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隆的战车 隆隆的战车
关注数: 165 粉丝数: 345 发帖数: 5,396 关注贴吧数: 114
多梅可能在F1再就业 美国哈斯车队承认可能聘其做领队 斯蒂法诺-多梅尼卡利可能在F1再就业,美国新F1车队哈斯公开表示可能聘请前法拉利车队车队出任领队。   美国商人吉尼-哈斯(Gene Haas)日前获得了FIA颁发的F1参赛执照,可以选择在2015年或者2016年参加F1。而根据来自意大利的最新报道,时间很可能在2016年。吉尼-哈斯此前已经公开表示,他们打算聘请达拉拉为其打造赛车底盘。   引擎方面,目前尚无定论。但同样来自意大利的消息称,吉尼-哈斯日前前往马拉内罗拜访了法拉利的新领队马蒂亚齐(Marco Mattiacci),预示着这支美国F1新军很可能使用法拉利的动力单元。   哈斯本人表示车队将依靠技术合作伙伴来完成第一辆赛车的打造。“变速箱,KERS系统,悬挂,方向盘。所有这些都将打包给我们。所以我们的主要事情是集中尽力在赛车的空气动力和底盘上,为比赛做准备。”   尽管哈斯车队目前尚处在萌芽阶段,但已经遭到业界人士泼冷水。前F1车手蒙托亚说,吉尼-哈斯想进入F1完全就是疯了,因为在他看来那时欧洲人的游戏。吉尼-哈斯目前拥有自己的纳斯卡车队。   哈斯车队进入F1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后勤问题,目前车队打算把总部建立在美国,但众所周知,F1很大一部比比拼的技术升级。前F1车手赫伯特(Johnny Herbert)认为哈斯把总部建在美国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针对此事,车队的合伙老板斯特勒(Gunther Steiner)说,哈斯也有计划在欧洲建立卫星运作,斯特勒是前美洲虎和红牛F1车队的领队。   美国人试图进入F1,最近已经有过失败的经历,譬如皮特-温瑟尔之前谋划的USF1车队最终便胎死腹中。要想在F1中立足,寻找有经验的人才是必须的。   斯特勒承认像前梅赛德斯汽车运动主管罗伯特-豪格(Norbert Haug),以及前法拉利F1车队领队多梅尼卡利(Stefano Domenicali)都在他们的考虑当中。   “据我了解豪格现在基本上是在做DTM的解说,至于斯蒂法诺(多梅尼卡利)我不知道他未来会打算做什么,或者是否他已经有了去处。”   “但是我确认我们会找他谈,永远不说永不,因为他俩好人,他们已经在F1中工作了很多年,拥有丰富的经验,毫无疑问是有价值的。”斯特勒说道。
外媒评F1赛季初大输家 莱科宁维特尔领跑榜单 F1四站比赛过后,外媒拿这四站与去年同期进行对比,得出汉密尔顿和罗斯伯格进步显著,而莱科宁和维特尔下滑最为厉害,认为莱科宁无论对新规则还是新赛车都没有适应。 F1赛季已经结束四站比赛,澳洲、马来西亚、巴林和中国大奖赛,motorsportstalk进行了一个阶段性小结,拿这四站车手比赛分数与去年同期进行对比,结果得出莱科宁和维特尔无愧赛季初最大输家。 赛季初赢家 罗斯伯格:2013(14分)、2014(79分)、+65分 相比上赛季,罗斯伯格获得了巨大的提升,一站冠军和三站亚军,帮助他领跑积分榜,不过他的队友紧追不舍。 胡肯伯格:2013(5分)、2014(36分)、+31分 同样身为德国车手的胡肯伯格也取得完美开局,离开索伯返回印度力量,虽然至今没有登上领奖台,但相信本赛季能做到。 