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枫啊
梧桐枫啊
关注数: 30
粉丝数: 55
发帖数: 4,901
关注贴吧数: 2
请教一个关于《红娘》的服装问题 本人算不得京剧迷,却对京剧有几分喜爱。最近看《红娘》,有一个问题不解,请行家们指教一下。 《红娘》里头,红娘的舞蹈身段很多,每次看都觉得有水袖碍眼。我就想,去掉水袖是不是也可以呢?今天果真看到一个去掉水袖的装扮。(看下图) 我就有个疑问,这个红娘的水袖是不是可以去掉?
戏曲【翎子功】 #戏园采撷#【翎子功】在传统戏曲中,把长尾雉的尾羽装饰在头盔上即为翎子,要说翎子功绝在哪,当属“翎子单立”“翎子双立”等技艺,轻如鸿毛的翎子能抖出这种站立的“风范”,演出者必须得掌握好力学原理。“梅花奖”得主郭彩萍晋剧《小宴》中的表现可谓一绝!
戏曲【水发功】 #戏园采撷#【水发功】水发便是剧中人物的假发,要在舞台上甩动的长发,必须在演出前用水把它浸湿,再梳理成束,以防止因散乱而影响表演。川剧演员将“水发功”概括为“梗、扬、带、内、盘、旋、冲”等七个方面的技巧。《赠绨袍》中的须贾,在跪门吃草时,甩动水发后,竟让水发自然盘在头顶的发髻上。
你知道河南都有什么剧种么? 河南是为数不多的把文化作为产业来发展的省份。戏曲作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在河南占有相当的分量。河南作为戏曲大省,大概有31个剧种。 那么,你都知道河南有什么剧种么? 欢迎大家列举家乡剧种~
第三届豫剧节演出剧目及安排 如题,最新消息更新中
能猜出来什么戏么? 看剧照,猜剧目
好一朵绚艳欲滴的白莲花——豫剧桑派《白莲花》唱腔欣赏(转帖) 豫剧《白莲花》(又称《白莲花临凡》)是一出神话剧,它不像《张羽煮海》、《追鱼》、《柳毅传书》等是从越剧移植过来的戏,而是豫剧土生土长的传统神话剧。写千年的莲花修炼成仙,爱上了凡间的樵夫韩本,下凡与他成婚的爱情故事。这中间也充满许多磨难,但最终正义战胜了邪恶,白莲仙子和韩本又重新生活在了一起。
盘点 越调诸葛亮的戏服 无意中发现申凤梅老师扮演的诸葛亮还有绿色的戏服,于是就有了这么一个帖子。 印象中申老的诸葛亮扮相中,戏服的颜色还不少。大家可以一起盘点。 先来一张绿色的。
河南豫剧院青年团联手洛阳豫剧院进京演出《穆桂英挂帅》
他被逐出师门??? 具体消息如下: 尊敬的各位戏迷朋友:为确保刘派艺术传承不受影响,和刘忠河老师的崇高德艺不被玷污。经刘忠河老师慎重考虑和再三调查,现决定将小志河(王永志)逐出师门,从此以后王永志不再是刘派入室三代弟子,今后与其本人发生的任何纠纷将与刘派艺术及刘忠河先生无关,同时也提醒大家注意避免上当受骗!
孙祥雨入团演戏 2月19号,河南素雅青年豫剧团开始在花园北路、柳林村东三街广场演出,下午演出(铡西宫)。 孙翔雨主演~
戏剧,赢得青年才有未来 #人民网微评#【传统戏剧,赢得青年才有未来】行业老化、人才奇缺、精品难出……传统戏剧还能唱多久?关键在于能否“现代化生存”。没有创新,继承就是无源之水;同样,没有创新,继承便会毫无生气。前几年,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就说明了这一点。抱残守缺,如何赢得青年?而失去青年,又谈何未来? (来自 人民网微博)
【南阳曲剧团】2014春节演出花絮 之三 看图,
办丧事,五万块请来了梨园春擂主 如题,昨天一家操办丧事,五万块请来了几位梨园春擂主助阵演出。 不过演出效果只能是差强人意。
[马年唱“马”] 戏词中有“马”字的唱句 今年马年,先祝大家马年吉祥,马到成功! 戏曲唱词中有不少带“马”的唱句,大家一起来盘点下! 我先来, 陈驸马修要性情急! (《包青天》) 该你了哦,大家接力!
