璐村惂鐢ㄦ埛_007GtX6馃惥 -
关注数: 0 粉丝数: 42 发帖数: 13,373 关注贴吧数: 5
【政务动态】浙大纳米科技跻身世界50强 记者近日从浙江大学了解到,该校在纳米科技方面的科学研究和成就已跻身世界前50位。这标志着中国在纳米科技这一高新技术领域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据介绍,这个排名来自国家科技部基础司撰写的《世界科学中的中国》系列报告统计数据。 纳米科学与技术具有多学科高度交叉和高度综合的特性,它需要不同学科在人才、资源等方面进行广泛的交叉和联合。浙江大学于2002年底组建了浙江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中心。来自浙大材化学院和理学院的40多位从事纳米研究工作的教授通过自主联合与交叉,整合了大量纳米科技研究资源,形成了一支科研实力雄厚的学术队伍。他们在材料与物理、材料与化学、材料与生物技术以及材料与信息技术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的交叉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技术突破,并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诸多空白。 迄今为止,该中心成员已申请到国家和省部级项目50余项,其中"973"计划项目1项,"863"计划项目7项,国家基金重点项目4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6项,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5项以及一批军工和地方产业联合项目。截至2005年9月,共发表SCI论文684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3.0的SCI论文50余篇。据不完全统计,纳米中心发表的高影响因子论文占学校高端论文数的70%以上。 同时,中心在纳米产业化的关键技术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目前共申请发明专利100余项,已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申请国际专利1项。在中高压电容器、多层介质巴伦多层介质天线、片式多层滤波器、纳米彩色喷墨打印、纳米抗菌微波炉承烧盘、纳米改性官哥窑青瓷、纳米镀膜及夹层玻璃等产品中,实现了纳米关键技术的成果转化和工业化生产。其研究成果还荣获两项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和3项二等奖。
【政务动态】浙江发展“两约”型住宅产业 日前浙江省房地产协会等单位联合主办“探索集约发展的路子,建设节能省地型住宅”研讨会,与会的专家和房地产企业负责人纷纷表示,保证浙江省房地产健康有序发展的根本是走集约型发展之路,建设节约型住宅。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住宅建设发展迅速。2004年城镇人均建筑达30余平方米,居全国之首。但浙江是一个资源匮乏的省份,人口多,土地少,资源条件差,环保压力大,住宅建设面临着严峻挑战。为此,浙江省政府和有关部门号召房地产业积极探索集约发展的路子,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并在政策和措施上加以引导。同时作出明确规定:到2007年,全省50%的新建商品住宅和公共建筑达到节能50%的标准,到2010年全省达到65%的标准(县以上城市),基本完成高耗能的既有公共建筑的改造任务。 作为住宅产业的一种新趋势,住宅产业一体化在浙江得到有关部门的大力鼓励和支持。该省目前的商品房绝大多数是“毛坯房”,要由消费者买后继续“加工”才能居住,这不仅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扰民纠纷,还带来安全隐患等问题,也有悖于社会化大生产的原则。