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化神机😈
正常出入
才到朝廷被论归,孤忠幸有九重知。神医能识未苏病,国手难翻已败棋。常言道:依着官法打杀,依着佛法饿杀!肥浓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
关注数: 1,198
粉丝数: 2,479
发帖数: 91,042
关注贴吧数: 336
分享视频
分享视频
分享视频
分享视频
我发表了一篇贴子,大伙来看看吧~
我发表了一篇贴子,大伙来看看吧~
分享视频
我发表了一篇贴子,大伙来看看吧~
分享视频
分享视频
美滋滋 美滋滋
分享视频
分享视频
“没有一个像人的,是你们自己不争气啊,今天的决斗取消了” “没有一个像人的,是你们自己不争气啊,今天的决斗取消了”
我发表了一篇贴子,大伙来看看吧~
分享视频
我发表了一篇贴子,大伙来看看吧~
分享视频
中西医并重,多学科综合优化治疗更好! 原文: 张湛曰: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今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同,故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荣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而寸口关尺有浮沉弦紧之乱,腧穴流注有高下浅深之差,肌肤筋骨有厚薄刚柔之异,唯用心精微者,始可与言于兹矣。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粗至浅之思,其不殆哉~若盈而益之,虚而损之,通而彻之,塞而壅之,寒而冷之,热而温之,是重加其疾而望其生,吾见其死矣。故医方卜筮,艺能之难精者也。既非神授,何以得其幽微,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损彼益己,物情同患,况于人乎。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为药者,良由此也。其虻虫、水蛭之属,市有先死者,则市而用之,不在此例。只如鸡卵一物,以其混沌未分,必有大段要急之处,不得已隐忍而用之。能不用者,斯为大哲亦所不及也。其有患疮痍下痢,臭秽不可瞻视,人所恶见者,但发惭愧、凄怜、忧恤之意,不得起一念蒂芥之心,是吾之志也。 夫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内视,望之俨然。宽裕汪汪,不皎不昧。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勿失。处判针药,无得参差。虽曰病宜速救,要须临事不惑。唯当审谛覃思,不得于性命之上,率尔自逞俊快,邀射名誉,甚不仁矣。又到病家,纵绮罗满目,勿左右顾眄;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珍羞迭荐,食如无味;醹醁 (líng lù亦作“醽渌”。美酒名。 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遯》:“藜藿嘉於八珍,寒泉旨於醽醁。”) 兼陈,看有若无。所以尔者,夫一人向隅,满堂不乐,而况病人苦楚,不离斯须,而医者安然欢娱,傲然自得,兹乃人神之所共耻,至人之所不为,斯盖医之本意也。 夫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已德。偶然治瘥一病,则昂头戴面,而有自许之貌,谓天下无双,此医人之膏肓也。老君曰:人行阳德,人自报之;人行阴德,鬼神报之。人行阳恶,人自报之;人行阴恶,鬼神害之。寻此二途,阴阳报施岂诬也哉。所以医人不得侍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但作救苦之心,于冥运道中,自感多福者耳。又不得以彼富贵,处以珍贵之药,令彼难求,自炫功能,谅非忠恕之道。志存救济,故亦曲碎论之,学者不可耻言之鄙俚也。
分享视频
分享视频
自强自立自胜自信 自强自立自胜自信
我发表了一篇贴子,大伙来看看吧~
卧槽,中了!花了130刮着的!刺激心跳还是刮奖的感觉最爽
我发表了一篇贴子,大伙来看看吧~
我发表了一篇贴子,大伙来看看吧~
分享视频
分享视频
分享视频
我发表了一篇贴子,大伙来看看吧~
分享视频
挺好玩的 挺好玩的
我发表了一篇贴子,大伙来看看吧~
分享视频
我发表了一篇贴子,大伙来看看吧~
分享视频
奔放了 奔放了
我发表了一篇贴子,大伙来看看吧~
没买,该不会中吧? 预测下,看会不会真倒霉!
没买,会不会中?
我发表了一篇贴子,大伙来看看吧~
分享视频
环境不一样,价值观不同了人的偏见和傲慢如同一座大山嘛! 环境不一样,价值观不同了人的偏见和傲慢如同一座大山嘛!
分享贴子
鳖甲乳鸽汤 【材料(2-4人份)】鳖甲30克,当归5克,陈皮5克,乳鸽1只,红枣4个,生姜3片。 【烹饪方式】所有食材一同放入炖盅炖2小时即可。 鳖甲:养阴清热、软坚散结。 当归:补血活血、润肠通便。 陈皮:行气化痰。 乳鸽:活血化瘀、滋补益气。 这款鳖甲乳鸽汤能起到行气化痰、活血、软坚散结的功效。
分享贴子
