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有☜ 妙有堂
其人已老,其心未泯。
关注数: 20 粉丝数: 393 发帖数: 4,240 关注贴吧数: 16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寓意(六) 八仙、寿星、仙鹤:寿星,星名。亦神仙名,又称南极仙翁。在《史记·封禅书》、《西游记》、《白蛇传》中均有描写。传统形象:长头大耳,短身躯,白髯,慈眉善目,手捧仙桃,拄仙杖,或骑仙鹤,乘空飞翔。明清时的年画,有画寿星坐厅堂中或骑仙鹤立于云端,八仙作祝寿状,叫「八仙庆寿」或「八仙仰寿」。有的添画一白猿献桃。民间鼓词《白猿偷桃》曲,叙述白猿之母患病,需仙桃,白猿求诸看守仙桃园的孙真人(膑),孙真人怜其孝,赐一桃予之。母病愈,令白猿将天书一册赠孙真人,是即孙子兵法也。 东方朔、桃:东方朔,古代传说中的神奇人物。旧时年画常作一滑稽老人捧桃(传说西王母蟠桃,三千年一结实,吃了长生不老),寓祝寿意。《古小说钩沈》辑《汉武故事》:「东郡送一短人……召东方朔问,朔至……(短人)指朔谓上曰:『王母种桃,三千年一作子,此儿不良,已三过偷之矣』。」又《列仙传》卷下:「东方朔者,平原厌次人也,久在吴中,为书师数十年。武帝时上书说便宜,拜为郎……作深浅显默之行,或忠言或戏语,莫知其旨。」「东方朔捧桃」或「东方朔偷桃」,传统绘画常用以祝颂有才能或有口才的人的寿辰。 仙女云中飞舞散花:唐、宋之间《设斋叹佛文》:「天女散花,缀山林之草树。」明、曹学佺《蜀中名胜记》卷二:「(成都)东城楼,即散花楼也……。」《舆地纪胜》:「散花楼,隋开皇建,乃天女散花之处。」《维摩经·观众生品》略云:「维磨室中有一天女,以天花散诸菩萨,悉皆堕落,至大弟子,便著身不堕,天女曰结习未尽,故花著身。」「天女散花」又叫「仙女散花」,寓意春满人间,吉庆常在。
关于“开光”的一些说法,网上找来的,本人比较认同第二种 一)开光是指有一定修行成就的人通过持印诵咒,加上给予特别的灵力来消除物品不好的磁场,赋予物品特殊的灵力,使工艺品一样的东西成为可以调整风水的物品或护佑自己的幸运物。 二)开光是一种表示恭敬、隆重的仪式,并没有什么神奇的内容在里面。如果你能具足恭敬心、清净心和信心,自己也可以开光。开光的真正意义是启发自性光明,来自你的光明,而非其它,如果说开光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大概也就是这个了。 【开光】 (术语)佛像落成后,择日致礼而供奉之,谓之开光。亦曰开眼,或曰开眼供养。佛说一切如来安像三昧仪轨经曰:‘ 复为佛像,开眼之光明,如点眼相似,即诵开眼光真言二道。 《事师五十颂》中称"开光"为"圣住","圣住"为标准称呼,意为请佛菩萨安住。 一般人在正式供养佛菩萨形像之前,都要举行一个开光仪式,开光究竟是什么意义?有没有必要?开光了,这个佛像就灵;不开光,佛像就不灵。到底什么样的人有资格去替佛菩萨形像开光? 这个问题,我们过去在讲经、讲席当中也多次的提到。现代一般开光,已经趋向形式、迷信,把开光的意义完全丧失掉了。实际上,开光这桩事情非常重要,它真正的意义,就是说明我们供养这一尊佛菩萨形像意义之所在。这个事情就如同我们世俗间一个伟人的形像,我们建筑成就了,举行一个开幕的典礼。在典礼当中一定要向大众说明,说明这个人他在世的时候,丰功伟业,他对社会大众的贡献,对国家民族的贡献,交待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使社会大众见到他的形像,就生起效法他的这种心念,这就是佛教开光的意义。譬如我们供养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这个像造好了之后,我们要启用,供养启用。在启用的时候,我们要向大众说明,我们为什么供养观世音菩萨,供养观世音菩萨意义是在那里?藉这尊像,开发我们自己自性的光明,所以不是人替佛菩萨开光,是佛菩萨形像为我们开光,这意思在此地。 如果说这一尊佛菩萨形像,请一位法师来给他开光,他就灵了,不开光他就不灵。因为有很多人找我去开光,给佛菩萨开光。我就老实告诉他,你不要供养佛菩萨了,他问为什么?我叫他灵就灵,叫他不灵就不灵,我比他还灵,你供养我就好了,你供养他干什么?你想想对不对?这叫迷信。所以我也可以去装模作样比划比划,我帮他这一比划,他就灵了,你们想想,我岂不是比他更灵吗?连这一点都想不通,那你是愚痴迷惑到极处。一个头脑冷静聪明人一看就恍然大悟,就明白事实真相。我说替佛菩萨开光,他就灵,这是欺骗众生,你们未免也太愚痴、太糊涂了,那有这种道理!