璐村惂鐢ㄦ埛_007GtX6馃惥 -
关注数: 0 粉丝数: 42 发帖数: 13,373 关注贴吧数: 5
【政务动态】今年全省2736人次受到效能追究 机关效能建设由集中开展转入经常化之后,仍然要动真、抓实、过硬。记者今天从全省机关效能建设情况通报会上获悉,今年1至11月,全省共受理效能投诉件25806件,查办效能投诉件11741件,效能追究2736人次,其中党政纪处分113人次,调离岗位和离岗培训48人,引咎辞职、降职和辞退59人。  今年以来,我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机关效能建设工作机构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为主线,以规范行政行为、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转变机关作风为重点,以受理群众投诉和督促检查为抓手,工作不断,力度不减,创新载体,强化督查,全面提升各级机关及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办事效率。今年我省继续纠正征用土地、城镇拆迁、企业重组改制和农民工工资发放中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坚决纠正教育乱收费和药品购销、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认真解决食品药品不安全、企业违法排污等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问题,开展了涉农价格和收费的专项检查。据统计,全省通过各种专项治理减轻农民负担总额1.3亿元,向农民退还各种乱收费金额3720万元,查处涉农负担案(事)件82件,40名责任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  机关效能建设在推进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方面有了新进展。全省共取消和调整行政许可项目9991项,废止修订行政许可文件4185件,纠正不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许可实施主体428个。省、市、县三级所有行政机关、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具有部分行政管理或审批职能的事业单位都已推行政务公开制度。  机关效能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据最近进行的全省党风廉政建设问卷调查显示,群众对机关效能建设和纠风工作的成效表示肯定的分别占82.4%和85.79%。但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全省党风廉政问卷调查表明,群众认为“简化办事程序,缩短办事周期”、“优化机关服务,提高办事效率”和“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等仍然是机关效能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
【政务动态】养老金个人缴费由11%降至8% 新华社14日受权发布《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 。   决定在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指导思想、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和改革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等方面作出决定。  决定要求,要继续把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作为首要任务,进一步完善各项政策和工作机制,确保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不得发生新的基本养老金拖欠,切实保障离退休人员的合法权益。城镇各类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都要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要进一步落实国家有关社会保险补贴政策,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参保缴费。  决定指出,做实个人账户,积累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为与做实个人账户相衔接,从2006年1月1日起,个人账户的规模统一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同时,进一步完善鼓励职工参保缴费的激励约束机制,相应调整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加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征缴与监管。凡是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单位和个人,都必须按时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要纳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严禁挤占挪用。要制定和完善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实现依法监督。  