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zi0552
wangzi0552
关注数: 1
粉丝数: 49
发帖数: 12,379
关注贴吧数: 5
关于老猪锁高秀兰的讨论 为何要费这个劲?直接带走不就好了吗?假若高太爷把锁子撬了,会怎么样?老猪会动手打人吗?高太爷根本就不怕老猪,知道老猪不会对他怎么样,否则怎么敢一而再的请人降妖?而且降妖失败后这些道士和尚居然平安无事的就走了?高太爷说是担心女儿的生死,其实并不担心,知道老猪虽是个妖精,但人品很好,否则早动手救女儿了,会被一个破锁子难住半年?敢请人抓妖却不敢撬锁?老猪耐心很好,换做一般人都受不了这个丈人,至少动手打一顿。
如何在贴吧获得相对自由 我只有三个贴吧,除了电影吧是纯看帖寻电影之外,其他两个吧里都发了大量的帖子,新西游记吧只发小说连载,西游记吧发讨论帖比较多。 如何在贴吧获得相对自由? 1.绝不要骂人,在别人骂你的情况下,若是想要反驳一定要文明用词,若是不想反驳直接无视就好了,骂人者都是些跳梁小丑,不值一提。 2.即便是自己觉得愤怒,用词要婉转,使用外交辞令,不要带脏字,否则会使自己档次下降到垃圾级。 3.在看到不公正行为时主动为弱者受害人辩护和**,你的作用不大,但是会唤起很多看客对于正义和善举的支持。 4.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不要为了迎合什么人而改变自己。 5.尊重每一个人,不自傲,不轻视。 6.在他人遇到不公正时候为他做一面人墙,这样当自己遇到不公正时候,你身前会有一片人海。
若是老猪不去取经会怎么样? 老猪不去取经会怎么?其实没有任何影响,观音对老猪说的只是利益交换,西天走一遭,无论成败都饶过前罪而已,要是不去取经,无非就是不饶过前罪。不饶又怎么样?不饶老猪就活的不好吗?老猪自己修不了仙吗?老猪之所以不跟着乌巢修佛,无非就是因为自己是道家,不想入佛而已,老猪心里没有一丝对于佛家的留念,所以贪吃懒惰好色,什么的一概不戒,只是想取完经销罪,或是游戏人间或是修仙成神自由得很。
唯有老猪敢当面骂观音 那怪道:“前程前程,若依你,教我嗑风!常言道,依着官法打杀,依着佛法饿杀。去也,去也!还不如捉个行人,肥腻腻的吃他家娘!管什么二罪三罪,千罪万罪!” “去也,去也”意思就是快点走,快点走,或者是快滚之类的意思。 天蓬作为道教第一护法,心境还是很高的。
老猪三年为高家打下几十年家产 高太爷许诺捉妖成功之后将这家财田地,凭众亲友写立文书,与长老平分。师徒们宴罢,老高将一红漆丹盘,拿出二百两散碎金银,奉三位长老为途中之费。也就是说不涉及地产仅仅钱财至少是四百两。悟空对高太公说“这几年挣了许多家资,皆是他之力量。”高太公并不否认,所以仅仅三年时间,老猪已经给高太公赚了至少四百两文银。 贞观年间10两白银=10贯铜钱=10000文铜钱。而当时物价是一斗粮食三十文铜钱,所以折算下来高家光是钱财可以有400000文,折算成粮食13333斗米,吃几辈子都够了。