六不治新解,为什么中医讲究有些病人不能治疗,不能碰 古代中医六不治 六不治相传来自扁鹊医家,历史久远,可以说是医患关系的最早的准则注意。 古代的医疗资源更加缺乏,生产力相对低下,运输较为缓慢,所以对治疗有效性和效率是更加讲究的。 扁鹊有六不治: 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 轻身重财,二不治也; 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 阴阳并,藏气不定,四不治也; 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 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 在当今西医占主导地位的大形势下,作为当代中医,更需提高医术,谨慎行医! 现代中医十不看 1、自以为是的中医爱好者 这类患者往往已经根据自己的病情,给自己做了“诊断”,比如“脾肾阳虚”“湿气重”之类的,并且把自己的诊断和中医师的诊断作比较。并且会质问你:为什么没给我开补肾的药?为什么寒凉药这么多?这类人有着自己的想法,很难沟通,有时候不是为了看病而看病,就是为了展示他自己牛B! 2、看了很多中医无果的患者 有很多患者四处寻医,看了很多中医,但有不坚持,今天看这个中医,明天看那个中医,这里开几服药、那里开几服药,吃完就说没效果,继续换,最后取笑轻蔑各个中医治病水平的。网上有很多此类患者,而且多是看肾虚,这类患者,找你看病不过是想听听你的看法,他基本已对中医绝望,除非你有把握一剂知、二剂愈。 3、过度研究处方的患者 中药是开方,发挥的整体作用,但有些人看问题片面偏执,光盯着一味药或者其中几味药去看,不看整体。有些人自认为看了几篇科普,只知细辛不过钱、附子有毒之类的。更有甚者还有拿着你的方子到处问:“这个方子治什么病?”“你认为这个方子开的怎么样?”。 4、过度排斥现代医学的患者 一些患者认为看中医,就只能把脉、开方。极度排斥现代医学技术。如果你去让他做个检查、抽个血,就认为你是伪中医。作为中医,不应该排斥现代医学,作为患者,能有中西医两套医学保驾护航,乃幸事也。 5、心理疾病的患者 有的患者,已经被精神专科医院诊断为精神类疾病,但他们会觉得自己没问题,因此来寻求中医治疗。中医确实也可以治疗精神类疾病,但在真正的临床中,更需要我们去察言观色,细心处理。谨慎! 6、看不起青年中医的患者 有些患者,他们一般只认主任专家,一来就问某某主任在不在。即使你给他治好病,也认为你是瞎猫碰上死耗子。找青年中医,连基本的尊重的没有。 7、疗效期望值过高的患者 疗效期望值过高,违背了疾病的普遍规律,幻想着任何疾病喝上几口药就好,这是不可能的。你要实实在在给他说治疗现状,他会不耐烦,就喜欢找那些宣称几副药就治好的神医,结果被骗了,想想也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类患者不要留。 8、被某一中医流派理论过度洗脑的患者 这类患者很有意思,也是自己给自己提前预设立场,比如有些患者只认为经方才可以治病,哪怕是很典型的清阳不升证,你要是开上补中益气汤,他看不懂,就会觉得你是庸医。但是若是开上个他能看出来的经方,就会认为你水平很高。 9、蛮横霸道不讲道理的患者 蛮横不讲道理患者,谁都不会真心为他治病,尤其是现代医患关系紧张的社会,遇到这类人都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打发走为上,怕惹上一身骚。 10、过分担忧中药副作用的患者 中药只要按照教科书正规力量开药,几乎没任何对人体有害的毒性,即便有点反应,也都是正常的药物副作用。中药的副作用很小,与西药比差远了,许多时候都不如一桌烧烤啤酒,一块西瓜,一顿海鲜的副作用大,所以为什么要忌口,道理在此。即便中药有点反应,也不一定是坏事。
分享视频
分享视频
插眼 插眼
【发帖先看置顶】歹毒啊,一计不成反生一计!祸害同胞,罪该万死!
我发表了一篇贴子,大伙来看看吧~
分享视频
我发表了一篇贴子,大伙来看看吧~
悬壶乡间慰平生(转载) ■ 高振旺 行事益人,是道义的依循;无悔付出,是人生的信奉。——题记 引言 中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春秋战国时期,从王宫到民间,砭石、汤药、艾灸等治疗方法颇为盛行,中医药文化已见雏形。《黄帝内经》的问世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阴阳平衡、扶正袪邪、五禽戏、经络等成为中医专有名词。而对中药的认知,则可追溯到神农尝百草的上古时期。从东汉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对中药方剂的总结,到唐代药王孙思邈的《千金方》对中医大医精诚的诠释;从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的中药荟萃,到清代吴瑭《温病条辨》的宏论,直至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的青蒿素的济世,中医伴随着中华文明发展历程走过了孕育、衍生、蜕变、精进的漫长岁月。华佗的刮骨疗毒、扁鹊的几见蔡桓公、孙思邈的虎口取刺等成为世代传颂的故事。 2020年早春,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新冠肺炎侵袭武汉,横行湖北,进而肆虐全中国。与此同时,世界多国亦发现疫情,传染、蔓延,病例激增,亡者迭加。在救治过程中,中医药发挥了独特的疗效与功能,增强了治愈的效果,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中药神奇,中医伟大”,博得了世人的认同与称道。中医,始终攀登在通往世界医学界高峰的路上。 岐黄伟业,辉同日月。作为一名以中医为主要治疗方式的中国乡村医生,我引以为傲,引以为荣。 “穿上洁白的工作服,感知职业的光荣;拿起精致的听诊器,领略使命的神圣。面对一张张忧郁的面孔,你的心情变得沉重;听到一声声痛苦的呻吟,你忍住泪水,那样从容。推开百姓半掩的房门,看到那渴盼的眼睛;打开携带的药箱,解除患者的病痛。目送一个个康复的身影,你的脸上露出笑容;听到一声声感谢的话语,你轻轻摇头,那般淡定。啊,医生,精湛的医术,挽救了多少宝贵的生命。啊,医生,高尚的医德,怎不令人肃然起敬!”女词人时春丽以我为原型为乡村医生创作的歌曲《致敬医生》,令我感动与自豪。 敬畏生命怀仁心,情倾热土济苍生。回顾数十年行医生涯,既有救治患者的劳碌,也有治愈患者的喜悦;既继承了传统医学,也进行了临床创新。