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枫啊
梧桐枫啊
关注数: 30
粉丝数: 55
发帖数: 4,901
关注贴吧数: 2
打捞梨园沉没的声音 快讯:昨晚(2012.09.27)由郑州市委宣传部、郑州市文广新局主办,郑州市豫剧院承办的《梨园寻根---戏曲品鉴会》在河南群艺馆上演。
祥符调的故事---电视剧《祥符春秋》 你还记得吗?
第五届黄河艺术节 商丘 豫剧《丹水情深》
如此漂亮的银屏公主 扮相很干净,很大方!
《梨园春》捧出来的小擂主们还在继续唱豫剧吗? 如题,前几天看见牛欣欣小朋友又上某卫视的通告了。不过做的是跟戏曲一点儿也不相干的事情。感觉有些失望。 不过,话又说过来,她们有权利选择自己的道路。 祝他们快乐成长吧。
李树建同志给年轻演员创造机会 如题。
中国戏曲学院 豫剧联唱
这些可爱的豫剧人 这个帖子会陆续分享生活中的豫剧人,请多关注。第一张,贾庭聚老师款待豫剧班学生杨历明
古装豫剧《杨七娘》,戏迷可以听听 在网上看到禹州市豫剧团表演的 杨七娘 ,听着还不错,给大伙推荐推荐。呵呵
阎立品先生辞世16周年纪念 阎立品(1921.2.7—1996.8.11)豫剧阎派艺术的创始人,她用一种超凡脱俗的雅致,让豫剧多了几缕清雅之气。她的声音在优美的旋律中游走时,显得无比空明剔透、婉约秀丽。马上就是这位豫剧大师辞世16周年纪念日了
《大河报》送《刘青霞戏票》,很羡慕啊 如题,刚刚看到报纸,说送戏票呢,可惜不是大河报订户。
公交车上看到豫剧,很欣慰呢! 如题,这几天在B1车上看到豫剧很是兴奋。这样的好事,应该坚持做。
豫剧《风雨故园》剧照
梨园老照片---高洁 如题。
跪求 风雨故园后 11集的资源,先谢了 亲,有 电视剧 《风雨故园后》 的资源嘛?
张纪中版《西游记》,不止是特效! 当初只是奔着特效来看这版西游记的。 一直看了这么长时间,觉得越看越好看。 如果说看老版是一种童真的怀念,看张版就是一种全新的思考。特别是白鼠精,犀牛精的演绎。
你觉得郑州有戏曲氛围吗? 各位亲, 不管是在郑州工作的,不管是在郑州居住的,不管是路过郑州的, 你们觉得郑州的戏曲文化氛围如何?
《红楼赞花》——李树建,非常的欢快
《白蛇传说》提前上映了??? 昨天在公交车上看到《白蛇传说》的宣传,竟然显示28日上映。难道提前了???消息属实吗???
国家一级导演释疑“江苏梆子”与“豫剧” 以下消息均来自大河报。
你觉得目前"梨园春"需要在那些方面做出改进?
如果现在有80万资金投入到豫剧事业中,你会如何分配?
推荐一部杨红霞的戏---《悠悠我心》
每次看到常陈两派的戏迷争吵我都很揪心... 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尤其是进入豫剧吧后,这个感觉越来越明显,常陈两派斗得实在凶狠。 我也不止一次强调,常陈两位都是大师,她们的功过自有后来人评论。不管是谁独大了也好,不管是谁受了排挤也罢,事情已经过去了。我们后辈们还要继续争斗吗?争来争去,哪一方好受了呢??? 豫剧走到今天这一步实属不易,实在不愿看到豫剧迷中还有内讧的现象。
欣赏戏曲精美剧照---1 在网上看到一些精美的戏曲剧照,十分漂亮,就收藏了起来。现在跟大家分享下。
你多长时间登陆一次“豫剧”吧?
还是那故园,又听那风雨---聊聊豫剧《风雨故园》 自在梨园春上看到豫剧《风雨故园》中“小蜗牛”的那一唱段,顿时被汪荃珍的唱腔吸引住了,吸引我的还有唱词。一直觉得豫剧戏曲中剖析人物内心的戏很少。听了这段唱,感觉把朱安内心的不满与愤懑表现的淋淋尽致。 下面给大家展示一段《风雨故园的》的选唱戏(不是“小蜗牛”)。
豫剧 风雨故园 选场
央视戏曲频道好像介绍豫剧的比较少啊,你们怎么看? 当然了,全国的剧中繁多,每个剧中都照顾到,那是不现实。 可是豫剧作为一个大的剧种,当前具有很大的影响力的剧种,为啥在央视11套看到的比较少啊? 相反,越剧在央视11套看到的比较多,还有评剧。 不知道这其中是什么缘由?
