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_ish
x_ish
关注数: 38
粉丝数: 147
发帖数: 17,139
关注贴吧数: 19
有IJN的火炮编制信息吗? 伸手问一下 比如说大和的460,一个炮塔有多少士官,多少准士官,多少水兵,这样的资料? 也不限于战列舰炮塔,高射炮的炮位也可以,比如说,96式三联高,一般会怎么配置军官?
不应该把锅都甩到文案头上 说到底,陈友谅才是制作人,对游戏每个内容都有最终决定权,进行品质检查和负责的也是他。甚至于把某文案招进来的也是他。光关注星显然是本末倒置了 别忘了在藐视玩家方面羽中可是有前科的。无论是“弱保软”还是“节后涨”的本质不都是看不起玩家么?
大赛进赛制对a组之后又被淘汰的很不公平吧 进了A组要是一场都赢不了,就连b组决赛都不能打
关于设法恢复部分IJN吧资料的提案 众所周知,百度IJN吧在16年前后被关闭,相关讨论资料也散佚了。不能不说是一件可惜的事情。 但最近无意中用手机版贴吧查了一下,发现IJN吧的旧帖子通过“收藏”和自己发帖记录还是可以看到的,包括完整的讨论内容。 譬如我之前发的架空讨论帖子就确实能查到。
首先要考虑的,是不是抢救一批文档出来? 早年间ijn吧事故,已经损失了一大批讨论和资料了
勾玉兑换怎么关闭了? 不是说到15号的吗?
半穿甲弹是不是不适用于美国经验式进行计算? 如题,另外想问下,装药系数多少以上的弹药算是半穿甲弹?
求41年~44年苏联远东空军的资料 放狗查了一下不得要领,只好伸手求资料了。 主要想要了解下41~44这个时间段苏联远东空军的编制情况,主要航空基地等。 不知道各位有什么资料吗?
**,守卫跳女巫…… 13人局,版杀,屠城,自由发言,3狼1预言1守卫1女巫1爱神1混血,我是女巫,第一天开救药救起一个平民,第二天有人跳女巫出来,说自救(规则不允许自救)。有人质疑的时候不回复,在提到要票杀的时候退了水。 我把他当成狼当天晚上直接投了毒…… 我实在不能理解为何屠城局守卫再没取得我信任的前提下要跳女巫出来。哦对了场上只有一个预言家,但发言感觉很不好。
[剧透警告][不保证更新速度]Rewrite(命运改写)基础剧本设定 出于对天冲的怨念写的坑,不保证更新速度。 只是文稿,我尽可能写得更好。 总背景: 参考加仑坑的战后背景设定,冷战从未结束,90年代前期,世界局部冲突加剧,然后到90年代后期缓和,本世纪初重新加剧。 苏联虽然受到重大打击,但并未解体 rewrite的完成时间在大约2000~2010年,依旧由Visual Art's旗下的Key工作室完成。
[剧透可能]你们说下一集瑚太朗会不会看到露西亚呢? 原作剧情的转折点略显无力,而露西亚后半部分的剧情仍未表现过,我觉得以剧组露西亚控的情况来看,补充一部分剧情还是有可能的。
[剧透可能]仔细想想用rewrite的背景设定解释key的作品毫无违和 无论AIR、CLANNAD都没有问题(Kanon没有全通),Little busters的故事设定没有全部理解,但应该也可以。
〔加仑坑〕夏洛特——1994年京都动画的版本,剧情梗概 (1994年京都动画版本,加仑将军回忆录位面)故事背景设定中日本由于二战的原因一分为二,东方阵营控制了九州岛,由西方阵营控制剩余的三岛。 东京被分区占领,故事的发生在南东京,也就是东方阵营所控制的那部分。 文章已经写完,我会陆续贴出,但是我还是对最后的结局不满意,在此抛砖引玉,希望有人能够给点意见。
【剧透】露西亚如果照此处理那么剧情要雪崩 如题,制作构成不知道在想什么
【剧透】关于rewrite阵营的探讨,有映射现实 某安利了某同学看rewrite(纯动画党),他是我们圈内有名的书虫,人形图书馆。对人类历史史有相当的研究水平(长于二战史)。 以下是周末(第9话结束后)和朋友线上讨论后得出的结论,当时是为了在另一架空中出罚抄这部作品而进行的架空设定。最终整合的内容颇有深度,在征得原作者同意后拿来于大家讨论一下。 注意,本贴中不可避免的涉及大量zz和国际形势的讨论,不喜的话勿入,如有违规则请版主删除。
讲道理,rewrite的剧情还有些什么遗憾? 如果有机会改写rewrite,大家有什么样的建议呢? 这里说的是改写游戏的剧本。 我呢是觉得首先要解决的是各条线路呼应不够的问题,但具体要怎么体现我完全没有想法。 而且terra线,我觉得还是短了,既然要表达两面性,感觉是不是应该多花点篇幅?
