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权以备领荆州牧 周瑜一样的男人
关注数: 2 粉丝数: 34 发帖数: 6,460 关注贴吧数: 2
曹大司马之勇,张辽其次焉分析 从敌我两方面分析,曹仁明显骁勇很多。一、从魏这边分析:1.张辽被手底下人开嘲讽:将军弃我乎?2.曹仁却是主动救人。二、从吴这边分析:1.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孙权军事能力还是有一定局限性,所以孙权带队的战斗力很有限,小兵的战斗力发挥不出来。2.强将手下无弱兵,周瑜带队下东吴的小兵战斗力要强悍得多,曹仁面对的难度是远远高于张辽的,以至于曹仁身边的名将如陈矫等被吓得花容失色。综上所述,张辽面对的吴兵战斗力远远低于曹仁面对的吴兵,张辽还被小兵喊将军弃我,因此张辽比曹仁还是差很多。三、从实际战况分析。从实际战况来看,张辽救队友的难度也是远远不如曹仁所面对的。【金等垂没】曹仁手底下的人几乎已经被单方面屠杀了,这种情况曹仁去救,难度肯定是远远高于张辽那种孙权被偷袭的溃兵的追杀。当然,曹仁牛金300余人都是骑兵,救出去之后可以很快逃跑,不容易被吴兵追上;而张辽这边800人人数更多更容易被咬住拉长战斗时间。四、从战场小兵评价分析,魏军对曹仁是居然能从周瑜的天兵天将手里救人,虽然不是周瑜本部但是仍然不可置信,简直是天人,对张辽只是服气。一个是面对周瑜的前锋天兵天将都救出了队友,从天兵天将手里救人——将军真天人也,三军服其勇;另一个张辽只是诸将咸服。
为什么我认为曹仁算曹魏第一将分析 为什么曹仁算得上曹魏第一将,《三国志·魏书·曹仁传》等史料对其生平多有记载。我从“智、信、仁、勇、严”五德角度分析,其形象可归纳如下:一、智:临机决断,善守善谋1.【太祖器其勇略】2.自许以南,吏民不安,【太祖以为忧】。仁曰:……【太祖善其言】,遂使将骑击备。3.仁言於太祖曰:"……【非良计也】。"【太祖从之,城降】。二、信:令行禁止,取信于众【及长为将,严整奉法令,常置科于左右,案以从事】、【仁激厉将士,示以必死,将士感之皆无二】三、仁:体恤将士,凝聚军心1.【激励将士,示以必死】2.太祖军还,为绣所追,军不利,【士卒丧气,仁率厉将士甚奋,太祖壮之】,遂破绣。3.【仁激厉将士,示以必死,将士感之皆无二】四、勇:身先士卒,悍不畏死【曹大司马之勇贲育弗加也张辽其次焉!】、【三军服其勇,太祖益壮之】五、严:治军整肃,法令分明【及长为将,严整奉法令,常置科于左右,案以从事】、【为将奉法,不当如征南邪】综上,曹仁以“勇”为基,“严”为纲,“智”谋辅助,“信”“仁”凝聚军心,堪称曹魏集团中兼具五德的将领楷模,其形象与史料中“太祖弃其勇略、壮之、益壮之”的评价高度契合,曹大司马之勇、为将奉法等皆称曹魏第一人。
