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涛涛 博士涛涛
关注数: 109 粉丝数: 165 发帖数: 8,072 关注贴吧数: 19
呼唤评剧吧大功臣“韩花筱”吧主重新登基 今天的评剧贴吧,已成响当当的戏曲大吧。我自认为如果评选去年评剧届的几大新闻,除了“白派团崛起”,“过把瘾举行首季评剧戏迷群英会”,“青春戏苑录制两期评剧专场”等,“我们评剧戏迷在去年形成真正的合力,形成评剧宣传的网络大军”也应荣登评剧届的重大新闻之一。近年来,我们的评剧贴吧温馨和谐、积极向上,各吧友无私奉献,辛勤耕耘,使得我们的评剧贴吧成为戏曲界最具上升实力、最繁荣的贴吧之一。但是请我们不要忘记,在贴吧的建设中,有比新吧友,老吧友贡献大得多的元老级功臣,韩花筱吧主即是元老级功臣中的功臣。自韩花筱吧主隐退后,我私下和他聊了好几次,昨天的聊天对我触动很大,他于2005年来到这个贴吧,那时候整个贴吧的帖子总数不出一页……那时候的几个吧友大多早就不见踪影了,韩花筱之后做了吧主,一直坚守下来,直到近两年评剧贴吧才开始了繁荣,尤其去年是评剧贴吧飞速发展的一年。我们很多吧友可能也去别的戏曲贴吧,我们也不难发现,虽然我们的评剧贴吧在五大剧种中帖子数量是最后的,但是论贴吧的和谐度,团结性,上升性,我们绝对是第一位的。然而今年的一点不愉快,打破了评剧贴吧的大好之势,我自认为韩花筱吧主受到了不应该的待遇(仅是个人意见,如果某些吧友意见相左请您担待,写贴子目的不是说谁对谁错,主要是为了评剧吧的完整),爱得深所以伤得重,付出得多所以失落感大……转眼间一个月过去了,对于吧主来说,暂离贴吧不仅仅是因为不愉快的帖子,他自己在这一个月里面也遇到了很多自己的事情……但不管发生了什么,暗淡的四月已经过去了,按照贴吧规定,吧主应该能够重新“登基”了。我觉得我们应该拿出我们评剧贴吧以往团结和谐的劲头,呼唤我们的吧主,赶紧“登基”,堂堂的评剧贴吧不能没有大吧,韩花筱最有资历也最有经验。 赶紧回来吧,我们呼唤你——韩花筱吧主!
天津北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成立 天津北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北方文创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今日成立。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成其圣,副市长、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张俊芳出席成立仪式并共同揭牌。   成其圣、张俊芳代表市委、市政府对两个集团公司成立表示祝贺。他们在讲话中说,天津北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北方文创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的成立,是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市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精神,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又一项重要举措,是我市文化体制改革的又一个重大突破。两个集团公司要坚持正确导向,多出精品,多出人才。坚持改革创新,当好市场主体,不断做大做强,为建设文化强市做出更大贡献。 天津北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系整合市人民艺术剧院、 市儿童艺术剧团、 市杂技团、市曲艺团、天津评剧院、市评剧白派剧团、 天津河北梆子剧院、 市演出公司、中国大戏院以及院团直属剧场和所属企业组建而成的,是集艺术创作生产、演出策划、剧场经营、人才培养和市场开发为一体的大型国有文化集团公司。天津北方文创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是在整合市杨柳青画社、市文化艺术音像出版社、天津泥人张彩塑工作室、市文化艺术品公司、市文化产业发展公司、天津舞台科学技术研究所、市文化发展中心、市舞台设备厂等单位及所属企业资源基础上组建而成的,将大力发展文化创意、文化会展、艺术品经营、出版发行等产业。2012.04.27