根据建设部下发的《商品住宅装修一次到位的实施导则》,浙江省有关部门正要求并支持开发商加快实施住宅一次装修到位工作。 浙江华庭云顶房地产公司开发的“华庭云顶空中花园别墅项目”是建设“两约”型住宅的一个典型。该住宅区位于距杭州市市区15公里的富阳市银湖开发区内,原来有开发商曾计划在此开发建设100多幢别墅,后因多种原因,这一项目中途夭折。华庭公司拿到该地块238亩土地后,斥资2000多万元,推倒了原来建成的别墅,全部改建为被称为“空中花园”的高层住宅,总建筑面积约21万平方米,拥有住户2001户,容积率高达1.36,与周边大量商品房的0.3、0.6容积率的社区形成巨大反差,将土地利用率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该项目全部利用节能产品和户内精装修及配套服务,钥匙拿到后即可入住。 据介绍,“云顶”项目的销售率已达到97%,入住业主超过800户,创造了杭州同期交房楼盘中最高的入住率。“华庭”公司算了一笔账:原来的房产公司计划开发100多幢别墅,即使项目不夭折,最多只能销售2亿多元。现在改为高层住宅,住户2000多户,销售达到8亿多元。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谓一举双得。
【反思】 一个让人流泪的笑话! 在火车上,一个很漂亮的女列车员,盯着一个民工模样的中年人,大声说:“查票!”   中年人浑身上下一阵翻找,终于找到了,却摄在手里。   列车员朝他怪怪地笑了笑,说:“这是儿童票。”   中年人憋红了脸,嗫嚅着说:“儿童票不是跟残疾人票价一样吗?”   列车员打量了中年人一番,问道:“你是残疾人?”   “我是残疾人!”“那你把残疾证给我看看。” 中年人紧张起来,说:“我没有残疾证,买票的时候,售票员就向我要残疾证,我没办法才买的儿童票。”   列车员冷笑了一下:“没有残疾证,怎么能证明你是残疾人啊?”   中年人没有做声,只是轻轻地将鞋子脱下,又将裤腿挽了起来———他只有半个脚掌。   列车员斜眼看了看,说:“我要看的是证件!是残联盖的钢印。” 中年人一副苦瓜脸,解释说:“我没有当地户口,人家不给办理残疾证。而且我是在私人工地干活,出了事之后老板就跑了,我也没钱到医院做评定.”   列车长闻讯赶来,询问情况。 中年人再一次向列车长说明,自己是一个残疾人,买了一张和残疾人票一样价格的票.   列车长也问:“你的残疾证呢?”   中年人说他没有残疾证,接着就让列车长看他的半个脚掌。 列车长连看都没看,他不耐烦地说:“我们只认证不认人!有残疾证就是残疾人,有残疾证才能享受残疾人票的待遇。你赶快补票吧!”   中年人一下就蔫了。 他翻遍了全身的口袋和行李,只有几块钱,根本不够补票的。他带着哭腔对列车长说:“我的脚掌被机器轧掉一半之后,就再也打不了工了,没有钱,连老家也回不去了,这张半价票还是老乡们凑钱给我买的呢。求您高抬贵手,放过我吧!” 列车长坚决地说:“那不行。”   那个女列车员趁机对列车长说:“让他去车头铲煤吧,算做义务劳动。”   列车长想了想说:“好!”   中年人对面的一个老同志看不惯了,他站起来盯着列车长的眼睛,说:“你是不是男人?”   列车长不解地说:“这跟我是不是男人有什么关系啊!”   “你就告诉我,你是不是男人!”   “我当然是男人。”“你用什么证明你是男人呢?把你的男人证拿出来给大家看看!”   周围的人一下笑起来。   列车长愣了愣,说:“我一个大男人在这儿站着,难道还是假的不成?” 老同志摇了摇头说:“我和你们一样,只认证不认人,有男人证就是男人,没男人证就不是男人。”   列车长卡了壳,一时想不出什么话来应对。 那个女列车员站出来替列车长解围,她对老同志说:“我不是男人,你有什么话跟我说好了。”   老同志指着她的鼻子,说:“你根本就不是人!”   列车员一下暴跳如雷,尖声叫道:“你嘴巴干净点!你说,我不是人是什么?!”   老同志一脸平静,狡黠地笑了笑,说:“你是人?那好,把你的人证拿出来看看.”   四周的人再一次哄笑起来。 只有一个人没笑,他是那个只有半个脚掌的中年人,他定定地望着眼前的这一切,不知何时,眼里噙满了泪水,不知道是委屈,是感激,还是仇恨...