【曹魏第一将曹仁分析(原创)】 为什么曹仁算得上曹魏第一将,《三国志·魏书·曹仁传》等史料对其生平多有记载。我从“智、信、仁、勇、严”五德角度分析,其形象可归纳如下: 一、智:临机决断,善守善谋 1.【太祖器其勇略】2.自许以南,吏民不安,【太祖以为忧】。仁曰:……【太祖善其言】,遂使将骑击备。3.仁言於太祖曰:"……【非良计也】。"【太祖从之,城降】。 二、信:令行禁止,取信于众 【及长为将,严整奉法令,常置科于左右,案以从事】、【仁激厉将士,示以必死,将士感之皆无二】 三、仁:体恤将士,凝聚军心 1.【激励将士,示以必死】2.太祖军还,为绣所追,军不利,【士卒丧气,仁率厉将士甚奋,太祖壮之】,遂破绣。3.【仁激厉将士,示以必死,将士感之皆无二】 四、勇:身先士卒,悍不畏死 【曹大司马之勇贲育弗加也张辽其次焉!】、【三军服其勇,太祖益壮之】 五、严:治军整肃,法令分明 【及长为将,严整奉法令,常置科于左右,案以从事】、【为将奉法,不当如征南邪】 综上,曹仁以“勇”为基,“严”为纲,“智”谋辅助,“信”“仁”凝聚军心,堪称曹魏集团中兼具五德的将领楷模,其形象与史料中“太祖弃其勇略、壮之、益壮之”的评价高度契合,曹大司马之勇、为将奉法等皆称曹魏第一人。
扯破遮羞布,荆南4郡从来没投过刘备 一、刘备传内容原文及理由:先主表琦为荆州刺史。又南征四郡。(这里又南征四郡的主语是省略了的,主语并不是刘备,而是联军)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皆降(四郡皆降,降的对象是谁也被省略了,压根没说降的是刘备,相反是降的东吴,而刘备不满4郡降东吴将领降吴不降汉的行为,找借口攻杀了武陵太守金旋,从东吴对荆南的实际控制可以看出,四郡降的是东吴,长沙最肥,本钱最大,直接要求向周瑜投降,所以长沙划出了周瑜封地,而武陵向黄盖投降,黄盖就接管了武陵当了武陵太守,桂阳向全柔投降,所以全柔当了桂阳太守,零陵向蒋钦投降,所以蒋钦可以在零陵食封邑)。二、结合黄忠的人质遭遇:联军先到武陵,武陵太守金旋降孙不降刘,刘备大怒攻杀了金旋,但是金旋在死前已经先手给黄盖去了信表示投降东吴,直到黄盖到达,金旋才开门投降,只是开门前已经被攻打成重伤,后不治而亡。联军攻打第二处长沙,长沙桂阳零陵太守看到武陵情况后直接派人跑去找东吴大boss周瑜保护,直接投了周瑜,刘备见周瑜已经知道四郡情况,不敢再起杀心,这三个郡太守得以保命,但刘备乘着周瑜不在自己官最大的空档想着得不到地盘捞点人才的原则,抓了黄忠等人才,强迫黄忠效力自己,黄忠最开始也是不打算投降刘备的,是被刘备当人质抓走的,黄忠传明载黄忠给刘备当人质:【忠遂委质,随从入】。
800虎贲踏江去,什么兵丧胆还? 一天天的800虎贲踏江去……丧胆还的,抖音贴吧的看都看腻了,不能有点新内容嘛。 【吴将甘宁800虎贲踏江去,什么兵丧胆还?】【羽号有三万人】……宁时有【三百兵】,乃曰:"可复以【五百人益吾】,吾往对之,保羽闻吾欬唾,不敢涉水,涉水即是吾禽。"……羽闻之,住不渡,而结柴营,今遂名此处为【关羽濑】。(抱歉,真虎贲不用全军挑选,不够800随便增加凑够数量就用了,就把敌人吓出嘲讽性地名了) 【吴将朱然800虎贲踏江去,什么兵丧胆还?】【忠要遮险隘】,图断然后,【质为忠继援】。时然所督兵将先四出,闻问不暇收合,便将帐下【见兵八百人逆掩】。【忠战不利,质等皆退】。