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ttfc ttttfc
关注数: 22 粉丝数: 684 发帖数: 12,602 关注贴吧数: 30
【炫音世界】新闻绝版,志炫正传 前半歌手生涯超级大总汇[中] 先来个上部连结http://tieba.baidu.com/p/2260166900 强烈建议没有看过上部的尽可能先看上部吧! 如果第一次看到本系列帖,请注意到这里所有的资料都来自伟大的台湾早期歌迷的收集制作,放在「林志炫网路歌友会」当中(Terry fans club,简称tfc) 能翻墙的话,也可以自己去逛逛啦~ 网址: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tacocity.com.tw%2Ftfc&urlrefer=0d43703f867d18029476920acb325e95 由於资料非常庞大,我会将本系列分成三部分来传: 上部: 报媒新闻 / 访 谈/ 集 录---最广角,最全面的体会志炫生活中的一切大小事儿,如炫亲临 中部: 电视杂志 广 播音 乐访谈/网聊/乐评录 ---更加深入,更加内在,更多理念,更多灵魂! 下部: tfc电 子报47全 篇---精华中的精华,超资深歌迷们的心血结晶,相当於连续四十七集的林志炫杂志精选,一次看到爽! --------------------- 中部观影建议: 唯一的建议就是先看完上部吧~上部是外在环境观看志炫的视角,而中部主要是志炫本人的谈话纪录,先有上部大环境的概念,再来看中部就容易理解得多罗! 欢迎大家多多在楼中楼讨论喔~上部传完至今,平均每一楼不到三个回复啊,唉,心痛。有回复,未来阅读的朋友们也会有更多趣味啊~ 最后还是那一句话,传完之前请勿插楼,插楼者删~
【炫音世界】新闻绝版,志炫正传 前半歌手生涯超级大总汇-(上) 应吧友们疯狂热烈的要求,我就把这些 已经绝版的资料放进贴吧啦! 所谓 绝版,就是网上基本已经搜不到的。 既然搜不到,那麼你们要问了,天天你又是哪里搞来的呢?其实台湾从前就有一个志炫歌迷创立的网站:林志炫网路歌友会(Terry fans club,简称tfc),那时网络条件比较简陋,但老歌迷们精神意志非常强韧,为志炫做了超级丰富而全面的歌手生涯资料整理。 能翻墙的话,也可以自己去逛逛~ 网址: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tacocity.com.tw%2Ftfc&urlrefer=0d43703f867d18029476920acb325e95 由於资料非常庞大(我这个排版排得啊=口=),我将会分成三部分来传: 上部: 报媒新闻 / 访 谈/ 集 录---最广角,最全面的体会志炫生活中的一切大小事儿,如炫亲临 中部: 电视杂志广 播音 乐访谈/网聊/乐评录---更加深入,更加内在,更多理念,更多灵魂! 下部: tfc电子报47全篇---精华中的精华,超资深歌迷们的心血结晶,相当於连续四十七集的林志炫杂志精选,一次看到爽! ----------------------------------- 上部观影建议: 腾出一段的时间,像看电影一样的看下去吧~你会从报章杂志的字里行间当中体会到志炫这个时候火了,那个时候消沈了,又那个时候渐渐的离开圈子中心了......从而体会每一个阶段当中志炫的心境,志炫的品味,志炫的智慧成长,志炫的能力提升,志炫的自我要求,志炫的待人处事,志炫的亲情,友情,爱情...... 上部也分为三部份,第一是最大量的 台湾区,第二是 大陆区,最后也最少的是 海外区;放置的顺序大致上都是从最旧到最新。 如果看完之后觉得本帖是个好帖,请不要忘记 顶一顶,让更多的朋友可以看见;如果愿意更欢迎将它收藏起来,随时品味~ P.S. 1.应该是因为早期网络设备局限关系,整个优客时期的新闻是没有的,散了吧时期也不多。 2.部分报章的年度是采取台湾规定的纪年算法,另加上1911年,就等於西元年了。 楼主放完之前请勿插楼,谢谢;不过随时欢迎在楼中楼讨论~~
【炫音世界】重现声音的时刻 黄披星/文 来源:长江日报  黄披星/文 黄披星 1973年出生,中学音乐教师。创作以诗歌为主,兼有音乐随笔。·苏醒的音符·   这个时代,会唱歌的人太多;但能把歌唱好听的人并不多。有一些只是唱得新奇而已,甚至也够不上有特点   我对《我是歌手》的兴趣在于能够一次次听到很多久违的歌,老歌新编其实是很有趣又很考验人的一件事。当然,值得重唱的老歌并不多,所以这样的期待很正常。   对林志炫我有着很自然的好感,主要是因为他的声音让人觉得干净。这很难得他很明显是对音乐有着很好的内在认知的。他是属于喜欢唱歌的那种人,而不是仅仅喜欢站在舞台上的那种人。这是有很大差别的,就像“能唱歌”跟“会唱歌”的不同。   这个时代,会唱歌的人太多;但能把歌唱好听的人并不多。有一些只是唱得新奇而已,甚至也够不上有特点。   黄绮珊的演唱多数时刻都很动人,尤其是声音的幅度得到合理运用时。但有时她显得“过”了,表演的部分超过了唱的部分,就会有“过度诠释”的不合理,也就是她没有掌控好音乐,却被声音所迷惑了。   当然,这样的比赛最终考验的是歌手的综合能力,而不仅仅是演唱。特别是对音乐的理解,对自身的理解,以及对于流行音乐的面上的考量,甚至是对一个歌手背后团队实力的考量。这其中小错可以,大错就很难补救了。   周晓鸥代表的摇滚音乐不太受欢迎,其实是因为摇滚音乐本身的听众背景所造成的。很多时候,摇滚音乐本身思想大于音乐,节奏大于旋律,宣泄大于抗辩。而这个舞台,好听才是第一位,作品意义肯定连第二位也排不上(尽管它确实有意义,哪怕只是一种回顾)。在齐秦专场这一期中周晓鸥得第一,实在是因为其他的歌手表现得很一般,说实话,抒情的歌声中似乎很难摆脱齐秦的影子,这对于快歌来说是福气了。   每个舞台有自身的要求和电视传播的因素,但这个节目本身能够对于音乐对于演唱予以这么大的关注,已经使得歌唱本身的面貌正常了不少。这就是意义所在。因而,淘汰谁只是一个噱头。   抛开音乐层次的问题,也不论这是电视行业的哪种策略,可以只关心音乐本身。我隐约觉得这是人们对于好的音乐的渴求,大一点说,是对于一种“真”的渴求:真的声音,真的人的努力,真的性情在其中。这个时代太多的音乐只是一种“呵呵”一笑的存在,只是一种比杂音舒畅一点的存在;能够把人带入一种回顾和展望中的音乐,还能把人带入一种对于音乐重现的期待中,已经足以让人正视这一点点好意了。   “无法想象我们可以用二十年前的方法来写一首现在的诗。”歌也是一样,这是一个有着极高淘汰率的行当,一切都在快速的变化之中;能够重现的声音本来就太少了,即使这个声音有了新的(未必是更好的)面貌再现。但显然,值得再现的声音中必有可贵的东西存在,甚至是某种可以指向恒久的动人的东西存在。那里会有真实的底色。   “好声音”距“好音乐”还有遥远的距离,而在《我是歌手》里,听到好音乐的可能性要大得多,因为它重现了遗失已久的某种细微思绪。我们都是这样,希望在一个陌生城市的街道拐角处,邂逅一个似曾相识的人。“多么痛的礼物,你曾是我的全部。”这里有往昔的秘密在游荡着,所以一再打动我们。   在快餐文化盛行的今天,太多的歌曲只相当于一根冰激凌的效果。当一些歌曲以它曾经的激越进入我们各自的记忆,每一次唤醒都会有人潸然泪下。而唤醒越多的人越适合这个舞台(也包括台下的人),当然,首先他需要唤醒自己。   当弦乐响起时,有多少场景浮现;当歌声响起,有多少面容再现。“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像一阵细雨,洒落我心底,那感觉如此神秘。”愿歌者有心;听者有梦;可以重来。   关于《我是歌手》
