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lPE
STlPE
关注数: 42
粉丝数: 371
发帖数: 16,492
关注贴吧数: 76
亲测,街霸6是支持家庭共享的 只要重新注册一个Capcom ID绑定到被共享的Steam账户即可。 跟其它支持共享的游戏一样,主号买的版本送什么被共享就有什么。
发现用键盘按着2再按66P能出升龙,街霸还有什么敲门命令? 试了一下,是323就能出升龙,街霸6还有什么类似这样子的敲门命令?
挺有意思的tier list,15真是大杂烩作品 15原创角色我觉得女主的设计属于优秀行列 XIII没有角色参战,不如添加个斋祀吧
有没拳皇街霸双修都平均水平以上的玩家,谈谈6比15好玩的地方? 街霸4街霸5我都是首发就玩上了,但他们对我来说就如同其它大多数游戏,没有持续玩下去的动力。 前几天试玩街霸6 DEMO,街霸6的画面甩开拳皇15和街霸5几百条街,非常惊艳,但格斗游戏对我来说画面不是最重要的,游戏性才是关键。 目前街霸6最吸引我的是新系统,绿冲可以让游戏的节奏突然变化,HP+HK可看准时机转守为攻。 我认为格斗游戏能获得成就感很重要,MP+MK挡的时机好会有“叮”一声特写,看到别人HP+HK能反应过来反过来HP+HK他,在恰当的时机去绿冲组合成连段或偷袭成功,这些都是成就感。 要获得成就感就必须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游玩,例如在对手逐渐提升水平的对决中,能用好MP+MK、HP+HK的时机要越来越老练才行。 所以值得吗?对我来说关键还是这个系统,这个系统能否将街霸的游戏性获得巨大提升,变得紧张有趣刺激。 因为在街霸3 4 5,我都get不到那种街霸的魅力,我一直都会归咎于可能是我还没达到那个能get到他魅力的水平线上。 例如很多新手对拳皇的多种跳感到厌烦,但对于我来说,拳皇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他的跳,他的多种跳让格斗游戏中的跳不再是一种定量,成了进攻防守的各种手段,对节奏时机的掌握,演变出各种对战情景。 拳皇的成就感嘛,概括来说是偷下段、偷中段、确反、逆向打中、摸奖中、骗招后打中、抢招成功、预判到对方行为后击中、凹中、大波吃小波、过波、反波、封跳、抓中对面抢招失败、抓呆、跑投中、拆投成功、AB时机好、CD后追中、玩套路、粉碎反击中、当身技中、连招成功、追康成功、对面各种进攻都防成功。 那么,概括来说街霸的成就感都有哪些呢?有没哪些比15明显好玩的地方? (我想从足够懂拳皇的玩家去获取这个资讯,所以选择在本吧发贴)
五一谈谈拳皇系列为什么会青黄不接 15已经是拳皇系列近二十年在线玩家最多的新作了,但感觉都是老用户居多,新人偏少,谈一谈为什么: 1、始于96这套系统,只能说太经典了,SNK出新作只能面临两种选择,要不得罪老人,要不得罪新人。 在那个年代,一旦习惯了拳皇的多种跳,再玩其他游戏就会感到单调索然无味。 但现在我认为跳是影响拳皇新受众的最大因素,跳的操作原生输入设备大都不理想,ps手柄太硬、键盘太繁琐,这就提高了入门的门槛。 2、始于94(95)这套系统,只能说太经典了,SNK出新作只能面临两种选择,要不得罪老人,要不得罪新人。 在那个年代,一个币能玩3个人很吸引人,现在这个年代,一学就要学三个人,容易吓跑新人。 3、都说了太经典了,老用户粘性高,结果新人与老用户初始水平差距巨人,进来容易被老手虐到退坑。 4、虽然操作难度降低了,连招多数不难,但连招占比偏重,15花气连招是必学项,即使不像某些作品那样要长期沉浸在木桩连招中,但对新人或老人来说始终是比较花时间的点,提高了学习门槛,我劝玩9798的老朋友入坑,基本全是栽在这点,虽然一旦会了,又会觉得很爽,并且增加了紧张度。 5、SNK穷,不能下血本开发新作,选择将成本花在了核心玩家在乎的点上,例如回滚代码优秀、练习场做得很完善、打击感良好、尽量去还原经典,但是,在吸引新用户的点上就做得不好,单机模式单调、新人教导少、角色入门教程基本等于没有,最重要的是,画质平庸,新人是十分关注画面的。 6、SNK太蠢,除了BGM全都一次给你了,但凡每个角色的第7第8种颜色要网战胜利一次才出,在线玩家的数量就远远不止这个数,没有鼓励在线机制的结果就是没有给到没有毅力的新人提供环境和动力去度过新人期。 仅代表个人观点,欢迎讨论!
