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豚119 海豚119
关注数: 0 粉丝数: 23 发帖数: 11,651 关注贴吧数: 2
多次在梦里相见落得热泪满襟 [转] 到何时在何处,才能找到我亲爱的母亲 母亲母亲孤零零,像海角一盏孤灯 为了寻找晶晶,春夏秋冬黄昏黎明 这首由左宏元作曲、文奎作词的名歌,充分发挥了赚人热泪的特质,更让台湾民众为之疯狂,纷纷打探这个年轻女星的底细,更称誉邓丽君是“天才女歌手”,终于让邓丽君顺利地大红大紫,以不到十七岁的年龄就开始走红港台,开始她灿烂的歌唱生涯。 不过,在邓丽君逐渐开拓市场至海外,后又转往日本发展、接受日方的训练后,为了打入国际市场,跟上世界潮流,她就逐渐改掉这种模仿地方小调唱腔,改为自然腔调发音的唱法,并带动了国语歌坛的新唱腔。 多遇贵人相携, 邓丽君参加“群星会”走上明星之路, 创出初期“邓腔”音乐大市 1968年,由于歌艺备受肯定,邓丽君获邀在台湾当时最具影响力的歌唱节目——“群星会”中表演,这也是邓丽君第一次上电视表演歌唱,当时她十五岁。 台湾电视公司的“群星会”是当时台湾惟一的歌唱节目,也是最受欢迎的电视歌唱节目,是台湾歌坛培养实力派歌星必登的圣坛,因此许多红遍东南亚与港台的歌星,都必须先在歌唱圈取得一定的成绩后,才能获邀上节目亮相。 虽然邓丽君首次登台时,也有几位新兴歌手与她一齐登场,因为过度紧张,小邓丽君第一次上台就忘了歌词,由于当年没有先录像后播出这回事,现场节目发生这等糗事,让制作人慎芝急得猛拍额头,不光荣的纪录让邓丽君被冷冻了好一段时间。 后来邓丽君的突出唱腔还是让她争取成为“群星会”节目的固定班底,这等于邓丽君的歌艺表现已被全台湾最权威的歌唱节目肯定,虽然她的年龄还小,但已经算是“硬底子”的红牌歌星了。 其实邓丽君当时与许多大明星同台相较下,显得稚气未脱,加上从不浓妆艳抹,与当时流行的造型风格背道而驰,反而凸显了她的年轻形象。在成人世界中,十五岁的邓丽君表现出超龄的歌艺,因此更让她在“群星会”中备受欢迎。 邓丽君在成名后,也一直抱持着感恩的心情,对待这些曾在她初期提拔她的恩人。例如一次“群星会”的制作人关华石与慎芝夫妇身体状况欠佳,又遇到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邓丽君特地返台探视,安慰这些恩师。慎芝回忆,邓丽君当初以十五岁之稚龄获邀上“群星会”,起初不但电视台认为邓丽君年龄太小而反对,邓丽君的爸爸、妈妈、哥哥也都认为时机还不成熟而反对,但在慎芝与关华石的坚持下,终于给了邓丽君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至于邓丽君的嗜好,她则表示与其他少女一般,喜欢各种酸甜苦辣的零食。邓丽君也说,吃零食好像人生一样,应该要样样尝试,这样具有主见的态度,也成为邓丽君日后一贯的人生观。 在登上“群星会”之后,由于这个节目在台湾民众中享有的崇高地位,让这位“娃娃天后”备受欢迎之余也备感压力,而在第一次上“群星会”节目演唱时忘词,也成了邓丽君毕生中最难忘的事。 此时邓丽君在唱片方面的表现更是惊人。1968年底,由于唱片公司全力栽培她成为唱片明星,因此邓丽君虽然出道才两年不到,已经前后发行了八张唱片。几乎每两个月一张的速度,足以凸显她在当时受欢迎的程度。全台湾的歌厅更是疯狂抢人,只希望她能首肯登台,同时流行音乐所谓的“邓腔”已经蔚为流行,邓丽君的装扮也成为一时少女的风尚。 1969年,邓丽君不过十六岁,但在歌唱生涯已经崭露头角,例如《一见你就笑》等歌曲,充分表现她的活泼、青春气质,备受各界欢迎。