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有☜
妙有堂
其人已老,其心未泯。
关注数: 20
粉丝数: 393
发帖数: 4,240
关注贴吧数: 16
媚俗 昨日下午不幸看了国内几位小有名气的被称之为书法家的人的。。。。。。算是表演吧,那种感觉像是吃了苍蝇一样的难受和恶心,那些在狂呼滥叫中完成的所谓作品,说好听一点,算是行为艺术,说难听一点,不过是是江郎才尽之后哗众取宠的堕落。
侥幸 前几日女儿同我谈到两件对于她比较侥幸的事,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她是一种自得的情绪,就告诫她说:如果是因为侥幸取得的成功,无论如何辉煌,我都不会为她鼓掌。熟料女儿反问我一句:你怎么不想想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性,就是我平时的积累和基础比较好呢?我这才意识到,其实她说的或许更有道理。刚才看围炉夜话,其中一段说到,世上或有侥幸之事,但人不可有侥幸之心,我想,这才是我的本意,只是在表述这个观点的时候,我偏激了。
众生 关于众生,我在佛学词典里面查到的定义是这样的: 梵语萨埵Sattva,仆呼善那。新译曰有情,旧译曰众生。众生有多义:(一)众人共生之义。法华文句四曰:“中阿含十二云:劫初光音天,下生世间,无男女尊卑众共生世,故言众生。此据最初也。”(二)众多之法,假和合而生,故名众生。法鼓经曰:“万法和合施设,名为众生。”注维摩经二曰:“生曰:众生者众事会而生,以名宰一之主也。”大乘义章六曰:“依于五阴和合而生,故名众生。”大经慧苑疏曰:“众法成生,亦名众生。”法华文句四曰:“若揽众阴而有,假名众生。此据一期受报也。”(三)经众多之生死,故名众生。不曰众死者,以有生者必有死,有死者必有生故也。般若灯论曰:“有情者数数生,故名众生。”大乘义章七曰:“多生相续,名曰众生。”法华文句四曰:“若言处处受生,故名众生者。此据业力五道流转也。”俱舍光记一上曰:“受众多生死,故名众生。夫生必死,言生可以摄死,故言众生。死不必生,如入涅槃,故不言众死。”唯识述记一本曰:“梵云萨埵,此言有情,有情识故。(中略)言众生者,不善理也,草木众生。” 李世石已三连败于人工智能,我看得是腾讯直播,直播后面有比较长一段给类人士对人工智能的评价,其中,只有一个人的说法给我的映象比较深,他说: 假如有一天,机器流下了自己的眼泪。。。。。。。。。 记得看诸神之战的时候,宙斯说过一句话,当人类不再向神祈祷的时候,诸神将失去力量。
月下独酌
介绍一种很有意思的担心人工智能的角度(转帖) 魏武挥,科技专栏作者,执教于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天奇阿米巴基金(skychee.com)投资合伙人 : 一 谷歌的阿尔法狗要和人类的顶级围棋手来上一场较量,这件事引发了广泛的注意。这让我想起当年深蓝与人类的顶级国际象棋棋手的较量。只不过,围棋比国际象棋更为复杂。下过的都知道。巨头的切换也很明显。过去是IBM这种公司做前沿担当,现在是Google。它还搞了一个运动机器人,前阵子也是刷朋友圈的货。对人工智能的担心,一直是存在着的。在很多科幻小说、科幻电影里都有这类渲染:未来的某一年,人类被机器人统治了。担心的背后,其实是人类觉得人工智能发展下去,会超出人类太多。然后根据进化论,我们人类是要被它们淘汰的。 那么,这种淘汰的过程是怎么样的?遵循什么样的路径?我们来听听一位美国人文知识分子的看法。14年下半年,我和这位写过《伟大创意的诞生》一书的作者有过一次交流。Steven Johnson的看法很有趣:人工智能将摧毁民主。
伤害 善有恶报的时候,绝大多数人会感到被伤害了,这本是情理之中的事情。问题是,你认为的善,施之于对方的时候,是不是他认为的善,抑或是你自己的一意孤行?这就好像很多父母在爱的名义下强迫孩子的时候遭到了反抗,于是觉得自己很受伤,而对方,也感觉自己受到了伤害。
不自在 原本计划开春后每周一三五早上七点就去游泳,试了两周,感觉很不自在,本来一件很随性的事情,被自己的刻意搞得像一件必须去完成的任务,乐趣全无,还是照旧吧,想啥时候去就去。
分别心 佛家说,人有分别心是因为难脱我执。在我看来,我执却是脱胎于价值观,我们其实都很难不被价值观所困,那么,什么样的人能不被价值观所困呢?