涛涛校园传评剧系列--学生枫“三月里来三月三” 在我完成学业的几年中,从2007年开始,带了一届学生,2011年夏天,95名学生毕业离校,奔赴到祖国的大江南北。我是从2006年开始在网上找评剧视频欣赏,那时候连评剧的流派都不知道。到了2008年春,自己对评剧了解加深,也开始哼唱评剧。2008年下半年我到了哈一机业余评剧团活动,这里是哈尔滨5大业余评剧团中最业余的,但是团长刘佩枝水平很高,是哈尔滨水平最高的票友,她对我特好,让我在这里锻炼了一年。2009年底正式把我介绍给了她的老师。黑龙江省评剧院的两位老艺术家,一位至今还是黑龙江省的第一把大弦--韩秋兰老师(虽退休多年,但每年评剧节票友大赛黑龙江省都是韩老师操琴),一位是当年黑评的主演之一程艳梅老师(黑评历史上的天津班培养了赵洋、郑岚、付强、齐彦章等一批黑评的中坚力量,这个班就是程艳梅老师在退休之前带的)。结实两位老师后我开始正统得学习评剧。由于平时对学生付出较多,学生和我关系贼好,由于我带的学生群体特殊,我的宿舍和学生在一起。因而学生们都知道了我喜欢评剧,也都知道了什么是评剧。在2009年到2011年3次学校的海军节大型晚会上,我彩唱评剧两次。也带动了一些学生学习评剧……2011年夏天,他们毕业。我也临近毕业,没有带一届学生,带了一个班的学生…… 2011年底有三位大一的新生慕名找到我学戏曲,从那时起我开始在闲暇之余对他们讲戏曲的知识,评剧知识、据我所掌握的一些发声和共鸣我们一起探讨,学习两个月左右,从开始不懂评剧到现在喜欢,而且现在可以开始跟弦演唱了,我很高兴,这3名学生是从大一就教,而且我水平比教2007级学生的时候高了些,而且我给了他们最好的资源,每周带他们去我的两位老师家学习一次,下面我将逐渐献上他们的学习经历……
北京戏校2012评剧班招生开考 筹建实验评剧团 3月10日,北京阳光明媚,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2012评剧班招生考试初试正在顺利进行。来自河北、天津、黑龙江、吉林、河南等地的考生向各位监考评委老师递上了最满意的答卷。 停办10年的戏校评剧班在2011年的恢复招生引起了全国的热切关注,特别是评剧界一片沸腾,让人们看到了在评剧人才培养上有了更大的进步。 恢复招生一年来,戏校评剧班的影响越来越大,从张百发老市长的亲切关怀,到郭德纲的提携推广,再到中国评剧论坛的理论研究,以及戏聚星期六三周年庆典上的精彩展示,戏校评剧班已经名声在外,所以2012年吸引了更多的考生来报名,而且波及省市范围也在扩大。 今天上午是大专班考生的初试,来自各地的考生除了对评剧的喜爱之外,也都有很好的基础。他们年龄从16-25岁不等,有青衣、花旦、花脸以及小生、武丑各行当,甚至还包括板胡、司鼓等演奏员。这些考生除了展示自己的嗓音条件以及动作表情、身段外,还各自进行了基功展示。 与其他考试不同的是,各位老师都非常热情,对每一位考生进行心理缓解疏导,而且非常耐心地让考生在做完一个动作后喘口气歇一歇,因为每个演员都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展示不同的才艺,所以非常辛苦。其中有一位学豫剧的16岁考生,也非常喜欢评剧,由于对评剧的发生位置把握不准,所以评委老师让她用本嗓唱了一段豫剧,为的是测试这位考生的嗓音条件,评委对她的本嗓条件也有很高的评价。 总之,一路下来,李建副院长、于俊海、宋丽、马惠民、张连喜、陈胜利等几位评委对参加考试的考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有的人武功很棒,有的演员形象很好,有的演员嗓音条件优秀,都为评剧的新人辈出而感动,为评剧的新生力量感到欣慰和喜悦。 院方领导非常重视评剧班的招生和培养计划,也有意要对曾经辉煌的大剧种一个交代、一份补偿,而且院领导也已经胸有成竹、满怀信心,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似乎已经暗下决心,一定要把戏校的评剧班搞出名堂来,为评剧的传承和发展真正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据了解,今年评剧大中专班招满后,加上去年的考生,将有望达到80人。为了给这些学生提供更好的平台,为了给他们更多的演出机会,在考生行当齐全、质量上乘的基础上,学院正在筹建实验评剧团或青年评剧团。届时,全国评剧界又将注入更加新鲜的血液,让评剧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向前迈进。(中国评剧网)
我为王冠丽的白派艺术震撼 我是一个喜欢京剧的爱好者,家离天津京剧院不远,经常到滨湖剧院观看天津京剧院的演出。对评剧只是知道新凤霞的刘巧儿、花为媒;小白玉霜的秦香莲;马泰的夺印等都很有名气。要说进剧场看评戏还从来没有过。这两年听说天津成立了评剧白派剧团,由白派第四代传人王冠丽为班底组成。白派剧团成立以后短短的不到两年时间,就恢复了十几出评剧白派剧目,让津京两地的评戏爱好者大饱眼福,出现了近几年来难见的火爆场面。从网上、电视、报上都看到了很多这方面的报道。特别是在北京更得到了广大“白迷”们的热烈欢迎,二月二十五日白派剧团又在梅兰芳大剧院推出了新版白派名剧“孔雀东南飞”。这几天正好我去北京串亲戚就破例买了四张票和亲戚一起观看了演出。演出安排在下午14点,并不是晚上7点30分的黄金时间,我想老年人晚上睡眠较少,一般午后都要睡上一觉,下午演出看戏的人多吗?