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wx129
lwx129
关注数: 2
粉丝数: 82
发帖数: 5,462
关注贴吧数: 6
如何做学术研究 毅力,恒心,智力,不断的进取精神,永远的好奇心。正真,客观,不沽名钓誉,别想着一步登天。最后,最好别结婚,因为我发现,结了婚,你就再也没有时间能静下心来做学问了。
[灌水]感叹一下 一部高档手机,70%的功能是没用的; 一款高档轿车,70%的速度是多余的; 一幢豪华别墅,70%的面积是空闲的; 一堆公务人员,70%是混饭吃的; 一所大学里,70%的教授是扯淡的; 一个贴吧,70%贴子是讲费话的; 一大群吧友里,70%是无聊空虚的; 一屋子衣物用品,70%是闲置没用的; 一辈子挣钱再多,70%是留给别人花的。 结论:生活简单明了,享受人生守住30%便好
利用双曲函数推导洛仑兹变换
我们在这里反相和维相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我觉得我沉浸于晦涩难懂的《微几与广相》,热衷于在贴吧灌水,其实是在逃避现实社会。工作的压力,生活的压力,及人与人之间的算计,让我讨厌。龟缩在书本中,我有安全感。
回答zzssjj1981----宇宙到底有中心吗? zzssjj1981认为宇宙在大爆炸之初,有个奇点,这个奇点在哪里?它有一个位置,只要找到这个位置,就能以这个位置为参照,建立一个宇宙中心。 我的观点是,奇点这个点只是一个点,这个点不存在位置。它没有坐标。所有的宇宙都在奇点之内,它没有外面。 假设,zzssjj1981是对的,那么可以想象,在大爆炸之初,所有的物质几乎都集中在点上,跟据爱因斯坦引力理论,这必将形成一个黑洞,宇宙就不可能发生膨胀。只有认为宇宙是有限无边的,只要宇宙产生之初的物质分布是均匀的,那么它们之间的引力相互抵消,为零,宇宙才有爆炸的可能。
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假如人类可以活500岁,你愿意活这么长吗? 出生开始,人体都在不停的生长,仅管成年后,身高不再长高,但是其它器官并没有停止生长,比如,人的下巴依然在缓慢地生长,随着年龄的增长,脸也会变得越来越长,老年人的脸形和年轻人明显是不同的。想想,500年后,那张脸还象人脸吗?马脸中的马验。身体也会变形,长这么难看,活在那里干嘛?我不愿意活这么久。
汤姆森灯到底是亮还是灭? 王永明先生在它的“由删不净定理”中提到“汤姆森灯悖论”,我摘抄如下,供大家讨论: 汤姆森灯是由一个按钮开关控制着的,按一下灯亮,再按一下灯灭,再按一下灯又亮。一个超自然的精灵喜欢玩这盏灯:把灯点亮1/2分钟,然后熄灭1/4分钟,再点亮1/8分钟,再熄灭1/16,依此类推。1/2+1/4+1/8+…这个级数等于1。到1分钟结束的最后一瞬间为止,这个精灵按了无穷次开关。现在问:到1分钟结束的最后一瞬间,灯是亮的还是灭的。 根据上述对此灯的操作描述,我们可以判定电灯按钮每按奇数次,灯亮,每按偶数次,灯灭。另一方面,无可辩驳的一点是,灯最终要么是亮着的,要么是灭着的。但令人奇怪的是,我们根本无法知道最后灯是亮着的还是灭着的。对于这个问题,持潜无穷观点的人会不回答这个问题,因为任何无限过程都不能进行完毕。而持实无穷观点的人碰到这个问题,它可不能回避它,实无穷论者都承认无穷进程能进行完毕,但实际上他们却无法回答。
死有那么可怕吗? 卡扎菲死了,但死之前还是希望别人别开枪。我觉得死亡并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比如心脏聚停,人会马上失去意识,并没有多少痛苦。我记得小时候,比较顽皮,从高处跳下,落入草丛中,没想到把脊椎扭了,当时立即失去了意识,什么也不知道了。如果死得快的话,效果应该就是这样。 有遭一日,我不想活了的话,我会买把枪,往头上开一枪,一切就结束了,哈哈。
