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心战神 碎心战神
关注数: 264 粉丝数: 194 发帖数: 17,124 关注贴吧数: 261
既打游戏又看电影,三种主流面板VA算各项性能短板最少的了吧? 三种主要面板中TN、VA、IPS(含PLS/ADS,用途原理相近的算一起)在用途不单一的情况下,游戏,电影,追番、看图(包括业余照相修图)等用途都兼顾。 首先TN屏最便宜。TN屏很容易高刷新高相应,144Hz+1ms很低价位就有,但几乎只能用于竞技类游戏,兼顾电影之类的肯定不好用。色域基本小于sRGB泛白、色位基本原生6bit能给个6抖8就不错了。可视角度极差,正对屏幕能看见四角变色。相对较高价位会有200Hz及以上产品但可视角度和色域、位宽还是不怎么样。 在1000RMB的1080P、2000RMB的2K屏的主流价位上,VA屏也很容易能做到144Hz,但相应比TN差一般位5ms左右。有的型号能强行开启1ms高速相应,但开启时容易闪烁、拖影牺牲画质。可视角度大于TN略小于IPS,足够单人使用不会出现TN屏那种周边变色,要是好多人围着看可能不够。另外VA容易造曲面,虽然VA显示器不一定是曲面,但曲面几乎全是VA。VA色域色位和IPS一样原生8或8抖10,平民价位就能普遍120%sRGB或85%NTSC,具有高对比度,色彩表现方面暗场也能看到细节但明场有些产品刺眼(平民价位的VA面板就容易做到色域大于sRGB,本来是优势,但用过大色域呈现默认的sRGB信号过于鲜艳,部分产品具有“sRGB”模式限制色域避免刺眼),一般是三星量产面板。色准大部分出厂就较好或后期容易调校。中低端VA有些产品会有些颗粒感或像素不均匀感。 在和对应分辨率VA相近的主流价位上,IPS(含相近的PLS\ADS)做到高刷新应较难,响应和VA相差不大,一般60~90Hz+5ms。可视角度最高,能满足家庭或宿舍室友多人观影需求。色域略差于VA,色彩表现上大部分场景不错(其实这价位IPS色域很难做到超出sRGB太多,自然明场不会过于鲜艳,),但暗场这价位几乎都有可见漏光就是程度大小不同,色位和VA一样都是原生8bit或者8抖10。由于IPS系天生透光性差,需要大功率背光,因此带来两个问题,一个是功耗发热大,一个是漏光,在中、低价位上,特别是关灯+显示黑色场景,很容易出现肉眼可见漏光。当然中价位也有漏光问题不大的IPS,但成本制约刷新率和色域会有限制。 至于中低端VA所谓的颗粒感,应该是像素斜线发光V字交错排列导致的,在一个方向上(一般为纵向)斜线左右交替不好分辨,另一个方向(一般为横向)清一色左斜或右斜容易被人眼分辨,虽然实际上像素分布是均匀的,会产生像素行、列间距不相等的错觉。这问题主要是在像素点面积较大(例如32寸及以上的1080P)或用户视力很好的情况下。低端VA像素的斜线较细,对面积填充不够饱满。低端VA像素点斜线很细,中端好一点,高级VA面板像素点接近橄榄型,填充更饱满可避免此类问题。 我手头有这种中端三星VA面板面板的显示器,也就是1080P 120%sRGB 144Hz那种面板,不过是三星自家的玄龙骑士C24FG73FQC,因为这款是量子点背光,色域比别家这种面板的还要再大一些。个人感觉上,稍微有一点像素纵向间距大于横向间距、画面被分割成一条条横线的感觉。当然我现在眼睛很好最近一次体检双1.5/5.1,而且我凑近看才察觉这个问题,正常距离使用没这问题。 在同分辨率的更高价位上,家用VA会进一步提高刷新率并提高色域,VA面板会有很多专业显示器支持接近100%及以上的Adobe/P3等高色域,同时高级VA面板像素点填充饱满避免颗粒感,并且原生10bit同时拥有很好的出厂色准。IPS的刷新率和响应时间会更加电竞化,做到144Hz低于4ms同时很少拖影,同时漏光问题解决,也有高色域和原生10bit产品,但专业级比VA少。 如果既玩游戏又看电影,预算受限只能同分辨率中价位(例如1500内1080P),那么这价位TN显示效果短板、IPS刷新率短板,VA应该是最泛用、性能分布水桶短板最少的选择了吧。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