瑾夏年华 晋国公1
关注数: 4,854 粉丝数: 1,145 发帖数: 6,986 关注贴吧数: 1,713
教师轮岗是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的举措 教师轮岗是新学年的热词。 本学期开学前(8月25日),北京市相关官员披露说,在新学期,北京将大面积、大比例地推进中小学教师轮岗,旨在响应“双减”政策落地,加快缩小城乡、区域、学校间教育水平差距。除北京外,其他一些地方也纷纷出台具体政策实施教师轮岗。相对其他措施,教师轮岗,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均衡配置师资力量的安排。对于教学质量薄弱的学校来说,教师轮岗的实行,相较其他措施,可能确会较快见到效果。 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与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存在直接而明确的关联关系。因此,把教学质量较好的学校的教师交流到教学质量薄弱学校进行实际教学示范,同时把教学质量薄弱学校的教师交流到教学质量较好学校去濡染学风、体会教育真髓,无疑是在现有教育体制下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的有效办法。 当然,教师轮岗只是加强和提高教学质量薄弱学校教育质量的必要条件,但绝非充分条件。实际上,随着教师轮岗、随机派位、多校划片等措施的到位,衡量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的标准、观念亦需随之改变。如果单纯用升学率、而非用大大扩展定义范围的成才率的标准来衡量学校优良与否的话,那么,可以肯定地讲,教师轮岗政策也不会将教学质量薄弱学校的水平提至现有标准下的教学质量较好的学校的水平。 除了师资力量以及有形的硬件设施,类似校风及其传统等无形的因素也在实现学校的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中起到重要作用。学校间的这种差别,不是在短时间内可以消弭的,也不是靠硬件设施的统一而能消除的。这也是教师轮岗要有一定时长,以利从教学质量较好学校轮岗到教学质量薄弱学校的教师进行示范传授、以及从教学质量薄弱学校轮岗到教学质量较好学校的教师将潜心学习体会的成果内化于心。  由此,虽然教师轮岗在一定行政区域内要形成大面积和大比例的态势,但是,从总体而言,不论是教学质量薄弱学校还是教学质量较好学校,就其某一所学校而言,其轮岗教师所占比例还是以教师队伍的稳定为限。显然,如果教学质量较好学校不能保证教学质量稳定,不能保持校风和传统的延续,那么,轮岗至此的教学质量薄弱学校的教师也不能保证轮岗的收益。同样,如果教学质量薄弱学校的教师队伍不能保持总体稳定,那么,轮岗而来的教学质量较好学校的教师也失去了传帮的对象。 这也就是说,教师轮岗并非以降低现有教学质量较好学校的教育质量为代价来提高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度,而是在既定现实下加强和提高教学质量薄弱学校教育质量的一个措施。
强化创新引领,践行郑州国家中心城市新使命 郑州在河南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引领作用。郑州是1亿人口大省的中心、中原城市群的龙头,也是黄河沿线规模体量最大的城市。郑州的高质量发展,不仅关系1200万市民群众福祉,更关系全省发展的质量水平以及我国南北、东西协调发展。中央把郑州列入国家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城市行列,明确了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目标,强调要发挥好郑州在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的带动作用。最近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赋予郑州在促进中原城市群发展、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中新的使命担当。 郑州推动高质量发展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经济首位度不高,2020年郑州的GDP占全省的21.83%,远低于成都的36.46%、武汉的35.95%、西安的38.27%,辐射带动能力有待提升;产业层次偏低,六大高耗能产业比重仍高于杭州、武汉、成都等地,大数据、金融等高附加产业相对薄弱,现代服务性产业发展水平较低,龙头型、旗舰型企业数量较少,没有一家独角兽企业;创新基础薄弱,2020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2.04%,低于全国2.4%平均水平,与国家中心城市的称谓不相匹配。 要以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关键靠创新,核心在人才。近年来,郑州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功能来打造,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绩,并明确提出“两化五强”的发展目标,把“创新强”摆在“五强”首位,着力打造国家极具活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十四五”时期,郑州要继续以创新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围绕产业链完善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让创新成为郑州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音。
【历史】洛阳的105位帝王 洛阳的105位帝王都有哪些? 1.五帝时期:2位 黄帝:新安县有皇帝密都 帝喾:迁都西亳 2.夏代:7位 鯀:定都崇(位于今洛阳嵩县) 大禹:定都阳城(河南登封,属洛阳盆地, 古属洛阳) 太康:定都斟鄩 中康:定都斟鄩 后裔:定都斟鄩 发:由河西迁都斟鄩 桀:定都斟鄩 3.商代:10位 商汤:灭夏都西亳(偃师商城) 卜丙 仲壬 太甲 沃丁 太庚 小甲 雍己 太戊 仲丁:后迁都嚣(郑州) 4.西周:4位 周成王:迁都成周(洛阳) 周康王 周昭王 周穆王:后迁都南郑(今渭南) 5.东周:25位 周平王 周桓王 周庄王 周厘王 周惠王 周襄王 周顷王 周匡王 周定王 周简王 周灵王 周景王 周悼王 周敬王 周元王 周贞定王 周哀王 周思王 周考王 周威烈王 周安王 周烈王 周显王 周慎靓王 周赧王 另战国韩有景侯 烈侯两位在宜阳定都 6.河南国:1位 申阳 7.西汉:1位 汉高帝:定都洛阳半年后迁都长安 8.玄汉:1位 刘玄 9.东汉:13位 光武帝 汉明帝 汉章帝 汉和帝 汉殇帝 汉安帝 汉顺帝 汉冲帝 汉质帝 汉桓帝 汉灵帝 汉少帝 汉献帝 10.曹魏:6位(1位为追封) 魏武帝曹操:晚年在洛阳执政,病逝于洛 阳,追封为魏武帝 魏文帝曹丕 魏明帝曹睿 曹芳 曹髦 魏元帝曹奂 11.西晋:6位(3位为追封) 宣帝司马懿:追封,在魏朝后期掌权 景帝司马师:追封 文帝司马昭:追封 晋武帝司马炎 晋惠帝司马衷 晋怀帝司马炽 12.北魏:8位 孝文帝元宏:迁都洛阳 宣武帝元恪 孝明帝元诩 孝庄帝元子攸 长广王元晔 节闵帝元恭 废帝元朗 孝武帝元修 13.隋朝:2位 隋炀帝杨广:迁都洛阳 皇泰帝 14.大郑:1位 郑皇帝王世充 15.唐朝(及武周):7位 唐高宗:建东都,移都洛阳,两京并重 唐中宗 唐睿宗 武则天:武周则天大圣皇帝 李隆基:前期两京并重,后期洛阳为陪都 唐昭宗:迁都洛阳 唐哀宗 16.大燕:1位 安禄山 17.后梁:3位 梁太祖朱温 废帝朱友圭 朱友贞 18.后唐:4位 唐庄宗李存勖 唐明宗李嗣源 唐愍帝李从厚 末帝李从珂 19.后晋:1位 晋高祖石敬瑭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