汉密尔顿:2013(50分)、2014(75分)、+25分 汉密尔顿2013赛季的开局并不差,只不过他今年更出色,强势豪取75分,如果不是揭幕战赛车故障退赛,将轻松得到100分。 博塔斯:2013(0分)、2014(24分)、+24分 博塔斯之所以成绩提升,要感谢有了一辆竞争力的赛车,而他的表现也不错,24分不是太大的提升,不过芬兰人证明能跑出很棒比赛。 里卡多:2013(6分)、2014(24分)、+18分 去年里卡多在小红牛,拿他在红牛的成绩对比似乎不公平,但里卡多进步却是不争事实,两次完成第四名,如果不是揭幕战违规和马来西亚退赛能更抢眼。 赛季初输家 莱科宁:2013(67分)、2014(11分)、-56分 四站过后莱科宁的成绩出乎人们的预料,芬兰人还在为新规则挣扎,他也不适应法拉利新车,去年前四站他拿到一个冠军和两个亚军。 维特尔:2013(77分)、2014(33分)、-44分 平心而论,如果考虑到红牛车队赛季前的困境和现状,维特尔的33分还可圈可点,问题是,维特尔在中国站就像一个惹麻烦的幼儿园小朋友。 格罗斯让:2013(26分)、2014(0分)、-26分 路特斯目前的状况太糟糕了,这使得格罗斯让与去年相比有了天壤之别,不过尽管在中国站退赛了,但还是有进步。 马萨:2013(30分)、2014(12分)、-18分 马萨的开局也是很离奇,赛车的速度还不错,压力也比以前小,可是在揭幕战运气太差,他的成绩应该更好。 阿隆索:2013(47分)、2014(41分)、-6分 他在2012赛季前四站拿到43分,这足以证明他近几个赛季都是中规中矩的开局,相同的故事,车依然不太快,但阿隆索同样干得不错,中国站登领奖台。
点评-中国站汉密尔顿不可阻挡 阿隆索给新领队正能量 汉密尔顿完成了F1生涯首次分站冠军帽子戏法    又是一个属于梅赛德斯车队的周末,连续第三站带回1-2,意味着他们在结束季初海外赛事的时候已经领先了第二名的红牛足有97分之多。这更是一个属于汉密尔顿的周末,当他迎向提前误挥出的黑白格旗时,他也完成了职业生涯第一次的分站冠军帽子戏法,总共25个分站冠军也让其追平了自己的老板尼基-劳达以及两届世界冠军吉姆-克拉克,与此同时,在本赛季的车手积分榜上,汉密尔顿已经将落后队友罗斯伯格的差距缩小到只剩4分。而更重要的是,现在的汉密尔顿看起来颇有点不可阻挡的味道。   总共56圈的中国站正赛最终定格在了55圈,原因是马修挥错了旗,根据有关规则,如果格子旗因故提前挥出,车手成绩将以前一圈结束时的结果而定。实际上,受这一插曲影响的只有小林可梦伟和比安奇(因为在第55圈前者超越了后者),于积分区无碍。   赛后,就像汉密尔顿说的那样,他只是专注于自己的比赛而已。显然首日练习后车队针对其赛车的调校修正效果非常好。在取得理想的发车后,汉密尔顿便再没受到任何威胁,根据燃油数据显示,他也是前十车手里油耗最少的(数据有误的博塔斯除外)。最终汉密尔顿领先了获得亚军的罗斯伯格近19秒。与巴林大奖赛相比,梅赛德斯本站的1-2虽说经历了一些波折,却仍然没有悬念。   排位在第四的罗斯伯格起步后进一步失位,且赛车还与博塔斯的有所擦碰,所幸无恙。一圈过后,罗斯伯格仅列第6。不过,对于赛车具有绝对优势的梅赛德斯来说,这似乎并不是什么问题,哪怕比赛中罗斯伯格赛车的传感器还出了故障。在或早或晚超掉霍肯伯格、马萨、里卡多、维特尔和阿隆索后,罗斯伯格最终来到第二。只是,连续三站不敌队友,也让德国人的积分优势所剩无多,到了下一站西班牙大奖赛,一旦汉密尔顿再次获胜,罗斯伯格就要将领先位置拱手让出。而眼见队友风光无限,想来罗斯伯格是高兴不起来的。   