【炫音世界】先想清楚,再看清楚,才能做对的事,不做错的事 很多朋友希望我说话,那我就说吧。 一个决策,背后一定有它的原因,意图到一个既定的目的; 当我们对原因不清楚,对效果也还不明白,那我们对於一个决策的正确与否,就无法判断。 就经纪人这次而言,志炫发了微博之后,他们不久后就回应了,这显示两种可能,一个是他们一起决定这个内容,或者这就是他们对微博的跟踪频率。 大家争议的,到了晚上的转发。 但我会思考的是,为什麼他们白天回应了没想到要转发,到了晚上又再做出转发的回复? 是这中间发生了什麼事,还是转发的速度远低於他们的预期? 假设是中间发生了什麼事,他们得到了讯息,但我们资讯不对称的关系不明白,我们只能假定是负面的事,於是他们心理压力更大了。 如果是转发的速度远低於他们预期,那就表示志炫这篇文章的效果低於他们的预期。 但这未必是太坏的消息,因为志炫微博里面本就没有明说希望大家转发,而是希望谣言止於智者。很多智者也就「止」了,就如同吧里最初有些吧友不赞同转发。 但这是没有吃透志炫的微博,如果志炫完全不希望这件事被看见,那就不会发微博,既然发了,那就是消毒作用,潜在意思就是在这条微博给大家看之后,谣言更能停下。 所以潜在意思是希望转发,经纪人们可能发现了这个双方文字解读的误区,所以希望大家转发,那就未必是坏消息,只是修补作用。 至於说经纪人煽动害明星的论点,我认为是因为前阵子种种事件,如今对经纪人的动作有点过度敏感,志炫这条微博内容并没有什麼攻击,也没针对具体事实解释(所以基本不会被解读为慌张、掩饰),只是一个纯粹的坦荡的表态,转发也就转发了,并不会因为经纪人这个动作让其他看到的人有「志炫心虚」的感觉,这是内容决定性质的。 当然无论是上述哪一种可能,现在我们都没有充分的资讯去判断,但两种判断之下的作为是截然不同的,就我个人来说,会持续观望事态发展再做决定。 再则说柏良回复媒体对志炫过去不清楚之类的,那是另一个问题,柏良并不是一直都是志炫的经纪人,那段时间对外的我印象中是「李威德」,柏良说不知道我觉得情有可原(比如以前志炫媒体澄清过的是「没有私生女」,要是媒体特别强调这一点,然后问柏良你确定没有私生「子」吗?那就可能能够诱导出媒体要的答案「过去的事不清楚」;当然事实如何我们不可能知道了),他要是说没有,然后却被媒体报出来有,那就惹大麻烦了;现在说不知道,了解之后再说「绝对没有」再回击媒体「断章取义」,虽然会经历一段群众质疑期,但群众印象最多停留在「经纪人不够称职」,不会把子弹打到志炫身上。 我觉得这本来就是经纪人的作用之一。 就像之前刘谦事件一样,难道真的全是经纪人自作主张?这个谁知道呢,我貌似没看见刘谦换经纪人的新闻。 当然也有可能,就是柏良出包了。但无论如何,我们具备足够的资讯指责吗?就我个人来说,或许继续这样下去会是够的,但目前暂时还是不够充分的。 经纪人也是人,他们确实会犯错。但问题我们也是人,我们也会犯错。为了降低犯错率,我们决策之前应该先弄清来龙去脉,这一点经纪人比起我们在经验上、资讯上有著先天绝对的双重优势,所以我始终认为,如果我们要给他们建议乃至於批评,并非不可以,但需要具有绝对的「铁证」,也就是比经纪人掌握更精确的前因,或者对於后果的负面效益具有极其明确的预见(或证据),否则其实不宜随意的轻举妄动。 因为如今大家已经有过实际案例了,有些记者会在吧里找题材,好吧,那麼贴吧的功能也算存在一种半官方属性了(因为这里的讯息可能成为外界褒贬志炫的观点),我们吧里有可能让志炫获得正面助益,比如黄国伦遭批事件,但反过来一样道理,也可能让志炫在媒体上更被动----无论是抨击经纪人或者志炫,你或许是出自於善意,但可能在提醒记者可以怎麼去抨击而不需负责(因为是粉丝骂的,记者只是「转载」)。 所以我建议吧务们如今应该更主动一点,更敏锐一点,对於自己不肯定的经纪人发表的信息、或者是新闻,推举出几位吧务分工(或寻求吧内吧友担纲),可以尽量在事后尽快做出确认,再以贴吧的民间身份(或在经纪人建议的方针之下)引导吧内的舆论。 就我们自我要求而言,新组成的大型志炫贴吧成员们也需要自我要求言行更加的成熟,不是善意就必然带来善果,在资讯与外界相对弱势、却又承担一定程度媒体关注的两个前提之下,我们应该优先思考发的每一个帖每一句话,千万不要给志炫找麻烦。
感慨*林志炫我是歌手这些日子以来..(慢慢更..小水无技术 这会是一个很随机思考乱入的帖子。 虽然我通常发比较有逻辑顺序的帖,但脑袋里面的实际顺序是这样出来的.... 彷佛如同一场梦。 千万次的期待落空之后,林志炫现在已经是一个每天都有新闻的男人... 刚听说这个节目当然我是木有兴趣的,歌手群对我吸引力不很够。 吸引力这很重要,像我为了刘欢我就愿意看了中国好声音。 刘欢唱的得民心者得天下太强大了,但这样的超级高手居然跑去唱连续剧歌曲!於是我当初以为大陆男歌手都这路子来的,对大陆歌手有段时间特别心向往之。 后来听到的是孙楠的像雾像雨又像风片头片尾曲,心想哇塞果然大陆歌手都是硬底子来的,后来一搜才知道(那时的资讯)刘欢是大陆男歌手一把手,孙楠是二把手,有些失落.....看来强者果然是稀缺物种,举世皆然,或许不是只有台湾奶油歌手当道。 齐秦,说实在听他很多很多很多年了,唱功上其实没感觉有多少变化,当然期待感也就少了,他在我心中最大的作用就是这个节目还是有可能是有点靠谱的,晚节光环啊。 陈明,主要是志炫的关系认识她,北那英南陈明嘛那时候说法,不过那英持续火著,陈明就逐渐消失在媒体的视线,不过她的参与对这节目在我心中的质感期待也是有点加分。 沙宝亮,一直是传说中的唱将。既然是听过的唱将,那我肯定找过他的歌来听,但我肯定没有记住他,可见对他耳缘确实不深。 羽泉,对他们的印象来自於他们刚出道的时候,志炫到对岸去宣传,就有主持人这麼问他的,说内地有个组合.....我当然记不起全文了,反正言下之意就是羽泉就是内地版优客李林,请志炫这个原版大神给个评价。 志炫当然给好评啦!毕竟他们俩都有唱功的。当然对他们的创作我是比较没啥感觉了,这也可能是因为他们在我心中已经打下山寨优客的坏印象,要怪就怪那该死的主持人吧。 很多人很奇怪陈羽凡为啥对志炫特别有基...咳咳,感情,我想可能当初他的定位有点照著志炫为蓝本,他也负责高音部分的嘛,只是创作能力和志炫不太像啊,木有学好啊亲。 无印良品也遇过志炫,我也忘了哪一个了,也是直言不讳说无印的打造也是有照著优客为榜样来的(虽然我实在弄不懂他们和优客哪里像了,身材麼?) 反正优客当初有多红,大概就是这麼红,谁叫你们要解散,那就不要怪我用优客接班人这五个字来骗眼球吧! 但再一个反正,在我浅薄的印象当中,优客之后,再也没有类似的团体了,创作基本无法比肩李骥,唱功与音色也没有人能比肩志炫。 尚雯婕,其实想把她放最后,但她既然最近被淘汰了.咳咳,就说说她。对大陆选秀成果的概念来主要自於张靓颖、李宇春、周笔畅,其他就没太多印象了。对我对这个节目的期待没有什麼帮助。 黄贯中,不认识...。其实一般来说乐团我也只关注主唱啦,我又不懂乐器,哼哈两句骗点外行人的掌声才是我在音乐上为数不多的长处。和尚雯捷一样对我来说观感比较路人。 黄绮珊,知道这名唱将,当然也就听过她的歌,但没有太关注,主要是音色记不起来,其次就是听到的歌也没让我记起来。印象就是流落江湖的人才,唱功不俗。 为了志炫要参加这个节目,我就看了第一期...当然还是基本不重要处快进,毕竟人生苦短嘛,流行歌是我十多年前就放弃关注的一个领域,只留下志炫一个,还有那些已经少见的才子与唱将们,但他们都没来。 当然,作为喜欢唱将的孩纸,第一期看完还是挺爽的,主要补了黄绮珊的其他几期,首先她太强了不听可惜啊!也被我列为志炫的主要对手,重点关注。此外还有补齐秦唱的用心良苦...倒不是想听他唱得多好,这个是因为好奇。 然后那时志炫的参加在炫吧里闹得还满激烈的,当然那个激烈和今日炫吧还是差很多的,现在的炫吧有点像大型吧了,有看不爽的也很敢喷,以前大家基本挺和谐的,就是赞成和反对派,反正意见不同在那时的炫吧就是很激烈的景观了。
