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ttfc
ttttfc
关注数: 22
粉丝数: 684
发帖数: 12,602
关注贴吧数: 30
【Nov. TerryLin】疯传沈腾求婚成功...我炫有没有八卦? 听说沈腾爱情长跑已经撑了十二年,我还想说这跟我们家某炫有得一拼,结果才过没几个月,已跑到了终点站,说好的贵在坚持还是跪在了坚持。 按说台湾的逼婚可能没有大陆那么猛烈,但也不会轻松到哪去吧。有没有哪位大能有八卦?分享一下呗。 青春一去不复返啊,小小炫是我们老年时耳朵的希望。(话说沈腾现在应该算是长残了,年轻时候妥妥的九零年代日系偶像范,我们家某炫年轻时还是要靠某骥的衬托方能一拼。不过现在直接以视觉年龄碾压即可。)
諸位第一次看到素還真的時候,感覺是什麼? 我想的是這位師太聲音有些低沈.... 而且那是一個白素貞的故事比較為小孩所知的年代。總之名字的迷惑性並不比長相差。
武林新排名出来了... 东邪 穆雷:专精多面,布局第一 西毒 小德:专长蛤蟆功,柔韧超强 南帝 纳达尔:功力醇厚扎实,又无坚不摧 北丐 瓦林卡:内功刚猛,爆发力所向披靡 中神通 费德勒:全面均衡,一通百通 费德勒需要悠著点儿,下次排名估计就是老顽童了....
求教:小李飞刀是基本按原著拍,还是会经过大幅改编? 希望还是按照原著的好,虽然古龙作品情色桥段的尺度比较难拿捏。 比如书一开始李寻欢被林仙儿赤裸色诱,不知道吴会给自己谋多少福利... 焦版拍得很精致,只是焦的贵公子形象有点不太适应,颠覆的情节也是比较难以接受。 现在很多年轻人也不看武侠小说了,不需要怎麼改编应该也很新鲜。 古龙式的江湖色调应该偏暗一些。 李寻欢应该是堕落的贵公子,表面上总要堕落点,显出病态,精气神则在关键时候爆发。 推测吴可能会减重,大概在乱世书香剧照的程度或再瘦些,令双颊有点凹陷,腮骨露出,搭配化妆深化,垫肩(缩小头肩比例),花白鬓角再遮点脸,加上阴郁的凝眸,不时地咳嗽,流露出将苦未苦的神情,就极有李寻欢的气质了。 吴的声音比较温文都会,自带高文明质感,其实不很适合搭一般的打打杀杀的古装武侠,但李寻欢此角色可能是例外,李是一个男权武侠精神升华的标志人物,该精神哲学的雕琢感很鲜明,必中飞刀的定位亦富有手枪式的现代感,不需要呼呼喝喝地动手动脚也能慑人甚至杀人。
大家(是否)希望霹雳在若干年之内结束、开发新系列?
【Mar. TerryLin】一些某炫的笔迹 看到翠花的新帖不少人萌笔迹,想说这个没有放过。 (图片来源是台湾TFC网路歌友会,站长季离大姐当年用心的收藏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tacocity.com.tw%2Ftfc&urlrefer=0d43703f867d18029476920acb325e95)
新的奇人密码观后感、分析、推荐指数~(无雷版) 照相技术渣,大家将就著看吧...然后是旗舰店拍的礼包:奇人密码的优劣众说纷纭,亲自看过之后也就比较清楚,且让楼主尽可能为大家无雷分析。(楼主看的是3D版,高雄的威秀,数位3D。部分照片是在梦时代旗舰店、喜满客影城外拍的。) 下面写得有点凌乱,分析与观后感多有错杂,用词失准处请道友们多包涵....
黄二代谈黄董:我爸很带种! 黄强华、黄亮勋父子 少交谈只交心黄亮勋(左)回霹雳王国半年后,决定拍电影,老爸黄强华(右)全力支持。 记者曾学仁/摄影分享布袋戏电影「奇人密码-古罗布之谜」视听效果品质佳,电影总导演是黄强华,总监制为黄文择,但制作灵魂却出自黄强华29岁的儿子黄亮勋。虽是从小耳濡目染,黄亮勋政大科技管理研究所毕业进入霹雳系统没几年,光「奇」片就做3年半,花了3.5亿元。 黄亮勋北上读书后就很少回虎尾,黄强华对儿子的教育观念是:「你放多开,孩子就有多大成就。」黄亮勋回霹雳半年后决定拍电影,老爸全力支持。黄强华说:「我们是透过年轻人,来了解现代年轻人在想什麼,我到现在都不会上网,这没关系,我会运用经验人脉来支持他。」 旁边营运长刘丽惠发挥母性光芒说,「对呀,你为什麼都很少回虎尾嘛?」被黄强华看了一眼,妈妈只好暂停一下关怀。黄亮勋说:「其实我话很少。」黄强华说:「我们很少交谈,都交心嘛。」 6千万资本 接1.4亿生意 黄亮勋组大画公司,花了3、4千万元买了两台SONY F65的4K摄影机,「刚开始我以为公司资本额只要1千万就够了,没想到后来花6千万,员工请了5、60位,到最后还几乎忙不过来。」后制容量高达600TB,若光用一台电脑运算要300年,最后还好中华电信出手相助。 大画公司第一宗生意就花1.4亿元,「奇人密码」品质佳的口碑传出去,很多订单就上门,黄亮勋苦笑说:「我们没时间接外面订单做代工,因为续集开动了。」 布袋戏偶实拍+动画的制作方式很困难,也让成本奇高,黄亮勋边做边学,续集将进步到除了剧本,还用动画拍成脚本,「用较低阶品质先跑一遍,让导演确定版本,拍摄成本就会降低。」 以黄亮勋眼光来看,好莱坞能做到的特效技术,台湾都做得到,那为什麼像「KANO」等电影的特效会引起讨论?黄亮勋说:「特效好不好,先决条件当然是钱,另一个问题,就是前制、后制没有鍊接,如果一开始就知道如何配合,效果会好很多。」 富二代心情… 扛责任「超级累」 霹雳年产值6亿,相关产品多源授权等价值更高,黄亮勋这位「富二代」的心情竟是:「超级累!我才20几岁,就要扛这麼多责任、挑战。」 虽然从小到大父亲都不太管他,黄亮勋印象中有「十车书」外号的黄强华总是在看书,再不然就会带他到离虎尾20分钟车程的斗六戏院去看电影。 访谈结束前,黄强华和刘丽惠先行离开搭车回虎尾,此时请黄亮勋形容一下父亲,他歪头想了一下说:「我爸很带种!」 他说黄强华当年贷款从阿公黄俊雄手中把公司买下来,因为双方想做事业的方向不同,他认为老爸这种冒险精神很带种。 有趣的是,黄强华传承延续布袋戏的观念就是要创新,认为要迎合时代才能被年轻人接受,黄俊雄当年就曾念过他「很爱买机器」。对照现在黄亮勋替偶动漫电影设高门槛,买最新最好机器拍出高品质电影,还真是父子连心。
【我是歌手】看了一~三季的吧友,聊聊哪些歌手能让你保持期待? 第一期到第三期都能说说,了解一下...能说下原因更好。 所谓「期待」就是,「看到时不会想跳过的」那些歌手。 因此不是看完之后「喜欢」的喔,是「哪怕不太喜欢,但就会想要看看他这期想唱啥」的。 (我觉得这也是节目吸引力强弱的关键,不是谈唱功,不是谈人气,就是说「你会想看」) 楼主先说说自己的.....(排名不分先后:理由不尽相同,排名毫无意义) 第一季: 黄绮珊-------当然是唱功 羽泉 -------改编 + 主持 尚雯婕------新花样(?) 林志炫------不解释 杨宗纬------演唱表现力 彭佳慧------音色+唱功 第二季: 韩磊------唱功+改编+认识新乐器(!)+假装因此能提升音乐素养(?) 张宇-----挣扎求存+主持(唉,我也是前宇哥粉丝啊...) 曹格-----唱功+改编 张杰-----努力的感觉 第三季: (目前较少。当然看到后面还可能会改变,比如对某些人改观,或对某些因素疲劳。) 韩红----音色+唱功 孙楠----也是唱功 胡彦彬----改编 李健-----音色+氛围
黄董之子黄二代羞涩访谈 誓不作第二个黄强华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ODg4NzIyMDQ0.html&urlrefer=8a0564eca51c28411e9df4dd24327d0d 黄家的家族精神:文化传承就是要不断的创新,为了生存而创新,为了传承而创新。
宝贝大赢家 寻找世界最强偶戏~参访霹雳片场~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NjkxNDgyNTk2.html&urlrefer=c3b67c2152f3ea55df0c1051f3461ca3 满有趣的哈小孩纸。主持人被击珊瑚调戏....素素头发乱了...