两个铜观音 开脸很好。
新年祝愿-----喜上眉梢
新年 乱雪飞舞,二三知己,于暖室醉眼观之,或饮或茶,笑谈世间冷暖,一大快亦!
关于电脑雕工 在可以预见同时也是可见的未来,高精度电脑雕刻的运用会越来越广泛,这种雕刻技术的出现,对传统雕刻技法毫无疑问会带来巨大的影响,比如青铜器的出现对石器时代的雕刻技法影响,铁器的出现对青铜器时代雕刻技法的影响。在我看来,这在本质上只是工具的进步,而与之相应的雕刻艺术,应当会有更加个性化、多样化的表现,从历史上看,也的确如此。 因此,对于那些愿意用雕刻来展现自己精神生活和对艺术的理解的、真正的艺术家而言,这是好事。但对于那些假手工之名,行牟利之实的伪艺术家,的确是会影响到其生存的。 前几日看到,国外那种能自主识别文字的机器人,已经通过了图灵测试,看来人工智能具拥有自主意识的那天也不会太遥远了,那时候,人又会怎样呢?
叶公好龙 如果说自在是一条真龙,那么有太多的人就是那个叶公。
神秘莫测的粘粉 我对粘粉的关注,是源于当初在香道吧的一次关于线香香灰打卷的讨论,那篇帖子,不知道现在还在不在,当时我还有配图。那时候,我对香灰打卷的判断,一是认为使用了不易燃的粘粉且含量比较大,二是加了助燃剂,比如硝酸钾之类。因为我认为只有粘粉含量大,香灰才不会断,但又因为粘粉不易燃,所以要加助燃剂。 但这个判断总是不能说服自己,我用来举例那款沉香的线香,直径一毫米,价格不菲,点燃后可以从头卷到尾,(有兴趣看的朋友,我可以补图)最为关键的是,没有杂味,也没有我以为会有的硝酸钾燃烧后的那种味道,真的是很纯的沉香味。我甚至将那款线香直接放进嘴里嚼来吃了,也没感觉有什么不对的味道。我安慰自己,这也许真是人家的密不外传的制香绝技吧,所以才这么贵。所以,我决定,也要学会做这样能一卷到底的高逼格线香。 夫人回家了,我去陪她说说话再回来。
乱侃香事人群 所谓香事者,即与香有关之事。“香道”一说不是祖传,确实来自日本,由于手里没有日本香道的详细资料,不敢妄议其如何定义香事群体。反观国内一些专门研究香事的著作,比较有名的如刘良佑先生的《香学会典》,陈云君先生的《燕居香语》,基本上都是比较推崇走高端路子的,如“香席”之说,品香、坐香、课香,本人对其道理都是非常的认同。但门槛真的很高。不仅对香材,对参与者的要求也高,贴吧里有帖子说不要过于走高端那还是对香材说的,如果人不对路,您就算能玩最顶级的奇楠(2007年的拍卖成交价是一万零五百美元一克),也照样参与不进去,因为能走完那套流程的人的确不多。我们来看看: 品香:不是有个鼻子就成,得对香料及各类工具的使用方法说出个子丑寅卯; 坐香:能坐稳了别挤眉弄眼乱动弹,嘴还不能闲着,要勘验学问,探究心性,儒释道自不在话下,最起码您得说说“三观”吧,如果哪位是有钱没文化的主,您请回吧! 课香:以书画来展现心灵境界。您走两步,写两字儿来瞧瞧!没那功底的,您就别在嘴上得瑟了,还是请回吧。哈哈哈! 对于这个群体,咱只有羡慕,没嫉妒、没恨,真的只有羡慕!这是往高处走的吧,再说说往玄处去的。 就是玩香玩着玩着玩没味了,玩出禅意了,处处无香处处香,待会配张篆香炉的图。‘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陶渊明那境界。 对于这个群体,咱无限向往,但不敢接近,怕被人说俗气,惟有顶礼了。 那遇到我这种高不成玄不了,看着别人玩得高兴自己也想凑个热闹。于是因陋就简地就把这香事给办了,东闻闻西嗅嗅,闻到不好的香材大脑还经常当机,没当机还想感言两句:咋又出柴火味了?咋嗓子又疼了的?咋办? 本文纯属大脑当机之作,以博一笑。
