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fy1990610
yfy1990610
关注数: 81
粉丝数: 392
发帖数: 27,836
关注贴吧数: 126
现在苏系-4目测取代-6的地位了。 目前-4只要侧着点,别把首上那个鼓包和脖子窝弹角正对着敌人,这车比-6和KV-220还硬。应该是苏系里同分房最硬的车,没有之一。 -6有头包,-4没有,KV-220同分房别有-2制裁,-4连T-62的钢针都不怕,被T-62打炮塔大概率跳或者不穿,国会大厦那张图我开-4,被T-62第一发断履带,然后对射连跳-6五发无伤,估计都打炮塔上了,最后我一发命中T-62头包解决战斗,对面估计都心理阴影了。 最爽的是A是一片冰面,BC中间隔座山,BC中间山有条路那副图,我在C点窝一弹坑里,正面有两辆T-54-1949,两辆-4,侧面一辆59式,一辆T-54-1947,六辆车打我的声音跟打铁一样,我硬是侧着无伤先干掉侧面的59式和54-1947,然后干掉正面的两辆T-54。 这时候我队友来了辆-4,我们四辆-4硬是互怼到没炮弹,我们的C点,补充一发打一发,对面俩-4自爆换车一辆268工程,一辆-3被我们秒
侏罗纪系列迅猛龙其实没你想象的厉害。 这里只说侏罗纪世界虚构的迅猛龙,化石里的迅猛龙正面刚不过体格正常发育的成年男性。 其实影片里迅猛龙的凶猛全部都是通过猎杀人类提现的。从实质上而言,只是看上去很猛而已。 首先坐标系人类的肉搏能力,是所有哺乳动物中同体型或者体重战斗力最低的垫底渣。渣到忽略不计,原因是人类没有成年态,终身保持了基本没有战斗力的幼年形态。 人类是个高智商物种,为了保留学习能力,人类用青春期替代了成熟期发育,除了生殖系统以外,其他所有器官都是幼年器官的二次延宕发育,肌肉松弛,骨骼密度低,肌肉内血管密度低,关节未能强化。好处就是终身能够学习,且寿命大幅度延长。 所以坐标系是个渣,迅猛龙稍微猛一点就看起来很凶残,而且观赏者就是坐标系本身。 实际上就影片里的迅猛龙而言,并不是狮子老虎这类顶级猫科猎食者的对手,战斗力应该只有花豹/猎豹一级别,打不过美洲狮。 大多数人都低估了猫科动物的战斗力。同体型猫科动物比其他所有食肉目动物都要重,同体重猫科动物的咬合力及肌肉力量都是哺乳动物里最大的。同时同体型猫科动物的反应速度和猎杀格斗本能食肉目最佳。 简单说,体型相差不大的情况下,猫科动物单挑能碾压其他所有食肉动物。 其中美洲狮是个BUG,美洲狮能猎杀自己体型三倍以上的鳄鱼…… 所以电影里的迅猛龙单挑雄狮或者老虎就是被碾压的命,速度不如,力量不如,猎杀本能也不如。两条龙对一只,老虎或者狮子会撤退……猫科捕食者一点都不傻。
侏罗纪世界已经逆天的BOSS其实是吴博士…… 吴博士大有长生不老,逆天不死的态势……1993年的侏罗纪公园,吴博士很年轻,马尔科姆博士也很年轻。 25年后的2018年,吴博士依旧年轻,而作为对比马尔科姆博士已经老的半截入土了…… 2018年的马尔科姆博士比吴博士看起来老30岁没问题吧 而且从运气上说,吴博士是侏罗纪系列六部唯一一个面对失控恐龙四次而毫发无伤的角色,其他主角目前为止基本上一到两次就差点凉凉的才是常态。
暴虐迅猛龙其实开挂了 从体积上看,暴虐迅猛龙比布鲁就大了一倍,肌肉骨骼应该没有一倍的提升,不然就会彻底碾压布鲁,而不是和布鲁打的有来有往。 然后布鲁在岛上被9MM手枪弹一发打中非要害流血不止差点没命。 而暴虐霸王龙被突击步枪连中三发打中头部和脖子居然只是皮外伤?简直开了无敌挂。 要知道突击步枪同距离穿透力和杀伤力都是手枪的近10倍,手枪枪管短,装药少还燃烧不充分,弹头相对稳定(因为圆)。 突击步枪因为枪管长,装药多且燃烧充分,穿透力极强,弹头细长翻滚有严重空枪效应。 正常不开无敌挂,星爵那三枪两枪头部一枪脖子,暴虐迅猛龙被头部命中区域的骨骼爆开飞溅,两个大洞,大出血,脖子上那颗子弹翻滚造成肌肉直径10cm以上的弹伤通道,大出血喷星爵一脸。 然后暴虐迅猛龙就疯了,垂死挣扎,可能一波带走星爵,也可能只是在地上抽抽。 但这么演就没意思了。
侏罗纪世界2结局严格说不严谨。 那一仓库恐龙放跑了其实不可能产生大规模的恐龙危机。 首先单身狗,不,单身龙太多,比如那只戏巨多的龙王龙,霸王龙,布鲁,苍龙等等,恐龙这级别的动物无法孤雌繁殖没异议吧……即使不管十几年后这些品种就自然灭绝了。 剩下不是单身的恐龙一个品种也就两三只,分散了不能繁殖的肯定有。即使剩下的能凑一起繁殖的,排除掉偷蛋动物的干扰,就算全成活,其实也就是多活几十年,多繁殖一两代而已,基因太单一,近亲繁殖几代就高度基因退化自然消亡。就算苟延残喘,细菌/真菌/病毒也会推一把的。不可能产生足够多的抗病基因多样性。 最后的最后,还有人类,恐龙在笼子里是珍惜高价商品坐等拍卖,你以为出了笼子就没人盯着了?最多也就一个月,各路大神和背后推手保证用各种方法把这些龙全抓回去物尽其用的。 不存在抓不住,霸王龙打不过坦克,翼龙干不过战斗机,所有恐龙打不过麻醉剂 所以侏罗纪世界什么的不存在的。