决定要求,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职工工资和物价变动等情况,国务院适时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调整幅度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当地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年增长率的一定比例。加快提高统筹层次。发展企业年金。做好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不断提高社会保险管理服务水平。  本决定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已有规定与本决定不一致的,按本决定执行。
【政务动态】西湖水达到国家地表水三类标准 西湖引配水工程已建成并投入运行,每天有40万立方米的水经两座沉淀池处理后进入西湖。昨天,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市政府《关于实施引水入城工程加快城区河道整治的决议2005年度执行情况的报告》。 一半市河得到充分稀释 通过配水,杭州市区河道水质得到巩固。目前,市区共有主要配水闸站25处,通过引水、翻水使市区50%以上河道水体得到充分的稀释和更换。如2004年,西溪河水质达标率为24%,而今年上半年,西溪河水质达标率已经上升到66%。 西湖水体平均透明度74厘米 2003年实施西湖西进配水工程,在原西湖引水管线上(玉皇山南侧)和赤山埠水厂边分别建设两座沉淀池,日处理能力分别为30万立方米和10万立方米。 目前,每天有40万立方米的水经沉淀池处理后,分别通过太子湾入西湖,经小南湖分配至外湖、里西湖;通过管网自流经杨公堤,分配至乌龟潭、茅乡水系,总投资8000万的配水工程的运行,保证了西湖水域良好的水质。 据统计分析,今年上半年的西湖水体平均透明度达到74厘米,比上年提高6.3厘米。第三季度,水质持续保持上半年的改善趋势,在水温比上年升高近10度的情况下,总磷、总氮浓度继续回落,创下近3年来的最低点。 氨氮浓度也有明显下降,达国家地表水三类的水质标准。
【政务动态】杭城铁路春运压力空前 票价浮动将统一安排 2006年的铁路春运也许将成为历史上压力最大的一次,杭州站发送人数预计将达到创纪录的222.5万人次,而且启动时间早、高峰集中。如果你将乘坐火车回老家过年,务必要记住提前买票。  明年1月14日春运开始后的40天内,铁路杭州站预计将发送旅客222.5万人次,这个数字将比去年同期增长7.2%,其中,节前15天发送88.3万人,同比增长8.7%;节后25天发送134.2万人,同比增长6.2%。  铁路杭州站昨天召开新闻发布会,有关负责人介绍,2006年元旦后就可能出现第一拨客流高峰,“春运期间杭州站将出现学生流、民工流、探亲流、商务流高度重叠的现象,这在往年从来没有过!”  除了客流交错外,今年燃油费用的上涨导致了公路和民航票价的上涨,这使得一部分原来选择汽车和飞机的旅客可能会转而选择火车。多股客流的重叠,加上重新选择的这部分旅客,让铁路的运能与运量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面临的压力也明显升高。  杭州站将逐步增开前往北京、西安、广州、武汉、贵阳等方向的临时客车50.5对,日均运能增加到6.2万人次。杭州站预售车票的日期将比以往提前一到两天;而票价的浮动还需根据国家的通知统一安排。  杭州站将提前20天接受学生团体票的预订,并组织专门人员于12月底至1月8日期间到各大院校进行上门售票。目前已确定了10所上门售票的院校,比去年增加了两所。“我们只接受学校出面的团体订购,学生出面的团购我们将不予以办理。”杭州站工作人员提醒大学生留意学校订票通知。
【政务动态】我省将用五年时间全面摸清近海“家底” 我省908专项(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工作今年全面启动。12月8日,省政府在此间宣布,我省将用五年时间全面摸清近海“家底”,从而为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  据了解,908专项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投入最大、参与人数最多、调查范围最广、采用技术手段最先进的重大海洋基础性工程,由国家和沿海各省(市)共同实施,包括调查、评价、构建“数字海洋”信息基础框架三大内容。我省将在国家驻浙科研机构的配合下,组织开展近岸海域水体、海岛、海岸带、海域使用现状和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等5项调查工作,以及潜在海水增养殖区、滨海旅游区的评价与选划。此外,国家还将组织在我省海域开展海洋底质、海洋地球物理、海底地形地貌等多项基础和专题调查,并进行评价。  省908专项负责人介绍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省海洋产业对海洋资源大规模开发利用,导致争占海洋、盲目开发、无序竞争等现象,海域资源呈现日益紧缺的趋势。同时,近海资源和环境状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有的大部分数据资料已不能准确反映海洋现状。开展这次专项工作,将对优化我省海洋功能区划、制定海洋开发保护规划,及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政务动态】省农业厅紧急通知:做好农业生产防冻工作 当前正值冬种生产重要季节,也是柑橘等水果的采收期。从昨天开始的大幅降温过程,势必对我省冬种作物乃至整个农业生产带来较大影响。省农业厅今天发出紧急通知,指导各地农民做好防冻工作:  ——加强田间管理。