【欢乐帖】沈梦辰心碎记 沈梦辰这段日子以来一直长时间面对著传说中的天籁情歌王子,久了也不免偶然在他那湛然的双眸下隐约的心跳加速,当他不经意的哼起曲子陶醉其中的时候,沈梦辰甚至会陷入一种莫名的恍惚,彷佛幸福两个字,来得竟是如此简单。 是日,沈梦辰的父母亲知晓她近日工作辛苦,特意在单位请了假,来给她探班,顺道也带点儿家乡特产过来要送给林志炫,因为他出色的表现,在短时间之内沈梦辰的知名度有了不小的提高。 本来沈梦辰觉得自己应该要很雀跃的。 然而她现在心情却特别紧张..... 爸妈就要志炫哥相见,为什麼她心中有一种别样的感受?她知道自己不应该有,可是有些感受一旦萌芽,就已注定无法说放就放,她默默的望了一眼还在哼著歌,那个没心没肺的人儿啊,唉。 接完手机,她悄悄的推开休息室的门去迎父母,并没有打扰到仍沈浸在音乐当中的志炫。 当门再度推开,她的背后已经多了一对壮年夫妇。志炫也注意到了,连忙起身来迎接。 就当沈梦辰努力放下复杂的思绪,准备要把父母郑重介绍给志炫的刹那.... 沈父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猛跨一步,大力的握起志炫的手,豪迈的笑:志炫兄,我们夫妻俩可也是听你的歌长大成熟的啊,辰辰还不会说话那会儿我还拿您的歌给她当摇篮曲呢..... 沈母也抛下沈梦辰,在一旁望著志炫咯咯的笑著道:是啊是啊,那时我们单位的女孩儿都特别喜欢你..... 沈梦辰望著眼前的情景此刻,不知怎麼著,深深的感觉到胸口里边有什麼东西,突然碎了..... -------------- 以上故事内容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神迹..... 唉,本想写个小短篇的...对不起了各位....
【转自天涯音乐天地斑竹半山】林志炫的高度不是黄绮珊比得了的! (楼主:非吵架帖,话不是我讲的,我也不太认同黄绮珊在文章里的定位,但毕竟算一种时评,还是发吧) 作者:半山(乐评人,音乐天地2012年度十大人物) “我是歌手”这档节目不错,虽然对歌手苛刻了一些,但是这是歌手实力一次完整展示,是骡子是马溜溜才知道。   直奔主题吧,黄绮珊被拔高了,她的高音不见得有多么特别,女唱高音不难找,但是找低音就得费劲。现场有人十分煽情地管黄绮珊叫“黄妈妈”或者别的什么称谓,似乎都有点离谱,一个歌手你热爱他的话,应该是一种内心的感动,真正被感动的人是不会莫名其妙的熔铸在现场的气氛中的,他有自己的判断和内心的涌动,甚至,他端坐在那里,和歌手之间保持着一种距离,一旦逾越这个距离,反而变成了一种煽情。   煽情一直是湖南卫视博取收视率的伎俩,一档节目煽情在目前是必须的,不过过度了一点就适得其反。湖南卫视要是能够含蓄一点煽情,也许效果要好得多。它非得将一个歌手唱歌弄得跟双军对垒似的,就完全没这个必要了。   黄绮珊能不能唱低音,唱高音固然是显示歌手实力的一种方式,但不是唯一方式,前面有朋友对这种只看重歌手高音的演绎方式深恶痛绝,我认为那位朋友的看法是对的。   林志炫完全有实力来华丽地卖弄他的高音,这里补充一点,男声中的高音比女声高音要可贵,这不是重男轻女的问题,而是从声带结构上来看,女性天生音域就要高。但是林志炫很懂得收放自如,假如一味高音,单技巧而论,他绝不是黄绮珊这样喜欢显摆高音的歌手可以比较的。黄绮珊今天那首《回来》后面的几声“回来”!我个人觉得并没有多惊艳,那种高音在目前乐坛也不难找,这种直来直去的高音方式缺少一种迂回婉转,总让人觉得除了气势大之外,缺点什么,但是在这档需要的就是人气与喝彩的节目中,黄绮珊这种方式就讨巧得多。   林志炫的《不知所措》《散了吧》《没离开过》,体现出一个歌手对各种技巧的轻车熟路,这么说还不够,他已将这些技巧与歌曲混为一体,技巧融汇在音乐之中,所以不管是高中低音,林志炫的技巧都能将它驾驭得恰到好处,而这个,是喜欢煽情地黄绮珊之流远远不能比的,换言之,林志炫的高度是有些浮在表面的黄绮珊之流高不可攀的。 --------------------- 楼主个人意见: 原作者说他有学过唱歌,我是没有,就是凭自己累积的一点看法说说。 黄绮珊的高音我以为还是极有威力与迫力的...她在我感觉上最大的缺点还是音色不够讨市场喜欢。很多人说她的哭腔太重唱法煽情,我觉得可能有点过於苛刻,因为她不像林志炫这样嗓子天生就颇具美感的歌手(所以才会被他的老师「相中」吧),她主要是走技术流,本身天生音色辨识度优势不高,早期音频的主要特色我感觉还是来自於强大的唱功,但一般听众能辨识的唱功有一定界限,再上去还是要靠音色与表演的辨识度,结果到了四十多岁还是鲜为人知,如今有了难得的舞台,在情感投放方面做一种加强渲染我觉得很合理,策略很正确,塑造出了一种独特的辨识度,尽管还是不那麼讨喜,但至少先做到很容易认得,而且透过这样的方式也在节目中成功站稳了脚跟,感动了许多现场听众的同时,也成为了中国一个具有标志的声音,此后的路肯定已经拓宽,之后也才因而有很长时间可以让更多人认识她的细腻与层次。 就付出的程度而言,虽然林志炫已经是很坎坷的歌手了,但黄绮珊应该要算坎坷程度上的同路人甚至前辈,单就同是不走运已年老的实力派歌手而言,粉丝其实相煎何太急...网上很多无助於歌手的对掐对黑真的希望可以消停些,至少当大家看到他们出生的年份,想起而今保持的演唱水平,自问在人生路上做不到这种程度的所有人,我以为都应给予一点起码的尊敬。
【我在想】关於新单曲...不知道会不会变新歌+精选? 新单曲,三国题材,那就是一首歌。 但意外的(乱入)情况是,没离开过大火了,单曲发行时不顺便加入这一首,那应该不太科学。 第一季据说到12集,也就是说志炫最多可以唱8首。 如果说志炫都唱曾经翻唱过的歌(目前也都是这麼选歌的,包括曾被换过的哭砂...) 那就等於说最多有九首有卖点的歌(新歌本身就是卖点)。 可能再搭一两首爱不留、I Surrender、浮夸之类的旧歌(因为烟花易冷还是可能步菊花台的后尘...), 那麼志炫不用重新录歌(增加太多成本),就可以发一个新歌+翻唱精选辑。 以志炫现在的热度,单曲可能会卖,但如果搭没离开过(和后面可能还会受到关注的数首歌不等),理论上应该会更好卖....还能在我歌之后维持媒体的热度。 虽然站在自私的立场,等於又要花更多钱买不少重复的歌..但长远来说,能卖更多的钱,真正的下一张「全新专辑」来得也快,而且也还能参加金曲奖(虽然他不说,我想他还是某种程度上在意的,他都不知道提几次自己没得奖了)....志炫年纪说实在也在一个尴尬的位置,最近几次上节目状态不好的居然要比好的多,这让人颇为担心;要是结婚生炫娃之后...... 当然,要达到这麼个最高目的,我歌就不能纯粹唱开心的,不被淘汰就变得相当重要了。 欢迎大家讨论...但这几天感觉颇为疲惫=口=(新年以来练拳比较懈怠...要补补).....发帖主要是提个头,就不一定回覆大家了。当然或许志炫的团队也可能正在评估这麼做的可型性,又或者往这个目标努力当中,无论如何,炫吧近来多了很多的人才与吧友,也不妨说说想法,新歌也好,参赛策略也好....或许不经意之间就帮上了忙呢?