跨平台更新加入了黑名单功能,终于可以让孤儿刁民去当孤儿了
拳皇玩家请教一下这样设置键位玩街霸6有没按键缺陷? 为了兼顾拳皇的键位,这样会导致中拳重拳都是用无名指按、无法同时按三拳或三脚,请问这样玩街霸6有没按键缺陷?
小白请教Brook芯片与讯佳G4副板的LS DP RS切换问题 Brook芯片板的LS DP RS切换有4针,但G4副板只有2针(LS RS),请问可以让Brook芯片用上G4面板上的切换功能吗?
请问大佬最接近三和手感的静音按键是哪种?(拳霸重力、紫电、GF) 正常三和很大声,会吵到孩子,用的框体是讯佳G4
小孩的平衡性强度表和连下b都按不利索的人关系大吗? “好无聊的小蜜蜂” 然后本人玩的时候,下b的连按节奏只会狂点,跳都跳不利索,操作起来笨手笨脚。 这样的人,能按好要极好按键节奏、时机要掌握得极好的小蜜蜂吗 然而他真的认为自己懂! 加帧减帧无责任什么的说得头头是道,没看过本人看起来还挺像那么一回事。 实际上是根本没玩明白,看几个直播就认为自己很懂,知识量与高手相通。 “小孩的分数表,八神就不是第一梯队” 一个新手,操作起来就像走模仿秀,没有灵活性,确实是没有办法将八神玩好的。 八合折,只懂慢吞吞的高空八合折。 跳D没用,地面接招不好接。 升龙没用,摇得太慢。 CD没用,乱按的打不中人。 然而他通通不会承认,总结为一个字,短。 因为小孩的分数表,八神不是第一梯队,他就可以肆无忌惮地点评那个他不会用的角色。 你知道自己与小孩的差距有多大吗,简单的说,下b都按不利索的人最多在6线,人家在超1线,每一线都是碾压的实力差距,他说的话全都对,与你何关,八神不是第一梯队的原因是八神的进攻手段,顶尖高手都能防下来,然而你有小孩对手的防御值吗,他们防得过来你就防得过来吗,你的对手是小孩的对手吗
手柄十字键硬摇升龙大蛇剃、K低空瞬刺、师娘超高空镰演示(师娘这个连招我一直不会,真的是第一次用,只是有网友要求操作演示我就随便演示下手柄操作)
有办法同时开两个15进程吗? 想在房间等人时玩练习模式
15的冠军与冠军之间差距太大了,段位急需改革 从我个人体感来看,冠军与冠军之间的差距,比代理师傅5到拳皇1之间的差距更大得多。 导致冠军后很容易星数打不上去,但上到冠军又很容易这种奇怪局面,久而久之,冠军后打排位的人就少了。 我认为改变很容易,因为我觉得代理师傅到霸者的人水平差距都不大: 原代理师傅5>代理师傅5 原代理师傅4>代理师傅5 原代理师傅3>代理师傅4 原代理师傅2>代理师傅4 原代理师傅1>代理师傅3 原达人5>代理师傅3 原达人4>代理师傅2 原达人3>代理师傅2 原达人2>代理师傅1 原达人1>代理师傅1 原霸者5>达人5 原霸者4>达人5 原霸者3>达人4 原霸者2>达人4 原霸者1>达人3 原拳皇5>达人3 原拳皇4>达人2 原拳皇3>达人2 原拳皇2>达人1 原拳皇1>达人1 原冠军前100%>霸者5 原冠军前90%>霸者4 原冠军前80%>霸者3 原冠军前70%>霸者2 原冠军前60%>霸者1 原冠军前50%>拳皇5 原冠军前40%>拳皇4 原冠军前30%>拳皇3 原冠军前20%>拳皇2 原冠军前10%>拳皇1 原冠军前5%>冠军
山崎龙二怎么对空? 感觉都不可靠,即使是大招,也不可靠,本身太笨重,没有对空太难玩了,有没龙二玩家给个对空思路和经验,谢谢!
