的学校,有defer不代表什么,没有defer说明申请者的竞争力还没达到学校要求的层面,中国学生对于标化非常敏感,问题多半是出在了GPA评估和文书质量上。 5)在1.1前能出EA结果的常申学校有:密歇根安娜堡、威斯康辛麦迪逊、波士顿学院、凯斯西储、伊利诺伊香槟、福特汉姆,ED2的申请必然要参考这几所学校EA的录取结果。 6)各区段几个学校的情况:1-10名区间只有芝加哥大学一个,芝加哥是前10学校里录取中国本科新生最多的学校;11-20区间,华大圣路易斯是前20最好录的ED选择;21-30区间,维克森林去年的中国新生入学已经涨到了100+,是前30学校里扩招最明显的大学;31-40区间,威廉玛丽的58.2%录取率值得考虑,目前威廉玛丽本科在读中国学生人数为276人,预计要发200个左右的录取;41-50区间,伦斯勒理工ED录取率57.1%,工程学院的在读数量占总学生数量的一半多,想读工程学院的中国学生ED选择非常有限,难度普遍大而且学校选择少,伦斯勒理工是个不错的选择;51-60区间,里海大学在读中国学生数量255人,预计发放150个左右的录取,如果不是因为今年USNEWS把学费负担加入了排名规则,里海之前从未掉出过前50这个槛。 其次,如何安排自己的大学时间和课程则是为准备这场硬仗储备充足的粮草。对于留学海外的莘莘学子来讲,国外的学制与课业节奏与国内有很大不同。在国外的学习事实上是非常紧张的。平时的考试,随堂测验,quiz,assignment,exam等也需要耗费不小的精力。那么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留学生们也有自己的策略。如今科技发达,同时也有很多学习工具可以帮助广大留学生减轻负担。比如CourseWhale题库集平台,类似于非专业类的课程可以在考前预习,针对性强,通过率也会大大提升。 总之,留学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有时候不仅要努力学习,还需多听多看,四两拨千斤。
ED1凉了,ED2怎么选? 这两周ED1的录取通知陆续发布,几家欢乐几家愁,ED1录取成功的学生自然欢乐,申请季直接进入收尾,当然更多的同学未必在ED1阶段成功上岸。 ED1如过独木桥一般,对于海外留学而言,确实道阻且长。那么,如何提高ED1的成功几率呢? 首先,从技术上说,要注意到一下几点: 1)很少有学校分别公布ED1和ED2的单独数据,只在NYT上查到波莫纳学院公布过2015级新生,ED1的录取率为21%,ED2的录取率为17%,符合我们的一般感受,即ED2比ED1的录取难度稍大。 2)考虑到ED2的申请多半来自没有ED1的学生,或者ED1失败的学生,大家普遍对于ED2的申请都会往后调整,比如常见的ED1康奈尔失败的学生多会在ED2选择埃默里,大家普遍的心态是往下调整半档再申请。 3)目测今年ED1选择前4的学校为:纽约大学、康奈尔、埃默里、波士顿大学(当然几乎每年都是这几个),有的学校ED1已经有录取到这几个学校的学生,是给同校学生作ED2申请的最好参考。 4)有没有defer是挺关键的参考因素,对于大部分的学校,有defer不代表什么,没有defer说明申请者的竞争力还没达到学校要求的层面,中国学生对于标化非常敏感,问题多半是出在了GPA评估和文书质量上。 5)在1.1前能出EA结果的常申学校有:密歇根安娜堡、威斯康辛麦迪逊、波士顿学院、凯斯西储、伊利诺伊香槟、福特汉姆,ED2的申请必然要参考这几所学校EA的录取结果。 6)各区段几个学校的情况:1-10名区间只有芝加哥大学一个,芝加哥是前10学校里录取中国本科新生最多的学校;11-20区间,华大圣路易斯是前20最好录的ED选择;21-30区间,维克森林去年的中国新生入学已经涨到了100+,是前30学校里扩招最明显的大学;31-40区间,威廉玛丽的58.2%录取率值得考虑,目前威廉玛丽本科在读中国学生人数为276人,预计要发200个左右的录取;41-50区间,伦斯勒理工ED录取率57.1%,工程学院的在读数量占总学生数量的一半多,想读工程学院的中国学生ED选择非常有限,难度普遍大而且学校选择少,伦斯勒理工是个不错的选择;51-60区间,里海大学在读中国学生数量255人,预计发放150个左右的录取,如果不是因为今年USNEWS把学费负担加入了排名规则,里海之前从未掉出过前50这个槛。 其次,如何安排自己的大学时间和课程则是为准备这场硬仗储备充足的粮草。对于留学海外的莘莘学子来讲,国外的学制与课业节奏与国内有很大不同。在国外的学习事实上是非常紧张的。平时的考试,随堂测验,quiz,assignment,exam等也需要耗费不小的精力。那么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留学生们也有自己的策略。如今科技发达,同时也有很多学习工具可以帮助广大留学生减轻负担。比如CourseWhale题库集平台,类似于非专业类的课程可以在考前预习,针对性强,通过率也会大大提升。 总之,留学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有时候不仅要努力学习,还需多听多看,四两拨千斤。
留美行动手册 一、 心理准备 1. 抵触情绪。 2. 思乡情绪与孤独感。 3. 挫折感和心理压力。 • 在独立的环境下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 在国外要学会自我激励的方法。 出国前良好的心理准备比带上多么丰裕的经济储备都要有用和重要。 Tips: 留学前的心理准备就是做一些预防工作。其实了解是前提,心理准备最根本的是要尽量详细地了解那个国家,大到文化历史,小到图书馆怎么用, 公共汽车怎么坐,了解得越清楚,准备得就越充足, 心里就越有底,出国后的生活也就更顺利。 二、 健康准备 • 体检 • 完成学校的疫苗要求(如有) • 培养运动的爱好和习惯 建议出国前进行牙科和眼科的检查;近视的同学多配一副眼镜。 三、 必备文件(重要证件可用手机拍照,防止多次拿进拿出易丢失) 根据外汇管理局的最近规定,每人每年购汇的金额在等值 5 万美元(含 5 万美元)以下的不需要通过外汇管理局审批,携带身份证作为证明材料。留学所需学费可以直接电汇往境外学校帐户或持汇票、旅行支票、信用卡等携出境外;生活费可以提取部分外币现钞,其余部分须汇往境外个人帐户或持汇票、旅行支票、信用卡等携出。 ① 有效护照 (必须有效期半年以上)和学生签证 ② 学校录取通知书/I-20 表 ③ 机票原件:电子票/行程单 ④ 海关申报表即入境卡:飞机上发 ⑤ 疫苗、体检表/健康旅行证(红本)/疫苗证(黄本) ⑥ 过去三/四年成绩单(学校盖章并放在学校信封内)/最高学历证明(最好带原件,没有的话复印件盖章+英文翻译件盖章或公证件) ⑦ 语言成绩单(托福/雅思/GMAT/GRE 等)请携带原件 ⑧ 付费凭证(如有) ⑨ 存款证明 注意! 上述文件原件随身携带、可以备份两套复印件,一套放在行李箱里,一套留在国内身份证留在国内 随身携带重要电话号码的电话本随身携带黑色水笔 护照照片若干 四、 经费准备 换购外汇需准备的材料 a.填写完成的居民出境购汇单(购汇时在银行柜台填写) b.已办好留学签证的有效护照 c.明确写明姓名及攻读何种课程的录取通知书 d.由学校出具的写明姓名的费用通知单 e.本人身份证 建议携带 2000 左右美金,准备一些零钱用于不时之需,在美国以信用卡的使用为主。 携带一万美元或等值货币以上的,须在美国海关申报表上如实填写,否则有可能会被扣留。 五、 行李准备 ① 托运行李 两件 (托运费用请查询各航空公司) 规格:长+宽+高<=158厘米 重量:一般不超过每件 23 公斤 ②手提行李 一件 拉杆箱:长+宽+高<=115 厘米 规格: 登山包:中等 重量:5 公斤 ~ 8 公斤 注:手提电脑和随身挎包不包括在该公斤数内 ③行李挂牌 课业准备 留学海外不比国内,国外的大学体系和课业相比国内则繁重的多,国外的学习事实上是非常紧张的。平时的考试,随堂测验,quiz,assignment,exam等也需要耗费不小的精力。那么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留学生们也有自己的策略。如今科技发达,同时也有很多学习工具可以帮助广大留学生减轻负担。比如CourseWhale题库集平台,类似于非专业类的课程可以在考前预习,针对性强,通过率也会大大提升。
关于留美规划的一些建议 随着国人经济水平的提高,留学美国已经是不是新鲜的事情了。但是留学费用不菲,如何在留学短短几年时间里,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显得格外重要。 如果是高中毕业就去美国读本科,鉴于国内高中的强度,除了在语言方面可能会遇到一些短期障碍,在课业上不会遇到太大问题。毕竟大一的时候相对是比较轻松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大一可以放松警惕,吃喝玩乐。 大一的时候一定要充分了解自己学校的各个专业排名情况,综合自己将来的职业规划,给自己制定一份大学四年的学习方案,这个非常重要。有了指导思想,至少保证了大学四年不会偏离轨道。 如果是在本科毕业想去读研究生的话,如果要好好学,成绩好,课业肯定繁重。其实在哪儿都是一样的,如果要认真学,学一些有用的东西,研究出一些成果,可能都不能用课业繁重来形容了。 不论是读文科理科工科医科的研究生,凡是研究型硕士(还有授课型),你需要在你研究的领域里,写几篇甚至更多的研究型论文的发表,在权威的杂志,书刊,等地发表,并取得认可。 一篇论文的内容可能就需要你花很久的时间去做调研,做data收集等,然后用得到的data去论证你的论点,并做修改和完善,二十多页的paper都是稀松平常的。很多时候是group project的形式,还需要大量的团队交流,分工合作。 如果你是一个爱学习,或者想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取得一定成就的人,肯定会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满足感和成就感。如果你两者都不具备,你可能看到的就是繁重的课业而已。 希望你给自己的定位准确,并且做好心理准备。除此之外,有一些凑学分的课程需要找一些小技巧。虽然说留美成本很高,但是自己的时间也是成本。有一些跟所学专业不是特别相关的课程,推荐一个CourseWhale题库平台。考前刷一刷就行了,平时看自己时间安排自己的课业时间,尤其是在大三大四的时候,一定一定要兼顾实习,同时一定要保证专业课学的扎实而稳固,因为这个才能保证毕业后自己的底气和机会。
留美选课技巧 在美国上大学,选课十分重要,课程选择适当与否是影响学期成绩的关键。 美国留学,选课有许多技巧和学问。科学合理的选课方案能点亮你的成绩单,让面试官看到你成熟的规划能力,展示你乐于自我挑战的精神,成功扣响名企的大门!给初来乍到的留学生们的第一条建议就是:初到国外大学,选课切勿贪多。 不科学的选课后患无穷。有的同学可能会想着,多选课多修学分就能提早毕业,却因选课过多,精力有限,无力兼顾,不仅其他课程受到拖累,还导致考试成绩的不理想。也有的同学,因选课误了时,只能暑假补回来,浪费了大好的实习机会。 一:美国学分体制不一样 选课是留学生涯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要科学选课,首先得了解美国的学分体制。美国大学分为“学期制”和“学季制”。其中“学季制”的学校规定,每个学生每年要修满45个学分,而每个学季(10周)不能低于12个学分。 二:毕业学分要求 学生每成功修完一项课程便得到若干学分(一般每门主课为3个学分),当考取足够的学分便可毕业,至于毕业所需学分多少,视院校而定,但一般需要120~140个学分不等。由于学分制度关系,美国大学的学业不规定期限,学生可以在三四年间完成学分获得学位,也可在10年内完成大学课程。在学分制影响下,办理入学申请手续时间上也具有弹性,赴美的学生可以在1月、6月、8月及9月申请入读,具体视不同学校的情况而定。 三:国际学生最低学分要求 美国政府要求国际学生必须为全职学生,本科生每学期至少需要修12个以上的学分才能维持合法学生身份,也就是大概三到四门课程,研究生至少选9个以上的学分才算是全职学生。 美国大学选课必备四大技巧,一般而言,美国大学的选课有开始、截止日期以及加课、取消课的截止日期,这些可以在学校的校历里找到。如果学生对所选的课程不满意,可以在学校的加课或取消课的截止日期前进行更换,过了这个时间就不能再换了。 选课前最重要的是要了解课程内容和主讲教授。最好事先了解课程内容是否对你有用、你是否感兴趣、教授教研水平、为人如何、教学方式,和给分严不严。 技巧一:早规划 已经确定自己要读什么专业的同学要对照本专业毕业要求,规划好每个学期上什么课,并留出变动的空间,如果有疑问要积极和学校的Advisor还有本专业的Dean,提供顾问服务的同专业学长等人沟通,寻求帮助。现在美国大学的选课都在网上进行。有些受欢迎的课程常常需要“抢座”,所以更需提前准备。 技巧二:不贪多 新生入学,选课切记不要贪多,以免为自己带来沉重的课业负担。虽然有学校规定修满12个学分的学生才被承认为全职学生,但学生若觉得负担重,可以申请少修一门课,请教授签名,再向注册组报备,也可继续保持全职学生身份。 技巧三:由浅入深 留学生在选课时,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注意所选课程的难易度,留学新生因为初期对国外语言及教学都还不适应,建议从简单的课选起。详细了解课程内容,调配难易课程,才能够从容应对国外的学习。如果留学生上课时,发现所选课程不符合自己需要、太难,或旁听时对其他课程有兴趣,可选换课程,美国大学在开学前一段时间内允许增加、更换课程,过了规定的时间就不能更换了。 技巧四:做好功课 确定要要选的课程之后要最后double check一下,主动找开课的老师要syllabus,了解详尽的课程目标、上课进度、评分标准,以及书单等等项目,可以说是选课时最实用的参考。 同时跟学长学姐们打听一下这位教授的名声,或者去ratemyprofessor的网站上找找曾经学生的评价。 若打听出该教授是个“Killer”,可考虑放弃该门课。所谓“杀手教授”,通常他会布置很多考试、作业,而且分数给的不高,一般而言不受学生欢迎。当然,有心在学术上有所建树的同学,可以着重考察教授的学术能力和观念等等。 除此之外,考虑到有这么多的课要去应付,还要专心钻研自己的“专业”课。因此,战略上避轻就重也是很重要的。有些课为了凑分可以适当利用一些辅助的网站,类似CourseWhale这种,考前复习一下,争取拿到学分就行。精力有限,时间有限,别耽误了实习和本专业的钻研。
留学美国的必备条件 CourseWhale: 美国留学需要具备什么条件?这是很多学生和家长经常咨询的问题。不同的美国大学、不同的层次,有不同的要求。留学专家在此为大家概括一下各层次学生申请去美国留学的条件。 去美国留学读高中 由于美国公立高中不招收中国学生,所以中国学生只能申请美国私立高中就读,按照学生的身份来讲,如果申请美国高中,有以下途径。 ◆初中毕业生: 初中毕业是申请就读美国10或11年级的最佳时间(建议提供TOEFL或SLEP成绩)。国际学生申请第二年秋季入读美国10或11年级课程,截止时间大部分为前一年的12月或第二年的1月、2月,最迟3月初截止。 ◆高一毕业生: 学生可以申请入读美国10或11年级,建议提供TOEFL成绩。准备TOEFL考试,控制在3月,考试的计划在高二上学期完成。另外,如果学生准备考试较早,那么可以相应提前,还一个方面是:如果语言考试发挥失常,也会有时间再考。美国高中申请一般在前一年的12月份或第二年的1月份或2月份截至,最晚在3月初截至。赴美国留学的高中生数量在逐年增加,但是美国私立高中的招生数量却基本不会增加,因此,申请美国高中的学生最好提前9到12个月申请,以确保有机会达成美国留学之行。 ◆高二毕业生: 学生有两种选择,选择一:高二毕业生可以申请美国的11或12年级,建议提供TOEFL成绩,这样学生有更多机会就读美国顶级大学本科; 选择二:直接申请美国大学本科入学。在高二阶段,学生可以准备TOEFL或SAT考试。但是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都不一样,津桥留学专家会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科学的美国留学方案。 去美国留学读本科 相对于美国高中的一些限制,美国大学本科的招生条件要宽泛的很多,一般来讲,所有的美国大学本科都允许中国学生就读。 美国大学排名TOP10的美国大学所录取的学生,TOEFL最低成绩为104,最高成绩为119,平均成绩为111。且大部分集中在110分左右。SAT最低成绩为2010,最高成绩为2310,平均成绩为2180,其中大部分集中在2100到2300之间。 去美国留学读研究生 美国有2600所大学提供研究生以上课程,提供数千种专业课程,很多大学、学院、高中提供双录取,部分学校无GRE和GMAT入学考试;很多学校提供奖学金申请。 留学美国研究生需要的考试为:托福、GRE(研究生入学考试)或GMAT(申请商科类专业的学生需要考这个,GRE则不需了)或LAST(申请法律类专业的学生需要考这个,GRE则不需了)。 另外研究生申请,美国大学比较看重的是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实习经历,例如你学的金融,有过银行实习经历,对于申请是非常有益的。当然如果你是学理工科的话,那么你的研究成果也很有说服力。 转学留学美国 转学是一项不小的工程,除了要学习标准化考试以外,还要顾及自己大学时的GPA。了解美国大学转学流程、规划好转学申请准备时间是成功转学美国的第一步。 申请美国大学转学的大致步骤是: 1、考TOEFL或者IELTS; 2、选校; 3、准备材料; 4、寄材料; 5、根据录取和转学分情况确定去哪所学校。 以上就是中国学生留学美国的主要途径,相信学生对美国留学条件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希望对学生们的申请有所帮助。
留学美国的必备条件 CourseWhale: 美国留学需要具备什么条件?这是很多学生和家长经常咨询的问题。不同的美国大学、不同的层次,有不同的要求。留学专家在此为大家概括一下各层次学生申请去美国留学的条件。 去美国留学读高中 由于美国公立高中不招收中国学生,所以中国学生只能申请美国私立高中就读,按照学生的身份来讲,如果申请美国高中,有以下途径。 ◆初中毕业生: 初中毕业是申请就读美国10或11年级的最佳时间(建议提供TOEFL或SLEP成绩)。国际学生申请第二年秋季入读美国10或11年级课程,截止时间大部分为前一年的12月或第二年的1月、2月,最迟3月初截止。 ◆高一毕业生: 学生可以申请入读美国10或11年级,建议提供TOEFL成绩。准备TOEFL考试,控制在3月,考试的计划在高二上学期完成。另外,如果学生准备考试较早,那么可以相应提前,还一个方面是:如果语言考试发挥失常,也会有时间再考。美国高中申请一般在前一年的12月份或第二年的1月份或2月份截至,最晚在3月初截至。赴美国留学的高中生数量在逐年增加,但是美国私立高中的招生数量却基本不会增加,因此,申请美国高中的学生最好提前9到12个月申请,以确保有机会达成美国留学之行。 ◆高二毕业生: 学生有两种选择,选择一:高二毕业生可以申请美国的11或12年级,建议提供TOEFL成绩,这样学生有更多机会就读美国顶级大学本科; 选择二:直接申请美国大学本科入学。在高二阶段,学生可以准备TOEFL或SAT考试。但是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都不一样,津桥留学专家会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科学的美国留学方案。 去美国留学读本科 相对于美国高中的一些限制,美国大学本科的招生条件要宽泛的很多,一般来讲,所有的美国大学本科都允许中国学生就读。 美国大学排名TOP10的美国大学所录取的学生,TOEFL最低成绩为104,最高成绩为119,平均成绩为111。且大部分集中在110分左右。SAT最低成绩为2010,最高成绩为2310,平均成绩为2180,其中大部分集中在2100到2300之间。 去美国留学读研究生 美国有2600所大学提供研究生以上课程,提供数千种专业课程,很多大学、学院、高中提供双录取,部分学校无GRE和GMAT入学考试;很多学校提供奖学金申请。 留学美国研究生需要的考试为:托福、GRE(研究生入学考试)或GMAT(申请商科类专业的学生需要考这个,GRE则不需了)或LAST(申请法律类专业的学生需要考这个,GRE则不需了)。 另外研究生申请,美国大学比较看重的是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实习经历,例如你学的金融,有过银行实习经历,对于申请是非常有益的。当然如果你是学理工科的话,那么你的研究成果也很有说服力。 转学留学美国 转学是一项不小的工程,除了要学习标准化考试以外,还要顾及自己大学时的GPA。了解美国大学转学流程、规划好转学申请准备时间是成功转学美国的第一步。 申请美国大学转学的大致步骤是: 1、考TOEFL或者IELTS; 2、选校; 3、准备材料; 4、寄材料; 5、根据录取和转学分情况确定去哪所学校。 以上就是中国学生留学美国的主要途径,相信学生对美国留学条件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希望对学生们的申请有所帮助。