同样感同身受的恐怕还有维特尔,因为卫冕冠军又在比赛中收到了让车指令,只是与巴林站不同,这一次维特尔不再让得那么痛快,一句“Tough luck”透露着他的不爽,尽管最终里卡多还是过掉了维特尔,那是因为后者根本无力阻挡自己的新队友。不过,红牛却并没能拿下最后一个领奖台席位,这一次,季军位置轮到了法拉利,阿隆索。阿隆索实现了正赛与红牛一拼的目标   阿隆索实现了正赛与红牛一拼的目标,凭借出色的发车西班牙人上至第3,与马萨的赛车接触也所幸没事。接着借由更早的一停超越维特尔,来到第2,虽则无力抵抗罗斯伯格,却成功守住了第3的位置。全场仅次于梅赛德斯的成绩总算带给刚刚换了boss的法拉利车队一点正能量。Kimi则拿下一个第8。   正赛前看起来策略会是在2停和3停之间做选择,不过由于中性胎能够维持20圈上下,所以大多数车手最终都是2停完赛,尽管过程中大家也都在向车队反映粒化问题。两部红牛之后(里卡多第4,维特尔第5),霍肯伯格和博塔斯分列第6和第7,佩雷兹和科维亚特排在第9和第10。而发车同样不错的马萨却因为第一次进站遇到了麻烦(轮胎没准备好+安装问题),最终仅列第15。   中国站后,车队会有一段较长的时间备战接下来在欧洲的比赛,正如霍纳尔所说,他们必须加快追近梅赛德斯车队的步伐,否则一切就太晚了。
阿隆索谨慎看待季军:法拉利是否取得突破有待验证 法拉利车手阿隆索    阿隆索在中国站紧随路易斯-汉密尔顿和尼科-罗斯博格之后获得季军,成功顶住丹尼尔-里卡多的挑战,这是法拉利在本赛季首次登上领奖台。在周五的自由练习赛之后,阿隆索表示法拉利正在接近红牛,并通过正赛证明F14 T赛车已经得到改进。西班牙人认为上赛道非常独特,不能据此推测法拉利在接下来的西班牙站具有挑战领奖台的实力。   “我们必须为今天的成绩感到高兴,但依旧任重道远,我们不能对巴塞罗那有任何过高的期待。”阿隆索表示,“对于成绩我们需要保持平静,这是一条独特的赛道,你需要在比赛中处理好前轮胎的粒化。”   “我们(为中国站)带来新部件后感觉竞争力有所增强,但是我们也需要考虑,我们是否也能为巴塞罗那带来一些升级件。”   “就我自己而言,这个周末是非常棒的,赛车的操控和舒适感可能已经达到了2012赛季的水平。在巴林,我们与领跑车手的差距达到1分钟,分别获得第九和第十名。今天我们却登上了领奖台,落后尼科7秒,但是基米仍然落后领跑车手1分钟。”   从第11位发车的莱科宁受困于赛车抓地力不足,最终仅上升到第八名。芬兰人表示阿隆索登上领奖台至少表明法拉利走在正确的方向上,尽管他自己遇到了麻烦。   “正赛中感觉速度上不来,我的抓地力存在问题,前后轮的抓地力都不够。”莱科宁表示,“但至少我收获了一些积分,虽然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   “对车队而言,可能是我们最棒的一个周末了,感觉很好。我们在改进,虽然还没有达到我们期望的程度,但是他上了领奖台就是好事。”
巴西英特拉格斯赛道与F1续约至2020年 [摘要]因特拉格斯赛道此前与F1的合同到2015年到期,续约后,赛道将进行一些休整,包括为赛道重新铺柏油、装修看台、升级围栏、改建维修站等,但不会采纳此前有人提出的更换出发地点的建议。   新华社里约热内卢4月11日体育专电(记者赵焱 陈威华)巴西圣保罗市政府11日与一级方程式(F1)赛车主办方续约,位于该市的因特拉格斯赛道将承办巴西大奖赛至2020年。   因特拉格斯赛道此前与F1的合同到2015年到期,续约后,赛道将进行一些休整,包括为赛道重新铺柏油、装修看台、升级围栏、改建维修站等,但不会采纳此前有人提出的更换出发地点的建议。