公布一个我所有的朋友都认可的香方 这个方子,本来是想以后没钱用的时候,弄出来取一个或是几个好听名字卖俩钱糊口的,因为性价比的确是相当的高啊,另外几款香朋友闻过褒贬不一,就这款人见人爱。现公布如下,有兴趣的吧友可以继续完善。顺便说一句,我的东西从不结缘,也不外卖,就是自己玩,所以鼓励自行尝试制作: 香榧木80%,澳洲檀芯木20%,粘粉用量按香粉总量的20%取用,按上述各类粉一克配一毫升水的用量加水,再行微调,以糅合后粉能成团但不粘手为宜。 香型:塔香。 评析: 香榧燃烧后的味道我闻起来有一种很清新的、有点像那种薄荷牙膏的香味:),加入檀粉后,香味更加突出,味道要更醇和些,可考虑添加丁香等在秋天放香的香料进去试试,此款驱蚊效果也极佳,用在茶室里效果不错。如果做成线香,我甚至认为可以在卧室里用的。
还有一个丁月湖的全套印香炉的图片资料,非常难得 是PDF文件的,得转化下,慢慢发。
向吧主提一个申请 以前在香道吧的时候,我将一些认为有参考价值的文章收集了起来,不知可否允许我发到合香吧,算是我对贵吧的支持?
泡贴吧防骗指南(大家一起修正版) 第一部分:如何认识贴吧? 首先,贴吧是人呆的地方,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各种邂逅、各种激情、各种快乐、各种险恶,各种毁灭或是各种超脱。因此,贴吧在我的眼中,不管它被冠以什么名称,其实质,同我们生活中的各种酒吧、茶吧等等是一样的,如果一定要说区别的话,就是有人只喜欢在贴吧里寻找思维的碰撞与分享,而有人更愿意让贴吧帮助自己在现实中成长,我认为,都挺好!只是您一定要明白,贴吧既可以是道场,但更多的时候,它也是一个战场。 第二部分:进贴吧前要做什么? 因为我们无法预料在贴吧中会发生什么,所以尽量不要使用已经在别处用过的昵称,以免日后出现问题被人翻老底,总而言之,就是要像刚出生的婴儿来到这个世界那么干净。 第三部分:进吧后的注意事项: 一、多听少说:不要一进去就BB个不停,这样一是很容易暴露自己的底蕴,二是很容易被人抓到把柄,遇到一些别有用心的坏蛋跳出来,几下子就将我们打得鼻青脸肿,踢将出去。就算我们认为自己皮糙肉厚,俺不怕!!!。。。。。。。。。。。。。。。。。。。。。其实也不过是被人多打几顿而已,下场都一样,何苦呢? 二、多看少摸:遇到美女或是帅哥,首先要淡定,在没有搞清楚屏幕背后是个什么东西之前,不管别人怎么说,一律呵呵,若是有缘相聚了。。。。。。。千万记得做好预防措施哦,当然还要注意别被坏人偷拍成小电影到处去广播。 三、小朋友们遇到怪蜀黍或是知心大姐怎么办?一定要把TA们告诉你的话,对自己的爸爸妈妈再说一遍,不要一个人偷着乐。 四、万一身份暴露了怎么办?首先不要自乱阵脚,无论坏人怎么诱供,打死老子不说,D和人民培养教育我们这么多年,我们一定要有这种浩然正气,骂丫麻辣隔壁的。 五、万一被坏人绑架挟持了怎么办?首先不要慌张,要沉着冷静与其周旋,然后伺机报警,记住啊,一定要想办法报警啊,有时候,大boss也会扮成好心人来搭救你,殊不知会才离虎口,又陷狼窝。 六、看到别人群殴怎么办?首先当然是躲远点了,以防血溅到自己,最好是跑出去躲一阵子,风头过了再回来。万一不幸被卷入了,我们就必须知道自己的立场在哪里?有了立场就有了价值判断标准,有了标准就能做出选择了,还有一种方法当然就是不偏不倚了,但是我们又不是当事人,人家两边在拼命的时候,你拉过来拉过去,到了最后,搞不好两边都要打死你,这种看起来安全的做法,其实是很危险的哦。