关于齐绩先生《新物理》中7.2节洛仑兹变换是否荒谬中的问题探讨 拜读了齐绩先生的最新大作《新物理》第二版,看到了7.2.3节时间陷井,发现齐绩先生犯显然是误读了洛仑兹变换,7.2.3节原文如下:
【资料】悖论集锦合集(那些好玩的悖论) 费米悖论 1950年的一天,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学家费米在和别人讨论飞碟及外星人问题时,突然冒出一句:“他们都在哪儿呢?” 这句看似简单的问话,但这就是著名的“费米悖论”。 “费米悖论”隐含之意是,理论上讲,人类能用100万年的时间飞往银河系各个星球,那么,外星人只要比人类早进化100万年,现在就应该来到地球了。换言之,“费米悖论”表明了这样的悖论:A.外星人是存在的——科学推论可以证明,外星人的进化要远早于人类,他们应该已经来到地球并存在于某处了;B.外星人是不存在的——迄今为止,人类并未发现任何有关外星人存在的蛛丝马迹。 三元悖论 三元悖论(The Impossible Trinity),也称三难选择,它是由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就开放经济下的政策选择问题所提出的,其含义是: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资本的完全流动性不能同时实现,最多只能同时满足两个目标,而放弃另外一个目标。
[转帖]长度是怎样炼成的(一) 按:这是又一篇论述无穷的好文章,而且不仅仅从数学角度来谈,而且还要站在哲学的高度来谈。虽然说从哲学角度来看数学问题,就会出现许多歧义,但是,“无穷”本身就存在歧义,存在不确定。所以,在数学上要有所突破,没有哲学思维是万万不行的。 长度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木遥
大三生攻克国际数学难题 三院士致信教育部推荐 新华网长沙10月9日电(记者 黄兴华)日前,中国科学院李邦河等3名院士分别向教育部写信推荐,请予破格录取中南大学大四学生刘嘉忆为研究生,并建议教育部有关部门立即采取特殊措施,加强对其学术方面的培养。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莘莘学子为何能够引起科技界前辈如此关注?这缘于近年刘嘉忆通过潜心研究成功攻克了一个多年未解的国际数学难题。 国际逻辑学知名专家、芝加哥大学数学系教授邓尼斯·汉斯杰弗德写信称:“我是过去众多研究该问题而无果者之一,看到这一问题的最终解决感到非常高兴。”“请接受我对你令人赞叹的惊奇的成果的祝贺!” 大三学生攻克国际数学难题 数理逻辑是研究推理的数学分支。它使用数学的方法,即一套符号体系来研究推理前提和结论之间的形式关系,故也称符号逻辑。在计算机科学和人们的生活中,数理逻辑发挥着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2010年8月,酷爱数理逻辑的刘嘉忆在自学反推数学的时候,第一次接触到这个问题,并在阅读大量文献时发现,海内外不少学者都在进行反推数学中的拉姆齐二染色定理的证明论强度的研究。这是由英国数理逻辑学家西塔潘于上个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个猜想,10多年来许多著名研究者一直努力都没有解决。 同年10月的一天,刘嘉忆突然想到利用之前用到的一个方法稍作修改便可以证明这一结论,连夜将这一证明写出来,投给了数理逻辑国际权威杂志《符号逻辑杂志》。 今年5月,由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和浙江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逻辑学术会议在浙江师范大学举行,还是大三学生的刘嘉忆应邀参加了这次会议,报告了他对目前反推数学中的拉姆齐二染色定理的证明论强度的研究。