【春联年画】---------年画流派 ● 武强年画: 取材于清朝禁烟活动的年画。 ● 桃花坞年画: 桃花坞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以北,这里的年画源于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艺,并由绣像图演变而来,至明代成为一民间艺术流派。桃花坞年画的印刷方法兼用着色和彩套,构图对称丰满,色彩绚丽。在民间画坛,桃花坞年画也称「姑苏版」。 ● 杨柳青年画: 杨柳青在天津西20公里处,它的木版年画始于明代崇祯年间,光绪初期最为风行。这里年画的特点是,木刻水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保留了民间绘画的技法,并受到清代画院的影响,构图丰满,线条工整,色彩鲜艳。 ● 潍坊杨家埠年画: 这里的年画,初期受到杨柳青的影响,已有300多年历史,清光绪年间达到鼎盛期,风行黄河下游一带。杨家埠年画题材广泛,想象丰富,重用原色,对比强烈,线条粗犷,风格纯朴。 ● 绵竹年画: 因产于四川省绵竹县而得名,在清乾隆、嘉庆年间,绵竹城乡就有年画作坊300多家,以雕版艺术精湛、艺术情调高昂而著称。 ● 朱仙镇年画: 河南开封县朱仙镇因岳飞抗金而驰名,这里的木版年画也很有特色,自北宋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神只画。另一种是门神画,多为历史英雄人物。 ● 佛山年画: 以门画为心,线条刚劲、粗放、简练,用色多为大红、橘红、黄绿等,南国风情浓郁。
【传统习俗】---------春联起源 宋代诗人王安石在《元日》中写道: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暧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新桃”和“旧符”是什么意思?用现代话说就是春联。春联是对联的一种,我国的春联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 春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尤为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tu)”和“郁垒”的名字,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chang)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了,所以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春联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他在金陵(现在的南京)定都以后,命令大臣、官员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须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亲自穿便装出巡,挨门挨户观赏取乐。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 入清以后,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对联犹如盛唐的律诗一样兴盛 ,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狗年趣谈】---------狗的传说 狗曾被人类奉为先祖。早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原始人就已养狗,《周礼》设犬人官职,专司相犬牵犬以供祭祀。汉代朝廷设狗监,是掌管皇帝猎犬的官员。到了唐代,五场之中有狗坊,是专为皇帝饲养猎犬的官署。在人类社会进入畜牧和小农生产时期,狗守户报警,照看畜群,成全人类的大业。“伏”字便是人类对狗尊卑态度的体现。狗与人的关系始终像“伏”字一样难以割舍,狗永远忠心于它过去女仆,今天的主人。  早在四千万年前,哺乳类动物中,大多数食肉目的祖先“小古猫”出现了,它们生活在树上,大小跟猫差不多,后来慢慢进化成狮子、老虎等。五十万年前,狼、胡狼、狐狸等的原型出现了。到了两万多年前左右,中型的亚洲狼出现,开始与人类有所接触。 原始人在迁移狩猎的过程中,发现有些狼掉队了,跟不上狼群。等到人类知道使用火后,这些散落的狼就环绕在人群四周。人们看它们似乎满害羞的,于是把吃剩的蚕残羹肉屑喂给它们,当狼吃饱了,也跟着人类去狩猎;慢慢的,妇女们就把它们生下来的小狼抱回来养,渐渐的繁殖起来,于是逐步的进化成狗。 狼是狗的祖先,至今已少有争议最有力的证据之一就是,狼与狗交配生下来的后代,具有繁衍的能力,而且,两者的血液学非常近似。以至绝大多数电影中狼的角色,都是用狗化装而成,一般人几乎无法识别。 因为狗是狼演化而成,所以都具有狼性,喜欢成群追击,服从权威的领导。 后来,人类陆陆续续改良了三百五十多种不同的狗种,有看家用的,当警卫的,带路的,打猎的,当玩具的,牧羊的;甚至到现在,有专门嗅毒品,或为残障、肢障者服务的狗。