[加仑将军回忆录推演]被蝴蝶翅膀影响的珊瑚海海战 架空历史的最大魅力在于以下两点的矛盾: 1. 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变化,也会引发结果的骤变 2. 无论架空的条件如何努力,历史依旧会沿着既定的轨道运行 这个假象设定以加仑将军回忆录为蓝本展开,从最初的设定来看,突然闯入的穿越者可以说是拥有改变中国的强大力量,但对于此时的日本海军来说,1942年5月珊瑚海的实际情况,其实与历史上的差距并不是那么的巨大的。当然这个推想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给之后的小说思路做铺垫。 1942年5~6月 日美珊瑚海海战,加仑将军回忆录位面 战役前背景 1. 户冢道太郎就任第五航空战队(翔鹤,瑞鹤)司令 2. 在4月份的锡兰海战中,由于侦查上的变化,英日双方展开了历史上第一次航母间的对攻战。战斗结果英军可畏号,竞技神号航母被击沉,日军赤城号舰首受损(预计修复时间15天),翔鹤3座锅炉受损(预计修复时间2个月)。 3. 尽管在锡兰蒙受了损失,但山本仍然要推行MI作战计划,MO作战计划由加贺,瑞鹤和祥凤三艘航母提供舰载机部队的支持。 4. 4月15日美国根据中美情报交流(破译日本海军电报),洞悉了日军机动部队的实际情况(航母所在位置,损失等),以及在所罗门地区的航空兵力量的实际情况,以及MO作战的作战方案。决定先发制人。 美军PBY侦查范围日军大艇侦查范围
[加仑将军回忆录推演]被蝴蝶翅膀影响的珊瑚海海战 架空历史的最大魅力在于以下两点的矛盾: 1. 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变化,也会引发结果的骤变 2. 无论架空的条件如何努力,历史依旧会沿着既定的轨道运行 这个假象设定以加仑将军回忆录为蓝本展开,从最初的设定来看,突然闯入的穿越者可以说是拥有改变中国的强大力量,但对于此时的日本海军来说,1942年5月珊瑚海的实际情况,其实与历史上的差距并不是那么的巨大的。当然这个推想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给之后的小说思路做铺垫。 1942年5~6月 日美珊瑚海海战,加仑将军回忆录位面 战役前背景 1. 户冢道太郎就任第五航空战队(翔鹤,瑞鹤)司令 2. 在4月份的锡兰海战中,由于侦查上的变化,英日双方展开了历史上第一次航母间的对攻战。战斗结果英军可畏号,竞技神号航母被击沉,日军赤城号舰首受损(预计修复时间15天),翔鹤3座锅炉受损(预计修复时间2个月)。 3. 尽管在锡兰蒙受了损失,但山本仍然要推行MI作战计划,MO作战计划由加贺,瑞鹤和祥凤三艘航母提供舰载机部队的支持。 4. 4月15日美国根据中美情报交流(破译日本海军电报),洞悉了日军机动部队的实际情况(航母所在位置,损失等),以及在所罗门地区的航空兵力量的实际情况,以及MO作战的作战方案。决定先发制人。 美军PBY侦查范围日军大艇侦查范围
[加仑将军回忆录设定]战舰世界c系线路 大量的赔偿舰——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具体的详细设定看大家有没有兴趣再说 IV 长岛(CVE-1) 入役时间:1943年 排水量:13716吨 最大航速:16.5节 舰载机:21 机组III 十一式舰战/十一式舰攻 机组IV 猎迷(Hawker Nimrod)/鱼鹰(Hawker Ospery)/霍斯利(Hawker Horsley) ---------------- V 浙江(卡萨布兰卡级) 预定入役时间:1944年 排水量:7800吨(轻载)10400(满载) 最大航速:19节 舰载机:27 机组V 海斗士/九四式舰爆/剑鱼MkI ---------------- VI 河北(瑞凤) 入役时间:1950年 排水量:11200吨(标准)14053吨(满载) 最大速度:28.11节 舰载机:44 机组VI 大鸥/九九式舰爆一一型/剑鱼 ---------------- VII 河南(葛城) 预定入役时间:1949年 排水量:17300吨(基准) 最大速度:32.4节 舰载机:72 机组VII F4F3+SBD早期型+97式舰攻 ---------------- VIII 辽宁(瑞鹤) 入役时间:1949年 排水量:25931吨(基准) 最大速度:34节 舰载机:78 机组VIII F4U-1+SBD后期型+TBF ---------------- IX 江苏 设计时间:1953年 排水量:34923吨(基准) 最大速度:33.2节 舰载机:86 机组VIII P-51H+流星(B7A)+流星(B7A) ---------------- X 山东(信浓) 入役时间:1972年 排水量:62600吨(基准) 最大速度:30节 舰载机:110 机组X 海鹰+流星改+流星改
[求助]甲弹对抗来看,德意志级对抗妙高、新奥尔良的情况如何? 换言之就是问,妙高的8寸,新奥尔良的8寸对抗德意志的装甲情况如何? 考虑到航速差距的话,条约重巡对付德意志的胜负如何呢?
胡德加暴击的问题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舰r没有旗舰保护机制,破一个和破一群差距很小,你都得回家不是?
[加仑将军回忆录设定]战舰世界C系航空母舰序列 大量的赔偿舰——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具体的详细设定看大家有没有兴趣再说 IV 长岛(CVE-1) 入役时间:1943年 排水量:13716吨 最大航速:16.5节 舰载机:21 机组III 十一式舰战/十一式舰攻 机组IV 猎迷(Hawker Nimrod)/鱼鹰(Hawker Ospery)/霍斯利(Hawker Horsley) ---------------- V 浙江(卡萨布兰卡级) 预定入役时间:1944年 排水量:7800吨(轻载)10400(满载) 最大航速:19节 舰载机:27 机组V 海斗士/九四式舰爆/剑鱼MkI ---------------- VI 河北(瑞凤) 入役时间:1950年 排水量:11200吨(标准)14053吨(满载) 最大速度:28.11节 舰载机:44 机组VI 大鸥/九九式舰爆一一型/剑鱼 ---------------- VII 河南(葛城) 预定入役时间:1949年 排水量:17300吨(基准) 最大速度:32.4节 舰载机:72 机组VII F4F3+SBD早期型+97式舰攻 ---------------- VIII 辽宁(瑞鹤) 入役时间:1949年 排水量:25931吨(基准) 最大速度:34节 舰载机:78 机组VIII F4U-1+SBD2+TBF ---------------- IX 江苏 设计时间:1953年 排水量:34923吨(基准) 最大速度:33.2节 舰载机:86 机组VIII P-51H+流星(B7A)+流星(B7A) ---------------- X 山东(信浓) 入役时间:1972年 排水量:62600吨(基准) 最大速度:30节 舰载机:110 机组X 海鹰+流星改+流星改
[剧透评论]航向星海的小小独木舟 一楼 先拿张著名的图镇楼
某坑中的翔(rui)鹤(he)二改甲 这次翔鹤二改之后,忽然想起以前我们在挖某个坑(目前仍在填)的过程中留下的脑洞,瑞鹤号的二改形象,如下图:具体的一些细节请不要在意,照瑞鹤的图改的
[架空同人]加伦位面太平洋战场架空《远去的飞鹰》 这篇同人是根据架空设定《加伦将军回忆录》写的太平洋战场的同人,由于参考了其中的设定,因此发生的历史事件会与真实历史有些不同,当然尽可能地考据以使之合理,水平有限,还请对剧情和架空考据多提意见。 在此首先感谢@0Jerrydong0 对太平洋战场进行的架空推演,以及《加伦将军回忆录》的作者肥仔曙和全体参与者。 第二楼开始发正文,时间跨度大致想定在1936年~1945年。 ------------------------------- 加仑将军回忆录 同人 《远去的飞鹰》节录 ——《战争史研究》总第443期 本文为宫本 武根据日记重写的回忆录《远去的飞鹰》的节选,作为一直在联合舰队航母上服役的海军机械师,这本去年出版的回忆录从一个侧面提供了日本联合舰队海基航空兵的训练和作战方面的第一手资料。本刊从本期起将连续刊载回忆录中的与训练、作战有关的部分。 作者宫本武,日本海军机械师,曾在“飞龙”、“瑞鹤”等航母上服役
[架空]日军南洋作战遭遇德属东印度 其实就是场景置换,将荷兰殖民地部队和英美盟军换成德国人。 德军海空兵力如下: 3艘希佩尔级重巡 4艘科隆级轻巡 30艘t型雷击舰 20艘7型潜艇 96架bf109e4 48架ju87r 48架ju88a-4 预警系统和场站设施方面开个金手指,就参考当时的德国本土好了 日军将如何应对?