抓十次屑风,我用手柄花费12.03秒,各位用键盘、摇杆多少秒完成?(练习场中间开始后计时开始,抓完十次屑风,第十一次起跑计时结束)
版号有了,SNK我给你个好建议,加个“连招键”新手就能愉快玩耍 使用规则: 任何普通技或特殊技后接“连招键”,即可完成预设连招。 →+连招键=费0气连招 ↓+连招键=费0.5气连招 ←+连招键=费1气连招 只按连招键=根据气量,最多费1气连招 这样新手就能上手入门了,愉快玩耍过渡新手期了,1气以上连招依然要手动输入,不会影响平衡。 以八神举例: ↓B>↓A>→+连招键,即自动完成↓↙←A x3 ↓B>↓A>→B>→+连招键,即自动完成→↘↓↙←D ↓B>↓A>↓+连招键,即自动完成↓↘→AC>→↓↘D>→↘↓↙←D ↓B>↓A>→A>←+连招键,即自动完成↓↙←C x2>↓↘→↘↓↙←A ↓B>↓A>→A>连招键,根据气量,自动选择上述连招。 大家觉得怎样,SNK过来采纳意见吧
我不信只有我一个是火星人,现在才知道有“真随机歌单” 从发售第一天我就想要随机播放BGM了,并且我也想主菜单和成员选择不要全随机。 几个月前推出了“随机歌单”功能,抱怨过最大缺点是只能30首里随机,并不是真随机。 原来“暗藏”了我想要的真随机,火星了
预测小宅将会成为大陆第二🔥的15主播 1、解说能力强,细节说得非常清晰,坦率不装逼。 2、悟性高,观战和对战中都在分析和总结,查漏补缺,进步快。 3、与观众弹幕互动交流频密,有助弹幕良性发展。 4、不喜欢随大流,且较喜欢使用观赏性高的套路型角色。 5、勤奋,半年时间只休息了一天。 6、喜欢15,碰到新对策就会尝试,角色帧数已背得烂熟。
没有L3和R3键的手柄或摇杆设置L3和R3键的方法(仅限Steam版) 拳皇15的L3和R3键还是挺重要的,录制、播放、随机角色、随机地图都要用到。 但一些格斗手柄或摇杆没有L3和R3键,我们可以通过Steam的“控制器布局”进行设置。 将LT键长按定义为L3键,RT键长按定义为R3键。 方法: 1、首先进入“控制器布局”,可从拳皇15 Steam界面的最右边的“...”进入,或从大屏幕模式进入:(图为通过家庭共享练新角色的小号) 2、点击“编辑布局”:3、找到LT键(可以是任何键),点击右边的齿轮,选择“添加额外指令”,找到L3键后点击确定:4、点击新设置好的L3键的齿轮,由“普通按压”改为“长按”:5、同理设置RT键长按行为为R3键,完成后的设置:回到游戏,只要我们长按LT就是L3键,长按RT就是R3键,这样我们长按RT就能选随机角色,长按LT就能选随机地图,根据自定喜好经过游戏内按键设置,长按RT就能播放录制了。
雷刹的逆向升龙是怎么出的? 看到多数时候都是2a后逆升龙的,是复合的吗,怎么搓知道吗?
