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涛涛 博士涛涛
关注数: 109 粉丝数: 165 发帖数: 8,072 关注贴吧数: 19
5月29日(星期三)CCTV空中剧院播出评剧《无双传》 CCTV-11 《CCTV空中剧院》5月29日(星期三)19:20 播出剧情简介: 评剧《无双传》是根据唐代小说改编的。 唐代,户部尚书刘震有一女儿,名唤无双。刘震的外甥王仙客,从小在刘家寄住,和无双同窗读书,两小无猜。仙客母死回乡守孝三年,重回长安赴考,并向刘震示意求婚,刘震因他功名未中,不肯许婚。 三月三日,刘震全家到曲江池赏春,正遇乔装出游的皇帝,他见无双貌美,便要纳为贵妃。刘震上朝辞本,触怒皇帝,借口叛乱的泾原节度使是刘震保荐,株连坐罪,抄查刘家,将刘震夫妇下狱,将无双没入宫庭。 无双在宫中利用娘娘的嫉妒心理,机智地逃脱出皇帝的手掌。宫中押衙古洪劝谏皇帝反被逐出宫延。皇帝又生一计,将无双发往皇陵洒扫,中途,夜宿长乐驿,王仙客正任富平县尹,兼长乐驿驿丞,但因门禁森严,未得相见。在渭河桥上,无双丢下一信,嘱咐他去求古押衙相救,仙客上山访到古押衙,古押衙为他们的真情所感动,慨然应允。 皇帝到皇陵上祭,召见无双,无双陈述了自己的意志,坚拒不从。这时古押衙用了绝妙的计策,将无双救出皇陵,护送仙客、无双远走天涯,永谐白首。 主要演员: 刘慧欣(梅花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 李金铭(国家一级演员)
锦州市评剧团年度大戏《三节烈》明晚上演 2013-05-22 来源:锦州新闻网(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1m3d.com&urlrefer=34f316aea3ed0c6c0cbf9dd92b7b7b99 ) 有58人观看过本文章  5月23日晚7时,由锦州市评剧团经过近一个月的精心排演和重新编排的评剧传统剧目《三节烈》将在市工人文化宫精彩上演,届时,锦州市评剧团将会给锦城人民奉献上一台充满艺术气息的视听盛宴。 老戏新编有契机   5月21日,记者来到了锦州市评剧团的彩排现场,距离正式演出只有两天时间,所有演职人员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忙碌着。锦州市评剧团团长闫锡告诉记者,翻拍和演出这部新剧的目的是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1周年。“1942年5月23日毛主席提出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双百’方针,强调了文艺工作者必须到群众中去的重要指导思想。”闫锡先生表示,正是因为有此契机,才得以重新翻拍这部剧目。《三节烈》是评剧中一出传统剧目,为戏迷、观众广泛熟知,这次锦州市评剧团翻拍的《三节烈》在剧情上会比以往更加精炼,将演出时间从近3个小时压缩至2个小时。“将时间压缩,将更多的东西从之前的剧本中精炼出来,让整部剧更加精彩和紧凑。”闫锡先生说。 时间紧迫加班加点   据闫团长介绍,锦州市评剧团是从一个月前开始准备翻拍这部剧目的,一个月的时间要将剧本压缩精炼,还要将翻拍的剧本很好的演绎出来,这给排练带来了不小的难度。市评剧团的演职人员对此热情满满,每天早上7点不到,演员们就会来到排练室对戏词、练动作,一练就是七八个小时。相对年轻的演员对于剧目不太熟悉,偶尔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个时候锦州市评剧团里的老一辈演员就会主动站出来,给与年轻人专业上的指导和精神上的鼓励。“排练虽然很累,但是大家的热情都很高昂,气氛也非常和谐,这也让我非常欣慰。”闫团长欣慰地说。 