【政务动态】省政府设立助学奖学金 从省财政厅和省教育厅获悉,为帮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省政府决定设立“省政府助学奖学金”。省政府助学奖学金分省政府奖学金和省政府助学金两种形式,面向全省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本专科学生中的贫困家庭学生。 据省学生贷款管理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省政府奖学金每年资助2800名学生,资助对象为高校中家庭经济困难、品学兼优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每人每年2500元。省政府助学金以资助学生生活费为主要目的,资助对象为高校中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标准为每人每月150元,按每年10个月发放。省政府助学金2005学年资助4200多名学生。省政府奖学金要求受资助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秀或全省统一考试成绩优秀,省政府助学金虽然对学习成绩没有特别要求,但要求学生在校勤奋学习,积极上进。 省政府助学奖学金按年度申请和评审,由各高校根据省财政厅和省教育厅下达的名额,受理学生的申请材料,组织等额评审,每年9月开始受理申请,当年10月31日前评审完毕。贫困学生可根据省政府助学奖学金申请条件,按学年向所在高校申请,每学年申请一次,可连续申请,但在同一学年内不得同时享受省政府奖学金和省政府助学金。省政府助学奖学金作为国家助学奖学金的补充和延伸,获得国家奖学金的学生不再参加省政府助学奖学金的评选。 目前我省高校在校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约7.7万人,约占在校生总数的12%。他们在“奖、助、补、减、勤、免”等以政府资助为主的新助学体系的帮助下,顺利在高校读书。据了解,2005学年省政府助学奖学金的申请工作正在进行,省政府将为此拿出1300万元用于资助贫困学生。
【政务动态】我省社会发展水平全面提升 综合评价报告表明,去年社会发展水平总指数比上年提升7.86点。  记者28日从省发改委获悉,省政府办公厅日前转发了省发改委、省统计局《2004年浙江省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报告》。全省11个市的社会发展水平排名为:杭州、宁波、嘉兴、绍兴、舟山、湖州、台州、金华、温州、衢州、丽水,与2003年排序保持不变,但各市社会发展水平差距继续扩大。  《报告》通过对人口与就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科技与教育、卫生与文化、生活质量、社会保障与公平、公共安全八大领域53项指标的统计、测评,显示出全省及各设区市社会发展继续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的态势。全省社会发展水平总指数为107.86(以2003年全省社会发展水平为基准值100.00),比2003年提升了7.86个指数点;杭州、宁波、温州、湖州、嘉兴、绍兴、金华、舟山、台州、衢州、丽水11个设区市社会发展水平继续保持全面提升的态势,分别比2003年提升11.40、8.86、5.87、9.85、10.49、12.08、8.50、9.93、8.64、8.31、4.27个指数点。  从领域看,2004年我省有四大领域的升幅达到了两位数。公共安全领域的指数提升最快,升幅高达20.48个指数点。随着我省全面建设“平安浙江”的不断推进,全省公共安全水平不断提升。社会保障与公平领域的指数升幅高达17.84个指数点。我省率先在全国建立了以就业、保险、救助为主要内容的全省大社保体系,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城乡结构继续向着良性化的方向发展。科技与教育领域指数升幅达13.51个指数点。我省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在全国省区中率先基本普及15年基础教育。经济发展领域的指数提升位居第四,升幅高达10.35个指数点,为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从区域看,2004年我省绍兴、杭州、嘉兴三个市的升幅分列前三位。  省发改委负责人表示,发布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报告,意在引导各级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制定实施社会发展战略规划,不断增强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