刷币情人节VJX6ASS VJX6ASS 配置:1猎鹰1术士1警长1情侣 开局后鹅都跑到右下角房间,术士马上CTRL放技能,刷的来
“200人游戏”人数涨了近十倍
河池主播引起的拳皇15新版平庸话题的个人分析 最近主播河池批评拳皇15的新版平庸,引起了不少云玩家争相使用“平庸”这个词批评拳皇15。 新版出来后,我也是99%时间都是云着看直播的,所以我也能以云的角度去看新版究竟平不平庸。 首先第一个问题,为什么河池会批评拳皇15平庸? 1、他的主力角色洛克的指令投废了安全压制没了,他作为一个主力97的玩家,肯定是喜欢强大的指令投,我作为曾经的98爱好者我也喜欢强力的指令投(但也很讨厌97那种无责任指令投),然而97玩家对指令投的喜爱程度肯定是拳皇系列玩家之最,当洛克的指令投被大削的情况下,他肯定属于非常生气,那么15的非指令投角色的指令投设计平庸吗?我觉得偏平庸,都是偏抓呆,风险远远高于其他正常进攻手段,里克、真吾、罗伯特、雅典娜的指令投都不属于实用的招式。 2、毒瘤基本削光,河池只将15当作他的赚钱工具并不喜爱(他亲口说的),所以他肯定更喜欢有毒瘤的环境,毕竟可以花费更少的时间去练习角色,学会赖招绝活就能事半功倍,这种情况对于急功近利的玩家当然是更喜爱了,对于他们来说,没有毒瘤就是平庸也是可以理解的。 第二个问题,对比前面2个版本,这版15平庸吗?我认为不平庸。 前面2个版本是角色决定玩家的强度,这版本是玩家决定角色的强度,再也没有人均库拉疯狂下轻脚,人均被科隆压得不敢动,人均七枷社疯狂摸奖,或者更早前的人均泰瑞守底BC果粒橙,现在再也不是千篇一律的角色对阵,小孩的师娘成了他的绝活角色其他人难以复制,阿仁的玛玛哈哈让人看到玛玛哈哈的厉害,小宅的女主各种套路,能上场的角色比以前丰富得多,K、安迪、百合、八神、沙子、龙二、吉斯、草薙,能让人期待起来其他有待开发的角色,气急败坏的人才会称这为平庸,这明明叫平衡好吧。 第三个问题,拳皇15的整体玩法平庸吗? 我觉得这是云玩家最容易产生偏离的地方,因为他们可能并不喜欢玩这游戏,实际上他们更喜欢看,所以他们的关注点应该是这游戏好不好看更甚于这游戏好不好玩,云玩家一般都好高骛远,同时他们更幕强,但可能他们却连玩都不会玩,可能练一辈子也赢不了他们心里最菜的主播,我觉得这些“玩家”最没资格评论15平庸不平庸,我认为云玩家首先学会玩这游戏,玩到并不太难到达的冠军级别,再来评论这游戏平庸不平庸还不迟。
新版真好玩!! (暂时)没有毒瘤真舒服 (暂时)没有无脑摸奖套路破坏平衡真好玩 15在我心目中再度成为最好玩的拳皇
Delivery Sent 2什么时候发售?
安利朋友半年了,入坑玩了一个月就开始腻了,你们觉得为什么? 朋友一直都在偶尔玩玩98,我安利了他半年终于入坑了。 玩了几天后开始打排位,不到一周就冠军段位了,说明我朋友对15的理解是没什么问题的。 说说他的想法: 1、连招游戏,多数连招不难,但连招太长,过程中没有快感,像重复性的枯燥操作。 2、出招后的硬直,不像98能从画面的帧数很直观看出来。 3、玩法太摸,多数时候都在用同样的拳脚套路去摸(下b、小跳、逆向、抢招),摸中就一套。
抱个幻想,未来一周内平衡更新的可能性很高 1、官方比赛SRB将于11月5日至12月18日进行,如果以目前版本进行,后面肯定是一场场以科隆为首的4S对战。 2、比赛进行期间,不会进行版本更新。 3、拳皇目前已是粉丝向游戏,基本所有拳皇粉丝都已对当前版本感到厌倦,如果以这版本比赛,粉丝不感兴趣。 4、官方举办的比赛,如果对战阵容乏味,不但不利于推广15,还会在坊间对15留下坏名声,游戏将更不好卖。 5、玩家在线数量低迷,大蛇队侍魂队均已推出了,平衡更新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 6、如果未来一周内更新平衡,比赛会备受关注,游戏热度会上来。 7、更新一波平衡,DLC角色强度上来了,销售量能上来 。 8、销量旺季马上到来了,15的pc版已很久没打折,更新一波平衡的同时打折,彼时观望的玩家蠢蠢欲动,终于愿意掏钱购买15。 9、我已经编不下去了,SNK大爷你赶紧更新吧!!