抠门的奸若磐石硕,一个风扇都舍不得。 室温24-26℃,这货空载自己都有52℃,机壳上方温热 战争雷霆1小时飙升68℃,机壳很热 迅雷有毒了,直接给下载过热死机自动重启了 最后一怒之下上了带风扇的笔记本底座,直吹式的,不是负压,现在日常待机就是室温,战争雷霆一小时大概30℃左右。 迅雷下载也不死机了,也没啥热量,32-35℃。 升级4核了ROG也真抠门,里面加个几块钱的风扇舍不得?#(阴险)
侏罗纪世界:进化的优化是真渣…… 画质大概介于文明5和全面战争战锤之间。 浓重的油画感。最高特效看起来很假。吐槽无力的那种 然后帧数很感人,6700K+DDR4 2400 64GB+1080公版+ SM951在1080P下日常只有95fps最高,移动或者植物稍多就会暴跌到70fps 然后对比之下文明5破200fps要开垂直同步防撕裂。全面战争战锤地图120fps卡上限,混战也能保持100fps。 结论,侏罗纪世界:进化根本没优化
个人觉得Intel的新架构Ocean Cove还早得很 看各路消息是这玩意儿排在11代酷睿后面,主导2020年后10年…… 个人认为这玩意儿最乐观估计也要2025年,正常的话2030年能见着就是走运。 Intel这十年充分教会了我们什么叫跳票,什么叫插队…… 按说haswell后面就是skylake,然后Intel硬***oardwell,skylake延期一年,然后按说icelake应该是2018年直接取代skylake,然后中间插了kabylake,connon lake,目测还有一个whiskey lake,icelake最快也要2020年登场了,你还保不齐中间要插队connonlake-re和whiskey lake-re,把icelake给你插到2021-2022年去 然后icelake后面还有tiger lake,Alder lake,以现在Intel把14nm硬是拖延到14nm+++的节奏,tiger lake是7nm,中间指不定插多少10nm++++的“全新架构”同理Alder lake的5nm中间几乎不可能不被插队 。 就算乐观估计,icelake大概2020年,中间插三代,tigerlake2024年,再插三代,alder lake2028年,然后加个alder lake-re 2029,OC新架构妥妥2030年了…… 话说当初听说icelake的时候我大三,现在我已经工作4年了还没见着 当然我们可以期待Intel突然科技就成熟了
Intel的新架构Ocean Cove要取代core了 看猪王的说法是这玩意儿排在11代酷睿后面,主导2020年后10年…… 个人认为这玩意儿最乐观估计也要2025年,正常的话2030年能见着就是走运。 Intel这十年充分教会了我们什么叫跳票,什么叫插队…… 按说haswell后面就是skylake,然后Intel硬***oardwell,skylake延期一年,然后按说icelake应该是2018年直接取代skylake,然后中间插了kabylake,connon lake,目测还有一个whiskey lake,icelake最快也要2020年登场了,你还保不齐中间要插队connonlake-re和whiskey lake-re,把icelake给你插到2021-2022年去 然后icelake后面还有tiger lake,Alder lake,以现在Intel把14nm硬是拖延到14nm+++的节奏,tiger lake是7nm,中间指不定插多少10nm++++的“全新架构”同理Alder lake的5nm中间几乎不可能不被插队。 就算乐观估计,icelake大概2020年,中间插三代,tigerlake2024年,再插三代,alder lake2028年,然后加个alder lake-re 2029,OC新架构妥妥2030年了…… 话说当初听说icelake的时候我大三,现在我已经工作4年了还没见着 当然我们可以期待Intel突然科技就成熟了
关于笔记本风扇噪音的判断经验和解决方案 当年买的雷波F-630,后面有个风扇出了点问题,噪音各种烦躁,大学做校代买各种电子产品,积累的一些经验。 首先是工具 螺丝刀和钳子 冷风电吹风,不嫌费劲吸灰可以用嘴吹(风扇要拆出来,主板吹挂了别说我没提醒你),另外嘴吹需要极大肺活量 黄油,不是吃的那个黄油,你要用吃的黄油风扇会挂。 锉刀,随便哪个号。 湿巾 双面胶和卫生纸(最好是海绵) 4号800目油浸或水浸砂纸或者更细,传说有5000目…… 细铁丝和透明胶 然后开工。 首先判断是不是转轴的问题,首先去掉风扇顶盖,把细铁丝弯折90°用透明胶固定在风扇外壳上,铁丝跟指针一样靠近扇叶,通电看扇叶和铁丝是否有间距变化,如果有,用钳子垫卫生纸把转轴掰直到不偏扇,掰断或者掰的更偏→_→买新的 如果不偏还有声音,把转子拆下来,用卫生纸擦干净转轴,然后上大量黄油,装回去通电,如果有改善,再把转子拆下来,擦干净,砂纸把转轴包起来转着抛光,切记不能上下撸(撸的不圆,你要重新买风扇),差不多擦的光亮,上黄油,装回去就能解决问题。 