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zi0552 wangzi0552
关注数: 1 粉丝数: 49 发帖数: 12,379 关注贴吧数: 5
关于争论的一些讨论 这两天关于骂人的帖子频繁出现,作为一个饱受各类指责和非议的理想主义者,我也常常以旁观者角度进行些安慰和劝服的善举,但是我难免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何会出现这些粗俗的现象和个人?如何避免或者减少这样的人和事? 大家的第一想法是素质的低下,当然有这方面的原因,这个不可否认,你不能指望每个人都看着红绿灯过马路,要不然中国也不会是世界上交通事故死亡率最高的国家,没有之一。第二个想法是内心的虚弱,这个也很好理解,一个强悍的人是如何会走向自我堕落的深渊?答案很简单,他内心虚弱了呗。当他虚弱到无力抗争的时候,就必然会歇斯底里反抗,进而是凶相鄙陋的咆哮,再进一步走向自甘堕落的深渊,在大半个身体在悬崖边上的时候,他会绝望的拉住你的腿,希望把你也拖下去。 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对于没素质的人,虽然不保有什么好感,但是这人一贯如此也算是条汉子,也算是个率性之人,他没什么内涵,那么随他去好了,碰上喷子最好的方法就是能唤起他一丝尚未泯灭的尊严,若是做不到这点我们也没什么多说的,随他去好了,尊严本就不是外人给予的,喷子最怕的不是理智派,也不是更牛的喷子,而是天下无敌之后的孤独,在他天下无敌之后,哪怕是个小孩的回答,也能让他感觉到世界的美好,我们给他天下无敌的机会,不给他享受无敌的时间就好了,他站在粗俗的山峰,笑傲天下并发出绝望的咆哮;面对第二种人,从人类堕化到禽兽的情况,这种更常见到,我们做要做的就是轻蔑的笑道,“孽畜,你终于显出原形了”,千万别和他对骂,他绝望的时候很想把你拖下深渊,变成禽兽之间的对打,你输了,你就是禽兽,你赢了,你比禽兽还禽兽,啧啧,这是卑劣的陷阱。 综合来说就是一句话,我们要保持一颗高傲的心和一个高尚的人格,这样大家只会看见一个驯兽师和一个动物,你要是丢掉了这些,就是两个动物,当然你要是妄图更加卑劣并胜过他,那么就是一个动物刨食一个垃圾桶,极端的情况你赢了,那么就是一个垃圾桶和一面镜子。
我这篇帖子,秒一般人几条街也够了 大家都在问我西游记在明朝有没有被封禁,史学界也是存在争议的,原因很简单,大家都知道西游记中梦斩泾河龙王是一个重要环节,基本是推动取经的转折点,这个故事在元剧以及之前西游记各个版本都没有出现过,学界公认是明朝西游记的原创情节,但是问题是这部分内容,竟然出现在《永乐大典》中。我们知道现存最早的《西游记》刻本,当为万历二十年(1593)金陵唐氏世德堂刊刻的《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该本被公认为最接近于吴承恩的原作,已为以后各本采为祖本。那么为何万历年间原创的剧情,在永乐年间就有记载?大家都知道永乐大典比万历刻本至少早150年左右,那么我们当然有理由认为《西游记》成书比推测的要早,而且被封禁百年以上,直到万历才重新刻本印刷。 问题的关键就转化为是不是吴承恩写西游记了,其实大家都知道这是某位专家的一家之见,没什么证据,居然现在被当成公理?确凿的证据在于,《西游记》话本小说早在明初之时就存在了,编撰于1403-1424年的《永乐大典》第13139卷就摘录了“魏征梦斩泾河龙”残文,所引书籍题为《西游记》。二者区别在于,《永乐大典》里是两个渔翁,吴承恩本《西游记》改为了一个渔翁、一个樵子,还增加了渔樵两人的诗词对答。其余内容几乎完全相同,甚至连袁守诚算定下雨“三尺三寸四十八点”,两书记述都一样。那么,《永乐大典》所提到的《西游记》而今安在?文史界认为它并没有遗失,它只是被吴承恩改头换面、冒名顶替了。首先,真正的小说创作者不会如此大段大段、一字不差地从别的书上照搬。最多只能算改编。而改编需要注上原作者的名字。其次,吴承恩的创作或者说改编毫无价值,书中的两个人本来就是讨论捕鱼的事,有什么必要改成一渔一樵?至于诗词对答就更是画蛇添足了,弄得渔樵不像渔樵,文士不像文士,且离题万里。谁能相信这样一位才识浅薄的“文抄公”,能写出气势恢宏的《西游记》来呢?毫无疑问,吴承恩与高鹗是一路之人,连原著都没有看懂就开始改编或续写起来。另外,朝鲜古代的汉语教科书《朴通事谚解》中也有多处话本《西游记》的引文,时间都比吴承恩早得多。