【政务动态】我省经济普查年度GDP增四百零六亿元 从省统计局和省政府新闻办联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按照新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以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为基础,国家统计局统一核算的我省2004年当年价GDP为11649亿元,比2004年初步核算数增加406亿元,增长3.6%。 据悉,第一产业虽然不在这次普查范围之内,但由于核算方法调整,增加值数据仍有所变化。第一产业增加值为814亿元,占GDP的7%,比2004年初步核算数减少2亿元,降低了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为6250亿元,比2004年初步核算数增加205亿元,占GDP的比重由53.8%降为53.6%;第三产业增加值为4585亿元,比2004年初步核算数增加203亿元,占GDP的比重由39%上升到39.4%。 据省统计局局长金汝斌介绍,出现上述情况,主要是普查年度与常规年度基础资料来源不同及核算方法的调整造成的。据介绍,根据新的核算结果,我省GDP和人均GDP在全国的位次没有变化。我省各市的GDP位次也没有发生变化,但具体数值有增有减。过去的统计数据和经济普查数据,虽然在程度和结构上出现一定的差异,但还是能比较准确地反映我省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和基本趋势。经济普查GDP数据变化并不影响我们对经济运行基本面和发展走势的判断。 据了解,这次经济普查资料将被各级人民政府和各部门作为进行2005年国民经济核算、总结“十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编制“十一五”规划和2006年计划的基础。
【校园麻辣烫 】桃李满天下--中国最受尊敬的大学校长(组图) 百年历史上,中国“大学校长”曾经是一个星光灿烂的群体。近代之蔡元培、胡适、梅贻琦、张伯苓、竺可桢等已因其对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卓越贡献而垂诸史册,风范千秋;当代之马寅初、谢希德、江隆基等同样以其丰富的人性遗爱人间而一直为后世怀念。如果说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学是现代文明的航标灯,那么大学校长则应该是现代文明的守灯人,其于文明转型过程中的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性无可争辩。正是这个意义上,我们对中国现代大学的成长、对中国大学校长的成长一直抱有特殊关怀。  跟整个中国社会一样,处在转型期中的中国高等教育、中国大学校长,面临着太多的矛盾和痛苦;但同时也面临着太多的机遇和幸运。须知,一马平川从来不是成就历史人物的大舞台。只有在激荡中,在迷茫中,在艰难困苦中,才蕴藏着创造历史的大机会。过去那些伟大的校长,没有一个是在顺境下、在什么条件都已经具备的前提下开辟自己的时代的,今天的中国大学校长要想不成为历史的匆匆过客,同样没有理由也没有时间来抱怨自己所处的时代。你站到了那样的位置上,你就肩负了那样的使命,你没有借口,你别无选择!   但是,当下中国大学校长们意识到了这点吗?他们准备好了吗?   大学校长作为一个特定的群体,被公众寄予特别的期望,是一点不奇怪的。对公众而言,大学校长不仅仅是一个团队的领袖,一个机构的管理者,他更是一种力量的代表,一种价值的守护者。换言之,他不仅负有世俗的责任,更负有超乎世俗之上的,纯粹文化的、精神的使命。他往往代表着一个民族文化上和精神上的高度。   总之,大学校长是一个特殊的职业,从事这个职业的人必须具备特殊的气质。这样的逻辑在公众中早就约定俗成。于此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回答哪些素质对大学校长最重要时,有众多的受访者首先选择人文素质。   大学校长的人文素质最被看重。用这把标尺来丈量,当下大学校长公众认同度偏低。人文素质不是一个空洞的词汇,而有其具体内涵。丰满的人性,丰厚的学识,坚韧的信仰,对公正公平的不渝追求,都应该是构成人文素质的基本要素。但调查表明,在这些方面,当下大学校长恰恰难于满足公众的期望。对当下中国大学校长的知识水准,相对而言,公众还是高度评价,认可度不俗。   大学校长公众认同度不尽如人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下中国高等教育与公众的预期还有相当距离。问题如何解决呢?本次调查的数据或许可做一些提示。在问及大学校长究竟应该如何定位时,绝大多数受访者都赞成大学校长归位,即回归到职业教育家的本色上来。   这个判断是符合教育规律的,也是切中中国大学的积弊的。只有从职业教育家的生涯中,只有从众多职业教育家充分的博弈中,才可能诞生真正具备人文素养的大学校长,也才可能诞生真正具备人文氛围的现代大学和现代大学制度。方向很清楚。现在的问题已经不是敢不敢想的问题,现在的问题只是敢不敢做的问题。身处最前沿的大学校长们敢不敢做、敢不敢突破体制围城,更是关乎高等教育改革成败的最关紧要之处。 1900年大学建立以来,最受推崇的校长依次为:1.蔡元培2.胡适3.马寅初4.梅贻琦5.苏步青6.茅以升7.蒋梦麟8.匡亚明9.李达10.吴玉章。其中蔡元培成为最受推崇的中国大学校长。
