缥缈居士🌱 godtouchme
武功之巅,缥缈居士
关注数: 101 粉丝数: 84 发帖数: 3,895 关注贴吧数: 21
所谓高山云雾出好茶,真是这样吗? 是高山重要还是云雾重要?本文讲清楚。《茶树栽培学》读书笔记 第三章茶树的适生环境 影响茶树生长形势有光照、温湿度、纬度、海拔、坡度、方位、水域、风、云、植被等诸多因子。 1、光线 蓝紫光能促进茶树的但氮代谢,对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香气成份的形成有重大意义和直接关系。高山茶园由于云雾、温度、树荫等影响导致光线中蓝紫光成份比例高,因而茶叶氨基酸、芳香物质多,而茶多酚含量相对较低。 红橙光对碳代谢、糖类(可溶性单糖和纤维素等不可溶性多糖)、茶多酚的形成有积极作用,能够促进茶树生长,茶多酚含量多对提升红茶品质有利。 茶园适当遮荫,改变光线中红橙光和蓝紫光的比例和光照总量,有利于降低碳氮比,提升茶叶品质。遮光程度据茶园的海拔、位置进行灵活调整试验,选择最佳比例才能出最佳效果。 2、温度 茶叶中茶多酚含量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增加,氨基酸含量随着气温的增高而减少。温度高有利于茶叶的碳代谢,利于糖类物质的合成、运送、转化,使糖类转化为多酚类物质速率加快。气温低时,氨基酸、蛋白质及一些含氮化合物增加。 多酚类含量高,茶叶浓强度大,含氮化合物多,茶叶味香鲜爽,因此春茶比夏茶口感鲜醇。 3、水分 茶树喜湿怕涝,需要有适宜的降水量对茶树生长有利,土壤相对含水量在70%-90%间时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均高。空气温度在70%-90%间时茶叶新梢叶片大,节间长,持嫩性强,叶质柔软,内含物丰富,因而品质好。 4、地形、地势、海拔对茶园气象因子及茶树的影响 明代罗廪撰(1690)在《茶解》中指出:“茶地南向为佳,向阴逐劣,故一山之中,美恶相悬。”地形、地势、海拔以及从地表或土壤浅层到 1.5-2米高的贴地微域气候对茶园的日照、贴地气温、气层的湍流水分交换特性对茶树生长的光线、温度、水分等因素的影响最终将作用在茶树上。 高山良好的生态条件能出好茶,但也不是绝对的,茶树的品质也非海拔越高越好,一般海拔800米左右的山区茶叶有较好的品质。但很多历史名茶也位于低地丘陵或江河湖海之滨,其中涉及到的共同因素是气候适宜、土壤肥沃、生态良好、茶树品种优良,如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等。 这里我觉得茶叶的最终品质和茶树品种特性和环境的匹配,甚至和当地多年积累的制茶工艺匹配度都有很大关系。也许就是基于这个原因,茶叶很讲究原产地,也就是天时地利人和的要求。 5、其它因素 茶树是喜欢酸性土壤和嫌钙的植物,土壤厚度、质地、物理性状、酸碱度、有机质含量、矿物质含量对茶树的生育也有很大影响,这里就不详述了。
大美萍乡,一起呷茶 网络上各大平台上搜索萍乡茶友基本上找不到可以交流的茶友,这两年基本都是在线上和天南地北的茶友一起“云喝茶”,偶有远方茶友到萍乡小聚,虽然获得了短暂的面对面沟通的乐趣,但总归是萍水相逢、蜻蜓点水。茶叶的欣赏不同于字画瓷器线,由于是视觉审美线上交流还算方便,而茶叶属于味觉审美,文字的描述很难高效准确地传递信息,有时甚至还会错误的传递信息,因此也给一些线上的茶商有了可趁之机,茶友们沟通少,就容易走弯路,交学费。 中国茶叶种类繁多,就光历史名茶人这一辈子都喝不完,当然这也是茶叶好玩有趣的地方,它就像用不干涸的泉水,是爱茶人的大玩趣。在新茶友面前可能就像一座难以攀爬的高山,如果茶友间能高效交流,那其实就是一种互学互助,更快成长,最大化地享受品茗的乐趣。 我最早接触茶叶其实是2012年,喝的是从领导那里蹭的凤山铁观音。那时铁观音虽然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但是余威尚在。之后我就去玩摄影,骑行,户外去了,没怎么接触茶叶。19年由于体检查出结石之类的小毛病,开始觉得要多饮水多运动了,办公室久坐毕竟对身体无益。 自从喜欢上了喝茶,对茶叶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理工男通病哈),发现线下茶叶店总有一种距离感,而线上“云交流”又显得不接地气,着实让人烦恼,也是就有了在萍乡搞一个线上线下结合的交流圈子的想法,说干就干,于是就有了萍乡茶友吧。 今天贴吧刚刚建立,呱呱坠地,希望它能慢慢成长,在这块方寸之地能聚集萍乡的爱茶之人,而以后在线下我们也能是一个健康向上快乐的爱茶人群体。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