老猪对高太爷的一番话 老猪在取经上路前对高太爷说了一番话:“最后叫你一次岳父,闹了半年时间,事情该有个了断了,三年前本来想上门做女婿,体验人世悲喜,也打算为你百年送终,给高家造福光耀门庭,在我看来人世只是一瞬而已,人的寿命对于我太过短暂,本想就这么隐瞒过去,等到你和高秀兰都逝去,我也就重回修习,再回飞升。可惜事不随人愿,既然露出本来面目,我也不知道是去是留,心里还有惦记,所以你几次三番请人捉我,我都不动怒,任由你枉费我一番心意,既遂人事,便行仁孝,你总是我丈人,我不能对你不敬,仅此而已。 我自打来了高家,三年打下了十几年的家产,想来也够你后半生养老,对你也算是尽心了,至于高小姐,一生被你管教,喜不敢说,怒不敢言,嫁人由你决定,退亲也是有你操办,你往后找个好人家嫁了吧,至于家产家财我一文不要,对我如浮云过眼,留给你和小姐。 我知道你很奇怪,为何我法力高强,却还要自己下地卖力气干活?很简单,我在等取经人,我是有罪之身,行事不招摇,待到三五年取经结束,无论成败,我都将功折罪,之后在人间做一世帝王将相也是小事,在天庭做神唤仙也易如反掌。小姐还与你手,我再也难见一面,你知道我不会对你用强,出于无奈我才锁了半年。罢了罢了,不说了,拿来纸笔,我写下休书退亲,自此与高家再无瓜葛。”
当刻意想要找出个好人和坏人,其实就已经俗了 我从不觉得有什么绝对好人坏人,各有其利,各有其理罢了。
入赘的老猪 行者道:“这个何难?老儿你管放心,今夜管情与你拿住,教他写了退亲文书,还你女儿如何?”高老大喜道:“我为招了他不打紧,坏了我多少清名,疏了我多少亲眷。但得拿住他,要什么文书?就烦与我除了根罢。” 看来老猪入赘一样写了退亲文书,也就是休书才算离婚,高太公想的不是离婚,是除妖和灭口
若是真武投胎做妖 若是真武和天蓬相似的经历投胎做妖,会不会也说“败给猴子,低了名头”
天蓬的实力? 在高家庄,那怪道:“你不知道,那闹天宫的弼马温,有些本事,只恐我弄他不过,低了名头,不象模样。” 这样的话是很有些蹊跷的,举个例子,大家若是乒乓球打不过孔令辉,是不是觉得低了名头呢?我觉得是理所当然的,实力摆在眼前。猴子作为大闹天宫一战成名的主角,打不过猴子我不觉得有什么丢人。但是老猪选择了退赛,担心自己这次弄不过猴子,低了名头,不像模样。 会不会是天蓬投胎老猪实力大为缩水之后,担心败给猴子辱没了天蓬的名头? 换句话说,难道天蓬真实实力不在猴子之下
刘翔坚持跳完了全程,获得了全场的掌声致意 伦敦奥运会的主题是“激励一代人”,从这个意义上讲,刘翔展现了中国人对于奥运精神的追求。40年前,1968年,在墨西哥城奥运会上,坦桑尼亚选手艾哈瓦里在参加马拉松比赛进程中受伤,当他缠着绷带、拖着流血的伤腿一瘸一拐地最后一个人跨过终点线时,数万人的会场,全场肃穆,全场观众起立,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那是一个感人至深的场面。虽然此时离枪响已经近4个小时了,天色也渐渐暗淡下来,但人们仍然向这位勇士表达了他们最崇高的敬意。当被问及为什么不索性退出比赛时,艾哈瓦里笑了笑,只轻轻说了一句:“我的祖国派我飞7000英里到这里,不是让我听发令枪,而是要我冲过终点的。” 他的名字和这句话从此成为奥运史上的一个精典。 刘翔也做到了,代表了中国人。
高太公是否有权终止婚姻 我特意查了相关资料,只有休妻,没有离婚这个说法,在老猪不写休书的情况下,除非老猪死了,要不然法理上始终是高小姐的丈夫。
猴子是否有过夫妻生活 从猴子的几次表现,比如装成高翠兰,装成百花羞,装成牛魔王,装成被白鼠精勾引的小和尚。 我突然觉得,若是没有生活经验,对于男女之间的调情以及语气神态,或者夫妻之间的动作心态的模仿怎么会如此自然? 观音难道是无端冤枉猴子对龙女有不轨企图? 想想蜘蛛精,蝎子精长得都好看,会不会有一群妖女伺候着妖王?