刘嘉忆的报告给这一悬而未决的公开问题一个否定式的回答,彻底解决了西塔潘的猜想。 《符号逻辑杂志》的主编、逻辑学专家、芝加哥大学数学系邓尼斯·汉斯杰弗德看到论文后给他写信:“我是过去众多研究该问题而无果者之一,看到这一问题的最终解决感到非常高兴,特别如你给出的如此漂亮的证明,请接受我对你令人赞叹的惊奇的成果的祝贺!”同时,邓尼斯·汉斯杰弗德教授高兴地将刘嘉忆的研究介绍给了其他几位同仁和专家,他们一起审读、反复商讨。 论文审稿人、芝加哥大学博士达米尔·扎法洛夫也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结果,过去20多年许多著名科研工作者在这方面进行努力。该问题的研究促进了反推数学和计算性理论方面的研究。” 9月16日,美国芝加哥大学数理逻辑学术会议上,云集了来自欧美的许多数理逻辑专家、学者。大会邀请了12位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刘嘉忆作为亚洲高校唯一一位代表在会上作了40分钟报告。他在数理逻辑方面的研究成果,让与会专家、学者对这位来自中国的“80后”投上赞许的目光。
[参赛]梁老师《微几与广相》第二版习题补充解答 由于我是这次活动的发起人,虽然自已也参赛,但不计名次,不领奖金
【教师节特别系列】假如让你来课,你如何讲解《力的合成》这一节课 今天是教师节,这让我回想起以前上学时的情景。我记得那时上力的合成这一节课的时候,老师说,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问他为什么,他说是实验结果。在实验课上,我们还做了关于这方面的实验。但是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是一个原理还是一个定理?我想应该是一个定理。假如让你去当一名高中物理老师,你如何上这一节课呢?
电磁场和光子到底什么关系,他们如何平稳过渡? 电磁场量子化的过程就是把电磁场看作一个个虚光子,但是电磁场里面没有普朗克常数,而虚光子场有普朗克常数,它们如何能等价呢?
广相中,爱因斯坦引力方程是一个假设吗? 如题
这个计算错在哪里?
[讨论]本科生和硕士生有没有必要写毕业论文 最近看到一篇方舟子的文章,称现在的本科,硕士毕业论文抄袭现象严重,毕业论文已成为没有意义的形式。方舟子认为科研工作基本上都由有博士学位的人承担,本科、硕士毕业生不进一步读博士学位不太可能去从事科研,让他们写毕业论文已失去了意义。对那些毕业后从事与学术无关的领域工作的,例如医疗、法律、新闻、初等教育等领域的,让他们写论文更无意义。所以本科生和硕士生写毕业论文应该取消。。 想听听各位的意见~!
为什么光的入射角一定等于反射角? 如题,求证明~~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牛顿著 只贴《原理》的前几页,供欣赏,后面的内容大家可以到百度文库自己下载: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enku.baidu.com%2Fview%2Fd7a9788483d049649b6658bc.html&urlrefer=198b7030ddc99d5fe470610633e08515
调查---你们见过不明飞行物吗? 我见过,还在上中学的时候,发现了圆盘状桔红色物体由西向东匀速飞行,比月亮还大一点,下图是我看到的不明飞行物大致形状:现在想想,很有可能是哪个国家正在发射的卫星
【资料】对称性原理 一楼喂度娘