【大胆预测】林志炫我歌结束后的十大动向!! 1.【没离开过(大字)的青春(粉红色),志情稚(萌体字)炫】林志炫(三点不露)写真书--目标群众25-55岁男女新旧粉 2.林志炫的抗老宝典--目标群众25-35岁男女 3.林志炫养生十法--目标群众35-55岁男女 4.以年龄为噱头,全球华人区47场演唱会【至炫传说】开跑(小道:林志炫家族印刷厂因应林志炫长假,不得重新不招聘管理人员,林志炫幽默称:也算台湾创造就业人口) 5.2014年春晚预定,天籁下的刘谦,魔幻中的志炫 6.林志炫2013年单曲【三国??】火爆全球,获得华语乐坛年度最受欢迎男歌手、最佳男歌手双料大奖,媒体称迟来的荣耀,林志炫面对媒体幽默称:最近很多人说我现在比二十年前好看,原来就是为了今天。 7.张艺谋大导新片当中有一男歌手角色,据传已锁定林志炫,积极秘密洽谈中,林志炫经纪人对此不回应,但也并未否定这个传闻。 8.林志炫47场演唱会【至炫传说】结束之后,自认体力透支,宣布2014年将不会有任何演唱会,不过年初就将会有新歌+精选大碟问世,以飨歌迷朋友的支持。 9.据传林志炫新专辑已在筹备中,最快将在2014年秋天与大家见面,林志炫笑言:希望手上有好歌的朋友都寄过来。(小编:据说林志炫做专辑拖功了得,上市恐怕要等到2015年暑假了) 10.老来俏巨星林志炫不仅演艺生涯后势看涨,据说桃花也终於开了!据传林志炫在台低调密婚,媒体争睹1.5米五十年看不腻的「炫嫂」,场面热络喜庆...
【转型之作】林志炫黑五大养成流程 本公子如此欢乐的人,虽然在某吧因缘际会发了一个比较没有笑容的帖,但绝不能因此被定型,所以在被定型之前吾要先转型(逻辑看不懂?这就是我转型成功之处了嘛亲)。 转型之作一般都很重要,所以一般都很花心思写,但我这篇不必,因为在去年大半志炫不红的日子我天天(名词)天天都在林志炫全吧搜索,虽然现在满世界都是林志炫果断搜不动了(别笑你肯定也有份),但战斗力还处在巅峰呢。 好咧来发正文。 因应吧里新人多,有时很难理解一些网上黑林的言论,甚至难辨真伪,但总要存真去伪,可我又没有专业能力帮大家存真去伪...咳咳,总之让天天我来解释一下林黑的养成流程,从犯罪动机开始分析嘛,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报警~ 林志炫黑五大养成流程: 1.林志炫翻唱自己粉的歌手--->看到网上认为林唱得好的那部分言论瞬间产生了巨不爽--->化身成黑=这是见不得别人和自己感受不同的黑,通常是直黑林感情不如原唱云云(是的因为他粉嘛当然随便听原唱都是感情),好一点的就前缀一句「虽然林唱功好,但」。 2.看到康熙来了对林的塑造--->觉得他自以为是就算了又话唠--->化身成黑=这是孤陋寡闻又偏听偏信(一个低俗节目)的黑,通常是直黑这个人性格差惹人厌(是的,林十几年随和敬业谦虚无架子的口碑都不入法眼,康熙制作=真理),好一点的就前缀一句「虽然林很会唱,但」。 3.看到高音吧(蔓延出)对林的羞辱--->觉得他高音不是真音所以很弱--->但是网上又充斥他很强的说法--->挺身而出主持正义(化身成黑)=这是不专业又搞不清楚状况的黑(好吧我没资格黑这些黑因为我也不专业,无奈专业人士对林一贯众口称赞,摊手),好一点的就前缀一句「大仙虽然b2以下无敌,但」。 4.看到网上有人说林虽很强但唱歌没感情--->深怕别人听出来自己却没听出那不是弱爆了吗--->急忙找几首歌囫囵一听--->「果然」没有声嘶力竭歇斯底里哭腔捶胸顿足表情又不会演--->化身成黑=这是容易先入为主,同时心理比较脆弱无主见的黑,为了遮掩自己心理脆弱通常话讲得特别黑,好一点的...呃,就话说得不那麼黑然后「坚决断言」「自己怎麼听都听不出感情」。 5.看到网上某些利用林的唱功刷自己存在感的人士说林完爆秒杀自己粉或纯欣赏的歌手--->看不过眼争论了起来--->无论输赢反正产生了不爽--->尼玛要是没有林志炫劳资就不会不爽--->化身林黑=这是颇为普遍的心理形成因素很复杂的黑,没有办法认知他的不爽和林毛关系没有,从此看到林粉就忍不住上前喷两句,好一点的会百度一些林的负面消息做前缀以伪装客观。 6.当然,必须言明,绝对不是所有不喜欢林志炫的人都是黑,林志炫又不是人民币(新台币/美金...),喜欢不喜欢一个歌手乃至於一个人都是很正常的,但不喜欢的养成过程太过玄幻的搞笑的无语的喷饭的,不免被人纪录在案,没事拿出来开怀娱乐一下呵呵。 END... 吧内本就很多专业在身的大神,现在又更多了,继续发没有笑容的文章本公子木有优势啊,以后多走娱乐路线,不求比得上加美,只求比加美还加美,掰掰~天天时间,请下期再会..(要是木有下期,那我在吧里还有粉多上期嘛,虽然欢乐的不多还是可以看看...)