所以开光是宣说这个佛菩萨代表的意义。譬如说供养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代表的是慈悲,把菩萨大慈大悲救度一切众生这个本愿宣说出来。我们供养佛菩萨,供养观世音菩萨,就要效法佛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这一种悲愿。所以见到观音菩萨的形像,听到观音菩萨的名号,就把我们大慈悲心引发出来。我们对于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要以大慈大悲,真正去爱护、关怀、帮助,这是这一尊名号,这一尊形像开发我们自性慈悲的光明,这叫做开光。所以是藉佛菩萨名号,开发我们自性的光明;藉佛菩萨的形像,启发我们自性的光明,是这个意思。决定不能搞错,错了,那你就迷信。迷,决定不能解决问题,唯有智才能解决问题。这个是学佛不能不知道的。 至于什么样的人,才有资格来给佛像开光,对于佛菩萨的经论、历史渊源,他所表达的意义,都能够通达明了,为大家解说清楚、解说明白,这就对了。绝对不在那些形式。每一种形式都有很深的教育意义,都要把它讲解清楚、讲解明白,才不致于趋向迷信,把佛菩萨当作鬼神来崇敬、来崇拜,祈求天地鬼神、诸佛菩萨来赐福,这是错误的观念,这是不正常的想法。 三)其实,给石头开光容易,给人"开光"才难啊。 给晶石开光,无非就是激发晶石中的能量,用来辟邪护身而已,并不是什么难事。而给人"开光"才是真正的难啊,因为每个修佛者的思想都不同,要点拨他们大彻大悟,实在不是容易的事。 而且修佛不是容易的事,师傅必须时刻点拨弟子的修行。 不要把修佛看得太简单了,在家居士的修行,也是神秀偈语中的那种修行,就是顶多使得自己不造恶业,不堕恶道,给自己广种福田而已,并不能证得无上菩提妙道。 建议大家有空能看看仿佛居士写的《慧能大师传》,当可明白,修佛是多么的不容易啊。如果只是在家念经吃斋,保持一颗善心,终究不能使得自己大彻大悟,学佛,必须以慈悲为体,以智慧为用,这种智慧是真正的大智慧,而不是世间用的小聪明。 ,万物皆有灵性和佛性,按佛家的说法,狗也有佛性,那为什么没有看见狗来成佛呢?不要说狗了,就连万物之长的人类,成佛的又有几个人呢? 无论是灵性还是佛性,都需要开启的。就好像当年的和氏壁一样,如果不打磨就是一块顽石,打磨后才是一块宝玉啊。按照一般的说法,每天修持念佛,只能为自己造福田,并不能得佛法的真谛。就好像当年神秀的那偈语: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偈语为何没有得到五祖弘忍大师的认可,就是因为五祖说:"此偈语若是依凡夫之人,依此偈修行,自可证净修身正,不造恶业,不堕恶道。
乱侃香事人群 所谓香事者,即与香有关之事。“香道”一说不是祖传,确实来自日本,由于手里没有日本香道的详细资料,不敢妄议其如何定义香事群体。反观国内一些专门研究香事的著作,比较有名的如刘良佑的《香学会典》,陈云君的《燕居香语》,基本上都是比较推崇走高端路子的,如“香席”之说,品香、坐香、课香,本人对其道理都是非常的认同。但门槛真的很高。不仅对香材,对参与者的要求也高,贴吧里有帖子说不要过于走高端那还是对香材说的,如果人不对路,您就算能玩最顶级的奇楠(2007年的拍卖成交价是一万零五百美元一克),也照样参与不进去,因为能走完那套流程的人的确不多。我们来看看: 品香:不是有个鼻子就成,得对香料及各类工具的使用方法说出个子丑寅卯; 坐香:能坐稳了别挤眉弄眼乱动弹,嘴还不能闲着,要勘验学问,探究心性,儒释道自不在话下,最起码您得说说“三观”吧,如果哪位是有钱没文化的主,您请回吧! 课香:以书画来展现心灵境界。您走两步,写两字儿来瞧瞧!没那功底的,您就别在嘴上得瑟了,还是请回吧。哈哈哈! 对于这个群体,咱只有羡慕,没嫉妒、没恨,真的只有羡慕!这是往高处走的吧,再说说往玄处去的。 就是玩香玩着玩着玩没味了,玩出禅意了,处处无香处处香,待会配张篆香炉的图。‘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陶渊明那境界。 对于这个群体,咱无限向往,但不敢接近,怕被人说俗气,惟有顶礼了。 那遇到我这种高不成玄不了,看着别人玩得高兴自己也想凑个热闹。于是因陋就简地就把这香事给办了,东闻闻西嗅嗅,闻到不好的香材大脑还经常当机,没当机还想感言两句:咋又出柴火味了?咋嗓子又疼了的?咋办? 本文纯属大脑当机之作,以博一笑。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