台湾用词的「水准」不完全是大陆的「水平」.... 「水准」在台湾有两个含意,一个是指品阶,一个是指品行。而鹤白丁所说的「没水准」比较接近於大陆用语的「素质差」,和大陆一般常用的「没水平」语意上有差异。 第三章国语版的部分用了「没水平」翻译,可能不是很精准。
【我是歌手】被让人惊艳的名单炸回此吧的...说两句 第一第二季各有亮点,第一季舆论集中在林黄争霸,第二季焦点则在韩邓交辉。(姓氏排位以年龄序,不分先后。)但实际上要撑起这样一个大舞台,关键仍在於每一个歌手都力争红花,不甘於绿叶的精神,经典歌手与沧海遗珠,少年逸才与老骥伏枥,拉开了一个又一个更加辽阔的歌手视野,让每个人都在对歌手的理解上重新再定位,或许才是我是歌手节目想告诉我们的最本质的音乐与为音乐奋斗者们的故事。 就我一个歌迷来说,林志炫在第一季的表现与效果也是很出乎我意外的....这个说过很多次了,不再重复,实际上从节目认识林的人可能评价上会比先前就知道他的人要高,要是我也会如此,在吧里写过一篇评价帖子,结果在舞台上的表现是太低估他了,变相自黑了一把,惭愧。 对第三季歌手们网上有很多说法,不过在我来说,林志炫的观点还是相当可信的(相对网上来路比较不明的论点...不是说网上的高手不好,但业余和职业对该行业、表演的理解总是有一些区别的。),首先他是歌艺高手,歌坛老将,其次这家伙不太懂得客套,在演唱专业上有底线,不太贬人,但也不轻易褒人。另一方面,大家知道此君家境还行,从年轻时期就固定每月花数千台币买唱片,当DJ则是直接用英文顺序来介绍西洋歌手的....总之个人认为他虽然音乐上才华基本止於演唱,但在「听」上的投资大概不会输给那些耳什麼的,再说了,那些能讲的未必能唱是吧,网上「见音频死」不要太多,想必大家都经历一二吧。 以林的视角而言,对这样的名单个人认为他也是会很肯定的,首先歌坛大哥大姊孙楠韩红林志炫是有明确的肯定纪录的,刘欢孙楠是大陆歌坛一二哥(当年)是我从他的新闻当中看到的,应有所本,韩红则是他认为的最想合唱大陆女歌手,虽然至今没成;林与陈明倒是成了,不过他们的合唱没有在舞台上即兴一下有点可惜。 陈洁仪是林早有列名十分欣赏的女歌手,为此我还买了她一张唱片,相当喜欢;也听过有人说她是新加坡的国宝女歌手,音乐剧舞台剧玩不停,内功肯定极好。 林志炫曾多次公开赞美张靓颖,这个大家都知道。张也是我印象所及唯一响应林志炫真唱运动的歌手,似乎某个专辑就是onetake录制。 A-Lin和林的交集不多,毕竟她红起来的时段大概就是林志炫在歌坛消沈到快要找不到人的时段.....不过个人印象中林有赞誉过她是唱将级的歌手;而她也确实是当之无愧吧,个人很欣赏的女歌手,在一片卖炒作的台湾歌坛,就这麼低调地红了起来,了不起。 林志炫胡彦彬感觉上好像平行线,路线与年代都差距不小,但个人认为林对胡应也是比较肯定,林曾经上节目临时唱过胡的「男人歌」,没有跑调,表示应有一定的熟度;林同样赞誉有加的梁静茹,上节目抽到她的成名曲「勇气」,表现就比较那啥了...老林对老歌很罩,但对后辈的歌确实是比较不熟,能唱胡彦彬真的令我感到意外;另外让我意外的是老林也会唱曹格的「世界唯一的你」,而且还很熟。同时胡彦彬和林志炫都是红牛不插电的嘉宾,曾经同台演出,而林对该活动的精神一向非常肯定。 古巨基和林....应该真的就是没有什麼交集了,我对古也不熟悉,只是相当喜欢他的那首「小指」。不过古巨基按常见的说法是假音好手,而林也是以假音特色著称,这也是网上有看过不少人提过的一点交集。在一片高手的情况下古也愿意一拼,做为香港代表,特别在前面还有狂火且当火的邓紫棋珠玉在前,压力不小,至少是勇气非凡,值得期待一把。 林志炫真的真的真的非常少夸人,惜夸如金的家伙(当然这也和他长年不够红有关...),这麼高密度的他所欣赏的歌手扎堆,我也备受惊吓,导致高度期待。 唯一担忧的大概是年纪会否影响某些歌手的表现了。 说实在很多年轻时尊敬有加的歌手,现在重新上台,往往半是回味半是失落,这麼说是有点不厚道,但岁月侵蚀风华毕竟是常态啊,上季的张宇,是我在林之前粉的主要对象啊,只能说他真的很诚恳的证明了自己心有余,以及无奈了自己的力不足。 另一个落差点是在於韦唯,毕竟对她的期待是与韩磊齐平的,网上听她的声音,甚至音色上比韩磊更让我期待,结果上相对老韩的大放光辉,也是比较可惜。 无论如何,单就名单而言,个人认为第三季名单的诚意不是满满,而是爆棚。比起那更见档次的歌手休息室,仍不及我对此名单期待的十一啊! 这一刻,我们都是真爱洪导的!!
【好消息】霹雳明年将进驻上海自贸区,深耕大陆 全球首部3D偶动漫电影「奇人密码」2015春节档上映,霹雳董事长兼总导演黄强华(中)、副董兼总监制黄文择(右)、艺术技术总监黄亮勋,昨日联手造势。图/邱莉玲 霹雳国际多媒体(8450)赶在年底抢赚大红包!昨(18)日发布全球首部3D偶动漫电影「奇人密码—古罗布之谜」精采片段,此片总投资额约4亿元,将於2015年农历春节档在台上映,已授权鸿海的InFocus手机、宇峻奥汀的手游、台彩公益刮刮乐等20、30家厂商开发周边商品商机,明年再进军大陆等海外市场。 法人分析,奇人密码描述古东方一段奇幻冒险旅程,这类题材是过去5年卖座票房TOP5电影里的常胜军,奇人密码在台票房也被看好,加上海外发行授权,与周边商品授权金上看千万元,预估明年霹雳营收在电影带动下至少成长5成。昨日霹雳股价上涨0.5元,收在105.5元。 看好奇人密码的钱途,其出品公司偶动漫娱乐事业,除了霹雳投资40%,也吸引全家便利商店(19.5%)、统一国际开发(20.5%)、中信创投(10%)等投资。 霹雳董事长黄强华透露,奇人密码不只是一部电影,更计画长期经营成为一个娱乐品牌,目标是像「哈利波特」看齐。奇人密码已规画至少拍摄3部曲,首部曲古罗布之谜,从发想到完成耗时3年半,耗资3.5亿元,采3D拍摄,所有CG动画皆台湾制,黄强华为此成立一家大画电影文化公司包办所有后制,由儿子黄亮勋负责,结合兔将、台北影业等10多家公司共同完成,包括国际大导演李安「少年PI的奇幻之旅」的动画团队。 偶动漫娱乐事业总经理傅琛壹指出,古罗布之谜将砸5千万元行销,除了电影,也将拍成电视剧(有前传偶动漫版、两岸合作真人版)、出版小说、游戏,以及8~12吋售价数千元的偶动漫公仔等周边商品。霹雳也与Sony音乐合作,希望创造类似「冰雪奇缘」的音乐商机,抢攻国际市场。 黄强华指出,奇人密码有中、日、英语版本,明年抢进海外市场。霹雳也将与大陆频道商、牌照商等合资事业,进驻上海自贸区,深耕大陆市场。
【高清】奇人密码:首支预告片《故事篇》+官网人物场景图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ODQ3MTkyMTk2.html&urlrefer=7243cd0ae3c7a0bc81ee26a32eb6d409 官网: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arti2015.com%2F&urlrefer=147a30944d37fb4ecd419b9b0a90c26d
【高清】奇人密码:首支预告片《故事篇》+官网人物场景图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ODQ3MTkyMTk2.html&urlrefer=7243cd0ae3c7a0bc81ee26a32eb6d409 官网: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arti2015.com%2F&urlrefer=147a30944d37fb4ecd419b9b0a90c26d
【Nov. TerryLin】如何把某炫歌名变成电视节目名(新人慎入) 史诗爱情:耽搁情深 商战剧:如何输了世界又赢了你 纪录片:梦如梨仁 家庭喜剧:萌哪绿鲨的眼泪 儿童动画:饿鱼的泪眼 美国胖子相亲节目:多情肿 沈重乡土剧:猪只 纪录片:熟擒鸽 西方宗教剧情:神演的你 肥皂爱情:许愿迟 乡土喜剧:芭乐散 清末民初宅院剧:梅梨开过 . . . . 年轻同志们加油进行下去吧~
个人认为霹雳应该制作一部示范性质的外传,以方便新人入坑 霹雳整部戏太长了,对於新人要入坑、要推荐是个严重的难题;如果要从头看,画质太过惨烈亦是无法解决的硬伤。 如果制作一部外传,且内容可以衔接上某部近期的故事,那麼可算是解决一个大问题,衔接上新剧,看完了喜欢,新道友便会自己去找老剧。 窃以为外传应该有几个要素。 1.涵盖主要人物群的关系网。 2.本身仍需要是一个不错的故事,但主轴还是一个多英雄集结的结构,支线比较多,且最后能够衔接某部故事。当然属於间接的衔接,不会导致原剧集看起来太过突兀。 3.重点人物应该能够藉由故事简单交代其履历、性格。 4.如果近期的故事无法编成,或能考虑用后面的几部故事其中之一作为外传之接入点。 5.以人物别传为主,更多的刻画心理面转折,就较不会干扰过去剧集的故事结构,使重看的道友不会遭到剧透。 6.应该以最高标准大成本用心制作。特别是最开头几集的动画要细腻,且武戏要设计要好,再逐渐回归正常剧集的平均水平。此剧等同於一部示范推荐剧,以后新道友就不用整天想从哪看接入新剧,老道友要推荐也不会不知从何推荐起。 7.简单的基本设定概念应该涵盖,以及比如霹雳世界的武学等级存在相克,不是A>B,B>C,则A>C的规则。 外传的包袱较轻,且主要角色都是人设出众的已成功明星,整个故事可以磨利了再上。
小德好像满多重要纪录是葬送在牛的手上的... 要是这次的年终三连胜又被牛终止了, 小德支持者最集中的潜在对手认知会不回(很荣幸的)从(年轻的)豆转移成(年迈的)牛呢。
全球动漫巨作海X宝宝惊传抄袭台湾某动漫!! 1999年 海绵宝宝1990年 鬼王棺1999年 派大星1990年 腹中首1999年 章鱼哥1998年 掠食者1999年 蟹老板1990年 阿修罗主宰1999年 皮老板1993年 千面石魔1999年 珊迪1998年 天魔