尤其《海韵》这首歌,邓丽君穿着南国的热带服装,披着长发,低声唱着: 女郎,你为什么独自徘徊在海滩 女郎,难道不怕大海就要起风浪 啊,不是海浪,是我美丽衣裳飘荡 纵然天边有黑雾,也要像那海鸥飞翔 女郎,我是多么希望围绕在你身旁 女郎,和你去看大海去看那风浪 邓丽君婉约青春的外貌、缭绕的歌声与飘逸的形象结合起来,成为华人文化圈中新一代的青春偶像,这让她在赴日之前,就顺利建立起“南方宝岛”青春女星的鲜明形象。 在精心设计下,邓丽君的演艺生涯更往多元化方向发展:她跃上大银幕,演出她的第一部电影《谢谢总经理》,也开始主持《每日一星》的电视节目。《谢谢总经理》更是宇宙唱片为庆祝邓丽君唱片销量屡创佳绩所开拍的影片,十六岁的邓丽君搭配起当时的青春男星杨洋,两人合作愉快,甚至一度传出绯闻。邓丽君在影片中不但演唱了多首歌曲,更随片南下造势,受到台湾南部民众疯狂的欢迎,让她感受到真正大明星的待遇。 1969年10月,台湾第二个无线电视台——“中国电视公司”推出的台湾第一部电视连续剧——《晶晶》正式出现在台湾民众眼前。这部具有指针性意义的戏剧主题曲,正是由邓丽君主唱。但邓丽君毕竟年纪轻,灌录这张唱片时,一开始竟然表错情,笑了出来,直到制作人向她解说,《晶晶》这部连续剧是强调一个年轻少女历尽艰辛寻找母亲的故事,让感情丰富的邓丽君霎时感同身受,她以一位少女的身份,把这首歌唱得悲戚感人。 情感的充分投入,加上动人的剧情,在电视这种强势媒体的推波助澜之下,邓丽君的歌声立刻风靡台湾,大街小巷都被邓丽君的歌艺所感动,邓丽君又获得“天才女歌手”的封号。 在走红之后,却对邓丽君的居家生活造成了很大困扰。尤其当时芦洲还是个纯朴的农业小镇,却出了一个歌坛红星,在民风保守的当时,不但邻人开始指指点点,多种闲言闲语在背后流传,也有许多歌迷循线探访邓丽君的点点滴滴,让邓家饱受困扰。因此,在邓丽君退学并淡出芦洲的生活圈之后,为免同学友人与邻居的困扰,就很少再去找友人叙旧。随着邓家搬离芦洲,从此邓丽君就很少对外谈及她在芦洲生活的点点滴滴。可是邓丽君为了表示对芦洲小学的怀念,还是多次回到母校义演。 但据了解,邓丽君的许多童年好友一直在芦洲生活,邓丽君在成名后还是会私下回到老家探访朋友,并且她在感情生活上遭遇诸多波折后,更只有对成名前结交的老友诉说。 但因为树大招风,邓丽君旅居海外后,她就几乎不再参加过去芦洲小学的同学会了。如今,芦洲小学以及芦洲当地的文史工作室,则为了纪念邓丽君在此地的成长经历,搜集了许多邓丽君在学生时期的资料、照片与各项唱片记录,也吸引相当多来自日本、香港的邓丽君迷前往“朝圣”。
邓丽君过52岁冥诞 歌迷好友追思故地重游---晚间报道 昨天(29日)是邓丽君52岁冥诞,虽然邓妈妈上月过世,但邓家还是为逝世十周年的邓丽君举行庆生餐会。老五邓长禧抱著两岁半的儿子佳骏说:“他会唱姑姑的歌,是我们家的传人了。”  邓妈妈上月18日病逝,邓家还在守孝中,身兼邓丽君文教基金会执行长的邓长禧感慨地说:“本来想要取消,妈妈走得很突然,但这活动早就策划好了,如果妈妈今天能来的话,意义会更大。”  邓丽君曾在1969年于台北国宾大饭店参加歌迷同欢会,因此这场庆生追思会也重返旧地,现场布置了许多她的照片。邓长禧的小儿子邓佳骏当然没见过姑姑,但自己会放姑姑的DVD和CD来看,邓长禧笑说:“这就是我们家的小传人了。”不过小佳骏害羞,在现场直看著姑姑的照片,就是不肯开金口。  现场二十多桌歌迷与好友们,则是一边吃著邓丽君生前最爱的“黄豆芽炒酸菜”、“筠园酱肉夹饼”等美食,也聆听她的歌声,还有歌迷自告奋勇上台献唱,歌手则有于台烟、高慧君、洪荣宏演唱邓丽君的歌曲,并切蛋糕。  嘉宾中还有好久不见的徐淑媛,已嫁作“周太太”的她,在美国帮老公打理五家餐厅,每天运动兼端盘子,身材依旧窈窕,但她笑说不生孩子了,“生不出来啦,林青霞的老公有钱,我不行啦。”结婚六年的她对演艺圈不排斥“玩玩”,“但工作时间不能太久,要不我老公一个人好可怜。” 来源:新浪娱乐(小雨)
