璐村惂鐢ㄦ埛_007PSDV馃惥 -
关注数: 0 粉丝数: 118 发帖数: 17,006 关注贴吧数: 64
这个人是这么说芝姐的!!世界上怎么有这么奇怪的人??!!我很惊叹!!! 贴吧投诉 1 论赵雅芝 其实芝姐论长相只是一般,演技还行,但她无论是在电视剧中还是在生活中都是一个贤妻良母的形象,所以很多人喜欢她 作者: tanwaizhu 2006-1-23 20:16   回复此发言 -------------------------------------------------------------------------------- 2 回复:论赵雅芝 不能认同楼主的观点! 作者: 喜芝 2006-1-23 20:17   回复此发言 -------------------------------------------------------------------------------- 3 回复:论赵雅芝 不能认同楼主的观点! 作者: 5784986 2006-1-23 20:17   回复此发言 -------------------------------------------------------------------------------- 4 回复:论赵雅芝 ddd 作者: 一切为了芝迷 2006-1-23 20:18   回复此发言 -------------------------------------------------------------------------------- 5 回复:论赵雅芝 我也不同意!!!!!!!!!!!!!!!! 作者: stuttgart 2006-1-23 20:18   回复此发言 -------------------------------------------------------------------------------- 6 回复:论赵雅芝 今天灌了3000多! 竟然没被封! 作者: 5784986 2006-1-23 20:20   回复此发言 -------------------------------------------------------------------------------- 7 回复:论赵雅芝 赌东道赌东道达到 作者: 一切为了芝迷 2006-1-23 20:21   回复此发言 -------------------------------------------------------------------------------- 8 回复:论赵雅芝 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 作者: ★沙之我爱罗★ 2006-1-23 20:22   回复此发言 -------------------------------------------------------------------------------- 9 回复:论赵雅芝 bu tong yi lou zhu 作者: ★沙之我爱罗★ 2006-1-23 20:23   回复此发言 -------------------------------------------------------------------------------- 10 回复:论赵雅芝 那只是你这么认为,一厢情愿。在我们心里,她是最美的!!!!!!!! 作者: 小蛇宝宝 2006-1-23 20:24   回复此发言 -------------------------------------------------------------------------------- 11 回复:论赵雅芝 楼主很客观,尊重! 但我个人认为芝姐长得很美。 作者: walter2001 2006-1-23 20:39   回复此发言 -------------------------------------------------------------------------------- 12 回复:论赵雅芝 我看很多人开始喜欢她都是因为她的美丽吧,如果她长相一般,估计没那么多人去探求她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了.