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连崔 流连崔
关注数: 94 粉丝数: 885 发帖数: 5,890 关注贴吧数: 51
传统武术套路表演的几种方法 传统武术套路演练的几种层次 套路演练从目的看有表演、练功。不同是目的有不同的演练方式,切不可混为一谈,因为目的不同,方式有很大区别,如果一蹴而就,不但达不到预期的结果,还会因方法不当演练出不伦不类的动作。表演是给别人看的,是展示自身对于武术的理解和诠释,是各种功力的展现,是一种美得享受。练功是以达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或者是养生,或者是功力的提纯,或者是形与意的结合等等。 套路表演要让观看者看到美,美就包括好像是沉浸在你的画卷里一样,看到是一幅画,动与静的结合。又像是看一部电影,让观众们跟着你的表演进入不同的状态,有时静静的凝视,有时动如猛虎,有时快的眼花缭乱,有时慢若潺潺的流水绵绵不断,有时像一个雕塑的巨人威武庞大,有时像弹簧松紧震颤,有时像飓风来临无坚不摧,有时像滚动的皮球无棱无角,有时像锋利的箭一箭穿心,有时像空中的飘絮飘飘荡荡,有时像神龙一样见首不见尾等等。这些描述都要在同一个套路中展示出来,且安排的合理舒畅,就像一笔勾勒出的画卷,美不胜收。 就像一部电影有叙述、有推进矛盾、有高潮、有平和。有的展示手法是一出现就生龙活虎,接下来就静如处子。有的是慢慢的娓娓道来,再不断的揭示矛盾,不断的推向高潮,最后在进行平稳的恢复,我很喜欢龚琳娜的忐忑,其实就是像将一个故事,也是套路表演的过程。 下面该说说套路的演练问题了,一个套路表演下来一定要让看的人感觉舒服、顺畅、节奏感强、动静相宜、快慢相兼,有一个从舒缓--紧张--平静的过程。中间部分的就是一个故事或者一部电影。练功的套路主要是建立一个主题,今天或者一段时间以什么为主题练习,不确立主题的盲目练功不会带来好的效果,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也得不到。 表演套路起始一般是调和气息,放松肌肉和神经的,还有调整中正安舒的功能。切记不可急躁,要稳稳的开局,做好一切的后续工作。然后进入几个动作的平稳进行,这时候以慢练为好,就像是汽车刚启动,先把机油在齿轮箱里预热。后面需要有发力的动作就要快慢相间,不可一路猛练,或者一路平和,一般做几个快动作就要有停顿几秒钟的定式,在慢练几个动作,这样的反复就像是在进入矛盾的剧情中,在后面是高潮,可以用连续的快连完成,也可以用连续的发力完成,或者是高难度动作完成,高低起落、纵横跳跃、身似游龙、等等,只要是干净漂亮即可。完成一个定式即表示高潮结束了,在后面就是慢慢的舒缓,就要接近尾声了,一点点的恢复到平静,最后是稳稳的收势,调匀气息,放松肌肉和神经。恢复到初始状态。这是一个成熟的表演过程。 在初始的表演演练中不可一步到位,要把这些需要的因素一一的专门训练,比如需要惊弹抖炸、发力训练、步法训练、身法训练、发力训练、等等。还有就是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研究,它在这个套路中作用和表现方法,即便是同一个动作在不同时间或者不同的套路套路中也不要一样展示,还需要注意的是在一个套路中假如有同样的动作出现时,切不可用同样的表现方式,要么动静分开,要么快慢不同,要么刚柔不一。 在练功套路中主要是对于当天练功的主题设置,假如今天训练中正安舒,就要要求每一个动作在慢练中细细体认,是否达到了目标,甚至是一个动作反复练习,直至十拿九稳。在确定发力套路主题时就要要求每一个动作皆能发力,甚至是长力、短力、爆发力、等等都能展示。在确定快慢主题时就要每一个动作都要在快连中完成,切记要符合慢练中的标准和规范,不能因为快了而乱了。 这些只是一小部分的阐述,也是一种思路。每个人对套路有不同的认识,只要是有完整的思路和设计的都是好的,这些也只是我的一部分感受,与大家分享。