17~18集之得失简单解~还债 上次写得太混杂了,这次简单写点就好。 基本上上篇预测到的是正道人物逐步归位,新线的丰富性要出来、翠萝寒会(再)明确定位等等。 素还真的黑掉是在别的帖写的,前后貌似写了两三次,不过实在没想到这个时候抛出来。 黑掉的素还真一定是比圣母素一定是张力多些的,这次没有特别大力渲染,可见也不是主推(所以我也不知道自己猜准没,如果很快就又圣母回来,那就是偏了。问题在於,如果素还真圣母,那黄董承诺将出的傲笑如何定位?若和素握手言合,那一页书又怎麼办呢?这是结构上的难题啊。),应是此处情节安排的过渡。 只是节奏推得有点太快了,铺垫味道稍嫌不足,黑掉的痛感没有很鲜明,虐没有虐到痒处,又夹杂在素的疯癫状态下,令观众情感有些错位,不知如何安放,这两集结构就又松了。 这内中定然缘故,我想可能是以前就推过不止一次类似的黑掉情节了,但编剧未必对它们每一段都很熟悉,要编出新意力有未逮,所以宁可选择简化;也可能是素还真处在丧神状态,要把疯癫状态下的痛楚感呈现得很好,比较困难,而且这可能牵涉到暴露后面的设定:即素还真究竟是真疯还是假疯?现在还没到揭晓的最佳时刻。 或者其他各种可能,比如素还真黑掉的影响可能很大,因为他已经在人间圣母的跑道上跑太久了,追的进度都可以看到净琉璃的屁股了,很多年轻可爱的道友可能还无法想像(或承受)黑掉的素被千夫所指、万众蹂躏,选择他在疯癫时候黑掉,可以消减少年道友们的痛苦程度。 商清逸后面的聊斋线有点诡异,目前都还不知道要干啥,本以为是他的背景铺垫,结果居然是苦境的因果,整个傻眼......感觉这一段有些失策了,悬念有些落掉,拖累了整个剧的高度与商清逸的格局,会使得素还真线特别凸显,但素还真还在疯癫状态,属於半个丑角,於是主线在此节奏又有些乱了,到了最后才回归正线,两集已经结束了。 齐天的部分,当初那个衣服让我直觉很怪,联想到不是大圣而是小丑。这不太对劲,毕竟戏服外观是满重要的,不太可能调性差太多;像当初殊十二的那滴泪。至今看来确实也是与素还真连结的半丑角,后续则属於佛教度化方面的故事,就有点类似於当初天罗子的路数,这次不可能重复,是有所简化,不过拖也是拖到了一些戏。 可见人设弱化,主线与节奏强化的路没有那麼好走,上集猛压缩故事,这两集感觉在还债啊。 这表示上集给的评价略微过高了,否则这两集应该是能带来更多的期待感。(如果是我们小时候看霹雳狂刀那种感觉的话,每天请看下集的时机点都是想要拿刀砍编剧的。) 新人物与新布局的部分,这次是女琴人+天朝,比想像中的推进有稍慢了一点。天朝这部份的铺垫也是上次快速收人的债,必须花费时间来描绘,这个是应有之义。 近期的很多用语,比如土豪金、高端银、天朝和对话框、表情之类的东西,可能都是在为未来的大陆道友预热。这和国语化是一脉相承,也象徵一定程度上的两岸用语统一化,在整个布袋戏的发展格局上终归是好的,霹雳力图超越地方戏曲的定位,努力走向整个华人文化圈,值得肯定,当然手法如果再更细腻一点就好了。 尼玛是谁文章开头说要简单解的。
收先启后,感觉16集是近期相当出色的一集 阎王独大时代收线,冷、燕线砍,论剑海成为铺垫就只是时间的问题。 原本就感觉翠萝寒的加入论剑海有些诡异,气质上调性不合,毕竟翠萝寒是上升期,论剑海是中后期,本来的帅妹色调顿时变得有些平庸。不过16集便当扫过之后,应该会成为比较明确的定位(或就此沈沦...)。 从燹王的情呆化,应可以推知当初的天地萌转性也是为此铺垫。天地萌本来虫子时期很正常,后来搞笑化,也不长久,目的若在於衔接燹王就比较合理,否则燹王如果直接以后阎王时期的冷峻气氛直接冒出爱情白痴,实会显得突兀。 因为天地萌的大义牺牲,使得燹王成为相当成功的特色型反派。 同时还有素还真呆化,扮演主角兼丑角,加上齐天变,秦假仙可以不需要了,於是也暂时转性。可见这整个段落是安排好的,但问题就是燹、素两个搞笑大角,故事结构会变得趋於松散,情节推进变慢。 16集的便当大放送适时解决了这部份的问题,鬼方赤命与阎王对苦境的高压很强势,可见编剧对於故事的节奏感保持重视。 且不说圣魔元史,魔佛在霹雳历史上绝对是重要的BOSS,加上到玄嚣都是铺垫阎王,可见对阎王的重视。但玄嚣的宫斗就有点虎头蛇尾,后期相对平庸,后来神思、阎王衔接六王部分感觉支线与主线比较杂,天疆、天地萌都是选择快速收了,可见阎王没做好,目标是放在六王。 「剑海」的线应该是整个都没了,个人感觉本来很多影射比如论剑、铸造的气氛营造应该是有一摊武林故事,但应该是和阎王的奇幻故事调性冲突了,乾脆通通砍了,快速铺上六王线,六王的部属特色也较强。被砍掉不少故事的论剑海定位松弛,直接挂掉是比较省事的,步渊渟等论剑海人士存在感不稳定,若梅定位尴尬,收掉同时使山龙心灰意冷,天疆恩怨收线结束,论剑海伏笔做完同时消散,算是饱满,也别有时代更替的俐落感。 同时树立翠萝寒、东方璧等人的仇恨齐一化,未来可望会成为团结的少数正道,和已在仇恨中的玄同合流可期,玄同后面还有一个紫鷨,可能可以连结,所有的后阎王时期故事线松散的部分都算是了结,赫墨、道门、剑海、玄同、素还真都基本回到同一主线上,面对赤、燹、阎等王;佛门在此集有了动静,儒门忧患深也在新片头露脸了,儒道释到齐,正道大归位,16集在此的象徵意义十分明确。 后段时间城主出现,点睛一下,未来时间城也应会逐渐加入故事大布局。 为了保持故事的丰富度,新的人物与支线必然从下集开始会快速推展开来。编剧把过去的包袱都丢光了,支线也不杂,接下来的故事就是情节见真章。 阎王线算是从圣魔战印开始铺垫的,圣魔战印、问鼎天下的逻辑混乱颇让人失望,后来血傀师、天踦爵时期其实个人是感觉表现不错的,格局虽然不大,但算是掌控住了局面,北狗是塑造得很出色的角色,虽然基情问题一贯的让人厌恶,情节方面有点虎头蛇尾,但整体节奏感紧张感均衡,北狗与兽花的武林风故事不错,暴雨心奴初期也编出了压迫感,大宗师线的故事亦颇具特色,收笔也别有兴味。 后来到了波旬是把奇幻的调性格局明确的拉大了,不过经过玄嚣到了神思、阎王时期又显得支线太杂,奇幻感松弛掉了,铺了半天还弄出一个剑海录又要走武林线,其实是调性上的怪异偏移;最后天疆线处理得虽然让人意外但情感还是比较饱满,论剑海的伏笔有点生硬但也过得去,剑海录留下的尾巴在创神篇16集的收笔算是完整,回归奇幻色调,是稳当之举。 主角素还真似傻似醒,也是一种别出心裁的半化身状态,整体亦能让人有所期待,隐约让人回忆起当年集集紧张的时代。 写的真是乱啊....唉,实在是笔力太差又不专心看的缘故。偶像造时势,时势也造偶像,希望接下来的情节能把故事推起来,这一波浪潮结束,就是差不多电影准备要上了,六王开天,九龙祸世,这是不能败的一战啊。若是没写好,大陆道友们不想帮著推荐,事情就大条了.....
收先启后,感觉16集是近期相当出色的一集 阎王独大时代收线,冷、燕线砍,论剑海成为铺垫就只是时间的问题。 原本就感觉翠萝寒的加入论剑海有些诡异,气质上调性不合,毕竟翠萝寒是上升期,论剑海是中后期,本来的帅妹色调顿时变得有些平庸。不过16集便当扫过之后,应该会成为比较明确的定位(或就此沈沦...)。 从燹王的情呆化,应可以推知当初的天地萌转性也是为此铺垫。天地萌本来虫子时期很正常,后来搞笑化,也不长久,目的若在於衔接燹王就比较合理,否则燹王如果直接以后阎王时期的冷峻气氛直接冒出爱情白痴,实会显得突兀。 因为天地萌的大义牺牲,使得燹王成为相当成功的特色型反派。 同时还有素还真呆化,扮演主角兼丑角,加上齐天变,秦假仙可以不需要了,於是也暂时转性。可见这整个段落是安排好的,但问题就是燹、素两个搞笑大角,故事结构会变得趋於松散,情节推进变慢。 16集的便当大放送适时解决了这部份的问题,鬼方赤命与阎王对苦境的高压很强势,可见编剧对於故事的节奏感保持重视。 且不说圣魔元史,魔佛在霹雳历史上绝对是重要的BOSS,加上到玄嚣都是铺垫阎王,可见对阎王的重视。但玄嚣的宫斗就有点虎头蛇尾,后期相对平庸,后来神思、阎王衔接六王部分感觉支线与主线比较杂,天疆、天地萌都是选择快速收了,可见阎王没做好,目标是放在六王。 「剑海」的线应该是整个都没了,个人感觉本来很多影射比如论剑、铸造的气氛营造应该是有一摊武林故事,但应该是和阎王的奇幻故事调性冲突了,乾脆通通砍了,快速铺上六王线,六王的部属特色也较强。被砍掉不少故事的论剑海定位松弛,直接挂掉是比较省事的,步渊渟等论剑海人士存在感不稳定,若梅定位尴尬,收掉同时使山龙心灰意冷,天疆恩怨收线结束,论剑海伏笔做完同时消散,算是饱满,也别有时代更替的俐落感。 同时树立翠萝寒、东方璧等人的仇恨齐一化,未来可望会成为团结的少数正道,和已在仇恨中的玄同合流可期,玄同后面还有一个紫鷨,可能可以连结,所有的后阎王时期故事线松散的部分都算是了结,赫墨、道门、剑海、玄同、素还真都基本回到同一主线上,面对赤、燹、阎等王;佛门在此集有了动静,儒门忧患深也在新片头露脸了,儒道释到齐,正道大归位,16集在此的象徵意义十分明确。 后段时间城主出现,点睛一下,未来时间城也应会逐渐加入故事大布局。 为了保持故事的丰富度,新的人物与支线必然从下集开始会快速推展开来。编剧把过去的包袱都丢光了,支线也不杂,接下来的故事就是情节见真章。 阎王线算是从圣魔战印开始铺垫的,圣魔战印、问鼎天下的逻辑混乱颇让人失望,后来血傀师、天踦爵时期其实个人是感觉表现不错的,格局虽然不大,但算是掌控住了局面,北狗是塑造得很出色的角色,虽然基情问题一贯的让人厌恶,情节方面有点虎头蛇尾,但整体节奏感紧张感均衡,北狗与兽花的武林风故事不错,暴雨心奴初期也编出了压迫感,大宗师线的故事亦颇具特色,收笔也别有兴味。 后来到了波旬是把奇幻的调性格局明确的拉大了,不过经过玄嚣到了神思、阎王时期又显得支线太杂,奇幻感松弛掉了,铺了半天还弄出一个剑海录又要走武林线,其实是调性上的怪异偏移;最后天疆线处理得虽然让人意外但情感还是比较饱满,论剑海的伏笔有点生硬但也过得去,剑海录留下的尾巴在创神篇16集的收笔算是完整,回归奇幻色调,是稳当之举。 主角素还真似傻似醒,也是一种别出心裁的半化身状态,整体亦能让人有所期待,隐约让人回忆起当年集集紧张的时代。 写的真是乱啊....唉,实在是笔力太差又不专心看的缘故。偶像造时势,时势也造偶像,希望接下来的情节能把故事推起来,这一波浪潮结束,就是差不多电影准备要上了,六王开天,九龙祸世,这是不能败的一战啊。若是没写好,大陆道友们不想帮著推荐,事情就大条了.....
预测巴黎的心路历程 开始:轻松打,随遇而安,提前打包就当作伦敦的筹备时间。 赢了:开始小得瑟,说运气不错,状态不错。 又赢:逐渐开始认真...说会继续保持状态下去,能赢多远赢多远,冠军?年终?没去想这问题。 继续赢:得瑟停不下来,感觉状态相当不错,今天幸运的保持了一定的体力。观众很热情我很感动。 还赢:直接进入状态:(下场对手名)的实力坚强,这将会是一场艰苦的战役,我必须打出好的状态才能过关。 最后:本来没有预期能走得这麼远。在这几周的好表现带给了我巨大的自信,去年.....现在一切都.....,都我感到非常满意且振奋,我想这会让我在年终赛有好的表现。非常感谢家人的陪伴。
惊,素还真首次出场所言,对照今日之脑残,有点真相了的感觉.... 感谢@tina君君 资源分享,原帖http://tieba.baidu.com/p/3322694399
唔,隔了一段时间再听,感觉国语配音进步了不少。 先前听了一下霹雳以前的黑河战记,感觉现在的国语和黑河也差了不是太多。 最主要的旁白情绪上有了不小的改动,纪录片的感觉只剩下两成左右了,慢慢应该会变不见吧。 现在还有感觉怪异的应该就是当初选角在音色的问题了。 比如已经神仙难救的玄同、非非想。声音和角色基本对不上。这是我始终难以理解的,就算不知道该找谁,对著台语找不是就可以了吗。 其他的是有点青涩,和角色的江湖地位有落差的翠萝寒、宗女之类。需要时间磨练。再就是有些小生或武生的辨识度不是太明显。 这个方面说来也是比较尴尬,毕竟黄文择只有一个人啊......只能说需要靠磨练与揣摩了。 不过在基本上,几乎所有的人物,特别是反派如阎王等各个王的音调都予以低沈化了,等於是一个去动画化的过程,离开了那个有点动辄一惊一咋的叙事氛围,逐渐回归了江湖故事应有的硬派基调与负重感。这方面个人感觉有达到70%左右的完成度了。 其实黄文择也不是100%的状态了,很多高能的腔调已经不太出现。个人有点怀疑一页书就是这样逐渐被吃掉戏份的...实际上一页书刚出来的时候那声音那叫一个尖峭肃厉啊,气势万千,后来就逐渐和缓化了。 其实个人觉得江湖气味还有一味很重要,名为洒脱。如果配音能够捕捉到洒脱感当中死生由天的率性自得之神髓,布袋戏国语配音就基本小圆满了啊....