八戒和高翠兰有没有感情 八戒闻得这个名头,就有三分害怕道:“既是这等说,我去了罢,两口子做不成了。”这话怎么看着有些奇怪。
谢谢大家的支持和厚爱 账号解封了,我陷入了矛盾,半年多过去了,大家都是我的好朋友,和大家聊天很愉快。若我依旧坚持离开,会辜负大家的努力。这是我自打开始发帖以来第一次被封号,我确实很失望也很吃惊,但是我决定留下来,继续和大家聊西游记,这是我们共同的爱好。 但是无端被封这样的事情,绝不会有再一次了,这次的打击很大,我不能忍受再一次类似的事情。
时代已经变了,更多人开始关心道德而不是目的 中韩女双羽毛球比赛作假,被国际奥委会禁止比赛资格。在这样的事件下,中国国家奥委会居然自建国以来第一次向全国人民以及世界观众道歉,承认了无视体育精神而追求单纯金牌目标是不道德和有违职业精神的行为。 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国人在几十年的开放过程中,逐渐有了人文关怀,逐渐开始接受普世价值。终于开始反思为达到目的而放弃道德底线的行为是否正义,以及这样达到的结果是否必要。
大家都觉得观音说二三年取经是错误 其实根本就理解错了,观音选择的路线是从西藏如唐,正常速度凡人的确是二三年可以从大唐到印度。
关于乌斯藏的讨论 后面猴子带回袈裟,唐僧和和尚们皆大欢喜,大家好好庆祝了一晚,第二天大早就出发启程,黑熊精的故事就彻底结束了。故事就发展到了大家喜闻乐见的高老庄。在高老庄一开始就出现了西游记原著中的一个巨大争论,那就是高老庄的位置。猴子抓住一个小伙问路,书上说那人被行者扯住不过,只得说出道:“此处乃是乌斯藏国界之地,唤做高老庄。一庄人家有大半姓高,故此唤做高老庄。你放了我去罢。” 唐僧出了大唐之后,为何转向了“乌斯藏”国,明代称西藏为“乌斯藏”,换句话说唐僧走向西藏或是青藏高原了?在这里引发了很多争议,有一种说法就是唐僧想要从西藏进入尼泊尔之后再进入印度,这是陆地进入印度最近的道路,从理论上是可行的。事实上通过喜马拉雅山口到印度在唐朝之后的很多年依旧是西藏与印度的主要路上通道。这是一个理智且合理的想法,但是大家都知道随后唐僧立刻转向了新疆?这里面明显绕了一个大圈子。这是为什么?为何会在取经的路上走了一段弯路。有一种简单说法就是唐僧走错了路,主要是缘于唐僧师徒在询问路人天竺印度的时候,路人误以为唐僧师徒是要去印度河拜河神,错将他们指向印度河的上游,就是今天我国西藏境内。这条印度河还有个名字叫做信度河,地位在印度仅次于恒河,也是一条宗教圣河。后面西游记唐僧取经回来最后一难丢失经书,其实历史原型就在信度河,玄奘在过信度河的时候,看押经书的随从连人带船翻在河里,损失了五十卷贝叶经。这个说法简单叙述就是唐僧问错了路,走到了西藏边境发现错了,不是要去拜河,于是立刻转向新疆。另外一种说法就是玄奘在西藏边境,本打算入藏,但是遇到了高昌国王的邀请,无论如何也要让玄奘去高昌国讲法,所以盛情难却就改路了,这种说法在历史上是有可能的,因为玄奘确实是受了高昌国王的礼遇并且有很大的资助,但是否如此不可知。西游记里这两种说法都不可能,因为恰恰是猪八戒在这里等着唐僧,若是唐僧走错了路线,菩萨怎么会在之前就知道唐僧能走错到这里,然后再转路去找老沙?难道菩萨所走的东来之路是从喜马拉雅山到大唐的?真要是如此就是唐僧之后去新疆反倒是走错了路,但是若是走西藏入印度恰恰时间上只要三四年就够了,这太神奇了。但是这就涉及另一个问题,八戒之后有个乌巢禅师说过:“多年老石猴,那里怀嗔怒。你问那相识,他知西去路。”乌巢的意思就是唐僧不认识路,问路就问猴子,但猴子之前去过西天吗?不知道,若是知道西去路,那么带着唐僧从新疆走也就是说猴子所认识的路线就是这样,那么就更加神奇了,更加矛盾了。
唐僧为何到了西藏? 唐僧出了大唐之后,为何转向了“乌斯藏”国,明代称西藏为“乌斯藏”,唐僧在西藏收服了八戒,那么也就是说唐僧想要从西藏进入尼泊尔之后再进入印度,这是陆地进入西藏最近的道路,从理论上是可行的。但是为何之后立刻转向了新疆?这里面明显绕了一个大圈子,也就是走错了路,更奇怪的是居然菩萨就知道唐僧要走错到西藏?