陈好嗓音宛若邓丽君 “万人迷”用歌声迷倒观众(转) 据新闻午报:昨晚出现在录音棚里的陈好不再是那个打扮精致,说话慢条斯理,双眼放电的“万人迷”,而是随意将头发梳成马尾,松松地甩在脑后,一身宽松休闲的运动装。“我要做歌手了,以前我都不知道自己可以唱歌,连着3天,我每天唱歌都在4小时以上,都没觉得吃不消。” 嗓音就像邓丽君 昨天下午, 陈好进棚开始录一首新歌《英雄人物》,这是首带有布鲁斯风格的歌曲,曾练过芭蕾的陈好乐感极强,陶醉地随着音乐摇摆着。记者们都以为这首歌会收录在陈好的新专辑里,没想到她却透露,《英雄人物》不一定会出现在专辑里。陈好说:“这是一部电视剧的插曲,导演给我机会,我就把它看作是一次尝试。我的老师也希望我尝试不同风格的音乐。” 陈好坦言进入歌坛纯属巧合,开始只是为《双响炮》唱一首插曲,第一次进棚录音就被华纳高层许晓峰、黄小茂听到,签下她5年4张专辑。陈好事后才知道,“听众们”将她惊为天人,都评价她的嗓音就像当年的邓丽君。 还想唱Hip-Hop 虽然陈好的音乐方向目前还没确定,但作为一个超级“麦霸”,陈好的“歌路”很宽泛,《勇气》、《幸福》、《太委屈》都是她每次必点的曲目。她得意地说:“录音的前一个晚上,我还去钱柜唱了4个小时,林忆莲、刘若英、陈明、梁静茹、容祖儿,她们的歌我都唱,我喜欢比较女人的歌,但出唱片就不是那么回事,我从没想过我可以唱Hip-Hop,但只要老师说我可以,我就会去试。唱歌其实也是一件熟能生巧的事情。”言谈中陈好还不时透着智慧:“大家都会给我不同的意见,我现在不发表意见并不是我没意见,但到最后我会告诉大家我想唱什么样的歌。”
听听邓丽君的英文歌(转) 想起邓丽君,就会想到那些由她演唱的在华人世界流传至今的歌,比如《甜蜜蜜》、《我只在乎你》等。邓丽君的歌是典型的中国女人的情歌,大概也是因为这样,才使她成为华人歌坛中的神话。 而事实上,邓丽君生前最大的心愿,却是出一张英文专辑,可惜这个心愿直到她离开尘世都没有机会完成。巧的是,前些日子,邓丽君的家人在她生前住过的法国家中,意外地找到了她秘密录制的几首英文歌,并请来知名音乐人李寿全作后期处理。 据李寿全介绍,这张邓丽君最后专缉包括她生前录制但未公开发行的11首歌曲,其中包括5首英文歌曲和3首带有西印度群岛强劲曲风的歌曲。在制作这张专辑时,李寿全除请来澳大利亚和新加坡音乐人为邓丽君的歌配“和声”外,还专门请到北京知名的管弦乐团为邓丽君的歌曲重新编曲。 李寿全说,邓丽君很有语言天分,“她的英文发音很标准”。其实邓丽君的英语有很好的基础。1973年1月,邓丽君为提高个人素养,作为北土林美国学校的插班生,开始学习英语。1980年,她又专门赴美进修日语、英语、生物及数学。同年4月,邓丽君首次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演唱会。其后不久,她又在美国纽约林肯中心、洛杉矶音乐中心登台演出。 说到邓丽君演唱英文歌,不能不提到她生命中最后的一段恋情。1993年的秋天,在台北一家豪华大饭店举行的宴会上,邓丽君与她的最后一位男朋友保罗•史提芬邂逅了。保罗是法国的摄影师和服装设计师,他的中文不好,邓丽君的法文也不好,他们在一起时,不得不用英语交谈。在邓丽君秘密录制英文歌的过程中,这个比她年轻十几岁的法国人扮演了什么角色,我们不得而知,不过我们相信今天还能听到邓丽君的歌,这个年轻人是有一份功劳的。 霍青青/文