要做好小麦、油菜、蚕豌豆等冬种大田作物田间的清沟排水,预防冻害和渍害同时发生。对种植油菜、蚕豌豆和马铃薯等作物的田块,晴天时要及时中耕,松土除草;移栽后的油菜要早施苗肥。  ——积极采取各种防冻措施。对露地蔬菜等农作物,可浮面覆盖稻草、遮阳网等,对大棚蔬菜等农作物,采取灌水、燃烟等措施,防止叶菜类蔬菜冻伤;天气转晴时要及时揭开大棚、中小棚薄膜,使蔬菜多见阳光,防止徒长。对桃、梨等落叶水果要采取果树主干涂白。茶园、桑园要及时采取铺草、覆盖等措施防御冻害。对发生冻害的茶树、果树,要及时摘去卷曲冻死的叶片和枯梢,并采取浅耕施肥、整枝修剪和喷施叶面肥等措施,恢复生长。要及时采收、抢收成熟的蔬菜和柑橘等水果,避免冻害损失;运往北方销售的水果,要采取保温措施,防止果实受冻;沿海和内陆平原地区要对大棚设施、简易畜禽场舍进行巡查,并进行必要的加固,提高抗风能力。  ——加强畜禽饲养管理。要认真做好畜禽栏舍的防寒保暖工作,防止畜禽场舍内温度大幅度变化。及时在畜禽舍内铺上垫草,防止畜禽受冻受凉。有条件的场舍,可采用供暖设施如用红外线灯、电热板灯,确保畜禽有适宜的活动环境。舍外放养的羊、牛、土鸡等畜禽要及时赶回,避免在外受冻死亡。要有针对性地加喂高能量的精饲料,以提高畜禽的抗寒能力。同时,注意畜禽舍的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防止疾病发生。
【政务动态】我省首次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喜忧参半” 省科协11月30日公布的我省首次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结果表明,全省科技工作者整体状况可谓是“喜忧参半”。 喜的是,我省人才总量继续稳步增加。到2004年底,全省科技工作者人数为126.4万,比2002年增加了18.4万,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为2.76%。科技工作者对工作环境和工作状况均比较满意。调查中,仅有6.05%的人对自己的工作环境表示不满意。同时,我省科技工作者平均月收入为3011.34元,明显高于2003年全国1521.65元的平均水平。 忧的是,我省高层次人才相当匮乏。调查显示,全省科技工作者中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占6.2%,远远低于全国的11.44%。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占23.5%,远远低于全国的35.77%。调查发现,有60.2%的科技人员近3年来没有发表过论文,81.9%的人没有获得过科研经费,75.7%的科研成果不能转化为产品或应用于生产。同时,我省科研经费中直接用于科研项目的资金比例为54.16%,这意味着有近一半的科研经费不能专款专用。 调查发现,科技工作者的职称越高,用于科研的时间越少。被调查人员每年直接用于科研的时间平均为4.11个月,其中没有职称的人为5.48个月,而正高级职称的人仅为3.44个月。此外,还有28.9%的科技工作者最近一年来没参加过任何形式的业务培训。专家认为,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种不好的趋势,即科技工作者把许多时间花在了跑项目、搞公关上,而静下心来搞科研的时间并不多。 调查还显示,我省普遍存在着科研资源(科研设备、数据和信息)不能共享,共享程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状况。
【政务动态】跨湖桥考古新发现揭示人类工业起源 一块一直静静地躺在萧山博物馆内的砂岩石,今天被国内权威专家认定为人类最早的磨床。11月29日,浙江大学教授柳志青、复旦大学教授陈宏京、南京大学教授徐士进三位学者应邀来到萧山博物馆,帮助鉴定跨湖桥出土的文物。柳志青教授对一块砂岩石发生了浓厚兴趣,他非常肯定地说,这就是迄今发现的人类最早的磨床,与两河流域发现的人类最早的车床一样,揭示了人类工业的起源。另两位教授也对这一观点表示认同。 在两河流域,人们曾发现一件石锛,它比同类的物体更短,不像是可以用手握的石锛,也不像是可以用木柄捆绑的石锛。经过考古学家的研究论证,最终确认是古老车床上的零件,起到车刀的作用。考古学家认为,既有车床,就该有磨床。多年来,各国的考古学家们在各个考古场所苦苦寻觅着这个珍贵的磨床。没想到,它竟静静地躺在萧山博物馆!意外的发现让专家们欣喜万分。 柳志青、徐士进两位教授是国内地质学界的权威,陈宏京教授是博物馆学界的权威。他们认为,跨湖桥出土的这块砂岩石,是一块圆形砂轮的碎块。如果复原的话,直径有25厘米至30厘米,中间有孔洞。它可以转动,用来磨制箭镞、石锛等工具。跨湖桥遗址距今有8000年至7000年历史,那时的人类就懂得了制造砂轮、轴承、支架、摇柄等复杂工艺,真是不可思议。 考古学家们在研究原始人类所使用的箭镞的时候,对箭镞脊线上有“过桥”的痕迹百思不得其解。因为只有机械加工才有可能产生“过桥”的现象。(“过桥”是一个形象的比喻。箭簇中间有一道突出脊梁,脊是磨制出来的。手工磨往往是一面先磨,再磨另一面;机械磨,是从脊的这一面连续磨到脊的另一面,磨痕可以相连,称之为“过桥”)。有了跨湖桥的磨床,这个疑问就迎刃而解了。