关于蟒蛇精的讨论 蟒蛇精是个妖怪还是野兽?
和大家讨论一个关于主张的问题 说你很有主张和说你主张正确有必然联系吗?难道错误的主张不是很有主张? 做出错误判断的人难道不是有主张的人? 历史上做出错误决策的人,难道是因为没有主张而做出错误决定?那么“刚愎自用”这个词是怎么来的?
关于唐僧甚有主张的讨论 现在大家看到的《西游记》,是建国后再版的标点和断句都是重新点上的,所以有两个版本,在古代版本里唐僧甚有主张后面都是冒号,现代版的变成句号了,其中的意义大家自己揣摩吧。
为何老牛夫妻对唐僧肉没兴趣 红孩儿活了三百岁,才是六七岁模样,这才是长生不老。唐僧活了三四十岁,长得就是三四十岁样子,哪里吃他肉能长生不老了?若是长生不老他是怎么长大的?
如来一想起老君的圈子,就不由摸摸自己满头的包 当年化胡为佛,啧啧。
各位老人推荐一下喜剧片吧 想看看喜剧片,各位有推荐吗?中外新旧都可以。
猴子和红孩儿本就是场误会 行者闻言满心欢喜,喝退了土地山神,却现了本象,跳下峰头,对八戒沙僧道:“兄弟们放心,再不须思念,师父决不伤生,妖精与老孙有亲。”八戒笑道:“哥哥,莫要说谎。你在东胜神洲,他这里是西牛贺洲,路程遥远,隔着万水千山,海洋也有两道,怎的与你有亲?”行者道:“刚才这伙人都是本境土地山神。我问他妖怪的原因,他道是牛魔王的儿子,罗刹女养的,名字唤做红孩儿,号圣婴大王。想我老孙五百年前大闹天宫时,遍游天下名山,寻访大地豪杰,那牛魔王曾与老孙结七弟兄。一般五六个魔王,止有老孙生得小巧,故此把牛魔王称为大哥。这妖精是牛魔王的儿子,我与他父亲相识。若论将起来,还是他老叔哩,他怎敢害我师父?我们趁早去来。”沙和尚笑道:“哥啊,常言道,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哩。你与他相别五六百年,又不曾往还杯酒,又没有个节礼相邀,他那里与你认什么亲耶?”行者道:“你怎么这等量人!常言道,一叶浮萍归大海,为人何处不相逢!纵然他不认亲,好道也不伤我师父。不望他相留酒席,必定也还我个囫囵唐僧。”三兄弟各办虔心,牵着白马,马上驮着行李,找大路一直前进。 那红孩儿怪,出得门来,高叫道:“是什么人,在我这里吆喝!”行者近前笑道:“我贤侄莫弄虚头,你今早在山路旁,高吊在松树梢头,是那般一个瘦怯怯的黄病孩儿,哄了我师父。我倒好意驮着你,你就弄风儿把我师父摄将来。你如今又弄这个样子,我岂不认得你?趁早送出我师父,不要白了面皮,失了亲情,恐你令尊知道,怪我老孙以长欺幼,不象模样。”那怪闻言,心中大怒,咄的一声喝道:“那泼猴头!我与你有甚亲情?你在这里满口胡柴,绰甚声经儿!那个是你贤侄?”行者道:“哥哥,是你也不晓得。当年我与你令尊做弟兄时,你还不知在那里哩。”那怪道:“这猴子一发胡说!你是那里人,我是那里人,怎么得与我父亲做兄弟?”行者道:“你是不知,我乃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孙悟空是也。我当初未闹天宫时,遍游海角天涯,四大部洲,无方不到。那时节,专慕豪杰,你令尊叫做牛魔王,称为平天大圣,与我老孙结为七弟兄,让他做了大哥;还有个蛟魔王,称为复海大圣,做了二哥;又有个大鹏魔王,称为混天大圣,做了三哥;又有个狮犭它王,称为移山大圣,做了四哥;又有个猕猴王,称为通风大圣,做了五哥;又有个犭禺犭戎王,称为驱神大圣,做了六哥;惟有老孙身小,称为齐天大圣,排行第七。我老弟兄们那时节耍子时,还不曾生你哩!”那怪物闻言,那里肯信,举起火尖枪就刺。
