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jiangfa
xinjiangfa
关注数: 2
粉丝数: 163
发帖数: 2,878
关注贴吧数: 37
lewis一代刹把改活塞行程调节 我车用的牛角把+lewis立缸刹把+lewis BB2公路夹器, 但是lewis这代刹把不带行程调节, 而且油馕盖不带弹性设计来令片磨损以及冬季容易导致行程扩大, 而且夹器密封圈默认用的橘黄色氟橡胶, 0度一下会导致不回弹蹭碟. 于是周末干了五六个小时换了密封圈+刹把油馕盖改造. 网上买的滚花M5旋钮螺丝, 油馕盖打眼, 里面沾了个超薄螺母, 垫了个塑料片压着油馕, 拧螺丝可以调整油馕空间实现活塞间距调节. 调节效果十分明显, 后面螺丝打算锯短点用不到这么长.
lewis一代刹把改活塞行程调节 我公路车用的牛角把+lewis立缸刹把+lewis BB2公路夹器, 但是lewis这代刹把不带行程调节, 而且油馕盖不带弹性设计来令片磨损以及冬季容易导致行程扩大, 而且夹器密封圈默认用的橘黄色氟橡胶, 0度一下会导致不回弹蹭碟. 于是周末干了五六个小时换了密封圈+刹把油馕盖改造. 网上买的滚花M5旋钮螺丝, 油馕盖打眼, 里面沾了个超薄螺母, 垫了个塑料片压着油馕, 拧螺丝可以调整油馕空间实现活塞间距调节. 调节效果十分明显, 后面螺丝打算锯短点用不到这么长.
eeSilk 避震把立框量解决 这个避震把立手感很好, 但是框量十分让人恼火, 本打算放柜子里收藏, 某天晚上脑袋里灵光一闪, 打算拆了他改装一下, 解决矿量问题. 外观上看避震的轴是一个大铆钉, 我决定钻了它.钻的时候发现轴是铝的, 并且是个不能拆卸的螺丝固定的,还好我运气好, 如果钻的另一侧轴就完蛋了, 上面有螺丝胶. 避震承载是两个尼龙轴承, 轴直径10mm, 尼龙轴承10.1mm, 这就是矿量的根源. 而且10.1mm是标准件... 我本以为是原装件精度问题, 结果后买的标准件也特么是10.1mm, ***的, 还好我买了好几个类型的自润滑轴承, 有和原装一样的, 有黄色的尼龙无挡的(这个版本内径10mm), 自润滑铜轴套等. 我还买了个10mm的对锁螺丝用来替换原装轴.用了黄色自润滑轴承, 因为无挡版本, 中间挡了两个10.1mm的轴承免得内缩.抹上润滑脂装好. 原装轴螺丝钻掉后留了个圈, 用另一个螺丝穿过圈正好卡住. 再点了几滴特氟龙纯液(前叉维护用的). 框量完美解决.
关于我手头上的几个避震把立使用分享 首先第一个是我自己设计的, 3D铝合金打印的, 等效长度69.9mm, 结构四连杆结构避震时车把不会产生角度变化, 使用8颗686zz轴承作为转点, 优点: 避震不会有车把角度变化, 自己做的心里爽. 缺点: 重量大, 装全了320g, 打印精度较差, 用久了有扭转旷量.第二个 redishift把立, 这个把立目前正在使用, 90mm, 重量换了钛螺丝重量246g, 避震转点2颗6000大轴承. 把立附赠了6对避震胶, 上面印了对应体重, 但是偏软, 要是用+15kg的避震胶才能不打底. 优点: 由于用了较大的转点轴承转点螺丝拧紧后基本没有扭转矿量, 重量还不错. 缺点: 避震时车把角度会变化, 但是不明显.第三个 cane creek的ee把立, 80mm, 重量相对于redshift有一些优势, 全换了钛螺丝大概226g, 避震结构基本与redshift一样, 避震手感明显舒服很多, 送了一些不同软硬的避震块, 而且镀层相当漂亮, 上面的扳手能调软硬, 但是很不明显, 原理就是往避震块后面塞了个垫块, 拧到软垫块抽出来, 拧到硬垫块塞进去, 但是有个致命问题转点是铆死的, 没办法拆装, 里面用的衬套并且经度不够会有严重的扭转矿量装上用了用直接换回redshift了. 优点: 漂亮, 相对轻量, 避震手感好. 缺点: 扭转矿量没法忍, 比我的四连杆把立还严重.