大量黄油还没改善就证明不是电机的问题,不要动转轴了。另外转子抛光就不转了,自己掂量。 然后判断风道的问题。 先用电吹风对着散热鳍片吹,有尖锐声音用锉刀挫掉一点直到静音。 然后如果鳍片没声音,用湿巾擦干净风扇出风口,然后用双面胶粘一块稍厚的卫生纸(海绵)在出风口上,如果消音了,就这样了,解决问题,如果没改善那就是扇叶的问题。 扇叶的问题分为共振和设计问题,共振好解决,用锉刀在任一扇叶上挫个小尖,如果声音没了解决问题,如果大幅减弱可以再挫一点。 如果挫了基本没改善或者根本没用,那就是设计问题,掰掉一个或者一对对位扇叶可能会改善,也许不会有变化……反正我是买个新的再掰。 设计问题基本无解
草莓种子突然出苗让我很郁闷 之前卫生纸催苗的爵士草莓,一个月了还没动静,觉得已经没戏了,重新在天猫国际上买了种子,打算试试冷休眠(放冰箱5℃,15天)…… 然后无意间看到种子说明(英文)上写着需要光照,今天早上把种子放植物灯下了(25W红蓝两个)…… 结果中午午睡前看了一眼发现全部发芽了…… 然而我翻盆了……重新施了豆饼(没沤),开水消毒灭了铁锈病,本来想着太阳下面晒七天就能用了…… 现在尴尬了
爵士草莓种子到底怎么样才能发芽…… 天猫国际买的进口种子…… 纸巾催芽30天就发了一颗,还没种活,剩下的就再没动静了,也不坏,也不发芽…… 然后重新开一包,先用碧护(赤霉素·芸苔素·吲哚乙酸)浸泡24小时,然后纸巾催芽……30天没动静,也没坏…… 直接播种到盆里覆盖薄土浇透,30天没动静…… 现在高度怀疑是不是要先浸种,然后扔冰箱冷藏室15天冷休眠才能发芽? 另外不能用种子颜色判断是不是草莓种子……虽然蛇莓种子是红色的,但是奶油草莓的种子,菠萝白草莓的种子也是红色的,和蛇莓一模一样……
对北高从实在无语了…… 淘宝了两棵北高从,做授粉株就没问具体品种,到货老板多送了两棵…… 然后按原计划两棵种在橡叶松针混合土里,透气疏松,纯腐叶土绝对酸土,底肥是豆饼肥,埋土里25℃超过6个月,彻底开水消毒,无虫无有害菌,内有一棵掌叶覆盆子在疯长…… 结果两棵北高从蓝莓苗硬是没活,完全一样土质里的夏普蓝种一棵活一颗 让我更无语的是多送的两棵在楼下花池里都活了楼下花池是弱碱土去年才换土的绿化,去年除了苜蓿啥都长不出来,按标准PH值小于8就算合格的土……然后两棵北高从都活了?简直神作了。
环二针对的是中国市场,而有件事中美审美差不多 中美都喜闻乐见脚盆倒霉,主战场选在东京富士山,脚盆表示有句MMP一直想说 环太平洋的活火山甚多,选在东京基本上就是审美正确,迎合观众心理了 挺好的,娱乐度上升不少来着
环太平洋2剧情硬伤实在太严重…… 简单点说,四台6代及以上机甲拦截一个五级怪兽,两个四级怪兽,硬是打的势均力敌略占上风就是互相干不掉简直逗逼。 要知道环太平洋1里面五代机甲尤里卡突袭者打四级怪兽立尾鼠跟打孙子似的,没棱背龟EMP救场,也就是两拳一扔一大招就KO的,四代机甲危险流浪者号也是以绝对优势干脆利落的解决了棱背龟和立尾鼠的…… 然后到了六代机甲打四级怪兽就变成了势均力敌,打五级怪兽还略有不及…… 而五代机甲就能对四代怪兽碾压是怎么回事,科技越进步机甲战力越倒退?流浪者的刀啥BUFF没有的时候砍四代怪兽一刀两半,到了六代机甲稍微用点劲就折断也是醉了 话说换四台尤里卡突袭者,绝对没有给怪兽合体的机会好么。 另外5级怪兽毒妇就能在核爆中心硬抗不死……三合体怪兽应该至少6级吧,很可能是7级,然后被一发动能弹干掉也是呵呵了,脸都没砸破……我不信流浪者一撞泯恩仇的能量超过核弹 反正环太平洋2爆米花电影好片,然而剧情和设定简直烂透,自己打脸啪啪啪…… 另外环一里面说了将军被核辐射以后没有后代,收养了麻子,环2里的男主是穿越的么
Nvidia的RTX(实时光影追踪)不会又是个physX坑吧 RTX一股PhysX的即视感,都是划时代的画面进步,都是提出概念以后从下一代显卡开始支持…… PhysX是7800提出,8800ultra那个怪兽开始支持(8800ultra性能接近于GT640)。 然而万万没想到,游戏要开全特效又要PhysX全开,到了GTX580时代还建议需要一张9800GTX级别的副卡作为专业物理加速卡使用……还在讨论CPU加速PhysX的可能性…… 一直到了GTX780才彻底没人讨论physX需要的物理硬件性能问题…… physX经历了8800ultra~GTX680足足6代旗舰,2007-2012足足5年才完成日常化…… 如果RTX也是physX这种坑……按着现在显卡更新变慢,2年才一代的时代,RTX日常化岂不是需要10年甚至更多的时间? 真·完美支持RTX怕是要2028年的GTX7080? 希望千万别是这种坑