拳皇15所有角色跳跃可否逆向及难易度实测数据 基于1.51版本自行实测的,如有错漏,欢迎讨论纠正!
今晚有没人转播韩国队对日本队?
不谈强度,大家推荐些拳皇15里有趣的角色,我又想去练新角色了 我打算换着号玩,打到冠军段位后就换一批。 库拉这种纯纯摸下b角色再强也感受不到乐趣。 上次练的觉得有趣的是吉斯和洛克。 洛克,属于全能型角色,该有的都有,下限高上限也高,下限高在远c摸反摇a,或者单摸反摇a摸中后出大招,上限就是指令投、快速骗身位,下b后连招稳定,跳攻击带入连招稍差,这角色真的很有趣很好玩,感觉下版本也是必削角色(我觉得削远c的攻击距离就可以了),但即使削弱后这角色本身的设计就足够好。 吉斯,跟熟人玩会更有趣的角色,摸清对方的套路后,各种反波、受身、空中波、摸下d,有趣在猜中对面后成功后的快感,能给对面降智的角色,打头阵最合适,好玩。 安琪尔我是学不来,接着想玩玩女主、沙男、鞭子、龙二、珍妮特
摆烂15 VS 不放弃5 前半年的用户流失率不相伯仲,半年后街霸5开始反弹,而拳皇15却有点败相迹象了,CAPCOM与SNK的态度对比说明了一切,如果SNK再不争气休想我买你以后的游戏了。 盼平衡补丁从8月9日盼到8月底,再盼9月消息,9月整个月没一点消息,9月底盼随侍魂队推出,落空后又没一点消息了
有没一种可能是SNK在平衡上憋大招(附GamersUniteMX访谈内容) 先上GamersUniteMX访谈重点内容,问的都是玩家最想知的问题,由小田和总监回答。
如果只削库拉、柯隆、七枷社、珍妮特,谁是毒瘤? 看看SNK下版本会不会中奖
拳皇经典音效MOD演示视频
玩家在线率这么低,SNK真的就没打算做鼓励在线改进措施吗? 每天任务,奖励点数,使用点数购买附加物品,凡是有在线元素的游戏都懂的套路
制作了一个经典音效MOD,已上传香蕉网,有兴趣可以去下载 15替换的音效: 来自KOF'98的声音特效: 后后退 小跳 大跳 下B挡格 普通投命中 指令投命中 一气绝招 来自KOF'2000的声音特效: 二气绝招 来自KOF XIII的声音特效: EX发动 二楼放链接
玩了个狼印回来,感觉15的新建模角色都比旧作好 拳皇15的新建模角色,除了七枷社一般般,其他都感觉比老作好(除了特效),这才是3D拳皇该有的样子。
冒昧说一句,说15不行的多数都是主力看直播的人 文字太多被吞贴,2楼发内容
SNK自己不做皮肤其实可以和民间mod开发者合作呀 例如将皮肤所得收入的30%给开发者,我觉得很多开发者愿意合作(老是被吞贴)
Steam版你们能成功保存重放录像吗?进行上传我会显示"发生错误" 按我的理解,保存录像需要先进行上传,之后才有保存按钮,将重放录像保存在“保存重放列表”。 但只要一点击“进行上传”>是>正在将数据上传至服务器>发生错误。 使用加速器、移动宽带、联通宽带均不成功。 你们有成功过吗?
拳皇15七五折,欢迎街霸玩家加入一起爽快对战!
拳皇15七五折!正在观望的兄弟是时候入手了 已经是近几个月最低的价格了。 我是预购玩家,已经玩了近100小时,游戏耐玩的很!
拳皇15七五折!想入手的兄弟不要错过 已经是近几个月最低的价格了。 我是预购玩家,已经玩了近100小时,耐玩的游戏不在乎价格
98约战黄名能上15冠军段位吗?休闲对战多人吗? 作为手柄养老型玩家,连招没学几个,感觉拳皇段位、冠军段位都能打。 想冲一冲,但又怕冲上去休闲人数就少了,有没经历过达人、霸者、拳皇、冠军的朋友,这4个段位哪个段位休闲对战最多人?