到了剧场一看才知道上座率大约在七成以上,已相当不错。评剧的白派如同京剧的程派以悲剧为主,“孔雀东南飞”就是白派的悲剧之一,此次演出王冠丽的表演非常到位,把悲剧人物刘兰芝刻画的入木三分,无论是唱、念、作、舞都让北京戏迷过足了戏瘾,每当王冠丽唱到动情处和每一场结束时观众都给以热烈的掌声。我邻座的几位老观众不停的叫好,有的甚至手舞足蹈不能自拔。我的姐姐被王冠丽扮演的刘兰芝的悲惨遭遇几次落泪,其她女观众也在不停的抽泣。我以前经常看天津京剧院的程派演员吕洋的演出,这次看(第一次)王冠丽的白派演出感觉有异曲同工之美妙,给予我视觉与听觉的震撼,使我对评剧(白派)艺术有了新的认同感。演出结束后,北京观众热情的给王冠丽献上好几束鲜花,她都报不住了,急忙分给其他演员。王冠丽不顾演出的疲劳又给北京戏迷加唱了两段,这才拉上了大幕。我和身边的一个北京的老戏迷聊了起来,他告诉我王冠丽的演出他场场不拉,她(王冠丽)在北京很有人气,演出结束后,我们很多戏迷还要到后台看望王冠丽,与她交流、合影留念。我说她(王冠丽)不烦吗?老人急忙说,不烦,非常客气,平易近人。当他听说我是从天津过来的,忙说怎么样这场面比天津不差吧?我说当然不差,没想到北京的戏迷这样喜欢王冠丽、这样喜欢白派艺术。 转自:学连良(京剧)
梅兰芳大剧院观评剧《孔雀东南飞》有感 观评剧《孔雀东南飞》有感 这是第二次带王童鞋来看王冠丽的评剧,第一次是去年白派剧团在北京的头场大戏评剧《珍珠衫》,再就是这一次的大悲剧《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沈归愚称为“古今第一首长诗”,它与南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作为一名80后的戏迷,我对这首诗再熟悉不过了,大概是在读高中的时候在语文课本上学习的,还依稀记得语文老师讲这个爱情悲剧时的款款深情。这个故事很多剧种都有演绎,京剧、黄梅戏、越剧、评剧等,京剧的赵秀君此剧演绎得也不错,据说黄梅戏的这个戏演得很成功,网上有一段李红霞演唱的“刘兰芝泪流满面”,深受戏迷欢迎。可惜,我都没看过全剧,今日有幸观看了此剧。
评剧剧本创作选题研讨会2月24日在京召开 本报讯(记者 陈宝辉 实习生 刘莉莉) 由北京市国粹艺术传承促进会与天津市评剧白派剧团共同主办的评剧剧本创作选题研讨会,2 月24日在京召开。与会专家结合白派剧团今年剧目创作选题,深入剖析了评剧剧种的表现特点与优势,提出除了继续加工整理传统戏,继承好白派艺术优良传统和移植改编一些其他剧种的剧目,扩大评剧剧目题材范围,丰富所上演的剧目外,还应着力抓好现代戏的创作,与时代同步,写老百姓身边的事,说老百姓要说的话,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这是评剧独有的优长,是其他剧种不可比拟的,应当充分把潜力发挥出来,以扩大观众群,增强号召力。   北京市国粹艺术传承促进会,是以弘扬与普及民族演唱艺术为宗旨的学术团体,曾与天津市评剧白派剧团合作,先后推出了多出白派经典剧目,并在首都国家大剧院、梅兰芳大剧院、长安戏院成功上演了20余场戏,受到观众的欢迎与好评,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选题研讨会主要结合白派剧团今年新创作剧目选题进行分析论证。中国戏曲学院的专家学者、中央电视台的导演等出席座谈,天津市评剧白派剧团团长、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王冠丽,白派剧团艺术总监赵德明,演出总监孟中华,介绍了白派剧团今年安排创作的反映古代治学观念、宣扬儒家文化的古装戏《孟母三迁》、反映旧时代评戏艺人苦难遭遇、颂扬人性之美的近代戏《海棠红》及表现一代鼓王传奇经历、展现骆派京韵大鼓神采的现代剧《鼓王骆玉笙》三出大戏的进展情况。与会者对白派剧团今年创作剧目的选题和扎实的运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热情的关注,对剧本的创作方向、立意与表现手法展开热烈讨论,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同时也提供了许多适宜评剧表现的现实生活感人的素材,他们各抒己见,气氛十分活跃。   座谈中,大家一致认为,评剧是最接“地气”的一个剧种,以王冠丽为代表的白派剧团是一个高水平的团队,模范地树立起“戏比天大”的理念,把演好戏作为一种追求,而剧团的运作机制适合市场化,具有票房价值与号召力,在津京两地演出都引起巨大轰动,推动了评剧的传承与普及。如今喜欢听评剧、唱评剧的人越来越多,在评剧舞台上掀起的“王冠丽热”是十分可喜的现象,这也体现了白派剧团团队精神结成的硕果,很值得赞许。北京市国粹艺术传承促进会负责人史绍杰等人殷切希望白派剧团再接再厉,多出好戏,在评剧界起到标杆作用。  天津日报 作者:陈宝辉 刘莉莉
首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