自制3D打印四连杆避震把立 自制四连杆避震把立, 3d铝合金打印, 目前310g, 四颗塞打螺丝60g换成钛合金能减25g左右. 8个686轴承. 打印完经度有点差磨了好久. 现在用的避震胶有点硬换个软的试试效果, 侧向刚性有点一般, 加几个垫圈完事再试试. 我个人对手感要求很高, 正常把立100g, +200g换个避震我觉比较划算. 总花费750, 等效长度69.9mm.
自制3D打印 四连杆避震把立 自制四连杆避震把立, 3d铝合金打印, 目前310g, 四颗塞打螺丝60g换成钛合金能减25g左右. 8个686轴承. 打印完经度有点差磨了好久. 现在用的避震胶有点硬换个软的试试效果, 侧向刚性有点一般, 加几个垫圈完事再试试. 我个人对手感要求很高, 正常把立100g, +200g换个避震我觉比较划算. 总花费750, 等效长度69.9mm.
北京这场雪下的爽啊 本来约着周日骑车去云蒙山, 如果路况不好就去慈悲峪. 结果路面结冰下雪没法骑, 走了30km只骑到集合点就回家了. 但是路上风景很好.
狂魔车队6周年活动, 终于公吧入门 今天狂魔车队6周年活动, 跟着骑了一圈, 终于公吧入门
105%的坡度刺不刺激? 训着山路摸了一遍, 发现这么个宝藏. 建了个赛段
小蚁运动相机 续航增容 4小时连续录制. 出门骑车用小蚁, 结果一小时不到就没电了, 而且算上待机时间, 是在**, 于是加了个21700电池上去 4800mah, 连续录制续航4小时. 彻底解决低电焦虑
外胎破损修补 最近改了真空胎,前轮有个2.5mm的口子,在家还好,出门骑车时不时地就喷自补液。喷的到处都是,就买了骑车玻璃胶,在高压状态补上。效果应该不错,还买了个电动车专用的外胎修补膏,等到了也试试。节省成本小妙招。
DT 花鼓改低阻静音结构
DT花鼓静音低阻改造。
佳明码表更换大容量电池 起因: 骑了一趟红井路往返230km, 在156km的时候没电了, 出门99%的电量. 感觉电池不如往年耐用了, 于是想着换电池, 拆开一看佳明码表电池用的是3相电池板, 但是电池体都是2相正负极, 于是某宝上找合适大小的电池, 我见闲鱼上有人用603040 800ma的电池改装成功, 原装700ma改成800ma. 第一张图上面那个就是603040, 我仔细看了下其他大小的电池, 感觉603443 950ma和我量的电池位置大小更接近, 一样买一个, 免得大的装不下还有planB. 到手后把电池的保护板拆下, 把原装电池的电池板也拆下, 用新电池装在旧保护板上(旧保护板3相的所以不通用需要保留), 大小刚刚好. 装上码表测试, 按开机键没反应, 插上电源充电激活一下成功启动. 原装电池是金属外壳的, 这个大小的金属外壳电池块头又大容量又小. 并且出场时间是15年3月. 我使用相对频繁, 估计电损剩下500ma就不错了. 这次改装完预估续航延长50%以上, 不知道这种电池在冬季-10度一下表现如何, 但愿不会冻死. 回头冰箱里测试一下.