唐僧在面临选择时怯懦了 继续取经,写到这里有一个新的问题,假如在坐的各位是唐僧,面前是一个被精神病医院限制服牢牢捆住的重刑犯,他面目可怕,满脸灰尘,冲着你呼喊,“师傅,我认识你,我会帮你”,那么我们是不是有胆子放他出来?假如是我,我一定是不敢放的,因为我很怀疑这到底是多么疯狂的罪犯才会有这么严重的刑罚,被剥夺了自由同时还被剥夺了行动?万一我放出来的是暗黑破坏神三怎么办?我一定需要有人为我证明囚犯的正邪,否则我宁可不放。我觉得唐僧在这个时候,对于放不放猴子一样是有怀疑的,直到猴子把唐僧的目的说的差不多,唐僧才稍微放心,猴子说:“前者有个观音菩萨,领佛旨意,上东土寻取经人。我教他救我一救,他劝我再莫行凶,归依佛法,尽殷勤保护取经人,往西方拜佛,功成后自有好处。故此昼夜提心,晨昏吊胆,只等师父来救我脱身。我愿保你取经,与你做个徒弟。”,唐僧觉得故事说的差不多,有些相信,所以打算救猴子,后面猴子告诉他需要揭掉封印,梁上一百单八将也是揭掉封印放出来的凶星,啧啧,我们可以想到唐僧的心情是多么忐忑矛盾,唐僧拉上刘伯钦要做垫背的,伯钦道:“不知真假何如!”那猴高叫道:“是真!决不敢虚谬!”,从这里看出来刘伯钦想的和咱们一致,都是凡人嘛,呵呵。等到唐僧真正在山上看到如来留下的封印时候,这一刻陈老师要做出行动作出判断了,放还是不放?这个猴子也许是变态杀人魔啊,说不定他说的是骗我的,说不定放出来就人类灭亡了,在这个时候任何一个人心里一定是很矛盾很紧张的,陈老师也不例外,陈老师的犹豫就更加明显了,但陈老师的智慧确实是很高的,他直接就放弃了自己选择,因为是如来的封印,所以陈老师把选择的责任推到如来身上了,书上说:三藏近前跪下,朝石头,看着金字,拜了几拜,望西祷祝道:“弟子陈玄奘,特奉旨意求经,果有徒弟之分,揭得金字,救出神猴,同证灵山。若无徒弟之分,此辈是个凶顽怪物,哄赚弟子,不成吉庆,便揭不得起。”这完全是一段无责任声明嘛,这段话里话外,唐僧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揭得起是师徒之分,揭不起是凶顽怪物,是不是师徒能不能揭起完全都交给如来菩萨负责了,唐僧有没有考虑万一揭得起封印却是凶顽怪物怎么办?这种情况他一定想过,因为是个正常人首先想到的都是这个,着也就意味着能不能揭起封印与师徒之分无关与如来无关,完全是陈老师自己的责任,这个才是最危险的选择,但是陈老师把这个选项压根没提,他巧妙地转移了责任,留给如来的二选一都是对自己免责的,谁告诉陈老师如来这会听到你的话了?陈老师自作主张的就把责任都丢给如来了。
西游记附录的真正密码 现存最早的《西游记》刻本,当为万历二十年(1593)金陵唐氏世德堂刊刻的《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该本被公认为最接近于吴承恩的原作,已为以后各本采为祖本,这个本子里没有包括“附录”内容。在这个版本中直到《西游记》第十一回,讲到有三个大臣奉唐太宗之命,在全国挑选一名有德行的高僧担任当时中土的佛教统领,最终选定了玄奘,此时《西游记》中才非常突兀地出现一段话:“转托尘凡苦受磨,降生世俗遭罗网。投胎落地就逢凶,未出之前临恶党。父是海州陈状元,外公总管当朝长。”这首诗传达了几点关于陈老师身世的信息,第一唐僧多灾多难,从降生开始就蒙难逢凶,历经苦难;第二陈老师的父亲是海州陈状元,而他的外公总管朝政,是相当于丞相一级的人物。吴承恩《西游记》中关于唐僧身世的描写就只是这一首诗,这当然让大家觉得非常奇怪,为何唐僧的出现会如此突兀且不着四六呢,我觉得有两个可能,第一是陈老师的身世在老吴写作时家喻户晓,对于当时的读者这样写也并不突兀,另一个可能是老吴有一部分内容缺失了,就如同高鹗续写红楼一样,缺了一部分,后人给补上了。