【Oct. TerryLin】不告而别----再享受林志炫声音中极致的美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MTc3NTkyOTU2.html&urlrefer=060ffd833e966e1fa414d3a4c1b507fc 这首歌,当初听后如获至宝,放上youtube,至今点击只有6千多。优酷有两个它的视频,一个五千多,一个两千多。 今天看到某炫在微博上说,他也很喜欢这首,一时感动莫名。 林志炫的声音本身释放的鲜明澄澈的贵族气息,让他其实可以凭藉极简的曲调,清淡的歌词,就能让极富美感的音色在听觉中传递绽放,盈淌胸臆,近乎纯粹,而贴近极致。 真正的大厨,必不轻纵顶级食材的每一寸清新鲜甜。 你的眼神如是,不告而别如是。 你的眼神已桂冠在身,风光无限,不告而别的座前依然清冷如昔。 你的眼神就像今日的林志炫,不管别人说什麼,世人都在关注他在那里。 不告而别就像以前的林志炫,不管你怎麼去说,世人也不甚在乎他在哪里。 这是首值得珍惜的歌,林是一个值得珍惜的人。 抚今忆昔,回到林志炫的得志而不得意的曾经,使得这首歌别有神采,更添风情。
这个,人都有过去啊.....!!!
你对霹雳角色印象最深的名言是哪些? 素还真:英雄,就要有玩命的胆魄!黑白郎君:别人的失败就是我的快乐啦!傲笑红尘:你,罪无可赦。一页书:战场之上,才子何用?
台湾周刊专栏:比韩剧更夯!庙口前的百亿传奇:霹雳布袋戏 一楼抗吞。
素还真外型设计之内涵解析
真人大偶卖萌秀:Q版人偶上班的一天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Nzc5MjU1Nzg4.html&urlrefer=cdcf0d0631621f97d52105cdbf805c19
霹雳电影快要上映了,你们觉得票房会好吗? 感觉不是很妙。 大陆霹雳道友一般认为是几十万人,且不可能全部都去看,贡献的票房很有限。 动画票房比较好的,好像是好莱坞,或者是已经在大陆有一定基础的动画或儿童动画。 实际上布袋戏甚至也不太算动画。 台湾固然会有一定的票房,不过个人感觉可能不会超过圣石传说。一来不是霹雳系列,二来台湾近来的经济每况愈下,三来本土电影对台湾人的号召力已经有点被许多烂片逐渐耗尽,四来国际上动画电影现在的技术已经达到非常高的程度,看古罗布之谜的预告片在技术上并没有什麼特别惊艳的感觉。 除非故事真的编得很好,比圣石更加突出,否则感觉不是很容易突围。 如果在大陆的票房也打不开.....=口= 楼主对大陆动画的票房与观众群不很了解,不知道有没有道友比较懂的?指教一下。
霹雳布袋戏素还真是如何征服歪果仁的.....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Nzc0NzI1OTQ4.html&urlrefer=1c41aa6c01e212857d0feb016dfc1c15 道友们又多一个宣传片惹....
绝地逆转秀!费爸:出现两个赛末点后,感觉就没这麼好了.. 记者洪侦源/综合报导 面对来势汹汹的孟菲尔斯(Gael Monfils),费德勒(Roger Federer)硬是从落败边缘扭转战局,收下四强门票。 一般认为,费德勒美网签运不错,此役之前仅在第三轮掉1盘,且过去交手纪录7胜2败,这回陷入苦战。 连丢两盘的费德勒,第四盘因失误送出2个赛末点,之后连连抢分惊险保发,跟著孟菲尔斯连续双误被破发,费德勒迎来盘末发球局,拿下后趁胜追击,4-6、3-6、6-4、7-5、6-2晋级。 这一战吸引不少名人观战,包括美国滑雪名将冯恩(Lindsey Vonn)、影星休杰克曼(Hugh Jackman)等人,见证一场反败为胜的战役。 「我始终认为,胜利离盖尔还很远。」费德勒在赛后表示,虽然丢掉前两盘,但认为自己打得还不错,感觉很好,但他坦承:「出现两个赛末点后,感觉就没这麼好了。」 费德勒前一次连拿最后两盘逆转胜,是在2012年温网,面对同样来自法国的贝内特乌(Julien Benneteau),后来他拿下冠军。 下一场费德勒要面对大会第十四种子席里奇(Marin Cilic) ,他说:「我很期待与他对决,在多伦多与他交手打得很辛苦。」 另一场准决赛卡司,是塞尔维亚的乔科维奇(Novak Djokovic)与来自日本的锦织圭,两人过去两次交手,战绩为1胜1败。
【趣味统计】鹰眼挑战 女网球员冷静多了 2014年08月26日 04:10叶士弘/综合报导 中时电子报 性别议题是历久不衰的话题,在运动场上也不例外,本周开打的美国网球公开赛前,《时代杂志》网站引述即将出刊的《运动经济期刊》将发表的一篇学术论文,透过鹰眼挑战的正确性来判断,其实男性网球员在球场上比女性网球员更不理性。 此篇论文由澳洲与韩国学者合作进行,他们针对2006年至2008年的职业网球赛,撷取了男球员331次与女球员149次的鹰眼挑战结果,并进行统计,结果发现当战况越为激烈,男球员就会越容易做出错误判断,女球员则反而更为专注,多能透过鹰眼挑战成功。 再深入进行分析,战况越激烈,男球员越容易情绪化,研究以「网球与界线超过5公分」作为「离谱挑战」的标准,当球赛进入抢7对决,男球员做出「离谱挑战」的比率高达34%,女球员则只有9%。值得一提的是,世界排名越高的男球员越容易判断错误,而女球员则反之。 鹰眼挑战有次数限制,以美网而言,每个球员每盘有3次挑战机会,若战至抢7可多1次,挑战成功可保留,失败则取消。若球员滥用挑战权力,可能会导致真正需要时无机会可用的窘境。 美网本周开打,球迷在关切球员场上表现的同时,还可注意鹰眼挑战的「男女大不同」,就如前网坛「女金刚」娜拉提诺娃累积多年经验所言,她说:「男球员不在乎挑战失败,女球员则更重视面子。」
【待证实】美网╱不敌网坛新女神? 莎娃传情变 作者: 记者陈宛晶/综合报导 | 联合新闻网 – 2014年8月25日 下午3:22 继体坛「金童玉女」麦克罗伊(Rory McIlrory)与伍兹妮雅琪(Caroline Wozniacki)分手后,网坛「漂亮宝贝」莎拉波娃(Maria Sharapova)与迪米特洛夫(Grigor Dimitrov)恋情也出现裂痕,原因是有了「小三」?20岁新任「漂亮宝贝」布夏德(Eugenie Bouchard)被指为第三者,恐在美网期间掀起话题。 多家欧洲小报爆料,莎娃与迪米特洛夫恋情已悄悄画上句点,可从几点迹象窥知,像是目前两人都在美国纽约,为美网展开备战,但连日来始终未被目击一起外出。 此外,两人以往在推特上大方晒恩爱,但目前莎娃的60个推特关注对象中已经没了迪米,迪米的64个关注对象中也没有莎娃,仅有她的糖果品牌Sugarpova。 欧洲小报推测两人已分手,而布夏德则因数次与迪米特洛夫同场现身而引起注意,两人的连结可追溯到今夏位於墨西哥的一场宣传活动上,两人在海上球场过招,互动相当热络。 今年温网迪米特洛夫在进行男单四强赛,面对约克维奇(Novak Djokovic),莎拉波娃坐在迪米特洛夫家属席,展现恩爱一面。 这则八卦目前并未获得证实,但毫无疑问将带来风暴,这两位相差七岁的网坛女神,同样有著一头金发,身材高挑,时常被外界拿来比较。如今,外界还将关注迪米特洛夫将出现在谁的家属包厢中。 另外一项有趣的巧合是,迪米特洛夫与布夏德两人同时名列大会男、女单第七种子,而拉波娃是第五种子。至於布夏德与莎拉波娃两人分属签表上、下半部,两人必须都打进决赛才会碰头。 >莎拉波娃前一段恋情,与NBA球员佛杨契克(Sasha Vujacic)交往两年后,在2012年美网宣布告吹,如今两年后的美网,又将成为她恋情告终的伤心地吗?