古运河畔留下我层层叠叠的脚印,田野农家有我风来雨去的身影…… 本文作者高振旺 一 当个治病救人的医生,解除患者的苦痛,是埋藏在我心中良久的愿望。从我11时岁母亲患病那年开始,每当看到卧病在床的母亲承受的痛苦,我心里就想:如果我是医生,能治好母亲的病,那该有多好啊! 然而,命运并未垂青于我。初中毕业后,恰逢“文化大革命”,我先在我的故乡——北京通县觅子店公社侯黄庄大队加入了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并成为一名快板书演员。之后,又担任村广播员、夜校教师、村团支部书记、村长等职务,直至1975年秋才如愿以偿,当上了侯黄庄村医务室的赤脚医生,开始了数十年的行医生涯。 其实,从事医务工作,是我主动争取来的。 那是1975年初秋的一个傍晚,我怀揣一个梦想,踏着落日的余晖,来到侯黄庄大队长侯维友的家。侯维友是位老党员,那时他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职务,担负着管理村合作医疗的工作。见我来访,他很高兴,我们坐在一起侃侃而谈。由于都出身贫农,彼此说什么也毫无避讳。谈着谈着,我便和他提出自己想当一名赤脚医生。他听后没有迟疑,马上答应了。自此,我踏进了行医的门坎儿,实现了儿时的梦想。 觅子店卫生院为使全公社(觅子店公社后改为觅子店乡、觅子店镇,2001年觅子店镇撤销并入漷县镇)近百名赤脚医生尽快适应角色,胜任本职工作,举办了赤脚医生培训班,系统培训了医药知识和医疗技术,以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思想水平。我十分高兴地参加了这次培训。 觅子店卫生院都是些平房。坐北朝南,院门向东开,西高东低,西边高的地方很像是另一所院子,但和东边低处合为一体。诊室、病房都在东边,西边是大夫们的卧室及会议室、伙房等。我们这些刚入行的赤脚医生在西边的会议室就学。新学员到来,大家互道姓名,握手寒喧,面带笑容,很是亲切。院长来到会议室,第一眼看到了我,便主动和我打招呼:“噢,你也来了,来了好啊,这回咱演节目不成问题了,有时间给我们来段快板吧。”我赶忙回答说:“好的,院长,说快板不成问题。”其实,我刚听别人说他是本院李院长。李院长中等个头,微胖,圆脸,面善,言谈随和。我本不认识他,这叫见面三分熟。大家见李院长跟我如此说话,自然对我也都高看一眼,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我也就自觉高大起来。 培训班办得火热,大家学习劲头很高。大概在农村想找份好工作,当个大夫也就算可以了。所以,大家都聚精会神,心无旁鹜。有一天,刚上课,讲课的大夫对大家说:“对不起,门诊有个重病人,我得去治疗一下,大家先把昨天讲的复习一下吧。”说完就走了。老师不在了,大家说话就随意了,相互聊了起来。有的说:“昨天讲些什么呀?我听完了怎么心里乱轰轰的,理不出头绪来。”“是啊,我也是那种感觉。”有人随声附和。“今天我本想问一问,他又给人家治病去了。”又有人插话。我说:“昨天讲的呼吸系统,讲得很清楚,怎么会乱轰轰呢?”有人就说了:“你说清楚,那你给我们讲讲吧。”“我又不是老师,咱们都是一样的学员,我怎能给大家讲呢?”“没关系,给讲讲吧。”大家你一言他一语嚷着让我讲。瞬间,我那固有的好胜心被点燃了。讲就讲,我嘴里嘟囔着,噌地站起来,走向讲台。凭着自己的记忆,加上联想画图,我给大家讲了一通。讲完后,大家鼓掌,我擦擦额头上的汗珠回到座位上。这时,那个大夫回来了,看看黑板上的图,问:“这是谁画的?”大家都说:“是高振旺给我们讲课了,讲的挺好。”那个大夫又仔细看了看我画的图,点点头,没说话。此刻,我悬着的心才放到肚子里,心想:以后再不干这逞能的事了。如果被老师数落几句,让我当众出丑,这脸往哪搁呀! 培训班办了3个月,由于我勤奋学习,虚心求教,认真实践,在近百名学员综合考评中获得第一名。培训班结束后,学员们各回各村,我又回到了侯黄庄医务室。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合作医务室,连我们刚到任的3个人,共有10名医务人员。医务室人才济济,有70多岁的老中医一名、70多岁针灸老中医一名、50多岁老军医(西医)一名,还有中国第一代赤脚医生一名……我被分配到药房,很高兴,因为要当好医生,必须把种类繁多的药品搞清楚,它们各是治什么病的,有什么副作用,怎样解决,配方禁忌是什么等。我暗下决心,一定要下几年苦工夫,把不懂的全搞通。自此,我沉下心来,认真学习每一味中西药的主治功能与临床使用,探知其药性、病理。白天,我在老大夫身边学习;夜晚,我在灯下苦读。《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中医内科》等经典医书,我潜心阅读,深刻体会;重点章节,反复咀嚼,从中获益匪浅。 一年后,我从药房调出,进入门诊室。先是给老大夫当助手,不久便单独下处方了。因为在培训班里学习的就是中西医结合,所以在治疗上有一套新的方法,遇到每一位患者,我都是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出发,治起来得心应手。因而,患者也都愿意找我医治。记得有一次,一个叫王金福的60多岁男性胃癌患者来找我治疗。我了解了病情之后,便依循辨证法配制一个方子,抓了三服药让他回家熬着喝。三服药喝完后,他又来到医务室找我。我因有急诊便让他按原方再抓三服,接着喝。医务室的大夫们听说如此有效,便都围过来争着看方子,并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 现在回过头来看,我当时并没有按胃癌去治疗,因为王金福并无胃部疼痛的症状。我在检查时发现他虽然是胃癌,但上腹部还未触及明显积块,只是不舒服,有胀痛之感,苔薄,脉弦。所以,我诊断为积症,遂以大七气汤合失笑散治之,用青皮、陈皮、桔梗、官桂、三棱、莪术、香附、蒲黄、五灵脂等9味中草药煎熬,故患者服后觉得有效。