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zi0552 wangzi0552
关注数: 1 粉丝数: 49 发帖数: 12,379 关注贴吧数: 5
老猪对高太爷的一番话 老猪在取经上路前对高太爷说了一番话:“最后叫你一次岳父,闹了半年时间,事情该有个了断了,三年前本来想上门做女婿,体验人世悲喜,也打算为你百年送终,给高家造福光耀门庭,在我看来人世只是一瞬而已,人的寿命对于我太过短暂,本想就这么隐瞒过去,等到你和高秀兰都逝去,我也就重回修习,再回飞升。可惜事不随人愿,既然露出本来面目,我也不知道是去是留,心里还有惦记,所以你几次三番请人捉我,我都不动怒,任由你枉费我一番心意,既遂人事,便行仁孝,你总是我丈人,我不能对你不敬,仅此而已。 我自打来了高家,三年打下了十几年的家产,想来也够你后半生养老,对你也算是尽心了,至于高小姐,一生被你管教,喜不敢说,怒不敢言,嫁人由你决定,退亲也是有你操办,你往后找个好人家嫁了吧,至于家产家财我一文不要,对我如浮云过眼,留给你和小姐。 我知道你很奇怪,为何我法力高强,却还要自己下地卖力气干活?很简单,我在等取经人,我是有罪之身,行事不招摇,待到三五年取经结束,无论成败,我都将功折罪,之后在人间做一世帝王将相也是小事,在天庭做神唤仙也易如反掌。小姐还与你手,我再也难见一面,你知道我不会对你用强,出于无奈我才锁了半年。罢了罢了,不说了,拿来纸笔,我写下休书退亲,自此与高家再无瓜葛。”
关于乌斯藏的讨论 后面猴子带回袈裟,唐僧和和尚们皆大欢喜,大家好好庆祝了一晚,第二天大早就出发启程,黑熊精的故事就彻底结束了。故事就发展到了大家喜闻乐见的高老庄。在高老庄一开始就出现了西游记原著中的一个巨大争论,那就是高老庄的位置。猴子抓住一个小伙问路,书上说那人被行者扯住不过,只得说出道:“此处乃是乌斯藏国界之地,唤做高老庄。一庄人家有大半姓高,故此唤做高老庄。你放了我去罢。” 唐僧出了大唐之后,为何转向了“乌斯藏”国,明代称西藏为“乌斯藏”,换句话说唐僧走向西藏或是青藏高原了?在这里引发了很多争议,有一种说法就是唐僧想要从西藏进入尼泊尔之后再进入印度,这是陆地进入印度最近的道路,从理论上是可行的。事实上通过喜马拉雅山口到印度在唐朝之后的很多年依旧是西藏与印度的主要路上通道。这是一个理智且合理的想法,但是大家都知道随后唐僧立刻转向了新疆?这里面明显绕了一个大圈子。这是为什么?为何会在取经的路上走了一段弯路。有一种简单说法就是唐僧走错了路,主要是缘于唐僧师徒在询问路人天竺印度的时候,路人误以为唐僧师徒是要去印度河拜河神,错将他们指向印度河的上游,就是今天我国西藏境内。这条印度河还有个名字叫做信度河,地位在印度仅次于恒河,也是一条宗教圣河。后面西游记唐僧取经回来最后一难丢失经书,其实历史原型就在信度河,玄奘在过信度河的时候,看押经书的随从连人带船翻在河里,损失了五十卷贝叶经。这个说法简单叙述就是唐僧问错了路,走到了西藏边境发现错了,不是要去拜河,于是立刻转向新疆。另外一种说法就是玄奘在西藏边境,本打算入藏,但是遇到了高昌国王的邀请,无论如何也要让玄奘去高昌国讲法,所以盛情难却就改路了,这种说法在历史上是有可能的,因为玄奘确实是受了高昌国王的礼遇并且有很大的资助,但是否如此不可知。