【政务动态】省属事业单位首次实行人员聘用有新规定 《浙江省人事厅关于省属事业单位首次实行人员聘用制度若干问题的意见》12月22日颁布。省属事业单位中,除参照公务员制度进行人事管理的以外,至今尚未实行人员聘用制度的单位要按照《意见》执行。  按照《意见》规定,省属事业单位进行首次人员聘用时,职工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单位应当与其签订聘用合同: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或享受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待遇的先进工作者;军队转业干部、复员退伍军人到地方工作不满3年的;现役军人家属和烈士遗属;残疾人;患职业病或因工负伤,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为1至4级伤残的;在规定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女职工;国家及省的政策有明确规定的。  职工经鉴定患有现实医疗条件难以治愈的严重疾病、精神病,可以缓签聘用合同,缓签期延续至前述情况消失;或者只保留人事关系和工资关系,直至该职工办理退休(退职)手续。  如果职工提出不与单位签合同,单位该怎么做?《意见》规定,如果不属于缓签情况的,单位要给其不少于3个月的“自行流动期”。自行流动期内的待遇由本单位决定,但不得低于当地政府规定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自行流动期满后,职工仍不与单位订立聘用合同的,本人可以提出辞职或由单位办理辞退手续。  为了保护“老员工”,《意见》特别规定,省属事业单位与原固定制职工首次签订聘用合同,不得约定试用期。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且连续工龄满20年,因身体原因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的职工,经本人申请、单位同意,可在单位内部实行离岗退养,不再与单位签订聘用合同。  单位里产生的“待聘人员”怎么办?按照该规定,其在待聘期间,不再保留原岗位待遇,待遇由单位决定,但不得低于当地政府规定的城镇职工最低工资标准。职工在单位内部待聘时间一般为1年。在此期间,单位应至少提供两次上岗机会,本人可以联系调离,也可以到人才市场择业或自谋职业。待聘期满,仍未能上岗或调离的,单位可办理辞退手续。  待聘人员自谋职业或者待聘期满,单位办理辞退手续的,单位应当给予职工相应的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照职工在原单位的实际工作年限,每满1年发给职工本人待聘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月平均工资高于当地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当地月平均工资的3倍计算。
【政务动态】省人才市场公布今年全省人才需求量前十名岗位 年关将至,2005年哪些专业的人才最抢手?2006年哪些岗位会“吃香”?记者19日走访了浙江省人才市场有关负责人。 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人才仍然高居榜首 据省人才市场有关数据显示,今年全省人才需求总量比去年增长约30%。需求量排在前10名的岗位分别是:经营管理、市场营销、计算机、行政人事文职、策划广告会展、金融财务、技工、建筑房产、电子(气)通讯、机械工程。经营管理类和市场营销类人才近年来需求量一直居高不下,超过今年人才需求总数的10%。 省人才市场负责人分析说,我省众多民营企业发展已经步入“后家族时代”,家族式管理将逐步走向职业经理人管理体制。因此,经营管理类人才的需求自然水涨船高,而且需求的大都是中高级管理人才。 市场营销类人才由于流动频繁,求职门槛相对较低,因此需求也很旺盛。这位负责人说,浙江是各类产品生产与销售的“前沿阵地”,面对的是国内和国外两大市场,营销类人才走俏在情理之中。 复合型计算机人才“紧缺急需” 计算机类人才已经不再是高新技术产业的“独家之需”,随着互联网的复苏和IT行业的进一步发展,计算机类人才的就业面也越来越广。今年杭州市政府提出打造“动漫之都”,也为这类人才的需求“推波助澜”,使计算机类人才走出前几年的“低谷期”。值得注意的是,这类人才的需求开始趋向“复合型”,在绘画、文字等方面有一技之长的计算机类人才已经被很多IT企业列为“紧缺急需”类人才,除了电脑其他都不懂的人要多学一些东西了,否则很可能会被别人抢走“饭碗”。 此外,今年行政人事文职类、策划广告会展类、金融财务类人才需求量也较大,这与浙江经济发展是密不可分的。这位负责人说,我省企业在管理上日趋规范,行政人事文职类人才属于企业管理常规性人才,需求量自然加大;策划广告会展类、金融财务类人才的需求则直接反映地区经济活动的活跃程度,浙江正是中国目前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此类人才的需求在三五年内将有大幅度增长。 