自制金属3D打印 0前伸量把立 我用的左撇子前叉, 因为左撇子最短能使用80mm的把立, 而我的车架tt值对我来讲有点大, 于是想绕过这个问题, 最早用的是35° 70cm的把立, 并使用大弯把, 能将将好在前叉锁死上靠近2-3cm. 但是还是有点远, 朋友告知我有个onoff把立可以解决我的问题, 确实可以但是完全没卖的.于是我打算自给自足网上CNC一个, 结果找了几家CNC加工都说加工不了, 估计是因为我这个结构需要多个角度加工, 施工难度大, 或者没有5轴车床. 毕竟4轴和5轴差了超过10倍的价格.复杂结构传统生产无法简单搞定, 那就3D打印这种对复杂结构免费的生产方式试试了, 问了下强度用的AISI10Mg的材料, 生产成品比6061传统处理的强度高50%, 并且我这个结构力臂短更不用担心强度. 价格是5块1g, 总共417+20元攻丝费用. 目前还在生产需要3-5天. 到手了看下效果.应该没问题. 把立盖子我随便找个把立盖子装上就好, 这样就解决了我车架稍大并且无法使用短把立的问题, 或者有人会说把立短了力臂也短了, 转弯性能下降, 我目前用的680的车把, 下降的比例小影响也不大. 等到后之后继续更新.
我这些年穿过的骑行服 我14年开始骑行, 当时在hidden tree 150买了身骑行服. 上面全是赞助商标. 穿着现在想想挺一般的, 当时聚的不错, 夏天上衣会很热, 裤子的防滑带经常会过敏.到了15年冬天淘宝200多买了一身冬季骑行服, 100买的保温排汗压缩衣. 穿上看着还成, 保暖也没问题, 不过就是外套裤子排汗实在差, 汗透了就开始巨冷.因为衣服没有排汗材料就是抓绒防风.当时挺便宜买的鞋套, 聊胜于无.
pica国产功率计评测 咸鱼收的. 挺便宜, 上手用了一段时间. 使用感受如下: 实时测量值跳的太厉害, 码表上设置成3秒均值才看着正常一些, 最近降温, 温度讲到0度以下之后测量值居然只有30左右... 直接不能用了. 8度以上正常, 低于5度之后就这吊样子了. 总结: 如果你在南方, 四季温度不会低于8度, 那你搞一个问题不大, 毕竟便宜800块左右能收到. 如果你在北方, 就算了吧. 盘爪重量120左右倒是不重.
lefty 左撇子前叉 弹簧避震进行舒适性升级. 之前左撇子改了弹簧+优力胶, 后来发现优力胶太硬了, 微震吸收比较差, 在砖铺路面确实有些颠手, 最近有个闲鱼哥们买了我富余的一套左撇子弹簧组. 反馈说感觉硬..., 于是有了改版的想法, 于是打印了个弹簧间连接件, 定制了个小的钛合金弹簧, 总重10g+20g, 但是去掉的优力胶20g, 相当于增加10g. 改后感受: 我没到手套去外面测试, 砖铺路面上确实不会感到震手了. 但是那种不规则砖路(类似小区弃车入口铺的那种石头一样的砖石)还是比较颠手, 但是已经比之前好很多. 总结: 升级了前叉初段灵敏度, 之前的改版中端灵敏度高, 但是弹簧的原因初段启动力比较高. 问题本阶段已解决, 如果再改可能就是三段弹簧. 或者两段弹簧+简易阻尼塞进去.
next 曲柄非驱动侧框量修复 最近保养车子发现非驱动侧曲柄晃动, 第一开始以为是曲柄和轴之间的框量, 但是后来发现是曲柄内部, 碳铝结合部分分离导致的框量. 心里WRNG啊. 仔细想了想解决方案, 方案如下: 1. 使用足够结实的胶水, 买了一管金属胶水非常结实那种, 可以粘合金属与木材. 2. 将胶水注入到碳铝结合部分进行粘合, 结合部有个很小的缝隙但是胶水粘度很大不可能进入太多, 于是决定打孔注胶. 在曲柄内侧靠近驱动轴的位置打个孔, 使用注射器将胶水注入到空隙中粘合. 买的电钻下午到, 晚上打孔注胶. 修复完在更新.