留学美国的必备条件 CourseWhale: 美国留学需要具备什么条件?这是很多学生和家长经常咨询的问题。不同的美国大学、不同的层次,有不同的要求。留学专家在此为大家概括一下各层次学生申请去美国留学的条件。 去美国留学读高中 由于美国公立高中不招收中国学生,所以中国学生只能申请美国私立高中就读,按照学生的身份来讲,如果申请美国高中,有以下途径。 ◆初中毕业生: 初中毕业是申请就读美国10或11年级的最佳时间(建议提供TOEFL或SLEP成绩)。国际学生申请第二年秋季入读美国10或11年级课程,截止时间大部分为前一年的12月或第二年的1月、2月,最迟3月初截止。 ◆高一毕业生: 学生可以申请入读美国10或11年级,建议提供TOEFL成绩。准备TOEFL考试,控制在3月,考试的计划在高二上学期完成。另外,如果学生准备考试较早,那么可以相应提前,还一个方面是:如果语言考试发挥失常,也会有时间再考。美国高中申请一般在前一年的12月份或第二年的1月份或2月份截至,最晚在3月初截至。赴美国留学的高中生数量在逐年增加,但是美国私立高中的招生数量却基本不会增加,因此,申请美国高中的学生最好提前9到12个月申请,以确保有机会达成美国留学之行。 ◆高二毕业生: 学生有两种选择,选择一:高二毕业生可以申请美国的11或12年级,建议提供TOEFL成绩,这样学生有更多机会就读美国顶级大学本科; 选择二:直接申请美国大学本科入学。在高二阶段,学生可以准备TOEFL或SAT考试。但是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都不一样,津桥留学专家会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科学的美国留学方案。 去美国留学读本科 相对于美国高中的一些限制,美国大学本科的招生条件要宽泛的很多,一般来讲,所有的美国大学本科都允许中国学生就读。 美国大学排名TOP10的美国大学所录取的学生,TOEFL最低成绩为104,最高成绩为119,平均成绩为111。且大部分集中在110分左右。SAT最低成绩为2010,最高成绩为2310,平均成绩为2180,其中大部分集中在2100到2300之间。 去美国留学读研究生 美国有2600所大学提供研究生以上课程,提供数千种专业课程,很多大学、学院、高中提供双录取,部分学校无GRE和GMAT入学考试;很多学校提供奖学金申请。 留学美国研究生需要的考试为:托福、GRE(研究生入学考试)或GMAT(申请商科类专业的学生需要考这个,GRE则不需了)或LAST(申请法律类专业的学生需要考这个,GRE则不需了)。 另外研究生申请,美国大学比较看重的是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实习经历,例如你学的金融,有过银行实习经历,对于申请是非常有益的。当然如果你是学理工科的话,那么你的研究成果也很有说服力。 转学留学美国 转学是一项不小的工程,除了要学习标准化考试以外,还要顾及自己大学时的GPA。了解美国大学转学流程、规划好转学申请准备时间是成功转学美国的第一步。 申请美国大学转学的大致步骤是: 1、考TOEFL或者IELTS; 2、选校; 3、准备材料; 4、寄材料; 5、根据录取和转学分情况确定去哪所学校。 以上就是中国学生留学美国的主要途径,相信学生对美国留学条件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希望对学生们的申请有所帮助。
申请留学美国的必备条件 CourseWhale: 美国留学需要具备什么条件?这是很多学生和家长经常咨询的问题。不同的美国大学、不同的层次,有不同的要求。留学专家在此为大家概括一下各层次学生申请去美国留学的条件。 去美国留学读高中 由于美国公立高中不招收中国学生,所以中国学生只能申请美国私立高中就读,按照学生的身份来讲,如果申请美国高中,有以下途径。 ◆初中毕业生: 初中毕业是申请就读美国10或11年级的最佳时间(建议提供TOEFL或SLEP成绩)。国际学生申请第二年秋季入读美国10或11年级课程,截止时间大部分为前一年的12月或第二年的1月、2月,最迟3月初截止。 ◆高一毕业生: 学生可以申请入读美国10或11年级,建议提供TOEFL成绩。准备TOEFL考试,控制在3月,考试的计划在高二上学期完成。另外,如果学生准备考试较早,那么可以相应提前,还一个方面是:如果语言考试发挥失常,也会有时间再考。美国高中申请一般在前一年的12月份或第二年的1月份或2月份截至,最晚在3月初截至。赴美国留学的高中生数量在逐年增加,但是美国私立高中的招生数量却基本不会增加,因此,申请美国高中的学生最好提前9到12个月申请,以确保有机会达成美国留学之行。 ◆高二毕业生: 学生有两种选择,选择一:高二毕业生可以申请美国的11或12年级,建议提供TOEFL成绩,这样学生有更多机会就读美国顶级大学本科; 选择二:直接申请美国大学本科入学。在高二阶段,学生可以准备TOEFL或SAT考试。但是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都不一样,津桥留学专家会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科学的美国留学方案。 去美国留学读本科 相对于美国高中的一些限制,美国大学本科的招生条件要宽泛的很多,一般来讲,所有的美国大学本科都允许中国学生就读。 美国大学排名TOP10的美国大学所录取的学生,TOEFL最低成绩为104,最高成绩为119,平均成绩为111。且大部分集中在110分左右。SAT最低成绩为2010,最高成绩为2310,平均成绩为2180,其中大部分集中在2100到2300之间。 去美国留学读研究生 美国有2600所大学提供研究生以上课程,提供数千种专业课程,很多大学、学院、高中提供双录取,部分学校无GRE和GMAT入学考试;很多学校提供奖学金申请。 留学美国研究生需要的考试为:托福、GRE(研究生入学考试)或GMAT(申请商科类专业的学生需要考这个,GRE则不需了)或LAST(申请法律类专业的学生需要考这个,GRE则不需了)。 另外研究生申请,美国大学比较看重的是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实习经历,例如你学的金融,有过银行实习经历,对于申请是非常有益的。当然如果你是学理工科的话,那么你的研究成果也很有说服力。 转学留学美国 转学是一项不小的工程,除了要学习标准化考试以外,还要顾及自己大学时的GPA。了解美国大学转学流程、规划好转学申请准备时间是成功转学美国的第一步。 申请美国大学转学的大致步骤是: 1、考TOEFL或者IELTS; 2、选校; 3、准备材料; 4、寄材料; 5、根据录取和转学分情况确定去哪所学校。 以上就是中国学生留学美国的主要途径,相信学生对美国留学条件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希望对学生们的申请有所帮助。
申请留学美国的必备条件 CourseWhale: 美国留学需要具备什么条件?这是很多学生和家长经常咨询的问题。不同的美国大学、不同的层次,有不同的要求。留学专家在此为大家概括一下各层次学生申请去美国留学的条件。 去美国留学读高中 由于美国公立高中不招收中国学生,所以中国学生只能申请美国私立高中就读,按照学生的身份来讲,如果申请美国高中,有以下途径。 ◆初中毕业生: 初中毕业是申请就读美国10或11年级的最佳时间(建议提供TOEFL或SLEP成绩)。国际学生申请第二年秋季入读美国10或11年级课程,截止时间大部分为前一年的12月或第二年的1月、2月,最迟3月初截止。 ◆高一毕业生: 学生可以申请入读美国10或11年级,建议提供TOEFL成绩。准备TOEFL考试,控制在3月,考试的计划在高二上学期完成。另外,如果学生准备考试较早,那么可以相应提前,还一个方面是:如果语言考试发挥失常,也会有时间再考。美国高中申请一般在前一年的12月份或第二年的1月份或2月份截至,最晚在3月初截至。赴美国留学的高中生数量在逐年增加,但是美国私立高中的招生数量却基本不会增加,因此,申请美国高中的学生最好提前9到12个月申请,以确保有机会达成美国留学之行。 ◆高二毕业生: 学生有两种选择,选择一:高二毕业生可以申请美国的11或12年级,建议提供TOEFL成绩,这样学生有更多机会就读美国顶级大学本科; 选择二:直接申请美国大学本科入学。在高二阶段,学生可以准备TOEFL或SAT考试。但是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都不一样,津桥留学专家会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科学的美国留学方案。 去美国留学读本科 相对于美国高中的一些限制,美国大学本科的招生条件要宽泛的很多,一般来讲,所有的美国大学本科都允许中国学生就读。 美国大学排名TOP10的美国大学所录取的学生,TOEFL最低成绩为104,最高成绩为119,平均成绩为111。且大部分集中在110分左右。SAT最低成绩为2010,最高成绩为2310,平均成绩为2180,其中大部分集中在2100到2300之间。 去美国留学读研究生 美国有2600所大学提供研究生以上课程,提供数千种专业课程,很多大学、学院、高中提供双录取,部分学校无GRE和GMAT入学考试;很多学校提供奖学金申请。 留学美国研究生需要的考试为:托福、GRE(研究生入学考试)或GMAT(申请商科类专业的学生需要考这个,GRE则不需了)或LAST(申请法律类专业的学生需要考这个,GRE则不需了)。 另外研究生申请,美国大学比较看重的是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实习经历,例如你学的金融,有过银行实习经历,对于申请是非常有益的。当然如果你是学理工科的话,那么你的研究成果也很有说服力。 转学留学美国 转学是一项不小的工程,除了要学习标准化考试以外,还要顾及自己大学时的GPA。了解美国大学转学流程、规划好转学申请准备时间是成功转学美国的第一步。 申请美国大学转学的大致步骤是: 1、考TOEFL或者IELTS; 2、选校; 3、准备材料; 4、寄材料; 5、根据录取和转学分情况确定去哪所学校。 以上就是中国学生留学美国的主要途径,相信学生对美国留学条件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希望对学生们的申请有所帮助。
CourseWhale:美国为何禁不了武器? 随着一次次校园枪击案发生,禁枪与反禁枪的言论斗争一直在持续。为什么禁枪在美国不现实呢? 不同于中国的专政制度,美国联邦一州一地方三级都有一定的权力。是相当分散的地方自治机构,这点从警力也能看出,联邦调查局负责重大凶杀等刑事案件,州警基本在州高速及附近维持秩序,以及承担环境、动物等警力维护。而面对小偷小摸来说,则是由地方警察来负责的,这三个警力系统并不是一个财政收入体系,而是各自税款负责各自层面。这就造成了人口密集且富有地区警力充分,可以有效打击犯罪,人们拥枪意愿不高。自然更严格的枪支管制容易出现。 事实上,不管是网购还是LOCAL的枪店/枪展,今天在东西海岸各州买枪都已经不是很容易的事。绝对不像美国某些媒体和中国大部分媒体所说的买枪就和买菜一样。符合人富有且密集的新英格兰地区如麻省,以及首都圈华盛顿特区附近,绝大部分人口是不持枪的,地方法律也对枪支有严格的规定。 拿马里兰州为例: ▪ 买任何枪,不管步枪还是手枪,要做背景调查,然后等7天,太多申请的话,等3个星期也是有的。然后没问题了才能把枪弄到手。有什么精神病前科,犯罪前科的都不可能买到枪支。 ▪ 任何枪支,都要进行弹道测试。就是打几发,然后存档,费用买家出。 ▪ 弹夹是不准购买流通20发以上的。 ▪ 买手枪的话必须接受手枪安全课程。过关了才有资格买枪。 ▪ 购买枪支后,30天后才有资格另外购买一把。 ▪ CCW形同虚设,理论上是可以申请,但实际上人根本就不发给你,所以根本就不可以合法的带枪出门。 ▪ 枪展上没有任何漏洞,就不存在着可以一手交钱,马上取货这个可能。 这和全面禁枪有任何不同么? 但是我们要知道,美国的人口只有中国的1/4(3亿对14亿)可用面积却是中国的近两倍。这就注定了美国在单位面积的人口比中国稀疏得多。而警力单位这一需要人口密度+税务财政来负担的事物,就注定了它在美国的先天不足。毕竟从统计来说,人口需要警察的事件是有一定概率的,那么密集的人口就可以有效减少总警力需求,反之则是对警力极大的浪费。今天美国超过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只有9座,相比中国是160座以上,这也可以说明美国的警力面对的是一个多么分散的人口。这种地广人稀造成了两个问题: ▪ 区域内单位人口能负担的警力非常少。 ▪ 警察出警时间非常长。 而且这两种因素经常有综合性负面效应,即:最近这些年经济不好,导致很多地区没钱雇警察,缺乏的警力造成警方反应速度进一步降低。 有朋友也许要问,为什么美国很多大城市人口密度很高,犯罪率也很高呢? 这就要注意,警力充裕的前提是这造成了人口密集且富有,随着美国工业空心化和大量中产迁出城市,美国很多市中心和老工业区充斥着教育水平低下,没有工作技能(而没有迁徙能力)的人口,这些人口是无法产生有效的负担警力财政收入的同时,还因为谋生手段如卖淫、贩毒、抢劫等提高了犯罪率。导致进一步中产迁出一财政不足一警力下降一犯罪上升的恶性循环。 上面说到了美国警力的现状,那么当自卫提上日程后,枪支对自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只要法律允许守法公民持枪,并且民间有很多守法公民持枪(美国3.1亿人2.7亿支枪),这个威慑力就是巨大的。监狱里的很多罪犯被面试时说过:如果知道潜在的受害人可能有枪,他们就常常打消了犯罪的念头。因为罪犯不知道谁家里没有枪或谁身上没带枪,就算是坚决的禁枪派也受到了这种威慑力的保护。这就是“无枪胜有枪”。相反,如果法律禁枪,就算你悄悄在家里放了枪,罪犯也会认为你家里无枪而光顾你家,并有可能让你吃亏。这就是“有枪如无枪”。
如何平衡学习,社交,睡眠? 据说,每一个国外的大学的学生,都被一种恐惧深深的笼罩着,那就是著名的3S定律:Study,Social,Sleep,You can only choose two. 学习,社交,睡眠,这三件事情本都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三者并存,似乎对于现在的我们是件无解的事情。 不过,魔咒就是用来被打破的,今天我就来告诉你怎么在多重任务压力下,依然玩的开心,睡得充足。 1. 了解自己的工作pattern 不管做什么事情,一定要先了解自己。这种了解是建立在不强迫自己做任何事情的情况下,观察感受自己自然而然状态下的生活习惯。 首先是工作时间。比如有些夜猫子,只有到晚上10点之后才有工作热情,过了12点更是效率奇高,但早上起来总是昏昏欲睡,整个上午都脑子发木反应很慢,分分钟用生命诠释早起毁一天。如果你是这样的人,那么就不要再逼自己早睡早起了。把任务安排到下午和晚上,用自己精力最充沛的时间来完成所有事情。虽然我们都知道把生物钟调整到一个合适的范围有助于身心健康,但是这个过程是漫长且艰难的,在任务繁多且压力重大的时候,放弃工作效率最高的时间段逼自己早睡,总有点得不偿失。但是如果在假期或是任务量比较轻的时候,可以尝试着调整一下自己的作息时间,当任务再来的时候,根据自己新的生物钟调整工作时间。 其次是工作时长。拿小编自己举例来说,就是典型的工作起来根本停不下来,一篇文案写到一半停下来,再次进入写作状态可能要一个小时的时间。所以小编从来不会给自己安排连续类似一天一小时的学习和工作计划,而是会挑自己有整块时间的日子,拿出一个上午或一个下午的时间来完成一项具体的工作。但小编身边也有很多好朋友,和小编刚好相反,两个小时之后就会非常疲劳注意力无法集中,所以小编就会建议他们去做一天一小时的计划,每天完成一部分,长期累积达到最佳成果。 最后是工作习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习惯,有些人喜欢边吃零食边工作,薯片就是最大生产力,有些人喜欢边听音乐边工作,摇滚民谣轻音乐根据音乐变化心情,还有的人一定要跟别人一起学习才能注意力集中,自己一个人会忍不住玩手机。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最重要也是最普遍的一件事情,手机。当然,没有手机和wifi人还是会活下去的,但是如果你真的关机就会很焦虑怕错过重要信息的人,那就不要关机了,开着手机放在一边,有信息随时看得到,没信息就不碰,总之不给自己总是玩手机的理由,安安心心工作就好。当你发现自己特有的工作习惯的时候,一定要利用好,好好发挥他们的作用,保证能达到最佳的工作状态。 总之,保持对自己的了解才是对抗任务和压力的制胜法宝。很多习惯也许你很想改,或者羡慕别人有所谓更好的工作pattern,但是其实每个人都是不同的,适用于别人的不见得适用于自己。如果你的工作习惯会让你真的很舒服工作效率很高,不如就顺应自己的内心和天性,避免自己陷入恶性循环导致心态崩溃。等到不忙的时候,再慢慢修正一些不喜欢的习惯。 2. 明确所有的Deadline 每次有小伙伴来问小编怎么做时间管理,小编的第一句话就是,学会做Deadline Tracking。虽然很多人都知道Deadline很重要,我们做事情需要Deadline,但却总是忘记及时明确标注所有的Deadline。 大部分情况下,我们需要完成的任务都会有他人给出的明确的Deadline,比如明天交稿子,下周三有个paper due,31号要写完月度总结,这些Deadline非常的明确,所以一定要在知晓的第一时间就记录下来,不管是备忘录,日历,还是自己的记事本,第一时间把这些时间点记录下来。 还有很多时候,Deadline不是特别明确的,比如尽快,下个月,年底,两周之内这些,可能没有具体日期可以写在日历里,但是依然不要忽视给这些一个明确Deadline的过程。给出明确Deadline要根据任务的具体情况,也要根据自己目前的日程,有些小伙伴常常会忘记或是拖延到最后一天才开始做,但也有些不好的习惯是拿到任务的第一天就开始,不管自己忙不忙。比较合理的方案是,先分析任务本身的工作量,看看需不需要分成几个部分来做,然后再看自己的日程,把任务穿插在自己不忙的时候。然后,不管是一整个任务,还是一个任务被分开的几个阶段,都要像有具体Deadline的任务那样找一个具体日期,写进去。而且也要保证自己像有Deadline任务那样,就当做那天要交给别人一样,按时完成。 最后,千万不要忘记keep tracking,Deadline很多时候是定下来就不会变的,一定要按时按量完成,Deadline定在那里就是那里了,要给自己一个Deadline不可打破的信念。 3. 全局概念 说完Deadline,有很多小伙伴就跃跃欲试想把自己的任务排上日程了。但且慢,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全局概念。小编身边有很多小伙伴,是时间规划的狂热爱好者,每天的时间按半小时划分,任务排的满满当当,但却很少有人能真正按日程走完一天。很多时候都是上午拖到下午,今天拖到明天。 所以小编在这里也不建议大家把Deadline做的过于细致,任务密集时可以做成To do list的形式,以某一天,某一周,甚至某一个月为单位划分开。尤其是对于那些并没有把握会花费多久的任务来说,如果Deadline排的过于紧张,很可能导致自己紧张焦虑,反而降低工作效率。做一份To Do List,每完成一项就划掉或打钩,保证自己在某个Deadline之前完成某一份To Do List即可,不仅会加深成就感,也会让心态更轻松的。 4. 日程不等于工作时间规划 很多小伙伴似乎都误会了日程表的作用,其实不管是工作,还是social,甚至于休息,都可以规划在日程里。 比如你刚刚飞到国外的前两天,不如就在日程里给自己留出倒时差的时间,即便睡不着,也休息休息不要考虑工作。 比如周末有朋友过生日,也记得在自己的日历上标出来,留出时间给生日聚会,以免到时候安排了工作错过了和朋友一起开开心心玩的机会。 总之,工作很重要,但是不是生活中唯一重要的事情。把所有事情都好好规划一番,喜欢的电视剧更完了那就挑一天刷完,不要想自己第二天有个策划案要写,同样的,打开电脑写策划案的时候,也就不要想着周末跟谁出去玩了。规划好时间的目的,其实就是希望做每一件事能够精力集中,专时专用。 在这里再介绍一个很简单但却很好用的东西,color code。把不同类别的事情,用不同颜色在日历上标注,不仅简单直观,还能让时间规划更有乐趣。值得注意的是,不仅学习工作休息可以用颜色区分,如果同时有很多类型的工作,也可以分配不同颜色,比如学业上的,实习公司的,不同社团的,都可以分配各种各样的颜色。 总之,时间规划不仅仅是科学合理的安排时间工作,更是一门好好生活的艺术,给自己时间工作,也不要忘了给自己时间休息呀。 5. 效率优先 如果你是一个时间规划新手,觉得明确Deadline真的很难,或者你是选择恐惧症重症患者,选个颜色能纠结一小时,那么,我的建议就是,开始工作吧,别太纠结了。在多重任务的压力下,永远记得一个原则,效率优先。如果你觉得Deadline真的很难找,那么就都做成To Do List,做完一项划掉一项,有了新任务就继续加长这个list,如果选颜色很纠结,那就直接在任务前面标注上social,休息,社团等tag。 另外,如果你规划好了今天的任务,但真的已经很累了,那就休息一下吧,重新看看自己的任务,有没有可以稍稍拖延一天的,加到明天的日程中完成。无论何时,要保证自己的专注,适当灵活的转变一下时间的使用方法,只要无伤大雅都可以接受。不过千万不要把这种灵活当做借口,让拖延变成常态。也不要把一个任务一拖再拖,跟自己定下一些规则,比如同一个任务只能拖一次,或者是每天只有一个名额给可拖延任务。别让自己太轻易就逃避压力,但也记得在忙和累的时候不要太push自己,效率永远是第一位的。 最后当遇到完成度vs完美度的选择时,如果不是特殊情况,记得完成度优先考虑。很多人说,80分只需要60分努力,而90分需要100分努力,这句话不无道理。很多时候我们拖延,效率低其实都是为了最后那10%,我们为此花费了成倍的时间精力,但往往对于结果影响并不大,可以说是得不偿失了。当然,我们完成工作需要仔细认真,精益求精,但如果有一些非常细节需要耗费很多精力的,适当放弃也是一种负责的态度。 6. 端正心态 工作可以完不成,但是心态一定不能崩。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自己任务多,很累,很烦,但multitask不是能力,而是状态,更多的时候,并不是我们不能做到,而是还不习惯这个工作量。从心态上来说,这种时候不要着急否定自己,觉得自己能力差或者是很失败,及时调整安排,适当给自己更多休息的时间,最终达到一个充实但不劳累,放松但不轻松的状态。 “虽然生活中我们总是有很多事情要做,但其实好好规划一下我们并不会整日忙碌没时间休息的。大名鼎鼎的3S定律,其实更多的只是对生活的调侃,并不是真的要去纠结要舍弃哪个。Work Hard,Play Harder其实很容易就能做到。 从现在开始,做做时间规划,然后开心愉快而忙碌的生活下去吧。 CourseWhale是针对海外留学生量身定做的题库集学习平台,帮助学生解决课业难,考试难,复习难,毕业难等问题。通过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测验,课后作业,学期论文等,使他们能够轻松应对留学生活。 海外留学,考试必备。CourseWhale, 助你无忧。