写完宏观写微观,试分析第一集的配音状况 写了一篇宏观,引发不少道友的围观,颇有些观点令小弟惊骇莫名,因为我的文章根本没提到第一集说得如何-----我发文的时候第一集都还没出呢。 这也激发了我的好奇,虽然我基本不听国语版,但为了平衡自己造下的孽咳咳,种下的因,只好针对第一集也说说个人的观感。 刚看了一下,很快就知道为何第一集收获大量不佳观感的缘故了:第一印象就不好(当然,舆论上其实还是比台版第一集情况要好,也有一定数量的支持者)。 第一主要原因,个人判断可能在於旁白。陆版旁白的腔调是纪录片式的,适合写实用途,比如舌尖之类的片,用在奇幻故事当中,听众自然整个人都不对了,比如没有人能想像孙悟空的龟派气功如何用写实(还带点知识份子式咏叹感性)的腔调来描述的,整个节奏感都冷掉了。 建议:听听黄文择比较早期,比如狂刀时期的旁白配音,用顿挫的节奏与更为紧凑的语感来催动故事的进展。黄文择现在的旁白是另一种境界了,看似不温不火,实际上松紧快慢有其隐约细密的变化;其次重点是,黄文择是先配音,片子才开拍的,戏偶某种程度也是环绕著黄文择的配音进行节奏变化,这时黄文择是支配者,但国语配音是要捕捉这个节奏,是扮演搭配者,角色截然不同,可能唯有适度的去配合拍出来的效果来加上一点腔调的渲染,才可能达到贴近黄文择的效果。 然后,第一场戏好死不死又是阎王与玄膑。 阎王,是陆版配音选角上比较失败的,有点鸭嗓,卡通里瘦弱的奸人军师的感觉,虽然明显是努力压低嗓音,但终究没有一代枭雄的雄浑沈厚与霸气。而玄膑,个人感觉选角还行,但虽然稍好些,但台版的玄膑却又是在原来台版配音里头几乎最受好评的,相较之下也很难超越。(个人虽不听台版,但找过玄膑片段来听,也觉得确实神韵不错。) 所以啦,不作死就不会死。第一印象就差掉,要挽回就注定事倍功半了。 然后,暗尊(秃子):属於比较「正常」的声音。一般长这麼怪,听众主观期待会是比较怪异的声音吧。个人建议,找不到人,用点变音器也行吧。黄文择早期配一页书也是要加点回音地。技术面、情感面也是都比较弱。 克多行(皱脸):比秃子更正常...光听声音还以为是个斯文派的武士.....选角再次失败。 再来,燕歌行...还行,只是比较普通,声音厚度偏弱。只能说选角有些平庸。最糟的是和上一场戏的两个怪人区别度居然不是太大。 冷别赋:第一个令我感到还不错的选角,可惜来得晚了。台版没听过,但第一次听就听到陆版的大陆道友应该还可接受吧。 玄同:好少幼嫩年的嗓音,彷佛未经世事的大孩纸....从闽南语版的天才傲骨英豪跳到这版冰清玉洁少年,楼主感觉自己打字的手彷佛在颤抖。听到这里,最失败的选角,没有之一,武生变书生,太惨烈了。 素还真:高冷有余,风雅与温润略欠,稳定度也不太好,有时鼻音太重立刻略显轻浮感。可接受,但比较勉强。技术面比较欠缺,或者是对角色理解有很大问题。 我比较在意的是,这两种嗓音,如何平辈论交?有欠考虑。 小狐、小鬼头:孩子,还可以。女性配小孩的音也算常见,可接受。 一线生:还行。主要就是,中年人的嗓音应该更沈稳一点,技术面如果稳定度再高些就好了。 牧神:感觉不错。厚度有了....我的疑问是,为什麼不让他配阎王呢? 玉稚衣:又是一个中年沈稳领袖变成少年清纯随从的凄凉故事。技术也比较平庸。 剑鬼:比起闽南语版有点勉强,但还能接受;主要还是年龄有点太年轻了,老个十五岁感觉会好点吧。 山龙:选角感觉还不错,嗓音中比牧神更多了一些个性,只是稳定度不够好,有时咬字与腔调会跑掉,情感面也有点不太走心。 公冶炼:感觉还不错,声音本身特色不鲜明,但技术略为突显出了他的个性,选角挺合适。剩下就是稳定性提高的问题了;只是,和七色翎一搭,就变得很怪.... 神弃:音色有点太平庸,路人了点。 步渊渟:这个选角也不错。 老僧:不好找人可以体谅,建议颤抖音应该弱一点,语速应该慢一点,也可考虑多加一点鼻音来渲染,老人的感觉会明显一点。 王蠸:又是一个百岁青少年....感觉阎王的角色应该来配他.... 后夔:很难说怎麼建议。感觉应该找扁一点或尖一点的女声,这一版的像是个正常的好女人。 黑心廖:基本听不出王蠸与他的主次,也听不出搞笑咖的定位.....唉。颇糟的丑角。 土豪金:感觉选角不错,有点小瑕疵,偶尔会突然过於年轻,不过总体还是好的。 小当家:感觉选角也不错,只是情绪反应上稍有点太年轻了。两个人演基友的感觉颇不错。只是我很讨厌基情戏==。 点轮回:颇为普通。不过闽南语版也挺普通就是了。 照世明灯:温润感相当不错,但深深感觉缺了那种高人的感觉。 七色翎:挺喜欢的,应该算是很适合吧;只是和若梅搭一起,嗓音年纪在稍大一点会更好。 凛若梅:不知怎麼....有一种沈迷於偶像的脑残粉的年纪与性情的感觉。也是选角大残之作,年轻郭芙配去女侠时期郭襄的路子.... 穆云度:太惨烈了,完全没有老头嗓的感觉.... 感觉上大致上是这样了。 总体上,虽然也有几名不错的选角,但总体上选角硬伤满多,有少部分甚至堪称惨烈;技术面也还比较不足,如何在关键时候配出气势问题比较麻烦,应该是要加强锻鍊一些基本功,否则要弥补选角的问题还是不太充分的。 无论如何,目前这个班底的嗓音变化、年龄区段切换的能耐都不太过硬(唉,顺道感叹一下八音才子的神技.....)。建议应该要加快招收各种年龄的新血,强化基本功底、情绪与角色研讨,以便快速进入状况;特别建议的是,往后的选角应该更多考虑角色的故事与其主要对手戏者之间的关系,不要仅只考虑脸的年纪。 然后,建议配音员没事多看看霹雳狂刀以后那些年的戏,嗓音的创造性是很重要的,可以明确树立一个角色的个性;但也要小心不要创作太过度,应该基於闽南语版与影片来创作,因为编剧有时会根据闽南语和影片的特性作一些延伸小插曲,配音创作偏离原版太多,这种时候可能出现表演矛盾。 最后还是要说,陆版配音之路是必然的,只是基於种种先天限制,不太可能一蹴可及(比如台版配音员的闽南语平均造诣一定会比陆版出色,对於人物台词情绪上的理解与演绎在学习方面自然也会比较快)。时间空间都有限,希望陆版配音员多多保重,持续加油,争取快速进入状况,可为霹雳的推广期(以及电影前宣传期)的这个重大步伐做出巨大贡献。
龚鹏程老师的粉丝报到....唉,感觉会员好少啊桑心.... 大陆的孩子都这麼牛麼....这题目真的难到一个.....吓到我了啊=口=
〈温网〉温布顿服仪规定 Federer:太严格(有惊人内容)
费德勒轻松闯关 记者会大谈育儿经 林杉 BBC中文网记者发自温布尔登 更新时间 2014年6月24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9:53 温网第一轮比赛,瑞士名将费德勒以6-1,6-1,6-3 轻松击败对手进入次轮。在赛后的记者会对养儿育女侃侃而谈。 费天王有两对双胞胎,一对女儿现在已经五岁,今年五月,双胞胎儿子也将临人世。 在回答了几个有关场上比赛的问题之后,费天王因为记者关于儿子会不会有些吵这个问题打开了话匣子。 他说,“不太吵。作为一名父亲你希望能够尽可能地让家人和你在一起。我们非常享受这个大家庭在一起的时光。我不跟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我很想他们。” 在被问及当父亲给他的最大乐趣的时候,费德勒说,“现在对于我的一双女儿来说教育很重要。她们俩到了该知道规矩的时候了。然而也需要和她们一起玩。 这样,她们晚上睡得实一些。” 他说,至于两个儿子,都是以妈妈为中心。一切由太太掌控。自己只是尽量帮忙。 算是严父 费德勒说,“男孩和女孩很不一样。当然他们年纪也不同。不过我最喜欢的是什么呢,我喜欢跟他们一起,教给他们事情,享受我们的时光。不过有时候你也要严格起来,这不是最好玩的,但你又能怎么办呢?” 有记者问他是严父还是慈父的时候,费德勒的回答是,“这也不一定。我够严格。我说一些事情。不是说我从来不批评。他们也知道。” 那么孩子们知道费德勒是做什么的吗?费天王表示,“他们知道我打很多网球,我也不知道他们是不是知道这就像一份工作。我自己不觉得这是份工作。他们知道什么训练和比赛的区别。他们知道我喜欢奖杯这一类的东西。” 对于孩子们是否让他更脚踏实地,不脱离现实这个问题,费德勒指出,“老实说,我并不需要他们来帮助自己不脱离现实。这也不是我要孩子的原因。” 费天王还说,“当然我也希望这两个星期快点结束,我就可以回到孩子身边,做一些别的事情,而不是整天谈网球。说到底,(总谈网球)很枯燥。” (责编:路西)
(台湾)霹雳武侠奇幻列车首航 粉丝疯狂追逐 【联合报系摄影中心╱记者刘学圣╱即时报导】2014.06.22 11:55 am 为了宣传即将在高雄驳二展出的「霹雳布袋戏特展」,高雄捷运特地彩绘「霹雳武侠奇幻列车」,今天首度亮相,首航典礼上霹雳首席男主角—素还真以捷运列车车厢为戏台气势登场,并担任首航列车长,启动首航列车,另外四尊Q版可爱的霹雳武侠素还真、一页书、玉倾欢与罗喉等四个主角,还带著各式「刀剑兵器」登上捷运列车,民众不但不恐慌,还争相拿起相机拍照疯狂追逐偶像,不过这些布偶由於体型过高,上下车时只能小心翼翼低头避免「撞伤」,而最开心的就是霹雳布袋戏的粉丝可以一同搭乘首航列车,一睹霹雳英雄们,让搭车民众彷佛置身武林世界。记者刘学圣/摄影
你认为你的本命在现实中会从事什麼行业? 图片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xiangce.baidu.com%2Fpicture%2Falbum%2Flist%2F32f99f320d52951515380a120c8123409630b8d8&urlrefer=b243712f784de958b2fd7efe0cd3df5e图片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xiangce.baidu.com%2Fpicture%2Falbum%2Flist%2F32f99f320d52951515380a120c8123409630b8d8&urlrefer=b243712f784de958b2fd7efe0cd3df5e图片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xiangce.baidu.com%2Fpicture%2Falbum%2Flist%2F32f99f320d52951515380a120c8123409630b8d8&urlrefer=b243712f784de958b2fd7efe0cd3df5e 分身镇楼
研究证实 喝母乳有助智商发展 作者: 综合外电 | 中时电子报 – 2014年5月18日 上午5:59 中国时报【综合外电】 已经有许多研究都证实餵母乳对婴儿的好处多多,卫生单位近来也加以宣导,鼓励准妈妈们亲餵母乳。宝宝不但可以获得珍贵的初乳,也能得到母乳特有的保护力,母亲也能因为哺乳的关系,降低罹患乳癌的机率。而最近更有一项研究表示,喝母乳时间越长的宝宝,智商也越高,研究刊登在《美国医学会小儿科期刊》(AMA Journal of Pediatrics)。 美国波士顿的研究团队,一共找了 1300 位餵母乳的妈妈和她们的宝宝,这些妈妈们哺餵母乳的时间是六个月到一年不等,而研究团队也在宝宝3岁与7岁的时候,测量这些孩子的智商。 追踪的结果发现,在宝宝3岁的时候,只要每多喝1个月时间的母奶,孩子的智商,也就是IQ,就会高出 0.2 分;而在7岁那年的测验结果,则是每多喝1个月母奶的孩子,口语测试的分数则高出 0.33 分。整体而言,当孩子7岁的时候,有喝母奶的人跟没有喝母奶的人比起来,喝母奶至少有1年的人,平均的IQ多出4分。 至於母奶和孩子的智商之间的关联性为何呢?到目前为止,虽然科学家还没有找到原因。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妈妈的初乳,可以帮助出生的宝宝健立免疫系统,进而去对抗外界的细菌、病毒,对宝宝来说,好消化的母奶,也是很健康且营养的食物来源。因此,如果能够亲餵母奶,对妈妈和宝宝来说,都是很幸福的事情。
【4月 ONEtake】天天的音乐小诗---ONEtake专辑 突然发现还有这个系列没有写完。 做人应该有始有终,把该写的写完......