【我印象所及最深入的访谈】林志炫:我是个自私的歌手 虽然不是新的,但到了某林的岁数和成熟度,其实应该也不会几年过去就来个大翻转...谈得比一般的访问要深,留给他的空间也挺大,很多生活与心态的细节都是我第一次听到的,感觉还满立体,小力推荐给除了音乐之外也想多了解他这个人与他做音乐的角度态度的朋友。 ----------------------------------- 林志炫的心里话: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歌手,不是明星。   ——我所谓的凡人的生活就是另外一个身份:印刷厂的业务经理。   ——我只为自己做唱片,我只挑自己喜欢的歌,我有感觉的歌,我爱的歌,这个出发点很自私。   ——我做唱片的过程,不但自私,而且笨。   ——我爸其实也很担心我,我只要一做唱片,他就会去关心我存款的数字。基本上就像是坐云宵飞车,往上爬的速度慢,往下直接一滑到底。   ——我觉得一辈子一个歌手求两件事。一个是好歌,一个是知音。   ——我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我只要跳到音乐里面,就会太忘我。可能会忘记某人的生日,忘记打电话给谁,甚至於提前跟别人约好的事情也会忘记。   ——我到现在一直觉得自己幸福到不行。   ——有兴趣要成为第二个林志炫的朋友其实可以练,真的,这十四首歌练起来之后,我可能就要开始规划我的退休生涯了。国际在线娱乐报道: 从1991年优客李林时代的《认错》、《黄丝带》、《出嫁》,96年单飞后的《单身情歌》、《蒙娜丽莎的眼泪》,再到现在独立制片的《擦身而过》、《原声之旅》,台湾著名歌手、实力唱匠林志炫在华语歌坛已经走过了15个年头。近日,林志炫带著自己的最新专辑《原声之旅》做客INet Radio国际在线网络电台,讲述了自己与音乐结伴旅行的心路历程。   除歌手外的凡人身份——印刷厂的业务经理   出道至今,林志炫始终认为自己不是明星,只是一个歌手。在接受主持人采访时,林志炫说,自己除了歌手这个身份外,还有一个所谓的凡人身份——印刷厂的业务经理,“ 印刷厂的老板是我爸,我只是那个永远不会被解聘的职工”。   林志炫说,通常中午12点之前不会有通告,所以大部分艺人一般都不会在12点之前起床,而自己正好可以巧妙的利用早上8点到12点之间的这段时间来做印刷厂的工作,12点之后再做歌手的工作,“虽然辛苦一点,但是收获蛮大的。”   自信满满——不做三个月歌手 不受排行榜影响   因为自己十分注重唱片的品质,所以每次制作唱片时,林志炫都会进行很大的投入。“自己一做唱片,老爸就会关心我存款的数字,就像坐云霄飞车,往上爬的速度慢,往下直接一滑到底。存款数字三个月之内就会往下滑,滑到他胆战心惊,而差不多直到6个月或者1年,我的存款才会慢慢回到原来的水平。”   在林志炫看来,自己的歌曲基本上属於长卖型,不是三个月就能看出来的,不像有的歌手的歌曲只能卖三个月。“所以排行榜的东西不太能影响到我做音乐的看法。”   执著自我——我只为自己做唱片   在谈到唱片制作时,林志炫认为自己非常自私。“我只为自己做唱片,我只挑自己喜欢的歌,我有感觉的歌,我爱的歌,让我感动的歌,我才要唱,这个出发点很自私。基本上很少考虑到喜欢我的人要听什麼歌,自私到底。”   虽然林志炫称自己制作唱片时不为歌迷考虑,但其实内心是很看重歌迷对自己音乐的喜欢。“我觉得一个歌手这一辈子求两件事,一个是好歌,一个是知音,知音真的难寻。 ”不过,林志炫也是一个很挑剔的歌手,他觉得“知音”和fans还是有区别的,知音是真正懂自己音乐的人,会用心听自己的音乐,“比如我在官方网站上常常会收到他们寄来的心里话,有的时候哪些歌给他们什麼样的的感动,有的时候是讨论我的哪首歌的哪个地方用到了什麼技巧,而那些说我很帅的话都是骗人的,我从来不信。”(记 熊瑛)
【赛前分析】.....也欢迎大家说说自己听的角度 好声音让我大失所望之后,我是歌手原本觉得是很普通的节目就没关注,后来大火了之后一看,才发现原来是把歌手的尊严拿来当看点=口=...难怪了。 要做到「我是歌手」的标题,听审观众理论上就应该背对舞台,人手一张歌词表,避免舞台和对歌的熟悉度影响效果;一首歌知不知道歌词对听觉上效果是肯定不同的,不知道歌词的话听众大脑要多花一部份能量去辨识歌词,专注度就会有所降低,感性面也会受到一定影响(脑科学上就是如此,不是我乱掰的),我觉得这才是大牌与小牌最大的差别,网上很多说听众喜欢投大牌,我觉得问题可能有部分是出在这里---大牌除了印象分,其歌词流传度也是更广的。 当然,节目没有那麼做,所以这个节目与其说是「我是歌手」,不如说是「我是歌星」;与其说是音乐节目,其实同时还是一个舞台表演节目,得分策略也算清晰了,煽情一点的歌,旋律性或节奏性强一点的歌,传唱度高一点的歌(或者速度较慢、歌词较简单。不过前者有煽情度的风险,后者有旋律性的难度),或者特别能体现唱功的歌,我认为以上能够同时做到的越多,分数较容易提升。至於大牌加分的效应,我觉得会随著社会关注度与舆论而递减,黄绮珊新闻效应也应该会存在一段时间的,也可能会彼此抵销一部份。 从以上分析来说,林志炫的优势不是特别明显,首先他传唱度高的歌太少,而且最火的那首他是不愿唱的,这个大家都知道,蒙娜丽莎的熟悉度也还行,但本身不适合舞台表演。没离开过知道的人大概不是太多(我常常看到有人「如获至宝」的拿这首歌出来分享...所以=口=),歌词路子也比较偏门,估计现场听得懂的不多,特别是年纪较大的听众。不过这个部分是有个保险在的,因为电视播出是有歌词的,听觉上肯定会有所提升,若能撑过这一轮,下一轮的印象分可能会好一些。 再就是煽情的歌也少,当然,林志炫本身没法唱煽情的歌,因为他就不是一个煽情的人,他也演不出煽情的表情与动作,这是没有办法的。对比某些表演功力深厚的选手,视觉上肯定是要吃点亏了。 旋律性的部分,林志炫自己的歌水平中等,听久不错但初听之下群众感染力强势的不多,可能要借助那些翻唱的歌曲,好在这部份倒挺多,弹药库还是有的。 唱功的部分,算是特别能体现其优势的了,网上很多黑,但实际上绝大多数听众不会上贴吧看那些人黑人的,什麼林志炫高音是假音不够真所以很弱之类的笑话,我觉得体现在这种特别火的电视节目上是不需要太担心的,大多数听众还是听声音的表现力滴。我是歌手毕竟还是打著唱歌的招牌,唱功本身不加分反而扣分....那是某些持特有听觉或认知偏见的言论哗众搏存在感时候才成立的。 最后就是...他其实算不上大牌,可又不能算小牌,於是他没有大牌印象分,也不会有黄绮珊效应分,而且他唱得好普遍会觉得是应该的,若没有比想像中好(即使唱得还行)那很可能就没票了。 综上所述,形势比较险峻,因此吧里对参加这节目之所以褒贬两极化也是可以理解的。当然,林志炫不会拒绝这类评比也是有前例可循,当初艺能歌喉战在台湾的骂声比我是歌手多了十倍,林志炫一样去了,还去了不止一次。为了能唱点歌,康熙这种损人为根基的节目也上了N次,他从原本诸多业内外朋友与媒体笔下、口中那些亲和有礼的朴实形象,经康熙洗礼,一夜之间被塑造成了一名自大的话唠,且广为流传。 或许他毕竟是一个很自信的歌手,站上一个能让很多听众听到自己声音的舞台,无论如何也是一种肯定,而把握住这种机会,亦可认为是一个歌手的天职。 至於很多台面下的是是非非,或许他早已不在意了吧。 他应不会是另一个黄绮珊,因为他比黄绮珊知名度还是高上一段,而且是曾经红过的,这两点注定了他的新闻价值没有那麼高,反差不够大嘛,成绩好是理所当然,成绩不好....就不用特别给版面了;除非是挖出什麼特别的故事... 但林志炫的唱功肯定是能征服不少人的,在我是歌手吧也一直是呼声相当高的...我不知道他还有多少次能被这麼多人关注的机会,可能越来越多,但可能再也没有,所以我还是希望这一次他就能做到让自己满意吧。 以上都是个人意见,如有疏漏请轻喷=口=......