泡贴吧防骗指南(大家一起修正版) 泡贴吧防骗指南 第一部分:如何认识贴吧? 首先,贴吧是人呆的地方,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各种邂逅、各种激情、各种快乐、各种险恶,各种毁灭或是各种超脱。因此,贴吧在我的眼中,不管它被冠以什么名称,其实质,同我们生活中的各种酒吧、茶吧等等是一样的,如果一定要说区别的话,就是有人只喜欢在贴吧里寻找思维的碰撞与分享,而有人更愿意让贴吧帮助自己在现实中成长,我认为,都挺好!只是您一定要明白,贴吧既可以是道场,但更多的时候,它也是一个战场。 第二部分:进贴吧前要做什么? 因为我们无法预料在贴吧中会发生什么,所以尽量不要使用已经在别处用过的昵称,以免日后出现问题被人翻老底,总而言之,就是要像刚出生的婴儿来到这个世界那么干净。 第三部分:进吧后的注意事项: 一、多听少说:不要一进去就BB个不停,这样一是很容易暴露自己的底蕴,二是很容易被人抓到把柄,遇到一些别有用心的坏蛋跳出来,几下子就将我们打得鼻青脸肿,踢将出去。就算我们认为自己皮糙肉厚,俺不怕!!!。。。。。。。。。。。。。。。。。。。。。其实也不过是被人多打几顿而已,下场都一样,何苦呢? 二、多看少摸:遇到美女或是帅哥,首先要淡定,在没有搞清楚屏幕背后是个什么东西之前,不管别人怎么说,一律呵呵,若是有缘相聚了。。。。。。。千万记得做好预防措施哦,当然还要注意别被坏人偷拍成小电影到处去广播。 三、小朋友们遇到怪蜀黍或是知心大姐怎么办?一定要把TA们告诉你的话,对自己的爸爸妈妈再说一遍,不要一个人偷着乐。 四、万一身份暴露了怎么办?首先不要自乱阵脚,无论坏人怎么诱供,打死老子不说,D和人民培养教育我们这么多年,我们一定要有这种浩然正气,骂丫麻辣隔壁的。 五、万一被坏人绑架挟持了怎么办?首先不要慌张,要沉着冷静与其周旋,然后伺机报警,记住啊,一定要想办法报警啊,有时候,大boss也会扮成好心人来搭救你,殊不知会才离虎口,又陷狼窝。 六、看到别人群殴怎么办?首先当然是躲远点了,以防血溅到自己,最好是跑出去躲一阵子,风头过了再回来。万一不幸被卷入了,我们就必须知道自己的立场在哪里?有了立场就有了价值判断标准,有了标准就能做出选择了,还有一种方法当然就是不偏不倚了,但是我们又不是当事人,人家两边在拼命的时候,你拉过来拉过去,到了最后,搞不好两边都要打死你,这种看起来安全的做法,其实是很危险的哦。
石头沉,假的
找到一个岫玉的大笔筒,准备改装下 这个笔筒有32公分高,直径18.5公分,已经买了些配件,准备另作他用,效果如果理想就发上来,如果不理想就不献丑了。
关于香的功用 好久没看关于香的书了,想不起是哪位前辈在其著作中说过要研究香,就不得不去探寻香的历史。从历史上看,最早是没有香的,只有烟,其作用是祭祀,奉神明,是人类同上天交流的一种方式,我们不知道远古的人那时候烧的是什么东西,我估计既然与天交,能冒烟的、尤其是冒浓烟的,都可能用到吧。其次:“先民驱虫疫,屡屡起烟霞”,这时候,也没有香,还是烟,是吧?但是,我们可以看到,那时候的人已经开始用焚烧物品冒出的烟来驱虫避疫了。 但是,还原历史有两个必须的要素,一是文献二是文物,由于这两样证据现在都不是很确切,我们至今也不知道当时人家烧的是什么?只能从逻辑上和常理上来推论,远古时代能用火很快点燃并能冒烟的东西,肯定有植物,所以,焚烧植物就一定是当时不管是用于祭祀还是驱虫的一种最常见的方式。蛮荒时代的人们,是不可能像咱们今天这样闲得蛋痛玩神马香道的,没病没灾的活着就是最大的幸运了:) 然后,伴随神农慢慢的尝着百草,伴随着文明的进步,人们在东烧烧、西烧烧的过程中,当然会发现有些植物既能烧又能冒烟还能驱虫居然有的烧起来还很好闻,自然就会从祭祀烧、驱虫烧,发展到日常烧。尤其到了唐宋时期,大把的文人骚客又有钱又有闲,既然是骚客,肯定是要用心琢磨烧法的。。。。。。。。。。。 duang的一下,闻香而悟道了。。。。。。。。 所以我们今天说香的功用,从遗传学的角度来看,依然还是两个方面的功用,形而上的以及形而下的,爱咋整咋整,俺觉得都对!这样说也谁都不得罪,哈哈。