排练场内故事多   有道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记者此次探班,最多的感触就是“台上展英姿,台下故事多”。刘锦生今年60岁,是国家二级演员并在锦州市评剧团担任业务科科长一职,本来今年5月他就应该退休了,但是当天在舞台前后,记者依然看到了他忙碌的身影。他给记者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对于评剧和评剧团的热爱。“本来5月我就退休了,但是如果这个时候我离开剧团,新人接手熟悉工作需要一段时间,而且我在这部剧中也出演角色,种种原因让我不能兀自清闲。”他告诉记者,市评剧团在团长闫锡的带领下,团内气氛特别融洽,现在大家团结一心,都在为这场演出做着准备,自己也不能落后,即使退休了,也要为自己热爱的评剧和培养自己的锦州市评剧团做出自己的贡献。团长闫锡表示,排练场内让人感动的人和事儿还不止刘老一人,最近气温反复无常,加上排练紧张,评剧团内有两位老演员患上了感冒,据介绍,在剧中饰演张春连的武翠红的感冒到现在还没有痊愈,在台上略显沙哑的声音也让剧团上下很担心。在演出结束后,还要进行输液治疗。 以最强阵容上演一台精彩大戏
5月29日CCTV空中剧院将播出中国评剧院《无双传》 CCTV-11 《CCTV空中剧院》5月29日(星期三)19:20 播出剧情简介: 评剧《无双传》是根据唐代小说改编的。 唐代,户部尚书刘震有一女儿,名唤无双。刘震的外甥王仙客,从小在刘家寄住,和无双同窗读书,两小无猜。仙客母死回乡守孝三年,重回长安赴考,并向刘震示意求婚,刘震因他功名未中,不肯许婚。 三月三日,刘震全家到曲江池赏春,正遇乔装出游的皇帝,他见无双貌美,便要纳为贵妃。刘震上朝辞本,触怒皇帝,借口叛乱的泾原节度使是刘震保荐,株连坐罪,抄查刘家,将刘震夫妇下狱,将无双没入宫庭。 无双在宫中利用娘娘的嫉妒心理,机智地逃脱出皇帝的手掌。宫中押衙古洪劝谏皇帝反被逐出宫延。皇帝又生一计,将无双发往皇陵洒扫,中途,夜宿长乐驿,王仙客正任富平县尹,兼长乐驿驿丞,但因门禁森严,未得相见。在渭河桥上,无双丢下一信,嘱咐他去求古押衙相救,仙客上山访到古押衙,古押衙为他们的真情所感动,慨然应允。 皇帝到皇陵上祭,召见无双,无双陈述了自己的意志,坚拒不从。这时古押衙用了绝妙的计策,将无双救出皇陵,护送仙客、无双远走天涯,永谐白首。 主要演员: 刘慧欣(梅花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 李金铭(国家一级演员)
盲人陈玉林个人演唱会于5月23日唱响门头沟 宇扬评剧苑讯:北京市门头沟区戏曲周活动将于5月21日至26日在门头沟区影剧院隆重举行。戏曲周将汇聚京剧、儿童京剧、评剧、河北梆子等6台专场演出,全方位展示门头沟区戏剧活动的水平。 演出的剧目有东辛房飞龙河北梆子剧团的《喜荣归》、《金水桥》;玉林评剧团陈玉林先生《马泰声腔艺术》个人演唱会;京韵京剧队的《坐宫》、《二进宫》;黑山小学的京歌《誓为京剧写新篇》、戏歌戏舞京剧表演唱等。京评梆一应俱全精彩纷呈。另外,还聘请了北京京剧院胡文阁主演的《凤还巢》、丁桂玲、黄柏雪 任喜涛的《苏三起解》,术家们的演出也给戏剧周增色添彩。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5月23日盲人陈玉林《马泰声腔艺术》个人专场演唱会,在这次戏剧周展演中格外引人关注。陈玉林是地地道道的门头沟人,他虽然是一名盲人,却从小酷爱评剧,特别是评剧马派创始人马泰先生的声腔被他模仿的惟妙惟肖,已经到了乱真的程度。 门头沟区文化馆在了解了陈玉林身残志坚的情况后,本着关心弱势群体,为残疾人搭建展示才华的平台,在区文委的大力支持下,为他专门设计了这台个人演唱会,聘请马泰大弟子黄兆龙担当主持,著名表演艺术家张淑桂、新凤霞亲传弟子戴月琴现场助演。同时将邀请中国残联、中国盲人协会、北京市残联等相关单位的领导观看演出。相信一定会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和各界的好评。我们大家期待着。