因此,王金福二次找我时,我又让他继续依原方服三剂。如果患者触之积块增大,按之觉硬,面黯消瘦,体倦食少,或女子经闭不行,舌青紫,或有瘀点,脉弦滑或细涩,是本气结血瘀症,又当以膈下逐瘀汤来治疗了;如果积块坚硬,疼痛逐渐加剧,面色萎黄或黧黑,肌肉瘦削,饮食锐减,舌质淡紫,苦灰糙,或光红无苔,脉细数或弦细,则是正虚瘀结,又当以大补气血,活血化瘀治之,以八珍汤合化积丸为主。可以说,探索获良方,实践出真知。 根据王金福的病情变化,我对药方中有的中药进行了调整,他又连服多服。虽然最终没能留住王金福的生命,却有效地延长了他的生命。 记得那年,我从培训班回到医务室也就一年多。一天,有个年轻人到医务室找大夫,说他家嫂子喝敌敌畏了,症状很严重,哪位大夫能去抢救。当时我在场,我听后立刻想起老师在讲课时说的话:“只要呼吸血压正常,有解磷啶基本都能解救过来。”人命关天,刻不容缓,我自告奋勇,背起红十字药箱,又拿起大注射器针盒及相关药品,便随病人家属出诊了。 来请大夫的人说的话很重要,这个患者家属几句话便让我知道了患者的病因病情。如果不会说,只是说“患者病得重,快去给看看吧”,我可能就不会携带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药品,等到了家里发现是有机磷中毒再回来取药,就会耽误抢救时间,所以请大夫的人要把话说清楚。 到了病人家里,首先看到炕上扔着一个敌敌畏的空瓶子,心里便有了数。我问:“就是这个瓶里的农药吗?”回答说:“是,就是这瓶里的敌敌畏。”我急忙对病人进行核实检查:女性,30岁,全身大汗,衣服湿透,好像刚从水里捞出来似的。再看人,双目紧闭,全身痉挛。我叫她睁大眼睛看着我,她说看不见。细看她双目,瞳孔缩小似针孔,怎么能看到我呢?这是有机磷农药中毒的重要表现;再看她口角流涎,躺在土炕上挣扎着,很痛苦。我立刻取出100ml大针管,吸了两支20ml的解磷啶,从肘静脉推了进去,又迅速吸4支5mg的阿托品,也从静脉推了进去。之后,让家人脱掉她身上的湿衣服,换套干净的。随即,我用筷子点击她的后腭部催吐,接着用干净水洗胃。这些治疗程序完成后已临近中午。见病人清醒了,瞳孔转为正常了,呼吸也均匀了,我也放心了。我擦擦脸上的汗水,长吁了一口气。 中医药治疗癌症及快速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这都是我从培训班毕业后两年之内做的事情。我自1976年参加赤脚医生培训班到独自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就一年多时间。这一年多,我从知之甚少,到能够治疗一些比较难的疾病,其间要经过刻苦的学习。就学习而言,3个月的培训班,除去认真听课就是认真记笔记,而且中医中药、西医西药及针灸治疗,都要学,都要记。尽管如此,我所具有的医学知识仍很浅薄,临床经验还很欠缺。所以,培训班一结束,我马上投入到刻苦的自学当中去了。学习重点集中在中西医药、针灸治疗,我将中西医结合,总攻内科疾病等方面。内科系统庞大,种类繁多,何况又是中西医结合,这些医学知识非下苦工夫不可。当时没有人指导,只能自学医院发的如《赤脚医生复习辅导材料》《中医原著选读》等教材。这些培训教材成了我入门医学领域的重要书籍。 我的大姐夫见我很爱学习,便花钱给我买了《中医内科学》上下册两本书,书中专讲内科疾病,全面而系统。按当时的社会生活条件,能有这样的专业书籍,相当不易了。我如获至宝,刻苦攻读、钻研,汲取精华。“本草言明十八反,半蒌贝敛及攻乌。藻戟遂芫具战草,诸参辛芍叛黎芦……中风不语最难医,发际顶门穴要知。更向百会明补泻,即时苏醒免灾危……”读着读着,我就情不自禁“噢”了一声,原来是这么回事——开悟了!如三阴经为什么叫三阴,三阳经为什么称三阳,心里已然明了;西医的冠心病,在中医上叫什么,怎样治疗,心里也清楚了。有机磷农药中毒,古时候中医是没有的,治疗当首选西医。现在有人反对西医,是因其缺乏这方面的常识,或不是中西医结合的大夫,于是,便偏向一方。中医有中医的长处,西医有西医的妙处,二者应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才是。 二 1982年6月的一天,旭日从东树林升起,霞光普照,有几只喜鹊在门前喳喳叫。呀!有什么喜事能落到我头上呢?这些年,命运捉弄我,净遇到不顺遂的事儿:想上高中被老师推出教室;本可成为工农兵大学生却被偷梁换柱;本可参军却被顶替;选送赤脚医生上大学又被人取而代之……出人头地的好事,都让人家抢去了,我这个孤门独姓,没有靠山的赤脚医生,哪有什么喜事会轮到我头上呢? 我骑上自行车到了医务室,正在洗输液瓶时,忽然觅子店卫生院的一位负责同志来了。他告诉我,下月赤脚医生考试。这真是我没想到的事,难道喜鹊报喜,报的就是这事儿吗?
悬壶乡间慰平生(转载) ■ 高振旺 行事益人,是道义的依循;无悔付出,是人生的信奉。——题记 引言 中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春秋战国时期,从王宫到民间,砭石、汤药、艾灸等治疗方法颇为盛行,中医药文化已见雏形。《黄帝内经》的问世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阴阳平衡、扶正袪邪、五禽戏、经络等成为中医专有名词。而对中药的认知,则可追溯到神农尝百草的上古时期。从东汉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对中药方剂的总结,到唐代药王孙思邈的《千金方》对中医大医精诚的诠释;从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的中药荟萃,到清代吴瑭《温病条辨》的宏论,直至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的青蒿素的济世,中医伴随着中华文明发展历程走过了孕育、衍生、蜕变、精进的漫长岁月。华佗的刮骨疗毒、扁鹊的几见蔡桓公、孙思邈的虎口取刺等成为世代传颂的故事。 