(抱歉,真虎贲不用全军挑选敢死队,视野范围看见800就用了,就把多路敌兵干成不利、皆退了) 【吴将高寿500虎贲踏江去,什么兵丧胆还?】是冬魏文帝至广陵,临江观兵,【兵有十馀万】……。孙韶又遣将高寿等率敢死之士【五百人】於径路夜要之,【帝大惊,寿等获副车羽盖以还】。(抱歉真虎贲不用全军挑选就是敢死队了就能够把敌人的皇帝的羽盖抢了) 【吴将甘宁100虎贲,什么兵丧胆还?】曹公出濡须,号【步骑四十万】,临江饮马……宁乃选手下健儿【百馀人】,径诣曹公营下,使拔鹿角,逾垒入营,斩得数十级。【北军惊骇鼓噪】,举火如星,宁已还入营,作鼓吹,称万岁。……权曰:"孟德有张辽,孤有兴霸,足相敌也。"停住月馀,北军便退。
为什么周瑜孙策孙权是和曹操一辈的而诸葛亮陆逊司马懿却是儿子辈的 【周瑜孙策】出名早,起兵前已经名动江淮为一方诸侯所重视跻身名将行列,袁术以孙策为大将攻城略地,并且想让周瑜当大将(被周瑜以求个地方官的方式拒绝),在平定江东过程中被百姓呼为孙郎、周郎,孙策周瑜张昭三人被列入曹操的重视名单行列,与曹操刘备在同时代天下知名,活跃年代主要在汉末三国90年的前30年,成为了和曹操刘备一辈的人,属于三国第一辈,孙权接位早和孙策周瑜都是兄弟汉末三国的90年里孙权在前30年中也活跃了20年自然也属第一代。 【诸葛亮】一伐曹魏时已加入刘备集团20多年,而曹魏自刘备死后以蜀汉无人略无预备,曹魏之主已经步入曹操的孙子辈曹睿了,诸葛统兵时代基本就是曹睿时代。 【陆逊】夷陵之战时为吴将普遍不服,于时已加入东吴政权近20年,时曹操已死,刘备也接近死亡,其活跃年代主要敌人是曹操的儿子辈曹丕时代及曹操孙子辈曹睿时代。 【司马懿】平孟达首秀时也已加入曹魏20年左右,活跃年代也属于曹操的儿子辈曹丕时代、曹操的孙子辈曹睿时代。 可以看出三国第一辈:曹操周瑜孙策刘备孙权,第一辈这5人也是三国唯独的5个被历代名人评价为英雄的人物【叹孟德周郎,英雄安在?】【周瑜、孙策俱以美少年交好同寝宿,彼盖世英雄】【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虽然儿孙辈的诸葛亮陆逊司马懿等人也不乏亮眼之处,但终归是儿孙辈,历代名人也无人以英雄谓之。
荆南四郡投降刘备?压根不存在的事 一、刘备传内容原文及理由:先主表琦为荆州刺史。又南征四郡。(这里又南征四郡的主语是省略了的,主语并不是刘备,而是联军)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皆降(四郡皆降,降的对象是谁也被省略了,压根没说降的是刘备,相反是降的东吴,而刘备不满4郡降东吴将领降吴不降汉的行为,找借口攻杀了武陵太守金旋,从东吴对荆南的实际控制可以看出,四郡降的是东吴,长沙最肥,本钱最大,直接要求向周瑜投降,所以长沙划出了周瑜封地,而武陵向黄盖投降,黄盖就接管了武陵当了武陵太守,桂阳向全柔投降,所以全柔当了桂阳太守,零陵向蒋钦投降,所以蒋钦可以在零陵食封邑)。二、结合黄忠的人质遭遇:联军先到武陵,武陵太守金旋降孙不降刘,刘备大怒攻杀了金旋,但是金旋在死前已经先手给黄盖去了信表示投降东吴,直到黄盖到达,金旋才开门投降,只是开门前已经被攻打成重伤,后不治而亡。