如何长时间高校学习? 据说,每一个国外的大学的学生,都被一种恐惧深深的笼罩着,那就是著名的3S定律:Study,Social,Sleep,You can only choose two. 学习,社交,睡眠,这三件事情本都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三者并存,似乎对于现在的我们是件无解的事情。 不过,魔咒就是用来被打破的,今天我就来告诉你怎么在多重任务压力下,依然玩的开心,睡得充足。 1. 了解自己的工作pattern 不管做什么事情,一定要先了解自己。这种了解是建立在不强迫自己做任何事情的情况下,观察感受自己自然而然状态下的生活习惯。 首先是工作时间。比如有些夜猫子,只有到晚上10点之后才有工作热情,过了12点更是效率奇高,但早上起来总是昏昏欲睡,整个上午都脑子发木反应很慢,分分钟用生命诠释早起毁一天。如果你是这样的人,那么就不要再逼自己早睡早起了。把任务安排到下午和晚上,用自己精力最充沛的时间来完成所有事情。虽然我们都知道把生物钟调整到一个合适的范围有助于身心健康,但是这个过程是漫长且艰难的,在任务繁多且压力重大的时候,放弃工作效率最高的时间段逼自己早睡,总有点得不偿失。但是如果在假期或是任务量比较轻的时候,可以尝试着调整一下自己的作息时间,当任务再来的时候,根据自己新的生物钟调整工作时间。 其次是工作时长。拿小编自己举例来说,就是典型的工作起来根本停不下来,一篇文案写到一半停下来,再次进入写作状态可能要一个小时的时间。所以小编从来不会给自己安排连续类似一天一小时的学习和工作计划,而是会挑自己有整块时间的日子,拿出一个上午或一个下午的时间来完成一项具体的工作。但小编身边也有很多好朋友,和小编刚好相反,两个小时之后就会非常疲劳注意力无法集中,所以小编就会建议他们去做一天一小时的计划,每天完成一部分,长期累积达到最佳成果。 最后是工作习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习惯,有些人喜欢边吃零食边工作,薯片就是最大生产力,有些人喜欢边听音乐边工作,摇滚民谣轻音乐根据音乐变化心情,还有的人一定要跟别人一起学习才能注意力集中,自己一个人会忍不住玩手机。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最重要也是最普遍的一件事情,手机。当然,没有手机和wifi人还是会活下去的,但是如果你真的关机就会很焦虑怕错过重要信息的人,那就不要关机了,开着手机放在一边,有信息随时看得到,没信息就不碰,总之不给自己总是玩手机的理由,安安心心工作就好。当你发现自己特有的工作习惯的时候,一定要利用好,好好发挥他们的作用,保证能达到最佳的工作状态。 总之,保持对自己的了解才是对抗任务和压力的制胜法宝。很多习惯也许你很想改,或者羡慕别人有所谓更好的工作pattern,但是其实每个人都是不同的,适用于别人的不见得适用于自己。如果你的工作习惯会让你真的很舒服工作效率很高,不如就顺应自己的内心和天性,避免自己陷入恶性循环导致心态崩溃。等到不忙的时候,再慢慢修正一些不喜欢的习惯。 2. 明确所有的Deadline 每次有小伙伴来问小编怎么做时间管理,小编的第一句话就是,学会做Deadline Tracking。虽然很多人都知道Deadline很重要,我们做事情需要Deadline,但却总是忘记及时明确标注所有的Deadline。 大部分情况下,我们需要完成的任务都会有他人给出的明确的Deadline,比如明天交稿子,下周三有个paper due,31号要写完月度总结,这些Deadline非常的明确,所以一定要在知晓的第一时间就记录下来,不管是备忘录,日历,还是自己的记事本,第一时间把这些时间点记录下来。 还有很多时候,Deadline不是特别明确的,比如尽快,下个月,年底,两周之内这些,可能没有具体日期可以写在日历里,但是依然不要忽视给这些一个明确Deadline的过程。给出明确Deadline要根据任务的具体情况,也要根据自己目前的日程,有些小伙伴常常会忘记或是拖延到最后一天才开始做,但也有些不好的习惯是拿到任务的第一天就开始,不管自己忙不忙。比较合理的方案是,先分析任务本身的工作量,看看需不需要分成几个部分来做,然后再看自己的日程,把任务穿插在自己不忙的时候。然后,不管是一整个任务,还是一个任务被分开的几个阶段,都要像有具体Deadline的任务那样找一个具体日期,写进去。而且也要保证自己像有Deadline任务那样,就当做那天要交给别人一样,按时完成。 最后,千万不要忘记keep tracking,Deadline很多时候是定下来就不会变的,一定要按时按量完成,Deadline定在那里就是那里了,要给自己一个Deadline不可打破的信念。 3. 全局概念 说完Deadline,有很多小伙伴就跃跃欲试想把自己的任务排上日程了。但且慢,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全局概念。小编身边有很多小伙伴,是时间规划的狂热爱好者,每天的时间按半小时划分,任务排的满满当当,但却很少有人能真正按日程走完一天。很多时候都是上午拖到下午,今天拖到明天。 所以小编在这里也不建议大家把Deadline做的过于细致,任务密集时可以做成To do list的形式,以某一天,某一周,甚至某一个月为单位划分开。尤其是对于那些并没有把握会花费多久的任务来说,如果Deadline排的过于紧张,很可能导致自己紧张焦虑,反而降低工作效率。做一份To Do List,每完成一项就划掉或打钩,保证自己在某个Deadline之前完成某一份To Do List即可,不仅会加深成就感,也会让心态更轻松的。 4. 日程不等于工作时间规划 很多小伙伴似乎都误会了日程表的作用,其实不管是工作,还是social,甚至于休息,都可以规划在日程里。 比如你刚刚飞到国外的前两天,不如就在日程里给自己留出倒时差的时间,即便睡不着,也休息休息不要考虑工作。 比如周末有朋友过生日,也记得在自己的日历上标出来,留出时间给生日聚会,以免到时候安排了工作错过了和朋友一起开开心心玩的机会。 总之,工作很重要,但是不是生活中唯一重要的事情。把所有事情都好好规划一番,喜欢的电视剧更完了那就挑一天刷完,不要想自己第二天有个策划案要写,同样的,打开电脑写策划案的时候,也就不要想着周末跟谁出去玩了。规划好时间的目的,其实就是希望做每一件事能够精力集中,专时专用。 在这里再介绍一个很简单但却很好用的东西,color code。把不同类别的事情,用不同颜色在日历上标注,不仅简单直观,还能让时间规划更有乐趣。值得注意的是,不仅学习工作休息可以用颜色区分,如果同时有很多类型的工作,也可以分配不同颜色,比如学业上的,实习公司的,不同社团的,都可以分配各种各样的颜色。 总之,时间规划不仅仅是科学合理的安排时间工作,更是一门好好生活的艺术,给自己时间工作,也不要忘了给自己时间休息呀。 5. 效率优先 如果你是一个时间规划新手,觉得明确Deadline真的很难,或者你是选择恐惧症重症患者,选个颜色能纠结一小时,那么,我的建议就是,开始工作吧,别太纠结了。在多重任务的压力下,永远记得一个原则,效率优先。如果你觉得Deadline真的很难找,那么就都做成To Do List,做完一项划掉一项,有了新任务就继续加长这个list,如果选颜色很纠结,那就直接在任务前面标注上social,休息,社团等tag。 另外,如果你规划好了今天的任务,但真的已经很累了,那就休息一下吧,重新看看自己的任务,有没有可以稍稍拖延一天的,加到明天的日程中完成。无论何时,要保证自己的专注,适当灵活的转变一下时间的使用方法,只要无伤大雅都可以接受。不过千万不要把这种灵活当做借口,让拖延变成常态。也不要把一个任务一拖再拖,跟自己定下一些规则,比如同一个任务只能拖一次,或者是每天只有一个名额给可拖延任务。别让自己太轻易就逃避压力,但也记得在忙和累的时候不要太push自己,效率永远是第一位的。 最后当遇到完成度vs完美度的选择时,如果不是特殊情况,记得完成度优先考虑。很多人说,80分只需要60分努力,而90分需要100分努力,这句话不无道理。很多时候我们拖延,效率低其实都是为了最后那10%,我们为此花费了成倍的时间精力,但往往对于结果影响并不大,可以说是得不偿失了。当然,我们完成工作需要仔细认真,精益求精,但如果有一些非常细节需要耗费很多精力的,适当放弃也是一种负责的态度。 6. 端正心态 工作可以完不成,但是心态一定不能崩。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自己任务多,很累,很烦,但multitask不是能力,而是状态,更多的时候,并不是我们不能做到,而是还不习惯这个工作量。从心态上来说,这种时候不要着急否定自己,觉得自己能力差或者是很失败,及时调整安排,适当给自己更多休息的时间,最终达到一个充实但不劳累,放松但不轻松的状态。 “虽然生活中我们总是有很多事情要做,但其实好好规划一下我们并不会整日忙碌没时间休息的。大名鼎鼎的3S定律,其实更多的只是对生活的调侃,并不是真的要去纠结要舍弃哪个。Work Hard,Play Harder其实很容易就能做到。 从现在开始,做做时间规划,然后开心愉快而忙碌的生活下去吧。 CourseWhale是针对海外留学生量身定做的题库集学习平台,帮助学生解决课业难,考试难,复习难,毕业难等问题。通过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测验,课后作业,学期论文等,使他们能够轻松应对留学生活。 海外留学,考试必备。CourseWhale, 助你无忧。
如何平衡学习,社交,睡眠三者的平衡? 据说,每一个国外的大学的学生,都被一种恐惧深深的笼罩着,那就是著名的3S定律:Study,Social,Sleep,You can only choose two. 学习,社交,睡眠,这三件事情本都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三者并存,似乎对于现在的我们是件无解的事情。 不过,魔咒就是用来被打破的,今天我就来告诉你怎么在多重任务压力下,依然玩的开心,睡得充足。 1. 了解自己的工作pattern 不管做什么事情,一定要先了解自己。这种了解是建立在不强迫自己做任何事情的情况下,观察感受自己自然而然状态下的生活习惯。 首先是工作时间。比如有些夜猫子,只有到晚上10点之后才有工作热情,过了12点更是效率奇高,但早上起来总是昏昏欲睡,整个上午都脑子发木反应很慢,分分钟用生命诠释早起毁一天。如果你是这样的人,那么就不要再逼自己早睡早起了。把任务安排到下午和晚上,用自己精力最充沛的时间来完成所有事情。虽然我们都知道把生物钟调整到一个合适的范围有助于身心健康,但是这个过程是漫长且艰难的,在任务繁多且压力重大的时候,放弃工作效率最高的时间段逼自己早睡,总有点得不偿失。但是如果在假期或是任务量比较轻的时候,可以尝试着调整一下自己的作息时间,当任务再来的时候,根据自己新的生物钟调整工作时间。 其次是工作时长。拿小编自己举例来说,就是典型的工作起来根本停不下来,一篇文案写到一半停下来,再次进入写作状态可能要一个小时的时间。所以小编从来不会给自己安排连续类似一天一小时的学习和工作计划,而是会挑自己有整块时间的日子,拿出一个上午或一个下午的时间来完成一项具体的工作。但小编身边也有很多好朋友,和小编刚好相反,两个小时之后就会非常疲劳注意力无法集中,所以小编就会建议他们去做一天一小时的计划,每天完成一部分,长期累积达到最佳成果。 最后是工作习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习惯,有些人喜欢边吃零食边工作,薯片就是最大生产力,有些人喜欢边听音乐边工作,摇滚民谣轻音乐根据音乐变化心情,还有的人一定要跟别人一起学习才能注意力集中,自己一个人会忍不住玩手机。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最重要也是最普遍的一件事情,手机。当然,没有手机和wifi人还是会活下去的,但是如果你真的关机就会很焦虑怕错过重要信息的人,那就不要关机了,开着手机放在一边,有信息随时看得到,没信息就不碰,总之不给自己总是玩手机的理由,安安心心工作就好。当你发现自己特有的工作习惯的时候,一定要利用好,好好发挥他们的作用,保证能达到最佳的工作状态。 总之,保持对自己的了解才是对抗任务和压力的制胜法宝。很多习惯也许你很想改,或者羡慕别人有所谓更好的工作pattern,但是其实每个人都是不同的,适用于别人的不见得适用于自己。如果你的工作习惯会让你真的很舒服工作效率很高,不如就顺应自己的内心和天性,避免自己陷入恶性循环导致心态崩溃。等到不忙的时候,再慢慢修正一些不喜欢的习惯。 2. 明确所有的Deadline 每次有小伙伴来问小编怎么做时间管理,小编的第一句话就是,学会做Deadline Tracking。虽然很多人都知道Deadline很重要,我们做事情需要Deadline,但却总是忘记及时明确标注所有的Deadline。 大部分情况下,我们需要完成的任务都会有他人给出的明确的Deadline,比如明天交稿子,下周三有个paper due,31号要写完月度总结,这些Deadline非常的明确,所以一定要在知晓的第一时间就记录下来,不管是备忘录,日历,还是自己的记事本,第一时间把这些时间点记录下来。 还有很多时候,Deadline不是特别明确的,比如尽快,下个月,年底,两周之内这些,可能没有具体日期可以写在日历里,但是依然不要忽视给这些一个明确Deadline的过程。给出明确Deadline要根据任务的具体情况,也要根据自己目前的日程,有些小伙伴常常会忘记或是拖延到最后一天才开始做,但也有些不好的习惯是拿到任务的第一天就开始,不管自己忙不忙。比较合理的方案是,先分析任务本身的工作量,看看需不需要分成几个部分来做,然后再看自己的日程,把任务穿插在自己不忙的时候。然后,不管是一整个任务,还是一个任务被分开的几个阶段,都要像有具体Deadline的任务那样找一个具体日期,写进去。而且也要保证自己像有Deadline任务那样,就当做那天要交给别人一样,按时完成。 最后,千万不要忘记keep tracking,Deadline很多时候是定下来就不会变的,一定要按时按量完成,Deadline定在那里就是那里了,要给自己一个Deadline不可打破的信念。 3. 全局概念 说完Deadline,有很多小伙伴就跃跃欲试想把自己的任务排上日程了。但且慢,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全局概念。小编身边有很多小伙伴,是时间规划的狂热爱好者,每天的时间按半小时划分,任务排的满满当当,但却很少有人能真正按日程走完一天。很多时候都是上午拖到下午,今天拖到明天。 所以小编在这里也不建议大家把Deadline做的过于细致,任务密集时可以做成To do list的形式,以某一天,某一周,甚至某一个月为单位划分开。尤其是对于那些并没有把握会花费多久的任务来说,如果Deadline排的过于紧张,很可能导致自己紧张焦虑,反而降低工作效率。做一份To Do List,每完成一项就划掉或打钩,保证自己在某个Deadline之前完成某一份To Do List即可,不仅会加深成就感,也会让心态更轻松的。 4. 日程不等于工作时间规划 很多小伙伴似乎都误会了日程表的作用,其实不管是工作,还是social,甚至于休息,都可以规划在日程里。 比如你刚刚飞到国外的前两天,不如就在日程里给自己留出倒时差的时间,即便睡不着,也休息休息不要考虑工作。 比如周末有朋友过生日,也记得在自己的日历上标出来,留出时间给生日聚会,以免到时候安排了工作错过了和朋友一起开开心心玩的机会。 总之,工作很重要,但是不是生活中唯一重要的事情。把所有事情都好好规划一番,喜欢的电视剧更完了那就挑一天刷完,不要想自己第二天有个策划案要写,同样的,打开电脑写策划案的时候,也就不要想着周末跟谁出去玩了。规划好时间的目的,其实就是希望做每一件事能够精力集中,专时专用。 在这里再介绍一个很简单但却很好用的东西,color code。把不同类别的事情,用不同颜色在日历上标注,不仅简单直观,还能让时间规划更有乐趣。值得注意的是,不仅学习工作休息可以用颜色区分,如果同时有很多类型的工作,也可以分配不同颜色,比如学业上的,实习公司的,不同社团的,都可以分配各种各样的颜色。 总之,时间规划不仅仅是科学合理的安排时间工作,更是一门好好生活的艺术,给自己时间工作,也不要忘了给自己时间休息呀。 5. 效率优先 如果你是一个时间规划新手,觉得明确Deadline真的很难,或者你是选择恐惧症重症患者,选个颜色能纠结一小时,那么,我的建议就是,开始工作吧,别太纠结了。在多重任务的压力下,永远记得一个原则,效率优先。如果你觉得Deadline真的很难找,那么就都做成To Do List,做完一项划掉一项,有了新任务就继续加长这个list,如果选颜色很纠结,那就直接在任务前面标注上social,休息,社团等tag。 另外,如果你规划好了今天的任务,但真的已经很累了,那就休息一下吧,重新看看自己的任务,有没有可以稍稍拖延一天的,加到明天的日程中完成。无论何时,要保证自己的专注,适当灵活的转变一下时间的使用方法,只要无伤大雅都可以接受。不过千万不要把这种灵活当做借口,让拖延变成常态。也不要把一个任务一拖再拖,跟自己定下一些规则,比如同一个任务只能拖一次,或者是每天只有一个名额给可拖延任务。别让自己太轻易就逃避压力,但也记得在忙和累的时候不要太push自己,效率永远是第一位的。 最后当遇到完成度vs完美度的选择时,如果不是特殊情况,记得完成度优先考虑。很多人说,80分只需要60分努力,而90分需要100分努力,这句话不无道理。很多时候我们拖延,效率低其实都是为了最后那10%,我们为此花费了成倍的时间精力,但往往对于结果影响并不大,可以说是得不偿失了。当然,我们完成工作需要仔细认真,精益求精,但如果有一些非常细节需要耗费很多精力的,适当放弃也是一种负责的态度。 6. 端正心态 工作可以完不成,但是心态一定不能崩。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自己任务多,很累,很烦,但multitask不是能力,而是状态,更多的时候,并不是我们不能做到,而是还不习惯这个工作量。从心态上来说,这种时候不要着急否定自己,觉得自己能力差或者是很失败,及时调整安排,适当给自己更多休息的时间,最终达到一个充实但不劳累,放松但不轻松的状态。 “虽然生活中我们总是有很多事情要做,但其实好好规划一下我们并不会整日忙碌没时间休息的。大名鼎鼎的3S定律,其实更多的只是对生活的调侃,并不是真的要去纠结要舍弃哪个。Work Hard,Play Harder其实很容易就能做到。 从现在开始,做做时间规划,然后开心愉快而忙碌的生活下去吧。 CourseWhale是针对海外留学生量身定做的题库集学习平台,帮助学生解决课业难,考试难,复习难,毕业难等问题。通过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测验,课后作业,学期论文等,使他们能够轻松应对留学生活。 海外留学,考试必备。CourseWhale, 助你无忧。
如何平衡学习,社交,睡眠三者的平衡? 据说,每一个国外的大学的学生,都被一种恐惧深深的笼罩着,那就是著名的3S定律:Study,Social,Sleep,You can only choose two. 学习,社交,睡眠,这三件事情本都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三者并存,似乎对于现在的我们是件无解的事情。 不过,魔咒就是用来被打破的,今天我就来告诉你怎么在多重任务压力下,依然玩的开心,睡得充足。 1. 了解自己的工作pattern 不管做什么事情,一定要先了解自己。这种了解是建立在不强迫自己做任何事情的情况下,观察感受自己自然而然状态下的生活习惯。 首先是工作时间。比如有些夜猫子,只有到晚上10点之后才有工作热情,过了12点更是效率奇高,但早上起来总是昏昏欲睡,整个上午都脑子发木反应很慢,分分钟用生命诠释早起毁一天。如果你是这样的人,那么就不要再逼自己早睡早起了。把任务安排到下午和晚上,用自己精力最充沛的时间来完成所有事情。虽然我们都知道把生物钟调整到一个合适的范围有助于身心健康,但是这个过程是漫长且艰难的,在任务繁多且压力重大的时候,放弃工作效率最高的时间段逼自己早睡,总有点得不偿失。但是如果在假期或是任务量比较轻的时候,可以尝试着调整一下自己的作息时间,当任务再来的时候,根据自己新的生物钟调整工作时间。 其次是工作时长。拿小编自己举例来说,就是典型的工作起来根本停不下来,一篇文案写到一半停下来,再次进入写作状态可能要一个小时的时间。所以小编从来不会给自己安排连续类似一天一小时的学习和工作计划,而是会挑自己有整块时间的日子,拿出一个上午或一个下午的时间来完成一项具体的工作。但小编身边也有很多好朋友,和小编刚好相反,两个小时之后就会非常疲劳注意力无法集中,所以小编就会建议他们去做一天一小时的计划,每天完成一部分,长期累积达到最佳成果。 最后是工作习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习惯,有些人喜欢边吃零食边工作,薯片就是最大生产力,有些人喜欢边听音乐边工作,摇滚民谣轻音乐根据音乐变化心情,还有的人一定要跟别人一起学习才能注意力集中,自己一个人会忍不住玩手机。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最重要也是最普遍的一件事情,手机。当然,没有手机和wifi人还是会活下去的,但是如果你真的关机就会很焦虑怕错过重要信息的人,那就不要关机了,开着手机放在一边,有信息随时看得到,没信息就不碰,总之不给自己总是玩手机的理由,安安心心工作就好。当你发现自己特有的工作习惯的时候,一定要利用好,好好发挥他们的作用,保证能达到最佳的工作状态。 总之,保持对自己的了解才是对抗任务和压力的制胜法宝。很多习惯也许你很想改,或者羡慕别人有所谓更好的工作pattern,但是其实每个人都是不同的,适用于别人的不见得适用于自己。如果你的工作习惯会让你真的很舒服工作效率很高,不如就顺应自己的内心和天性,避免自己陷入恶性循环导致心态崩溃。等到不忙的时候,再慢慢修正一些不喜欢的习惯。 2. 明确所有的Deadline 每次有小伙伴来问小编怎么做时间管理,小编的第一句话就是,学会做Deadline Tracking。虽然很多人都知道Deadline很重要,我们做事情需要Deadline,但却总是忘记及时明确标注所有的Deadline。 大部分情况下,我们需要完成的任务都会有他人给出的明确的Deadline,比如明天交稿子,下周三有个paper due,31号要写完月度总结,这些Deadline非常的明确,所以一定要在知晓的第一时间就记录下来,不管是备忘录,日历,还是自己的记事本,第一时间把这些时间点记录下来。 还有很多时候,Deadline不是特别明确的,比如尽快,下个月,年底,两周之内这些,可能没有具体日期可以写在日历里,但是依然不要忽视给这些一个明确Deadline的过程。给出明确Deadline要根据任务的具体情况,也要根据自己目前的日程,有些小伙伴常常会忘记或是拖延到最后一天才开始做,但也有些不好的习惯是拿到任务的第一天就开始,不管自己忙不忙。比较合理的方案是,先分析任务本身的工作量,看看需不需要分成几个部分来做,然后再看自己的日程,把任务穿插在自己不忙的时候。然后,不管是一整个任务,还是一个任务被分开的几个阶段,都要像有具体Deadline的任务那样找一个具体日期,写进去。而且也要保证自己像有Deadline任务那样,就当做那天要交给别人一样,按时完成。 最后,千万不要忘记keep tracking,Deadline很多时候是定下来就不会变的,一定要按时按量完成,Deadline定在那里就是那里了,要给自己一个Deadline不可打破的信念。 3. 全局概念 说完Deadline,有很多小伙伴就跃跃欲试想把自己的任务排上日程了。但且慢,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全局概念。小编身边有很多小伙伴,是时间规划的狂热爱好者,每天的时间按半小时划分,任务排的满满当当,但却很少有人能真正按日程走完一天。很多时候都是上午拖到下午,今天拖到明天。 所以小编在这里也不建议大家把Deadline做的过于细致,任务密集时可以做成To do list的形式,以某一天,某一周,甚至某一个月为单位划分开。尤其是对于那些并没有把握会花费多久的任务来说,如果Deadline排的过于紧张,很可能导致自己紧张焦虑,反而降低工作效率。做一份To Do List,每完成一项就划掉或打钩,保证自己在某个Deadline之前完成某一份To Do List即可,不仅会加深成就感,也会让心态更轻松的。 4. 