2020年早春,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新冠肺炎侵袭武汉,横行湖北,进而肆虐全中国。与此同时,世界多国亦发现疫情,传染、蔓延,病例激增,亡者迭加。在救治过程中,中医药发挥了独特的疗效与功能,增强了治愈的效果,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中药神奇,中医伟大”,博得了世人的认同与称道。中医,始终攀登在通往世界医学界高峰的路上。 岐黄伟业,辉同日月。作为一名以中医为主要治疗方式的中国乡村医生,我引以为傲,引以为荣。 “穿上洁白的工作服,感知职业的光荣;拿起精致的听诊器,领略使命的神圣。面对一张张忧郁的面孔,你的心情变得沉重;听到一声声痛苦的呻吟,你忍住泪水,那样从容。推开百姓半掩的房门,看到那渴盼的眼睛;打开携带的药箱,解除患者的病痛。目送一个个康复的身影,你的脸上露出笑容;听到一声声感谢的话语,你轻轻摇头,那般淡定。啊,医生,精湛的医术,挽救了多少宝贵的生命。啊,医生,高尚的医德,怎不令人肃然起敬!”女词人时春丽以我为原型为乡村医生创作的歌曲《致敬医生》,令我感动与自豪。 敬畏生命怀仁心,情倾热土济苍生。回顾数十年行医生涯,既有救治患者的劳碌,也有治愈患者的喜悦;既继承了传统医学,也进行了临床创新。古运河畔留下我层层叠叠的脚印,田野农家有我风来雨去的身影…… 本文作者高振旺 一 当个治病救人的医生,解除患者的苦痛,是埋藏在我心中良久的愿望。从我11时岁母亲患病那年开始,每当看到卧病在床的母亲承受的痛苦,我心里就想:如果我是医生,能治好母亲的病,那该有多好啊! 然而,命运并未垂青于我。初中毕业后,恰逢“文化大革命”,我先在我的故乡——北京通县觅子店公社侯黄庄大队加入了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并成为一名快板书演员。之后,又担任村广播员、夜校教师、村团支部书记、村长等职务,直至1975年秋才如愿以偿,当上了侯黄庄村医务室的赤脚医生,开始了数十年的行医生涯。 其实,从事医务工作,是我主动争取来的。 那是1975年初秋的一个傍晚,我怀揣一个梦想,踏着落日的余晖,来到侯黄庄大队长侯维友的家。侯维友是位老党员,那时他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职务,担负着管理村合作医疗的工作。见我来访,他很高兴,我们坐在一起侃侃而谈。由于都出身贫农,彼此说什么也毫无避讳。谈着谈着,我便和他提出自己想当一名赤脚医生。他听后没有迟疑,马上答应了。自此,我踏进了行医的门坎儿,实现了儿时的梦想。 觅子店卫生院为使全公社(觅子店公社后改为觅子店乡、觅子店镇,2001年觅子店镇撤销并入漷县镇)近百名赤脚医生尽快适应角色,胜任本职工作,举办了赤脚医生培训班,系统培训了医药知识和医疗技术,以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思想水平。我十分高兴地参加了这次培训。 觅子店卫生院都是些平房。坐北朝南,院门向东开,西高东低,西边高的地方很像是另一所院子,但和东边低处合为一体。诊室、病房都在东边,西边是大夫们的卧室及会议室、伙房等。我们这些刚入行的赤脚医生在西边的会议室就学。新学员到来,大家互道姓名,握手寒喧,面带笑容,很是亲切。院长来到会议室,第一眼看到了我,便主动和我打招呼:“噢,你也来了,来了好啊,这回咱演节目不成问题了,有时间给我们来段快板吧。”我赶忙回答说:“好的,院长,说快板不成问题。”其实,我刚听别人说他是本院李院长。李院长中等个头,微胖,圆脸,面善,言谈随和。我本不认识他,这叫见面三分熟。大家见李院长跟我如此说话,自然对我也都高看一眼,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我也就自觉高大起来。 培训班办得火热,大家学习劲头很高。大概在农村想找份好工作,当个大夫也就算可以了。所以,大家都聚精会神,心无旁鹜。有一天,刚上课,讲课的大夫对大家说:“对不起,门诊有个重病人,我得去治疗一下,大家先把昨天讲的复习一下吧。”说完就走了。老师不在了,大家说话就随意了,相互聊了起来。有的说:“昨天讲些什么呀?我听完了怎么心里乱轰轰的,理不出头绪来。”“是啊,我也是那种感觉。”有人随声附和。“今天我本想问一问,他又给人家治病去了。”又有人插话。我说:“昨天讲的呼吸系统,讲得很清楚,怎么会乱轰轰呢?”有人就说了:“你说清楚,那你给我们讲讲吧。”“我又不是老师,咱们都是一样的学员,我怎能给大家讲呢?”“没关系,给讲讲吧。”大家你一言他一语嚷着让我讲。瞬间,我那固有的好胜心被点燃了。讲就讲,我嘴里嘟囔着,噌地站起来,走向讲台。凭着自己的记忆,加上联想画图,我给大家讲了一通。讲完后,大家鼓掌,我擦擦额头上的汗珠回到座位上。这时,那个大夫回来了,看看黑板上的图,问:“这是谁画的?”大家都说:“是高振旺给我们讲课了,讲的挺好。”那个大夫又仔细看了看我画的图,点点头,没说话。此刻,我悬着的心才放到肚子里,心想:以后再不干这逞能的事了。如果被老师数落几句,让我当众出丑,这脸往哪搁呀! 培训班办了3个月,由于我勤奋学习,虚心求教,认真实践,在近百名学员综合考评中获得第一名。培训班结束后,学员们各回各村,我又回到了侯黄庄医务室。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合作医务室,连我们刚到任的3个人,共有10名医务人员。医务室人才济济,有70多岁的老中医一名、70多岁针灸老中医一名、50多岁老军医(西医)一名,还有中国第一代赤脚医生一名……我被分配到药房,很高兴,因为要当好医生,必须把种类繁多的药品搞清楚,它们各是治什么病的,有什么副作用,怎样解决,配方禁忌是什么等。我暗下决心,一定要下几年苦工夫,把不懂的全搞通。自此,我沉下心来,认真学习每一味中西药的主治功能与临床使用,探知其药性、病理。白天,我在老大夫身边学习;夜晚,我在灯下苦读。