人其实都是这样的,就因为她有着公认的美丽,人又很好,所以才让这么多人这么喜欢她. 作者: 211.148.96.* 2006-1-23 20:41   回复此发言 -------------------------------------------------------------------------------- 13 回复:论赵雅芝 不同意 作者: 打不死的兔兔 2006-1-23 20:43   回复此发言 -------------------------------------------------------------------------------- 14 回复 1:论赵雅芝 哦 作者:  2006-1-23 20:43   回复此发言 -------------------------------------------------------------------------------- 15 回复:论赵雅芝
女人一生需要三个男人 无意中在一本小说中看到:一个女人,一生至少应该出现这样三个男人。一个是暗恋她的男人;一个是喜欢她并且愿意受她折磨的男人;一个是爱她、她也爱的男人。 一个是远远地瞻仰她的。   那该是一个暗恋她的人, 他总是遥遥地关注她,对她的细碎琐事都在意,五年或十年后,当他遇到她,他居然还能若无其事般说出那一年,那个夏天,她穿的那条蓝色小花的裙子,还有阳光下,她年轻的脸上的笑容。   想一想她本来一直觉得每个日子都平淡如水,而却有一个人将她的点点滴滴默默收藏,悄悄酝酿,一直等到那平淡的水变成了酒,而多年之后她才无意间揭开瓶盖闻到那浓郁那芬芳。   一个是用来被她欺负的。   那个被她欺负的对象原本也是骄傲的,但是她以爱情的名义却很轻易地俘虏了他,于是他变成了她的勇敢的卫士和忠诚的仆人。于是他在黑夜里送她回家,在大热天跑去为她买冰淇淋,在舞会上他虎视眈眈害怕连当仆人也有人来争,害怕失去这个卑微的职业。她的微笑对他最重要,她的叹息能让他心如刀割。她的眼神就是他的指南针,而她的心灵就是他要探索的宝藏。   一是来降伏她的。   她在第一个人面前,是神;在第二个人面前是女王;而在这第三个人面前,她是卑微的女仆。刚开始,她反抗,她挣扎,她不愿被征服被俘虏,她也绝不愿乖乖地就此投降称臣。可是渐渐地就像那小王子驯服骄傲的狐狸一样,她被驯服了,她心甘情愿地被他占领心田,她死心塌地地以他为王。在她的一生中,不管她是多么漂亮,多么才情,多么高贵,如果她的心没被别人以爱情的名义侵占和俘虏过,那她的人生该是多么残缺。   对一个女人而言,在她的一生中,最好能遇到这三个男人———如果有人幸运遇到一个这三者集于一身的男人,将成就一个完美的女人。
周杰伦:我的歌里藏着整个世界 (转帖) 周杰伦:我的歌里藏着整个世界 作为一个歌手,他是独特的,作为一个符号,他是流行的。周杰伦的歌里有一种残酷的美,就像月光下的向日葵,伤感的期待,忧郁的追随。也许是童年的记忆太沉重太破碎,也许是成人的世界太繁杂太无奈,即便是站在无限风光处,他寂寞依然。而这正是这种灵魂深处的大寂寞使他的音乐充满了无穷张力,使他的音乐节奏和旋律成为无数渴望温情的心灵张扬个性与宣泄情绪的有力出口,他用音乐呈现自己的同时也震撼着整个世界。近日,周杰伦做客〈FTV??心情电视〉,向我们讲述了他歌中的世界。 小时候的周杰伦,是一个在单亲家庭里长大的孤独的孩子,有点自闭。在其他同学忙着准备功课时,他却频频逃课,躲在家里练琴。那时候,他的人生就像一个疲惫者不经意望见的星群,散乱而漫无目的。他觉得什么东西自己都不太懂,也不太喜欢去接触。   是音乐让周杰伦整个人有了朝气,然后有了一种使命感,并由此给他带来改变和好运。在台湾超级新人王的歌手大赛之后,周杰伦签约阿尔发唱片公司。在台北一栋灰色大楼的狭小房间里,周杰伦开始依照合约作曲,每首歌领到2万元的酬劳。周杰伦极少离开他的工作室。那些日子,支撑他走下来的,是对音乐的那份狂热和痴迷。看着新人来来往往,周杰伦领悟着怎么样才能让歌手长青,怎么样才能让自己出众,他发现答案就在歌曲本身。那时候,只有两个地方让他觉得自在:录音室和篮球场。   