日程不等于工作时间规划 很多小伙伴似乎都误会了日程表的作用,其实不管是工作,还是social,甚至于休息,都可以规划在日程里。 比如你刚刚飞到国外的前两天,不如就在日程里给自己留出倒时差的时间,即便睡不着,也休息休息不要考虑工作。 比如周末有朋友过生日,也记得在自己的日历上标出来,留出时间给生日聚会,以免到时候安排了工作错过了和朋友一起开开心心玩的机会。 总之,工作很重要,但是不是生活中唯一重要的事情。把所有事情都好好规划一番,喜欢的电视剧更完了那就挑一天刷完,不要想自己第二天有个策划案要写,同样的,打开电脑写策划案的时候,也就不要想着周末跟谁出去玩了。规划好时间的目的,其实就是希望做每一件事能够精力集中,专时专用。 在这里再介绍一个很简单但却很好用的东西,color code。把不同类别的事情,用不同颜色在日历上标注,不仅简单直观,还能让时间规划更有乐趣。值得注意的是,不仅学习工作休息可以用颜色区分,如果同时有很多类型的工作,也可以分配不同颜色,比如学业上的,实习公司的,不同社团的,都可以分配各种各样的颜色。 总之,时间规划不仅仅是科学合理的安排时间工作,更是一门好好生活的艺术,给自己时间工作,也不要忘了给自己时间休息呀。 5. 效率优先 如果你是一个时间规划新手,觉得明确Deadline真的很难,或者你是选择恐惧症重症患者,选个颜色能纠结一小时,那么,我的建议就是,开始工作吧,别太纠结了。在多重任务的压力下,永远记得一个原则,效率优先。如果你觉得Deadline真的很难找,那么就都做成To Do List,做完一项划掉一项,有了新任务就继续加长这个list,如果选颜色很纠结,那就直接在任务前面标注上social,休息,社团等tag。 另外,如果你规划好了今天的任务,但真的已经很累了,那就休息一下吧,重新看看自己的任务,有没有可以稍稍拖延一天的,加到明天的日程中完成。无论何时,要保证自己的专注,适当灵活的转变一下时间的使用方法,只要无伤大雅都可以接受。不过千万不要把这种灵活当做借口,让拖延变成常态。也不要把一个任务一拖再拖,跟自己定下一些规则,比如同一个任务只能拖一次,或者是每天只有一个名额给可拖延任务。别让自己太轻易就逃避压力,但也记得在忙和累的时候不要太push自己,效率永远是第一位的。 最后当遇到完成度vs完美度的选择时,如果不是特殊情况,记得完成度优先考虑。很多人说,80分只需要60分努力,而90分需要100分努力,这句话不无道理。很多时候我们拖延,效率低其实都是为了最后那10%,我们为此花费了成倍的时间精力,但往往对于结果影响并不大,可以说是得不偿失了。当然,我们完成工作需要仔细认真,精益求精,但如果有一些非常细节需要耗费很多精力的,适当放弃也是一种负责的态度。 6. 端正心态 工作可以完不成,但是心态一定不能崩。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自己任务多,很累,很烦,但multitask不是能力,而是状态,更多的时候,并不是我们不能做到,而是还不习惯这个工作量。从心态上来说,这种时候不要着急否定自己,觉得自己能力差或者是很失败,及时调整安排,适当给自己更多休息的时间,最终达到一个充实但不劳累,放松但不轻松的状态。 “虽然生活中我们总是有很多事情要做,但其实好好规划一下我们并不会整日忙碌没时间休息的。大名鼎鼎的3S定律,其实更多的只是对生活的调侃,并不是真的要去纠结要舍弃哪个。Work Hard,Play Harder其实很容易就能做到。 从现在开始,做做时间规划,然后开心愉快而忙碌的生活下去吧。 CourseWhale是针对海外留学生量身定做的题库集学习平台,帮助学生解决课业难,考试难,复习难,毕业难等问题。通过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测验,课后作业,学期论文等,使他们能够轻松应对留学生活。 海外留学,考试必备。CourseWhale, 助你无忧。
如何长时间高校学习? 如果你想要在某个知识领域成为the best of the best,你必须要花至少10000小时实实在在的练习和学习。然而,Josh Kaufman却推翻了这些观念,提出了你只需要20小时就能不错的掌握一个全新的知识和技能。如果我们能在最初的20小时内熬过初学阶段的不适感和挫败感,我们其实能很轻松地掌握一个全新的领域。哈!20个小时=2个沉睡的夜晚=1周娱乐时间的总合,听起来的确很不错。嗯,我的意思是用20小时学习一门大学教材。 高效利用时间的案例:学更多更多的知识,做更多更多的事情。简直是知识、精神双饱满!!斯考特·杨(Scott Young)12个月之内,自学完成了传说中的MIT计算机科学课程表的全部33门课,从线性代数到计算理论。按照他的进度,读完一门课程大概只需要1.5个星期。这是我见过的大学生里在学习方面活得最充实的人。 关于他的学习方法 1、每天学习10小时,10天左右就要考试一次,并通过,这个学习效率非常高,更不用说重复了33次。在学习一门新的知识时短时间集中注意力不难,但持续一段时间之后,如果做不到很好的放松,只要持续二、三个月左右就会达到一个瓶颈,理解能力和心理状态无法继续,这个瓶颈会重复出现,就象考研时很多人前几个月都能坚持下去,但到6、8月之后就无法坚持。重复三次左右会面临一个临界点,度过这后就很容易继续了。 2、刻意练习没有“寓教于乐”这个概念。曾经有个著名小提琴家说过,如果你是练习手指,你可以练一整天;可是如果你是练习脑子,你每天能练两个小时就不错了。高手的练习每次最多1到1.5小时,每天最多4到5小时。没人受得了更多。一般女球迷可能认为贝克汉姆那样的球星很可爱,她们可能不知道的是很少有球员能完成贝克汉姆的训练强度,因为太苦了。 “在学习一门新的知识时,短时间集中注意力不难” + “(刻意练习)高手的练习每次最多1到1.5小时,每天最多4到5小时。没人受得了更多”——结合我们20小时学一门教材的目标,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我们进行的不是严格意义刻意练习,我们的强度也没有那个国外小子那么高,而且一轮下来只要20小时,即便是用刻意练习的方式进行,也是可以接受的。”学完一科,我们可以进行休整放松,不用严打紧逼。而且就我个人而言,一天高效学习时间安排在八个小时左右,是可以执行的。但是,要保证利用好八个小时的高效时间。 如何保证高效利用好时间呢? 一是学习仪式感。人,藉由这种仪式带来的仪式感,来给自己一种强烈的自我暗示---------这种自我暗示能够使自我变革,把自己的专注力、反应能力、运动能力迅速提升。为了保证高效时段得到利用,我把每一次学习当成月考甚至高考一样的对待。为了高考你会提前准备什么? 物质准备:吃饱穿暖 精神准备:考前睡眠充足 知识储备:复习再复习 在高考之前,脑海里,我们已经把在考场上的表现重复了多遍。 再来看看,我是怎么为一次高效学习进行仪式感建立的: 物质:水、巧克力、计算器、文具。在正式学习之前,我会在桌上一字排开,以防临时需要某些东西时手忙脚乱去到处翻。 精神:在前一天晚上,我就想好第二天又要进行高效学习了,所以我会安心睡去,而且如果你已经在前一天高效学好的话,会在一种满足感和新的期待中睡去。 时间:比如,八点是我的正式学习时间,我会保证八点之前提前赶到那里,坐在椅子上调整出最舒服的学习姿态。 仪式第一步:启动 1、把准备好的物品摆在桌上。 2、深呼吸一口气,然后做眼保健操。 3、闭着眼按摩太阳穴一个八拍。 注:眼保健操的第三个八拍和第四个八拍互换,多年的眼保健操经验告诉我,原本第四个八拍(轮刮眼眶)做完之后,眼睛睁开是会一片模糊感,眼液汪汪,十分不舒服。 仪式第二步:预热 翻看即将在要来到的两个小时之内需要学习的内容,心里有个大概。我会多浏览几遍某些重要的概念以及例题,但是我不会把这个活动当做是我的正式学习的过程。就好像你考试之前翻书,多看几遍重难点考点只是为了考试更好的发挥,而不能把这个过程计入考试本身一样。我现在做的活动,只是为了等一下正式学习更好的强化效果。 仪式最后一步:静心 在八点之前的一分钟,我会盖上书本。静静等着一分钟的流逝,八点钟一到,就带着喜悦感平静地翻开书本。因为有了那么多前戏的酝酿,你都不知道我多么的期待这么一次高效的学习的来临啊。大学学习的方法千差万别,比如,有人有能耐能泡老师透到题,或者被老师泡也能泡到题,这种做法我认为是最高效的,有了考试题目就只需要锁定知识点夺取高分。这种做法我十分欣赏,但只有一点我不喜欢,那就是逃避了学习过程,没错,我也要考高分,但我只想踏踏实实的通过正常的学习完成这个过程。不过,我的踏踏实实要是和很多人一样一章一节的看下去,那就是侮辱我自己了,因为那样我会看不到最后,就止不住困倒在书上了。我个人的方法就是对这个踏实过程的一次优化,让自己在持续反馈之中达成纯20小时高效学习一门学科的目的。 正式高效率学习1.1 第A步 第一遍阅读 1、看目录:知道这一章重点在哪一节,这一节大概用来解决什么问题 2、看章后习题,圈出术语:这个术语基本上就是本章的知识点了 3、根据术语去书中划概念和术语解释:如果有些术语不能理解,请使用网络搜索术语名词解释 4、术语理解后带着术语去理解书中的图表和例题以及案例 Q 为什么不首先直接去阅读文字呢? 对此,我还当真有些个人的强烈认知:理工科的书在我看来是不能谈「理解」这个词的,尤其是工科的书,我认为就是一份份的说明书,讲机械那就是机械的说明书,讲制图那就是制图的说明书,这些说明书和商品说明书没有本质区别,只是它们通过系统化的学术语言衔接成书、成册——但本质上一本说明书的集合。 洗衣机说明书有什么作用?那就是告诉购买者如何操作、如何保养、注意事项。平时我们会嘲笑某些人看不懂说明书,其实不是对方理解力有问题,而是我们市面上多少说明书简直垃圾,写的不够明确、简洁,导致阅读者操作困难。 同样,我也认为我们的教科书并不都是一本本优秀的说明书合集,因为它们的书写内容是由个人写就,说明的操作细节根据他个人的智识水平书写,他并不曾统计所写的每一句话是不是让读者看起来更加容易形象的理解。 我是说,不好的说明书才需要额外的理解,好的说明书只需要我们按着步骤流程一步一步操作就可以达到目的,只有书写不明的说明书才考验读者额外的理解能力。 从某个意义上来说,你学习某一本书,如果看不进去,可能不是你理解有问题,你应该换一本书。我们什么时候讲理解能力?中文阅读理解,英文阅读理解,文学作品,“我爱你,你懂我心吗?”,那是中文,英文。 感性表达的时候需要你的理解,文人思维表达的时候需要你的理解,读哈姆雷特的时候需要你的理解,需要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理解。讲机械机构的时候如果你说不理解,那多半是书本表达的问题,不是你理解力有问题。 可以长高宽表达的东西,你说你理解它干嘛?难道某个机械结构脉脉含情的给你传达某种信号,需要你理解她的弦外之音!? 以上是对教科书的微词。我意思是这样的,大学本科教材有可能的话去换几本看看,可能有比较容易“理解”的书呢?中国大学教材烂,这也是为什么国外大学教材受欢迎的原因。 但是,对于多数人而言,外文教材好啊好啊,其实都是喊在嘴巴上,看我这篇文章你都嫌长,你绕个远道去看外文教材?网上的公开课也比中国教授讲的好呀,推荐者万万众,实践者几几人!更何况,多数人外文的书是看不懂的,那么,就踏踏实实的看你们学校的教材,照样可以学好,此时才显得我的这个建议之有含量。 建议是这样:看书看不进,就牢牢抓住书本的例题、案例、图表。因为例题讲具体情境、图表具有可视化、案例就是讲具体的运用——这些都比理解文字描述容易的多。而且,例题里面包含了对关键知识点的运用,案例和图表其实都是为了辅助你理解正文文字内容的。 所以,只要我们配合最少量的文字看懂了案例、图表,就达到了对知识的了解,接着我们再去看例题就知道了知识运用场景,之后,我们再反复地做题目,从而达到了对知识点的掌握。 这里还给你明确指明了什么叫了解、知道、掌握,课本往往会有学习要求,比如本节达到“掌握”的程度,而第二节只要“了解”就够了。那什么是“了解”、“知道”、“掌握”呢?光看这几个词汇,你是不是感觉在学习过程中,还是难以把握好“理解”等词汇的度? 从刚刚前段的描述中,其实已经给你活生生明确了呀: 1、“配合最少量的文字看懂了案例、图表,就达到了对知识的了解”。 2、“接着我们再去看例题就知道了知识运用的场景”。当然,这里的知道是对于“知识运用场景”的知道,如果是“知道某种知识”,那我给的定义是:当我提起某专有术语名词、某理论的时候,你能想得起来有那么一回事。 比如我说到隔壁小王出轨了,你说“哦,那个小王八啊,我知道”------那你就真的知道了,也许对于这种男女之事,你知道的还要更多,可能已经达到了解的程度。在这个男女例子的场景中,你表现的是一个好学生的角色——主动掌握的东西不由自主地就比“课标要求”的多得多。 3、“我们再反复地做题目,从而达到了对知识点的掌握”。 4、如果我们用所学知识去解释问题、或者直接体现在实际操作中,那就是运用了。 以上就是我们需要尽量弱化教材文字阅读的原因。 学习请以一章为单位,因为拉长战线会拉长反馈周期,对于学习实际效果不利。如述进行完以上的步骤,读完一章后,可以轻松休息片刻。 在知乎一篇回答中,我提到,我会在这种休息间隙做俯卧撑: 这是我要提的另一个重点: 身体能量和情绪能量 学习过程中,比如在图书馆学习,我见到很多人在学习过程中是没有补充能量的,当然也有人吃些小吃和零食,但这个和我所说的能量没有屁毛的关系呀,多数人正式的能量补充时间是中午时段的午餐,在我看来,对于一个有志于高效学习的学习者,只有午餐一个常规性能量补充时段,显然是严重不够的。 能量补充: 1、身体能量。精深练习的人最多达到1个小时1.5个小时,这是很累的,也就是说,会消耗大量的能量。所以,你得需要及时补充能量。两个小时的高效学习期间,分为两段,一段五十分钟左右,中间休息,这个时候就可以补充能量。 所以,巧克力就派上用场了。人和人千差万别,原因之一就在于人与人吃的方式不一样。身体的直接能量是葡萄糖,它把葡萄糖当资金一样运用。当身体能量不足时,首先剥夺的是心智能量,这时补充一些糖类(功能性饮料、奶昔、蜜水、果汁都是很好的能量来源),就会精力高涨,恢复冒险精神以及能够进行更加冷静的思考。所以,巧克力是我个人选择。为了防止做广告,我绝不会告诉你是只是高力士牌而已…… 2、情绪能量。很多人不知道情绪也是一种能量吧?一对夫妻,两个在公司都拼命工作,但一回到家里就经常吵架,是他们脾气不好喽?另外有对夫妻,下班很早,夫妻两个经常甜蜜去逛街么么哒,他们的脾气就好了?可是,这时候我告诉你,他们其实就是同一对夫妻,你又怎想? 为什么这样?这是——因为拼命工作不仅仅需要物质能量,而且繁杂的工作在白天还消耗了他们大量的情绪能量,老板多给你任务,你心里不满意,你能表现吗?是不是没有表现出来呀? 对呀,你没有表现出来,你压抑了心中的不满。压抑这个不满的情绪用什么?答案的确是物质能量-----因为身体时时刻刻都要消耗它,但是还不够。 因为还有一个事实:压制某一刻某一时的不满情绪,其实主要消耗的是情绪能量。那这样导致情绪能力下降,导致自控力下降,回家失控可不就吵起喽? 是的,情绪能量需要补充。 平时还有这样的例子,比如我决定跑步,开始信心满满要跑一个月,结果没有几天就懈怠了,不是累了,而是情绪上感到疲劳了,产生厌倦感了。 这时候,解决情绪疲劳,有一个方法:那就是放松。 听音乐吧,听好听的音乐,在这里,我要提一个建议:在经济条件能承受的范围内,尽量买一根质量超好的耳机。羞涩的说,我有一根了,音效超级棒!同样,有可能就买一台超棒的音箱……这是和丁元英学习的。(《遥远的救世主》的男主,电视剧是个人超级推荐的,个人认为是一部比原著好看的老电视剧。) 前面我也说了,还可以做运动。 俯卧撑 有没有人认为健身必要但同时觉得浪费时间?工作间歇、课间休息期间,眼看四下无人,哗哗哗,30个俯卧撑一两分钟内已经完毕,我擦,不仅劳逸结合,三头肌一个月内爆结实! 俯卧撑随便做,不收费! 解决厌倦感,我也有一个办法: 那就是,完成规定任务量之后,在某一个热情高涨的时候索性中断学习。这边的需要强调一下,是完成规定任务量之后——中断这个动作是发生在整个学习的后期,而不是你学得一高兴就中断,你要是这么蠢,只能嫁给我了!!! 村上春树跑步几十年,我最喜欢他的一点,是他会在跑步感觉良好的时候主动结束,这样他就会对第二天的跑步充满期待。因为人们对一些事情,总是能够清晰的记得事件的开头和结尾部分,在此基础上,我还要重点提醒的是。 当时间一长,我们能记住关于一件事物的主要部分其实是事物留给我们的感觉而不是事件本身。村上春树以充满愉悦感的时候作为结束点,跑步对他来说自然会是一种“愉悦感”能隔天连续的体验。这是很智慧的。 更多的例子我不想举例了,比如长篇写作中有许多作家也往往用这样的方法,比如写到高潮达到部分主动停下来,因为高潮情绪很强烈,在第二天接着创作是,就容易找回感觉,从而继续写下去。 事物的原因是一致的。所以,请你在晚上时段,即最后一个高效学习时段之后,接着再学习一段时间,正当感到愉悦、感到收获满满、感觉到学习仍然高效的时候——立刻中断你的学习,收拾书本滚回家找对象玩耍吧。 这么做的原因在于: 理论上,你一天的高效学习已经接近极限了,这只不过是高效学习的余温而已,所谓的高效更可能是感觉上的高效,再继续进行下去只会让热情从峰值递减。 如果你在对学习感到糟糕的时候结束一天的学习,我想说,你真是愚蠢,总是竭尽全力的消耗完自己。你的确是拼命学到乏力的程度了,没错,确实可以承认你真的很拼很努力。如果学习只是一次性交易的话,你这种努力就值得嘉奖;可惜,学习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每一次,当你学到无力时才恋恋不舍地结束,你用“精疲力竭”给一天的学习画上了句号,很令人感动。但是,你可知道,你每一天学习的最后体验点就是“累”!今天你是通过竭尽全力的方式学到很多东西,可是,当“明天”来临的时候,你对于“今天”关于学习的最后印象只会是“累”。 “后天”、“大后天”......每一天都以“累”的感觉最为结尾点-----那么这个“累”就是你带给每一个“明天”的学习痛苦感。这种”累“的感觉会累积变浓,因为每一天关于学习最后的那个感觉都会留下来,积累在你潜意识情绪认知里面。你因为一次次过度学习,从而导致了一次对学习的厌恶感的积累。——可笑你得不偿失! 而这正是多数人的做法:趁着精力十足拼命学习,学得无休无止,直到精疲力竭才罢休。哇塞,今天***好有成就感,我学了满满一天,好有收获!——看到没,这种人很快会懈怠下来。 你看到他第二天,第三天可能就去看电影去玩耍了,他说,那是劳逸结合,他说有学就要有玩……从我独特的角度来看,此人每次如此耗尽一天“彻底”学习的后果是,在他潜意识印象中,会不断累积对学习的厌恶感,因为他总是在学习达到疲劳低谷点的时候才结束,自然有一种“学习使人疲累”的累积印象。 所以,他的那种学习方法不长久,因为一个人如果不是经过科学合理的调节,自然而然做到一个“精力旺盛”+“想要学习”的每一天,那是很少见的。当然,有时候他也会精力状态,但没有合理利用起来,居然还被他一次性刷爆了! 再者,他所谓的“收获满满”如果有一天遭受到打击,比如,现实证明他所学一无是处的时候,他心中就会倍加懊悔,懊悔当初那些拼命学习的付出是否值得,而这个懊悔的对象无疑是「学习」,他以为无用的学习使得他之所学无用武之地,在抱怨学错知识内容的同时不可避免的是他也会对「学习」行为本身产生一度的怀疑。 你看,一个人对学习的厌恶,对学习的恐惧,就是如此积累而来的。现在,你说,一个人对学习的厌恶是自然由来的吗?人是不爱学习的吗?人是可以热爱学习的,但是需要方法,需要遵从人的心理特点。 当我说到这里的时候,请你听从我的建议:无论是什么学习,如果有这件事情来说对你重要,也有必要,但是你却讨厌它,那么请你在讨厌的时候立马去学习它,学到你喜欢它的时候立刻中断它。 因为人都是追求快乐的,你学到情绪快乐的时候就中断,你的情绪就会带领你再来领略一次那种似曾相识的快乐,即便你的情绪不会主动带你来,也不要紧,因为你至少不会在心理上抗拒了。 当你看到以上的观念的时候,可以按赞和关注我了,因为我第一次在这里说这个东西,有幸,你也看到了。所以,是缘分,我谢谢我自己,这是一个多么好的观念呀,不敢说你在别的地方有没有见过,但是,在我的认知范围内,把这个观念用于学习,真是一种创造! 正式高效率学习1.2 第B步:回顾 看完一章之后,这一步简直轻松,一页一页翻过去,对主要知识点、概念,脑子里有一个回顾,知道这一章有讲什么内容。 第C步:做题 a计划: 找例题,做例题 (1)不看答案,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做完对答案,紧接着完整抄一遍标准答案 (2)去章后看看有没有会做的题目,有会做的就做下去 (3)没有就跳回来看第二个例题,方法一样——如此循环往复 以上流程,如果五个例题抄完仍然没有头绪,那么太好了,说明你还没有理解教材,或者你的基础不扎实,这个就更好解决了:进行b计划 b计划: 遇到这种阶段性的困难,只能加强对教材的针对性理解。在例题解答答案步骤中圈出那些重复出现的关键词以及章后题目含有的术语,再进一步去阅读相关知识点的概念、案例、图表。接着回来做题。如果不行,更加简单了:进行c计划 c计划: 能让你进行到b步骤的书,我有理由相信那应该是类似《固体物理》一类的教材了,其他弱弱的学科如电工等等等等,基本上不会让你做了五个例题、抄了五个例题,你连一点头绪都没有。所以,你的操作如下:放下书本,去热爱生活吧。 另外,我在送你一个礼物:当一本教材用如上的方式进行完毕,请你及时从网上寻找一份有详细答案的试卷做一次测试! 如果成绩达不到你心中的目标,请自觉决定安排时间重新学习、巩固、提高。这是对于自己有高要求的学霸说的。 这个测试建议实际上对渣渣具有更多现实意义:如果在测试中不及格,你需要重新加强课本的学习。以此,拯救了一大片期末会挂科的渣渣们。你总不至于在看到这个特意提醒的时候,还清醒而且坚定的要和期末考做一锤子买卖吧!? 要讲的话讲完了,前前后后花了好多是时间修改文字。另外在补充一下我按这个方法进行时的一般作息。 作息: 1、我一般6点30分醒来,写晨间日记。上面会写…… A:心态准备 我现在心情有点糟糕,还想睡觉,但是八点需要良好的心态来进行正式高效学习,所以,我必须振奋起来,加油! B:行动准备 为了确保八点正式高效的学习,我应该吃好早餐,天不冷的话,应该小跑一会儿,太冷的话,那就神伸懒腰好了,总之,要让心情愉悦起来~ C:物质准备 应该去买水、巧克力……”写着写着,就清醒了过来。我不确定刚刚起床要不要再床上像猫一样的坐着不动停留几秒,听说有利健康,不错,很有利健康,我的尝试是这样的:为什么坐着?躺在不是更舒服吗?——没错,我又睡了几个小时!----这就是好处吧吧吧。 反正就是此类日记记录每天重复差不多的唠叨,长时间的进行。我发现,这对于我来说,最大的作用应该是暗示的作用——或者说,我有意于使它培养出一种条件反射。我喜欢这样,因为我喜欢——简单的勾勒,不是很长。 我把笔记本放在床头,一起来,就里面写第一个字,“2015年……”之后就自然起来了,朋友,记住一条简单的惯性定律:静止的倾向于静止,运动的倾向于运动。不知道一件事情怎么开始才合适?先去做10分钟。不知道怎么和女孩搭讪?立马过去说一声:“你好!……”后面的你自然会接着说。动起来,运动的倾向于运动。我真喜欢这句话。 2、我也有睡过头的时候。 我看到有人因为一次计划的中断他就放弃了整个项目,我觉得他实在是愚蠢啊。比如我昨天打算早起学习的,可是济南雾太浓(刚刚接到济南大雾黄色预警,不妙啊),我以为是天没亮,结果晚起了两个小时。 我难道不学了?对的,很多人正是这样做的。如果他在睡过头到中午才起来,他就很懊恼,**,一天就这样悔了,算了,算了,今天下午还是好好玩吧,明天一定要早起!——这真是愚蠢啊。 你没想到吧?第二天还是一样哎!长时间这样,效果很不好,你知道吗?当最后任务期限要截止的时候,你就焦躁不安了,你开始感叹时间他妈太快,自己不知不觉又荒废了这么多时间!……一连的情绪爆炸……哎。 晚起了,就接着计划一天可利用的时间就行了嘛……有什么大不了? 同样,长期的计划要是因为不得已有一天两天的中断也没有关系,接着进行就行了嘛!……有什么大不了?非要让一时的缺失造成长期的隐患?! 3、能量值爆发期 每个人的高能学习时间段可能不一样。但是我要强调一个词「预计」。观察自己长期的活动状态,我认为,预计自己能量爆发态出现在上午8~10,下午2~5点,晚上6:30~10点,一共八个半小时。 所以,我会为了这八个小时做了很多额外准备,比如,中午午睡就是必要工作;下午5点40左右,我可能会眯一会,这也是必要的工作;休息间隙用牛逼的耳机听喜欢的音乐,是必要的工作;个人爱好,俯卧撑也是必要工作;巧克力也是…… 总之,都是为了保证这八个半小时的高效利用而准备(实际上达不到8个半,8~10点休息10分钟,下午2~5点休息10*2,晚上6:30到10点,10*2,因此学习纯时间是7小时40分钟)。 因为里面提到下午5点40左右的小睡,那个时候并不困,是为了防止晚上三个半小时产生疲劳而提前进行的小睡眠的。在疲劳来临之前休息放松是最好的缓解疲劳的方法,你没有听说过吗?你听说过,所以,我再一次提醒你而已。 CourseWhale是针对海外留学生量身定做的题库集学习平台,帮助学生解决课业难,考试难,复习难,毕业难等问题。通过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测验,课后作业,学期论文等,使他们能够轻松应对留学生活。 海外留学,考试必备。CourseWhale, 助你无忧。