《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中医内科》等经典医书,我潜心阅读,深刻体会;重点章节,反复咀嚼,从中获益匪浅。 一年后,我从药房调出,进入门诊室。先是给老大夫当助手,不久便单独下处方了。因为在培训班里学习的就是中西医结合,所以在治疗上有一套新的方法,遇到每一位患者,我都是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出发,治起来得心应手。因而,患者也都愿意找我医治。记得有一次,一个叫王金福的60多岁男性胃癌患者来找我治疗。我了解了病情之后,便依循辨证法配制一个方子,抓了三服药让他回家熬着喝。三服药喝完后,他又来到医务室找我。我因有急诊便让他按原方再抓三服,接着喝。医务室的大夫们听说如此有效,便都围过来争着看方子,并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 现在回过头来看,我当时并没有按胃癌去治疗,因为王金福并无胃部疼痛的症状。我在检查时发现他虽然是胃癌,但上腹部还未触及明显积块,只是不舒服,有胀痛之感,苔薄,脉弦。所以,我诊断为积症,遂以大七气汤合失笑散治之,用青皮、陈皮、桔梗、官桂、三棱、莪术、香附、蒲黄、五灵脂等9味中草药煎熬,故患者服后觉得有效。因此,王金福二次找我时,我又让他继续依原方服三剂。如果患者触之积块增大,按之觉硬,面黯消瘦,体倦食少,或女子经闭不行,舌青紫,或有瘀点,脉弦滑或细涩,是本气结血瘀症,又当以膈下逐瘀汤来治疗了;如果积块坚硬,疼痛逐渐加剧,面色萎黄或黧黑,肌肉瘦削,饮食锐减,舌质淡紫,苦灰糙,或光红无苔,脉细数或弦细,则是正虚瘀结,又当以大补气血,活血化瘀治之,以八珍汤合化积丸为主。可以说,探索获良方,实践出真知。 根据王金福的病情变化,我对药方中有的中药进行了调整,他又连服多服。虽然最终没能留住王金福的生命,却有效地延长了他的生命。 记得那年,我从培训班回到医务室也就一年多。一天,有个年轻人到医务室找大夫,说他家嫂子喝敌敌畏了,症状很严重,哪位大夫能去抢救。当时我在场,我听后立刻想起老师在讲课时说的话:“只要呼吸血压正常,有解磷啶基本都能解救过来。”人命关天,刻不容缓,我自告奋勇,背起红十字药箱,又拿起大注射器针盒及相关药品,便随病人家属出诊了。 来请大夫的人说的话很重要,这个患者家属几句话便让我知道了患者的病因病情。如果不会说,只是说“患者病得重,快去给看看吧”,我可能就不会携带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药品,等到了家里发现是有机磷中毒再回来取药,就会耽误抢救时间,所以请大夫的人要把话说清楚。 到了病人家里,首先看到炕上扔着一个敌敌畏的空瓶子,心里便有了数。我问:“就是这个瓶里的农药吗?”回答说:“是,就是这瓶里的敌敌畏。”我急忙对病人进行核实检查:女性,30岁,全身大汗,衣服湿透,好像刚从水里捞出来似的。再看人,双目紧闭,全身痉挛。我叫她睁大眼睛看着我,她说看不见。细看她双目,瞳孔缩小似针孔,怎么能看到我呢?这是有机磷农药中毒的重要表现;再看她口角流涎,躺在土炕上挣扎着,很痛苦。我立刻取出100ml大针管,吸了两支20ml的解磷啶,从肘静脉推了进去,又迅速吸4支5mg的阿托品,也从静脉推了进去。之后,让家人脱掉她身上的湿衣服,换套干净的。随即,我用筷子点击她的后腭部催吐,接着用干净水洗胃。这些治疗程序完成后已临近中午。见病人清醒了,瞳孔转为正常了,呼吸也均匀了,我也放心了。我擦擦脸上的汗水,长吁了一口气。 中医药治疗癌症及快速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这都是我从培训班毕业后两年之内做的事情。我自1976年参加赤脚医生培训班到独自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就一年多时间。这一年多,我从知之甚少,到能够治疗一些比较难的疾病,其间要经过刻苦的学习。就学习而言,3个月的培训班,除去认真听课就是认真记笔记,而且中医中药、西医西药及针灸治疗,都要学,都要记。尽管如此,我所具有的医学知识仍很浅薄,临床经验还很欠缺。所以,培训班一结束,我马上投入到刻苦的自学当中去了。学习重点集中在中西医药、针灸治疗,我将中西医结合,总攻内科疾病等方面。内科系统庞大,种类繁多,何况又是中西医结合,这些医学知识非下苦工夫不可。当时没有人指导,只能自学医院发的如《赤脚医生复习辅导材料》《中医原著选读》等教材。这些培训教材成了我入门医学领域的重要书籍。 我的大姐夫见我很爱学习,便花钱给我买了《中医内科学》上下册两本书,书中专讲内科疾病,全面而系统。按当时的社会生活条件,能有这样的专业书籍,相当不易了。我如获至宝,刻苦攻读、钻研,汲取精华。“本草言明十八反,半蒌贝敛及攻乌。藻戟遂芫具战草,诸参辛芍叛黎芦……中风不语最难医,发际顶门穴要知。更向百会明补泻,即时苏醒免灾危……”读着读着,我就情不自禁“噢”了一声,原来是这么回事——开悟了!如三阴经为什么叫三阴,三阳经为什么称三阳,心里已然明了;西医的冠心病,在中医上叫什么,怎样治疗,心里也清楚了。有机磷农药中毒,古时候中医是没有的,治疗当首选西医。现在有人反对西医,是因其缺乏这方面的常识,或不是中西医结合的大夫,于是,便偏向一方。中医有中医的长处,西医有西医的妙处,二者应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才是。 二 1982年6月的一天,旭日从东树林升起,霞光普照,有几只喜鹊在门前喳喳叫。呀!有什么喜事能落到我头上呢?这些年,命运捉弄我,净遇到不顺遂的事儿:想上高中被老师推出教室;本可成为工农兵大学生却被偷梁换柱;本可参军却被顶替;选送赤脚医生上大学又被人取而代之……出人头地的好事,都让人家抢去了,我这个孤门独姓,没有靠山的赤脚医生,哪有什么喜事会轮到我头上呢? 我骑上自行车到了医务室,正在洗输液瓶时,忽然觅子店卫生院的一位负责同志来了。他告诉我,下月赤脚医生考试。这真是我没想到的事,难道喜鹊报喜,报的就是这事儿吗?
