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封用户
-
网评员🅥
关注数: 33
粉丝数: 45
发帖数: 3,172
关注贴吧数: 15
白俄女冠军拒绝返回家乡
列文森说人类有两种划分知识的方法,一种是真伪(事实和逻辑)、 列文森说人类有两种划分知识的方法,一种是真伪(事实和逻辑)、一种是你我(立场)。通常没有能力评判真伪的就特别喜欢纠缠你我。
说理的时代暂时结束, 保命的时代已经开始…… 说理的时代暂时结束, 保命的时代已经开始……
人们常说,让时间解决一切, 而我们经常忘记询问的是, 是否还 人们常说,让时间解决一切, 而我们经常忘记询问的是, 是否还有足够的时间。
一个人每天有新的认知,新的收获,新的思想,要不断保持更新,而 一个人每天有新的认知,新的收获,新的思想,要不断保持更新,而且你不断更新迭代的速度决定了你的成长速度。
当众人都哭时,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当哭成为一种表演时,更应该 当众人都哭时, 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 当哭成为一种表演时, 更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
最好的树种长在森林里就是大树、 种到花盆里就高不过1米,成为 最好的树种长在森林里就是大树、 种到花盆里就高不过1米,成为盆景。 这不是种子的错,是盆容量大小的问题, 这个花盆就是我们的生存环境………
没看到,不代表没有发生。没报道,不代表没有存在。没批评,不代 没看到,不代表没有发生。 没报道,不代表没有存在。 没批评,不代表没有缺点。 没人说,不代表没人看见。 没发声,不代表没有心声。
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只要努力,总能活下去:送外卖、送快递、扛 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只要努力,总能活下去:送外卖、送快递、扛水泥,甚至捡废品 …… 只要不挑剔,不考虑讨老婆、买房子,租住在城中村的单间,然后攒钱买一部手机,一辆二手电动车,你就可以这样简简单单的生活一辈子,用电动车买来柴米油盐,用手机看尽世间繁华。 —— 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 ……
朝鲜宣布与马来西亚断交
朝鲜族分布最多的国家
科学家发现π行星:每3.14天绕恒星旋转一周 有些时候,宇宙似乎是有意使一些事情变得如此有趣。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个“π行星”,它的大小与我们的地球相仿,距离我们大约185光年。它每3.14天绕其恒星旋转一周。这一轨道周期不禁让人联想到数学常数圆周率π。 据西班牙《阿贝赛报》网站9月23日报道,研究人员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开普勒太空望远镜K2任务于2017年获得的数据中发现了这颗行星存在的信号。研究团队分析了这些信号和各种可能性,最终确认这很可能是一颗正在运行中的系外行星,而不是双星系统等其他宇宙现象。 报道称,研究人员使用了从地面观测的天文望远镜网络SPECULOOS系统。该望远镜网络的任务目标是搜寻超冷矮星附近与地球相似的宜居行星。这些能量微弱的小恒星为天文学家提供了更好的机会,以探测到正在运行的行星并研究其大气特征,因为它们缺少更大更亮的恒星的照耀。就这样,研究人员确认那是一颗行星。现在似乎仍在绕恒星运行,每3.14天绕其恒星旋转一周。 该研究论文的第一作者,麻省理工学院地球、大气与行星科学系的普拉杰瓦尔·尼劳拉说:“这颗行星像时钟一样在运行。” 报道称,这颗新行星被标记为K2-315B,其半径为地球半径的0.95倍,因此与地球大小相仿。它围绕着一颗约为太阳五分之一大小的低质量冷恒星运行,速度为每秒81公里。
天问一号打卡1亿千米!刚刚,2020年8月28日10时08分 天问一号打卡1亿千米! 刚刚,2020年8月28日10时08分,我国首次自主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累计飞行1亿千米,距离地球1075万千米,探测器姿态稳定、能源平衡、载荷工作正常。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天问一号并非直线飞离地球,而且地球本身也在快速运动,因此天问一号的飞行里程要远大于它与地球的距离。