过年俺县电视台播放豫东红脸戏 如题!记忆中播放豫东老腔戏不多! 今年集中播放啊
[河南戏迷吧]给大家拜年了 “河南戏迷吧” 给吧内好友拜年了! 祝愿大家新的一年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河南戏迷吧”向吧内好友拜年了 哈哈~马年到,“河南戏迷吧”向“曲剧吧”的所有好友拜年了! 祝愿新的一年,戏迷们有好戏看,有好运来! 最后祝愿我们河南戏曲艺术能越来越好!
[过年喽]哈哈~新年到,许个愿吧~ 祝吧友们马年大吉大利,马年财源滚滚哦~ 哈哈,大家来许个愿吧! 我先来,希望马年马上有对象!不想一个人了,嘻嘻~
过年到南阳看大戏!十场哦~ 快讯~ 年后南阳将上演十场好戏, 时间:2014年2月5号——2月9号 地点:汉画馆 大家顶起来!
#梨园春203决赛# 祝贺孙祥雨 昨晚,2013 年的梨园春擂主争霸赛落下帷幕。 孙祥雨获得冠军 霍改云获得亚军
张新芳、李玉林两位曲剧名旦演唱的《钱塘县》片段欣赏 转帖 《钱塘县》一剧,是李玉林、张新芳两位曲剧名旦早期常演剧目,1959年以《钱塘县》代表开封市曲剧团参加河南省戏曲观摩汇演,获得演出奖和剧本奖,主要演员白雅泉、张新芳、李玉林、张凤梧获优秀演员奖。这出戏留下的录音很少,记得戏曲广播《梨园留声机》曾播出过全剧录音剪辑。 录音年代可能距今五十来年了,其中三段唱腔代表了曲剧那个时代旦角的唱法,与今天当红演员的唱法有很大不同。虽显得有些老腔老调,但不知怎么令人怀恋,令人感叹,这可能是它的魅力吧!
常派与崔派《桃花庵·盘姑》“窦氏一阵泪双倾”唱段赏析(转帖) 文章转自 唐小宝老师 博客,共同分享。 我小时候在开封和平戏院看关灵凤的《桃花庵》(戏报上用的是《齿痕记》),开始还是从张才“游庵”唱起,一直演到明伦堂“认子”止。当时演出由关灵凤扮演小道姑,侯秀珍扮演窦氏,谢顺明扮演张才(同一出戏中,后来改扮其子张宝玉)。这是老本,小道姑陈妙善是第一主角。好像并没有所谓“撒瓜子”(张才虎丘山赶庙会时,小道姑在楼上,故意向楼下的张才撒瓜子,有调情之意)的情节,戏的后半部分那个关键角色老妈子似乎叫“王三思”,而不叫“王桑氏”。这个本子和评剧《桃花庵》结构差不多。而时隔不久,到工人戏院看王敬先的《桃花庵》时(她扮演窦氏),开始“游庵”一场已被删去,戏从窦氏“站门楼”开始,王三思也改为王桑氏了。倘若有人认识这两位艺术家,不妨咨询一下她们,看上世纪50年代《桃花庵》是不是有两个演出版本。
[往事] 常大师演过《桃花庵》啊 如题! 1939年西安《国风日报》王秀兰在西安和常香玉双挂头牌。如《桃花庵》中常饰窦氏,王饰陈妙善。常若不演,王便饰窦氏;在《秦雪梅》中,常饰秦雪梅,王饰二雪梅;《六部西厢》中,前几部常饰莺莺,王饰红娘,后几部中常饰红娘,王饰莺莺。她们还唱反串戏,如在《黄鹤楼》中,常饰周瑜,王饰赵云。
一起回顾曲剧的2013 2013年已经过去。 回顾2013年,关于曲剧,你觉得最值得纪念、最值得回味的的事情是什么呢? 我先说一件: 曲剧本科班纳入国家教育部2014年招生计划 薪火相传,有了好的继承人,我们的曲剧才能更好的传承。 大家往下接。
洛阳曲剧院【洛阳令】今晚上演。 戏票一张
【刘艳丽】美人来袭之 红娘 哈哈,曲剧名家刘艳丽老师饰演的红娘
好一个俊俏的林妹妹~ 【张宝英老师】 这个林妹妹好漂亮哦
《穆桂英挂帅》加演一场 哈哈,喜欢看的注意喽,前几天上演的《穆桂英挂帅》明晚又要演出,在艺术中心哦!!! 你不爱看,有戏迷看!人家不缺观众滴! 致力于投鸡蛋的,请再次准备吧!