[架空同人]加伦位面太平洋战场架空《远去的飞鹰》 这篇同人是根据架空设定《加伦将军回忆录》写的太平洋战场的同人,由于参考了其中的设定,因此发生的历史事件会与真实历史有些不同,当然尽可能地考据以使之合理,水平有限,还请对剧情和架空考据多提意见。 在此首先感谢@0Jerrydong0对太平洋战场进行的架空推演,以及《加伦将军回忆录》的作者肥仔曙和全体参与者。 第二楼开始发正文,时间跨度大致想定在1936年~1945年。 ------------------------------- 加仑将军回忆录 同人 《远去的飞鹰》节录 ——《战争史研究》总第443期 本文为宫本 武根据日记重写的回忆录《远去的飞鹰》的节选,作为一直在联合舰队航母上服役的海军机械师,这本去年出版的回忆录从一个侧面提供了日本联合舰队海基航空兵的训练和作战方面的第一手资料。本刊从本期起将连续刊载回忆录中的与训练、作战有关的部分。 作者宫本武,日本海军机械师,曾在“飞龙”、“瑞鹤”等航母上服役
捞了一晚上一个饼都没有求安慰 如题,掉率是不是一直在降?
饼还能捞多久? 如题,我现在只捞了5个
浅析加贺老师和小姨子之间的关系 因为某个帖子http://tieba.baidu.com/p/2981176161又被顶起来所以想到的一个很有意思的东西都说荣光的一航战,然而一航战在开战初的时候,飞行员的素质却并不是最高的 以下是各航战服役不满一年的新手的人数和比例(飞行时间不满300小时) 航母 总人数/新手数 比例 赤城 135/22 16.3% 加贺 148/31 20.1% 苍龙 107/12 11.2% 飞龙 105/14 13.3% 翔鹤 138/51 37% 瑞鹤 137/45 32.8% 诚然五航战飞行员的素质比较低,但是大家是不是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加贺老师你是怎么回事?怎么一二航战里就你最低了?一(ni)航(you)战(shen)的(me)荣(zi)耀(ge)到(chao)哪(xiao)里(wu)去(hang)了(zhan)呢? 这就要说道IJN航空队的组织形式的问题了,都说日本人比较死板,航空队隶属于母舰不可调动,从而使得“珊瑚海中尚有能力一战的翔鹤航空队没能补充到一二航战中”,造成了兵力不足的问题。 事实真的如此么?其实并不尽然,且不说珊瑚海后五航战还有多少飞机,IJN的航空部队,尤其是舰载航空兵之间的调动还是十分频繁的。各个航战之间的关系也绝非舰C中提到的那么紧张。加贺飞行队作为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最有经验的飞行队,时常会抽调骨干成员到新成立的母舰航空队去,将预备舰载机航空队的新兵蛋子调入加贺,因此练度不足也就很正常了。从这个角度来看,虽说凤翔是IJN航母的老妈,但要说道老师的话,加贺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 加贺老师规模最大的一次输血行动应该是在1934年,自己的CP赤城刚完成现代化改装,急缺航空战力,于是加贺老师义无反顾地将自己的航空队,连通整备员一起交给了赤城,自己则换上了赤城的航空队进行训练(这真是深深的爱啊……)。 结果刚训练完,39年飞龙完工了,缺航空队,于是除了从在中国战场作战的第一、第二联合航空队中抽调部分老手外,就直接借用了加贺老师的飞行队。举例来说,飞龙航空队的冈岛清熊,就曾在加贺航空队中任舰战分队长。 太战爆发前,为了给新生的太太和小姨子配齐飞行员,从自己的航空队中抽调了一批骨干补充给了五航战,再加上来自瑞凤以及预备舰载航空队的飞行员,这才补满了五航战的建制。(至于加贺老师自己,也只能从预备舰载飞行员中抽调了,素质下降自然是不可避免的。)而到了最后中途岛海战加贺沉没后,加贺航空队幸存的飞行员,除了回到国内养伤和任教官的成员外,大部都补充到了瑞鹤号上。瑞鹤可以说是加贺老师一手带大的。最后又继承了加贺的遗产,实在是看不懂舰C动画第5集瑞加贺之间的关系啊…… 而从另一方面来说,赤城、翔(tai)鹤(tai)、瑞(nv)凤(er)之间的关系也是极好的,不过这就是另一个故事了。(所以赤翔鹤和瑞加贺的说法是有道理的啊……)
目前的状态,能打E5甲么? 目前E5磨掉30%的血,但是油弹实在是不够了(目前油7000),我该不该放弃去打丙级?毕竟还有一段时间,但如果资源耗尽还不行,再转打丙级我怕过不了。 配置方面没有B和秋月,装备也欠缺几门高级炮,大家给个建议?