其实2080的RTX(实时光影追踪技术)就是个噱头 理论上GTX2080开始支持没毛病,支持新的技术特性。 然而老黄并没有提游戏的开发周期问题,不是老黄今天发布RTX,游戏厂商明天就全部重写代码支持的……估计最快普及RTX也要2020年了…… 然后RTX作为一种标配而不是噱头技术(显卡杀手)估计2022年都够呛…… 然后等到2020年或者2022年,2080的性能估计连全特效都开不了了 这就跟当年AMD的HD5800支持DX11和曲面细分一样,确实是支持新特性没毛病,然而真·DX11游戏和开启真·曲面细分卡成狗也没毛病 老黄所谓的电影级画质可从来没有说是不是幻灯片帧率,毕竟276P的电影级画质也是电影级画质
城市巷战的话T-54-1951其实和T62/55A差距不大 T-54-1951有400穿破甲弹,后效虽然有点迷,但是貌似和钢针差不多…… 然后T54/55/62装甲差不多…… 所以一旦巷战近距离遭遇,都是直接抬手一发打首上……一般不是一发秒就是起火不死车组……反正就是看谁手快,看谁运气好了…… T-62装填慢还有点吃亏……
新手报道,求教夏普蓝蓝莓 请问一下夏普蓝蓝莓最低能耐多少℃低温?北方封闭阳台种植,冬天可以通过调整暖气和开窗控制阳台温度在-2至10℃之间恒定…… 夏普蓝是南高从,理论上不耐寒,但是又要150-300小时低温……实在是搞不懂……求教各位大神,夏普蓝在多少度会出现冻伤?非常感谢。
T-64A真心是爹系。。。 趁着没削削乐赶紧玩系列。。。 基本上不作死的话,打五级车根打儿子似的,稍微需要注意的也只是霍特导弹车而已。。。 经常开T-64A大大咧咧直接卡两个石头/建筑物之间堵路,除非对面有其他6级车,否则基本就是来一个削一个,一发脱穿带走一个的节奏 然后IT1算是废了吧,一堆脱穿保证你没啥机会安静发射导弹。 然后T-64A的战后装甲几乎就是BUG,我有用正面硬吃6发导弹只坏炮管的记录。 最后的最后,7秒装填简直爽爆,真心的
卡漏风这车其实没装甲的吧…… 最近打五级房老碰见卡漏风…… 白教堂争夺地图,看见山坡后面卡漏风冲过来,-6随手扔了一炮,然后炮弹打到首上,跳了撞到炮盾从炮盾下面打脖子里了,秒杀…… 然后过一会看见卡漏风就露个车顶观察包,不打白不打,一炮秒一车…… 然后换T-54看着一公里外有辆卡漏风,正对着我,勉强能看见个轮廓,随手一炮从履带正面秒了一车……这都能打死…… 然后小镇地图用T-54机枪扫死俩卡漏风,一个是看见在灌木从里,看不清轮廓用机枪扫射定位,然后一梭子扫过去打死炮手……然后一炮秒一车。 第二辆是那货已经中了一炮停车维修,我本着刷分的原则用机枪扫了一下,然后打死了车长,然后卡漏风就挂了…… 现在不知道英系出卡漏风是个啥心态,还场场英系都有卡漏风……
貌似导弹车砍了,不再是一击必杀了 我一次是开T-54 1947,80米被霍特在平地上堵了,当时心说药丸,结果一发导弹只是坏炮管,然后车顶机枪突突突,已摧毁敌方单位 还有一次是小镇,开的是-6,侧面突然出现霍特导弹车,也是以为必死,结果一发打裙板,就飞了一块钢板啥事没有,一炮秒之 自己出了it-1,远距离经常是坏炮管,断履带……反正很少一发秒
貌似国服德系斐迪南砍了,非常狠的一刀 之前T-54 1947的240mm穿甲榴弹在100米上基本要靠运气才能击穿首上引燃,现在100米击穿引燃还能顺手干掉机枪手或者驾驶员 然后T-54 1947的240mm穿甲榴弹打炮塔正脸可以一发秒一车了 -6的207穿甲榴弹原本打首上就是无法击穿,现在是引燃,原来正脸打履带只有小概率能溅射伤害驾驶员或者机枪手,现在大概率一发瘫痪起火,或者干脆一发秒。
8700K号称reflesh……其实是真·kabylake才对 8700K号称kabylake-reflesh,这回是真·reflesh,性能提升51%,牙膏管挤爆了,相当于2012-2017年7700K对2600K的性能提升,牙膏管爆炸系列
07-29◆〖讨论〗反坦克墙其实没毛病 俄罗斯的T-72B3坦克在训练中全速(68km/h)撞上了一堵墙,结果车辆前端严重受损,甚至出现了车体开裂的情况,只得回厂大修。 游戏里的墙一大半都是真·豆腐渣工程 T-72也是豆腐渣工程鉴定完毕,一发120榴弹或者脱穿导致前装甲向内崩塌系列
07-28◆〖讨论〗-6真不愧是亲生的 昨天打壮丁房,出生点到B点一路狂奔,车体侧面暴露,靠履带硬吃了T-55A四次射击,T-54-1947两发射击,百夫长MK10一发破甲弹,T-62一发脱穿(听声音应该是)。 结果是一路狂奔只红了履带,飞了一块裙边板 然后到点一发打炮盾收了对面T-54-1947的人头
07-20◆〖讨论〗魔法雷霆名不虚传 T-54 1947的240穿甲榴弹打KV1/Zis5的首上跳了 IS-6的207穿甲榴弹打KV-2侧面被履带吃了
07-19◆〖讨论〗今天开了一辆天顶星制造的T-54 壮丁房,7.3强行被拉到8.3,梯田地图B点争夺。 我开着T-54-1947开到占点边缘刚准备占点,土坡后面突然出来辆ITH,然后我硬接一发500穿导弹,死车长,驾驶员,坏一侧履带,抬手一炮秒之 这里有个倒霉鬼,开了辆豹1横建筑物后面不知道在想啥,抬手一炮穿墙秒,然后立刻上飞机又炸了他的霍特导弹车。修好车占点的时候炮击又干掉了这货的霍特-HOT,估计对面很心塞 然后开挂时间到,因为出点的地方有个土坡,我就开着T-54-1947卖头,硬吃对面酋长3的三发碎甲弹无伤,秒之,对面在公共频道上直接吐槽买了假的小黄弹。 然后我又硬吃一发小黄弹依旧无伤,怒怼对面百夫长MK10车长,装填手和驾驶员,然后被第五发小黄弹打炮盾秒全车 总结,开挂的T-54硬顶着一发导弹,四发碎甲弹无伤歼敌5人,真心是装甲开挂