伦敦奥运会确实不错 英国胜在创意和幽默。没有向中国或者朝鲜一样动辄几万人的大型团体操。
关于猴子该如何处理红孩儿的讨论 猴子在处理红孩儿的问题上,处境是两难的,基本就是处于“忠义不能两全的矛盾”中,不搭救唐僧是不可能的,这就会不忠,但是处置自己义兄牛魔王的唯一独子,也就是不义了。其实猴子后来处置红孩儿的办法并没有什么过错,请观音收服并且保住了小孩的性命,结局也算不错,为何老牛一家人仍旧怨恨猴子?问题的关键在于猴子没有事前知会牛魔王或是铁扇公主,红孩儿三百岁,猴子一千岁,打个比方就是三十岁的大人和十岁小孩的矛盾,那么在自己无法解决的时候,首先不是应该通知监护人或是家长吗?难道牛魔王夫妻二人找不到吗?作为自己的结义兄弟,无论是不是偏袒自己孩子,猴子也有必要把事情经过先和牛魔王商量一下啊,若是牛魔王不出面解决或是包庇自己小孩,到时候再找观音有何不可?至少从道义上是合理的。
原著出现矛盾时,该如何判断对错? 我认为,当西游记原著出现明显矛盾时候,应该用逻辑推导正确或者可能正确的答案,不能死扣矛盾。 比如: 第十四回说:行者道:“这衣帽是东土带来的?”三藏就顺口儿答应道:“是我小时穿戴的。这帽子若戴了,不用教经,就会念经;这衣服若穿了,不用演礼,就会行礼。” 原著五十六回说:那贼那容分说,举着棒,没头没脸的打来。长老一生不会说谎,遇着这急难处,没奈何,只得打个诳语 这是明显的矛盾,我们难道还要按照旁白相信作者的话?事实都摆在眼前了,旁白有何意义?明显旁白是错的。 还有关于猴子吃人的描述,若是执意要认为“唐僧甚有主张”之后的内容是旁白,那么照样是个矛盾,从种种推断来看,后面就是唐僧主张解释而已,只有这样才能化解矛盾。
贴吧没有什么新东西,全是比武贴 偶尔看一下,贴吧没什么能值得讨论的新话题啊。
挫折导致的自卑 由于巨大的挫折造成内心自卑心理的产生,其中有一部分人因此表现出强烈的自尊心以及攻击性,也就是常说的自傲逼人。 自傲逼人:即人们常说的过分的自卑以过分的自尊表现出来,尤其当屈从的方式不能减轻其自卑之苦时,就采用好斗方式。有自卑感的人,他们比任何人更注意到不让自己被别人发现其内心的真实想法,因此当他认为别人可能会发现时,便采用这种好斗的方式阻止别人的了解。人们常发现这种人动辄就会为一件微不足道的事寻找借口衅事。其实,这种矫枉过正的做法,反而暴露出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