[架空同人]个人针对某个太平洋战场架空写的文《远去的飞鹰》 这篇同人是根据架空设定《加伦将军回忆录》写的太平洋战场的同人,由于参考了其中的设定,因此发生的历史事件会与真实历史有些不同,当然尽可能地考据以使之合理,水平有限,还请对剧情和架空考据多提意见。 在此首先感谢0Jerrydong0对太平洋战场进行的架空推演,以及《加伦将军回忆录》的作者肥仔曙和全体参与者。 第二楼开始发正文
[算是转帖]捕鲸船、捕鲸母舰、大发艇和长门号捕鲸母舰的故事。 日本是一个有悠久捕鲸历史的国家。进入现代以后,捕鲸也也逐渐现代化。形成了捕鲸母船(用于处理鲸鱼,提炼鲸油),捕鲸船(负责捕鲸)这样的捕鲸体系,我们说听到装人用的“大发艇”,其实最早是用来拖拽鲸鱼的。捕鲸母船载货重量可以达到2万吨,通常都有十几节的船速,在休渔期间从事往来于北美的重油运输业,每艘捕鲸母船对应七到八艘捕鲸船。 较高的船速也使得捕鲸母船能够充当高速油轮使用,因此也被陆海军看中,因此在二战中日本拥有7艘捕鲸母舰(第一、第二、第三图南丸、第一、第二日新丸,第一、第二极洋丸)都成为了特设补给舰被日军征用。充当油轮或运输舰使用。 这些捕鲸母舰都被击沉(第三图南丸还是著名的美国鱼雷命中不爆事件中的另一个主角),因此战后,大洋渔业曾向海军讨要长门号战列舰作为捕鲸母船,第二复员省也同意额,结果关键时刻美国人横插一杠将长门收回,最后第二复员省给了一条9号输送舰打发了事。
怎么就没有人吹德意志级的? 如题,算是二战德国海军水面舰艇中最靠谱的一级了。比希佩尔强不少
俾斯麦的航程优势在哪里? 俾斯麦的续航力指标大约是9280海里/16节,其实这个数字在俾斯麦那批战列舰中并不是一个特别显眼的数字。 对比一下其他同时代的战列舰 北卡 17450海里/15节 南达科他 15000海里/15节 乔治五世 15600海里/10节 金刚 8000海里/14节 长门(改装后) 10600海里/16节 黎赛留 9850海里/16节 维内托 4700海里/14节 俾斯麦的航程优势在哪里?
俾斯麦设计时到底有没有破交要求? 如题,大航程和破交应该不是必然关系吧?
问一下活动锁船情况 如题,这次活动锁船吗?
战列舰,航空战舰,巡洋舰以及航空巡洋舰 众所周知,在IJN最后的日子里对几艘老船进行过航空改装。从事后来看,伊势级的改装被认为是失败的,而最上级的改造则相对成功,之所以会这样,应该说是巡洋舰和战列舰定位不同造成的。 战列舰首要的任务是舰队决战,炮甲是第一位的,然后是机动能力,航空武装只是辅助进行落点观测,弱一点无所谓。改装航战的目的是让航战能够像航母一样放飞舰载攻击机,问题是实际上做不到,只能起降水上飞机不说,改装的飞行甲板还影响了平台的稳性,得不偿失。 巡洋舰就不一样了,重巡是多面手,设计中是要能完成从舰队决战到护航侦查等各种任务的多用途战舰。舰队战能力并不是决定性的。而增加的航空兵装可以拓展巡洋舰的功能,而且更重要的是,IJN的舰队侦查工作很多时候是由巡洋舰负责的,多增加的航空设备可以提升舰队的侦查能力。至少在IJN的序列中,这样的改造有其价值。
[科普][维基翻译]IJN航空雷击战术小考 鱼雷射法 古典射法 早期型91式鱼雷的投放要求很高,速度不得超过130节(240km/h),高度不高于30m,以此保证精度。用于双翼机和固定起落架的战斗机是很合适的,但对于97舰攻来说,其过低的投放速度要求就不合时宜了(低速时97舰攻的操控性大降,这也是英国人偏爱使用剑鱼的原因)。 当时设计者们认为之航空鱼雷的射程只要在2km左右就可以了,这是因为在这个距离上,当鱼雷以40节的速度攻击航速在30节左右的敌舰时(对于敌舰来说)几乎是不可躲避的。但这也这使得舰攻飞行员必须尽可能近地发射鱼雷。 第二射法 所谓的第二射法是专门为了在水深较浅的军港(例如,珍珠港)中进行雷击而设计的。这种投放方法要求飞行员在防御方猛烈的防空炮火下以100节(185km/h)的速度,10m左右的飞行高度投放鱼雷。对于当时最新式的九七式舰攻而言,在这样低的飞行速度下要能够操纵飞机很困难,必须要放下襟翼,甚至要放下起落架来增加空气阻力才行。第一航空舰队的鱼雷机飞行员曾在1941年8月底的时候在水深10m左右的鹿儿岛湾进行过这种射法的训练,但是他们一直却对这种雷击方法没有信心,不知道能否奏效。 第一射法 1941年8月航母赤城号的飞行员终于获得了10枚安装旋转稳定器的改进型91式航空鱼雷改2型。鱼雷投放时的速度和高度要求得到了很大的改进,允许飞行员在160节(300km/h),20m高度的情况下投放鱼雷。于是第一航空舰队的练习立刻转而使用第一射法进行训练。 以下给出两次投放实验的数据: 1. 舰攻在目标船前方800m处以300km/h的速度,在60m的高度下投放鱼雷,在3.5秒后鱼雷以324km/h的速度在投放点前290m处入水,入水角度为22度。随后鱼雷在水中前进了500m,并在21秒后命中目标。 2. 舰攻在目标船前方620m处以300km/h的速度,在10m的高度下投放鱼雷,在1.4秒后鱼雷以304km/h的速度在投放点前120m处入水,入水角度为9.5度。随后鱼雷在水中前进了500m,并在21秒后命中目标。 战例: 1. 1941年12月8日偷袭珍珠港的行动中。第一航空舰队出动的40架雷击机(赤城12,加贺12,苍龙8,飞龙8,数据可能有问题)使用第一射法投弹,对美军珍珠港内的军舰进行了空袭。最后赤城雷击队的12个机组全部生还,而加贺雷击队有5个机组被击落,在开战的时候就战死了。 2. 1942年5月8日爆发的珊瑚海海战中,第五航空战队所属的雷击队大约在0910时刻(东京时间)突破了美军的防御,集中攻击了列克星敦和约克城号航空母舰。其中由瑞鹤飞行队长岛崎少佐率领的4架舰攻向约克城射出的4枚鱼雷全部被回避。