如何长时间高校学习? 如果你想要在某个知识领域成为the best of the best,你必须要花至少10000小时实实在在的练习和学习。然而,Josh Kaufman却推翻了这些观念,提出了你只需要20小时就能不错的掌握一个全新的知识和技能。如果我们能在最初的20小时内熬过初学阶段的不适感和挫败感,我们其实能很轻松地掌握一个全新的领域。哈!20个小时=2个沉睡的夜晚=1周娱乐时间的总合,听起来的确很不错。嗯,我的意思是用20小时学习一门大学教材。 高效利用时间的案例:学更多更多的知识,做更多更多的事情。简直是知识、精神双饱满!!斯考特·杨(Scott Young)12个月之内,自学完成了传说中的MIT计算机科学课程表的全部33门课,从线性代数到计算理论。按照他的进度,读完一门课程大概只需要1.5个星期。这是我见过的大学生里在学习方面活得最充实的人。 关于他的学习方法 1、每天学习10小时,10天左右就要考试一次,并通过,这个学习效率非常高,更不用说重复了33次。在学习一门新的知识时短时间集中注意力不难,但持续一段时间之后,如果做不到很好的放松,只要持续二、三个月左右就会达到一个瓶颈,理解能力和心理状态无法继续,这个瓶颈会重复出现,就象考研时很多人前几个月都能坚持下去,但到6、8月之后就无法坚持。重复三次左右会面临一个临界点,度过这后就很容易继续了。 2、刻意练习没有“寓教于乐”这个概念。曾经有个著名小提琴家说过,如果你是练习手指,你可以练一整天;可是如果你是练习脑子,你每天能练两个小时就不错了。高手的练习每次最多1到1.5小时,每天最多4到5小时。没人受得了更多。一般女球迷可能认为贝克汉姆那样的球星很可爱,她们可能不知道的是很少有球员能完成贝克汉姆的训练强度,因为太苦了。 “在学习一门新的知识时,短时间集中注意力不难” + “(刻意练习)高手的练习每次最多1到1.5小时,每天最多4到5小时。没人受得了更多”——结合我们20小时学一门教材的目标,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我们进行的不是严格意义刻意练习,我们的强度也没有那个国外小子那么高,而且一轮下来只要20小时,即便是用刻意练习的方式进行,也是可以接受的。”学完一科,我们可以进行休整放松,不用严打紧逼。而且就我个人而言,一天高效学习时间安排在八个小时左右,是可以执行的。但是,要保证利用好八个小时的高效时间。 如何保证高效利用好时间呢? 一是学习仪式感。人,藉由这种仪式带来的仪式感,来给自己一种强烈的自我暗示---------这种自我暗示能够使自我变革,把自己的专注力、反应能力、运动能力迅速提升。为了保证高效时段得到利用,我把每一次学习当成月考甚至高考一样的对待。为了高考你会提前准备什么? 物质准备:吃饱穿暖 精神准备:考前睡眠充足 知识储备:复习再复习 在高考之前,脑海里,我们已经把在考场上的表现重复了多遍。 再来看看,我是怎么为一次高效学习进行仪式感建立的: 物质:水、巧克力、计算器、文具。在正式学习之前,我会在桌上一字排开,以防临时需要某些东西时手忙脚乱去到处翻。 精神:在前一天晚上,我就想好第二天又要进行高效学习了,所以我会安心睡去,而且如果你已经在前一天高效学好的话,会在一种满足感和新的期待中睡去。 时间:比如,八点是我的正式学习时间,我会保证八点之前提前赶到那里,坐在椅子上调整出最舒服的学习姿态。 仪式第一步:启动 1、把准备好的物品摆在桌上。 2、深呼吸一口气,然后做眼保健操。 3、闭着眼按摩太阳穴一个八拍。 注:眼保健操的第三个八拍和第四个八拍互换,多年的眼保健操经验告诉我,原本第四个八拍(轮刮眼眶)做完之后,眼睛睁开是会一片模糊感,眼液汪汪,十分不舒服。 仪式第二步:预热 翻看即将在要来到的两个小时之内需要学习的内容,心里有个大概。我会多浏览几遍某些重要的概念以及例题,但是我不会把这个活动当做是我的正式学习的过程。就好像你考试之前翻书,多看几遍重难点考点只是为了考试更好的发挥,而不能把这个过程计入考试本身一样。我现在做的活动,只是为了等一下正式学习更好的强化效果。 仪式最后一步:静心 在八点之前的一分钟,我会盖上书本。静静等着一分钟的流逝,八点钟一到,就带着喜悦感平静地翻开书本。因为有了那么多前戏的酝酿,你都不知道我多么的期待这么一次高效的学习的来临啊。大学学习的方法千差万别,比如,有人有能耐能泡老师透到题,或者被老师泡也能泡到题,这种做法我认为是最高效的,有了考试题目就只需要锁定知识点夺取高分。这种做法我十分欣赏,但只有一点我不喜欢,那就是逃避了学习过程,没错,我也要考高分,但我只想踏踏实实的通过正常的学习完成这个过程。不过,我的踏踏实实要是和很多人一样一章一节的看下去,那就是侮辱我自己了,因为那样我会看不到最后,就止不住困倒在书上了。我个人的方法就是对这个踏实过程的一次优化,让自己在持续反馈之中达成纯20小时高效学习一门学科的目的。 正式高效率学习1.1 第A步 第一遍阅读 1、看目录:知道这一章重点在哪一节,这一节大概用来解决什么问题 2、看章后习题,圈出术语:这个术语基本上就是本章的知识点了 3、根据术语去书中划概念和术语解释:如果有些术语不能理解,请使用网络搜索术语名词解释 4、术语理解后带着术语去理解书中的图表和例题以及案例 Q 为什么不首先直接去阅读文字呢? 对此,我还当真有些个人的强烈认知:理工科的书在我看来是不能谈「理解」这个词的,尤其是工科的书,我认为就是一份份的说明书,讲机械那就是机械的说明书,讲制图那就是制图的说明书,这些说明书和商品说明书没有本质区别,只是它们通过系统化的学术语言衔接成书、成册——但本质上一本说明书的集合。 洗衣机说明书有什么作用?那就是告诉购买者如何操作、如何保养、注意事项。平时我们会嘲笑某些人看不懂说明书,其实不是对方理解力有问题,而是我们市面上多少说明书简直垃圾,写的不够明确、简洁,导致阅读者操作困难。 同样,我也认为我们的教科书并不都是一本本优秀的说明书合集,因为它们的书写内容是由个人写就,说明的操作细节根据他个人的智识水平书写,他并不曾统计所写的每一句话是不是让读者看起来更加容易形象的理解。 我是说,不好的说明书才需要额外的理解,好的说明书只需要我们按着步骤流程一步一步操作就可以达到目的,只有书写不明的说明书才考验读者额外的理解能力。 从某个意义上来说,你学习某一本书,如果看不进去,可能不是你理解有问题,你应该换一本书。我们什么时候讲理解能力?中文阅读理解,英文阅读理解,文学作品,“我爱你,你懂我心吗?”,那是中文,英文。 感性表达的时候需要你的理解,文人思维表达的时候需要你的理解,读哈姆雷特的时候需要你的理解,需要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理解。讲机械机构的时候如果你说不理解,那多半是书本表达的问题,不是你理解力有问题。 可以长高宽表达的东西,你说你理解它干嘛?难道某个机械结构脉脉含情的给你传达某种信号,需要你理解她的弦外之音!? 以上是对教科书的微词。我意思是这样的,大学本科教材有可能的话去换几本看看,可能有比较容易“理解”的书呢?中国大学教材烂,这也是为什么国外大学教材受欢迎的原因。 但是,对于多数人而言,外文教材好啊好啊,其实都是喊在嘴巴上,看我这篇文章你都嫌长,你绕个远道去看外文教材?网上的公开课也比中国教授讲的好呀,推荐者万万众,实践者几几人!更何况,多数人外文的书是看不懂的,那么,就踏踏实实的看你们学校的教材,照样可以学好,此时才显得我的这个建议之有含量。 建议是这样:看书看不进,就牢牢抓住书本的例题、案例、图表。因为例题讲具体情境、图表具有可视化、案例就是讲具体的运用——这些都比理解文字描述容易的多。而且,例题里面包含了对关键知识点的运用,案例和图表其实都是为了辅助你理解正文文字内容的。 所以,只要我们配合最少量的文字看懂了案例、图表,就达到了对知识的了解,接着我们再去看例题就知道了知识运用场景,之后,我们再反复地做题目,从而达到了对知识点的掌握。 这里还给你明确指明了什么叫了解、知道、掌握,课本往往会有学习要求,比如本节达到“掌握”的程度,而第二节只要“了解”就够了。那什么是“了解”、“知道”、“掌握”呢?光看这几个词汇,你是不是感觉在学习过程中,还是难以把握好“理解”等词汇的度? 从刚刚前段的描述中,其实已经给你活生生明确了呀: 1、“配合最少量的文字看懂了案例、图表,就达到了对知识的了解”。 2、“接着我们再去看例题就知道了知识运用的场景”。当然,这里的知道是对于“知识运用场景”的知道,如果是“知道某种知识”,那我给的定义是:当我提起某专有术语名词、某理论的时候,你能想得起来有那么一回事。 比如我说到隔壁小王出轨了,你说“哦,那个小王八啊,我知道”------那你就真的知道了,也许对于这种男女之事,你知道的还要更多,可能已经达到了解的程度。在这个男女例子的场景中,你表现的是一个好学生的角色——主动掌握的东西不由自主地就比“课标要求”的多得多。 3、“我们再反复地做题目,从而达到了对知识点的掌握”。 4、如果我们用所学知识去解释问题、或者直接体现在实际操作中,那就是运用了。 以上就是我们需要尽量弱化教材文字阅读的原因。 学习请以一章为单位,因为拉长战线会拉长反馈周期,对于学习实际效果不利。如述进行完以上的步骤,读完一章后,可以轻松休息片刻。 在知乎一篇回答中,我提到,我会在这种休息间隙做俯卧撑: 这是我要提的另一个重点: 身体能量和情绪能量 学习过程中,比如在图书馆学习,我见到很多人在学习过程中是没有补充能量的,当然也有人吃些小吃和零食,但这个和我所说的能量没有屁毛的关系呀,多数人正式的能量补充时间是中午时段的午餐,在我看来,对于一个有志于高效学习的学习者,只有午餐一个常规性能量补充时段,显然是严重不够的。 能量补充: 1、身体能量。精深练习的人最多达到1个小时1.5个小时,这是很累的,也就是说,会消耗大量的能量。所以,你得需要及时补充能量。两个小时的高效学习期间,分为两段,一段五十分钟左右,中间休息,这个时候就可以补充能量。 所以,巧克力就派上用场了。人和人千差万别,原因之一就在于人与人吃的方式不一样。身体的直接能量是葡萄糖,它把葡萄糖当资金一样运用。当身体能量不足时,首先剥夺的是心智能量,这时补充一些糖类(功能性饮料、奶昔、蜜水、果汁都是很好的能量来源),就会精力高涨,恢复冒险精神以及能够进行更加冷静的思考。所以,巧克力是我个人选择。为了防止做广告,我绝不会告诉你是只是高力士牌而已…… 2、情绪能量。很多人不知道情绪也是一种能量吧?一对夫妻,两个在公司都拼命工作,但一回到家里就经常吵架,是他们脾气不好喽?另外有对夫妻,下班很早,夫妻两个经常甜蜜去逛街么么哒,他们的脾气就好了?可是,这时候我告诉你,他们其实就是同一对夫妻,你又怎想? 为什么这样?这是——因为拼命工作不仅仅需要物质能量,而且繁杂的工作在白天还消耗了他们大量的情绪能量,老板多给你任务,你心里不满意,你能表现吗?是不是没有表现出来呀? 对呀,你没有表现出来,你压抑了心中的不满。压抑这个不满的情绪用什么?答案的确是物质能量-----因为身体时时刻刻都要消耗它,但是还不够。 因为还有一个事实:压制某一刻某一时的不满情绪,其实主要消耗的是情绪能量。那这样导致情绪能力下降,导致自控力下降,回家失控可不就吵起喽? 是的,情绪能量需要补充。 平时还有这样的例子,比如我决定跑步,开始信心满满要跑一个月,结果没有几天就懈怠了,不是累了,而是情绪上感到疲劳了,产生厌倦感了。 这时候,解决情绪疲劳,有一个方法:那就是放松。 听音乐吧,听好听的音乐,在这里,我要提一个建议:在经济条件能承受的范围内,尽量买一根质量超好的耳机。羞涩的说,我有一根了,音效超级棒!同样,有可能就买一台超棒的音箱……这是和丁元英学习的。(《遥远的救世主》的男主,电视剧是个人超级推荐的,个人认为是一部比原著好看的老电视剧。) 前面我也说了,还可以做运动。 俯卧撑 有没有人认为健身必要但同时觉得浪费时间?工作间歇、课间休息期间,眼看四下无人,哗哗哗,30个俯卧撑一两分钟内已经完毕,我擦,不仅劳逸结合,三头肌一个月内爆结实! 俯卧撑随便做,不收费! 解决厌倦感,我也有一个办法: 那就是,完成规定任务量之后,在某一个热情高涨的时候索性中断学习。这边的需要强调一下,是完成规定任务量之后——中断这个动作是发生在整个学习的后期,而不是你学得一高兴就中断,你要是这么蠢,只能嫁给我了!!! 村上春树跑步几十年,我最喜欢他的一点,是他会在跑步感觉良好的时候主动结束,这样他就会对第二天的跑步充满期待。因为人们对一些事情,总是能够清晰的记得事件的开头和结尾部分,在此基础上,我还要重点提醒的是。 当时间一长,我们能记住关于一件事物的主要部分其实是事物留给我们的感觉而不是事件本身。村上春树以充满愉悦感的时候作为结束点,跑步对他来说自然会是一种“愉悦感”能隔天连续的体验。这是很智慧的。 更多的例子我不想举例了,比如长篇写作中有许多作家也往往用这样的方法,比如写到高潮达到部分主动停下来,因为高潮情绪很强烈,在第二天接着创作是,就容易找回感觉,从而继续写下去。 事物的原因是一致的。所以,请你在晚上时段,即最后一个高效学习时段之后,接着再学习一段时间,正当感到愉悦、感到收获满满、感觉到学习仍然高效的时候——立刻中断你的学习,收拾书本滚回家找对象玩耍吧。 这么做的原因在于: 理论上,你一天的高效学习已经接近极限了,这只不过是高效学习的余温而已,所谓的高效更可能是感觉上的高效,再继续进行下去只会让热情从峰值递减。 如果你在对学习感到糟糕的时候结束一天的学习,我想说,你真是愚蠢,总是竭尽全力的消耗完自己。你的确是拼命学到乏力的程度了,没错,确实可以承认你真的很拼很努力。如果学习只是一次性交易的话,你这种努力就值得嘉奖;可惜,学习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每一次,当你学到无力时才恋恋不舍地结束,你用“精疲力竭”给一天的学习画上了句号,很令人感动。但是,你可知道,你每一天学习的最后体验点就是“累”!今天你是通过竭尽全力的方式学到很多东西,可是,当“明天”来临的时候,你对于“今天”关于学习的最后印象只会是“累”。 “后天”、“大后天”......每一天都以“累”的感觉最为结尾点-----那么这个“累”就是你带给每一个“明天”的学习痛苦感。这种”累“的感觉会累积变浓,因为每一天关于学习最后的那个感觉都会留下来,积累在你潜意识情绪认知里面。你因为一次次过度学习,从而导致了一次对学习的厌恶感的积累。——可笑你得不偿失! 而这正是多数人的做法:趁着精力十足拼命学习,学得无休无止,直到精疲力竭才罢休。哇塞,今天***好有成就感,我学了满满一天,好有收获!——看到没,这种人很快会懈怠下来。 你看到他第二天,第三天可能就去看电影去玩耍了,他说,那是劳逸结合,他说有学就要有玩……从我独特的角度来看,此人每次如此耗尽一天“彻底”学习的后果是,在他潜意识印象中,会不断累积对学习的厌恶感,因为他总是在学习达到疲劳低谷点的时候才结束,自然有一种“学习使人疲累”的累积印象。 所以,他的那种学习方法不长久,因为一个人如果不是经过科学合理的调节,自然而然做到一个“精力旺盛”+“想要学习”的每一天,那是很少见的。当然,有时候他也会精力状态,但没有合理利用起来,居然还被他一次性刷爆了! 再者,他所谓的“收获满满”如果有一天遭受到打击,比如,现实证明他所学一无是处的时候,他心中就会倍加懊悔,懊悔当初那些拼命学习的付出是否值得,而这个懊悔的对象无疑是「学习」,他以为无用的学习使得他之所学无用武之地,在抱怨学错知识内容的同时不可避免的是他也会对「学习」行为本身产生一度的怀疑。 你看,一个人对学习的厌恶,对学习的恐惧,就是如此积累而来的。现在,你说,一个人对学习的厌恶是自然由来的吗?人是不爱学习的吗?人是可以热爱学习的,但是需要方法,需要遵从人的心理特点。 当我说到这里的时候,请你听从我的建议:无论是什么学习,如果有这件事情来说对你重要,也有必要,但是你却讨厌它,那么请你在讨厌的时候立马去学习它,学到你喜欢它的时候立刻中断它。 因为人都是追求快乐的,你学到情绪快乐的时候就中断,你的情绪就会带领你再来领略一次那种似曾相识的快乐,即便你的情绪不会主动带你来,也不要紧,因为你至少不会在心理上抗拒了。 当你看到以上的观念的时候,可以按赞和关注我了,因为我第一次在这里说这个东西,有幸,你也看到了。所以,是缘分,我谢谢我自己,这是一个多么好的观念呀,不敢说你在别的地方有没有见过,但是,在我的认知范围内,把这个观念用于学习,真是一种创造! 正式高效率学习1.2 第B步:回顾 看完一章之后,这一步简直轻松,一页一页翻过去,对主要知识点、概念,脑子里有一个回顾,知道这一章有讲什么内容。 第C步:做题 a计划: 找例题,做例题 (1)不看答案,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做完对答案,紧接着完整抄一遍标准答案 (2)去章后看看有没有会做的题目,有会做的就做下去 (3)没有就跳回来看第二个例题,方法一样——如此循环往复 以上流程,如果五个例题抄完仍然没有头绪,那么太好了,说明你还没有理解教材,或者你的基础不扎实,这个就更好解决了:进行b计划 b计划: 遇到这种阶段性的困难,只能加强对教材的针对性理解。在例题解答答案步骤中圈出那些重复出现的关键词以及章后题目含有的术语,再进一步去阅读相关知识点的概念、案例、图表。接着回来做题。如果不行,更加简单了:进行c计划 c计划: 能让你进行到b步骤的书,我有理由相信那应该是类似《固体物理》一类的教材了,其他弱弱的学科如电工等等等等,基本上不会让你做了五个例题、抄了五个例题,你连一点头绪都没有。所以,你的操作如下:放下书本,去热爱生活吧。 另外,我在送你一个礼物:当一本教材用如上的方式进行完毕,请你及时从网上寻找一份有详细答案的试卷做一次测试! 如果成绩达不到你心中的目标,请自觉决定安排时间重新学习、巩固、提高。这是对于自己有高要求的学霸说的。 这个测试建议实际上对渣渣具有更多现实意义:如果在测试中不及格,你需要重新加强课本的学习。以此,拯救了一大片期末会挂科的渣渣们。你总不至于在看到这个特意提醒的时候,还清醒而且坚定的要和期末考做一锤子买卖吧!? 要讲的话讲完了,前前后后花了好多是时间修改文字。另外在补充一下我按这个方法进行时的一般作息。 作息: 1、我一般6点30分醒来,写晨间日记。上面会写…… A:心态准备 我现在心情有点糟糕,还想睡觉,但是八点需要良好的心态来进行正式高效学习,所以,我必须振奋起来,加油! B:行动准备 为了确保八点正式高效的学习,我应该吃好早餐,天不冷的话,应该小跑一会儿,太冷的话,那就神伸懒腰好了,总之,要让心情愉悦起来~ C:物质准备 应该去买水、巧克力……”写着写着,就清醒了过来。我不确定刚刚起床要不要再床上像猫一样的坐着不动停留几秒,听说有利健康,不错,很有利健康,我的尝试是这样的:为什么坐着?躺在不是更舒服吗?——没错,我又睡了几个小时!----这就是好处吧吧吧。 反正就是此类日记记录每天重复差不多的唠叨,长时间的进行。我发现,这对于我来说,最大的作用应该是暗示的作用——或者说,我有意于使它培养出一种条件反射。我喜欢这样,因为我喜欢——简单的勾勒,不是很长。 我把笔记本放在床头,一起来,就里面写第一个字,“2015年……”之后就自然起来了,朋友,记住一条简单的惯性定律:静止的倾向于静止,运动的倾向于运动。不知道一件事情怎么开始才合适?先去做10分钟。不知道怎么和女孩搭讪?立马过去说一声:“你好!……”后面的你自然会接着说。动起来,运动的倾向于运动。我真喜欢这句话。 2、我也有睡过头的时候。 我看到有人因为一次计划的中断他就放弃了整个项目,我觉得他实在是愚蠢啊。比如我昨天打算早起学习的,可是济南雾太浓(刚刚接到济南大雾黄色预警,不妙啊),我以为是天没亮,结果晚起了两个小时。 我难道不学了?对的,很多人正是这样做的。如果他在睡过头到中午才起来,他就很懊恼,**,一天就这样悔了,算了,算了,今天下午还是好好玩吧,明天一定要早起!——这真是愚蠢啊。 你没想到吧?第二天还是一样哎!长时间这样,效果很不好,你知道吗?当最后任务期限要截止的时候,你就焦躁不安了,你开始感叹时间他妈太快,自己不知不觉又荒废了这么多时间!……一连的情绪爆炸……哎。 晚起了,就接着计划一天可利用的时间就行了嘛……有什么大不了? 同样,长期的计划要是因为不得已有一天两天的中断也没有关系,接着进行就行了嘛!……有什么大不了?非要让一时的缺失造成长期的隐患?! 3、能量值爆发期 每个人的高能学习时间段可能不一样。但是我要强调一个词「预计」。观察自己长期的活动状态,我认为,预计自己能量爆发态出现在上午8~10,下午2~5点,晚上6:30~10点,一共八个半小时。 所以,我会为了这八个小时做了很多额外准备,比如,中午午睡就是必要工作;下午5点40左右,我可能会眯一会,这也是必要的工作;休息间隙用牛逼的耳机听喜欢的音乐,是必要的工作;个人爱好,俯卧撑也是必要工作;巧克力也是…… 总之,都是为了保证这八个半小时的高效利用而准备(实际上达不到8个半,8~10点休息10分钟,下午2~5点休息10*2,晚上6:30到10点,10*2,因此学习纯时间是7小时40分钟)。 因为里面提到下午5点40左右的小睡,那个时候并不困,是为了防止晚上三个半小时产生疲劳而提前进行的小睡眠的。在疲劳来临之前休息放松是最好的缓解疲劳的方法,你没有听说过吗?你听说过,所以,我再一次提醒你而已。 CourseWhale是针对海外留学生量身定做的题库集学习平台,帮助学生解决课业难,考试难,复习难,毕业难等问题。通过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测验,课后作业,学期论文等,使他们能够轻松应对留学生活。 海外留学,考试必备。CourseWhale, 助你无忧。