传统武术的9种功力训练 功力是什么?是一部分人认为神秘的,一部分人是迷茫的,一部分人在苦苦追求的。首先功力,从字面解释:一个是时间,由时间慢慢耗出来的,从练习、沉淀、积累中得来,不可急于求成的。一个是力的转化,是自身力量、能量的转化,转化成松柔的、沉实的、速度的、虚灵的、等等。说白了就是你自身能量的转变,通过不同形式的释放,达到不同的目的。在很多人眼里认为功力会无限的增长,这是很多人的错误认识,自身能量石有限的,不可能无限释放和增加,你认为的增长是通过科学的、正确的方式挖掘出的本来就是你的自身能量,作用到你想施与的部位和场合。就如同一个75 马力的汽车,即便是加到最大油门,也赶不上100马力的汽车动力一样。同样的75 马力可以变成速度、也可以变成动力,这就是自然法则。你非要突破这个法则,过分的努和透支,受伤的就只有你自己。还有人认为即便功力不会无限增长,怎么能战胜比自己强大的敌人呢?这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没有功力的挖掘转化、没有功利的训练,你就不知道使用自己的能量,更不会战胜敌人,而战胜敌人有很多方法,不是能量就能决定胜负的。这就是功力。 功力武术中的作用主要体现: 1.硬度,包括抗打击、击中敌人的破坏力两部分,这是很重要的,抗击打也不是越大越好,因为每个人的承受力不同,不要挑战自己的极限,给自己造成伤害。击中对方却不能伤害对方或者令对方畏惧,给对方的感觉在挠痒痒;拟或和对方拳脚相撞,自己疼痛畏前。这都是功力的差距。 2.整,包括被冲击或者拦截而不散,攻击对方浑身没有一点散乱。在被对方攻击和拦截时很容易松散,尤其是自身稳定调节时,消耗大量的自身能量,还减慢的速度、防守、等。在攻击敌人时的整,是由于在实战中不可能一招命中,或一步打到敌人,或游斗躲闪,或防守反击,都是很常见的,只有在得机得势的时候才能进行击打,在命中前的所有动作,均不可散乱才是为好。 3.松活,包括松、活,很多人认为在静止状态的松是好的,其实能在运动中保持松才是最好的,因为静止很容易让人放松,运动本来就是动的,达到松的状态很难,甚至是急速运动中则更甚,在静止或运动中保持心态、神经、肌肉、的放松才能灵活变通。活包括肢体灵活、步法灵活、意识灵活、身法灵活等,才能随机变通。 4.虚灵,包括虚、灵。虚是松的状态下产生的,是自身意识对肢体的支配,是试探对方虚实,是诱惑敌人,是暴风雨来临的前奏。灵是机灵、灵动,是意识对事物判断的准确与感应,是因对来袭的事物的本能,是意识支配肢体的传令官,这一部分和松活的不同点是一部分是肢体的一部分是意识的只有他们融合了才是高境界。 5.沉实,包括沉、实,沉是松产生的自然下落的地心引力,也是通过训练得来的肌肉放松的骨骼重力。实时身体骨骼细胞、神经细胞、肌肉细胞、通过训练出来的紧凑和密度增加的结果。实是紧、硬的合并,但有不乏弹性。 6.快,主要是意识、眼、手、足、腰跨、神经的反应,一是看到问题的瞬间,大脑反应后下达的应对指令,各部位同时活动要快,二是功力增加后的本能反应,已达到不期然而然,莫知之而至的速度,眼要快主要是在慌乱中不闭眼,看清对方的举动并作出准确的反应。意识快是要有预料、判断对方的行动路线,早防范或者眼睛看到后意识快速做出判断并本能化解和本能还击。在实战中及时观察对手的特点和缺点,快速找到因对方案。手快是说动静之间都能按照大脑意识的下达的指令做出化解和进攻的本能。足快亦是如此,足快快过手之快才能立于不败。 7.随,也是一种功力的展现,我讲的随不是太极中的先听后随,因为实战的速度太快了,容不得听,只能根据接触的瞬间的感觉,随即变化,不顶、不丢、顺势而走,顺势而进,所以说随也是一种功力。 8.巧,在随的基础上,借力打力也好,顾打统一也好,守中用中也好,诱敌深入也好等等都是实战经验的表现,所以是很重要的功力,正所谓:功不打巧,巧不打功。