而列克星敦则遭到了14架九七式舰攻的围攻,最终左舷命中两发鱼雷。所有的九七式舰攻都译高达204节的速度进行了雷击,当时正在列克星敦号舰桥上的弗雷德里克·卡尔·谢尔曼注意到一架被击落的九七式舰攻所挂载的鱼雷后方似乎有一个箱型的附件,并将其视为九七式舰攻能以如此高速投放航空鱼雷的原因上报了美军高层(当时美军的鱼雷机在雷击时的速度很慢,很容易成为靶子)。 高速雷击射法 这种方法要求飞机以300节(556km/h)的高速,以300-350m的高度投放鱼雷。以如此高的速度投放鱼雷,已经达到了鱼雷螺旋桨能够承受的冲击力的上限。在横须贺空一次使用P1Y进行的高速投放测试中,飞机在100m的高度下投放了91式鱼雷,但是鱼雷的航向却在入水的时候发生了偏移,最后检查下来正是由于螺旋桨被打坏了导致的。因此,高速雷击射法的投放高度被严格限制在40m,因为如果鱼雷的投放高度小于30m的话,就有可能使得鱼雷发生类似于跳弹的现象。 1944年3月,得到了海军授权的日本陆军航空兵的酒本英夫少佐和大冢隆明大尉在横须贺海军基地使用四式重爆Ki-67进行了一次高速鱼雷射法的测试。在先后进行了300次的测试后得到了很多投放时的数据。并确定了使用Ki-67进行雷击的方法。飞机将从1500米的高度开始俯冲,以以下两种方式投放鱼雷: 1. 速度370-460km/h(200-248节)的情况下,在30-120m的高度投放鱼雷 2. 速度460-560km/h(248-302节)的情况下,在50-120m的高度投放鱼雷 通过左右蛇形机动规避防空炮火 鱼雷攻击机飞行员的战死率非常高,太平洋战争初期IJN鱼雷机飞行员战死率大约在30-50%,到战争后期IJN鱼雷机进行白昼攻击时飞行员战死率高达90-100%。因此有必要研究怎样在雷击过程中生还的技巧。 很多熟练飞行员有自己的保命方法,其中就包括在超低空通过变向和变速进行蛇形机动以规避高射炮的炮火的技巧。 战例 1944年4月29日,美军约克城号(CV-10)航母编队对日军特鲁克进行空袭任务之后,配属到特鲁克基地的日本海军航空兵曾于空袭后的傍晚进行过一次“薄暮突击”。此时一位在约克城号上的舰员拍下了这一组连续照片,给鱼雷攻击机通过蛇形机动规避炮火做了很好的注解。从照片中可以感受到,但是这架天山正在进行反复的蛇形机动(从照片中可以看到炮弹的落点一会儿落在飞机的左侧,一会儿又落在右侧,这应当是机动造成的结果)。(照片)(画家根据这段战场战斗绘制的油画)
BSM靠雷装证明了自己的价值,这真是一个讽刺 战列舰的鱼雷发射管都是装在水下的。 早期战列舰都有装鱼雷,但是随着火炮性能的不断提升鱼雷逐渐失去了意义(有效射程还不如主炮的雷装用来干嘛呢?),而且安装鱼雷还会影响到战舰的水下防御结构,所以各国在一战后建造的战列舰大多都放弃了鱼雷装备,甚至在老舰进行现代化改装的时候把鱼雷发射管都拆掉了。 BSM大概是新造战列舰中唯一一型有雷装的战列舰了,本来是个花瓶似的装备,不过舰C这个游戏中倒是凸显了其价值: 1. 夜战雷装火力修正,这次终于压过东山级了 2. 昼战雷击……还是算了吧 这真是个讽刺
[资料整理]偷袭珍珠港的本钱——漫谈日本91式航空鱼雷的发展 日本是个相当重视鱼水雷战的国家,在各海军列强中拥有独一无二的水雷战队(1艘轻巡洋舰+数个驱逐舰支队组成),在对美七段渐减迎击作战中充当先锋的作用。其为水雷战队准备的93式氧气鱼雷更是为大家所熟知,更是日本海军在二战中少数几件在技术上完全领先美国人的装备。另一个方面,海军对于航空鱼雷的重视程度也很高,其所用的91式航空鱼雷也是一件相当先进的武器,可以说偷袭珍珠港的行动如果没有了91式鱼雷是不可能完成的。而且与难伺候的氧气鱼雷相比,91式航空鱼雷并没有危险,维护困难等问题,因此在二战中一直都是日军主力的航空鱼雷。这次趁着找资料的机会,我想具体讨论一下这型航空鱼雷的发展以及IJN航空鱼雷投放战术的变化。(单冠湾集结时,在赤城号上的91式航空鱼雷和弹药车) 主要参考资料: 维基百科 海军水雷史
偷袭珍珠港的本钱——漫谈日本91式航空鱼雷的发展 日本是个相当重视鱼水雷战的国家,在各海军列强中拥有独一无二的水雷战队(1艘轻巡洋舰+数个驱逐舰支队组成),在对美七段渐减迎击作战中充当先锋的作用。其为水雷战队准备的93式氧气鱼雷更是为大家所熟知,更是日本海军在二战中少数几件在技术上完全领先美国人的装备。另一个方面,海军对于航空鱼雷的重视程度也很高,其所用的91式航空鱼雷也是一件相当先进的武器,可以说偷袭珍珠港的行动如果没有了91式鱼雷是不可能完成的。而且与难伺候的氧气鱼雷相比,91式航空鱼雷并没有危险,维护困难等问题,因此在二战中一直都是日军主力的航空鱼雷。这次趁着找资料的机会,我想具体讨论一下这型航空鱼雷的发展以及IJN航空鱼雷投放战术的变化。(单冠湾集结时,在赤城号上的91式航空鱼雷和弹药车) 主要参考资料: 维基百科 海军水雷史