如何平衡学习,社交,睡眠三者的平衡? 据说,每一个国外的大学的学生,都被一种恐惧深深的笼罩着,那就是著名的3S定律:Study,Social,Sleep,You can only choose two. 学习,社交,睡眠,这三件事情本都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三者并存,似乎对于现在的我们是件无解的事情。 不过,魔咒就是用来被打破的,今天我就来告诉你怎么在多重任务压力下,依然玩的开心,睡得充足。 1. 了解自己的工作pattern 不管做什么事情,一定要先了解自己。这种了解是建立在不强迫自己做任何事情的情况下,观察感受自己自然而然状态下的生活习惯。 首先是工作时间。比如有些夜猫子,只有到晚上10点之后才有工作热情,过了12点更是效率奇高,但早上起来总是昏昏欲睡,整个上午都脑子发木反应很慢,分分钟用生命诠释早起毁一天。如果你是这样的人,那么就不要再逼自己早睡早起了。把任务安排到下午和晚上,用自己精力最充沛的时间来完成所有事情。虽然我们都知道把生物钟调整到一个合适的范围有助于身心健康,但是这个过程是漫长且艰难的,在任务繁多且压力重大的时候,放弃工作效率最高的时间段逼自己早睡,总有点得不偿失。但是如果在假期或是任务量比较轻的时候,可以尝试着调整一下自己的作息时间,当任务再来的时候,根据自己新的生物钟调整工作时间。 其次是工作时长。拿小编自己举例来说,就是典型的工作起来根本停不下来,一篇文案写到一半停下来,再次进入写作状态可能要一个小时的时间。所以小编从来不会给自己安排连续类似一天一小时的学习和工作计划,而是会挑自己有整块时间的日子,拿出一个上午或一个下午的时间来完成一项具体的工作。但小编身边也有很多好朋友,和小编刚好相反,两个小时之后就会非常疲劳注意力无法集中,所以小编就会建议他们去做一天一小时的计划,每天完成一部分,长期累积达到最佳成果。 最后是工作习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习惯,有些人喜欢边吃零食边工作,薯片就是最大生产力,有些人喜欢边听音乐边工作,摇滚民谣轻音乐根据音乐变化心情,还有的人一定要跟别人一起学习才能注意力集中,自己一个人会忍不住玩手机。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最重要也是最普遍的一件事情,手机。当然,没有手机和wifi人还是会活下去的,但是如果你真的关机就会很焦虑怕错过重要信息的人,那就不要关机了,开着手机放在一边,有信息随时看得到,没信息就不碰,总之不给自己总是玩手机的理由,安安心心工作就好。当你发现自己特有的工作习惯的时候,一定要利用好,好好发挥他们的作用,保证能达到最佳的工作状态。 总之,保持对自己的了解才是对抗任务和压力的制胜法宝。很多习惯也许你很想改,或者羡慕别人有所谓更好的工作pattern,但是其实每个人都是不同的,适用于别人的不见得适用于自己。如果你的工作习惯会让你真的很舒服工作效率很高,不如就顺应自己的内心和天性,避免自己陷入恶性循环导致心态崩溃。等到不忙的时候,再慢慢修正一些不喜欢的习惯。 2. 明确所有的Deadline 每次有小伙伴来问小编怎么做时间管理,小编的第一句话就是,学会做Deadline Tracking。虽然很多人都知道Deadline很重要,我们做事情需要Deadline,但却总是忘记及时明确标注所有的Deadline。 大部分情况下,我们需要完成的任务都会有他人给出的明确的Deadline,比如明天交稿子,下周三有个paper due,31号要写完月度总结,这些Deadline非常的明确,所以一定要在知晓的第一时间就记录下来,不管是备忘录,日历,还是自己的记事本,第一时间把这些时间点记录下来。 还有很多时候,Deadline不是特别明确的,比如尽快,下个月,年底,两周之内这些,可能没有具体日期可以写在日历里,但是依然不要忽视给这些一个明确Deadline的过程。给出明确Deadline要根据任务的具体情况,也要根据自己目前的日程,有些小伙伴常常会忘记或是拖延到最后一天才开始做,但也有些不好的习惯是拿到任务的第一天就开始,不管自己忙不忙。比较合理的方案是,先分析任务本身的工作量,看看需不需要分成几个部分来做,然后再看自己的日程,把任务穿插在自己不忙的时候。然后,不管是一整个任务,还是一个任务被分开的几个阶段,都要像有具体Deadline的任务那样找一个具体日期,写进去。而且也要保证自己像有Deadline任务那样,就当做那天要交给别人一样,按时完成。 最后,千万不要忘记keep tracking,Deadline很多时候是定下来就不会变的,一定要按时按量完成,Deadline定在那里就是那里了,要给自己一个Deadline不可打破的信念。 3. 全局概念 说完Deadline,有很多小伙伴就跃跃欲试想把自己的任务排上日程了。但且慢,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全局概念。小编身边有很多小伙伴,是时间规划的狂热爱好者,每天的时间按半小时划分,任务排的满满当当,但却很少有人能真正按日程走完一天。很多时候都是上午拖到下午,今天拖到明天。 所以小编在这里也不建议大家把Deadline做的过于细致,任务密集时可以做成To do list的形式,以某一天,某一周,甚至某一个月为单位划分开。尤其是对于那些并没有把握会花费多久的任务来说,如果Deadline排的过于紧张,很可能导致自己紧张焦虑,反而降低工作效率。做一份To Do List,每完成一项就划掉或打钩,保证自己在某个Deadline之前完成某一份To Do List即可,不仅会加深成就感,也会让心态更轻松的。 4. 日程不等于工作时间规划 很多小伙伴似乎都误会了日程表的作用,其实不管是工作,还是social,甚至于休息,都可以规划在日程里。 比如你刚刚飞到国外的前两天,不如就在日程里给自己留出倒时差的时间,即便睡不着,也休息休息不要考虑工作。 比如周末有朋友过生日,也记得在自己的日历上标出来,留出时间给生日聚会,以免到时候安排了工作错过了和朋友一起开开心心玩的机会。 总之,工作很重要,但是不是生活中唯一重要的事情。把所有事情都好好规划一番,喜欢的电视剧更完了那就挑一天刷完,不要想自己第二天有个策划案要写,同样的,打开电脑写策划案的时候,也就不要想着周末跟谁出去玩了。规划好时间的目的,其实就是希望做每一件事能够精力集中,专时专用。 在这里再介绍一个很简单但却很好用的东西,color code。把不同类别的事情,用不同颜色在日历上标注,不仅简单直观,还能让时间规划更有乐趣。值得注意的是,不仅学习工作休息可以用颜色区分,如果同时有很多类型的工作,也可以分配不同颜色,比如学业上的,实习公司的,不同社团的,都可以分配各种各样的颜色。 总之,时间规划不仅仅是科学合理的安排时间工作,更是一门好好生活的艺术,给自己时间工作,也不要忘了给自己时间休息呀。 5. 效率优先 如果你是一个时间规划新手,觉得明确Deadline真的很难,或者你是选择恐惧症重症患者,选个颜色能纠结一小时,那么,我的建议就是,开始工作吧,别太纠结了。在多重任务的压力下,永远记得一个原则,效率优先。如果你觉得Deadline真的很难找,那么就都做成To Do List,做完一项划掉一项,有了新任务就继续加长这个list,如果选颜色很纠结,那就直接在任务前面标注上social,休息,社团等tag。 另外,如果你规划好了今天的任务,但真的已经很累了,那就休息一下吧,重新看看自己的任务,有没有可以稍稍拖延一天的,加到明天的日程中完成。无论何时,要保证自己的专注,适当灵活的转变一下时间的使用方法,只要无伤大雅都可以接受。不过千万不要把这种灵活当做借口,让拖延变成常态。也不要把一个任务一拖再拖,跟自己定下一些规则,比如同一个任务只能拖一次,或者是每天只有一个名额给可拖延任务。别让自己太轻易就逃避压力,但也记得在忙和累的时候不要太push自己,效率永远是第一位的。 最后当遇到完成度vs完美度的选择时,如果不是特殊情况,记得完成度优先考虑。很多人说,80分只需要60分努力,而90分需要100分努力,这句话不无道理。很多时候我们拖延,效率低其实都是为了最后那10%,我们为此花费了成倍的时间精力,但往往对于结果影响并不大,可以说是得不偿失了。当然,我们完成工作需要仔细认真,精益求精,但如果有一些非常细节需要耗费很多精力的,适当放弃也是一种负责的态度。 6. 端正心态 工作可以完不成,但是心态一定不能崩。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自己任务多,很累,很烦,但multitask不是能力,而是状态,更多的时候,并不是我们不能做到,而是还不习惯这个工作量。从心态上来说,这种时候不要着急否定自己,觉得自己能力差或者是很失败,及时调整安排,适当给自己更多休息的时间,最终达到一个充实但不劳累,放松但不轻松的状态。 “虽然生活中我们总是有很多事情要做,但其实好好规划一下我们并不会整日忙碌没时间休息的。大名鼎鼎的3S定律,其实更多的只是对生活的调侃,并不是真的要去纠结要舍弃哪个。Work Hard,Play Harder其实很容易就能做到。 从现在开始,做做时间规划,然后开心愉快而忙碌的生活下去吧。 CourseWhale是针对海外留学生量身定做的题库集学习平台,帮助学生解决课业难,考试难,复习难,毕业难等问题。通过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测验,课后作业,学期论文等,使他们能够轻松应对留学生活。 海外留学,考试必备。CourseWhale, 助你无忧。
CourseWhale在线题库平台,助力海外学子再攀高峰 1872年,中国第一批留美幼童远赴重洋,抵达美国,虽然经历的短暂的三年时间,但是这一批幼童中却出现了那个时代里,扛起了中国命运和前途的一批人。所有的人突然意识到,西方的科技和教育,已经是全人类最领先的,要想发展,必须要向他们学习。但由于历史关系,留学海外,只能停留在少数阶层的少数人。就算到了新中国成立,碍于中美关系,在改革开放前,留美这件事儿都一直没什么太大的突破。然而,中美关系正常化,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留学事业迎来了大发展。到21世纪的今天,据统计,每年只赴美留学的中国学生就接近30万人次。这些留学海外的学子大多都在学成之后归国,在国家的发展中扮演的各式各样的角色。然而,留学事业也不总是一帆风顺。 在一份2015年至2019年进行的留学生问卷及第三方问卷调查数据显示,79%的留学生在留学第一年内,因为不熟悉海外课程规范导致挂科,其中更有被开除者;61%的学生因为课业压力过大或者达不到学业标准,导致其无法在4年制的大学生涯中按时毕业白白丧失众深造或就业机会;95%的学生需要在课余时间,通过其他方式弥补学业进度的滞后,其花费则额外多出了上万美金。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是否有一款产品可以帮助海外学子解决这些学业问题呢?有,但效果却不理想。 在北美,留学生较多使用的在线学习平台包括quizlet,coursehero等。quizlet作为一个学习辅助工具,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可以获得一定的效果,但专业度相对较高的问题就很难解决;同时,内容也过于繁杂。Coursehero,同样内容繁杂,要找到具体的目标内容也相对困难;同时,上传的资料不一而从,且使用Coursehero的成本十分高昂,由于内容繁杂,存在成本浪费的问题。除此之外,由于中国留学生往往不太关注且均为英文的合约内容,导致部分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自动续费,扣费,给用户造成较大损失。为了避免前面提到的种种问题,市场上需要一款对中国留学生更加友好的产品。而这,也成为了CourseWhale学习平台诞生的背景和契机。那么CourseWhale是如何运作的以及如何创新的呢? CourseWhale在线教育平台花费了巨量的人力和物力研究了北美教育系统以及相关的课业特点,整合了相当一部分北美高校的专业相关题库集作为用户的日常学习辅助参考资料,页面非常简洁,仅通过一个搜索框或者检索引导就能很容易地找到用户所在的学校以及相关专业的所有资料。此外,也可以通过右上角的索引进入资源库进行检索,简单快捷。成为注册用户之后,就可以收藏自己的学校,及时查看相关题库集的更新。费用方面也非常友好,前期CourseWhale提供了大量的机会给新注册用户免费的使用时限,并且后期收费也相当的低廉(如此就解决了在其他平台存在的花费过高的问题)。除此之外,CourseWhale在线题库平台更是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用户交互系统,鼓励更多的海外学子在平台上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
国外常备网站 CourseWhale在线题库平台,助力海外学子再攀高峰 1872年,中国第一批留美幼童远赴重洋,抵达美国,虽然经历的短暂的三年时间,但是这一批幼童中却出现了那个时代里,扛起了中国命运和前途的一批人。所有的人突然意识到,西方的科技和教育,已经是全人类最领先的,要想发展,必须要向他们学习。但由于历史关系,留学海外,只能停留在少数阶层的少数人。就算到了新中国成立,碍于中美关系,在改革开放前,留美这件事儿都一直没什么太大的突破。然而,中美关系正常化,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留学事业迎来了大发展。到21世纪的今天,据统计,每年只赴美留学的中国学生就接近30万人次。这些留学海外的学子大多都在学成之后归国,在国家的发展中扮演的各式各样的角色。然而,留学事业也不总是一帆风顺。 在一份2015年至2019年进行的留学生问卷及第三方问卷调查数据显示,79%的留学生在留学第一年内,因为不熟悉海外课程规范导致挂科,其中更有被开除者;61%的学生因为课业压力过大或者达不到学业标准,导致其无法在4年制的大学生涯中按时毕业白白丧失众深造或就业机会;95%的学生需要在课余时间,通过其他方式弥补学业进度的滞后,其花费则额外多出了上万美金。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是否有一款产品可以帮助海外学子解决这些学业问题呢?有,但效果却不理想。 在北美,留学生较多使用的在线学习平台包括quizlet,coursehero等。quizlet作为一个学习辅助工具,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可以获得一定的效果,但专业度相对较高的问题就很难解决;同时,内容也过于繁杂。Coursehero,同样内容繁杂,要找到具体的目标内容也相对困难;同时,上传的资料不一而从,且使用Coursehero的成本十分高昂,由于内容繁杂,存在成本浪费的问题。除此之外,由于中国留学生往往不太关注且均为英文的合约内容,导致部分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自动续费,扣费,给用户造成较大损失。为了避免前面提到的种种问题,市场上需要一款对中国留学生更加友好的产品。而这,也成为了CourseWhale学习平台诞生的背景和契机。那么CourseWhale是如何运作的以及如何创新的呢? CourseWhale在线教育平台花费了巨量的人力和物力研究了北美教育系统以及相关的课业特点,整合了相当一部分北美高校的专业相关题库集作为用户的日常学习辅助参考资料,页面非常简洁,仅通过一个搜索框或者检索引导就能很容易地找到用户所在的学校以及相关专业的所有资料。此外,也可以通过右上角的索引进入资源库进行检索,简单快捷。成为注册用户之后,就可以收藏自己的学校,及时查看相关题库集的更新。费用方面也非常友好,前期CourseWhale提供了大量的机会给新注册用户免费的使用时限,并且后期收费也相当的低廉(如此就解决了在其他平台存在的花费过高的问题)。除此之外,CourseWhale在线题库平台更是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用户交互系统,鼓励更多的海外学子在平台上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 留美归来,为什么我放弃高薪职位去为留学生做CourseWhale学习平台 如果说人生需要什么目标,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就是找一份体面的工作,等到适婚之年,娶个老婆,生两个孩子,父慈子孝,也算得人生圆满。在中国,这是再普遍不过的想法了。 2008年我留学美国,当时去留学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国外的教育系统跟国内非常不同。西方教育注重实验和实践,而且美国是全世界教育最先进的地方,也是全球最强大的国家。去美国就是想开开眼界,学一些新东。而真正到了美国,开启留学生涯,才发现自己是too young too simple。 众所周知,中美的教育系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主要在于:我国的小学,初高中课业繁重,大学相对轻松;而美国是小学,中学主要培养兴趣,动手能力,大学才学习专业技能知识。一般大学毕业了就要步入社会,因此大学时期,培养实践实验能力,认识社会,如何利用学科知识改造社会是美国大学的日常。在我刚去美国的时候,各种不适应,文化上,语言上,课程系统上,在美国的前两年,我几乎牺牲了我所有的业余时间,现在想起来仍然唏嘘不已。幸运的是,我最终挺过来。当时我认识的一批中国小伙伴,当中有好几个都延迟毕业了,有个别的甚至没毕业,还有的被开除。 为了应对学业问题,付出的代价是极高的。那时候互联网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很多事情都要靠自己去想办法。对于课程系统和规范的不适应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加上有些同学语言不是特别好的话,想要取得一个好结果非常困难。回国之后,接触到国内各式各样的在线教育平台,不禁感慨,如今的孩子们可选择的余地大多了,而且线上教育不限时间,不限地点。相比传统线下教育,非常友好。我突然想,如果有一个专门的在线学习平台,去帮助远在海外的留学生去解决他们的问题,那真是太棒了。就抱着这份执念,组起了团队,一晃就是两年。终于,CourseWhale上线了,目前已经收录了北美上百所学校,近千门课程的相关题库集。 为了更好地提高海外留学生的适应能力,CourseWhale学习平台的语言设计为中英文结合的网站,用户可以通过主页的搜索,非常轻易地就能找到自己的学校,再在学校目录下面找到自己的专业课,以及该课程的所有题库集。操作渐变,像极了早期的傻瓜相机,连网络小白都可以轻松掌握使用。其次,注册成为会员,即可收藏关注自己的学校和课程,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会更快捷方便。另外,我们也设计了交互板块。如此,就能有更多的用户成为内容产出者,CourseWhale也能真正成为一个大家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 当然,还有一个问题是用户非常关心的,那就是费用问题。CourseWhale采用会员制,前期我们会给注册用户一个短期的免费试用,但长期的使用需要成为付费会员。此外,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内容产出者,为了能够使我们的学习平台多元化,我们也加入了知识共享的元素,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设计交互窗口的初衷。在海外的学子可能对quizlet,masterclass,coursehero都不陌生,这些我也都用过。要么收费高昂,要么即使付费了,也很难找到自己想要的资料,各项成本都太高。用中国人的说法就是“不接地气儿。” 馍得一口一口吃。现阶段的目标是做好内容和渠道,运营期间,还会继续扩大我们的题库范围,以及跟我们合作的志愿者数量。CourseWhale的愿景,就是要成为一个精准,高效,有价值的留学必备学习平台。 留美十大网站,你真的全了解吗? 如今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留学美国已经不再是难于登天的事情了。根据调查,光每年赴美的留学生总数就接近30万。那么如此多的中国人在北美学习生活,在完全不同的环境下,有哪些网站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适应呢?我们一期来看一看吧。 一.U.S.NEWS 去美国留学之前,当然得选学校啦。那么美国有4000多所学校,到底要选哪一个呢?网上那么多信息到底要相信哪一个呢?知道了U.S.NEWS就不用愁啦。U.S.NEWS发布的美国大学排行榜,是美国国内公认的最权威的网站。每年九月份都会更新一次,包括每所学校的各项费用等。我们常听到的TOP 10, TOP30,等等就是他们编,不,发布出来的。看这个网站没错啦。 二.Niche榜单 选好了心仪的学校,当然要去了解一下学校的风土人情呀,学校环境呀,食堂的饭菜呀等等。那么有了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niche.com&urlrefer=02977f8ace52ac20042d1aab057c9752,就可以去上面看看自己的未来学校如何,方方面面都有哦。所有的都是由在校学生投票评价而来的。另外还有一些榜单之类的,类似最佳校舍,最佳食堂等。当然,如果你选择学校的标准是学校环境和美食,那么你必须看一看这个啦。不过小编建议你同时再参考一下上面的学校排名,就更完美了。 三.Craigslist 美国高校少有提供校舍的,大多数情况下,学生都得自己租房子。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该上哪个网站才是最靠谱得呢?答案就是sfbay.craigslist.org。这个网站呢,就像一个百宝箱一样,里面得房屋租赁栏目,房源都比较靠谱,图片也非常清晰。最重要的是,它还有其他非常多得栏目啊,因为它是一个巨大无比得分类网站,老美超级喜欢,因为实在是太实用了,运气好的话,还能找到女朋友啊。 四.Abebooks 在美国读书,这个网站真的不得不知啊。知道为什么吗?因为美国的教科书,教辅材料实在是太太太贵了。一本书动辄几十刀,上百刀。知道这个时候有多怀念某宝吗?当然了,尊重知识产权是我们的态度,坚定不移。因此,买二手书就成了最佳选择,至少,二手书也是正版图书呀。 五.CourseWhale 刚去美国,课程系统不熟悉?语言跟不上?融入有困难?不能等,耽误了学业后面一系列的安排不都是出问题了?不过没关系,有了CourseWhale就能把心搁在肚子里。最专业,最便捷的学科检索网站,囊括北美各高校各科目的相关题库集。当然,很多同学会提到coursehero,quizlet,都9012年了,总得有些新鲜的东西,再说要么死贵,要么不好用。 六.Priceline.com 美国的国土面积仅次于中国,但不像中国有很多不适宜居住的地区。基本上美国东西南北都有不同的地域特色,不管是人文风光还是自然风光都很值得去探索。因此,没有一个专业的旅游网站是不行的。作为全美最大的在线旅游公司,priceline能够提供一站式的旅游服务,是旅行必备黄皮书。 七.Yelp 民以食为天,美国虽然肉类居多,但因为其为移民国家。因此,在美国也能吃到各个国家的各种美食。而yelp作为美国著名的商户点评网站,其实跟咱们国内的大众点评一样,在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关于一个餐厅或者旅馆的所有信息以及网友对其评价。它能够为我们的胃提供非常好的建议。 八.Eatstreet 实在不出门,那点个外卖吧。Eaststreet是美国非常流行的网上订餐平台,与超过15000各餐厅合作。不过呢,美国地大人少,至于配送时间,可能没国内效率高。但是,咱可以提前订么不是。 九.Facebook,Twitter 关于脸书和推特就不必多说了,扎克伯格和推特总统在国内如雷贯耳。但是在网络上社交,小编觉得还是不如出去party开心呀。 十.Job Search Engine 本科三四年级的时候,一定要多关注职场,多寻找实习机会。当然,前提是并无计划读研或有其他安排。进一步与美国社会更全面地接触,相信能帮助大家更充分地了解美国社会。不管以后留美还是归国,相信都有很大帮助。 当然了,除了上面的网站还有无数其他的网站,但是了解上面这些网站,最起码已经可以帮助大家在美国解决大部分难题了。