有一天,杨峻荣掌管了阿尔发唱片的经营权,周杰伦从幕后走到了台前。周杰伦的出现引起了巨大轰动,平静的生活由此被打破。之后,周杰伦每天重复着他不喜欢做的事情:接受采访,被人关注。   周杰伦是一个比较情绪化的人,比较容易受环境和他人影响。比如说,他不喜欢阴天,阴天的时候去打篮球,或是去找朋友,或是去看电影,反正阴天不管做什么事情,他的心情都是忧郁的。   天生不可治愈的顽疾,从小养成的自闭的性格,被媒体炒来炒去的情感风波,生活中让周杰伦忧郁的事情实在太多太多,所以,公众难得一见他的笑脸。只有在音乐响起的时候,周杰伦才能感觉到真正的快乐。如果没有音乐,周杰伦觉得自己可能就是一个白痴。   面对命运的无奈,周杰伦留了很长的头发,因为长发遮住了眼睛,也遮住了一个隐秘的世界。不善与人交流的周杰伦喜欢把看到、听到的一切都记录在歌里。他的内心世界实在太丰富了,所以他在歌里安排了太多的歌词,这使得他的歌不太容易听得懂,由此有人批评他咬字不清。   作为一名歌手,周杰伦希望被承认希望拿奖,但如果要以改变自己的演唱风格作为交换的话,他宁愿放弃这个奖。因为他的歌里藏着整个世界,他不愿意放弃自己的世界。
女追男是否真的隔层纱呢? 今天看了一场电视节目,其中男女嘉宾就“女追男”的恋爱新景象引发了一系列的精彩讨论,也让作为观众的我不仅因此而想到了很多事情。 关于这个问题民间总有一个说法,叫做“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层纱。”但以前的我总是认为如果女孩子轻易的就对自己心仪的男孩子主动的话。那么总会让人觉得不自重,但是今天我却在现场看到了一个勇于追求真爱的女孩子经过一番努力真的与自己心爱的男友共同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这不仅也让人引起了一个深思,在我们女孩子渴求被爱的同时,难道男孩子就不希望也有人可以关心爱护他吗? 有人曾经说过我是爱情冷血主义者。因为至今我除了和初恋男友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恋以外.几乎都没有对其他的异性有过真正的恋爱感觉,每次的感情都在瞬间冷却,一次也不能长久,一旦让我觉得两人之间已经不可能再持续下去的话,我便会毅然绝然的了断这段感情,而且到现在也没有后悔的感觉出现在我的心中。 但是我相信一旦让我遇见了我喜欢的男生,而且他也对我有意思的话,我想我会主动的去示好,虽然不知道到时我究竟是否会走出这一步.但是,我想我会好好考虑的.因为我相信,缘份这东西很难得,如果真正的遇到了,一定要好好的珍惜,否则便会稍纵既逝,后悔不已。 朋友们, 你们又是如何的看待这个恋爱新景象呢?不妨说出来与大伙儿讨论讨论。
快三十了,终于承认自己不小了.(转) 闲时想想自己都快三十了,心里有点落寞.二十几年的生活,只在最近几年才会对感情的事有所感悟,这大概就是先知后觉吧.以前从没想过,自己的下半辈子该找怎样的伴侣一起渡过,平时所想的也就是一些生活每个人都会碰到的琐事.还是小孩子的时候,看那些为情所困的人,摆明就是做作.现在想想那时的自己还是在感情的认识上太肤浅,不明白那终究会被许多性情中人问过多少遍的:"问世间情为何物?"世界上最难处理的事情估计就是感情上的事了,斩不断,理还乱. 现在自己也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了,想必也该认真去对待了.可是能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那是很难的事.我其实还是蛮相信每个人的姻缘是天注定的,是你的就是你的.这样说,肯定会有人反驳我:"爱是要去争取的,认命是懦夫的表现!"是啊,我虽然有点腼腆,可看过周围朋友的感情历事,越发认为,有些人你千万不可错过,错过了就真的错过了,由不得你去奢望时间倒退,你只能转过身去恸哭,眼泪还得自己擦干! 现在不管你是在张望,还是在等待,还是在犹豫,还是违心把自己的感情搁置起来,你要大声告诉自己,你是害怕孤独的,你需要一个可以陪你到老的伴!所以,在新的一年即将开始时,给自己鼓鼓气,用心地去寻找你的另一半.我也会在2006年的倒计时里,默默为你们,为我自己祝福.