拳皇15(1.2)八神庵实用连招 有补充的吗?
拳皇15首个平衡补丁快要来了,大家有什么平衡改动想法? 一楼防吞补丁
喜欢玩的98玩家都值得入手15 玩游戏最主要开心,自2001年后就基本退出拳皇系列了,从上年开始回归KOF98,一直期待着15,也首发入手了。 老拳皇的手感可以说对于我们这种老玩家来说是根深蒂固,15算是非常还原老拳皇的手感了,但毕竟是3D,是重新开发的作品(拳皇11后的作品),即使一玩就能上手,始终有不少需要适应的地方。 我都是抱着休闲养老的态度玩,所以到现在ex和bc都基本很少出,不是不会,其实是挺简单的(除了升龙接反摇正摇这种,对我来说比较难),只是要花时间去背就懒得去背了,直接就这样玩了,在15用98的基本功就能玩轻松到达人段位(我估计主力到霸者也是没问题的,我故意停在达人段位玩其他角色休闲对战),会用ex和bc当然会更厉害,15玩了一段时间后真的挺不错的,主要是角色比较丰富,有气就是爷的感觉真的玩过才能体验到这种打对手一大槽血带来的爽快感,新出的女主、牙刀也挺有意思的,缺点是对比98少了很多指令投方面的择,下b有点过于强大,但是如果98玩腻了真的可以试试15,或者说如果你喜欢玩98真的值得入手15,也就加一次油的钱,我现在都是双修两游戏都在玩。
靠着遗老的基本功,没用ex没用bc,用手柄就能轻松到达人段位 玩游戏最主要开心,本来想在代理师傅娱乐养老玩玩不同角色,但看到在线人数越来越少,还是到达人养老比较稳。 ex和bc不是不会,其实是挺简单的(除了升龙接反摇正摇这种,对我来说比较难),因为不用就能轻松到达人,就懒得去背了,可能以后会为了提升实力去练吧。 所以15用98的基本功就能玩,会用ex和bc当然会更厉害,15玩着玩着其实也还是不错的,主要是角色比较丰富,新出的牙刀就挺有意思的,缺点是对比98少了很多指令投方面的择,下b有点过于强大,但是如果98玩腻了真的可以试试15,我就当是娱乐养老游戏玩的。
感觉拳皇15应该办青少年杯,限制年龄参加,对拳皇后续发展有好处 现在的拳皇顶尖高手普遍在30岁以上。 应该给新世代成长的空间。 赛事组织可组织一些青少年赛事。 限制参赛年龄25岁以下,到达排位赛某个段位即可报名参加。 这样感觉也挺有意思吧。 说不定里面有未来的顶尖高手的苗子。
打了mod网战会被ban号吗? 谢谢刚才吧友的分享,还未来得及看你昵称就删贴了。 有点太大了哈 打了mod网战会被ban号吗? 能分享一下街霸5的经验吗? (街霸5我没玩过mod)
请删我贴的吧务说说我哪里不文明了?
哪个吧务删我贴的?我违反了哪条吧规? 黑人问号
拳皇15马上发售了,大家都说说自己的操作设备类型啊 我主要用手柄(十字键),也用摇杆(三和杆,小孩子睡觉就停用,太吵了)。 大家说说自己都用什么操作设备,看看吧里用哪种比较多,例如键盘、hitbox、minibox、手柄(类比摇杆)、摇杆(清水杆)、摇杆(国产杆)等等
某东元旦活动入手的umi pro3,这个功耗正常吗? 21年7月27日的机器,威刚的硬盘,镁光内存,单拷70度68W,双拷90度58W。 请问这个功耗比是不是属于正常范围?