师徒对比《花打朝》 上图
“沙河调”名家刘法印演唱《黄鹤楼》 如题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NjUzNjc3NDQ0.html&urlrefer=6f4e585d5ff534658e9db2e16136ddd4
省曲最近演出信息 2014年1月3日 省曲剧团将在元月6、7号,铁路工人文化宫演出 红娘和母亲河。 郑州附近的戏迷可去观看。 天气寒冷,注意防寒保暖。
观看刘忠河老师演戏有感 2013年12月28日,刘忠河老师在郑州中州剧院上演了五场大戏。 虽然只看了两场,确实颇有感触。 一个七十岁的老人,在台上演戏依然一丝不苟,一招一式都是那么认真。 《三打金枝》这场戏中还有翻跟头的戏,老人家竟然也做到了。 演完后,到后台看望老人。 只见他满头大汗,脸上依然是笑容。谦虚的对大家说“感冒了,唱的不好,对不起观众”。 突然觉得刘老师是那么的和蔼可亲可敬。当时只想对老人家说一句“保重身体”!
【河南戏迷吧】河南戏迷吧祝大家元旦快乐 河南戏迷吧祝大家元旦快乐!!! 欢迎多到 【河南戏迷吧】 宣传章兰老师哦。
【河南戏迷吧外交】河南戏迷吧提前祝大家元旦快乐 马上元旦就要到了, 河南戏迷吧 真诚祝愿大家元旦快乐,新年新气象!!!
2013版《穆桂英挂帅》剧照欣赏 首先欣赏杨家的众丫鬟,嘻嘻
河南戏迷吧祝愿大家元旦快乐 2014年元旦将至,河南戏迷吧祝愿张宝英吧的所有成员节日快乐! 也欢迎大家到河南戏迷吧宣传张老师哦~
新人报道! 哈哈,新人报道喽。
河南戏曲名家同唱《红楼梦》 豫剧名旦桑振君、张宝英、曾广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都演唱过《红楼梦》。 包括曲剧名家也演绎过此剧。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各位名家不同风格的《红楼梦》。
各位亲,来了要记得签到哦! 嘎嘎,来了记得签到,签到喽~
毛爱莲在越调《掉印》“绣画屏”唱段 --- 转自唐小宝博客 要问毛爱莲的拿手好戏有哪几出?熟悉她的戏迷会脱口而出:《火焚绣楼》和《白奶奶醉酒》。若再让举出几出,有人会说出《李双喜借粮》来,能说出她半个世纪前演出的《掉印》,恐怕为数不多。我没有看过毛爱莲的这出戏,要说也只能算在“为数不多”这里面。但我在 2006年《梨园春》舞台上看过她演唱的“绣画屏”片段,当年她已76岁啦,想不到她的嗓音还是那么圆润。她的艺术被称为越调中“婉约派”,唱腔里张扬出那种“ 似唱似说,尾音干脆,华丽婉转,吐字俏皮”的特点,把“毛派”暖色基调,唯美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转贴:【快讯】小皇后豫剧团将得到百万资助资金!河南... 祝贺小皇后豫剧团 【快讯】小皇后豫剧团将得到百万资助资金!(12月20日)_河南戏迷吧_百度贴吧内容来自:http://tieba.baidu.com/p/2771690169