【搬运整理】日本海军飞机的命名规则 (改写自《从零到零》) IJN飞机的全称一般由项目代号(如A6M2)和正式名称(如零式舰上战斗机)组成。 项目代号通常在项目正式启动的时候就获得了,由机种代号+型号数字+研制厂商的代号+改型编号组成。与美国海军的编号风格非常类似。 如B5N2就代表舰上攻击机(B),第5型,第2改型,由中岛公司(N)设计。如果有较小的改型,则在四字型号后加上一个小写字母表示亚型号,如A6M5c(零战52型丙)。 另外,如果服役过程中机种发生过变化,则在4字型号后加减号(-)和改后机种代号。如N1K2-J(紫电改),原本是作为水上战斗机设计的。 具体的机种代号如下: A-舰载战斗机(舰战,如零战) B-舰载攻击机(舰攻,如97式舰攻) C-舰载侦察机(舰侦,如彩云) D-舰载俯冲轰炸机(舰爆,如99式舰爆) E-水上侦察机(水侦,如零式水侦) F-观测机(水观,如零式水观) G-陆基攻击机(陆攻,如一式陆攻) H-飞行艇(大艇,如二式大艇) J-陆基战斗机(乙战,局地战,如雷电) K-教练机 L-运输机 M-特种飞机(如M6A1试制晴岚) N-水上战斗机(如二式水战) P-陆基俯冲轰炸机(如P1Y1银河) Q-巡逻机 R-陆基侦察机 S-夜间战斗机(如月光) MX-特种飞机(如MXY7樱花,MXY8秋水) 研制厂商的代码如下: A-爱知飞机公司,代表作D3A(99舰爆),B7A(流星) G-东京瓦斯电,即后来的日立重工 H-广海军工厂 K-川西飞机,代表作H8K(二式大艇),N1K2-J(紫电改) N-中岛飞机,代表作B5N(97式舰攻) Ni-日本飞机,后改为P W-渡边钢铁厂,即九州飞机公司,代表作大概就是J7W震电了 I-石川岛重工业 S-佐世保海军工厂 Si-昭和飞机 Y-横须贺海军工厂/海军航空技术厂(空技厂),代表作D4Y彗星,P1Y银河 Z-美津浓 对于一些从国外引进的机型,日本海军又是也会赋予制式名称。不过这并不常见,只有大量引进或者按照专利仿制是才会发生。国外的日本厂商海军代码如下: A-北美航空公司 B-波音 C-寇蒂斯 D-道格拉斯 F-费尔柴尔德 G-格鲁曼 H-霍克 He-海因克尔 J-容克斯 L-洛克希德 P-波泰兹 V-沃特或赛维斯基
大家觉得新二改轻母会是哪艘呢? 我来提供一下脑洞 凤翔,活到战后,历史上先后改装过两次,可能性不小 龙骧 已二改 祥凤 42年珊瑚海海战战沉,二改可能性较低 瑞凤 死余恩加诺,问题是现在的状态就是那个时候的了,二改可能性低 龙凤 已二改 千岁 千代田 已二改 飞鹰 没于马里亚那,有二改可能 隼鹰 活到战后解体,有二改可能 另外,舰政本部曾经有计划给飞鹰隼鹰换主机,因此存在if改造的可能
大家觉得新二改轻母会是哪艘呢? 我来提供一下脑洞 凤翔,活到战后,历史上先后改装过两次,可能性不小 龙骧 已二改 祥凤 42年珊瑚海海战战沉,二改可能性较低 瑞凤 死余恩加诺,问题是现在的状态就是那个时候的了,二改可能性低 龙凤 已二改 千岁 千代田 已二改 飞鹰 没于马里亚那,有二改可能 隼鹰 活到战后解体,有二改可能 另外,舰政本部曾经有计划给飞鹰隼鹰换主机,因此存在if改造的可能
【出院纪念】感谢每一位探路的dalao们 这次运气不错,终于E6靠着刷闪和支援这样刚过去了。 先讲一下我的配置:我是用的2CLT+1CAV+2CVL+1CV的配置过的图,全用小船有两个好处:1. 有带路,2. 主任点只需要扛过一轮就行,不过说CAV火力略弱怎么办?没关系,可以用整备员硬把火力拉上来,利根级配整备员效果感人,快赶上航战了。 装备配置方面是这样的 大井:双三连155+甲标,也就是双炮配置 北上:5连酸素+舰首+甲标,CI配置拼人品 利根:203三号炮*2+晴岚+整备员,上晴岚是为了多加点开幕效果,用瑞云也没有问题 千岁千代田:烈风24+流星改16+彩云11+彩云8,应该可以把其中一个彩云换成损管。 大凤:烈风改30+友永队24+江草队24+彩云8,作为补刀和清场使用。 这个配置的话,在主任所在的H点是抢不到空优的,不过这样做航母多少能够有一点输出,不用罚站。 小船流支援舰队不可少,两队支援舰队都是按照标准思路配置的,老实说战舰都快用完了。推图还算顺利,但是这样打虽然油钢消耗不大,但是弹药和桶的消耗还是比较客观的,由于上了两队支援,远征的队伍就少了,请各位视情况而定。 能够疯人院出院完全是各位dalao攻略帮助。我原本是打算把两艘利根级在MI用掉,推E6上大船硬杠的,但是听说有人E6要用到航巡,还有小船流,因此我就留了下来,没想到确实小船流非常靠谱。 再次感谢在前面开荒的dalao们,老实说我从去年10月底开始打这个游戏也很长时间了,但是我推活动始终没有勇气冲在第一线。没有dalao们的努力,也就不会有那些详细的带路配置,自己开荒的消耗太大,尤其是在这次活动有锁船的情况下,开荒需要莫大的勇气。 -------------------------------------- 然后就是吐槽时间,这次大概运气都花在推图上了,结果到我想捞的大鲸到现在还没有捞到啊……另外角川你对雷巡还真是真爱啊,这次活动最后一张图还是要用到雷巡唱主角。活动结束后,我觉得有必要讨论一下舰C眼中的太平洋在战争了。这样对猜测角川今后的调整有很大的意义。
中途岛、南云、以及由此引发的争论 中途岛战役在各大军坛总是一个引发话题的点。无他,值得讨论的地方是在太多了。 由于更多资料的出现,现在对于中途岛战役的讨论已经挖掘出了很多的史料,对很多人物的评价都发生了变化。时间不多,仅就手上有的资料谈几点,之后再陆续补充。 1. 南云忠一的换弹命令是否合适? 从南云当时掌握到的情报来看几次雷弹转换都没有什么问题,最初第二攻击波准备鱼雷是根据作战计划安排的,之后在收到友永需要再次攻击的请求后更换炸弹也没有什么问题,理由: 1). 当时舰队司令部并不认为这一天会遭遇美军航母(根据作战计划) 2). 各架搜索机已经接近自己侦察半径的极限(除利根4号机外),而并未搜索到美军航母编队 3). 舰队遭到的攻击均来自于中途岛方向,显然中途岛的防卫力量并未被根除。 在利根4号机发出发现美军舰队的电文后,南云及其参谋立即作出了“停止换弹”的命令,反应还算是即使的。 2. 0830时刻放飞攻击机队是否可能? 几乎不可能,航母放飞攻击机队是有需要一定时间的准备的,IJN航母必须在机库内加油,提升到甲板上暖机(需要15分钟左右),舰爆还需要进行装弹,才能够起飞,整个过程至少需要45分钟,这段时间内航母不能起降飞机。