关于香的功用 好久没看关于香的书了,想不起是哪位前辈在其著作中说过要研究香,就不得不去探寻香的历史。从历史上看,最早是没有香的,只有烟,其作用是祭祀,奉神明,是人类同上天交流的一种方式,我们不知道远古的人那时候烧的是什么东西,我估计既然与天交,能冒烟的、尤其是冒浓烟的,都可能用到吧。其次:“先民驱虫疫,屡屡起烟霞”,这时候,也没有香,还是烟,是吧?但是,我们可以看到,那时候的人已经开始用焚烧物品冒出的烟来驱虫避疫了。 但是,还原历史有两个必须的要素,一是文献二是文物,由于这两样证据现在都不是很确切,我们至今也不知道当时人家烧的是什么?只能从逻辑上和常理上来推论,远古时代能用火很快点燃并能冒烟的东西,肯定有植物,所以,焚烧植物就一定是当时不管是用于祭祀还是驱虫的一种最常见的方式。蛮荒时代的人们,是不可能像咱们今天这样闲得蛋痛玩神马香道的,没病没灾的活着就是最大的幸运了:) 然后,伴随神农慢慢的尝着百草,伴随着文明的进步,人们在东烧烧、西烧烧的过程中,当然会发现有些植物既能烧又能冒烟还能驱虫居然有的烧起来还很好闻,自然就会从祭祀烧、驱虫烧,发展到日常烧。尤其到了唐宋时期,大把的文人骚客又有钱又有闲,既然是骚客,肯定是要用心琢磨烧法的。。。。。。。。。。。 duang的一下,闻香而悟道了。。。。。。。。 所以我们今天说香的功用,从遗传学的角度来看,依然还是两个方面的功用,形而上的以及形而下的,爱咋整咋整,俺觉得都对!这样说也谁都不得罪,哈哈。
从空间搬过来的文字 看了一下过去写的东西,不算多,按顺序搬过来吧。
……&*%¥&*()* 刚准备去百度空间写点什么,才发现已经报废了,当初玩贴吧,就是觉得百度的贴吧同空间组合在一起比较好玩,现在觉得似乎是个错误的选择。那时候在空间写一些文字,是想同几个朋友分享自己的一些想法和感受,没曾想现在百度对我说:“那些东西只能您自己一个人慢慢回味。。。。。。。”,看到这段精美的文字,我真的立即就醉了。
今天收到的独玉山子 自从有了翡翠,独玉的美似乎渐渐被大多数人淡忘,好些朋友甚至不知道我们的玉文化中还有独玉这么一个大梁,我钟爱于中国的山水画,而最能表现中国山水画风格的玉石,在我看来,莫过于独玉:
显微镜下面印度小叶紫檀的金星结构 纵剖面,已打磨:横截面,未打磨的状态:
链子
二货
当时买来准备打粉做香的,后来觉得花纹挺好看就留下了,先留着吧,万一崖柏火了呢?哈哈
关于金丝楠的金丝 金丝楠被炒成今天这样子,各种出土、各种阴沉、各种木纹、各种金丝、各种楠,各种软文、各种专家,让人目不暇接,前几天朋友让我去认木料,谈到对金丝的认识,我也不甚了了,只是觉得同各种纹什么的没多大关系,记得当年装修完茶室后,剩下的一皮卡车边角废料送给了一个兄弟,早知有今日,就留着发财了,哈哈。近日又听说崖柏日见上涨了,由是可见,国人现在手里的散碎银子的确比较多啊。。。。惟有希望那些用各种炒作将人们手里的银两集中起来的人,发了财之后能多做善事吧。 今天将过去买来做门板、楼梯、放石头的架子什么的料子上面,我认为是金丝的东西拍了下来,做个参照吧。微距图是用小料,30倍放大镜加手机拍的。