好久没见孟翔礼的身影了?他不受重用吗了吗,还是...? 在我的印象里,孟翔礼是一位不错的演员。可是很少见他出来啊。以前记得介绍他,说他是三团副团长,后来又改成二团副团长,再后来又是三团副团长。咋回事儿?几个团来回调啊??? 刚才在百度里百度了一下,竟然没有他的太多信息。 哎,怎么回事呢?谁知道啊...
豫剧戏曲演员们,不可太低调 刚才看了11套戏曲频道的燕升访谈节目,有一个感悟,就是作为戏曲演员,不能太低调。尤其是当下炒作成风的年代。当然了,不是鼓励大家都去炒作。我的意思是,戏曲演员要勇于站出来,为戏曲“发声”,为戏曲“放光彩”。 在我的印象里,田敏应该是比较低调的一个人,重拍了一出戏,还在11套播了,结果很多人都不知道。这就不行嘛,你的努力不仅自己清楚,也要让大家看到!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欢迎发表不同看法,严禁说脏话粗语!!!
介绍一部神话题材的豫剧 《愚公移山》 首先声明,不喜欢的人请不要口出粗言!!!
由常陈之争想到的冰心与林徽因 就是进了这个吧后,渐渐意识到,常陈之见的矛盾似乎很深。我想到冰心与林徽因的故事。 在一本杂志上看到冰心与林徽因曾经不和,两人竟然在报纸上互相发表文章,隔空“较量”。当时很诧异,两位都是文艺界的女才子,怎么会闹到这种地步?后来想通了,观点有分歧,是很正常的,关键看用何种方式来解决。互相叫骂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不管常陈当年有什么恩怨,都希望他们的戏迷能放下去以前的偏见,共同宣传好我们的豫剧。两位大师都已经长眠,她们也不希望看到她们的戏迷经常斗嘴吧?她们更希望看到豫剧能发扬光大,越来越受到群众的拥护!!! 纯属一些个人见解。
请教个问题,江苏梆子跟豫剧什么关系啊? 查了一些资料,给我的感觉,江苏梆子就是豫剧嘛。但不知为何另起名叫做江苏梆子嘞? 难道其中有什么缘由吗?
王希玲算不散豫剧小生中的代表啊? 记得王希玲曾有“豫剧第一小生”的美誉。本人尤其喜欢 风流才子 中的唱段。但是看到一些关于小生的帖子都没有提到王老师啊。这是怎么回事?
如果张版西游记由国家资金扶持会是什么样子? 看到好多新闻,都是说张导抱怨资金限制,一些美好的远景只能舍弃。那我就想,如果有国家资金扶持,是不是拍出来的西游记会更好看一点儿呢???是不是导演可以把精力放到拍摄上多点呢???
有喜欢刘晓燕《珠帘秀》的吗? 其实开始关注这出戏,是因为刘晓燕该戏中中的造型,觉得很别致。这部戏看完后觉得不愧是获得了梅花奖。
又把京剧《苏武牧羊》看了一遍,怎么豫剧版的就不如京剧的好看呢? 今年过年的时候都市频道把李树建新拍的豫剧《苏武牧羊》看了一遍。当时满怀激动。看我完之后觉得该戏很空洞。恰好戏曲频道把京剧版的苏武牧羊也播了。两者一比较,觉得豫剧版的欠缺太多了。主要有以下几点: 1 主要就李树建一个主角,其他的基本上都是来配戏的。这么大的一步历史题材的戏剧,怎么也得有几个重要人物吧?? 2 现代元素包装太甚,豫剧元素没有完美体现 3 为什么不能把多个行当在一部戏里好好展示呢???当然不光这部豫剧。发现好多豫剧剧目都是这样。但是你看京剧,一部戏里行当很齐全啊。
没办法,老版西游记只能留给我们那一代人当记忆了 刚才让俺侄子(6岁)把张版西游记的几个片段和老版西游记的精彩片段看了看,然后问他,那个他更喜欢。他直接回答,老版的不好看,新版的好看。事情就是这个样子! 让我们这一代人好好回忆老版的吧。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自己的经典。 经典也是有时限的吧?
浙版西游在好几个卫视能循环播,我看张版也能比不会差! 哈哈,这个暑假,明显老版西游记播的少了。反观,浙版西游记倒是在几个卫视循环播了几次。我看到时张版也不会输给浙版,也可是在几个卫视播几个来回。
有对豫剧《大明贤后》感兴趣的吗?是章兰(二度梅)主演的。 感觉章兰的风格很大气。在《梨园春》上看过她的戏,看后特别喜欢。
想听一些段子,好像栏目。里很少播过吧 豫剧 《抢来的警官》《故园风雨》《云锦人家》《大明贤后》《风流女人》 这些剧目我挺喜欢的,但很少听广播里放过,能不能多播几次啊? 先谢了啊!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