活动:刘忠河70寿诞庆典跨年演出免费送票 红脸王粉墨登场六十载,寿诞日再现经典古来稀。豫东红脸王刘忠河从艺60年纪念暨70寿诞庆典跨年演出精彩绽放中州影剧院,从12月28日起到1月1日,天天有大戏。具体演出时间和剧目如下: 12月28号《穆桂英下山》 12月29日《血溅乌沙》 12月30日《打金枝》 12月31日《三打金枝》 1月1日《十五贯》
梨园春擂台上演唱豫东红脸戏的选手们 如题,各种原因导致豫东红脸戏很少受到宣传。 现在,在梨园春的擂台上渐渐出现演唱豫东调红脸戏的选手,并且表现不俗,让戏迷们眼前一亮。 接下来我们就盘点一下梨园春擂台上演唱过豫东红脸戏的选手们。 http://tieba.baidu.com/p/2765198734
大家都来说说上过梨园春的豫东调戏迷都有谁? 最近豫东调在梨园春舞台上出现的机会增加。 大家也开始关注豫东调的情况。 我的记忆中,梨园春擂台上,演唱豫东调的戏迷不是很多吧。 大家一起来说说都有谁。
转贴:# 梨园春与豫东调# 盘点梨园春演唱 豫东调 的选手们_河南... 我对豫东调也不是很熟悉,希望大家多指正,传递豫东调的乐趣. # 梨园春与豫东调# 盘点梨园春演唱 豫东调 的选手们_河南戏迷吧_百度贴吧内容来自:http://tieba.baidu.com/p/2765198734
# 梨园春与豫东调# 盘点梨园春演唱 豫东调 的选手们 第一位,来自山东的李诗中老人,演唱《刀劈杨藩》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tudou.com%2Fprograms%2Fview%2FqOzeFRuwAYo%2F&urlrefer=ae46b1c6b34348ef191c3ebb01044dda
《梨园春》打擂唱过的豫东调的戏迷都有谁啊? 如题,欢迎大家列举,回头想把他们的唱段列到一起供大家分享。
深夜还在排《三上轿》,感动~ 昨晚准备睡觉的时候,听一个朋友说起素雅剧团的小演员们还在排戏,不觉得心头一震! 那么冷,那么晚,大家估计早都藏到被窝里了。可是素雅的演员们还在加班排戏。实在觉得佩服、感动。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简单的一句话,包涵的是戏曲人的汗水与拼搏!