【4月 ONEtake】我歌一二季巅峰会应该唱什麼歌呢?(32选5)
【3月 ONEtake】【伪】新专辑封面!!!!!
【3月 ONEtake】新闻--林志炫个唱 “零利润”养市场 2014年03月11日 03:14 来源:成都日报 “最高票价880元,最低票价280元。我没看错吧?是那个唱《烟花易冷》的林志炫在成都演唱会的票价吗?” 市民王小姐是个音乐迷,无意看到“《ONE take》林志炫1314巡演成都站”将于5月3日在省体举行,她非常期待,但依照她的经验,往往在“五一”大假这样的“黄金时段”,又是像林志炫这个级别的歌手,演唱会票价应该会相当不菲。然而看到票价后她不免发愣,林志炫成都演唱会最高880元的票价,比起以往“大腕”演出动辄一两千元的天价,有点低得不可思议。 像王小姐一样对票价感到“意外”的观众不在少数,但在林志炫成都演唱会主办方、成都演艺集团总经理业丹看来,演出的票价降下来,观众都能够消费得起,虽然演出商会暂时有一部分的利益损失,但收益是稳定而扎实的,“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培养了观众通过正规渠道进行演唱会消费的习惯,培养了一个健康、繁荣的演出市场,这对成都演出市场的意义更为长远。” 现象:低价票一日抢空 昨日下午,主办方成演集团老总业丹在与演唱会冠名商雷迪波尔服饰公司签署合作的发布会上向记者透露,成都站开票以来,一路高开高走,最低两档价位的门票280、380元一日之内销售一空、680元的也所剩无几,演唱会门票将有望续写北京站、上海站提前售罄的盛况。 在《我是歌手》第一季的舞台,很多观众重新认识了林志炫的“美声”,他翻唱的《烟花易冷》,唱出了与周董截然不同的味道,被歌迷封为“原唱杀手”,就连方文山也深受感动,赞叹他的演唱诠释出另一种的凄美味道,特意邀请他在自己的新片中献唱《烟花易冷》。令成都歌迷欣喜的是,此次成都站,《烟花易冷》也是必唱曲目。 林志炫以清亮优美的嗓音著称乐坛,与齐豫、蔡琴并称为“最美的三把嗓子”。极强的现场演唱功力及流畅无痕的真假音转换技巧,使其拥有“live天王”、“美声歌王”的美誉。演唱会命名为“ONE take”(一次过),既是歌手对于演出的尊重,也是对歌迷的尊重。业总介绍,林志炫对于2014新一轮巡演没有丝毫的松懈,任何一个环节都亲自把关,力求做到最好。“此次成都站的演出延续原班乐队阵容,并且保持每一场都有一首新作品,永远让炫迷对林志炫的演唱会有好奇心和新鲜感。当然,林志炫将继续给观众带来耳熟能详的经典歌曲,同时不断创新,突破自己。” 原因:高价票房不如有效票房 众所周知,这几年成都演唱会的票价比肩甚至超过北、上、广,很大的原因在于歌手的大型巡演,同样的演出成本,但受成都场馆人数的限制、高昂的落地费,导致演出商只能抬高票价。业总坦承,公司在林志炫这种大型演唱会的成本控制上很有压力,但他不认为高成本必然带来高票价,因为高票价并不一定能够保证演出商的收益。演出商受制于高成本将票价整体制定得比较高,这导致大部分观众对高票价望而却步,结果有些演唱会到开演之际,演出方手里还存有大量的票销售不出去,有些演出商出于减损的目的,就会“跳水”,此外,一些低价转卖给票贩子的赠票,也冲击了市场。所以,不少观众也留了心眼,根本不去买正规的票,专挑开演前低价的黄牛票、跳水票,久而久之,一个恶性循环就悄然形成。演出商因为怕赔钱所以定高了票价,但根本想不到这反而成就了黄牛党,让自己的损失更为惨重。 “与其这样,为什么不干脆把票价定低点,让所有观众能够用低一点的票价在正规渠道买票呢?”业总表示,经过十余年来在成都演出市场的深耕,成演有责任与义务,同时也具备这样的能力,来引导和规范成都的演唱会市场。所以,此次将林志炫成都演唱会作为市场培育的试验项目,把票价降下来。“说实话,票房全满,我们也就保本,资格的零利润。但合理降低票价,一定程度上就降低了看演唱会的门槛,观众就会通过正规渠道掏钱买票,演唱会的票房才会是有效票房,演出商的利润才能得到根本的保证。如果低票价的演唱会成为常态,我相信观众会形成买票看演唱会的习惯,等观众数量慢慢积累起来,那么一个健康、繁荣的演出市场也就培养起来了,演出公司的收入也会相应增加,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我是歌手】深度分析---关於林志炫的存在感问题 这回不是浅析了,不过字数差不多,因为这问题不复杂。 作为林志炫十几年的歌迷,看见他第二季他依然很有存在感,当然是好事。 可是公道话该说还得说,他有些叁赛的优势不是说制作单位可以找得到人复制的。 第一个,评审经历上的优势 第二个,演唱经历上的优势 第三个,和黄绮珊新闻对抗的机遇性 第四个,沈梦辰再次加强新闻性。 第五个,音色上的先天优势。 第六个,身份上的特殊性导致的性格优势。 以下一一分析,然后做点总结。
【1月 ONEtake】我歌没得第一效应之浅探..... 首先应该是说,个人猜想中,如果得第一, 那麼当初恐怕林志炫的每个缺点都会被放大。 比如easy lover的「声音被盖过」,会被放大讨论,一直记得。 (后来林萧还有另一次合作,音量就齐平了。所以我倾向认为决赛是麦克风音量出问题..) 没有得第一, 於是在对林志炫的最后印象中,每个缺点都缩小,优点还放大。 因为当初几乎所有媒体的反应都是陷入一片错愕与同情当中。 第二的某炫,商演价格涨了若干倍。 第一的羽泉,前几天看的报导是说,因为本来就是高价,所以就没再涨了。(但我印象中当时也有报导说涨了.....综合看来,可能还是有,只是效果不是太显著) 第二的某炫,十多年被遗忘之后,再次唱到了春晚,而这次是开场1/4。 然后现在我歌吧有个帖「林志炫来第二期能拿第几???」已经1600+了,基本都是喊第一,呼声极高;而现在第二季已经播到四期了。 当初的推测,亚军的悲剧英雄效应,在最初还算有出现一下。 而到了第二季,贴吧中一季的人被讨论最多的还是林志炫。 因为亚军,(可能)少了质疑;虽是亚军,也几乎没有人讨论林志炫和羽泉的高下问题, 羽泉主要被提到改编能力,林则被提到....很多方面。 当时虽然理性上希望别冠(特别是,个人感觉后续还会有台陆歌手之争的问题),但感性上也很纠结究竟冠不冠。 现在第二季都到了第四期。下一期就是第五了,也就是一季志炫出现的那期。 林志炫不会再现,或许也不会有第二个了。 总体而言,预测有些误差,悲剧英雄的效应没有想像中的长,不过超人气+亚军的身份在网上似乎减少了很多被放大检视的机会,以及这些机会可能会造成的负面印象。 嗯嗯,所以总体看来,亚军之名,冠军之实,看起来也还算挺好的。 当初很在意的名次,现在已经很少人在意了。而当初美好的印象,还深深刻印在当时的观众心中,在后续的巡回演唱会慢慢发酵著.... 错乱...零文笔了=口=...意思就那样咳咳。
【1月 ONEtake】【保证伪】 离人如梦演出之后,惊传三件轶闻(续 离人如梦暗黑轶闻续两篇。 1. 新手父母上传虐婴视频被捕事件。 视频内容如下: 传有新手父母因常常被年仅四个月的儿子哭声惊醒,睡不好, 不忿之下,把婴儿惯听的睡眠曲「离人」改成「离人如梦」,并且循环播放。 於是婴儿前半段睡著,后半段惊醒,前半段睡著,后半段惊醒..... 2. 情侣价值观不合分手事件。 分手事由如下: 女和男一起听了离人如梦。 女(陶醉):这两人真是一个德艺双馨,一个色艺双全啊.... 男(点头):确实确实,胡老师真是色艺双全啊。 女:......胡老师是德艺双馨那个。 男:#&#O&%#.....