而无论从当时赤城的起降记录,还是B-17空袭时拍下的照片都表明,至少在0830时刻,IJN各艘航母的飞行甲板上都只有几架直掩用的零战,并没有做好起飞准备,当时起飞是不现实的。 3. 造成MI作战失败的主要责任人是谁? 山本的作战计划才是对中途岛惨败的关键。 中途岛的作战计划的目的非常混乱:航母和岛屿到底以哪个为先在计划中并没有体现,甚至想当然地认为美军一定会在中途岛战役发起后才开始采取行动,年轻的参谋们的在推演中扮演的美军空母突然在南云舰队侧面出现,并击沉了加贺时宇恒居然命令加贺满血复活。除了认为当时联合舰队参谋部对此只是在敷衍了事。 好的计划应该尽可能地简单,减少犯错误的机会,但mi的计划却非常复杂,联合舰队倾巢而出,却分做了5队,攻击两个目标,不知道山本是从哪里得来的对自己的力量的自信。 而且山本对于作战计划的预案准备做的也不好,当时曾经有人询问过山本当在中途岛攻略时遇到了美军空母怎么办的时候,得到的答复只是很简单的“保留一半力量”,可以看到这一点对后来作战非但没有起到好的效果,还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造成中途岛战役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山本大而无当的作战计划 “取得胜利其实很简单,只要犯的错误比敌人少就可以了” 中途岛一战是整个太平洋战场的重要转折点,研究者甚多。 早期的非日本研究者受《中途岛海战》的影响甚大,认为这场战役日方主要的失败原因是南云纠结的命令。然而随着战史丛书和越来越多亲历者的回忆录的出版,这个观点在悄悄地发生变化。个人认为,山本的作战计划才是对中途岛惨败的关键。 一个好的计划应该有明确的目的,然而中途岛的作战计划在这一点上却混乱无比:航母和岛屿到底以哪个为先在计划中并没有体现,甚至想当然地认为美军一定会在中途岛战役发起后才开始采取行动,年轻的参谋们的在推演中扮演的美军空母突然在南云舰队侧面出现,并击沉了加贺时宇恒居然命令加贺满血复活。除了认为当时联合舰队参谋部对此只是在敷衍了事。 好的计划应该尽可能地简单,减少犯错误的机会,但mi的计划却非常复杂,联合舰队倾巢而出,却分做了5队,攻击两个目标,不知道山本是从哪里得来的对自己的力量的自信。 好的计划还应该有发生意外时的预案,但这里山本做的也不好,当南云询问山本当在中途岛攻略时遇到了美军空母怎么办的时候,得到的答复只是很简单的“保留一半力量”,可以看到这一点对后来作战非但没有起到好的效果,还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架空同人]加伦位面太平洋战场架空《远去的飞鹰》 这篇同人是根据架空设定《加伦将军回忆录》写的太平洋战场的同人,由于参考了其中的设定,因此发生的历史事件会与真实历史有些不同,当然尽可能地考据以使之合理,水平有限,还请对剧情和架空考据多提意见。 在此首先感谢@0Jerrydong0对太平洋战场进行的架空推演,以及《加伦将军回忆录》的作者肥仔曙和全体参与者。 第二楼开始发正文,时间跨度大致想定在1936年~1945年,目前以完成第八节,将以1~2节一天的速度先行更新完毕。 ------------------------------- 加仑将军回忆录 同人 《远去的飞鹰》节录 ——《战争史研究》总第443期 本文为宫本 武根据日记重写的回忆录《远去的飞鹰》的节选,作为一直在联合舰队航母上服役的海军机械师,这本去年出版的回忆录从一个侧面提供了日本联合舰队海基航空兵的训练和作战方面的第一手资料。本刊从本期起将连续刊载回忆录中的与训练、作战有关的部分。 作者宫本武,日本海军机械师,曾在“飞龙”、“瑞鹤”等航母上服役
怎样囤积资源? 目前3w油弹5w铝,不知道来得及否?
[脑洞]关于航空母舰连携攻击的可能性 众所周知,ijn航母以航空战队为单位行动,结合目前各航母贫弱的火力和烈风母舰的事实,想要怎样提高烈风母舰的攻击力呢? 之前曾经讨论过可能有母舰ci,调整出手顺序等,但是结合ijn的实际航母运作方式以及连续的航母二改,我想,会不会存在航母连携攻击的可能呢?我这里做个脑洞给大家参考一下: 航空母舰连携攻击的发动条件: 连携航母属于同一个航空战队或为姊妹舰 发动连携方须有舰爆一队,被连携方须有舰攻一队 连携的效果: 以当前两艘航母的舰载机队再发动一次开幕攻击,迎击方只能使用防空武器反击 不影响制空权的变化 敌航母不存在连携可能 可行性分析: 1. 开幕攻击会喷铝,符合角川“会消耗大量铝”的说法 2. 航母配置可以有所取舍,可以配舰攻舰爆各一队以提高连携效率,也可以3.只带一队舰爆(舰攻)以保证制空 连携航母一览 赤城 加贺 苍龙 飞龙 翔鹤 瑞鹤 大凤(601航空队) 瑞凤 祥凤 千岁 千代田 龙凤 飞鹰 隼鹰 龙骧和凤翔可与一航战连携
我们猜测一下江草队换装会是什么型号吧? 历史上彗星一直都不实用,我个人认为应该是风冷发动机的彗星三三型。虽然我想看银河江草……
我擦,天津风的沉没地点居然是厦门 仮舰首を装备して日本本土へ帰投 中、米军机の攻撃を受け1945年4月アモ イで座礁、自沈した。戦后、舰名は海上 自卫队の护卫舰「あまつかぜ」に引き継 がれた。 翻维基的时候发现的,之前一直都不知道 萌娘上面的说法是说1945年的时候,在厦门湾受到美国陆航的B-25轰炸机 攻击,中弹严重受损后靠岸搁浅并受到 身份不明武装的攻击(游击队?),全员弃舰后被凿沉。 据说2012年残骸已经发现了,很有可能被打捞上来
有觉得木曾改二变难看的么? 老实说不合我口味,正在纠结要不要练……
金刚有没有必要二改? 如题,金刚到75级了,从wiki的数据来看似乎改后油耗加大,为了那么点属性,从攻略的角度来看,有没有必要把金刚二改吗?