东北风搭台 评剧大戏上演 《挽救吉林评剧艺术 她们要搞场公益演出》后续报道新闻回放评剧这个曾经流行的艺术形式因时代的变化在很多人的心中变淡,为了挽救这门艺术,让它被大家知道和接受,长春演艺界老艺术家联谊总会评剧团的老艺术家和票友们想办一场演出,却苦于没有演出场地。4月25日,此事见报后,吉林省东北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愿意无偿提供场地。4月27日、28日,本报为市民派送了160张评剧票。本报记者 袁帅 3日13时30分,东北风剧场,“评剧秀·长春情”东北风专场公益演出,《铁弓缘》、秦香莲《杀庙》、杜十娘《船头撇宝》三个经典折子戏纷纷亮相,让喜爱评剧的市民沉醉其中。登台演员提前一个小时来化装当日12时30分许,记者来到东北风剧场后台。伴奏乐队正在抓紧时间进行最后的排练。杜十娘的扮演者王莉在化装,她戴着假头套,容貌细腻,完全看不出本来的样子。《铁弓缘》中陈秀英的扮演者王萍已经化装完毕,正在同伴的帮助下更换戏服。秦香莲的扮演者姜慧萍,今年59岁,她告诉记者,她们9点多就来到了剧场,先熟悉了一下场地,紧跟着就是化装。“我唱的秦香莲已经练了很久,台词都很熟悉了,提前到这儿来就是为了化装,我光化装就用了一个小时。”姜慧萍指着自己的妆容说。 7旬老妪演美女表演惊艳当日13时30分,演出正式开始,《铁弓缘》亮相。在演出开始前,陈母的扮演者张志田告诉记者,《铁弓缘》讲的是已故太原守备之妻与其女陈秀英开茶馆度日,太原总镇之子石文见秀英美貌,欲强行霸占,被陈氏母女驱打,适逢青年军官匡忠为之解劝。匡忠被邀回茶馆,陈秀英一见钟情,与匡忠拉弓比武定亲。后来由于石文父子陷害匡忠,又经过种种曲折,两人始得团圆完婚。在观众的掌声中,陈秀英登台。她身着绿色戏服,唱腔醇厚、圆润,表演细腻、天真,将一个忠于爱情、嫉恶如仇、有胆有谋的奇女子表现得活灵活现。观众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大家却怎么都想不到陈秀英的扮演者王萍已年近70岁了。有了演出场地草根爱好者走上舞台长春演艺界老艺术家联谊总会评剧团的副团长王莉告诉记者,剧团成员都十分喜爱评剧,唱评剧让大家的心情变得愉快,生活变得更有规律,有点烦心事,只要唱起评剧就都忘了。大家经常在一起排练,可以唱多种剧目。此次演出的三个选段也是大家精挑细选,排练多时的,但因为没有演出场地,她们都急坏了。“多亏了吉林省东北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为我们提供场地,让我们能举办演出,不但让大家把平时的苦练展现出来,也为那些喜欢评剧的人提供一个看评剧的平台,更是为评剧的传播作了贡献。”王莉说。认真的演员都是老年观众 3日12时许,陆续有市民走进东北风剧场。大家基本上都是结伴而来,凭票入座,很快整个剧场就几乎坐满了。和大家之前预想的一样,在这里很少能看到年轻的面孔,基本上都是老年人。“这三个节目我都听过,最喜欢听秦香莲《杀庙》。”“听说演员有专业的,也有票友,都是老年人。”“以前总听评剧,特别喜欢,这都多少年没听过了,现在能到现场听听,真好。”随着主持人的报幕,现场渐渐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等待着演员的出场。台上演得投入,台下看的认真。66岁的郭凤琴与62岁的段玉华是结伴来看评剧的。郭凤琴现在正在省老年大学学习评剧,段玉华从10多岁时就听收音机学唱评剧,现在经常在社区唱,两人都是不折不扣的票友。她们聚精会神地看着,还在演出间隙交流着意见。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