我认为后者更加有可能,因为西游记的成书是老吴,但是故事在元朝就已经存在了,而且元朝时候西游记作为戏曲,内容被完整的保留了下来,其中就有关于陈老师身世的完整介绍,和我们现在看到的《西游记》附录故事有些类似,当然不如附录生动,但是更加合理。这部分关于陈老师父亲陈光蕊的故事附录插入《西游记》始于朱鼎臣《西游释厄传》,它的第四卷中出现了现存的陈光蕊故事。从它的版本情况看,大约诞生在隆庆、万历间,迟于吴承恩创作期,大部分学者认为朱鼎臣删节篡改吴承恩的西游记并重名为西游释厄传,这个毫不怀疑。其书章节凌杂,到处显出朱氏之草草斧削的痕迹,其第四卷皆写陈光蕊故事,则为吴氏西游记所未有,而是由朱氏自行加入者。其所根据的,就是吴昌龄的《西游记》元杂剧。从此四大名著中就只有《西游记》绝无仅有的出现了夹杂在原文中的附录,呵呵,当然这也不能说错,只是这一部分内容和原文是有矛盾的,造成了阅读困难,在座各位看我说了这么多之后,是否能明白我的用意呢?简单来说,就是这附录的部分内容十分蹊跷,但是我绝不是靠自己想象,我也是有史料依据的,呵呵。
不要抱怨社会,因为你无时无刻不表现着奴性 我们追求什么?我们要做什么?我们拥有什么?我们失去什么? 在这里我代表每一个人或是任何一个人,在一个处处受限制的时代,我们追求的是什么?我们追求的很简单,看到真实的新闻,可以随意发表感想看法,可以不用考虑被跨省追捕,可以不用绞尽脑汁翻着花样才能把一句话发出来,可以看到不用广电的电影,可以玩到不用版署的游戏,就这么简单,我们是一介**,没有多大的梦想,追求的就是这么萤火大小的自由。 我们要做什么?我们要做的也很简单,看到不公平的说两句,看到不合理的骂两声,看到受欺负的声援一下,看到被剥夺的帮着**,就这么简单,我们是一介**,没有多大的梦想,要做的就是这么萤火大小的行动。 我们拥有什么?我们什么都不拥有,我们没有牛逼老爸,没有有钱的干爹,没有名校的学位,没有公务员的工作,我们拥有的只是一颗公平公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平常心和敢为他人鸣不平的勇气,就这么简单,我们是一介**,没有多大的梦想,拥有的就是这么萤火大小的能量。 我们失去什么?我们拥有的不多,所以能失去的也不多,但是有人若想连我们仅有的也拿去,那么我们一定会嘶吼到底,因为连最后一点都失去,我们就不存在了。 不要抱怨社会,因为你无时无刻不表现着奴性,为他人的权益,一样去争取,为他人的正义,一样去维护,只有这样,我们的后代也许能比我们多拥有一些,哪怕是多一点点的自由。
大家继续修改吧,看看最终能写多长 九天之上失日月,斗转星河落乌涧,九曜星君躲四散,玉帝弃了凌霄殿;骇风吹起人间乱,武王折断文王剑,千里刀戈烽烟起,万里江山白骨遍;天罡地煞复阳间,刀山火海君臣篡, 黄河澄清长江浊,无道尤称有道现;吹瞎老君得道眼,童子骑牛俱不见;卷干菩萨一池水,鲤鱼尸犼凡间变;骊山老母失尊严,文殊普贤无颜面,青牛青狮青灯倦,黄袍黄眉黄沙怨;王母篮中无仙果,镇元盘里空神芫,蟠桃园里尽枯药,人生果树俱朽槁,可怜仙家长命枝,妖风经娆化柴草;八卦炉倒风助火,焚毁老君精钢镯,离恨宫里哭离恨,九霄殿外烧九霄。东海浪滔西海翻,四首龙王相向寒,徒生九子九子怒,但留骨肉骨肉残,自古只道龙成雨,只剩老鳖驾凤鸾。森罗殿内森罗惧,枉死城中枉死嘲,魑魅魍魉齐相聚,旌旗十万斩不祥。腥风吹至雷音颤,护法神将两泪含,三千珈蓝三千叛,五百罗汉五百反;如来跌足莲花座,金翅大鹏展翅旋,打烂观音玉净瓶,捏碎弥勒降妖铙,过去未来皆奔窜,独留如来泪断肠,恨你困我显真身,恼你设计害将贤,一爪只取汝心肝,再啄双目做菜尝,佛首躲藏无处避,跪求菩提上灵山,佛母孔雀忽又言,裂吾脊背伤犹在,害吾兄弟佛心寒,新仇旧恨今一算,手足同心佛亦难,如来闭目求速死,忽见祥云护身前,菩提笑曰报应到,饶你全身下九泉,自此佛家再无佛,菩提抖袖藏扇闲。大闹天宫何足道,捅破极乐又何难,机缘巧合能者上,只因神风天地间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