邓丽君母亲病逝 将长伴爱女左右 已故歌手邓丽君的母亲赵素桂上周六清晨因感冒引发心肺衰竭,病逝台北中心诊所,享年78岁。母女俩将一起长眠于“筠园”。     邓家对邓妈妈的过世,邓丽君的弟弟邓长富表示:“妈妈生前就是低调的人,所以这件事就不麻烦大家了,治丧事宜都由家属自己处理。”邓家不准备举行公祭,将在本周六通知亲友举行家祭追思。 邓妈妈原本是单纯的公务员和家庭主妇,但因为家中出了巨星邓丽君,生活跟着改变,陪着女儿四处演出,邓丽君后来长住国外,仍时常回台湾陪伴母亲。1995年5月8日,邓丽君因气喘在泰国清迈猝逝,邓妈妈白发人送黑发人,让歌迷和许多父母也感觉心疼。     今年春天演出《但愿人长久,邓丽君传奇》音乐剧时,邓妈妈首场还到现场欣赏歌手彭佳慧演绎邓丽君。满头白发的邓妈妈,当年陪著女儿以歌声征服四海,如今坐在台下,看着别人演女儿的故事,让全场歌迷都感唏嘘。凤凰卫视十二月二十一日消息 据台湾媒体报道,已故知名歌手邓丽君的母亲赵素桂女士,上周六因感冒引发心肺衰竭不幸过世,邓妈妈生前已经在金宝山挑好墓地,将会和先生邓枢合葬。墓园中的筠园,则是邓丽君的长眠处,一家三口再度重逢还是今年五月八号,邓丽君逝世九周年时,邓妈妈最后一次公开亮相,嘴里念的,心里想的,都是邓丽君。当时的邓妈妈其实已经罹患子宫恶性肿瘤,做过八次化疗非常虚弱,在上周六,又因为感冒引发心肺衰竭不幸过世邓妈妈走得突然,也相对没有太多的痛苦。在邓丽君离开的九个年头里,每每到了五月,才是邓妈妈最难熬的月份,因为八号和九号,分别是邓丽君和先生邓枢的忌日,接着就是母亲节,长年的思念,让邓妈妈早就在金宝山选好了墓地,邓家人将依母亲低调的个性,以不公开的方式,让父母合葬,女儿邓丽君也长伴左右,对老人家来说,是重逢,更是安慰。
219.140.60.* 摘录 在CDHALL上,拜读了吹笛牧童兄的许多好文。他在CDHALL上发最后一篇文章的时间是2003年六月17号,而那时我才刚刚喜爱小邓。好像吹笛牧童兄只在CDHALL上发贴。真不知何时才能再读他的好文! 今天漫游台湾网络时,又看到了吹笛牧童兄的大名,现引用文章如下: From: [email protected] (吹笛牧童) Subject: Re: 菲的哥.. Date: 05 Apr 2001 05:46:36 GMT ※ 引述《HuangJC (吟游诗人)》之铭言: > 如果没记错,小邓在日本也是被称做亚洲歌姬 找到资料了: 其实"亚洲歌姬"是延用於邓丽君1986年日本 破天荒有线大赏三连霸後,而被起的封号, 日本话大多绕口一些,正确是称为"亚细亚的歌姬", 84年後的日本电视节目或是杂志都是这样称呼邓丽 君,一定会打上这几个字,现在长江後浪推前浪. 以王菲的高度成就,慢慢就被冠上日本人之前对邓丽君 的既有印象和称号.而转移. ;; 所谓的(全)日本有线放送大赏,其实是两个奖 它是由日本的听众在点播节目中点播歌星的歌曲来累积票数 简单说,一个是关东区,一个是全国性;拿到关东区大赏未必能再拿下全国大赏 可是邓丽君却破天荒的连续三年两个都拿到了,这个迄今无人能破的纪录被称为"三连霸" 甚至,'偿还'在上榜一周年後仍为十大金曲第七名 还来不及下榜,'爱人'就又登上冠军了! 直到1985年底为止, "爱人"在有线放送点播次数累积上已高达95万次! 这就是上一位亚洲歌姬在日本的事迹;王菲仍有待我们的爱护和鼓励 -- ※ Origin: 台湾科大电子站   ◆ From: 211.21.176.35 作者: 219.140.60.*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