西游记里这两种说法都不可能,因为恰恰是猪八戒在这里等着唐僧,若是唐僧走错了路线,菩萨怎么会在之前就知道唐僧能走错到这里,然后再转路去找老沙?难道菩萨所走的东来之路是从喜马拉雅山到大唐的?真要是如此就是唐僧之后去新疆反倒是走错了路,但是若是走西藏入印度恰恰时间上只要三四年就够了,这太神奇了。但是这就涉及另一个问题,八戒之后有个乌巢禅师说过:“多年老石猴,那里怀嗔怒。你问那相识,他知西去路。”乌巢的意思就是唐僧不认识路,问路就问猴子,但猴子之前去过西天吗?不知道,若是知道西去路,那么带着唐僧从新疆走也就是说猴子所认识的路线就是这样,那么就更加神奇了,更加矛盾了。
猴子和红孩儿本就是场误会 行者闻言满心欢喜,喝退了土地山神,却现了本象,跳下峰头,对八戒沙僧道:“兄弟们放心,再不须思念,师父决不伤生,妖精与老孙有亲。”八戒笑道:“哥哥,莫要说谎。你在东胜神洲,他这里是西牛贺洲,路程遥远,隔着万水千山,海洋也有两道,怎的与你有亲?”行者道:“刚才这伙人都是本境土地山神。我问他妖怪的原因,他道是牛魔王的儿子,罗刹女养的,名字唤做红孩儿,号圣婴大王。想我老孙五百年前大闹天宫时,遍游天下名山,寻访大地豪杰,那牛魔王曾与老孙结七弟兄。一般五六个魔王,止有老孙生得小巧,故此把牛魔王称为大哥。这妖精是牛魔王的儿子,我与他父亲相识。若论将起来,还是他老叔哩,他怎敢害我师父?我们趁早去来。”沙和尚笑道:“哥啊,常言道,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哩。你与他相别五六百年,又不曾往还杯酒,又没有个节礼相邀,他那里与你认什么亲耶?”行者道:“你怎么这等量人!常言道,一叶浮萍归大海,为人何处不相逢!纵然他不认亲,好道也不伤我师父。不望他相留酒席,必定也还我个囫囵唐僧。”三兄弟各办虔心,牵着白马,马上驮着行李,找大路一直前进。 那红孩儿怪,出得门来,高叫道:“是什么人,在我这里吆喝!”行者近前笑道:“我贤侄莫弄虚头,你今早在山路旁,高吊在松树梢头,是那般一个瘦怯怯的黄病孩儿,哄了我师父。我倒好意驮着你,你就弄风儿把我师父摄将来。你如今又弄这个样子,我岂不认得你?趁早送出我师父,不要白了面皮,失了亲情,恐你令尊知道,怪我老孙以长欺幼,不象模样。”那怪闻言,心中大怒,咄的一声喝道:“那泼猴头!我与你有甚亲情?你在这里满口胡柴,绰甚声经儿!那个是你贤侄?”行者道:“哥哥,是你也不晓得。当年我与你令尊做弟兄时,你还不知在那里哩。”那怪道:“这猴子一发胡说!你是那里人,我是那里人,怎么得与我父亲做兄弟?”行者道:“你是不知,我乃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孙悟空是也。我当初未闹天宫时,遍游海角天涯,四大部洲,无方不到。那时节,专慕豪杰,你令尊叫做牛魔王,称为平天大圣,与我老孙结为七弟兄,让他做了大哥;还有个蛟魔王,称为复海大圣,做了二哥;又有个大鹏魔王,称为混天大圣,做了三哥;又有个狮犭它王,称为移山大圣,做了四哥;又有个猕猴王,称为通风大圣,做了五哥;又有个犭禺犭戎王,称为驱神大圣,做了六哥;惟有老孙身小,称为齐天大圣,排行第七。我老弟兄们那时节耍子时,还不曾生你哩!”那怪物闻言,那里肯信,举起火尖枪就刺。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