在美国工作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CourseWhale,海外留学,考试必备。请登录: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coursewhale.com%2Fhome.&urlrefer=007b2eee2e078a6884ec52b071a8f8c5 Check it out! 上班迟到 作为榜首,迟到是所有雇主都痛恨的事情。上班准时是作为一名员工最基本的要求,准时到达公司,及时调整状态,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工作中,千万不要让工作中的事物像弹簧般突如其来的压向你。 02 开会迟到 开会迟到是对工作伙伴、会议主持人的不尊重,一个人的迟到可能会浪费一群人的时间。学会设身处地的为他人想一想哟~ 03 态度消极 如果你总是以悲观或者消极的态度回应建议,会让人误以为不合作,所以尽量避免在工作中使用“那不行”,“听起来有点困难”,或者“我不知道该如何开始”等词语。虽然繁忙的工作会让你想要有所抱怨,但将这些抱怨脱口而出就会显得你相当不专业,尤其是当你每天都从抱怨中开始工作,久而久之,大家都会对你避之而不及。没什么能比对付悲观同事更费神的事啦~因此,一旦发生了问题,抱怨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影响解决问题的效率。取而代之,我们应该要把精力集中在出问题的地方,从中吸取教训,学习成长。 04 谈论与工作无关的极端问题 八卦总是办公室文化的一部分,然而在某些极端问题方面,千万注意措辞,在你的话匣子打开之际先想想这样的言论是否符合现在的场景。虽然美国言论自由,但你的老板更有自由选择听自己想听的话,从而可能因为不喜欢听到你所说的内容而解雇你。 05 征集签名、志愿者和捐款 在穿梭于办公室的小隔间之间前,请先向你的同事请示原因,并且阅读公司政策和相关程序手册,因为大多数公司禁止员工出于个人原因征集签名、志愿者和捐款,尤其是在上班时间,因为许多老板认为这是具有破坏性的。 06 在社交媒体上吹捧 你的公司可能有特定的政策,教授你如何使用社交媒体,因此熟悉你的员工手册十分有必要。通常情况下,使用社交媒体投诉上司,同事或客户,分享公司秘密,以负面方式代表公司,或发表攻击性评论时,许多雇主会对你采取负面看法。 07 工作时沉迷社交媒体 即使你没有发布过激言论,让你的老板总看到你在工作时使用社交媒体,除非与工作相关,否则会令人感到反感。 08 对每一项新任务提出20个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不是什么愚蠢的问题,但却令人讨厌,因为这说明了你没有认真思考或者并不想做这件事。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当你收到新任务时收集关键问题,有组织的提出,而不是脱口而出。 09 不良的卫生和着装习惯 良好的卫生和着装习惯会让你看起来是在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反之,则会让你的老板质疑你是否会将对自己的表现态度延伸到你的工作上,从而失去晋升,与客户见面或在会议上代表公司等机会。 10 变成懒虫 无论是在办公桌旁还是在休息室,办公室懒人都不会被恭维。设想一下当你堵塞办公室的厨房水槽并将垃圾留在周围时,你想让谁帮你清理干净?乱糟糟的环境只能表明你缺乏责任或考虑,傲慢并且不成熟。你的工作环境是你的习惯的最直接反应,千万不要期望你的同事能处理你的烂摊子,这将是一种不尊重和不客气。 11 病假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果你每几周就会生病,那么晋升将和你永远无缘。所以体弱多病的小伙伴们赶紧去健身房锻炼身体吧! 12 卖小物品 虽然几乎每个办公室都有一两个为孩子出售饼干的人。 但一些公司禁止在工作中兜售小商品,因为它占用了工作时间,使人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 一旦打破这一规定很有可能会被解雇。 13 会议期间分心 就如同驾车时发短信非法的原因一样,一个人不可能同时完全集中在两件事情上。发短信、在笔记本电脑上浏览网页、即时消息、发送电子邮件,只要在会议期间做任何一件其中的事情都会让会议中的其他人,尤其是您的老板,觉得你没有集中注意力。他们知道虽然你的屁股坐在在椅子上,但你的头脑正在漫游。 14 整天打私人电话 在工作时间与朋友或家人交谈或发短信是不专业的,可能违反公司规定。 更重要的是,如果谈话内容微妙,那么一定要保持私密,因为这些消息可能会像野火一样迅速传播,造成不良影响。毕竟办公室八怪的力量你懂的~ 15 过分八卦 也许那个闻起来像法式洋葱汤的新人并不是你最喜欢的人,你也不应该散布关于他的流言蜚语。对每个人表现出友善的态度,会让你加入更多不同的团队,并显示你拥有管理能力。接近一半的雇主认为他们会对一名参与办公室八卦的员工的搬迁进行三思。 16 多管闲事 好奇心可以有,但仅限于关心谁是新雇员,否则就是多管闲事,尤其是你想通过看老板的档案,看看三个隔间前的那个女人的工资。 17 顺手占公司便宜 如果你只是打算周末在家工作而拿一打纸和几支笔回家是可以接受的行为,但是,当你突袭纸仓,闪存驱动器,笔记本和文件夹时,你基本上是从公司窃取钱财, 所以每次顺手拿点什么的时候问问你自己是否真的用它来工作,如果没有,就把它留下吧。 18 工作时喝酒 一些雇主会在冰箱里储存啤酒,并主持每周快乐时光,然而有些公司却没有。 如果你为后一类公司工作,在工作中饮酒是一个轻松解雇你的方法。即使社交饮酒是公司工作文化的一部分,在工作中频繁地饮酒仍然不是一个好主意。 19 在工作时间找其他工作 比起沉迷社交媒体或打电话,在工作时间找其他工作更加糟糕。 你可能会立刻被你的现任老板解雇。 海外留学,考试必备。CourseWhale, 助你无忧。详情请登陆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coursewhale.com%2Fhome&urlrefer=d9dd44739d1aec8e8d59330c83fa1134查看。
CourseWhale:在美国工作的注意事项 CourseWhale,海外留学,考试必备。请登录: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coursewhale.com%2Fhome.&urlrefer=007b2eee2e078a6884ec52b071a8f8c5 Check it out! 上班迟到 作为榜首,迟到是所有雇主都痛恨的事情。上班准时是作为一名员工最基本的要求,准时到达公司,及时调整状态,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工作中,千万不要让工作中的事物像弹簧般突如其来的压向你。 02 开会迟到 开会迟到是对工作伙伴、会议主持人的不尊重,一个人的迟到可能会浪费一群人的时间。学会设身处地的为他人想一想哟~ 03 态度消极 如果你总是以悲观或者消极的态度回应建议,会让人误以为不合作,所以尽量避免在工作中使用“那不行”,“听起来有点困难”,或者“我不知道该如何开始”等词语。虽然繁忙的工作会让你想要有所抱怨,但将这些抱怨脱口而出就会显得你相当不专业,尤其是当你每天都从抱怨中开始工作,久而久之,大家都会对你避之而不及。没什么能比对付悲观同事更费神的事啦~因此,一旦发生了问题,抱怨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影响解决问题的效率。取而代之,我们应该要把精力集中在出问题的地方,从中吸取教训,学习成长。 04 谈论与工作无关的极端问题 八卦总是办公室文化的一部分,然而在某些极端问题方面,千万注意措辞,在你的话匣子打开之际先想想这样的言论是否符合现在的场景。虽然美国言论自由,但你的老板更有自由选择听自己想听的话,从而可能因为不喜欢听到你所说的内容而解雇你。 05 征集签名、志愿者和捐款 在穿梭于办公室的小隔间之间前,请先向你的同事请示原因,并且阅读公司政策和相关程序手册,因为大多数公司禁止员工出于个人原因征集签名、志愿者和捐款,尤其是在上班时间,因为许多老板认为这是具有破坏性的。 06 在社交媒体上吹捧 你的公司可能有特定的政策,教授你如何使用社交媒体,因此熟悉你的员工手册十分有必要。通常情况下,使用社交媒体投诉上司,同事或客户,分享公司秘密,以负面方式代表公司,或发表攻击性评论时,许多雇主会对你采取负面看法。 07 工作时沉迷社交媒体 即使你没有发布过激言论,让你的老板总看到你在工作时使用社交媒体,除非与工作相关,否则会令人感到反感。 08 对每一项新任务提出20个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不是什么愚蠢的问题,但却令人讨厌,因为这说明了你没有认真思考或者并不想做这件事。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当你收到新任务时收集关键问题,有组织的提出,而不是脱口而出。 09 不良的卫生和着装习惯 良好的卫生和着装习惯会让你看起来是在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反之,则会让你的老板质疑你是否会将对自己的表现态度延伸到你的工作上,从而失去晋升,与客户见面或在会议上代表公司等机会。 10 变成懒虫 无论是在办公桌旁还是在休息室,办公室懒人都不会被恭维。设想一下当你堵塞办公室的厨房水槽并将垃圾留在周围时,你想让谁帮你清理干净?乱糟糟的环境只能表明你缺乏责任或考虑,傲慢并且不成熟。你的工作环境是你的习惯的最直接反应,千万不要期望你的同事能处理你的烂摊子,这将是一种不尊重和不客气。 11 病假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果你每几周就会生病,那么晋升将和你永远无缘。所以体弱多病的小伙伴们赶紧去健身房锻炼身体吧! 12 卖小物品 虽然几乎每个办公室都有一两个为孩子出售饼干的人。 但一些公司禁止在工作中兜售小商品,因为它占用了工作时间,使人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 一旦打破这一规定很有可能会被解雇。 13 会议期间分心 就如同驾车时发短信非法的原因一样,一个人不可能同时完全集中在两件事情上。发短信、在笔记本电脑上浏览网页、即时消息、发送电子邮件,只要在会议期间做任何一件其中的事情都会让会议中的其他人,尤其是您的老板,觉得你没有集中注意力。他们知道虽然你的屁股坐在在椅子上,但你的头脑正在漫游。 14 整天打私人电话 在工作时间与朋友或家人交谈或发短信是不专业的,可能违反公司规定。 更重要的是,如果谈话内容微妙,那么一定要保持私密,因为这些消息可能会像野火一样迅速传播,造成不良影响。毕竟办公室八怪的力量你懂的~ 15 过分八卦 也许那个闻起来像法式洋葱汤的新人并不是你最喜欢的人,你也不应该散布关于他的流言蜚语。对每个人表现出友善的态度,会让你加入更多不同的团队,并显示你拥有管理能力。接近一半的雇主认为他们会对一名参与办公室八卦的员工的搬迁进行三思。 16 多管闲事 好奇心可以有,但仅限于关心谁是新雇员,否则就是多管闲事,尤其是你想通过看老板的档案,看看三个隔间前的那个女人的工资。 17 顺手占公司便宜 如果你只是打算周末在家工作而拿一打纸和几支笔回家是可以接受的行为,但是,当你突袭纸仓,闪存驱动器,笔记本和文件夹时,你基本上是从公司窃取钱财, 所以每次顺手拿点什么的时候问问你自己是否真的用它来工作,如果没有,就把它留下吧。 18 工作时喝酒 一些雇主会在冰箱里储存啤酒,并主持每周快乐时光,然而有些公司却没有。 如果你为后一类公司工作,在工作中饮酒是一个轻松解雇你的方法。即使社交饮酒是公司工作文化的一部分,在工作中频繁地饮酒仍然不是一个好主意。 19 在工作时间找其他工作 比起沉迷社交媒体或打电话,在工作时间找其他工作更加糟糕。 你可能会立刻被你的现任老板解雇。 海外留学,考试必备。CourseWhale, 助你无忧。详情请登陆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coursewhale.com%2Fhome&urlrefer=d9dd44739d1aec8e8d59330c83fa1134查看。
CourseWhale:在美国工作要注意什么? CourseWhale,海外留学,考试必备。请登录: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coursewhale.com%2Fhome.&urlrefer=007b2eee2e078a6884ec52b071a8f8c5 Check it out! 上班迟到 作为榜首,迟到是所有雇主都痛恨的事情。上班准时是作为一名员工最基本的要求,准时到达公司,及时调整状态,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工作中,千万不要让工作中的事物像弹簧般突如其来的压向你。 02 开会迟到 开会迟到是对工作伙伴、会议主持人的不尊重,一个人的迟到可能会浪费一群人的时间。学会设身处地的为他人想一想哟~ 03 态度消极 如果你总是以悲观或者消极的态度回应建议,会让人误以为不合作,所以尽量避免在工作中使用“那不行”,“听起来有点困难”,或者“我不知道该如何开始”等词语。虽然繁忙的工作会让你想要有所抱怨,但将这些抱怨脱口而出就会显得你相当不专业,尤其是当你每天都从抱怨中开始工作,久而久之,大家都会对你避之而不及。没什么能比对付悲观同事更费神的事啦~因此,一旦发生了问题,抱怨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影响解决问题的效率。取而代之,我们应该要把精力集中在出问题的地方,从中吸取教训,学习成长。 04 谈论与工作无关的极端问题 八卦总是办公室文化的一部分,然而在某些极端问题方面,千万注意措辞,在你的话匣子打开之际先想想这样的言论是否符合现在的场景。虽然美国言论自由,但你的老板更有自由选择听自己想听的话,从而可能因为不喜欢听到你所说的内容而解雇你。 05 征集签名、志愿者和捐款 在穿梭于办公室的小隔间之间前,请先向你的同事请示原因,并且阅读公司政策和相关程序手册,因为大多数公司禁止员工出于个人原因征集签名、志愿者和捐款,尤其是在上班时间,因为许多老板认为这是具有破坏性的。 06 在社交媒体上吹捧 你的公司可能有特定的政策,教授你如何使用社交媒体,因此熟悉你的员工手册十分有必要。通常情况下,使用社交媒体投诉上司,同事或客户,分享公司秘密,以负面方式代表公司,或发表攻击性评论时,许多雇主会对你采取负面看法。 07 工作时沉迷社交媒体 即使你没有发布过激言论,让你的老板总看到你在工作时使用社交媒体,除非与工作相关,否则会令人感到反感。 08 对每一项新任务提出20个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不是什么愚蠢的问题,但却令人讨厌,因为这说明了你没有认真思考或者并不想做这件事。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当你收到新任务时收集关键问题,有组织的提出,而不是脱口而出。 09 不良的卫生和着装习惯 良好的卫生和着装习惯会让你看起来是在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反之,则会让你的老板质疑你是否会将对自己的表现态度延伸到你的工作上,从而失去晋升,与客户见面或在会议上代表公司等机会。 10 变成懒虫 无论是在办公桌旁还是在休息室,办公室懒人都不会被恭维。设想一下当你堵塞办公室的厨房水槽并将垃圾留在周围时,你想让谁帮你清理干净?乱糟糟的环境只能表明你缺乏责任或考虑,傲慢并且不成熟。你的工作环境是你的习惯的最直接反应,千万不要期望你的同事能处理你的烂摊子,这将是一种不尊重和不客气。 11 病假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果你每几周就会生病,那么晋升将和你永远无缘。所以体弱多病的小伙伴们赶紧去健身房锻炼身体吧! 12 卖小物品 虽然几乎每个办公室都有一两个为孩子出售饼干的人。 但一些公司禁止在工作中兜售小商品,因为它占用了工作时间,使人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 一旦打破这一规定很有可能会被解雇。 13 会议期间分心 就如同驾车时发短信非法的原因一样,一个人不可能同时完全集中在两件事情上。发短信、在笔记本电脑上浏览网页、即时消息、发送电子邮件,只要在会议期间做任何一件其中的事情都会让会议中的其他人,尤其是您的老板,觉得你没有集中注意力。他们知道虽然你的屁股坐在在椅子上,但你的头脑正在漫游。 14 整天打私人电话 在工作时间与朋友或家人交谈或发短信是不专业的,可能违反公司规定。 更重要的是,如果谈话内容微妙,那么一定要保持私密,因为这些消息可能会像野火一样迅速传播,造成不良影响。毕竟办公室八怪的力量你懂的~ 15 过分八卦 也许那个闻起来像法式洋葱汤的新人并不是你最喜欢的人,你也不应该散布关于他的流言蜚语。对每个人表现出友善的态度,会让你加入更多不同的团队,并显示你拥有管理能力。接近一半的雇主认为他们会对一名参与办公室八卦的员工的搬迁进行三思。 16 多管闲事 好奇心可以有,但仅限于关心谁是新雇员,否则就是多管闲事,尤其是你想通过看老板的档案,看看三个隔间前的那个女人的工资。 17 顺手占公司便宜 如果你只是打算周末在家工作而拿一打纸和几支笔回家是可以接受的行为,但是,当你突袭纸仓,闪存驱动器,笔记本和文件夹时,你基本上是从公司窃取钱财, 所以每次顺手拿点什么的时候问问你自己是否真的用它来工作,如果没有,就把它留下吧。 18 工作时喝酒 一些雇主会在冰箱里储存啤酒,并主持每周快乐时光,然而有些公司却没有。 如果你为后一类公司工作,在工作中饮酒是一个轻松解雇你的方法。即使社交饮酒是公司工作文化的一部分,在工作中频繁地饮酒仍然不是一个好主意。 19 在工作时间找其他工作 比起沉迷社交媒体或打电话,在工作时间找其他工作更加糟糕。 你可能会立刻被你的现任老板解雇。 海外留学,考试必备。CourseWhale, 助你无忧。详情请登陆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coursewhale.com%2Fhome&urlrefer=d9dd44739d1aec8e8d59330c83fa1134查看。
CourseWhale:留学北美的一些实用网站 CourseWhale,海外留学,考试必备。请登录: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coursewhale.com%2Fhome.&urlrefer=007b2eee2e078a6884ec52b071a8f8c5 Check it out! 关于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这里列出了对大学生最有用的网站。 课堂工具: RateMyProfessors.com 为即将到来的新学期选一个中意的老师,以及为你的老师评分。 CourseWhale.com 准备考试,它能够准确地定位到你地课程,帮助你顺利通过考试。 Evernote 非常棒的一个便条工具 Koofers 一个课程小工具的集合 Piazza 是一个在线问答平台,旨在将学生,助教和教授联系起来,因此班上的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快速回答问题。 学生和教授都可以为自己的课程设置广场中心。 助学贷款/补助网站 FAFSA 可以查询和申请大学补助和贷款的官方网站 Fastweb 一个可以查询和申请大学奖学金的网站 FinAid.org 该网站提供了您需要了解的有关经济援助和大学付款的所有可能信息。 轻松地成为网络上该主题的热门资源。 SimpleTuition非常适合比较学生贷款利率和报价。 大学课本相关网站 Chegg 专业的租借网站,除此之外,Chegg还有其他相关复习等的资料提供 CafeScribe 一个可以下载电子教科书的网站,相对纸质便宜很多。 BigWords.com 同样一个电子课本下载的网站,但种类多,可提供对比选择 VitalSource 一个电子课本下载的网站 买卖网站 eBay 可以卖掉自己不需要的东西,以及买到一些自己可能需要的东西 Amazon 世界最大的在线零售平台 Craigslist 免费的社区服务分类网站 查询网站 Wikipedia 一个很好的百科查询工具 Citelighter 是更有效地撰写论文并保持研究井井有条的工具。 Citelighter是作为Web浏览器的工具栏下载的,以帮助收集研究和引用来源。可以突出显示网页上的研究相关的任何文本并“捕获”。 该应用程序将自动从源中获取必要的书目信息。 捕获,组织和创建是一个简单的三步过程,可通过Citelighter为您收集大部分信息并以多种书目格式(APA,MLA,Chicago)收集源并将其输出。 Yahoo Answers 通过问答来分享和寻找问题的答案 海外留学,考试必备。CourseWhale, 助你无忧。详情请登陆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coursewhale.com%2Fhome&urlrefer=d9dd44739d1aec8e8d59330c83fa1134查看。