三十不嫁为哪般?莫待花逝愁华年!(转) 男人三十而不立,肩膀上就少了份儿责任,女人三十而不嫁,总让人觉着她心中缺了点儿关爱。 三十不嫁,无非是没遇着那幻想中的真命天子,或遇着而错过了,伤着了,心冷了,或是对天底下的男人都不放心,不肯轻易把自个儿交给人,或是觉着还年轻,一个人自在些,不如等个几年,再作打算。 可好男人是等不得的。对好男人,可遇而不可求,可求而不可等。遇着了,是有福气,求着了,是有慧根,等着了,是千年而一回。 遇不着的,没求到的,空等了的,哀怨了一场,最终还是将就了些,嫁掉了。当真不嫁的女人,是不多的。岂不闻如花美眷,怎经得似水流年? 嫁个好男人,终究是“归宿”。 世上多好女子,也不乏好男人。而历来散的多,成的少,离的多,聚的少,细究起来,竟都被一个“缘”字给误了! 所以,在自己还能把握缘分的时候,切莫因一时顽固,自个儿把自个儿耽误了。 “三十不嫁”!这口号坚忍而决绝,或许透着几分洒脱,带着几分无奈,甚至有些负气,却让听着的人,觉着这些女子“怪可怜见儿的”。 三十而嫁更好些,三十待嫁也说得过去。 三十不嫁的女人,或过于粗鄙愚陋,或过于毓秀聪明,前者是上帝误了她,后者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聪明的女子,心中是纤细的,而世人多粗陋,世事多肮脏,尽如人意者,不过十之一分。心思细密,心胸宽广,不乏聪明,难得糊涂,方不会成为林黛玉——林黛玉到底不及薛宝钗。 我是男人,最看不得良物不能尽其用,美人不能得其终。“姹紫嫣红开遍,都付与断井残垣”,纵然让人感慨,却也是自然规律,若是尚未姹紫嫣红过便凋谢了,才让人可惜。 不怕三十不嫁,怕的是不再想嫁,那就是心中无爱了。 。。。。。。
一个上海海归嚣张的发言(这个人蛮狂的)(转) 本人25岁,在日本(本科)和美国(MBA硕士)授的教育,16岁出国门,就是你们说的小留学生,流利日文(基本母语水平)和英文(绝对强于20几岁才出国的人),现在上海一家会计师事务所(5大)做咨询师(快2年了),年薪大约20万, 目前还够我挥霍, 年尾的红利,还够我到日本狂扫以圈.因自幼出身富裕家庭,所以生活有品位(这不是将来你有钱就能拥有的) ,穿着时尚,完全得到日本和美国朋友的认同, 基本和那些中国大陆人(那些年龄偏大,穿着土气)区分开来,所以较能融入当地人的圈子,现任妻子是我在日本大学的同学,大阪人.在上海, 最吃得开的海归,就是我这样的, 年轻有为,帅气入时,集予东(日)西(美)方的精品文化于一身,很多的上海MM都要主动的献身于我(真的!),每周的PARTY应接不暇.以我的经验, 如果你在33岁以上,建议你不要海归了, 无论你是什么名校博士,有多少财产也好, 因为你已经老了, 上海的新新人类不会看上你的, 如有,也是为了你的钱,老伯!不要以为,你混个##学位, 在美国刷过几年盘子,有个美国护照,混到上海, 可以骗MM了,醒醒吧,老伯,现在是2003年了, 现在的上海年轻MM(25以下)谁还会那外国人当会事,除非,你世袭出名门(家族), 生活品位很高! 如不是,请不要做梦了.我想,你们对小留学生大都嫉妒, 因为,你们在考虑如何逃票省钱得时候,我们在想MR2已经过时了,换一部BMW,G3应该好一点, 你们几个人挤在一间破HOUSE的时候,我们住在高尚区的高级公寓里开着PARTY. 你们在餐馆洗碗的时候,我们在和美国当地的同学去旅游度假,真正的体验留学生活和美国文化. 你们在自己的时候, 我们正在和你们想都不敢想的美女za.这就是差距,请不要嫉妒, 因为我们系出名门 ,有着高贵的父辈遗传的因子.注定要比你们强. 只能怪你们的父辈不争气!所以遗传因子也好不到哪里去!你们去过几次法国餐厅, 看得懂菜单吗, 会品红酒吗......知道几个意大利名牌, 知道领带的配色吗,参加过正式酒会吗....如果,这些基本的都不会,请不要海归了,以免丢人.因为在上海任何的新新人类都会的.老伯,现在是2003年了, 不是89了.说道学习,我深刻领教过你们的浓重口音的英文,还是什么长春藤的博士,英文都说不利落,还博什么士,太可笑了.我们因为年龄小,常和当地的人交流,所以一口流利正宗的英日文,是很自然的事.总的来说,我们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 都要强你们很多!因为我们出身显贵,和你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但是如果你努力,也许你的后人勉强能挤身于我们的世界! 各位GGJJDDMM看好了,这是我转的一个汉奸的