说说手打三分 说说手打三分 手打三分脚打七分有人说是摔跤的专用名词,我觉得有一些不靠谱,这种说法也不稳妥。一个名词出现也许是被一个专项首先提出,但是不说明就是独有,也不能不让别人用吧。武术和摔跤谁提出的早与晚不重要,重要的是弄明白内涵的东西,真正的做到。 手打三分脚打七分主要是在武术中的练功和使用时的比例,再下功夫时应该知道在哪里多下功夫,以便更快的达到目的。至于其他的功法可以再实战初级阶段完成后在进行专门训练。 手在练功和实战中的作用取决于练功方法的正确与否,手在使用中的特点是快速灵活、节省体能、变化较多、可以延长(使用兵器)、占据的有利位置很好的保护头和脏腑等重要部位。缺点是没有腿力量大。真正的实战中也不存在严密的自我保护,总会有空隙暴漏给别人,而且手在生活中使用较多,不需要过多的下功夫就能达到心手统一。所以手上功夫不必消耗太多的时间。手上功夫在练功中最难的其实就是两点,一是灵活的守中用中和各方向发力。二是各关节瞬间整合,把脚下推动的力量和腰胯转化的力传给对方。 在很多拳师的练功视频就能看出,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能做到胳膊的整合,更多的则是不灵活,这也是传统武术不能实战的弊端,灵活比整更重要,因为在实战的瞬间对方的攻击会造成眼睛的不适应而心慌意乱,神经性的紧张和恐慌会使手脚僵硬,尤其是意识在迷茫中很难再有本能支配手的运动方向,这些只能在多实战中达到本能反应。 比如在对方攻击你头部时,自己想保护自己的头部,手的速度和本能反应,还能不能本能的保护自己,就是每一拳在上钻动作的应用,即虎抱头。所以我把它提炼出来专门训练,双手或单手的起钻很重要。再加上活步的起钻,才能在实战中本能防护。 再比如实战中对方击打时,手的本能顾打结合,需要进行反复的操手,才能完成本能的动作,然后再融合身法步法的同时变化和进攻,才能统一。 还有守中用中的手法,说着简单实操起来并不是很容易做到,因为在实战中自己会受对方的虚假动作的影响,胡乱抓挠和拦挡,这个需要长时间的实战心态才能做到。 在步法身法变化中手能不能继续变化则是有一个层次的功夫,人在步法变化和身法变化时很容易造成手僵化,不能随心的根据看到的对方进攻的手或腿而进行拦挡。你一旦在拦挡时手法变僵硬,就会和对方形成互顶,虽然封住了对方,自己也很难在动弹了。 手在实战时使用整劲,必须是找到了合适的进攻机会,距离也合适了,才能使用,不管使用哪种力—整、弹、鞭、寸,在运动诡计和过程中是不可有一点力的,不要再还没有接触对方时消耗自己的能量。 在实战中手的阴阳不可或缺,必须有一手在前一手在后,或者一手在上一手在下。阳手不一定直接打人,有时候起到迷惑对方即可,也可以直接攻击,要看情况随即变化。所以灵活是关键。 在进攻对方,尤其是整体放人的时候,手的守中用中保护自己的方法很重要,不能有效的闪躲和顺势近身就不能完成,因为整体放人需要距离很近,靠胳膊用虎扑的东西很难用的上,对方会在有效的距离内破坏你,只有在手的有效拦截或者迷惑下才能偷袭近身进步,完成整体撞击。 在实际情况下很有很多技巧和方法,在这里不一一赘述,希望大家结合手打三分脚打七分的思想,进行合理的科学的训练,手法的各种发力我已经在以前的文章中具体详述过。可以再我的博客搜寻。
首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