豫剧《红高粱》剧照欣赏 火红的高粱穗儿,火红的迎亲轿,火红的新嫁衣,跃动在浓郁的青纱帐里,迸发出野性的张狂,生命的蓬勃。 豫剧《红高粱》在欢快、俏皮的唢呐声中红红火火地拉开帷幕,为我们演绎了一出爱恨情仇的动人故事。 该剧由三门峡市豫剧团创作演出,主演史茹。 图片由挚友老师摄制。
三团演员不多见的古装戏照 先看看这两位: (只是看着眼熟,看了半天才认出来)
经历的多了,才渐渐理解豫剧中的那些哭戏、苦戏 小时候,常常跟着大人看戏,看着舞台上的哭戏、苦戏,只是看着好玩儿。 那时候的看点就是看看演员到底落泪没有,因此唱唱和小伙伴们挤到舞台最前面。 再大一点儿的时候,发现豫剧里,包括曲剧里,那么多的哭戏、苦戏,觉着好烦,整天开开心心的多好,干嘛一直哭呢。 现在,慢慢经历的多了,才知道剧中人的心酸痛楚。尤其是看了电影《一九四二》之后,才渐渐理解河南人的那种悲苦、艰难,才渐渐听出戏曲里心酸、无奈。 《程婴救孤》里,舍弃亲生儿子,把别人的儿子养大,最终还被误解。仔细想想,十六年,十六年的艰辛,十六年忍辱负重,十六年强颜欢笑,十六年胆战心惊,真的是让人痛心疾首啊。 《卖苗郎》里,为奉养公爹,亲手卖掉身上骨肉,却又被老公爹打骂,这样的委屈,真的有苦无处诉,有屈肚里咽。真的无法想像亲手卖骨肉的时候,眼睁睁看着骨肉即将散,此世再难见是何等的痛心的画面。 如今,虽然戏里的故事离我们已经遥远,可是这种凄苦苍凉却可以通过舞台的演绎穿透我们的心房。 (吐槽者、无聊着请远离本帖)
海宣池演出曲剧《四郎探母》 为纪念曲剧名家海莲池先生逝世一周年,海宣池(周少军)携海莲池曲剧团来郑州演出《四郎探母》。
平顶山市豫剧团《窦娥冤》下乡演出剧照
说戏:豫剧《姜子牙钓鱼》(转帖) “姜子牙钓鱼——愿者上钩”,恐怕连小孩子都知道这个歇后语(说“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是成语,是典故也可)。他用的钩不是弯钩,而是直钩(严格说不能算钓鱼用的钩),这怎么能钓起鱼来呢?看其“后衬”就知道,上钩的鱼自己愿意上钩,比喻甘心情愿地上别人的圈套也!
污蔑苗文化老师的那位戏迷,请你发单独贴道歉!!! 苗文化老师已经给吴碧波老师送过花圈,有人却视而不见,出来发帖污蔑苗老师。 希望戏迷们给苗老师主持公道。 既然你是单独发帖污蔑苗老师,如果你要道歉的话,也请你单独发帖,以示诚意。
#戏曲手势# 精妙的戏剧手势语介绍 喜欢看戏的戏迷大多知道,在我国的戏剧表演中,几乎都离不开手势语。“手是人的第二张脸”,戏曲舞台上的这句名言说明了手的重要作用。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王素君# 豫剧小生之帝王素君小生戏原唱唱词集萃 (本文转自唐小宝老师博客) 被誉为豫剧“小生之帝”的王素君,一生演过不少小生戏。今将她的小生戏代表作品《王金豆借粮》、《陈妙常》、《拷红》及《抬花轿》的主要唱段的唱词汇集于下,以供欣赏。 由于种种原因,王素君的音像资料保存不全,且零零碎碎地有许多版本,例如据我所知,《王金豆借粮》就有1957年、1978年和1986年三个不同时期的录音片段,同一段唱腔的唱词也不相同,这就收集工作带来了不便。原来他的唱腔有现成的唱词资料很少,我采取了两种办法来复原其唱词,一种是从录像字幕中来记录,倘若是她的原唱,这太好不过了;有时是她的学生录像视频,记录下来还要拐回来听王老师的原唱,因为有时不一样,要对照原唱改过来。如果找不到录像字幕,只有录音,那只好一句句反复听录音,然后打出唱词,这是最费时间的且容易出错。 对于王老师不同时期的录音,我尽量取早一点的,下面唱词可能有两个版本,我只取早一点的那个唱词。经过两天的时间,我终于完成了唱词的修葺工作。肯定还有错误和不足,望喜爱王派的戏迷朋友,多提宝贵意见!
#陈派# 盘点陈素真大师一生的演出剧目 盘点陈素真大师一生的演出剧目,欢迎大家补充。
郑州曲剧演出信息 河南乡音曲剧团在嵩山路长江路演出三天。今下午两点演出杨秀英告状。(2011年12月3日)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