【1月 ONEtake】【保证伪】 离人如梦演出之后,惊传三件轶闻 这次走的是黑暗路线.....小心脏慎入.... A. 一女记者见某炫长相经过大半年居然更加靓丽水嫩,大呼不可思议,把柏良哥抓来问道有没有广告商找某炫拍保养品广告? 柏良哥摇头道:「这些广告都找林志家族两个小的,我们家大的这位还没人找。」 女记者不甘心,追问道:「这不科学,某炫一脸广告相。」 柏良哥苦笑道:「盗版的广告确实有,已经被我们按铃控告了。」 女记者道:「哦?究竟啥广告?」 柏良哥捂脸道:「防腐剂。」 女记者:「.......」 B. J.K.罗琳曾经被人问道,为何哈利波特初任女友为亚裔? 她说了一句当时没人听得懂的话:我曾经做过一个梦,叫做离人如梦..... 直到2014年,人们懂了。 C. 某小报传出消息: 某炫的老板人格(以下简称炫板)在离人如梦大获成功后异想天开,拟了一份炫音公司的合约去找胡老板。 据说胡老板前面看得极为振奋,和炫板展开热烈讨论,但看到最后的签约金,表情古怪。 炫板:胡先生? 胡老板拍拍炫板的肩膀道:创业不易啊,我懂的.....合约我很满意,这样吧,签约金加个零,我签你! 炫板羞愧泪奔。
【我是歌手】浅谈三...关於第二期节目与演唱的观后感。 第二期整体感觉上要比第一期好不少了。 有不少吧友把第一期批得很惨,我也批了,只是没那麼惨。主要第一期歌手们实际上并不熟悉,经纪人和歌手也还不熟悉,剪辑不出什麼好段子其实情有可原,上一季也是如此;我在意的是,明知道会如此,感觉第一期没有做什麼好的调整与准备。 有些评论直接把第一季的最高潮当作平均标准了,这也是人类经常犯的经验错误,但这是很合理的错误,因为大脑就是这样设计,会去修饰美化记忆的片段,实际上翻出当时的帖子,对节目的各种批判也少不到哪去。当然,做了记忆修正后,还是很难给予过高的评价......和一般讨论的问题有点不同,个人比较希望高质感的音乐节目应在看完后让观众一定的提升,这不是制作目的如此,而是人类天然学习能力的必然效应。 歌手本身演唱与表演都是专业的,即使是年轻一辈的周、邓,也比业余表演强得太多了,让他们谈谈自己的创作与表演理念,实际上肯定可以谈很多,如果制作与访谈上只聚焦在他们的情感起伏反应,最后加点业内人士感叹式的总结,只拍出专业的样子,没拍出专业的里子,格局就变成娱乐性为主了(即使是比较有质感的娱乐),娱乐节目娱乐性必须要有,但格局才是真正能保证和其他节目拉开距离的关键。 就像标榜自己拥有一桌顶级天然食材,结果一股脑儿绞碎油炸来吃,吃著味道肯定也不错,但最难能可贵的食材天然鲜味都所剩无几了。 我是歌手的硬件肯定顶级了,但大家又不在现场,无论用任何设备,质感的衰减都是巨幅的,因此窃以为制作团队的理念、细腻度、创造性等软件才是节目出色的关键。 接下来是听后感。 韩磊 没有听过的歌,不过历史感很丰富,功力稳定度没得说了,感觉比上一场完成度更高,情绪的运化转折相当流畅。体制歌手之前在吧里吵了一段时间......就我个人而言,走流行歌路线的话,「嫂子颂」这样的歌曲可能就很在市场上难成立了,但歌本身有成立的价值吗?就韩磊的表现,我想是有的;非主流,第一个唱,也不是非常强势的曲势,第四名在合理范围。 说惊喜感是不错,但相对其他歌手而言也不算太大,不过为了演唱中非关流行的一种感动与情怀的确实被表现,因此一票还是会投给韩磊。 周笔畅 「烦」本身和周笔畅不是一个路子的歌曲,不过林晓培应该属於风格型歌手,走的不是彭佳慧那种高技术的铁肺路线,周笔畅虽是偶像,但唱功肯定是有的,驾驭这首歌与其说是挑战技术,不如说是挑战用什麼技术来呈现这首歌的风格。 上一期的表现,让我对她是有点担心的,不过这一次很显然我白担心了,林晓培的烦听完就是就是很专注在烦,而周笔畅的烦是存在情绪铺陈层层推进的烦。当然如果功底更好,这样的改编会更出色,但以演唱效果而言,个人感觉已不需吹毛求疵了。 这次会果断投给周笔畅一票;不是职业歌手,做不到这样的表现。 曹格 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这个歌,就内在面其实是适合他的,可是作为华语乐坛史上「量身订做」最成功的歌曲之一,赵传从音色唱法到形象都太合拍了,曹格相形之下有著先天的劣势,当然他做了很多努力,甚至个人感觉这首歌完全曹格化了,好像他才是原唱一样,用细腻的技巧切到了歌词很深层的情绪面,不过从结果上没到能够扭转它原唱的量身订做效果......音乐就是这样,技术与努力并不是一切,答案永远在听众的耳朵里,既然已在很好的平台表演,使得某些高分贝质疑结果的声音显得意义不是太大。 但被淘汰还是非常可惜,节目对我个人而言,少了很多看点。如果让我投最不应该被淘汰的歌手,我会投他一票,铁票。 张宇 上一期的表现让我非常担心,比周笔畅还担心......担心他还能不能像个歌手,而不是主持人歌手那样的唱歌。不过这次他一开口我就放心了,高辨识度的嗓音吃香的优势终於展现出来,细腻感情绪铺陈都是比上次稳健许多,诚恳度高且比较自然,虽然歌曲的强度大概注定了是得不了高分的(因为对听审而言目前为止都还没播出,既定印象是零,听审还不存在对歌手「大歌搭小歌策略」的心理调整面。),但应该还不至於被淘汰吧。 当然坦白说,后续还有其他的担心,不过那是后话了。 主持方面,台式主持语言感觉没有很搭这个舞台,当然纯技术上是比海泉好点的,只是海泉的调性和舞台比较融合。如果两人加起来除以二就好了。 罗绮 这个歌肯定是有企图心的,感觉也不错,听得出新意。不过和曹格的情形有点类似,都是太具有代表性的歌曲,而又太过让人耳熟能详。对於声音能力比较敏锐的人而言(通常就是比较懂唱功的人),罗绮的本钱通常都是集中关注的焦点,不过到了这样的年纪,黄绮珊模式的后劲可能还是比较强;罗绮的表演如何更具变化性与代表性,相信才会是往后比赛的关键。 这让我想到尚雯婕,就我印象中她上一季可能是被批得最惨的歌手,不过不可否认她在上一季就很具代表性,这不是喜不喜欢的层次,而是代表一种鲜明的「属性」。在七八人连续演唱立刻投票的共同舞台,属性也是另一种层次上的相对辨识度。 不过不得不说的是,孕妇与摇滚歌手,这两个平常兜不在一起的元素齐聚一身,有时让人评价起来也很纠结啊。 邓紫棋 存在,争议满大的。我不会特别觉得年轻歌手就不能唱哪种带有哲理概念歌,事实上很多大哲学家都是二十来岁崭露头角的,他们在绝大多数的人一辈子都思考不到的问题上获得成就,可见年轻的大脑其实是思想非常活跃的时期。 而汪峰的这首歌,歌名其实比歌词大气不少......歌词并不是写的太艰深,就是一些个人对比社会之下的体悟之文艺化,内心敏锐一点的人出了社会一两年就能体会了,而邓紫棋都出社会不知几年了。只是即使如此,我也没有感觉邓紫棋把歌词唱好了;应该说曲子唱得非常好,层次感、声音生命力和张力都比我想像得还好,很丰盛很澎湃,但歌词个人觉得没有照顾好,变成一种词曲分离的双轨错位感。 汪峰,我个人对他的演艺成就相当尊敬,但听觉上不是太欣赏他的表演方式,「存在」也没找来听,到现在都没听,所以并不是有什麼先入为主。吧里对这首歌争议很大,但成绩还是很好,所以也可能是我个人对歌词的理解和邓差距很大的缘故吧。 韦唯 我开始有点怀疑,是否她的表演特别会被吃掉音质(属於非设备专业人士的疑惑)......在水一方,感觉还是没有很好,但是高分得第一;当然,最后一个表演,设备还出了状况,这足以让现场完全忘掉前面的表演,能够全情关注她的演绎,而她的气场,个人认为非常强,一直有人说她国际范,大概是这麼来的,神情肢体非常投入表演,所以如果说音质真的被吃掉比如说两成,那现场的效果应该还是很好的,毕竟单就表演上的浑然天成,我的票是会给她的。 再过一两期,都是听过节目的人去投的票,那结果就会趋近真相了吧,是声音被吃了还是印象导致高分,终究会有答案。 只投出了两票,第三票不知该给谁,就没投了,不是说表现不好不专业或有瑕疵,只是找不到那种非投不可的欲望。 很多人说第二季没有第一季的感觉,我无疑也是其中之一。只是我是林志炫十多年的歌迷,这让我有时觉得自己很没有立场去做评价......总的来说歌手实力是有的,辨识度与风格的差异也有的,节目制作、设备调整都渐渐进入状况,究竟差在哪呢?一时也说不上来,感觉就像玩牌时,手中明明一大堆连号黑桃,却刚巧就是凑不出同花顺。 还好,这个问题最需要思考的不是我=口=......节目组,加油吧。
12/16:霹雳3D布袋戏将延至后年春节..及相关报导 中国时报【唐玉麟/台北报导】 第二部霹雳国际公司出品、也是全球首部布袋戏3D立体动画电影《奇人密码—古罗布的谜》,确定已由李安《少年Pi奇幻漂流》的台湾技术团队「法兰克质感艺术中心」参与制作,预计可为这部布袋戏打造出具艺术质感、气势磅礴的画面,为台湾电影工业再添新页。 霹雳国际多媒体董事长黄强华说,为吸引年轻人,这部剧本由长子黄亮勋担纲,原定明年暑假上演,但因后期动画特效制作庞大,确定延到后年春节上演。 首部3D动画布袋戏电影,将分为上下集两部曲,以汉武帝与古楼兰国为背景,以东方奇妙魔幻与环保为题材,是全新作法,有别於霹雳布袋戏的台语为主轴,首度以国语发音。 国语发音 场景磅礴 大霹雳国际整合行销副总经理黄文姬说,曾参加李安《少年Pi奇幻漂流》电影救生船筏的法兰克质感艺术中心,确实有参与美术质感作业,令人耳目一新。 法兰克负责人与质感师受访表示,他们是参与「奇人密码」的密室、客栈、武斗场等场景质感制作,必须研究考古、使用时间、气候等,如汉朝时代使用5年的「客栈」,房屋外观要风化或老旧或斑剥等,都要精密、细致完成。 质感师形容,过去国片对古老物件拍摄,只是脏而旧的东西,但李安国外团队却要求旧东西的质感,如斑剥、磨损、碰撞等质感,这对台湾电影技术提升太重要了。质感师认为,这部布袋戏剧本好,镜头是360度转换、四面八方角度观赏,甚至由南方至北方寻找冒险,沿路景观特色不同,目不暇给,值得大家期待。 为质感考古 难度超高 「自今年4月至10月,参与约半年。」法兰克负责人强调,这部3D动画场景,必须要真实,否则影片做不出来,且布袋戏所有东西属於缩小版道具,必须重新估算订做,难度高。法兰克负责人,他有幸与李安《少年Pi》专业团队学习,不论观念与工作技术,获益很多,绝对有助於台湾电影工业提升。 由霹雳多媒体拍摄全球首部布袋戏电影「圣石传说」,当时投资约4亿元,在西元2000年1月在台首映时,票房虽打败好莱坞动画片,但最后总票房收入1亿余元,不够回本。黄强华对此说,12前拍摄首部影片,是他「心中之痛」。 因此这次再出发的第2部影片,黄强华就决定拍摄首部3D动画影片,并考量开拓广大华人市场,尤其是中国大陆,决定采国语发音。「这是为了让霹雳布袋戏走更远的路,立足台湾,走向国际」。
【许愿】如果你捡到一盏霹雳神灯,你会许哪三个愿望? 许愿规则: 1.什麼愿望都能实现。 2.仅用於霹雳世界。 3.不能把现实人物丢进去,比如编剧咳咳。 4.针对人的愿望一次只能锁定一人而不能一群,比如复活、整型、变性或赐死等。附赠四枚古代美偶旧照....不由感叹有时换偶如换人啊。
【11月 ONEtake】李宗盛林志炫,居然是明新工专的学长学弟.. 两人在同一夜唱响北京,双双满座,双双佳评如潮,成就了另类的优客「李林」! 明新工专,这真是一间神妙的学校,位在台湾新竹县,估计很多人不晓得这儿.... 而且这对音乐领域大放异彩的学长学弟居然都是理科生....李大师是机械,林小炫是土木...如果加上当年李骥机械工程,如果这三个人的路子没有「走偏」,说不定还能在科技业大放异彩咳咳。 顺道一提,老李和小炫还有一个共通点,就都是巨蟹座。 我在想某炫可能自己都忘记李大师是他学长了,记者采访的时候也没有话唠一下,窃以为这个连结也是有点哏的。 唉,另一个角度上,如果记者们像我这麼用功,某炫和李大能的新闻连结估计还会高一点的,可惜啊。
【11月 ONEtake】如果可能,你希望炫到你们学校 / 社区做啥?