若是正道,怎会天谴第二部分 这才讨论是关于性格方面,书上说,猴王叩头道:“弟子飘洋过海,登界游方,有十数个年头,方才访到此处。”祖师道:“既是逐渐行来的也罢。你姓什么?”猴王又道:“我无性。人若骂我我也不恼,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个礼儿就罢了,一生无性。” 猴子诞生之日已经百余岁,在花果山无性,可以理解为不通人世,之后寻访各大洲,花了十几年,在人世中打滚,依旧无性,与世无争,天真率直。 为何菩提处学艺不过十年,就性格大变,肆意妄为,睚眦必报? 菩提是因为猴子性格卖弄所以把悟空贬出门户,那么假如任由悟空继续学艺,几十年上百年之后性格会成为什么样子?很难预料。 为何三清的道家讲究清净无为,与世无争,到了菩提的道教却是将无争之人变为暴虐脾气? 难怪只有菩提之道,会有三灾灭顶,不得不小心苟活。 我觉得菩提似乎才是外道。
红孩儿是人还是半妖 说完了奎木狼的小孩,突然想起原来西游记里还有一个人和妖产下的后代,牛魔王是妖,罗刹女是“我山妻自幼修持,也是个得道的女仙”而且是一位公主。生下的红孩儿是半妖还是人? 书中描述:面如傅粉三分白,唇若涂朱一表才。鬓挽青云欺靛染,眉分新月似刀裁。 战裙巧绣盘龙凤,形比哪吒更富胎。双手绰枪威凛冽,祥光护体出门来。 比哪吒还富态,哪里是一丝的妖型?
奎木狼的小孩是半妖还是人? 在中国神话小说中见过人和妖生出妖童吗?以为是希腊神话吗?人和牛生出个牛人?白娘子给许仙生了个蛋吗?赵灵儿给李逍遥生了个半蛇?《聊斋》中有个故事叫《鸦头》,狐狸精给人生了儿子,照样是个人。你见什么时候生出了个妖或是半妖? 妖类只要修成人形,就已经成了人,难道大家以为是人和兽生出半兽人? 书里面:好猴王,按落祥光,径至洞门外观看。只见有两个小孩子,在那里使弯头棍,打毛球,抢窝耍子哩。一个有十来岁,一个有八九岁了。正戏处,被行者赶上前,也不管他是张家李家的,一把抓着顶搭子,提将过来。 那一句说是妖精了?不是说了是两个小孩子吗?而且猴子连是张家李家也不管?
五百年刑法是否扭曲了猴子的性格 我们承认五百年的监禁是很残酷的,在痛苦又漫长的时间中猴子的性格是否被扭曲?还是说猴子的性格必然发展如此?最初菩提老祖见到猴子的时候,猴王又道:“我无性。人若骂我我也不恼,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个礼儿就罢了,一生无性。”那时候猴子天性率真。 但是只是学艺十年,就已经显露出了暴虐脾气,将混世魔王一刀砍死,将押魂的鬼差打成肉饼,这只是十年时间,我想若是菩提不把他踢出门外,仍就学艺后果不堪设想,猴子的性格为何变化如此之大? 但这还不是最严重的,至少猴子没有杀光龙宫,杀光地府,达成目的也是有进退、留活口的,甚至到了大闹天宫还知道自己闯了祸,错在自己,没有重手杀掉一名天兵。这时候猴子还可以说是讲理的。 五百年压迫出山之后,性格已经大变,暴虐成性,无论人还是妖不留活口,妇孺皆杀。 也许真是太久的孤寂和痛苦扭曲了心智。
是否妖就一定要死的讨论 是妖就一定要死吗?行者道:“我师父路遇你的禅院,你受了人间香火,容一个黑熊精在那里邻住。”为何猴子眼中就认为菩萨不该容一个妖精住在二十里外?猴子不就是妖精吗?还是说佛家不该容妖精活命?猴子自己不就是佛家留下的活口吗?为何猴子有这么偏执的观点?