同样是小孩,为何15第二次测试版的观感格外廉价 拳皇15世界最顶尖玩家小孩将拳皇15的“无责任”和“廉价”无限放大了。 在他的对局中,只要攒够气,就尽量用无责任手段去接触对手,一旦成功击中,就带入一套。 ET的对局为什么感觉更好看,因为他会出其不意,敢赌招,但一旦失败,就被一顿暴击。 如果大家是ET,为了胜利,最后也会变成小孩这种打法。 说实话,我并不喜欢这种观感。 我们作为十八线玩家,空隙肯定比职业的多,“无责任”就不那么重要了,我们也无法做到逆天的反应去确认带入一套,看上去也没那么“廉价”了。 随着实力的提升,拳皇15玩家的终极目标,居然是“无责任”和“廉价”,我个人认为是挺讽刺的。 SNK会不会将此当作问题,并能修正过来吗,这是我未来比较关注的一点。 ---------- 以下是“遗老警告”: 同样是小孩,关键词“拳皇98中日对抗小孩以一敌十团灭日本队,tas重制版像素级还原!”。 在对局中,我们一样看到“无责任”和“廉价”,98的“无责任”和“廉价”是来自角色某些招式不平衡,但系统没事,“无责任”和“廉价”并不会带来过分的伤害,并没有倾占其它手段的空间,其它手段依然有使用的需求,所以给我的观感还是很精彩刺激。
又有朋友要求录制手柄小影跳,用手柄和摇杆,影跳比小跳容易好吧
有朋友说用手柄玩拳皇小跳很难,其实熟悉后一点问题都没有。
SNK以拳皇15的阵容表达寓意,我们没有韩国人参与制作! 拳皇的口碑就是在二十年前有韩国人参与后开始坏的,我们SNK现在已经欲火重生,用阵容表示拳皇15的制作没有韩国人参与! (SNK再也不需要韩国人这个救生圈,新的救生圈姓中东,所以新角色面孔普遍深色一些)
为何现在的新摇杆都没弄手掌大鱼际坡度? 这个坡度个人感觉很舒服,就是最底部的按键下面约3.5cm处就开始做坡度,手掌边正好放到这个斜度上,自然舒服。 hori的新摇杆都没这样做了,市里上这样做坡度的摇杆不多,只有讯佳g4、victrix pro fs有做这种坡度,多数都下面很远才开始做坡度,手掌都碰不到坡度位置的。
但愿SNK没有再用单机游戏的思维来做KOF15 直到侍魂晓,SNK家的格斗游戏都是用单机游戏思维在做,这样的后果是不能维持玩家的在线率,平均人数越来越少,新玩家的门槛越来越高。 所谓单机游戏思维,就是将游戏做好后,不把运营当一回事,没有鼓励玩家在线的机制,DLC必须付费买。 KOF2002UM即使有回滚代码,可没有鼓励玩家在线的机制,这注定是失败的,2D游戏情有可原吧,确实难做增值服务,但如果KOF15还是用侍魂晓那套机制,KOF15注定只能是粉丝向游戏。 我来说说我比较了解的FPS游戏是如何成功转型的,以前的FPS游戏也是用单机游戏思维在做,通过慢慢的进步,现在很多都做得很成熟了。 最老的一套做法,就是侍魂晓那套做法,十多年前的游戏才会这样做了,如战地恶人连2,卖一波DLC改改平衡。 这种做的缺点是,DLC来一波人数来一波,过后就没什么人玩了。 第二代,是COD老作、战地3这种,有了鼓励玩家在线的机制, 通过游戏过程升级,获得部件解锁,获得勋章,但DLC还是只能通过RMB购买。 这种做法的缺点是,普通玩家除了花钱,没办法玩到DLC内容,导致匹配DLC内容越来越稀罕。 第三代,是彩虹六号围攻这种做法,DLC可通过RMB买,可通过肝解锁,并且有丰富的鼓励玩家在线机制。 这种做法的缺点是,DLC内容成了常规内容的一部,但DLC主要形式还是RMB购买。(我认为这种做法没毛病) 第四代,是COD16、彩虹六号围攻第5年开始的做法,增加通行证机制,强制玩家玩游戏打奖励。 这种做法的缺点是,普通玩家也能获得DLC东西,但是太肝了,玩游戏变成了上班。 这些机制的改进都是围绕一个方面,就是鼓励玩家在线,只要玩家在线率足够高,你卖的东西自然就有人买,厂商这边赚到钱,玩家的游玩门槛也不会变高,有新玩家容易进入形成良性循环。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