液态金属混和其他硅脂也挺好用。 开盖6700K,原本两层纳米钻石至尊,超频3的五热管高塔风冷,用furmark的cpu burn 8线程5分钟88℃。 然后今天给CPU和显卡换液态金属,CPU盖子下面和显卡上完以后剩下的液态金属不够了,就用纳米钻石至尊在CPU盖子上边抹四边,然后核心是先把剩下液态金属随便涂涂,然后挤点纳米钻石至尊一压 结果是室温28℃,满载到鼠标都动不了的情况下5分钟最高温核心65℃,其余核心58℃ 意外的好用
意外发现液态金属掺硅脂用性能下降可以忽略不计 开盖6700K,原本两层纳米钻石至尊,超频3的五热管高塔风冷,用furmark的cpu burn 8线程5分钟88℃。 然后今天给CPU和显卡换液态金属,CPU盖子下面和显卡上完以后剩下的液态金属不够了,就用纳米钻石至尊在CPU盖子上边抹四边,然后核心是先把剩下液态金属随便涂涂,然后挤点纳米钻石至尊一压 结果是室温28℃,满载到鼠标都动不了的情况下5分钟最高温核心65℃,其余核心58℃ 意外的好用
一直不是太待见台式机的原因…… 搬来搬去太坑人了 台式机也是需要维护的,本人又是个手残,又懒,每次都是花钱找人解决…… 然而搬下来还是要自己来。于是 血直接喷到眼镜上,然后一股一股的流……吓得我赶紧打车去医院,拍片,买药,然后破伤风一套赔了200多 以后果断还是重型笔记本走起
准备新家装好重新入准了,台式机太心塞了 去年放弃准,买了个台式机,然而台式机一样是要维护的…… 今天从单位搬到市区准备拆开换硅脂,然后结果如图 硅脂还没换上已经赔了200了,包含喷血,打车,挂号,拍片,伤口处理和破伤风 笔记本背在身后肯定不会这样
06-22◆〖讨论〗国服5级房现在简直没法说 先说烂的→_→经常一大票一二级车乱入 今天有个货开着T-34-L11问我怎么打-6,我竟无言以对 然后还有一个开着德系800穿导弹车的渣渣,被一辆猎虎堵山坡上动不了,我用-3正面把猎虎支起来,然后让丫打侧面,结果用800穿的霍特硬是打了6发才干掉猎虎。最后一发还友伤 ,干掉我车长,炮管,炮座和高低机,简直比猪都蠢 然后是大神乱入→_→看见一辆三秃子F堂而皇之的奔跑于ITH、鼠式和霍特导弹车之间,还以为又是渣渣乱入…… 结果在小镇那副地图,一辆三秃子F干掉对面6辆霍特导弹车,简直 然后对面飞机板载掉三秃子F(对面要多心塞才会去板载三秃子)后,这大神开出一辆霍特导弹车,30人房硬是打出22杀,五级房22杀…… 而且现在表示五级房老壮丁……简直吐血。
06-05* 〖讨论〗开-3碰见了一个二哈级别的虎王。 国会大厦C点,开着-3占点成功,对面开过来个虎王H,本来打算一炮崩了完事,结果跳了。然后扎心的情况就来了 -3装填慢,我倒车装填,然后出来瞄准,被虎王一炮红炮管,只好倒车进点修炮管,好不容易修好了还没瞄准又红炮管。 同时被炮击断履带,停原位修理,对面虎王就开始各种嘚瑟了,一口气打了我3炮,接着又红我炮管…… 反正这种拉锯战,对面虎王打到没炮弹自爆为止,我全车就断过一次履带,然后就是红炮管没法开炮…… 这货你要是说是新手吧,这炸炮管的技术简直了,你要是说老鸟吧,-3脖子薄,一发死全车不知道打 简直吐血。
7900X等于10核7700K?想多了。 首先放Intel的官方来源,证实消息的可靠性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ebsbrand.biz.weibo.cn%2Fgo%2F342516%3Fc877c23aeb6a5f41eb1bde5a10cbc1d8_weiboad&urlrefer=266cdc098fea9d2ea92c8a393b872867 重点→_→改进型英特尔® 睿频加速 Max技术 3.0,该技术可以识别性能最出色的两个内核,让这些内核承担关键工作负载……基础频率为3.3GHz的酷睿™ i9-7900X处理器,通过睿频加速 Max技术 3.0的加速可以达到4.5GHz的频率,提升范围更大……简单概括,只有双核可以睿频到4.5Ghz 根本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种10核7700K 大抵类似于6950X中间加了个i3 7350K这种把戏 牙膏厂始终是牙膏厂,精准的挤牙膏,什么牙膏挤爆了真是想多了