为什么黑熊精能做到骂不还口? 那怪闻言,呵呵冷笑道:“你这个泼物!原来昨夜那火就是你放的!”,泼物是黑熊精最粗口的一次,意思是坏蛋。 行者道:“是你也认不得你老外公哩!你老外公乃大唐上国驾前御弟三藏法师之徒弟,姓孙,名悟空行者。 那怪道:“我不曾会你,有什么手段,说来我听。” 行者笑道:“我儿子,你站稳着,仔细听了!” 到这个时候黑熊精依旧不说粗话,猴子已经玩伦理哏了。
这样的行为大家能否接受 你朋友在你蹦极的时候,故意拔掉了你的安全锁,然后你跳下去了。他是在开玩笑而已。你能接受这样的解释和行为吗?
问大家一个问题,能否接受猴子陷害的行为。 比如大家是八戒的立场,把救命绳索交给猴子,然后生死关头被猴子断了绳索,差点被妖怪杀了,大家能否接受猴子的行为。
关于西游记中人的定位的讨论 题目有些绕嘴,但是意思大家能理解。西游记之所以和其他神魔小说与众不同,关键在于西游记的视点不是基于人而是基于妖,类似的神魔小说比如《封神》或者《济公》,也涉及妖魔神佛,但是都是以人的视点,所以在其他小说中吃人就是大罪,所以济公什么降妖就显得正义无比。但是西游记是以妖的视点创作,从第一回开始就没人什么事,所以之后闹天宫,五行山,取经什么都和人没关系,完全是妖魔神佛的故事,就算是涉及到人的地方,也是为了说妖魔神佛,人在西游记中地位完全无足重轻,有人举例说妖魔和人就是狼和羊,我觉得不是,神佛与妖魔是狼和羊,妖魔和人事羊和草的关系。
只有我发些新观点新解读 我常常觉得,是不是只有我在做新解读?满屏都是比武贴,谈禅论道。
猴子无法看出牛魔王变成老猪的原因 其实原因很简单,并不是骄傲或是粗心,猴子是看不出原型的,只能观气,他只能分辨妖类的妖气,神佛的祥云瑞光,以及人间的杀气,换句话说,老猪和老牛都是妖气,所以观气根本区别不来。
猴子知道唐僧骗他 本来觉得麻烦不想讲这个,但是有人问到,所以我还是解释一下吧。
关于猴子忠诚和孝顺的讨论 猴子做事残暴,但是并不影响猴子的忠诚和孝顺,这个其实不用多说,例子实在举不胜举,比如猴子每次受命降妖之前,都要妥善安排好唐僧的饮食起居,在观音禅院即唤众和尚过来道:“汝等着几个去埋那老鬼,着几个伏侍我师父,看守我白马!”众僧领诺。行者又道:“汝等莫顺口儿答应,等我去了,你就不来奉承。看师父的,要怡颜悦色”行者道“可曾有好茶饭与我师父吃?可曾有好草料喂马?”众僧俱满口答应道:“有,有,有!更不曾一毫有怠慢了老爷。”三藏道:“自你去了这半日,我已吃过了三次茶汤,两餐斋供了,他俱不曾敢慢我。”类似这样的例子很多。
猴子做事太毒辣 里面拖出七个蜘蛛,足有巴斗大的身躯,一个个攒着手脚,索着头,只叫:“饶命,饶命!”此时七十个小行者,按住七个蜘蛛,那里肯放。行者道:“且不要打他,只教还我师父师弟来。”那怪厉声高叫道:“师兄,还他唐僧,救我命也!”那道士从里边跑出道:“妹妹,我要吃唐僧哩,救不得你了。”行者闻言,大怒道:“你既不还我师父,且看你妹妹的样子!”好大圣,把叉儿棒幌一幌,复了一根铁棒,双手举起,把七个蜘蛛精,尽情打烂,却似七个暧肉布袋儿,脓血淋淋。却又将尾巴摇了两摇,收了毫毛,单身轮棒,赶入里边来打道士。那道士见他打死了师妹,心甚不忍,即发狠举剑来迎。