【转载】霹雳3D偶戏电影《奇人密码:古罗布之谜》2014暑假上映 千呼万唤始出来的霹雳第一部3D戏偶动漫电影《奇人密码:古罗布之谜》,目前正在虎尾拍摄制作中,确定在2014年暑假档期上映,以飨华人戏迷,更打算进军国际市场。  尽管霹雳布袋戏多年来已塑造出素还真、叶小钗等经典角色,但这次的大银幕作品保证人物与剧情皆为全新创作:故事背景设定在汉朝,揉合西域楼兰传说,拟以史诗格局加上3D电影技术呈现奇幻武侠世界,可望为偶戏发展再创里程碑。  其实透过3D立体动画技术制作布袋戏影片,对霹雳来说已经不是新鲜事,2011年起霹雳於宜兰传统艺术中心设置3D立体体验剧场,结合操偶武打动作与数位艺术投影科技,将布袋戏中的光、艺、动、声等元素进一步演绎出虚实交错的视觉体验。  除了在电影上下功夫,霹雳正筹备年底登场的大型展览。大霹雳国际整合行销总经理邱正生表示,届时将展出历年来累积的200尊生、旦、净、末、丑戏偶,从服装、造型、兵器到电影布景,民众除了可以认识布袋戏从野台到电视台,甚至发展到电影版的演变,也能体会霹雳试图构筑出的侠情江湖。这是霹雳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特展,正是为日后典藏珍贵布袋戏文化的博物馆与主题乐园铺路。 ------------ 博物馆..主题乐园...
【优客的土壤】台湾民歌30年--- 民歌嘉年华•永远的未央歌 优客当红的时候,我最常听的是民歌。 优客解散之时,是流行歌曲日正当中。 我常有一种感觉,优客是民歌时期的最后一抹亮色,志炫清新的音色与李骥轻都会风格的词曲当中,就像是民歌的校园情怀最初走入世俗,带著几许好奇与不适应,几许轻狂与憧憬,带著80年代尚存的中国人式大意志和台湾那时社会上朴素而容易满足的小风情,走向一个渐趋繁荣多变而交错著现实无奈当中的那些青涩与奋发。 那些人有些还健在,有些已离开,但依然还和台湾的音乐有著千丝万缕的关系,其中就包括如今的志炫。 从他们身上,我觉得我又多了解了志炫一点,或许不是很大的一点,却是很核心的一点。 从那种朴素的舞台表演,简单的服装,邻家友人的语气,不耀眼而真实,不浮夸而有生命力的声音,为了自己曾有的小小的成就而彼此认同与满足........ 就印象所及列表如下:(姓名/和志炫有关系的部分) 韩贤光、林庭逸、陈昭宏(制作专辑的老班底) 李泰祥、齐豫(欢颜、你是我所有的回忆) 李宗盛(飞、诱惑的街、爱不留) 张弘毅(毅从来不肯对你说、追寻) 邰肇玫(心痛的感觉) 郑华娟(蒙娜丽莎的眼泪、你是我前世的知己) 童安格(爱情终究是一场难圆的梦) 周治平(玫瑰花瓣的信笺、那一场风花雪月的事) 殷正洋(早年常被同时提起,志炫同台时送前辈原声之旅,前辈称如获至宝) 蔡琴(和齐豫、林志炫并称台湾最美三把嗓) 潘越云(飞、野百合也有春天) 施孝荣(温柔的拒绝) 许景淳(合作音乐剧西贡小姐、林志炫学生时代偶像) 郑怡(小雨来得正是时候) 黄韵玲(喜欢你现在的样子、三个人的晚餐) 南方二重唱(不告而别) 包美圣(捉泥鳅、兰花草) 萧煌奇(阿嬷的话等) 万芳(貌似听希望在唱歌的常客,和志炫同天生...咳咳) (记忆能力有限,疏漏处请包涵..) 或许民歌的简朴已被打上了陈旧的印记,在华人年轻听众的耳朵中已经远远跟不上西洋、东洋甚至韩式音乐的光鲜亮丽与效果,但我始终以为这是最纯粹的华人音乐,是最没有功利气味的中国人流行歌曲。 她不似民族乐有深厚的文史功底,不似西洋乐有强大的趋势利导,她很年轻却已被认为陈旧,她尚未茁壮但已经夭折----当年我曾为听闻对岸同胞也听著民歌而倍感欢欣,如今我只见许多大陆的年轻朋友对香港的老辈音乐人如数家珍。 所以当他们依然简单地为了彼此的重聚而落泪而跳舞,我发了这个帖。 他们确实已经不再唱得那样好。 只为他们确实还保有当年的神情........
给楚汉传奇新观众的前二十集观剧建议 这个观剧建议建立在个人认为正常的故事结构角度。 我个人几乎不会按照正常的速度看戏,美剧基本转2倍,电影基本1.6倍,布袋戏基本2.5倍...总之会有意识的掌控单位时间的情节密度与节奏感来观影,省时间也比较过瘾。 楚汉传奇至少前二十集不建议看电视直播,因为其结构的不正常导致节奏的紊乱,拼装感很重,张力不连贯。 首先,刘邦线完全可以看,结构完整,人设清晰,废话不多,冲突设计情节都有明确安排,质量不能说顶尖,但也在水准之上,史观和一般的刘邦印象有一定差异,较注重於塑造刘邦的领导魅力与手腕,有新意也导致其争议,但亦较有可看性。据说这部剧的前身就是刘邦传,应可以相信。 可看性:90% 项羽线在与刘邦线重合之前,可以五秒快进,基本没有太多重点,只是大量铺陈,其中冲突设计偏平淡,感情戏也平淡,人设偏向脸谱化,情节也稀松寻常,并没有似刘邦一般打算重新塑造项羽印象的意图,史观也中规中矩,所以都是大概知道他们在做什麼就行,并不会影响故事理解,也可以加快观剧节奏。据说这项羽线许多的问题是剧组二次创作所致;不过前期亮点就算给集中起来,也相较刘邦线仍感平庸不少。 可看性:60% 秦朝线除了特别有剧情的的将领们大概在干什麼事之外,其他大可以省略。其实导演说秦朝部分也有必要提及,这个是合理的,毕竟要为楚汉的造反做出好的情绪背景;但是剧中居然开始大搞枝叶角色的人设,甚至还有大篇突兀的感情戏、平庸无奇的宫斗,以不可思议幅度的挥霍掉全戏的张力与节奏感。个人以为秦王、李斯、赵高、胡亥、晨曦公主等角色都是成功的让大家记住他们,却也成功的让大家不知道他们放在「楚汉传奇」这个剧名的定位究竟何在。 可看性:10% 战场戏确实是大场面,这个就看各人喜好了,有些画面有点儿童不宜,可看性浮动。我个人的感觉是场面宏大,确实不多见,也拍出了血腥气与战场上的残酷与热血。缺点是拍摄角度略显呆板,且有时实在看不出胜负的关键就打完了,须得看后面人物的对话才知道究竟是胜或者败---那麼这战争戏存在的必要性呢?这是比较怪的一点。 可看性:40-70% 按照如上的分配看剧时间,楚汉传奇还是很可一看的。若是按照电视直播那样看,估计是比较需要耐性这项美德的,而且处在意识特别清醒的状态....