我染的虎皮色 以前玩木头从不上色的,这是我第一次给木头上色,没想象的那么好,但貌似也没有一败涂地,是吧?反正有点心虚。
sp上的二手斗分级指南 不知道以前有人翻译过没有,我的水平有限,大家将就看吧: 二手烟斗分级指南 我们为每一个二手烟斗列举一个成色(品相)清单, 尽管这样天生地多少有些主观判断的成分,我们尽最大努力来简明描述一个烟斗离开工厂或是工作室,到达上一个拥有者之间的任何物理或是化学方面的改变,基于完好无损的烟斗的状况,我们为烟斗的每个独立的部分设计了一个最大值为5/5的等级。 与其他艺术不同的是,烟斗会经历触摸、燃烧、咬在齿间,刮擦,内外部的反复清洁(有时长达数十年) 因此,我们通常会将来自于烟斗提供者所提供的烟斗上轻微的瑕疵,如斗砵或者斗柄上的擦痕等展现出来。我们会尽量将烟斗离开其提供者后发生变化的细节告知新的购买人,以便他做出取舍。 以下是我们评级系统的部分实例,可结合烟斗的实际情况进行组合判断。一般来说,我除了那些无法恢复到原状的问题,我们会对烟斗上一些细小的物理和化学方面的毛病进行专业的修复,如去除牙印、抛光擦痕或者凹陷、清除某些发黑的边缘。 对于我们展示在网页上的每一个烟斗,您可随时随地通过电话或是电子邮件向我们提出任何在图片上没有体现出来的,关于烟斗细节的问题。 分数等级 5/5 -.:全新未用 4.9/5 - 4.99/5 未使用,但在石楠木或是斗柄上有轻微的凹陷、脱落、或是擦痕; 未使用,但石楠木上有较浅的擦痕或是凹陷,或者有牙印; 未使用,但烟斗上有污渍、或褪色 .已使用,但几乎全新,商标崭新以及斗砵非常干净 已使用,但斗室经由抽烟后轻微变黑 4.8/5 - 4.85/5 .咬嘴边缘发黑,或者斗砵边缘处于正常抽斗产生的发黑 斗砵非常干净,但是斗柄存在顽固的氧化现象 烟斗上有片状或是泡状的壳 .斗柄或者烟道被扩大,这点比较难确定,因为每个工厂的标准都不尽一致。 4.7/5 - 4.8/5 .斗砵边缘部分发黑以及斗砵上存在轻微的擦痕或是凹陷 .斗砵边缘部分发黑以及斗柄上有牙印 存在来自上一个持有者导致的擦痕、砂眼、氧化 银标上存在凹陷或是其他毛病 .部分标记缺失 Chatter marks from reaming with a knife.被频繁铰孔 4.6/5 - 4.7/5 斗砵边缘部分发黑以及有烧焦的痕迹, 较深的牙印及其他问题 有裂纹、片状脱落、明显的凹陷,但不影响使用 4.5/5 - 4.6/5 .斗砵边缘部分发黑以及牙印、斗砵上有轻微擦痕 4.0/5 - 4.5/5 斗砵边缘发黑以及斗室被重新绞过并存在牙印,或出厂时是次品 斗室被不均匀地铰孔,或者斗室底部有鼓起来的砂眼 .未使用,但是斗柄或是榫头被更换(视修复质量高低评分) 斗砵边缘发黑以及斗砵底部存在较小的裂纹或者其他损伤 斗砵边缘发黑以及重新铰孔、斗室内部有蛛网纹 斗砵边缘发黑以及加深斗室,斗柄上有牙印,失圆及其他明显的问题 .未使用,但是有售后维修斗柄上裂隙的标记 3.75/5 - 4.0/5 .重新更换榫头和咬嘴,其余部分很干净。 重新更换榫头和咬嘴以及斗砵边缘部分发黑 .重新更换榫头和咬嘴以及斗砵边缘发黑 .有售后维修斗柄上裂隙的标记 以及斗砵边缘发黑 .重新更换榫头和咬嘴以及斗砵边缘发黑,牙印以及斗砵上有凹陷 3.25/5 - 3.75/5 .重新更换榫头和咬嘴以及斗砵边缘发黑、烧焦 .重新更换榫头和咬嘴以及斗砵边缘发黑、烧焦以及斗砵上有擦痕 .重新更换榫头和咬嘴以及斗砵边缘发黑、烧焦以及斗砵上有擦痕,斗柄上有牙印 2.5/5 - 3.25/5 .重新更换榫头和咬嘴(工艺粗糙)以及斗砵边缘发黑并向下延伸、频繁地铰孔