大家不妨讨论一下下次活动DMM会搞什么幺蛾子吧? 据说下次活动是在圣诞节前后? 然后开放大凤号? 先前也有同学科普过了,本次活动是以瓜岛绞杀战为背景的。 E1应该没有直接的对应 E2很可能是第一次所罗门海战(夜战),IJN重巡队打破盟军的重巡。 E3就是圣克鲁斯角海战 E4是铁底湾,对亨德森机场的炮击战,历史上比睿和雾岛都在这次会战中被击沉(所以我过E4用的是金刚和榛名) E5就是假想亨德森机场被摧毁后盟军试图从瓜岛撤退时于日军被迫进行的舰队决战了。 结合这两个情报的话,我认为下次活动以马里亚纳会战被背景的概率很大。 根据历史上的马里亚纳会战来看,双方应该是以航空战为主,但最后一两个图应该仍会有战列舰会战,毕竟从历史上来看,以日军航母编队的实力,恐怕吃掉美军近15艘埃塞克斯是不可能的。从阿号作战的计划来看,最终还是要战列舰编队登场。 很有可能出现的一点是应当有一个场景会以反潜战为主,而且可能还要求必须带航母,毕竟大凤和翔鹤都是被潜艇一发入魂的。诸位一定要把五十铃练上去(请大家再推荐一下别的反潜船?) 另外,说不定大淀会开放…… 很是期待大凤,因为或许IJN觉得,大凤(改)才是最理想的航母(尽管个人认为应该是翔鹤级的) 另外啥时候开放云龙号啊,我到现在正航还只有赤城,E3我是用千代田航改二过的……
关于“鱼鳞甲”词条 这个同义词跳转做得很糟糕,大家可以看一下,在百科中输入“鱼鳞甲”,返回的是“台湾苣苔”这么一个中药的名称,仅仅因为一个别名却将“鱼鳞甲”这一重要的古代金属甲胄名词混淆实属可惜(只能查到“中国鱼鳞甲”和“波斯鱼鳞甲”)。 我想说鱼鳞甲和台湾苣苔为什么要作为同义词存在呢?希望有人修正这个纰漏。
给每一棵白菜的小小的手心 小小的手心 PC游戏《CLANNAD》 总ED 作词:麻枝 准 作曲:麻枝 准 编曲:户越まごめ(Key) 中文填词:xish 谨以此曲纪念全体世博会志愿者 远方,在那远方,有着金色麦穗织就得波浪 扬帆,扬帆起航,向着那片充满希望的海洋 我们几曾,携手攀登,的那条充满艰辛的坡道 已经越过险阻,走完了全程。 小小的手心自始至终都以微笑出现在人们面前 即使不能给出回答,也能给大家带来舒心的一天 小小的手心从那天开始就步履蹒跚地努力向前 登上那条坡道至今,那些麦穗已出现在你我眼前 走过秋冬春夏,历经了风雨交加, 我们携手并肩,终于到了那收获的时节。 小小的手心虽然稚嫩却能够凝聚起众人的力量 未曾经历风霜的肩膀也拥有超越常人的坚强 小小的手心终有那么一天会松开我们的手独自前行 当那一天来临之际,这份回忆将珍藏在你的心间 小小的手心构成的那条风景线让我们的心与心相连 世界在你的眼前,而那小小的手心就在你的身边。 -------------------------------------------------- 这首小小的手心的中文填词已经准备了许久了,不知怎的,从我刚开始做志愿服务的时候开始就想到这首作为clannad告别曲的曲子,当原剧中主人公所经历的种种不幸,曲折和磨难最终汇集成为让他成长成为一个独立的大人的力量。 作为一个80后,我也和周围的许多同学一样,可谓是没有经历过所谓人生的艰难,clannad确实教给我很多,但是没有亲身经历过压力,也是无法对其产生一个感性的认识的。虽然说志愿服务并算不上是真实的工作,正式参加工作的人也可以非常不以为然地说“孩子,和工作比起来,还差得远。”这样的话。但是这毕竟是我们融入社会的一步。以后我们还会面对更多的压力,这些经历对我们无疑会有莫大的帮助。 其实,当走完整个志愿服务的历程的时候,我渐渐发现,所谓的徽章都是浮云,纪念品和护照带给我们的,也只是残缺不全的记忆。而领导的慰问和媒体的报道也只是属于少数的幸运儿,而对于大多数默默无闻的小白菜们来说,游客善意的笑容,以及面对各种压力时采取的各种应对措施所带来的各种经验,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
请求修改“马来亚战役”的百科名片 传送门: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baike.baidu.com%2Fview%2F605400.htm&urlrefer=677b6a758c0739f7848c2b40a4974e6a 百科名片的措辞有很大的问题,希望能修改成如下样式: 马来亚战役是发生于1941年12月8日至1942年1月31日盟军与日军在马来亚半岛的战役,包括英联邦军队与日军之间的陆战,英军、英属印度军、澳大利亚军及马来属邦军防守此殖民地,对英联邦军来说,此战役是一场灾难。日军企图歼灭驻马来半岛英军,为尔后进攻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建立前进基地。驻马来亚(包括新加坡)英军共3个师4个旅,约9万人,由远东英军总司令A.E.珀西瓦尔中将指挥。 主要是“大英国协军队”语句不通顺,往修改,拟改为“英联邦军队”。 敝人通过率81%,还差一点……悲剧啊……
话说永远的17岁和e17是不是有关系? 这个问题……会不会有剧透呢……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