分享视频
【发帖先看置顶】悬壶乡间慰平生(转载) ■ 高振旺 行事益人,是道义的依循;无悔付出,是人生的信奉。——题记 引言 中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春秋战国时期,从王宫到民间,砭石、汤药、艾灸等治疗方法颇为盛行,中医药文化已见雏形。《黄帝内经》的问世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阴阳平衡、扶正袪邪、五禽戏、经络等成为中医专有名词。而对中药的认知,则可追溯到神农尝百草的上古时期。从东汉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对中药方剂的总结,到唐代药王孙思邈的《千金方》对中医大医精诚的诠释;从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的中药荟萃,到清代吴瑭《温病条辨》的宏论,直至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的青蒿素的济世,中医伴随着中华文明发展历程走过了孕育、衍生、蜕变、精进的漫长岁月。华佗的刮骨疗毒、扁鹊的几见蔡桓公、孙思邈的虎口取刺等成为世代传颂的故事。 2020年早春,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新冠肺炎侵袭武汉,横行湖北,进而肆虐全中国。与此同时,世界多国亦发现疫情,传染、蔓延,病例激增,亡者迭加。在救治过程中,中医药发挥了独特的疗效与功能,增强了治愈的效果,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中药神奇,中医伟大”,博得了世人的认同与称道。中医,始终攀登在通往世界医学界高峰的路上。 岐黄伟业,辉同日月。作为一名以中医为主要治疗方式的中国乡村医生,我引以为傲,引以为荣。 “穿上洁白的工作服,感知职业的光荣;拿起精致的听诊器,领略使命的神圣。面对一张张忧郁的面孔,你的心情变得沉重;听到一声声痛苦的呻吟,你忍住泪水,那样从容。推开百姓半掩的房门,看到那渴盼的眼睛;打开携带的药箱,解除患者的病痛。目送一个个康复的身影,你的脸上露出笑容;听到一声声感谢的话语,你轻轻摇头,那般淡定。啊,医生,精湛的医术,挽救了多少宝贵的生命。啊,医生,高尚的医德,怎不令人肃然起敬!”女词人时春丽以我为原型为乡村医生创作的歌曲《致敬医生》,令我感动与自豪。 敬畏生命怀仁心,情倾热土济苍生。回顾数十年行医生涯,既有救治患者的劳碌,也有治愈患者的喜悦;既继承了传统医学,也进行了临床创新。古运河畔留下我层层叠叠的脚印,田野农家有我风来雨去的身影……  本文作者高振旺 一 当个治病救人的医生,解除患者的苦痛,是埋藏在我心中良久的愿望。从我11时岁母亲患病那年开始,每当看到卧病在床的母亲承受的痛苦,我心里就想:如果我是医生,能治好母亲的病,那该有多好啊! 然而,命运并未垂青于我。初中毕业后,恰逢“文化大革命”,我先在我的故乡——北京通县觅子店公社侯黄庄大队加入了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并成为一名快板书演员。之后,又担任村广播员、夜校教师、村团支部书记、村长等职务,直至1975年秋才如愿以偿,当上了侯黄庄村医务室的赤脚医生,开始了数十年的行医生涯。 其实,从事医务工作,是我主动争取来的。 那是1975年初秋的一个傍晚,我怀揣一个梦想,踏着落日的余晖,来到侯黄庄大队长侯维友的家。侯维友是位老党员,那时他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职务,担负着管理村合作医疗的工作。见我来访,他很高兴,我们坐在一起侃侃而谈。由于都出身贫农,彼此说什么也毫无避讳。谈着谈着,我便和他提出自己想当一名赤脚医生。他听后没有迟疑,马上答应了。自此,我踏进了行医的门坎儿,实现了儿时的梦想。 觅子店卫生院为使全公社(觅子店公社后改为觅子店乡、觅子店镇,2001年觅子店镇撤销并入漷县镇)近百名赤脚医生尽快适应角色,胜任本职工作,举办了赤脚医生培训班,系统培训了医药知识和医疗技术,以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思想水平。我十分高兴地参加了这次培训。 觅子店卫生院都是些平房。坐北朝南,院门向东开,西高东低,西边高的地方很像是另一所院子,但和东边低处合为一体。诊室、病房都在东边,西边是大夫们的卧室及会议室、伙房等。我们这些刚入行的赤脚医生在西边的会议室就学。新学员到来,大家互道姓名,握手寒喧,面带笑容,很是亲切。院长来到会议室,第一眼看到了我,便主动和我打招呼:“噢,你也来了,来了好啊,这回咱演节目不成问题了,有时间给我们来段快板吧。”我赶忙回答说:“好的,院长,说快板不成问题。”其实,我刚听别人说他是本院李院长。李院长中等个头,微胖,圆脸,面善,言谈随和。我本不认识他,这叫见面三分熟。大家见李院长跟我如此说话,自然对我也都高看一眼,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我也就自觉高大起来。 培训班办得火热,大家学习劲头很高。大概在农村想找份好工作,当个大夫也就算可以了。所以,大家都聚精会神,心无旁鹜。有一天,刚上课,讲课的大夫对大家说:“对不起,门诊有个重病人,我得去治疗一下,大家先把昨天讲的复习一下吧。”说完就走了。老师不在了,大家说话就随意了,相互聊了起来。有的说:“昨天讲些什么呀?我听完了怎么心里乱轰轰的,理不出头绪来。”“是啊,我也是那种感觉。”有人随声附和。“今天我本想问一问,他又给人家治病去了。”又有人插话。我说:“昨天讲的呼吸系统,讲得很清楚,怎么会乱轰轰呢?”有人就说了:“你说清楚,那你给我们讲讲吧。”“我又不是老师,咱们都是一样的学员,我怎能给大家讲呢?”“没关系,给讲讲吧。”大家你一言他一语嚷着让我讲。瞬间,我那固有的好胜心被点燃了。讲就讲,我嘴里嘟囔着,噌地站起来,走向讲台。凭着自己的记忆,加上联想画图,我给大家讲了一通。讲完后,大家鼓掌,我擦擦额头上的汗珠回到座位上。这时,那个大夫回来了,看看黑板上的图,问:“这是谁画的?”大家都说:“是高振旺给我们讲课了,讲的挺好。”那个大夫又仔细看了看我画的图,点点头,没说话。此刻,我悬着的心才放到肚子里,心想:以后再不干这逞能的事了。如果被老师数落几句,让我当众出丑,这脸往哪搁呀! 培训班办了3个月,由于我勤奋学习,虚心求教,认真实践,在近百名学员综合考评中获得第一名。培训班结束后,学员们各回各村,我又回到了侯黄庄医务室。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合作医务室,连我们刚到任的3个人,共有10名医务人员。