联军攻打第二处长沙,长沙桂阳零陵太守看到武陵情况后直接派人跑去找东吴大boss周瑜保护,直接投了周瑜,刘备见周瑜已经知道四郡情况,不敢再起杀心,这三个郡太守得以保命,但刘备乘着周瑜不在自己官最大的空档想着得不到地盘捞点人才的原则,抓了黄忠等人才,强迫黄忠效力自己,黄忠最开始也是不打算投降刘备的,是被刘备当人质抓走的,黄忠传明载黄忠给刘备当人质:【忠遂委质,随从入】。 记载明确:武陵太守金旋桂阳太守赵范长沙中郎将黄忠都是敌刘势力,零陵记录不降,但刘备成功当上东吴任命的荆州牧(吴大帝封为左将军荆州牧)后进行荆州人事调动,对四郡原有官员直接就是替换掉也可以反应出四郡都是敌刘备的
扯破蜀吹的遮羞布!荆南4郡不存在降刘备 一、刘备传内容原文及理由:先主表琦为荆州刺史。又南征四郡。(这里又南征四郡的主语是省略了的,主语并不是刘备,而是联军)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皆降(四郡皆降,降的对象是谁也被省略了,压根没说降的是刘备,相反是降的东吴,而刘备不满4郡降东吴将领降吴不降汉的行为,找借口攻杀了武陵太守金旋,从东吴对荆南的实际控制可以看出,四郡降的是东吴,长沙最肥,本钱最大,直接要求向周瑜投降,所以长沙划出了周瑜封地,而武陵向黄盖投降,黄盖就接管了武陵当了武陵太守,桂阳向全柔投降,所以全柔当了桂阳太守,零陵向蒋钦投降,所以蒋钦可以在零陵食封邑)。二、结合黄忠的人质遭遇:联军先到武陵,武陵太守金旋降孙不降刘,刘备大怒攻杀了金旋,但是金旋在死前已经先手给黄盖去了信表示投降东吴,直到黄盖到达,金旋才开门投降,只是开门前已经被攻打成重伤,后不治而亡。联军攻打第二处长沙,长沙桂阳零陵太守看到武陵情况后直接派人跑去找东吴大boss周瑜保护,直接投了周瑜,刘备见周瑜已经知道四郡情况,不敢再起杀心,这三个郡太守得以保命,但刘备乘着周瑜不在自己官最大的空档想着得不到地盘捞点人才的原则,抓了黄忠等人才,强迫黄忠效力自己,黄忠最开始也是不打算投降刘备的,是被刘备当人质抓走的,黄忠传明载黄忠给刘备当人质:【忠遂委质,随从入】。
关于周瑜是否直接都督刘备? 有人说刘备是左将军官更高,所以周瑜不能督刘备。 这个观点其实是错误的。 一方面,刘备的左将军号,已经被曹操以朝廷名义封给公孙康了,刘备只是白身,周瑜还是汉官,以汉官都督白身很容易理解吧。 另一方面,即使退一万步刘备是左将军也没用,将军号无法作为不被周瑜督的依据,因为周瑜都督过东吴宗室的将军孙瑜,所以周瑜能够都督将军,刘备即使有将军号也不能作为不被周瑜督的依据,因为周瑜已经督过将军了。 再来看看刘备到底是交出了兵权还是没交出兵权: 备虽深愧异瑜,而心未许之能必破北军也,故差池在后,将二千人与羽、飞俱,未肯系瑜,盖为进退之计也。【这里非常说明问题,江表传史料记录刘备留下了2000私兵作为进退计没交给周瑜,并且内心很愧疚,换句话说就是交出了2000人之外的其他军队或者刘备只有2000人。而孙盛认为江表传这里有夸吴的嫌疑,理由是刘备当时是在求救命,没有理由留2000人作为进退计,按照孙盛这种说法,那刘备必定是交出了所有军权,连2000人都没有留下】这就很明显了,不管是按照江表传的实际记录,还是孙盛的说法,刘备都是交出了兵权直接被周瑜督管的。 关羽也说过刘备身在行间,睡觉不脱鞋子,这就是描写刘备作为一员战将参战的状态。