牙膏厂牙膏挤爆了?想多了。 首先放Intel的官方来源,证实消息的可靠性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ebsbrand.biz.weibo.cn%2Fgo%2F342516%3Fc877c23aeb6a5f41eb1bde5a10cbc1d8_weiboad&urlrefer=266cdc098fea9d2ea92c8a393b872867 重点→_→改进型英特尔® 睿频加速 Max技术 3.0,该技术可以识别性能最出色的两个内核,让这些内核承担关键工作负载……基础频率为3.3GHz的酷睿™ i9-7900X处理器,通过睿频加速 Max技术 3.0的加速可以达到4.5GHz的频率,提升范围更大……简单概括,只有双核可以睿频到4.5Ghz 根本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种10核7700K 大抵类似于6950X中间加了个i3 7350K这种把戏 牙膏厂始终是牙膏厂,精准的挤牙膏,什么牙膏挤爆了真是想多了
05-28* 〖讨论〗德系导弹车在大批1级NPC车辆横行的地图里哭晕了 国服,具体地图名字一直没看过,就是C点再一个山坡顶上,山坡边缘是一大圈废弃城堡,不是护城河那张图。 双方都有大批NPC的一级车成群出没,主要是T-26和德国一级小车,智商巨低,炮法巨烂,但是能打着玩家的那种。 然后那局我们这边碾压优势,结局是对方载具消耗殆尽…… 快结尾的时候对面出了一辆德国导弹车,具体哪辆没仔细看,被我用-6堵夹角里了,他不敢出来,我不敢进去 但是我方NPC的T-26傻大胆推进去了,估计是导弹车怕干掉T-26以后装填被我干掉,没用导弹打T-26……结果就是T-26击毁导弹车…… 对方载具消耗殆尽……
GV100规格出来了,下代X80显卡是3840Core? 台式机和笔记本应该还是便宜的GDDR6吧,毕竟带宽相对于GDDR5直接翻翻。 256bit 512GB/s还是有保障的,然后还可以学GDDR5X丧病超频 不知道GV100是哪种套路进笔记本 第一:GP104这种满血甚至鸡血的进P775/870级别模具…… 第二:GP104m这种满规格阉割频率…… 第三:重回开普勒年代规格频率双阉割…… 个人觉得最好还是第一条 话说GV100是5120core,GV104的X80岂不是要3840core……性能估计远超1080 SLI的水平了,毕竟和Titan Xp一规格,搞不好就是单卡1080Ti SLi的水平…… 不知道老黄会不会神来一刀直接砍半GV100做GV104,2560core秒Titan Xp应该不是问题……但是就成了史上最坑104,直接砍成106级别的小核心了,连中核心都不是了
GV100规格出来了,下代X80显卡是3840Core? 台式机和笔记本应该还是便宜的GDDR6吧,毕竟带宽相对于GDDR5直接翻翻。 256bit 512GB/s还是有保障的,然后还可以学GDDR5X丧病超频 不知道GV100是哪种套路进笔记本 第一:GP104这种满血甚至鸡血的进P775/870级别模具…… 第二:GP104m这种满规格阉割频率…… 第三:重回开普勒年代规格频率双阉割…… 个人觉得最好还是第一条 话说GV100是5120core,GV104的X80岂不是要3840core……性能估计远超1080 SLI的水平了,毕竟和Titan Xp一规格,搞不好就是单卡1080Ti SLi的水平…… 不知道老黄会不会神来一刀直接砍半GV100做GV104,2560core秒Titan Xp应该不是问题……但是就成了史上最坑104,直接砍成106级别的小核心了,连中核心都不是了
KV-1s主炮防空性能挺不错的
新手上路……这水平算是新手一般水平吧…… 不算是坑队友吧 目前为止没玩几局
04-26* 〖讨论〗 -2 1943下调到5.7跟虎式去混没毛病 脸薄,车体也脆,基本上和虎式豹式都是互相一炮秒,除了倒车快是亮点,其他都是一般般。 关键坑在122mm炮填装太慢基本没有肉搏拼刺刀的可能,一炮秒不掉或者跳了,基本都是等死。所以开炮很容易犹豫,犹豫就是对面先开被一炮秒 这车只适合打黑枪。还是一局开不了几枪的那种
刚看新闻看到的 吃顿烤肉都觉得很牛逼的韩国,吃十九个菜就觉得豪华的朝鲜,我就服这兄弟俩~ 突然觉得中国好伟大 ps.朝鲜十九个菜里,主食有6个,荞麦茶一个(放国内就是饭店里喝到撑死都免费提供的茶水),真正意义上的菜只有12个
话说热弯玻璃,四曲面…… 这里不带主观色彩,也不是黑,总得来说手感可以作为卖点,但是一块热弯玻璃作为高潮卖点真的不能理解。 话说玻璃这种古老的材料,人类出了中世纪就开始广泛应用了,大航海时代刚开始,大概也就是明朝中末期的时代,欧洲人就拿着各种玻璃制品去非洲骗黑叔叔了,甚至跑到大明朝来骗 所以玻璃的加工技术可以说已经熟烂了也不为过,只要不是玩哈勃望远镜那一级别的超高精度加工,其他日常加工成本高不到哪里去,一块钱和两块钱的差别。 不信自己去超市买玻璃盘子看,别说四曲面,花都能给你做出来,售价也就十几块到几十块不等 再有就是鱼缸,便宜的浮法热弯玻璃,纸一样薄,甚至可以厚度不均匀,各种奇葩形状都有,四曲面会被嫌弃粗制滥造。 高端点的热弯超白(光学玻璃),随便什么厚度形状,同大小比浮法贵个二三十块钱了不起了。 然后我原来办公室养鱼的小缸,热弯超白,一体成型不用玻璃胶的那种,45块钱,厚度0.8mm 所以我不能理解小米为啥把一个热弯玻璃当重要卖点,玻璃想四曲面简单的要死,先做好一个金属模具,然后把合适大小的玻璃加热软化,然后往模具上一怼,切边,然后稍等几秒冷却一下取下来就成品了。而且只要不是熔融,玻璃品质不会改变…… 小米的噱头挺奇怪。