【政务动态】本世纪30年代浙江人口将达到最高峰 到本世纪30年代初,我省人口将达到最高峰——5588万;到本世纪40年代中期,我省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将占到全省人口的1/3以上,社会负担达到最高点。经过一年多的研究,今天由副省长盛昌黎牵头的“浙江省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课题”获得了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著名人口学专家蒋正华为组长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课题验收组的验收,并受到了与会专家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据悉,从去年开始,我省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切实加强了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工作。省政府建立了由分管副省长牵头的省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并聘请省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专家组,于去年下半年启动了5项课题研究。这5项课题分别是《浙江省人口发展战略综合研究》、《浙江省人口发展态势研究》、《浙江省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重大关系研究》、《长三角地区人口变动对浙江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浙江省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蒋正华副委员长说,浙江作为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化进展、计划生育工作都走在全国前列,创造了很多成功经验。目前全国许多地方都在开展人口发展战略研究,但浙江的研究规模大、涉及领域广,较好地体现了现实性与前瞻性的统一、继承性和创新性的统一、理论性和操作性的统一,其经验将为全国区域性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提供良好的示范作用。 国家计生委副主任王国强、中国人口学会常务副会长田雪原参加了今天的课题验收会。
【政务动态】浙江党政干部辞职三年内不得到原管辖范围经商 为了遏制“期权腐败”,浙江省委近期出台规定,明确提出,领导干部辞职“下海”后,3年内不得到原管辖范围内经商。此举一出,引发广泛关注,多数持赞同、肯定意见,但也有一些争议之声,“规定”能否“落地”成为普遍瞩目的焦点。  据悉,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权威部门发布“下海”官员退出在原管辖范围内的经商活动的相关情况。有关人士认为,“期权腐败”具有极强的隐蔽性,要取得成效,还有待完善官员任用、监督、公示等配套政策。在沿海省市,官员“下海”经商目前已很普遍。有关人士认为,官员辞职“下海”,不仅容易造成企业不公平竞争,而且极易诱发“期权腐败”。一些官员在位时通过职权给予企业“方便”,但并不谋求即时回报,而是等到离职后再享受回报。  浙江省出台的《浙江省贯彻实施〈关于党政领导干部辞职从事经营活动有关问题的意见〉的若干规定》,核心内容就是对党政领导干部辞职,从条件、程序、辞职后从业行为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限制。明确提出,地方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纪委、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工作部门及内设机构的领导干部辞职后,3年内不得到原任职务管辖地区范围内的企业、经营性事业单位和社会中介组织任职,以及从事或代理经商办企业活动。同时规定,辞职的领导干部在3年内,应按干部管理权限,每年年底向其原所在单位报告离职后的从业情况。  此举引发了广泛关注,但最瞩目的还是规定如何贯彻执行、如何“落地”的问题。  另悉,即将在2006年1月1日实施的《公务员法》也对公务员在辞去公职或退休后“下海”作了明确规定,领导成员3年内,一般公务员两年内不得到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任职。
【政务动态】民航浙江监管叫停千岛湖空中游览飞行 “花180元在空中游览飞行5分钟”,这曾是千岛湖景区向游客推出的一大“诱人”旅游产品。然而,笔者日前从民航浙江监管办获悉,这一空中游览项目因属非法飞行已受到查处:责令立即停止非法飞行活动,没收违法所得,并作出相应处罚。 1999年成立的浙江淳安千岛湖航空俱乐部有限公司,拥有2架蜜蜂4型水上飞机,2003年8月取得体育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航空体育训练飞行。但是在实际飞行活动中,俱乐部超越经营范围从事载客空中游览飞行。民航浙江监管办的有关人士表示,根据国家有关法规规定,俱乐部擅自载客飞行的行为属典型的非法飞行。 然而,利益的驱使使这一非法飞行活动并未终止。民航行政主管部门多次警告,要求其立即停止飞行活动。去年5月9日,民航浙江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曾向该俱乐部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其立即停止空中游览飞行活动;5月11日,俱乐部以书面情况汇报的形式向民航浙江监管办承诺立即停止一切带游客性质的飞行活动。令人遗憾的是,此后这一非法飞行活动事实上仍未终止。 今年9月18日,浙江监管办监察员一行三人实地到俱乐部查访,发现俱乐部以体育体验飞行的名义,向游客售票进行空中游览飞行,票价180元每人次,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已陆续售出207张客票。监察人员指出,俱乐部的飞行活动已超出了飞机的使用限制,这种以体育训练飞行的名义从事空中游览活动的行为,直接危及公众安全。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