三国互相之间的各类型作战大pk(历史) 前提:没有打出明显效果的或者无法明显判断胜负的不作数(比如濡须口、诸葛亮后四次北伐,都是打了很多次,但没什么明显战果,基本是平局),只谈魏蜀吴互相之间的pk,勿转进和其他势力对阵。 一、水战no.1:东吴。 水战no.2:是曹魏还是蜀汉? 二、陆战 1、骑战no.1曹魏。骑战no.2是蜀汉还是东吴? 2、小规模突袭战: 吴: 高寿500人袭击曹丕10余万,斩获皇帝副车。 朱然800人逆掩打溃敌近万人。 甘宁100人袭击曹操号40万,斩数十人不损一人。 魏: 张辽800人袭击孙权号10万,斩二将,被围后突围。 蜀汉:没有? 2、山地战 夷陵山区: 吴对蜀:夷陵之战马鞍山围剿刘备,孙桓追杀刘备。 吴对魏:赤壁之后,夷陵城外杀伤曹仁过半。 魏、蜀对东吴似乎没有? 汉中山区: 蜀对魏:张飞破张郃、黄忠斩夏侯渊 魏对蜀:曹休破张飞马超、徐晃破陈式 3、大规模军团性作战(含攻城、野战、守城): 吴对魏(吴胜):赤壁水陆两栖野战、南郡攻城战、石亭野战、东兴野战 魏对吴(魏胜):新城保卫战 吴对蜀(吴胜):夷陵野战、白衣渡江袭城战 魏对蜀(魏胜):徐州攻城战、当阳野战、襄樊保卫战、诸葛亮一伐野战 蜀对魏(蜀胜):汉中野战 三、攻夺地盘(以取得地盘,并最终拿稳为准,例如东吴短时间占有蜀汉南中、曹魏襄樊、曹魏寿春,最后被抢回去均不算): 吴攻魏:攻占荆州、皖城。 吴攻蜀:攻占荆州。 魏攻蜀:攻占徐州、当阳。 蜀攻魏:攻下汉中、武都、阴平。 魏蜀似乎没攻下过东吴?
袁术对孙策算好,那岂不是吕布对刘备恩大于天? 袁术对孙策:1、孙坚一死,袁术直接扣留孙坚部曲不给孙策。2、袁术承诺孙策当九江太守,回头就把九江给陈纪。3、袁术承诺孙策打下庐江郡,庐江郡就是孙策的,孙策打完袁术就把自己人刘勋安排去接管。4、孙策打跑刘繇,袁术马上让自家袁胤去接管了周瑜叔父周尚的丹阳郡(周尚到底是汉庭直接任命的还是袁术或者刘繇任命的不得而知,但可以看出周尚不是袁术信任的势力)。孙策打下一个郡袁术立马抢走,这对孙策是真好啊,有一点抢一点。5、孙策的兵马:全是自己招募的。孙策的钱粮:初始是周瑜带的,后续是缴获的。袁术为什么没扣留孙策,允许孙策去打江东?袁术心里认为孙策就一千人根本打不了刘繇、王朗这些人。 孙策拿下吴、会稽,这时候袁术想当皇帝了,成为公敌了,没时间继续抢孙策的吴、会稽,不然接下来估计也就在孙策拿下豫章庐陵之前接着抢!孙策绝袁术之后才抢回丹阳,之后拿下豫章庐陵,最后在袁术死了之后才再次抢回被袁术抢走的庐江。 吕布对刘备:1、没扣留刘备的家眷和部曲。2、吕布送了刘备下邳、小沛等地,并没有说送又不送。3、吕布只有在张飞要杀曹豹时才抢了一次刘备,徐州本也不是刘备的。并没像袁术那样反复抢,有一个郡抢一个郡,抢着玩!刘备自己没半点缴获,吕布还给刘备提供钱粮。孙策攻击袁术的时候,袁术已经造反当皇帝了,吕布可没当皇帝,刘备不是该对吕布忠心不变吗?那吕布对刘备恩大于天?