04-20* 〖讨论〗讲真,屠幼才是攒钱研发两不误 开着KV-1E,KV-1s,KV-1/zis5三辆车在二级房屠幼,研发的目前是T-54第一版 虽然每轮只有1500-2500的研发点,但是收益很高,大概每局最少10000银狮币,最多拿过70000银狮币,扣除修车的,最少收益2000,最大收益68000 然后现在攒了620W银狮币了,估计T-54出来能上800W,研发一辆车的时间能赚好几辆出来 然后等装备上了还有足够的银狮币让你挥霍熟练
钱都准备好了,结果大屏版木有了…… 说好的小米6 plus呢? 只有一个5.15寸的米6还买个毛线,5.7我现在都嫌弃小,小米这算不算是逆市场需求 这是历代以来我觉得最恶心的一代小米,耳机孔缩了我都能接受,大不了转接,然而小屏幕这种反人类配置完全不能接受。 连乔布斯都没能坚守3.5小屏幕,在大家都在往5.7以上大屏冲刺的时候,小米搞5.15单旗舰,真是作死无下限。
04-19* 〖讨论〗KV-2算是最水的三级车了 头大装甲脆,152神炮一发打不着或者没秒掉,除了逃跑就是死 另外德棍一点都不虚KV-2,开4号F2和虎式豹式对上KV2结果是一样的,谁先开炮谁先赢 我开F2的时候被壮丁(主要是88炮分房高),一局消灭对方四辆KV-2,有一个人我一口气打掉对方两辆,对方估计会弃坑
note5入手是安卓6.0,退役还是6.0 我一年半到两年更新一次手机……现在的note5除了电池衰减了以外没别的毛病…… 然而三星更新的实在太慢了…… 现在巨讨厌AMOLED屏幕,加上现在棒子自己各种作死,下台手机不会再买三星了。 三星你好,三星再见。
04-19* 〖讨论〗魔法雷霆名不虚传KV1无伤硬抗KV2一发 柏林国会大厦图,本人开着KV-1/zis5被强行壮丁,对面 有好几辆KV-2 然后在A点拐角摆了个角度和对面的T-34-57对射,然后对面突然出来一辆KV-2照着我的首上就是一发 当时觉得药丸,然后居然跳弹了,无伤跳弹,KV-2都惊呆了,忘了倒车了,然后被我一发DM8穿侧脸带走 这是我玩战争雷霆这么久,第一次被KV-2怒怼一发竟然无伤 真不愧是魔法雷霆。按说KV-2超过200mm口径的炮弹打到KV-1只有90毫米的首上,根本没有等效作用,也没有跳弹的可能,直接就是砸塌的结果……然后居然跳弹了 魔法雷霆不愧魔法之名
04-18* 〖讨论〗苏系6.7-7.0完全没法玩 -2全家就是逗逼车,122各种被吞,近距离只要被吞就是等死……装填的时间对方能打死你八百遍,正脸裸奔,装填手挂了就可以按J弃车了。 T-44炮盾裸奔,一炮死炮手,装填手和车长,然后破炮打谁都打不穿,遇到虎王H就直接等死,同是6.3的虎王P打虎王H还是两两开,看谁先开炮。 T-44-100打虎王首上不穿,100炮还不如虎王88炮,虎王打T-44的装甲各种穿,7.0被6.7吊起来打 然后买了-6就非常尴尬了,没车搭,-6挂了就可以退的节奏 不知道54家族怎么样
欧洲的人口,自古以来都是血泪史 首先从希腊城邦时代至14世纪黑死病大爆发欧洲人的人口由于战争和没有高产作物,一直非常曲折的上升(主要是分裂状态,闲着也是闲着,没事就打仗。然后统一的罗马帝国基本上就屋大维维持了两百年和平,拜占庭让鼠疫差点灭了)一直到14世纪,全欧洲也就7500万人口左右。 特别提醒:欧洲人的农耕点数没点够,小麦在近现代以前一直没能高产,欧洲是畜牧业民族,而畜牧业民族人口一直都是大猫小猫两三只。 然后黑死病(14世纪鼠疫爆发),欧洲人口死了三分之一,一朝回到解放前,俄罗斯人领了大奖,死了一半。 14世纪黑死病爆发—1914年一战和1918西班牙流感大爆发和二战,其中16世纪西班牙人引入了马铃薯,让欧洲人因为有了合适的作物大量上升,这个时代算是欧洲人口最繁荣的时代。 然后大杯具就来了,首先一战战争带走欧洲接近2000万人口,战争尾声爆发西班牙流感再带走两千万,战后人口回升基本泡汤,休战20年并没能让欧洲人口休养生息得到回升,然后二战爆发又损失5000万人口。 而且战争损失人口有个巨大的麻烦是主要损失男性,剩下的女性注孤生以后并不能孤雌繁殖产生后代…… 所以战后至今,俄罗斯,德国等国家都没能彻底缓过气来。 最后的最后,二战之后,欧洲的高福利社会导致人口发展已经放弃治疗了,多国负增长,丹麦都快因为人口不增长消失了 欧洲的人口发展史简直是各种悲剧的血泪史集合