〈网球〉防守比攻击更重要? Federer:让球场更快 记:赖意文 未能在ATP年终8强赛完成3连霸的Roger Federer认为,速度较快的球场可以让攻守更为均衡,有助於让球员学习不同的打球风格,避免网球选手同质性过高的情况出现。现今的网球比赛,在底线20次以上来回抽球司空见惯,也让比赛时间拉长。 会出现这样的情况,Federer认为原因是缓慢的球场与球,加上球员练出更好的体能。而在这样的比赛中,防守型的球员更为有利。改善的方法?Federer认为:「让球场快一点就好了,这样就比较难防守,那麼进攻的风格就会更重要,只有这一类慢速的球场才能让我们像现在这样防守。我认为这样还是很刺激,但你不想要在打了15个很棒的球之后,到最后却因为失误决定结果。快一点的球场会有帮助,这也可以帮助球员学习不同的打球风格,让他们知道上网也是好事而不是坏事。」 Federer也认为,包括美国公开赛、澳洲公开赛以及许多1000积分名人赛等级的赛事,都在硬地球场举行,有让球员风格过於同质化的危险:「我认为多一点差异会是好事,有一些很慢的球场,有一些很快的球场,而不是试著要让每个球场都变得一样,这样有点像是在保护排名在前面的球员,因为那样让他们有较高的机会进入4强,但这应该是我们的目标吗?我不确定。」
【伤情】膝伤有好转 Nadal不预设复出日期 更新日期:2012/10/10 12:52记:赖意文 因为膝伤休息已久的西班牙网球好手Rafael Nadal,10日在明年3月纽约表演赛的宣传记者会上透露,他最近复健状况良好,不过他不愿为自己回到球场的日期设下目标,仅表示让一切顺其自然。 Nadal前次出赛已经是6月底的事,温布顿网球赛第2轮遭淘汰后,他因为左膝屈肌撕裂伤而错过了奥运以及接下来包含美国网球公开赛在内的各项赛事。被问到何时能出赛时,Nadal说:「我不想要设下目标说那个比赛能打,我想要一天一天来。我每天都进体育馆和游泳池,持续进行复健,试著不要想太远以后的事。」 谈到目前的状况,Nadal表示:「比起头2个月,现在觉得好一点了。这段期间我觉得非常非常辛苦,因为膝盖复原的状况不如预期,但是今天有一些不同,最近2周我真的有感觉到膝盖在复原。」 被问到是否能够参加下个月的ATP年终8强赛或台维斯杯比赛时,Nadal没有完全排除这些可能性,但也表示要参赛会是非常困难的事。除了伤势复原的状况之外,在正式参赛前他也势必需要一些练习的时间:「我需要一段时间进行练习,可能几周,也可能要1个半月。」 近年多次受到膝伤困扰的Nadal表示,虽然硬地球场的比赛让他感到负担较为沈重,但如果他要维持高排名,在赛程安排上也没有办法做太多改变。Nadal说:「我可以做一些小调整,但是不多,很难完全改变每年的参赛行程。」
《百变》大奖遭拒领 林志炫完胜最专业酱油奖 上周的《百变大咖秀》盘点了第一季的几大精彩看点,这周的《百变大咖秀》将深入录制后台,揭秘最绚烂的舞蹈特训室以及最深藏不露的《百变》大咖。本期将颁发最舞雷轰顶奖、最肠子悔青奖、最专业酱油奖、最man男主角奖、以及绝对大咖五项大奖。 得知本期第一个颁出的奖是“最舞雷轰顶奖”,有着“谢舞林”之称的谢娜瞬间不淡定起来,摆出了金鹰女神的造型找着感觉“这样够仙吧!”,在一旁的何炅则笑道“如果金鹰女神是你那样的话,驮你的那只鹰会有压力的”,于是谢娜转向了芭蕾的轻盈造型,然而前期《百变》舞台上表演过醉舞的谢娜依旧是”怎么看还是比较像济公的。“而在实力的见证下,阮兆祥所模仿的罗志祥精武门的高超舞技,江映蓉反串再现杰克逊舞步,王祖蓝超炫模仿韩国天王rain,刘忻高难度挑战lady gaga等入围此奖项。正当何老师和娜姐激烈讨论谁得到此奖的时候,舞蹈老师将意外将此奖颁给了阮兆祥”我评选的理由很简单,这个胖子完全是在“瞎跳”,五雷轰顶实至名归!“ 说到下一个奖,不少明星都忍不住吐苦水,”我一度连肠子都悔青了,有种受骗上当的感觉“,这就是最肠子悔青奖。明星参加《百变》的牺牲也是很大的,谢楠版周杰伦、叶童版王菲,瞿颖版崔健,李玲玉版莎拉布莱曼都入围了此奖项。然而在奖项颁布时,所有的明星都拒领此奖项,就如上季冠军瞿颖所说”虽然在准备的时候真的很苦,但是百变让我发掘了谐星的潜质,我很喜欢在着百变的体验,所以我不感到后悔。“ 在《百变》的舞台上,经常有很多艺人会意外出现来现场”打酱油“,他们不是作为选手来参与比赛,而是来帮选手们加油助威。到底谁才是最专业酱油奖得主呢?在朱梓骁、周笔畅、王祖蓝等人中,林志炫赢得了瞿颖的支持,”因为林志炫用仅“啊”一字歌词的《opera》,就完胜小朱,也深深同情小朱,酱油一打到底做陪衬,应该是’敬业酱油奖‘。“当评选结果宣布时,谢娜和何炅不禁感叹对手的强大,武艺等人都变得越来越man了。 可当最man男主角揭晓的时候,却让人大跌眼镜。丫蛋凭借伍佰的搞笑模仿赢得了观众的支持,PK掉了白凯南的迪克牛仔、贾玲的阿宝、大张伟的罗大佑。有观众表示”观众们将奖颁给了丫蛋,在台上淋湿自己,是最迫切要洗澡的。其余人也都是毁容出演,让人笑抽,白凯南基本解决了自己的个人问题“。 最后一个奖项当然是最神秘的部分,绝对大咖奖将花落谁家?何炅现场播放了“道行高深”的幕后老师们,从天后与巨星的high歌,舞蹈总监的开场秀,和扮演唐僧的老师,瞬间激起观众的阵阵欢呼。“绝对大咖他们(幕后老师)实至名归!” 随着金芒果百变大奖的落下帷幕,第一季的《百变大咖秀》也完美收宫,十项大奖的得主是不是你心中所想呢?第二季又会有哪些逆天造型呢?敬请锁定每周四晚10点《百变大咖秀》,更多惊喜,值得守候。 ------------------------- 新闻....不打紧,居然是标题....