你知道吗?地球的年龄45.4亿年,是科学家估算出来的!地球的 你知道吗?地球的年龄45.4亿年,是科学家估算出来的! 地球的年龄“估算为45.4亿年”,有正负5000万年的偏差。并且这些估算数据,能够上溯20世纪50年代。从那以后就基本上维持不变了,就算是如今别的行业知识,一直在不断的更新迭代。那么这是什么原因呢? 古希腊著名思想家亚里士多德,觉得时间沒有起点和终站,坚信地球有无限的年龄。而古印度一些专家则觉得,宇宙空间不断发生爆炸、膨胀和坍缩周而复始,他们测算出地球存在了19.7亿年。另外一位叫做布伦特·达尔林普尔的作家,写了一本书叫《地球年龄》,书中也提到了欧洲中世纪阶段,天主教神学家们估计地球年龄在54亿年到75亿年之间。 1907年,来自英国的物理学家、科学家泊尔特伍德,提出了“铀-铅测定方法”。铅是铀放射性核衰变的最终物质,理论上,了解了岩石中铅和铀的占比,就可以测算出岩石的年纪。那么只要找和地球同阶段产生的岩石样本,就可以确认地球的年龄。 最终确认地球年龄的科学家出现了!1953年,加州理工大学的克莱尔·帕特森使用代亚布罗峡谷的陨石碎片(被科学界普遍认为是地球同期产生的)的标本,利用“铀-铅测定方法”进行了精确测量,得出了地球年龄在41亿至46亿年之间的结论。随即在三年后,他又公布了更为精确的区间值:45.5±0.7亿年。
南极和南美洲链接的这个地方是不是被什么巨大的东西给撞开了。
“太空蝴蝶”罕见现身!直径约2光年 北京时间31日午后消息,欧洲南方天文台(ESO)的超大型望远镜(Very Large Telescope)捕捉到了一张极为罕见的照片,内容是一个类似蝴蝶形状的气泡。这个被称为NGC 2899的气泡此前从未被如此详细地捕捉到。只有大约10%~20%的星云具有下图中这种两极对称的形状。 据悉,这些气体距离地球约3000~6500光年,直径约2光年(约11.76万亿英里),温度可高达1万摄氏度。ESO表示,这些高温气体是由星云母星的辐射引起的,这是的氢气在氧气周围发出红光,而氧气则发出蓝光。
中国 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探测器成功发射 迈出行星探测第一步 7月23日13时25分,在海 南 岛东北海岸文 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我 国行星探测第一步。天问一号探测器将在地火转移轨道飞行约7个月后,到达火星附近,通过“刹车”完成火星捕获,进入环火轨道,并择机开展着陆、巡视等任务,进行火星科学探测。
信使号第一次飞越水星时获得的最迷人的景象之一是阿波罗多罗斯火山口,周围环绕着万神殿Fossae的辐射槽。
水星南半球水星:南半球的计算机影像 水星南半球 水星:南半球的计算机影像
水星的微妙的颜色信使号的广角相机(WAC)是水星双成像系统( 水星的微妙的颜色 信使号的广角相机(WAC)是水星双成像系统(MDIS)的一部分,配备了11个窄带彩色滤镜。
信使号飞越水星的第二张影像。柯伊伯撞击坑刚好位于中央。广泛的射纹系统来自顶部附近的北斋撞击坑。
在7月22日清晨,我们还可能有幸见到水星。这个时候,从地球上 在7月22日清晨,我们还可能有幸见到水星。 这个时候,从地球上,水星在太阳西边最远的距离。 在平时,水星由于距离太阳太近,经常湮没在太阳的光辉中,因此,它成为了太阳系八大行星中最难观测到的一颗。只有当水星和太阳的角距达到最大,即出现水星西大距或水星东大距时,我们才最有可能观测到水星。 7月22日清晨,水星将迎来年内第二次“西大距”。在那个时候,如果大气透明度好,我们也就可以在日出前1个小时左右,目睹最小最害羞的水星在在东方低空中现身。【图片】
浪漫时间表!8月有5场天象奇观 ①8月1日和2日,土木双星伴月; ②8月9日近午夜,火星将与月亮相合; ③8月12日21时至13日0时,大概率发生英仙座流星雨; ④8月15日和16日凌晨,金星伴月,可拍到月亮、金星、银河、猎户座等交相辉映; ⑤8月底,土木合月再次上演。
庆祝行星吧被正式收复 感谢各位热爱天文的吧友。
海王星的环这张广角旅行者2号照片,是通过相机的透明滤镜拍摄的 海王星的环 这张广角旅行者2号照片,是通过相机的透明滤镜拍摄的,是第一张详细展示海王星光环的照片。
这张海王星的照片是由旅行者2号窄角相机上的绿色和橙色滤光片拍摄的最后一张行星图像合成的。
这张海王星的图是在ESO超大(甚)望远镜上测试MUSE/ALACSI仪器的窄自适应光学模式时获得的
阿尔卑斯山上空的明月与木星