两根,一根直径40厘米,长4米,一根直径30厘米,长3.8米。
火柴擦和火柴盒 火柴盒是原装的,火柴擦是改装的。
也谈谈对香灰打卷的认识 曾经也认为香灰打卷是个很神奇的事情,更有说法是什么佛临门之类的,在查询资料的过程,对其制作过程都是言之寥寥,本以为是制作者的独门绝技,再后来,结识一些制香的专业人士,说了一些行内的做法,也买了一些样品来自己体会,感觉纯天然的香材,若是采用细香、细粉(类似飞烟那种细度),高粘粉比例的结构,是可以做出在某种程度上打卷的天然香的,但恕我孤陋寡闻,至今没见过能一卷到底的天然香。慢慢就对此没了兴趣,近日看吧内有帖子在讨论这个问题,于是找出当时的样品,拍了一组照片,各位先看看,然后我再发表一下制香的朋友对此的看法。
本是好酒之人,何故误入香事 自从胃好了以后,频繁出入世间因酒而聚,席间,众老友多以近年远离江湖,不问世事调侃小可,答曰:据某大师曰:人在江湖,熙熙攘攘,不过利来利往,于此世界,有病倒也颇有一番乐趣。。。。不过此说自然屡被声讨:) 强以说人:因恙而龟缩,以香为伴,感受良多,难以一言蔽之,不得已而言之,所谓香,所谓香事,所谓香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如你我兄弟之饮酒,醒与不醉自在人心,哈哈哈。。。
帝国的兴衰---历代鼻烟壶款识缀拾 康乾盛世的沉稳、厚重与大气,嘉庆开始的捉襟见肘及其之后的心不在焉、草草了事,见证了一个帝国从繁华到落寞的历史脚步,各位慢品:
马达加斯加玛瑙雕件
普通老山檀雕的白菜
再次提醒一下有打广告意愿的吧友 本吧吧规已经颁布了一段时间了,贴吧作为一个交流平台,能为各类朋友的各种不违天朝和谐精神的需求创造条件,是贴吧所幸。但是。。。。。。若有打广告的意愿,请务必认真阅读吧规,按吧规发帖,对自己而言,是一种尊重游戏规则的、尊重自己、有素养的表现,对别人,尤其是对那些尊重吧规的人,也是一种善意和公平的表达。 还有就是关于那些似是而非的软广告,俺想说的是:喜欢香的人,对味道都是比较敏感的。。。。。您有必要吞吞吐吐、掖着藏着吗?
寿山石
不知道叫什么
骷髅头手串 这是用电脑的雕的
照相法鼻烟壶的鉴别(转) 照相法内画鼻烟壶的鉴别 此贴是六年前的老帖,当时照相法内画技术出现不久,时至今日,想必技术方面会更为先进了,但我发现吧内一些吧友似乎还不知道有这种技术,特翻出来重发一下,供吧友参考。 最近几年,内画鼻烟壶中出现了用照像法制作素描稿的作品.目前市场上 多数内画鼻烟壶是这种产品,在势如波涌的鼻烟壶大潮中,如何鉴别这种 鼻烟壶是鼻烟壶收藏家面临的新课题,也是艺人对鼻烟壶收藏家认真负责 的一项责任. 目前内画鼻烟壶所用的照相感光法基本原理如下: 材料:重铬酸钾.明胶.着色剂(通常是墨汁)充分混合制成制剂. 1.将放大的画面素描稿拍照,制作出黑白底片. 2.用明胶,重铬酸钾,着色剂混合成制剂,均匀的涂布在在鼻烟壶的内壁上 3.将素描稿的底片固定在准备好的鼻烟壶上,然后用强光照射,其时,经光 线照射的部分重铬酸钾和明胶起反映,将含有着色剂的颜料固化在鼻烟壶 壁上. 4.用水清洗掉没有固化的多余的制剂,留下来的是有颜色的素描稿. 5.艺人在素描稿上绘制着色直至完成作品. 适用鼻烟壶范围:人物画,肖像画,部分山水画,书法. 鉴别要点:人物画 1.由于鼻烟壶是立体结构,光线透过底片的时候边缘线条会出现模糊现象. 2.线条深浅一致,没有过渡,僵硬死板,干枯少韵味,没有手工绘画的线条 富有变化.