【转贴】谈谈对称性——物理学中的对称 对称是什么?人是左右对称的,你照镜子,你与镜子中的你是镜象对称的。那么,物理上说的对称是什么呢? 对称:如果一个操作能使系统从一个状态变换到另一个与之等价(不可区分)的状态,即系统的状态在此操作下保持不变,则该体系对这一操作对称。 上面这个定义是严格的,简单举例来帮助一下理解。比如,你的影象是一个系统,对你做一个镜象操作,也就是让你照镜子,你会发现什么呢?镜子中的你的影象和你自己的影象是不可区分的,也就是说,你的影象对于镜象操作是对称的。 另一个等价的定义:如果对观察者做一操作,观察者在进行操作前后观察同一系统,如果两次观察系统状态完全相同,则则该体系对这一操作对称。 操作可以有很多形式。比如平移,转动等等。一个无限大的平面,具有任意距离平移对称性。意思是,你让平面沿任意方向移动任意距离,会发现平面和过去的平面没有任何不同,平面对于任意距离移动这个操作具有对称性。同样的,如果你观察一个平面,然后你沿任意方向走任意距离,看到的平面和刚才没有不同,则平面对任意距离移动这个操作具有对称性。一个正方形,对绕中心旋转90度的操作具有对称性。 对称性往往与物理学的美联系起来,对于物理学来说,对称意味着美丽。而欣赏不同层次的美丽需要不同的审美能力。 上面这种对称是很具体的对称,并不是物理学上最关心的对称。这种美也是有限的,比如圆与方的美,是大众可以感觉到的。 物理学上关心的对称是物理规律的对称性。也就是说,看看在什么样的操作下,物理规律保持不变。我们熟知的物理规律的对称性有 物理规律的空间平易对称性:在北京的物理规律和在上海的物理规律是一样的。 物理规律的时间平易对称性:古代的物理规律和现代的是一样的。 物理规律的旋转对称性:你歪着头做实验和正着头做实验会得到相同的物理规律。 对物理规律的操作不仅仅是简单的这些。还有参考系的变换。 比如,我们一开始相对于地球静止来看这个世界的物理规律是一个样子,过一会,我们开始运动,比如是匀速直线运动,又来看这个世界的物理规律,是否还一样呢?爱因斯坦当年就思考这个问题,他坚信对称是基本的,普遍的,因此,他提出,在惯性参考系变换操作下,物理规律保持不变,这个就是狭义相对性原理,后来爱因斯坦又进一步推广为:在任意参考系变换操作下,物理规律保持不变,这个就是广义相对性原理。 现在问题出来了,爱因斯坦是坚信对称性原理是普遍和基本的,但是当时的麦克斯维方程在参考系变换时是变的。也就是说,电动力学的物理规律在不同参考系的人看来是不一样的。两个相对静止的电子,放在那里,如果你相对于它们静止,你看不到磁场,但是如果你相对于他们运动,就看到了磁场。 在电动力学理论与对称性原理遇到冲突的时候,爱因斯坦毫不犹豫的指出,是电动力学理论有问题,麦克斯维方程不满足相对性原理说明麦克斯维方程不是真实的物理规律,要改进,要寻找满足对称性的物理规律。那样的规律才是真的,才是美的。后来,爱因斯坦终于找到了,于是发表了著名的《论运动物体的电动力学》这一跨时代的论文,就是在这篇论文里,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展示了他对于物理学的精湛的审美能力。改进后的麦克斯维方程对罗伦滋变换是协变的,在不同惯性参考系的观察者将看到同样的物理描述。
最近太阳活动平凡,会给地球带来什么影响吗? 扰乱地球磁场,这是肯定的,会不会引发其它问题?比如气候改变,地震,火山,海啸等等?
物理学部中科院院士简介系列——沈文庆
物理学部中科院院士简介系列——饶毓泰
物理学部中科院院士简介系列——钱三强
物理学部中科院院士简介系列——彭桓武
物理学部中科院院士简介系列——马大猷
如果有人指出你是“民科”,要警惕自己是否患了“狂躁症” 狂躁症的典型症状是心境高涨,思维奔逸和活动增多。特征有 1.感觉过分自信,甚至有浮夸想象. 2.比平常需要更少的睡眠. 3.无法停止说话 4.思想飞快转动. 5.很容易分神 6.在性生活和社交场合中太活跃,作或学习当中能发挥超常,或大部分时间都觉得激动不安. 7.进行快乐的活动不考虑后果. 8.不会考虑长时间的坐在一个地方. 9.过于严格的处理事情.