医务室人才济济,有70多岁的老中医一名、70多岁针灸老中医一名、50多岁老军医(西医)一名,还有中国第一代赤脚医生一名……我被分配到药房,很高兴,因为要当好医生,必须把种类繁多的药品搞清楚,它们各是治什么病的,有什么副作用,怎样解决,配方禁忌是什么等。我暗下决心,一定要下几年苦工夫,把不懂的全搞通。自此,我沉下心来,认真学习每一味中西药的主治功能与临床使用,探知其药性、病理。白天,我在老大夫身边学习;夜晚,我在灯下苦读。《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中医内科》等经典医书,我潜心阅读,深刻体会;重点章节,反复咀嚼,从中获益匪浅。 一年后,我从药房调出,进入门诊室。先是给老大夫当助手,不久便单独下处方了。因为在培训班里学习的就是中西医结合,所以在治疗上有一套新的方法,遇到每一位患者,我都是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出发,治起来得心应手。因而,患者也都愿意找我医治。记得有一次,一个叫王金福的60多岁男性胃癌患者来找我治疗。我了解了病情之后,便依循辨证法配制一个方子,抓了三服药让他回家熬着喝。三服药喝完后,他又来到医务室找我。我因有急诊便让他按原方再抓三服,接着喝。医务室的大夫们听说如此有效,便都围过来争着看方子,并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 现在回过头来看,我当时并没有按胃癌去治疗,因为王金福并无胃部疼痛的症状。我在检查时发现他虽然是胃癌,但上腹部还未触及明显积块,只是不舒服,有胀痛之感,苔薄,脉弦。所以,我诊断为积症,遂以大七气汤合失笑散治之,用青皮、陈皮、桔梗、官桂、三棱、莪术、香附、蒲黄、五灵脂等9味中草药煎熬,故患者服后觉得有效。因此,王金福二次找我时,我又让他继续依原方服三剂。如果患者触之积块增大,按之觉硬,面黯消瘦,体倦食少,或女子经闭不行,舌青紫,或有瘀点,脉弦滑或细涩,是本气结血瘀症,又当以膈下逐瘀汤来治疗了;如果积块坚硬,疼痛逐渐加剧,面色萎黄或黧黑,肌肉瘦削,饮食锐减,舌质淡紫,苦灰糙,或光红无苔,脉细数或弦细,则是正虚瘀结,又当以大补气血,活血化瘀治之,以八珍汤合化积丸为主。可以说,探索获良方,实践出真知。 根据王金福的病情变化,我对药方中有的中药进行了调整,他又连服多服。虽然最终没能留住王金福的生命,却有效地延长了他的生命。 记得那年,我从培训班回到医务室也就一年多。一天,有个年轻人到医务室找大夫,说他家嫂子喝敌敌畏了,症状很严重,哪位大夫能去抢救。当时我在场,我听后立刻想起老师在讲课时说的话:“只要呼吸血压正常,有解磷啶基本都能解救过来。”人命关天,刻不容缓,我自告奋勇,背起红十字药箱,又拿起大注射器针盒及相关药品,便随病人家属出诊了。 来请大夫的人说的话很重要,这个患者家属几句话便让我知道了患者的病因病情。如果不会说,只是说“患者病得重,快去给看看吧”,我可能就不会携带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药品,等到了家里发现是有机磷中毒再回来取药,就会耽误抢救时间,所以请大夫的人要把话说清楚。 到了病人家里,首先看到炕上扔着一个敌敌畏的空瓶子,心里便有了数。我问:“就是这个瓶里的农药吗?”回答说:“是,就是这瓶里的敌敌畏。”我急忙对病人进行核实检查:女性,30岁,全身大汗,衣服湿透,好像刚从水里捞出来似的。再看人,双目紧闭,全身痉挛。我叫她睁大眼睛看着我,她说看不见。细看她双目,瞳孔缩小似针孔,怎么能看到我呢?这是有机磷农药中毒的重要表现;再看她口角流涎,躺在土炕上挣扎着,很痛苦。我立刻取出100ml大针管,吸了两支20ml的解磷啶,从肘静脉推了进去,又迅速吸4支5mg的阿托品,也从静脉推了进去。之后,让家人脱掉她身上的湿衣服,换套干净的。随即,我用筷子点击她的后腭部催吐,接着用干净水洗胃。这些治疗程序完成后已临近中午。见病人清醒了,瞳孔转为正常了,呼吸也均匀了,我也放心了。我擦擦脸上的汗水,长吁了一口气。 中医药治疗癌症及快速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这都是我从培训班毕业后两年之内做的事情。我自1976年参加赤脚医生培训班到独自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就一年多时间。这一年多,我从知之甚少,到能够治疗一些比较难的疾病,其间要经过刻苦的学习。就学习而言,3个月的培训班,除去认真听课就是认真记笔记,而且中医中药、西医西药及针灸治疗,都要学,都要记。尽管如此,我所具有的医学知识仍很浅薄,临床经验还很欠缺。所以,培训班一结束,我马上投入到刻苦的自学当中去了。学习重点集中在中西医药、针灸治疗,我将中西医结合,总攻内科疾病等方面。内科系统庞大,种类繁多,何况又是中西医结合,这些医学知识非下苦工夫不可。当时没有人指导,只能自学医院发的如《赤脚医生复习辅导材料》《中医原著选读》等教材。这些培训教材成了我入门医学领域的重要书籍。 我的大姐夫见我很爱学习,便花钱给我买了《中医内科学》上下册两本书,书中专讲内科疾病,全面而系统。按当时的社会生活条件,能有这样的专业书籍,相当不易了。我如获至宝,刻苦攻读、钻研,汲取精华。“本草言明十八反,半蒌贝敛及攻乌。藻戟遂芫具战草,诸参辛芍叛黎芦……中风不语最难医,发际顶门穴要知。更向百会明补泻,即时苏醒免灾危……”读着读着,我就情不自禁“噢”了一声,原来是这么回事——开悟了!如三阴经为什么叫三阴,三阳经为什么称三阳,心里已然明了;西医的冠心病,在中医上叫什么,怎样治疗,心里也清楚了。有机磷农药中毒,古时候中医是没有的,治疗当首选西医。现在有人反对西医,是因其缺乏这方面的常识,或不是中西医结合的大夫,于是,便偏向一方。中医有中医的长处,西医有西医的妙处,二者应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才是。 二 1982年6月的一天,旭日从东树林升起,霞光普照,有几只喜鹊在门前喳喳叫。呀!有什么喜事能落到我头上呢?这些年,命运捉弄我,净遇到不顺遂的事儿:想上高中被老师推出教室;本可成为工农兵大学生却被偷梁换柱;本可参军却被顶替;选送赤脚医生上大学又被人取而代之……出人头地的好事,都让人家抢去了,我这个孤门独姓,没有靠山的赤脚医生,哪有什么喜事会轮到我头上呢? 我骑上自行车到了医务室,正在洗输液瓶时,忽然觅子店卫生院的一位负责同志来了。他告诉我,下月赤脚医生考试。这真是我没想到的事,难道喜鹊报喜,报的就是这事儿吗?
求壁纸原图,谢谢
? ?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