从诸葛亮谈起,蜀汉荆州派想伐吴的暴论 荆州派强烈要求刘备伐吴不伐吴荆州派要反刘备忍不住笑了。假设诸葛亮去夷陵前线当前锋,刘备压阵。东吴孙权派诸葛瑾当前锋,派陆逊压阵。 然后情况1:诸葛瑾诸葛亮都不知道对方是谁,一通用计用谋,突然手下来报,破敌前锋斩其先锋,好哇塞,一顿喜笑颜开,拿近了一看,兄弟,哇哇大哭,是诸葛瑾亲手斩了诸葛瑾比较好还是诸葛瑾亲手斩了诸葛亮比较好? 情况2:双方都知道是兄弟来了,然后是卖力杀兄弟呢还是叛了投对方?这时候诸葛瑾说:亮娃啊,你的侄儿侄女嫂子都在建业当人质,你反正无牵无挂,赶紧临阵倒戈投吴吧,哥要是投了你的侄儿侄女和嫂子就都死了,你半天生不出个娃诸葛家怕是要绝后了。 同样的:刘备入蜀三万荆州兵,这群荆州兵是临阵倒戈好还是像范强张达做掉张飞一样做掉刘备比较好?还是热烈庆祝自己可以和东吴招募的荆州兵家乡父老来个煮豆燃豆箕比较好?忘了关羽的荆州兵怎么一哄而投的是吧,刘备的荆州兵是禽兽吗,不管家乡父老帮你刘备伐蜀?还强烈要求? 所谓的荆州士族家人在荆州还强烈要求伐吴是嫌自己死的不够快还是留在东吴荆州的死的不够快?东吴把你留在荆州的人拿去前线当小兵当肉盾怎么办? 本来东吴对你留在荆州的亲属是秋毫无犯,还让你的家乡父兄当兵吃粮,然后你个漂泊在刘备那里的家伙要求和东吴作战,一上战场发现不是老乡就是兄弟,有意思
周瑜等人的爵位 根据记载,三国的爵位魏蜀吴各有差异,总体上与曹丕时期相似,只不过是臣子上限不同,魏蜀臣子的上限是列侯,东吴可能是王、公。各时期爵位如下: 魏国曹操时期:天子、王(曹操,王国,有封地)、公(曹操,公国,有封地)、县侯(有食户,无封地,臣子)、乡侯(有食户,无封地,臣子)、亭侯(有食户,无封地,臣子)、关内侯、关中侯、关外侯、其他名号侯。 后面曹丕建国以后:天子、王(宗亲,王国,有封地)、公(宗亲或者刘协,公国,有封地)、侯(宗亲,侯国,宗亲,有封地)、伯(伯国,有封地)、子(子国,有封地)、男(男国,有封地)、县侯(臣子,有食户,无封地,上限9600户满宠)、乡侯(臣子,有食户,无封地)、亭侯(臣子,有食户无封地)、其他各类名号侯(关内、关中、关外侯等均无封地无食户) 蜀汉:基本也和曹丕时候一样,臣子的上限锁死在列侯中的县侯(无封地,有食户,县侯上县万户,县侯大部分几千户)。 东吴:天子、王、公、侯、伯、子、男、县侯、乡侯、亭侯、各类名号侯,与魏蜀臣子上限为列侯中的县侯(县侯上限万户侯,有食户无封地)不同,东吴的王国、公国、侯国等可以封给臣子。 基本上大家都认为东吴上限是万户侯张昭,其实是错的。东吴在张昭之上还有除了东吴宗亲之外的王国公国侯国。 东吴异姓诸侯国: 无国号程普(死的太早孙权地位低没来的及封)、南昌侯国吕范、毗陵侯国朱治,主要权力有三:1、有封地,有食户(1-5万,按后汉书约为4-5万,按晋书约1万),2、可自置长吏官员,3、有自己的私兵军队。但无继承权、封地内扩兵权。 东吴异姓诸王国或者诸公国: 无国号周瑜及鲁肃(死的太早,孙权地位低没来得及封),主要权力有:1、有封地,封地食户(按后汉书约5万户,按晋书约2.2万户,按三国志约等于晋书2万户),2、可自置长吏官员,3、有自己的私兵军队,4、有明确封地内募兵权、扩军权,私兵不定量(继承人鲁肃在封地内募兵,所募兵全部作为自己私兵,并由自己封地出钱供养),5、有指定继承人权力(周瑜指定继承人鲁肃)。而吕蒙又很特殊,不知道是自己放弃权力4、5,还是本身就降级继承,没有权力4、5。 东吴列侯(县侯、乡侯、亭侯)权力:有食户、无封地、有指定量私兵。 魏蜀列侯(武乡侯诸葛亮、晋阳侯张辽等等),均有食户、无封地、无私兵或有极其少私兵(比如诸葛亮被赐甲仗100人)。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