用高倍放大镜看照像法能明显的看出颗粒状.但有的艺人将底 稿照的很浅淡,再用手工描画一遍,这样的手工和照相结合的画面要用放大 镜仔细观察,才可见蛛丝马迹. 3.凡是用照像法制作的内画鼻烟壶一般都是大量的制作,重复样子很多,如 果出现基本上相同的线条就能确定是照像法.(不能看色彩,因为色彩都是人 工).一般生产大批相同的画面要分拣不同的地点出售,他们也尽可能的将 相同的画面交叉混合.最近有些艺人将一些复杂画面用照像法制作素描稿, 一般一个图样只搞出极有限的作品,收藏家难于找到相同的画面比较. 肖像画 一般艺人只用这种方法制作出很清淡的素描稿,然后在素描稿上绘画,目前 无法鉴别这种作品. 山水画同人物画,注意树石的线条. 书法很好鉴别,不用放大镜就能看出没有变化深浅一致的笔划. 鉴定的意义 中国古代的画家有"九朽一罢"的说法,朽指作画用的木炭条,就是说修改九 次才能定稿.说明一幅作品在起稿过程中付出了艰辛劳动.但定稿时也要用 一些省力的方法进行,譬如用"漏印法"将稿拷贝在宣纸上.从这里看画家制作 一幅作品要通过拷贝才能定稿.但这并不是说画家一旦定稿后就可以按此稿 制作相同的.大量的作品.如此就成了印刷品. 笔者认为,用科学方法在某道工序上改革,达到省力.达到某种效果应该是 可以的,现在陶瓷上普遍采用的过稿就是一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内画鼻烟壶 目前如此"廉价"也是采用了较先进的工艺才能将成本降下来.才能使这一 工艺大众化.但如果用这种方法欺骗世人,将内画工艺的最基本的技术省去, 成为"印刷机"式的艺人,就是一种欺世渔利的恶劣行为.目前多数人并不知 道内画鼻烟壶有此方法,市场上的大量廉价的内画鼻烟壶多数是这种"产品". 最近,用"科技"手段制作的精细大场面的内画鼻烟壶已经进入市场,不少收 藏家用高价购买了这种作品.因此,认真鉴别这种作品是当务之急.
白骨禅观图
现在找这种品相的青海翠也不是很容易了。
给吧主大人一个建议 吧主能否明确一下,带有广告性质的帖子,统一发到广告专贴内,这样既可方便吧友查找和咨询商家,也不会影响吧友对非广告类帖子的阅读。
筋纹石
香粉盒
吧友yunzhongduwu的鼻烟壶 @yunzhongduwu多次发帖被系统不明原因的删除,现帮他转发
鼻烟壶价值判断的几个原则 鼻烟壶的价值判断主要依据以下四个因素: 1.年代价值,但如果器物不精,不能体现当时的艺术水平,其价值不会高; 2.材料价值,材料越稀有越珍贵价值就高; 3.工艺价值,不多说; 4.传承价值,如经多个圈内公认的名家传承收藏或流传有序,则应具备较高价值。
昨晚上打的篆
蛇纹木的鼻烟壶
香粉盒
这个玛瑙准备用来掏一个香粉罐 这个也是马达加斯加的玛瑙,我准备从顶部那个有缝隙的地方延伸下去,顺着内壁掏空,做一个香粉罐。
自己做的鼻烟壶 马达加斯加的红玛瑙,俺亲自掏膛的,薄胎的木有、水上漂的也木有,可以装10克左右的鼻烟,很粗糙但是很满足,哈哈。
迷尚咋不当吧主了? 刚刚发现,吧主名单里没迷尚了,咋回事啊?真是太遗憾了!
关于鼻烟壶吧的管理 现将贴吧协议及吧主协议公布如下,请各位吧友参阅并提出贴吧的管理意见和建议,经收集、整理后适时发布本吧管理规定。 一、贴吧协议:http://static.tieba.baidu.com/tb/eula.html 二、吧主协议:http://tieba.baidu.com/tb/system.html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