【新闻】试探复原状况 Nadal阿布达比复出 更新日期:2012/10/03 16:47记:曹玉炯 自从6月温布顿网赛第2轮输球后,就因膝盖伤势缺席包括奥运、美网等多项赛事的西班牙第1高手Rafael Nadal,计画在年底的阿布达比表演赛复出,以观察他能否让参加之后的澳洲网球公开赛。 目前仍持续不断作体能复健的Nadal,虽然因为缺席多项赛事使得排名落至第4,但Nadal知道不能操之过急,唯有准备就绪才能延长自己的运动生命。 Nadal在6月温布顿网赛第2轮爆冷输给Lukas Rosol遭到淘汰,如果复建进度顺利,就可在睽违半年后参加12月27到29日的阿布达比表演赛。 这项赛事目前已知参加的球员除Nadal外,还有卫冕冠军Novak Djokovic、奥运与美网冠军Andy Murray、以及另1位西班牙好手David Ferrer。 不过Nadal坦承,这不代表他会参加明年1月的澳洲网球公开赛,事实上他还没有设定参加正式网球比赛的时间表,一切都要等阿布达比表演赛的状况如何而定。 另一方面,澳洲网球公开赛主办单位日前表示,2013年澳网总奖金比往年提高415万美元,来到史无前例的3110万美元,成为4大满贯中奖金最优渥的赛事。不过外界普遍认为,这是因为澳网在奖金分配上没有达到球员工会要求,所引发球员抵制风潮的应对策略,不过无论如何,网球员这次的联合行动确实收到一定的成效。
【回味视频】和未来有约的MV..人事沧海桑田,不变的是志炫 不知道有没人没有看过,就放了,看过也可以回味一下林志炫年轻的活力(好吧,其实他的舞台表现十年来看起来都一个样)....和单身情歌的词曲都同人,只是曲势似乎努力向那时当红王力宏的风格靠,也算是有点跟风吧,风过了,旋律放到今天实在没什麼亮点;所幸,林志炫的那几句唱得还是挺亮滴,呵呵。 沧海桑田啊,当初最红的王力宏竟然转进戏剧,苦情前夫庾澄庆、得意媳妇李玟作品也都少了,现在在好声音另类老来俏成为了老师,诗人派头的游鸿明也比较少听见了,情歌王子代言人张信哲大概主要在大陆发展,貌似还经营著其他事业,台湾消息已很少,蓝心湄则完全转型成为**节目主持人。 而林志炫跟这些老同事比起来....貌似混得不算太好也不算太坏,挟星光评审光环余威,曝光率尚可,印刷厂经理歌手商演癌症协会理事准丈夫蜡烛多头烧,还是能在音乐的路上坚持著,哪怕网上还天天充斥著低水平无下限的奚落声.....真心不容易,那麼多爸爸妈妈不乐意让孩子走这条路,也是情有可原啊。 希望新单曲再次震惊华人乐坛......好吧,其实震惊我们的耳朵也就够了。 来源: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NDQ3MDY1NTM2.html&urlrefer=57879a7bc6671e03493c7ba5a46bf173 作词:易家扬 作曲:陈耀川 (李玟)永恒的第一天 拜访新的世界 (王力宏)远从光阴起点 穿过心灵 收到预言 (游鸿明)剪一段地平线 做我的起跑点 (蓝心湄)勇敢大步向前 我走出一片天 (脱拉库+Michelle)多少爱 多少梦 才能抓得住永远 (张信哲+王力宏)向前飞 预约轮回一千年 (庾澄庆)我们和未来有约 约在时空的极限 (李玟)用爱跨越时间 将生命连接 (张信哲)我们和未来有约 约在无尽的明天 (林志炫)我和你去导演 爱的新世界 (王力宏)就在弹指间 看奇迹出现 (蓝心湄)在时光的边界 (庾澄庆)我看到无穷远 (黄中原+徐倩雯)等一个新世纪 为我开一片天 (李玟+游鸿明)多少爱 多少梦 才能抓得住永远 (庾澄庆+王力宏)向前飞 预约轮回一千年 (张信哲+Michelle+徐倩雯+黄中原)我们和未来有约 约在时空的极限 (李玟+林志炫)用爱跨越时间 将生命连接 (庾澄庆+脱拉库+游鸿明)我们和未来有约 约在无尽的明天 (王力宏+蓝心湄)我和你去导演 爱的新世界 (全体合唱)就在弹指间 看奇迹出现 (王力宏)May the Future Be Full of Surprises (庾澄庆)愿人类 远离灾祸 (张信哲)愿家园 安全温暖 (李玟)May the World Have Love and Peace For as long as We Live (合)我们和未来有约 约在时空的极限 用爱跨越时间 将生命连接 我们和未来有约 约在无尽的明天 我和你去导演 爱的新世界 就在弹指间 看奇迹出现
【老将轶事】小威太强悍 乔帅(小德)庆幸打男网 更新日期:2012/08/27记 曹玉炯 2010年温网夺冠后不久因腿伤直到2011年6月才复出的Serena Williams,其迅速恢复实力的惊人速度让人感到不可思议,而在这次美网赛前,无论男女选手都认为Williams几乎是难以抵挡。 2011年6月复出后到该年最后1场比赛,Williams参加25场比赛拿下22胜,期间包括2座冠军,至於温网打进第4轮,美网还拚进决赛。今年若把4场联邦杯女网赛算进去,Williams的50场单打比赛狂胜46场,期间拿下4座冠军包括温布顿与奥运金牌。 今年将卫冕美网头衔的Novak Djokovic表示:「这很不可思议,没人知道她哪里才会停下来,她现在仍不断赢球,球场上展现宰制力。我很高兴我在男子网球这边,不会碰到她。」 17座大满贯冠军、现任球王Roger Federer则说:「她曾有些状况,这使她回到世界顶级排名与最佳状况的表现更令人兴奋。过去15年多来她已有很棒的成就,而今年还有个惊人的夏天,如果要击败状况好的她是非常难的,我想她只是再次证明这点罢了。」生涯拿下4座大满贯冠军、即将在美网结束后正式退休的Kim Clijsters说:「过去几个月我们所看到的Williams是最棒的球员。」 目前排名世界第3、奥运金牌战遭Williams痛宰的俄罗斯名将Maria Sharapova则说:「她(Williams)在温布顿展现强大的自信,当她打奥运后的每场比赛都有进步。她凭藉这样的自信,打出很棒的强力网球,发球也很好,显然他是夺冠的大热门,因为她已经连续拿下2场大赛(温网、奥运)冠军。」 不过在美网开打前,面对记者询问她在奥运夺金后的舞蹈动作、也就是俗称的「Crip Walk」时,Williams显然有点不高兴,只说这只是夺冠后庆祝的舞蹈,没有任何意思。「Crip Walk」起源自1970年代黑帮份子的舞步,不过现在已演变为一种受到欢迎的嘻哈舞蹈。
〈网球〉年赚16亿(台币) Federer网坛之最 2012/08/26记:曹玉炯 根据《富比士》网站最新资料显示,去年7月到今年7月间,全世界赚最大的是当今球王Roger Federer,比赛奖金加赞助高达5430万美元(16亿2700万台币),女网则以Maria Sharapova的2710万美元(8亿1200万台币)为最高。 富比士网站把去年7月到今年7月这段时间,球员比赛场上的收入与场外赞助厂商、表演赛、出场费等作统计,Federer这段时间的比赛奖金930万美元虽不及Novak Djokovic的1030万美元,但场外收入高达4500万美元,足足是Djokovic(950万美元)的8倍多。 Federer的主要赞助商有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吉列(Gillette)、宾士(Mercedes-Benz)、劳力士(Rolex)、耐吉(Nike)等世界知名企业,其中最大赞助合约是耐吉,每年赞助金额超过1000万美元。 在Federer前阵子要回球王宝座前,Rafael Nadal、Djokovic相继盘据世界第1宝座,不过赞助商们不离不弃的最主要原因就是Federer惊人的稳定性,2005温网至2010年澳网的19次大满贯决赛,有18次出现Federer的名字,期间包括连10次闯进决赛;虽然之后10次大满贯只有2次杀进决赛,但其余8次有3次8强,5次4强,状况之稳定可见一斑。 在Federer的光芒掩盖下,Nadal、Djokovic、Sharapova等人只能望尘莫及。以总收入第2名的Nadal为例,场上740万美元、场外2500万美元,总和3240万美元,足足比Federer少2200万美元。兼具美貌与实力於一身的Sharapova,场上510万美元、场外2200万美元,总和2710万美元高居第3,却是女网第一金主。 Djokovic排名第4,场上1030万美元、场外只有950万美元,总和1980万美元;李娜场上收入只140万美元,但得利於去年法网夺冠,场外高达1700万美元,总和1840万美元排名第5。 去年年中复出后就维持高档状态的Serena Williams以1630万美元排名第6,但论生涯场上收入,3800万美元才是女网史上第1人,把男网算进去也高居第5。至於7到10名的球员分别是:Caroline Wozniacki(1370万美元)、Andy Murray(1200万美元)、Victoria Azarenka(970万美元)、Andy Roddick(800万美元)。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