新闻转载~4K加上9.2!『比现场还要现场』的一代宗师对女神..... (转载,试音响的文,有提到优客的歌~本公子对音响一窍不通,有问题请@版主~) 2013/10/08 16:57 记者李鸿典/台北报导 那一个下午,我的心弦数度被拨弄;即便是收到邀请函的当下,对这类家庭剧院的体验会还是很「没Fu」,但不得不承认,当现场播放到爱黛儿(Adele)在皇家亚伯音乐厅(The Royal Albert Hall)的现场演唱实况时,霎时,突然觉得自己浑身的毛细孔都打开,为之感动,久久不已… 一是为了爱黛儿的Someone like you歌声所震慑,另外,当然就是对於这组有「4K影像+9.2音效加持」的SONY顶级皇家剧院ES Series的现场还原能力感到惊讶!夸张一点的描述就是,「如果这不是感动,那什麼才叫感动?」一瞬间,我真的有置身该场演唱会的感觉。 8日下午,SONY顶级皇家剧院ES Series体验会在台北市民生东路上的一家店内举办,找来音响达人刘名振分享心得,他说,「高级音响是否已死」一直是被热烈讨论的话题,因为年轻人对於音乐的追求,似乎只要透过简单的载具,听听mp3就好,但这反而是好事,因为音乐的取得更加容易了。他说,以歌手陈淑桦为例,过去唱片可以卖到百万张,但十年不见得有一场演场会,现在的状况似乎是相反的。 刘名振说,这些都印证音乐是不会被取代的,音乐是一种享受生活的态度跟丰富生活的方式。他边说边播放光碟,包括电影蝙蝠侠二、卡卡的演唱会、电影一代宗师等,让与会者聆听电影的配乐、音效,体验演唱会现场的临场感等。 他指出,动辄百万的家庭剧院组,价值绝对不是只有在於大声,因为要是只开大声,那不如去电影院,且换算下来,顶级家庭剧院的价格,足以抵掉一辈子的电影票!当播放到卡卡的演唱会时,他说,他个人感受是,可以透过剧院组的声音传达,听到比现场更真实的音乐。 在电影部分,他也分享,其实电影的声音是透过夸张的音效,只要观众相信就成功了,例如一代宗师中,梁朝伟与章子怡的过招,听起来拳拳到肉、掌风咻咻,其实都是幻觉,但只要观众相信就是成功。 其实,听到他滔滔不绝分享专业级达人的心得,我并没有多大感受,直到爱黛儿一开口「I heard that you're settled down…」,我的目光、耳朵全被吸引,空气似乎凝结,犹如刘名振所言,这时,所处的场地顿时幻化成音乐厅,确实让我有置身在皇家亚伯音乐厅(The Royal Albert Hall)的感受,要不是现场还有其他与会者在,我真想跟著爱黛儿一起唱Someone like you。 在接连的视听震撼后,刘名振说,声音是充满暗示性的,於是,他换上了纽约爱乐在平壤的表演以及纯粹只有声音的CD,最后,则由歌手林志炫一曲带走我的歌总结,好的歌声就像好的乐器,「带走我的心…………什麼都不剩…」虽然,顶级家庭剧院对我还是遥不可及且过份奢华的梦想,但是,这一场秋日午后的音乐飨宴,也算让我暂时窜入金字塔的顶端,过了「好野人」的瘾。
【10月 ONEtake】据说这是台湾最美三把嗓子的由来~ 前几天在我歌吧看到的,转载...求作者原谅=口=..(如果吧里已经发过再请吧主删罗...) 之前一直看陆媒说台湾最美的三把嗓,总觉得自己作为台湾人怎麼就不知道呢=口=原来是从这里来的。 整个榜看下来,在台湾的影响力来说,某炫和许景淳大概是比较少的,优客能够上榜实在是某炫天赋过人,且李骥的创作也功不可没, 总之得到这样比较官方的来源,讲起来也可以比较大声了呵呵。 虽然大卫佛斯特「任何语言领域最棒歌手」也很生猛,但那时候毕竟是专辑制作人身份咩~ (当然空中补给的罗素先生的「绝对了不起的声音」(我歌七字歌时的)赞美也很强滴,可惜现在知道罗素先生的年轻人比较少哩。)
一枚台湾人说说对从台语到国语配音的看法...(长) 国语配音的加入大概长远来说是必须的,这个也要从黄文择说起。 黄文择已经配了二十多年的音,当然现在已经没有盛年时配音的旺盛生命力了(所谓生命力,可以听听金光布袋戏现在的黄立纲,早年的黄文择、曾经的盛年黄俊雄三父子都是如此),但从顺耳的角度而言,普遍认为黄文择应还是台湾史上最佳。霹雳布袋戏大盛之后,还有不同单位制作了各种布袋戏,但单单口白便没有能够和黄文择比肩者。一般网上的评价,都是以黄文择为标准,差多差少而已。 现在已很多人知道金光的黄立纲黄大侠,但在霹雳最初盛行的时期,其实大家知道黄文择有一个孪生弟弟(孪生的喔!!),名为黄文耀,也制作了一出布袋戏「天宇系列」,但口白方面一般认为还 是 不 如 黄 文 择 ,台湾盗版光碟业开始风行后,天宇撑没多久就挂了。 黄文择据说也有儿子,也从事布袋戏产业,是做幕后工作的,也非配音。实际上布袋戏配音不是大家想像的那样有一把好嗓子就能配,根据网上说法,它需要像京戏那样吊嗓子,还要练气,举一个大水缸朝里面发音,练到就算没有水缸也能发出那样的共鸣。当然,黄文择本人公开说话倒是轻声细语的,可见其对喉咙保养的重视(对专业歌手而言也一样,讲话会伤嗓子的,有些专业歌手要演出前几天甚至会几乎不讲话。)。 所以说配音,其实布袋戏配音它仍是传统戏曲的系统下来的,不是一般配音员那样练咬字、读句、声音表情那样的学习系统,要吃的苦前者远大於后者(看看那些年轻俊美的男女主播几岁上的台,而布袋戏几岁才读得出口白的味道....),而且还不一定有用(尼玛练了半天一部戏也只有一个人读口白,其他人都靠边站,就算担纲了口白,要是不成功被时代淘汰,半辈子就彻底瞎了!这创业风险大到疯狂,看黄家就知道了),黄文择当初也是根本不想学,也是闯荡社会失败后才回来痛下苦功的。 所以很多人都知道黄文择的嗓子很重要,但可能没办法理解它的重要性对布袋戏产业达到什麼样的程度,当它连孪生兄弟都没法复制,我们很难期待短时间内有同等级的嗓子了。 要练嗓子的传统戏曲,我所知的不多,但台湾主要是歌仔戏和布袋戏,都是闽南语,另外京剧是普通话,但那腔调是没法用作国语配音的,接近口语的应是相声,但相声的节奏和表现精神和布袋戏差距满大的.......再其他的话,受到广泛市场肯定的大概就没有了。 讲白一点,就是布袋戏国语口白这一块,在训练系统上是完全空白的,就算黄文择大概也不知道国语布袋戏怎麼配音,因为他自己国语都不是很标准,有点台湾国语(带有闽南语发音的国语),更不要说腔调,也不太可能短时间研发出国语的、适合布袋戏的、符合市场接受的整个训练方式(拿闽南语训练的方式来训练国语也可以试啦....只是要是失败了....咳咳,几年苦练就白瞎了)。 再怎麼看,黄文择退休之后的顶尖口白空窗期大概是可以预见的,从这个角度来说,用国语口白来强化另一种程度上的市场需求,从弥补不足的角度也是必要的。 大陆也有比较专业的国语配音,我听过的就是网上一些视频还有一些游戏的配音,但说实在只是在一个及格线上跨不跨过的差别,很难说可以直探布袋戏配音里面的节奏与韵致,而且闽南语的发音本身就比国语要复杂,其中细腻的变化性也是短时间内难以取代的。网上大家在讨论,基本上只是顺不顺耳的差别而已,但一个文化产业如果只是这种水平的专业投入,路是走不广的,更不要说与日本动漫竞争。(泼冷水的就免了,黄家就是有这个志气,当初在拍圣石的时候就往日本进军过,成不成功一回事,人家起码愿意去拼搏,且还在拼搏。) 此外很多人对闽南语有种误解,觉得它只是中国N种方言当中的一种而已,但其实闽南语是目前所有的语言当中最接近古汉语发音的一种,很多诗词用国语没押韵的,用闽南语一读就押韵了(虽然也没有到全部,但比国语要多得多)。在台湾,因为绿营政权去中国化的成功,要是宣称闽南语是最接近古汉语发音,大概逃不了被政治化抨击的命运,但个人觉得在大陆应该可以这样宣传的:它虽不是国语发音,但它是「最接近中国古人发音的发音」。 至於很多人说闽南语原汁原味,我反而觉得这不很重要。黄家从金光开始,到霹雳,本就是一路颠覆传统而来,正邪难分、超大人偶、电脑动画、偶像体系、耽美元素.....原汁原味的忠孝节义+小人偶布袋戏到了霹雳早就所剩无几了(有传言风格的剧变也是黄俊雄和黄强华黄文择三父子后来意见不合分开制作的主因之一)。 当然,很多人说发音是多大多大的障碍,其实大家看美剧与日本动画有多少人喜欢听国语呢?孩童时期可能比较多,青年之后还是会想听原音,甚至很多人也是一听就听原音,其实日本动漫市场比布袋戏目前就大太多了,具体到布袋戏上却很多人反而想听国语,个人觉得诚然霹雳的行销方式也存在讨论的空间,然而消费者则是心态上对於方言的「俚俗性」有心理优越,先天认为方言是小众的,甚或难登大雅之堂的。 这种心态在台湾也很普遍,讲国语的就好像比较高尚与正统,闽南语的就比较俚俗(当然选举的时候例外),这其实是认知上的心理差异,并不是纯粹的客观事实。而且布袋戏本身发音和一般口语的闽南语也有相当差异,更加讲究它的腔调韵致与文雅,节奏也较慢,更要接近古人说话许多。(台湾民间或学界也有推广闽南语读法的教授学者,听起来确实比口语的闽南语悦耳而优雅。) 实际上我看到的另外很多人最初难以接受,并不是因为闽南语发音,而是女声和童声的问题(这个问题个人认为也是黄文择的口白吃香所在,他的女声和童声初听便比较容易让人勉强接受,降低不适应门槛;但降低了还是门槛,这也是事实),所以这个我认为其实是不妨改革,从这一点实现从小众到大众的跨越的基础,应有其必要。 当然现实上还是会需要相对具有可听性的国语版,毕竟短期内在大方向上,中国人做的东西讲普通话,这是市场直观上的现实。只是看来这条路目前还比较遥远,台式国语比大陆的普通话腔调更平、变化性更少,找台湾配音个人认为是很糟糕的选择,而且台湾配音训练环境本就很差,人才零落,所有的卡通都那几个声音,还顺便配韩剧咧......还不如找大陆先天讲话就有韵致点的配音员来配,所谓后天不足,拿先天来弥补。 但无论如何,即使国语版相对完善了,用闽南语读口白还是有其绝对价值存在,无论在与时代背景的契合度或者腔调韵致的变化性,普通话总体不如闽南语还是事实,这是语系的先天差距,个人认为不是说找到多好的配音员就应该或可以被取代的。当然,这些是国语版被接受之后的事了.......现在的饼还是太小了。 不小心写太长了,不知道有几个人会看啊.....三个?五个?....反正就写好玩的,不专业,有错就错了吧,只求纠正时不要打脸打得太疼.....=口=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