CourseWhale:留学北美的实用网站 CourseWhale,海外留学,考试必备。请登录: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coursewhale.com%2Fhome.&urlrefer=007b2eee2e078a6884ec52b071a8f8c5 Check it out! 关于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这里列出了对大学生最有用的网站。 课堂工具: RateMyProfessors.com 为即将到来的新学期选一个中意的老师,以及为你的老师评分。 CourseWhale.com 准备考试,它能够准确地定位到你地课程,帮助你顺利通过考试。 Evernote 非常棒的一个便条工具 Koofers 一个课程小工具的集合 Piazza 是一个在线问答平台,旨在将学生,助教和教授联系起来,因此班上的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快速回答问题。 学生和教授都可以为自己的课程设置广场中心。 助学贷款/补助网站 FAFSA 可以查询和申请大学补助和贷款的官方网站 Fastweb 一个可以查询和申请大学奖学金的网站 FinAid.org 该网站提供了您需要了解的有关经济援助和大学付款的所有可能信息。 轻松地成为网络上该主题的热门资源。 SimpleTuition非常适合比较学生贷款利率和报价。 大学课本相关网站 Chegg 专业的租借网站,除此之外,Chegg还有其他相关复习等的资料提供 CafeScribe 一个可以下载电子教科书的网站,相对纸质便宜很多。 BigWords.com 同样一个电子课本下载的网站,但种类多,可提供对比选择 VitalSource 一个电子课本下载的网站 买卖网站 eBay 可以卖掉自己不需要的东西,以及买到一些自己可能需要的东西 Amazon 世界最大的在线零售平台 Craigslist 免费的社区服务分类网站 查询网站 Wikipedia 一个很好的百科查询工具 Citelighter 是更有效地撰写论文并保持研究井井有条的工具。 Citelighter是作为Web浏览器的工具栏下载的,以帮助收集研究和引用来源。可以突出显示网页上的研究相关的任何文本并“捕获”。 该应用程序将自动从源中获取必要的书目信息。 捕获,组织和创建是一个简单的三步过程,可通过Citelighter为您收集大部分信息并以多种书目格式(APA,MLA,Chicago)收集源并将其输出。 Yahoo Answers 通过问答来分享和寻找问题的答案 海外留学,考试必备。CourseWhale, 助你无忧。详情请登陆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coursewhale.com%2Fhome&urlrefer=d9dd44739d1aec8e8d59330c83fa1134查看。
CourseWhale:留学海外实用网站 CourseWhale,海外留学,考试必备。请登录: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coursewhale.com%2Fhome.&urlrefer=007b2eee2e078a6884ec52b071a8f8c5 Check it out! 关于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这里列出了对大学生最有用的网站。 课堂工具: RateMyProfessors.com 为即将到来的新学期选一个中意的老师,以及为你的老师评分。 CourseWhale.com 准备考试,它能够准确地定位到你地课程,帮助你顺利通过考试。 Evernote 非常棒的一个便条工具 Koofers 一个课程小工具的集合 Piazza 是一个在线问答平台,旨在将学生,助教和教授联系起来,因此班上的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快速回答问题。 学生和教授都可以为自己的课程设置广场中心。 助学贷款/补助网站 FAFSA 可以查询和申请大学补助和贷款的官方网站 Fastweb 一个可以查询和申请大学奖学金的网站 FinAid.org 该网站提供了您需要了解的有关经济援助和大学付款的所有可能信息。 轻松地成为网络上该主题的热门资源。 SimpleTuition非常适合比较学生贷款利率和报价。 大学课本相关网站 Chegg 专业的租借网站,除此之外,Chegg还有其他相关复习等的资料提供 CafeScribe 一个可以下载电子教科书的网站,相对纸质便宜很多。 BigWords.com 同样一个电子课本下载的网站,但种类多,可提供对比选择 VitalSource 一个电子课本下载的网站 买卖网站 eBay 可以卖掉自己不需要的东西,以及买到一些自己可能需要的东西 Amazon 世界最大的在线零售平台 Craigslist 免费的社区服务分类网站 查询网站 Wikipedia 一个很好的百科查询工具 Citelighter 是更有效地撰写论文并保持研究井井有条的工具。 Citelighter是作为Web浏览器的工具栏下载的,以帮助收集研究和引用来源。可以突出显示网页上的研究相关的任何文本并“捕获”。 该应用程序将自动从源中获取必要的书目信息。 捕获,组织和创建是一个简单的三步过程,可通过Citelighter为您收集大部分信息并以多种书目格式(APA,MLA,Chicago)收集源并将其输出。 Yahoo Answers 通过问答来分享和寻找问题的答案 海外留学,考试必备。CourseWhale, 助你无忧。详情请登陆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coursewhale.com%2Fhome&urlrefer=d9dd44739d1aec8e8d59330c83fa1134查看。
CourseWhale:大学实用网站集合 CourseWhale,海外留学,考试必备。请登录: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coursewhale.com%2Fhome.&urlrefer=007b2eee2e078a6884ec52b071a8f8c5 Check it out! 关于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这里列出了对大学生最有用的网站。 课堂工具: RateMyProfessors.com 为即将到来的新学期选一个中意的老师,以及为你的老师评分。 CourseWhale.com 准备考试,它能够准确地定位到你地课程,帮助你顺利通过考试。 Evernote 非常棒的一个便条工具 Koofers 一个课程小工具的集合 Piazza 是一个在线问答平台,旨在将学生,助教和教授联系起来,因此班上的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快速回答问题。 学生和教授都可以为自己的课程设置广场中心。 助学贷款/补助网站 FAFSA 可以查询和申请大学补助和贷款的官方网站 Fastweb 一个可以查询和申请大学奖学金的网站 FinAid.org 该网站提供了您需要了解的有关经济援助和大学付款的所有可能信息。 轻松地成为网络上该主题的热门资源。 SimpleTuition非常适合比较学生贷款利率和报价。 大学课本相关网站 Chegg 专业的租借网站,除此之外,Chegg还有其他相关复习等的资料提供 CafeScribe 一个可以下载电子教科书的网站,相对纸质便宜很多。 BigWords.com 同样一个电子课本下载的网站,但种类多,可提供对比选择 VitalSource 一个电子课本下载的网站 买卖网站 eBay 可以卖掉自己不需要的东西,以及买到一些自己可能需要的东西 Amazon 世界最大的在线零售平台 Craigslist 免费的社区服务分类网站 查询网站 Wikipedia 一个很好的百科查询工具 Citelighter 是更有效地撰写论文并保持研究井井有条的工具。 Citelighter是作为Web浏览器的工具栏下载的,以帮助收集研究和引用来源。可以突出显示网页上的研究相关的任何文本并“捕获”。 该应用程序将自动从源中获取必要的书目信息。 捕获,组织和创建是一个简单的三步过程,可通过Citelighter为您收集大部分信息并以多种书目格式(APA,MLA,Chicago)收集源并将其输出。 Yahoo Answers 通过问答来分享和寻找问题的答案 海外留学,考试必备。CourseWhale, 助你无忧。详情请登陆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coursewhale.com%2Fhome&urlrefer=d9dd44739d1aec8e8d59330c83fa1134查看。
CourseWhale:大学能用到的一些非常实用的网站 CourseWhale,海外留学,考试必备。请登录: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coursewhale.com%2Fhome.&urlrefer=007b2eee2e078a6884ec52b071a8f8c5 Check it out! 关于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这里列出了对大学生最有用的网站。 课堂工具: RateMyProfessors.com 为即将到来的新学期选一个中意的老师,以及为你的老师评分。 CourseWhale.com 准备考试,它能够准确地定位到你地课程,帮助你顺利通过考试。 Evernote 非常棒的一个便条工具 Koofers 一个课程小工具的集合 Piazza 是一个在线问答平台,旨在将学生,助教和教授联系起来,因此班上的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快速回答问题。 学生和教授都可以为自己的课程设置广场中心。 助学贷款/补助网站 FAFSA 可以查询和申请大学补助和贷款的官方网站 Fastweb 一个可以查询和申请大学奖学金的网站 FinAid.org 该网站提供了您需要了解的有关经济援助和大学付款的所有可能信息。 轻松地成为网络上该主题的热门资源。 SimpleTuition非常适合比较学生贷款利率和报价。 大学课本相关网站 Chegg 专业的租借网站,除此之外,Chegg还有其他相关复习等的资料提供 CafeScribe 一个可以下载电子教科书的网站,相对纸质便宜很多。 BigWords.com 同样一个电子课本下载的网站,但种类多,可提供对比选择 VitalSource 一个电子课本下载的网站 买卖网站 eBay 可以卖掉自己不需要的东西,以及买到一些自己可能需要的东西 Amazon 世界最大的在线零售平台 Craigslist 免费的社区服务分类网站 查询网站 Wikipedia 一个很好的百科查询工具 Citelighter 是更有效地撰写论文并保持研究井井有条的工具。 Citelighter是作为Web浏览器的工具栏下载的,以帮助收集研究和引用来源。可以突出显示网页上的研究相关的任何文本并“捕获”。 该应用程序将自动从源中获取必要的书目信息。 捕获,组织和创建是一个简单的三步过程,可通过Citelighter为您收集大部分信息并以多种书目格式(APA,MLA,Chicago)收集源并将其输出。 Yahoo Answers 通过问答来分享和寻找问题的答案 海外留学,考试必备。CourseWhale, 助你无忧。详情请登陆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coursewhale.com%2Fhome&urlrefer=d9dd44739d1aec8e8d59330c83fa1134查看。
CourseWhale创始人:解决用户痛点才是产品革新换代的核心 CourseWhale,海外留学,考试必备。请登录: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coursewhale.com%2Fhome.&urlrefer=007b2eee2e078a6884ec52b071a8f8c5 Check it out! 互联网时代,信息的获取和传播变得无比简单。不同于产业革命,互联网产品有它独有的内在运行规律和原则。当互联网将这个球星上的你我他连起来的时候,它已经为人类建立起了一个伟大的舞台。 然而,在互联网的世界里,很多创业者都容易犯同样的一个错误:跟风。 如果说谁是第一个被疯狂模仿的对象,乔布斯当仁不让。从让人惊艳的Iphone4开始,苹果公司一路引领潮流。尤其是国内各厂,争相模仿。 现在的手机越来越漂亮,功能越来越多,屏幕越来越大,相应的内存也越来越大,处理器也越来越强。但,随着这些砝码的增加,手机不应该越来月好用,越来越耐用吗?可事实上,手机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快,淘汰率越来越高。问题出在哪里呢? CourseWhale创始人史天宇指出,我们现在在极大地浪费我们的互联网资源,为什么这么说呢?没有人能够静下心来做一件“化繁为简”的事情。作为苹果的创始人,乔布斯并不是因为大家需要手机才去做的Iphone,而是因为他能做出一款很酷炫的互联网产品,向世人宣示科技的魔力。 但乔布斯这样的天才并不能代表普罗大众,乔布斯很伟大,但Iphone的更新换代并不是出于用户的需求,而是出于乔布斯个人的追求,出于他对科技以及艺术的理解。然而科技是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复杂吗?并不是。 作为一名曾经的留学生,史天宇表示在留美的课业学习中,经常要用到一些学习网站查找资料等。但是作为一刚刚进入一个陌生环境的中国学生来讲,一切都显得不太适应,一不小心就掉到了坑里面。钱没少花,问题没解决。 出于自己过往的经历和对互联网的思考,以及道家的“大道至简”,史天宇认为,互联网产品革新的核心应该在于“简”和“易”两个字上。CourseWhale学习平台就是这样的一个产物。虽然平台刚上线不久,但由于用户群体的集中化,加上核心的“简”和“易”字,相比较国外冗杂的学习网站,CourseWhale一定可以在专业,简捷上更胜一筹。 互联网的世界看似翻天覆地,其实我们真正往前迈的步子并不多。这只不过是目光短浅的人类自以为是的一场所谓“盛宴。”大潮退去,方知谁在裸泳。如今的程序员,日子也不是那么好过了吧。 海外留学,考试必备。CourseWhale, 助你无忧。详情请登陆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coursewhale.com%2Fhome&urlrefer=d9dd44739d1aec8e8d59330c83fa1134查看。
认识CourseWhale 认识CourseWhale Coursewhale立志成为为留学生群体提供服务的最大在线学习互动社区。目前,我们已经有来自北美超过一百多所学校的贡献者参与我们的在线学习平台建设;其中,我们的题库集基本上涵盖了多数北美高校的课程选择范围,包括各个领域和各个主题。除此之外,我们还致力于为海外留学生以及预备留学海外的学子提供最新最全面的留学信息以及学习生活指南。 宗旨:留学之路,道阻且长。无论关于学习,还是海外生活,亦或毕业求职,都将是一场充满压力,纷扰缠身的艰苦战斗 - 其中30%的大学生从未获胜。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个个难以接受的失败。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与那些70%的成功者尽可能的,全方位的,密切的合作,以帮助支持学生学习,并补充课堂上发生的所有可能的事情。我们都希望看到更多的学生在毕业典礼那天走上讲台,为他们所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并为自己创造美好的生活。我们的目标,就是帮助他们实现目标。 CourseWhale如何帮助实现目标? 1,再了解如何实现目标之前,我们需要知道CourseWhale上有什么? Coursewhale,Whale是一种巨大的海洋生物,而CourseWhale,顾名思义,就是说我们拥有像巨大的鲸一样体量的课程资料可供我们的用户使用。为了完成课程类别以及内容的积累,我们花了两年多的时间与北美各高校的优秀学生以及老师合作。当我们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可以为我们的用户提供一定限度的帮助的时候,CourseWhale上线就提上了日程。当然,这并不代表我们的积累会终端,我们的合作会止步。这只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我们最终希望越来越多的用户能够参与到知识分享,互帮互助的CourseWhale平台中。当我们有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后面的学习过程才能有更多可能去创造更高的效率。 2,针对个人的定制化 在以往的经历中,我们在网络上搜索一个想要的结果,往往通过一个关键词可能会在搜索引擎上得出上百上千个答案,至此,我们还需要一个一个去分析甄别;而在某些专业的网站上面,即使问题相对集中,我们也有很多时候不能得到想要的答案。而CourseWhale为什么能避免这些问题呢? 首先,CourseWhale是一个针对北美各高校学习解惑的一个平台,这就决定了它的信息是非常集中且针对性非常强; 其次,CourseWhale根据不同学校不同的课程进行了分类,使得用户可以进行分类检索。这就意味着,如果你搜索的是某一所学校,比如‘St. John’s University’, 那么结果就是所以相关这所学校的内容;从整体来讲,如果你是St. John’s University的学生,那这部分内容会是很好的学习资料库; 第三,对于有些同学来讲,我可能不是想整体地去了解某一个学校,我就需要某一门课程资料,CourseWhale可以实现吗?答案是YES,CourseWhale不但能够定位到某一所学校的某一门课程,还可以定位到上这门课的教授是谁,如果你恰巧也上的这位教授的课,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找到了关于这门课程的全部信息。 回馈方式 我们鼓励更多的贡献者加入CourseWhale,成为众多贡献者,分享者的一员。相应地,这些贡献者或者分享者也将获得他们应得的回报。分享知识与分享经验,分享人生一样重要。互联网时代,每个人一个小小的举动就足以改变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甚至未来。
认识CourseWhale 认识CourseWhale Coursewhale立志成为为留学生群体提供服务的最大在线学习互动社区。目前,我们已经有来自北美超过一百多所学校的贡献者参与我们的在线学习平台建设;其中,我们的题库集基本上涵盖了多数北美高校的课程选择范围,包括各个领域和各个主题。除此之外,我们还致力于为海外留学生以及预备留学海外的学子提供最新最全面的留学信息以及学习生活指南。 宗旨:留学之路,道阻且长。无论关于学习,还是海外生活,亦或毕业求职,都将是一场充满压力,纷扰缠身的艰苦战斗 - 其中30%的大学生从未获胜。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个个难以接受的失败。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与那些70%的成功者尽可能的,全方位的,密切的合作,以帮助支持学生学习,并补充课堂上发生的所有可能的事情。我们都希望看到更多的学生在毕业典礼那天走上讲台,为他们所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并为自己创造美好的生活。我们的目标,就是帮助他们实现目标。 CourseWhale如何帮助实现目标? 1,再了解如何实现目标之前,我们需要知道CourseWhale上有什么? Coursewhale,Whale是一种巨大的海洋生物,而CourseWhale,顾名思义,就是说我们拥有像巨大的鲸一样体量的课程资料可供我们的用户使用。为了完成课程类别以及内容的积累,我们花了两年多的时间与北美各高校的优秀学生以及老师合作。当我们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可以为我们的用户提供一定限度的帮助的时候,CourseWhale上线就提上了日程。当然,这并不代表我们的积累会终端,我们的合作会止步。这只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我们最终希望越来越多的用户能够参与到知识分享,互帮互助的CourseWhale平台中。当我们有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后面的学习过程才能有更多可能去创造更高的效率。 2,针对个人的定制化 在以往的经历中,我们在网络上搜索一个想要的结果,往往通过一个关键词可能会在搜索引擎上得出上百上千个答案,至此,我们还需要一个一个去分析甄别;而在某些专业的网站上面,即使问题相对集中,我们也有很多时候不能得到想要的答案。而CourseWhale为什么能避免这些问题呢? 首先,CourseWhale是一个针对北美各高校学习解惑的一个平台,这就决定了它的信息是非常集中且针对性非常强; 其次,CourseWhale根据不同学校不同的课程进行了分类,使得用户可以进行分类检索。这就意味着,如果你搜索的是某一所学校,比如‘St. John’s University’, 那么结果就是所以相关这所学校的内容;从整体来讲,如果你是St. John’s University的学生,那这部分内容会是很好的学习资料库; 第三,对于有些同学来讲,我可能不是想整体地去了解某一个学校,我就需要某一门课程资料,CourseWhale可以实现吗?答案是YES,CourseWhale不但能够定位到某一所学校的某一门课程,还可以定位到上这门课的教授是谁,如果你恰巧也上的这位教授的课,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找到了关于这门课程的全部信息。 回馈方式 我们鼓励更多的贡献者加入CourseWhale,成为众多贡献者,分享者的一员。相应地,这些贡献者或者分享者也将获得他们应得的回报。分享知识与分享经验,分享人生一样重要。互联网时代,每个人一个小小的举动就足以改变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甚至未来。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