反叛者的斗争 身在一个位于混乱爆发前夕的时代中,加缪从小便饱尝苦难的姿态,并一直处在荒诞的现实中,有着对荒诞本质的体验和到位的思考。而描写默尔索这样一个淡漠如古代隐士的人物形象,表面上似乎是对俗世的声讨——“冷漠的制度将人的本性消磨殆尽,令人丧失了善良”,或者“他是世俗与社会意识形态双重压迫下的悲剧人物”,又或者“他是消极无为的”?��类似的解释我看过不少,然而从来都不满于他们对加缪的曲解;他们甚至认为加缪仅仅因谦虚而置身存在主义之外;当加缪与萨特分道扬镳时,竟有无数人为之扼腕——世人皆将加缪与萨特相提并论,谓之“存在主义大师”,我对此却不以为然,力图颠覆前人的谬误。萨特向来被我当做“极端虚无主义者”的靶子进行批判;而于他作品中“存在-自由选择”的思想,我也一直持怀疑态度。不同于加缪的外冷内热,萨特作为一个狂热的左翼分子,一直都积极地进行他所谓的对这个世界绝对化的革命。荒谬是他拥护的存在,因而在他心中,只有暴力的征服以及消极的仇恨,少有对他人的爱。��但加缪是完全与之决裂的。仔细阅读他的作品,不难发现,他总是以一种寡淡的笔调,勾勒普通市民(大多数都是社会的弱势人群)的苦难及未泯的希望。而这才是我所理解的加缪的信仰:善,美,爱。它们遵循这样的真理:荒诞-觉醒-反抗-自救。��比如《局外人》中的默尔索。这是一个对任何事物都无动于衷的小市民,他似乎对一切选择都优柔寡断——雷蒙问他能不能和他做朋友时,“我说做不做都可以”;当“庭长问我是不是有话要说,我考虑了一下,说了声‘没有’”——他向来都对他人及社会强加给他的一切默默接受,他是如此渺小,以至于从未想过依靠暴力革命的方式来争取命运。(判了死刑后,他所思考的逃脱死亡的方法和刑罚制度的改革,讽刺意味颇深。)当时的社会需要的是扭转局势的强者,是将“他人就是地狱”(萨特语)当做座右铭的强权者。从这个角度看,懦弱而另类的他不过是社会在膨胀的征服欲中排除异己的牺牲品罢。��但他同时是唯一的胜利者。世人称颂的存在主义者们不过简单地质疑着自身生存的荒谬,却对诞生于荒谬背后的绝望无可奈何;而从未体验过真正灾难却延续了尼采的激进的萨特们,无病呻吟地将消极的意识形态嫁祸于现实中,热衷于激烈的革命,投身于各种政治矛盾,完全背离了脚踏实地的存在的本质——“我感兴趣的不是荒诞的发现,而是其后果。”(《荒诞的墙》)荒诞之后的出路何在?加缪的论证独到而完善。他尽量冷静地为我们刻画默尔索这一冷漠的形象,并将他置身于一个能被世人理解的矛盾重重的社会环境中,从而更加显出此男子的突兀与怪异;然二十六岁的加缪尚未像他后期那样对情感的收放拿捏自如——那时的他还学不来纪德彻头彻尾的冷(而卒章显志倒是他前期作品的一大特点),于是在末章让默尔索爆发:“我好像是两手空空,一无所有,但我对自己很有把握。”尽管加缪自称,“《局外人》写的是人在荒谬世界中孤立无援,身不由己”,我却宁愿任性地认为,不在乎、无所谓,是一种无声的抗争;看似浑浑噩噩,其实完全明白自己的前路、自己的理想。而“人总是要有点什么错”的积极意义在于意识瞬间爆发时觉醒的力量。并且觉醒以后的幸福感甚至远远超过了随之而来的巨大的空虚感。因而这是超越一切的自信,自信自己活得比他人理智,自信自己死得比他人从容;他决定了自己的生死,便也是决定了不以极端的自杀来终结荒诞圆圈的轮回。这是一种温和却极具潜力的反抗。只不过斗争进行在顺流的核心中,竭力出世而又从不做无谓的挣扎;“我不是这里的人,也不是别处的”,存在于这样一个不存在的超现实世界中,为着心中的理念而淡然处世——加缪便在沉默的反叛中寻求到了苦难与阳光的契合点,也即“对苦难的拒绝以及对美好的执著”(《置身于苦难与阳光之间》)。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