就从百味之首盐来说,古人的饭一定不如今天好吃。 古代人(这里定义为清和清以前)的饭菜肯定没有现代人吃的好啊,包括口味。 先跑个题→_→现代各种食品添加剂和人工合成调味品就不说,比如味精(谷氨酸钠),鸡精(-5核苷酸),木瓜蛋白α(合法嫩肉粉)等等,这些古代肯定没有。 不管味精和鸡精等黑的再多,简单一句话,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肯定是好吃才卖的动,不好吃人人自己煲高汤,谁用味精 首先是百味之首盐。 不要奢望今天氯化钠含量97.5%以上才算合格的精盐古代人也能吃着,古代人连元素周期表都没有,不要指望古代人会化学精制食盐,会用变温的方法去掉钾盐。 中国人的盐无非来自井盐和海盐以及少量湖盐。 其中品质较好的海盐到明朝才成为最主要的盐来源,海盐不精制苦的不要不要的(各种K+,Ca+,Mg+,硫酸根,硝酸根等等杂盐),不信自己去买点海盐。 其次是湖盐碱大,钾盐等杂盐含量高,同样苦,而且涩。 然后明朝以前,井盐占了盐供应的大头,按照历史的进步性,井盐应该是越靠后质量越好,然后就以宋朝时代的上品盐青白盐举个栗子→_→青白盐顾名思义是彩色的,主要颜色是以青,黑和白(相对)为主。 青白盐高端到什么地步呢?西夏党项族的主要收入就来自青白盐贸易,如果没有青白盐,大宋和辽早把西夏党项族磨没了。青白盐是皇室用盐。 然而青白盐放在今天,是杂质高到不能食用的工业盐。其口感可想而知。 古代人的食盐杂质多,质量差,可想而知饭菜如何。 只要是用盐,饭菜一定带着一些苦味,是不是苦到不能吃要看你用的什么盐,用多少。 其次如果不是海盐和湖盐,饭菜里面的沙子就成了不可避免,毕竟井盐一般都带沙子……溶化以后过滤再干燥的初步精制盐一般人是用不起的。盐是非常昂贵的物资。虽然盐铁国家垄断,但是私盐也就新中国消灭了。 最后继续跑题→_→汉朝以前没有蒜,周天子用餐必用的一种调味品是蚂蚁酱,周天子面前九盆没有香料的煮/烤肉就是最高规格的国宴。天子封诸侯的凭证也就是块老腊肉 然后胡椒应该是唐朝以后才有了,芝麻也是唐朝才引进,古代人很长一段时间以豆子为主食(椒),自己煮盆豆饭吃两天保证胃疼死。 另外今天的白米,75面放古代均是奢侈品→_→浪费不是一般的严重。 然后辣椒是清初才普及的…… 糖在新中国70年代以前是奢侈品,没糖吃的日子,啧啧
03-26* 〖讨论〗现在巨无霸在三级/二级房貌似正面无敌的都 话说巨无霸正面想要任意击穿起码要150穿了,然后这些巨无霸们就忘了前面有个机枪了。 诺曼底我开三号突击炮F正面先打了一炮巨无霸,没中机枪眼,无伤害,然后这货居然不理我,跟我家的KV-1对轰。 然后第二炮果断命中机枪眼,一百穿一发带走,不知道这货有多大的心理阴影
话说Ryzen现在目测翻身了 Intel下代core i7会不会重新回归钎焊 然后从此告别开盖
03-21* 〖讨论〗带着一群萌新猪队友真不容易 带着一群猪队友真不容易 先是一个人守点,一辆T-34-747R堵着路口连续击杀对方7辆坦克/反坦克炮,然后队友不知道防空导致我被飞机板载了 然后开着4号F2连续抢点,1Vs3无伤击毁全部敌军,最后1Vs5惨胜抢点成功取得胜利,简直开挂飘过,尤其是最后一个点蹲了四辆T-34,一辆三号L,要不是F2的神炮命中就是一炮秒简直没法玩
真心是随便蒙了一炮,根本看不见系列。对面88卡车哭晕。
02-26* 〖讨论〗KV-1E和KV-1E以及KV-1S正脸互抽真是太蛋疼了 KV-1E就是毛子的金币车,加焊了20mm装甲,二级房里面硬的不要不要的 然后二级房KV-1全家没给风帽穿甲弹和硬芯穿甲弹。这让KV-1之间单挑正脸互抽变得十分尴尬 互相无法击穿,只能打脖子,打侧脸看看能不能魔法一下 然后斯大林格勒那局A点,我和对方都是KV-1E,然后就剩下我俩了,互抽了30多炮谁也没奈何谁,最后都没炮弹了,我用飞机把对方炸了 话说如果两边都是一水KV-1,那局绝对很有意思
02-17* 〖讨论〗88卡车魔法一样的人员配置 88卡车是六人车组,少于两人全车阵亡。 然后问题来了,个别地图有些地方刚好能让88卡车藏头藏尾,头部的驾驶舱和尾巴的弹药架都藏在岩石后面,就露出中间的火炮 然后中间全死完以后居然还能继续射击 就剩下驾驶员和炮手,炮盾后面全死完,火炮还能自己开火
笔记本硬盘最耐久的还是日立,可惜日立被并购了 2011年买的500GB 7200转,两块组raid 0跑重负载到 2016年初(下载机,经常7X24下载)。 后来当下载机的笔记本扛不住了,主板烧了 再后来就取出来当移动硬盘了,当下载机硬盘跑了9000小时。无任何坏道,HD TURE 慢扫全盘绿色 ,没有映射区间。 估计还能继续再服役7年 。 同时期服役的希捷500GB早挂了,一块坏道,一块电机损坏。 西数320GB坏道挂了。 日立的笔记本盘真心良心 ,也许是太良心了,老盘不坏,新盘卖不掉,所以被收购了
02-10* 〖讨论〗一级房发现一辆好车,毛子T60 1.0的分房,正脸35mm装甲,20㎜速射炮…… 简直就是装甲版防空卡车,突突薄皮一轮能突突死两辆…… BT-5和斯图亚特家族哭瞎了。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