若没有紧箍咒 若没有紧箍咒,猴子一样会送唐僧取经,这是猴子报恩和重信的表现,若不是如此,也不会第一次去而复返被观音骗带上紧箍咒。若没有紧箍咒,唯一的区别就是猴子做事会更加残暴而已,但是唐僧也就少了许多劫难。
猴子做事如强盗 跳出立场,单看行为,二郎神远比猴子来的正义,猴子做事不留活口,斩尽杀绝和强盗没什么区别。
西游记若是道家所写一切都顺理成章了 西游记应该是道家所写,用来抹黑佛家的。首先在西游记中有“化胡为佛”的说法,这个是在唐朝就被封禁的伪说,居然在明朝重新出现,而且堂而皇之的写在作品中。第二关于老君化女娲,这是全真派道教说法,在国内并没有流传,居然也堂而皇之出现。第三西游记中佛家没有哪一个是好人,全是丑恶嘴脸,一派伪善之词,做事下作。
行为的正义与立场的正义 我们总喜欢以立场的正义来辩护行为的正义。举个例子,日本侵华期间,烧杀抢虐无恶不作,那么苏军在消灭日本的时候是否也可以烧杀抢虐无恶不作呢?日本人杀了中国孕妇抛尸是邪恶,苏联人对日本人做同样的事情,是否因为苏军立场的正义而使得行为就正义了?
二郎神有意不杀绝? 群猴道:“自从爷爷去后,这山被二郎菩萨点上火,烧杀了大半。我们蹲在井里,钻在涧内,藏于铁板桥下,得了性命。”大家以为是二郎神没看见?二郎神和猴子赌变化的时候,眼力之好连猴子都骗不了他,一群猴子藏在桥下就能瞒得了二郎神以及带领的一票神兵天将?念天地有好生之德,网开一面,不赶尽杀绝而已。猴子之后见到二郎很客气,我想他是明白其中道理的。
妖怪输在讲道义 纵观全书,妖怪输在讲道义。镇元子怎么对付猴子的?不是因为法力高强,而是在于拿唐僧作要挟,随猴子去吧,猴子敢跑就直接杀了唐僧,只有坏人才用这么下作的手段,取经路上的妖怪,宁可被猴子施诡计偷宝,钻肚子,请帮手,却从没有哪个用同样下作的手段拿唐僧逼猴子投降。刀架在唐僧脖子上,对猴子说,“你若是不自毁内丹,不自毁法力,我就砍唐僧一条腿;你若是敢救唐僧我就捅他七八刀”,猴子有何办法?妖怪讲道义,猴子玩阴谋,怎么会不败?
把猴子吃进肚子该怎么办? 大量抽烟以及大量吃污物,越恶心越好。
关于大家对吧务的讨论 天天都有这样的争议,大家看着很累,引入民主 删帖需要有五名以上7级会员同意。
定海神针,“定”是勘定、测定的意思 有人疑问定海神针为何能被猴子拿走,而龙宫却安然无恙,所以做个解释。
每一万点经验我给你兑换一元人民币 不知道大家攒着经验干嘛,我给大家一个盼头。
吧主能扣掉我的经验吗? 若不是为了发帖方便,根本没有必要注册什么id,至于经验,攒多了难道可以吃吗?
外道弄强欺正法,心猿显圣灭诸邪 单纯从诗文对仗和人物对应来看,外道对应心猿,大家都看得懂。
若是正道,怎会天谴 菩提教猴子的道法居然会招致天谴,而且他一再否认三清所创的道法为外道,但相反的是外道反而长命百岁安然成仙,菩提每隔五百年必遭天谴,只求变化能够苟且活命?若是正道,应该是顺天安民,怎么会招致天谴?
猴子的城管心态 城管欺负小贩,但是当小贩成为城管之后,加倍的欺负其他小贩。
悠然品新茗 是非本相对,善恶亦随心。笑看来往客,悠然品新茗。 有朋友不开心,说要走,送诗一首。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