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仙 沽月の山人
夫龙之为鲤也,溯黄河而跃龙门,则天火烧其尾,褪其鳞,化而为龙。吾侪当以为法。
关注数: 19 粉丝数: 742 发帖数: 37,095 关注贴吧数: 21
关于夸父帮助蚩尤的问题 首先关于夸父族,我去查了下山海经,也可以说有,郭注山海经的《海外北经》有一句:“博父国在聂耳东,其为人大,右手操青蛇,左手操黄蛇。邓林在其东,二树木。一曰博父。”人们将其解释为夸父国,因为在大荒北经里说:“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两者形象基本相同。 至于说夸父帮助蚩尤,我这里没有什么资料,只能认为是后人根据零散资料脑补出来的同人故事。 因为《海内经》说:“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訞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生术器,术器首方颠,是复土穰,以处江水。共工生后土。”后土是炎帝后裔,而据《大荒北经》则夸父是后土之孙。 况且《大荒北经》又有:“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大荒东经》亦曰:“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而应龙的身份则为黄帝下属,曾与蚩尤作战,《大荒北经》还说:“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 把这些简单综合起来,就是:夸父是炎帝族人,被黄帝的下属应龙所杀,而应龙是与蚩尤作战之人。 对了,《路史·后纪四》曰:“蚩尤姜姓,炎帝之裔也。”则夸父与蚩尤是同族,更有帮助他的理由。 以上就是夸父帮助蚩尤与黄帝作战的推论。但是!这种推论是不靠谱的,是站不住脚的。因为这推论不光引用了不同时期不同书籍里的零散资料,而且资料不完整,很大部分是后人的脑补,并不能称作神话的本来面目。 神话不是真实发生在客观世界的历史事件,不能简单的就把相同人物的零散资料简单黏合在一起,就称作这个人或神的完整”履历“,神话内容里的时间和神话本身出现的时间更要清楚明白,如此,才能容易理解神话。
关于神话中的撑天柱 明确说是天柱的山,有两座,即昆仑和不周,而有说法认为昆仑与不周实为一山。 关于昆仑: 《山海经·西次三经》:“西南四百里曰崑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山海经图赞》曰:“崑仑丘崑仑月精,水之灵府。惟帝下都,西老之宇。嵥然中峙,兮曰天柱。” 《神异经》:“昆仑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围三千里,员周如削,铜柱下有屋,壁方百丈。” 关于不周: 《西次三经》:“又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郭璞注:“西北不周风自此山出。” 《山海经·大荒西经》:“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曰不周负子,……有人名曰石夷,来风曰韦。” 《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另外在《淮南子·墬形训》中,与不周山分别分布在八方的共有八座山:“八纮之外,乃有八极,自东北方曰方土之山,曰苍门;东方曰东极之山,曰开明之门;东南方曰波母之山,曰阳门;南方曰南极之山,曰暑门;西南方曰编驹之山,曰白门;西方曰西极之山,曰阊阖之门;西北方曰不周之山,曰幽都之门;北方曰北极之山,曰寒门。凡八极之云,是雨天下;八门之风,是节寒暑。” 无论山海经还是淮南子,均言不周山在西北,故而共工触不周山,天倾西北,而西北风亦从不周山出。山海经中还有几个方位的风从其他山出,但没有淮南子完整。淮南子讲“八门之风,是节寒暑”,同在《墬形训》中还有文字:“何谓八风?东北曰炎风,东方曰条风,东南曰景风,南方曰巨风,西南曰凉风,西方曰飂风,西北曰丽风,北方曰寒风。” 或可言,天柱有八,分处八极,八风出焉。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