从火星看到的地球和月球除了观察火星外,火星侦察轨道器的高分辨 从火星看到的地球和月球 除了观察火星外,火星侦察轨道器的高分辨率成像科学实验(HiRISE)摄像机还可用于查看其他行星。
在与地球最后一次相遇八天之后,伽利略号太空船回头望去,捕捉到了这个地球和月球的非凡景象。
这张自然色的照片是由卡西尼号宇宙飞船的窄角照相机在可见光下拍摄的,距离土星大约140万英里(230万公里)。
海王星的结构 海王星的大致结构如上图所示,它拥有一个较小的行星核,其质量大约与地球相当,温度大约为7000摄氏度,关于海王星内核的高温来源,目前还没有确切的结论,认同度较高的观点认为,这是来自于形成海王星的原始物质在互相撞击时释放的动能,以及行星核内的放射性元素衰变所产生的能量。 在行星核之外是由水、甲烷、氨以及其他一些具有挥发性的物质所组成的地幔结构,由于这里的具有高温高压的环境,所以这些物质表现为稠密的流体,在此之外就是海王星浓密的大气层了。 海王星高层大气主要由氢和氦组成,其顶端温度低至零下218摄氏度,而随着高度的降低,大气的温度和压强就会不断升高,同时大气内的水、甲烷、氨等挥发性物质的含量也会随之增加,进而逐渐与海王星的地幔结构混为一体,简单地讲就是,海王星的大气层与其地幔结构是没有明显的分界线的。
科学家正在计划海王星的星际之旅 海王星是一颗很少被访问的行星。事实上,只有一艘宇宙飞船曾经访问过这里。旅行者2号在1989年飞过海王星,让我们看到了海王星奇怪的卫星特里同。 旅行者2号飞船飞越这颗气态巨星和它最大的卫星已经30年了,这次飞越带来的问题比它回答的要多。海卫一有一些奇怪的特征需要解释。海卫一是海王星最大的卫星。它与海王星反向旋转,科学家推测很可能是柯伊伯带捕获的天体,而不是原地的卫星。当旅行者2号在1989年经过海卫一时,它发现的一些东西激发了我们的好奇心。氮气和灰尘的喷发达到了8千米(5英里)高。只有几个陨石坑是可见的,表面已经被一次又一次地重新浮出水面。有山脊、沟壑、露头、平原和高原,但表面变化没有超过1公里。 海卫一的表面非常崎岖不平,由上升的冰斑、断层、火山坑和由水和其他冰组成的熔岩流留下疤痕。它的表面也极其年轻,坑坑洼洼,在今天可能还很活跃。这张旅行者号的图片显示了该星球的“哈密瓜地形”。这个场景大约有150米(500英尺)宽。为了便于解释,垂直起伏度被夸大了25倍。海卫一很奇怪,也是因为奇怪才引起科学家在那里做科学研究。火星表面拥有所有我们从未见过的特征,这促使我们想知道这个世界是如何运转的? 也许到2038年我们会得到一些答案,那时木星、海王星和海卫一的位置正好适合执行任务。科学家正在计划的下一个任务,将任务范围缩小到四种可能:研究金星大气层,观察木星卫星伊奥上的火山活动,绘制金星表面地图并研究其地质情况,以及探索海王星的卫星特里同。对海卫一的任务被称为三叉戟,它正在与其他三个竞争成为一个成熟的任务。海卫一一直是太阳系中最令人兴奋和有趣的天体之一。三叉戟计划将于2026年发射,利用木星、海王星和海卫一在2038年罕见而有效的对齐。在继续飞往海王星之前,它将借助地球、金星和木星的引力飞行。所有这些近距离飞行都将有助于推动航天器飞向目标。然后它会飞过海王星,然后飞过海卫一。遗憾的是,任务剖面没有包括任何轨道器或着陆器。 该航天器独特的路径意味着,即使只飞过特里同一次,它也能几乎完全绘制出该星球表面的地图。它还能在距离海卫一表面500公里(310英里)的范围内飞行,穿过海卫一稀薄的大气层。 多年来,已经有很多关于海王星和海卫一的计划。包括天王星和它的卫星在内,这对冰巨星和它们的卫星是太阳系中唯一一种我们还没有探索过的行星。探索它们不仅能回答关于我们自身系统的问题。目前探测到的最常见的系外行星是类海王星的行星。所以,无论我们对海卫一有什么了解,其中一些都会延伸到我们对系外行星的理解。 海卫一不寻常的特性对我们了解太阳系的演化、水、宜居性以及远离太阳的外太阳系生命的可能性有很多帮助。从遥远的地方,我们不得不猜测和好奇这个奇怪的星球,并把它为数不多的、诱人的图像一次又一次地洗牌。但我们需要更多的答案。而得到真正答案的唯一途径,那就是出发来一场海王星的星际之旅。
开普勒-1649c是最新发现的一颗大小与地球相近,且处于宜居带的系外行星,距离地球约300光年,环绕着一颗红矮星运转。在重新审查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的探测数据时,研究人员注意到了这个漏网之球。天文家杰夫·考格林表示——开普勒-1649c是开普勒太空望远镜所发现的最类似地球的行星。下面这张图像是关于开普勒-1649c的艺术插图。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