TT计时把 改油刹双控 shimano M355版本解决方案 十一期间回老家, 家里有辆小轮车, 本来骑自己的车TT把骑得比较习惯, 就打算改了, 仔细观察了下禧玛诺体系的刹车(非直缸)比formula刹车更好改, 刹把固定螺丝换成空心螺丝, 变速线套住刹把用钢丝卡固定就完事了. 总内容: M6中空螺丝*2, 钢丝线卡*2, 变速线*2, TT刹把, 变速线头卡*2, 总价1.25*2 + 0.5*2 + 50*2 + 0.2*2.
山地油刹改TT把双联动 常年骑山马, 于是有了改tt把的想法, 改了tt把之后从29常态巡航能够提升到31-32的常态巡航, 感觉是姿势适合发力并且风阻低一些, 但是装上tt把在路上感觉很危险, 因为要刹车需要恢复正常把位才能刹车, 于是萌生了改联动双控的想法, tt刹把那里没什么好说的, 主要是在油刹刹把上怎么拉动刹把, 我当时用的formula r0, 想到这啥车有指拨整合座, 于是刹车线管卡在整合座上, 刹车线穿过刹把调节旋钮间隙, 用钢丝卡固定, 幸运的是, 从整合座到刹把旋钮间隙这个位置的拉线比和原刹车是基本一样的.所以效果还不错. 俯下身去也能刹车保证安全.
骑行被逆行自行车撞裂车架, 求靠谱修复机构 周日骑车被一个逆行的自行车撞了, 碳架下管微裂, 求一个靠谱一点的碳纤修复, 我再淘宝找了个看着还行的, 希望诸位吧友给些更广泛的选择. 架子: wilier cento uno xc PS: 百度贴吧APP广告太多没装, 所有没图.
【技术贴】左撇子xlr碳前叉改油簧+优力胶+气三介质前叉 之前应朋友推荐买了个油簧的fox van rlc 开放油路前叉,然后就对油簧的线性手感痴迷了,本来打算收个左撇子09年的fox rlc阻尼的前叉。但是实在收不到,就决定试试改装。 我先测量了一下相关数据, 气室内径25.5mm 气室长度260mm 于是我决定买24外径的弹簧。但是24外径并非标准弹簧,最终买的日标25*200的蓝色合金弹簧。弹簧标准 黄色 轻负载,压缩比58% 蓝色 中负载,压缩比48% 红色 重负载,压缩比38% 棕色 超重负载。 千万别买黄色的,那玩意太软了,也最好别买红色的。因为压缩比只有38%。而且太硬了。 弹簧拿回来测量了一下用打印机打印了几个零件。先说顶上黄色打印件的规格,这个零件上侧有个内凹,为什么呢?因为左撇子气室最上方是阻尼最下面那个尼龙螺丝件,看图四,是按照那个螺丝的规格打的。可以包住那个螺丝不会左右跑。规格是 上侧内径17.5mm 外径24.5mm 上册内凹4mm 厚度无所谓伸出一节插到弹簧里20mm 红色的打印件外径一致外侧内凹一圈装了气室里自带的气室块上的密封圈。也是为了防止左右晃划伤气室外壁。 弹簧外侧包了一层膜。同样是防止形变产生划伤。我买了好多特氟龙热缩管,最后因为都太厚了用的居然是热缩管的塑料包装膜…我靠 然后塞入一节优力胶中空的,为的是打气不堵气口。优力胶长度55mm. 最后我加了30cc的torco rsf全合成。好歹油簧油簧,没油咋行。主要是润滑用。 测试。今天出去爬了爬香山。总体感觉小震动手感变好了,现在预压只有15%超过2厘米的障碍物手感有点硬。过了年我把优力胶的硬度由70换成40这个问题应该能解决,我体重轻60㎏。如果体重大的人还可以打气微调。 最后友情提示,一定一定拆气室盖别用扳手,一定用套筒,合适的套筒。切记。 以上