明年“三大领域”人才需求旺盛 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根据我省“十一五”战略目标对产业结构“优农业、强工业、兴三产”的调整思路,人才需求的“增长点”从趋势分析主要将集中在“三大领域”,即以绿色消费需求和高效生态农业产业为导向的现代农牧渔林业的产品开发、深加工、技术研究等相关人才;以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仪器仪表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为导向的先进制造业,主要包括技术开发、产品开发、制造加工、生产管理等专业人才;以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现代物流业、金融保险业、文化传媒业、中介服务业、房地产业、会展业等为导向的现代服务业人才。“产业结构的调整给出了人才需求的早期信号,对个人来说,能不能赢得未来,预先做好职业规划很重要。”这位负责人说。
【感悟】10条有益的涉世忠告 (转帖) 刚刚走上社会的年轻人,充满了蓄势待发的豪情、青春的朝气、前卫的思想,梦想着丰富的待遇和轰轰烈烈的事业。可是,社会毕竟是一所包罗万象、喧嚣复杂的大学校,这里没有寒暑假,拒绝虚假和肤浅,更拒绝空想和庸碌,难以预告何时开课何时放学。   如何在涉世之初少走弯路,有一个好的开端,开始一番成功的事业?以下是一些先行者积累的10条有益的涉世忠告。好好地遵循、把握这些忠告和建议吧,比起所学的课堂课程来,它毫不逊色!   1.买个闹钟,以便按时叫醒你。贪睡和不守时,都将成为你工作和事业上的绊脚石,任何时候都一样。不仅要学会准时,更要学会提前。就如你坐车去某地,沿途的风景很美,你忍不住下车看一看,后来虽然你还是赶到了某地,却不是准时到达。“闹钟”只是一种简单的标志和提示,真正灵活、实用的时间,掌握在每个人的心中。   2.如果你不喜欢现在的工作,要么辞职不干,要么就闭嘴不言。初出茅庐,往往眼高手低,心高气傲,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愿做。不要养成挑三拣四的习惯。不要雨天烦打伞,不带伞又怕淋雨,处处表现出不满的情绪。记住,不做则已,要做就要做好。   3.每个人都有孤独的时候。要学会忍受孤独,这样才会成熟起来。年轻人嘻嘻哈哈、打打闹闹惯了,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和事,一下子不知所措起来,有时连一个可以倾心说话的地方也没有。这时,千万别浮躁,学会静心,学会忍受孤独。在孤独中思考,在思考中成熟,在成熟中升华。不要因为寂寞而乱了方寸,而去做无聊无益的事情,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4.走运时要做好倒霉的准备。有一天,一只狐狸走到一个葡萄园外,看见里面水灵灵的葡萄垂涎欲滴。可是外面有栅栏挡着,无法进去。于是它一狠心绝食三日,减肥之后,终于钻进葡萄园内饱餐一顿。当它心满意足地想离开葡萄园时,发觉自己吃得太饱,怎么也钻不出栅栏了。相信任何人都不愿做这样的狐狸。退路同样重要。饱带干粮,晴带雨伞,点滴积累,水到渠成。有的东西今天似乎一文不值,但有朝一日也许就会身价百倍。   5.不要像玻璃那样脆弱。有的人眼睛总盯着自己,所以长不高看不远;总是喜欢怨天尤人,也使别人无比厌烦。没有苦中苦,哪来甜中甜?不要像玻璃那样脆弱,而应像水晶一样透明,太阳一样辉煌,腊梅一样坚强。既然睁开眼睛享受风的清凉,就不要埋怨风中细小的沙粒。   6.管住自己的嘴巴。不要谈论自己,更不要议论别人。谈论自己往往会自大虚伪,在名不副实中失去自己。议论别人往往陷入鸡毛蒜皮的是非口舌中纠缠不清。每天下班后和你的那些同事朋友喝酒聊天可不是件好事,因为,这中间往往会把议论同事、朋友当做话题。背后议论人总是不好的,尤其是议论别人的短处,这些会降低你的人格。   7.机会从不会“失掉”,你失掉了,自有别人会得到。不要凡事在天,守株待兔,更不要寄希望于“机会”。机会只不过是相对于充分准备而又善于创造机会的人而言的。也许,你正为失去一个机会而懊悔、埋怨的时候,机会正被你对面那个同样的“倒霉鬼”给抓住了。没有机会,就要创造机会,有了机会,就要巧妙地抓住。   8.若电话老是不响,你该打出去。很多时候,电话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它不是花瓶,仅仅成为一种摆设。交了新朋友,别忘了老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交际的一大诀窍就是主动。好的人缘好的口碑,往往助你的事业更上一个台阶。   9.千万不要因为自己已经到了结婚年龄而草率结婚。想结婚,就要找一个能和你心心相英相辅相携的伴侣。不要因为放纵和游戏而恋爱,不要因为恋爱而影响工作和事业,更不要因一桩草率而失败的婚姻而使人生受阻。感情用事往往会因小失大。   10.写出你一生要做的事情,把单子放在皮夹里,经常拿出来看。人生要有目标,要有计划,要有提醒,要有紧迫感。一个又一个小目标串起来,就成了你一生的大目标。生活富足了,环境改善了,不要忘了皮夹里那张看似薄薄的单子。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