物理学部中科院院士简介系列——卢鹤绂
物理学部中科院院士简介系列——李荫远
物理学部中科院院士简介系列——李家明
物理学部中科院院士简介系列——邝宇平
物理学部中科院院士简介系列——胡宁
矢量场有梯度吗? 矢量场有也疏密,所以也我想应该也可以定义梯度,不过好象书上没有。。。
凭什么说光就是电磁波? 物理学更多的是回答怎么样,而不是为什么?光就是电磁波,应该是一种不能被证明的猜测,不管它的证据有多少。
物理学部中科院院士简介系列——何泽慧
物理学部中科院院士简介系列——郝柏林
物理学部中科院院士简介系列——葛墨林
物理学部中科院院士简介系列——戴元本
2010年很快就要过去了,提前祝大家新年快乐! 【来自100年之前的祝福】这张照片是摄影师于1910年拍摄的,并将祝福送给100年之后的人们,2010年很快过去了,小小的感动一下吧。--送给所有的朋友! 并祝 各位新的一年一切顺心,顺利,顺风。
物理学部中科院院士简介系列——程开甲
物理学部中科院院士简介系列——陈式刚
物理学部中科院院士简介系列——蔡诗东
物理学部中科院院士简介系列——张宗燧
物理学部中科院院士简介系列——周光召
物理学部中科院院士简介系列——朱洪元
各省区中科院院士数一览 1949年11月1日,伴随着共和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了。经过近60年的努力,中国科学院已发展成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 院士(Academician)源于Academy,是学术界给予科学家的最高荣誉称号。自1955~2007年间,中国科学院共进行了12次本籍院士增选,产生了1106名本籍院士;自1994~2007年间,中国科学院共进行了8次外籍院士增选,产生了64名外籍院士。 我们知道,科学是无国界的,但科学家是有国界的;我们还应知道,科学家之所以有国界,是因为科学家有籍贯。现根据院士籍贯析出各省区人员名单,按照籍贯、出生地的优先级顺序作为院士的省区归属,供参考。 特别说明:本籍院士中有两名院士因相关原由被除名,所以未计入1106名院士中,更不参与各省区院士数排序,仅在该省区人员名单里加以注出。此外,外籍院士中的华裔已分别归属至各自省区名单内(非华裔外籍院士名单另外给出),但为公平起见,华裔外籍院士不参与各省区院士数排序,仅在各省区本籍院士数后以“+”号标明。
大眼睛看世界88 吧友,请进! 为了版面的简洁,请将你的转贴发到一个贴子里面,谢谢 你的其它贴子将在五分钟内删除
点电荷真的有自阻尼力吗? 当点电荷用变速运动时,会发射电磁波,按能量守恒定律,它会有能量损失,这个过程必然受到自阻尼力作用,但是,对于点电荷,它自己身上的电场怎么可能作用于它自己呢?当然,如果不是点电荷,电荷的不同部位可以互作用,就不会有这个问题了。
量子力学学习笔记 现在流行学习笔记,不知有没有吧友想学量子力学,想学的就一起共勉吧,先打个头~~~
叶建敏温州进 作为小吧主,删贴时请按吧规办,最好不要参杂个人喜好,谢谢,祝贴吧生活愉快。
爱因斯坦与狄拉克方程zt 作者:韩来平, 邢润川
变分学导论视频 有老师教和没有老师教确实有差距,听一个好老师上课是一种享受
现在初一的数学题真难 求不定方程3x+7y+16z=40的整数解。想了半天不知如何下手
我们的世界是复数世界吗? 我们知道光有偏振性,且可以有二种情况: 1.线偏振,方程式: Ex=Axcos(kz-ωt)且Ey=0;或Ex=0且Ey=Aycos(kz-ωt) 2.椭圆偏振光: Ex=Axcos(kz-ωt)且Ey=Aycos(kz-ωt+π/2) 矢量形式是: E↑=Axcos(kz-ωt)e1↑+Aycos(kz-ωt+π/2)e2↑ 其中,e1,e2分别代表x轴,y轴的基矢i,j。 写成指数形式: E↑=Ax*EXPi(kz-ωt)e1↑+Ay*EXPi(kz-ωt+π/2)e2↑ =Ax*EXPi(kz-ωt)e1↑+Ay*EXPi(kz-ωt)*EXPi(π/2)e2↑ =(Axe1↑+iAye2↑)EXPi(kz-ωt) 这样,线偏振光与椭圆偏振光有相同形式,只是Y轴上必须有一个虚数。所以我们的三维空间中,其实有一个轴必须是虚轴,我们的世界应该是虚数世界。over
电子的自旋角动量只能取分立值吗? 为什么说电子的自旋角动量只能取分立值?
人学中的扭量数学 zt 一楼给百度。什么时扭量?看了此贴会有所了解 作者:李超1 王角2 王德奎3
开通视频与图片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