【技术贴】dt350花鼓换轴承 我的dt350用了一段时间发现不如原来润了,气嘴侧也不能撒手就自己转到最下面了,于是决定换轴承,淘宝买了四个enduro 6902的a3级别的钢轴承,40一个,总共160。陶瓷太特么贵了…160一个还只是G5级别的。 塔基先拔下来。我用的长杆螺丝和网上买到的对应6902型号的压入块。用螺丝穿过他们从一侧拧螺丝用花鼓轴把轴承推出来。 有两个地方比较麻烦,第一是花鼓侧塔基方向的轴承需要特殊工具先把卡棘轮的那个东西拧下来,还需要特别大力气。我用长杆螺丝把工具固定住踩着长扳手跳了几下才松劲…最好俩人,一人扶着一人踩,正丝的不用担心拧反了。另一个麻烦的地方就是塔基里面的轴承必须都从塔基外侧出来,里面还有个卡环,一定一定装的时候把卡环装到位,不然装上了快拆你才发现飞轮不会转的。 或者我推荐另一种拉马,最后一图。这种操作更简便。 装回去的话先装花鼓侧塔基方向的,一定一定,用长丝杆顶着压入块把轴承压入,然后把花鼓轴塞进去,再用压入块装另一边,有个窍门,你装紧了的话轴转起来不顺畅,你慢慢拧螺丝,发现手感变了立马停止。看看轴有没有框量。没有且运转顺畅,OK装好了,如果有旷量,再拧一点在查看,如果紧了,好吧,按照拆轴承的步骤往外拧一点再来。塔基侧轴承需要你先压入外侧,再压入内侧,因为俩轴承只能从一个地方进去,如果你是dt240当我没说,因为240轴承小,两边都能装。第一个轴承进去了,把卡环装到位,一定卡上,一定卡上,一定卡上。把塔基里面的那个铝中空块塞进去,再装第二个轴承,跟塔基一样的步骤一点一点来。然后把塔基上卡棘轮的那个用工具装回去,OK,完事手工。
求教关于lefty左撇子前叉花鼓版本与规格问题 我收了个左撇子12款碳版油控前叉, 但是没有前轮, 需要收个前轮, 然后就有人提出了2.0版本花鼓的问题, 有大神知道12款碳版用哪个版本花鼓? 还是都能用? supermax的花鼓规格是不是和普通左撇子不一样?
2016年除夕关于佛经的一件奇事. 半年前我在淘宝上看到有佛信徒在发放手抄金刚经结缘, 我看挺便宜0.33元一本挺便宜我就买了, 之后我就捐了100块算是还了佛经钱, 之后佛经一直放在床头或者窗口也没当回事. 年前一段时间我给我媳妇买了只玫瑰, 插在一瓶养着绿萝的瓶子里, 瓶子里是水. 就想着多开几天, 也意料之内的开始枯萎, 不过某天早起发现玫瑰上半截枯干了, 下半截还绿着, 玫瑰一般都是一节一节的(就是长叶子的地方), 顶上开始长叶子, 嫩绿的, 我怀疑过是不是因为放在佛经前面. 不过也没当回事, 那叶子一直长了将近一个月. 过年放假, 打算把佛经带回家, 因为我老婆他爷爷身体不太好老是鬼压身, 打算把佛经带回去给她爷爷镇一镇. 过完年一回来看到剩下半截玫瑰花枯了, 我当时就惊了, 这么灵? 走之前长得可嫩了. 回来看到就干了. 长了一个月也没事, 就这么几天就枯了. 我当真是....
Lauf上卜威650B 搞了个二手29Lauf 装在了27.5的Ti400上, 结果就成大头车了. Lauf对于高频小震动吸收很棒, 当然也很硬.
通小周天求教 起先练习呼吸法门精要,觉少不累,于是想通小周天,但是运气方式不对,没通尾椎骨那个穴位直接往上走,现在腰痛难忍,尤其后仰,直立无事,结果现在丹田气感微弱,但是脑门气感强烈,意念一到就有酥麻感,往下到人中,往上到百汇就动不了了。不知能否指点一二,如何练习。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