赛道改造工程预计需要1.6亿雷亚尔(约合7千2百万美元)。   圣保罗市政府认为:“这些改变将给因特拉格斯留下重要遗产,今后的赛道将条件更好、更现代、更漂亮。”当日参加签约仪式的圣保罗市长阿达德说:“这一合同的续约对圣保罗来说非常积极,来过我们城市的人也都很喜爱这里。”   因特拉格斯赛道将于7月15日关闭进行装修,直到11月巴西大奖赛开赛。之后在12月至明年2月赛道将进行其他改建工程。   因特拉格斯赛道于1940年建成,1973年正式加入F1官方赛程。在去年的巴西大奖赛期间,赛道共接待13万观众,今年的大奖赛将是这里的第33次F1比赛。此前曾有猜测认为,因特拉格斯赛道与F1的合同到期后,巴西大奖赛会转战里约热内卢。
梅赛德斯担心车手内讧 阿隆索点出法拉利症结 北京时间4月2日消息,2014赛季F1大奖赛已经结束了两站比赛的争夺,梅赛德斯表现出来非常明显的优势,汉密尔顿和罗斯伯格各自拿下一站比赛的冠军,现在最让梅赛德斯高层担心的是两位车手的关系可能会在某个节点突然恶化。当然,这是属于幸福的烦恼,让法拉利车手阿隆索操心的,则是赛车一直不够给力的老问题。 梅赛德斯担心两车手内讧 罗斯伯格在揭幕战澳洲大奖赛中夺冠,而汉密尔顿则在随后的马来西亚大奖赛中完成了杆位+冠军的包揽,现在留给梅赛德斯的是幸福的烦恼,那就是两位车手在内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如何和平共存。 车队CEO沃尔夫表示道:“我们花了很多时间讨论这些事情,不管怎样,车队利益总是第一位的,我们会尽全力去控制,但是情况有一天可能会突然变得糟糕。其实队内的竞争从一开始就开始了,有些不同的是,两位车手早就互相认识,有着不错的个人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因此失去获胜的欲望,他们会用一切办法来击败对方。” 阿隆索点出法拉利症结 法拉利在赛季前两站比赛中暴露出来的最大问题就是赛车绝对速度不足,这使得他们目前为止还没有一次登上领奖台。阿隆索今日在谈到赛车的问题时表示道:“赛车的牵引力不够好,出弯的时候速度不也够,尤其是相比红牛而言。而在绝对速度上我们不如梅赛德斯,这早已经不是秘密,他们在澳洲就是最快的,在马来西亚也最快,这里我们必须要有所动作。巴林站马上就要开始了,所以我们没法做太多的工作,但到了中国和西班牙,我相信我们可以做一些升级来提升赛车。” 曝红牛考虑更换引擎商 虽然雷诺引擎在两站比赛之后已经取得了一些改善,但是他们引擎的功率相比梅赛德斯和法拉利依然存在明显差距。今日有消息称红牛已经在开始打算更换引擎商,考斯沃斯成为他们的备选,后者在今年退出F1赛场之后一直在寻求机会回归,红牛无疑是他们非常理想的合作伙伴。 迈凯轮担心竞争力持续下滑 相比在揭幕战中两位车手双双登上领奖台,迈凯轮在马来西亚的表现就黯淡了很多。现在他们担心的是车队的竞争力会出现持续下滑的情况:“大马站的滑坡也许并不是暂时的,澳洲站之后我们对结果很满意,但显然其他对手追赶得很快,他们正在激发赛车的潜能,这就是目前的情况。我们知道在赛车的性能方面我们还有很多地方要改进,尤其是在赛车的下压力以及轮胎的温度控制等方面,未来几周工作的强度将会很大。”
阿隆索指出F14T两个弱点:循迹控制 引擎马力 西班牙车手费尔南多-阿隆索     西班牙车手费尔南多-阿隆索表示,他认为法拉利新车若想追上领先者,需要在两方面取得提升:出弯的稳定性和引擎的动力。阿隆索还相信,法拉利车队有能力让红色赛车跻身第一集团。   阿隆索在马来西亚大奖赛获得第四名,赛后他描述这场比赛为“噩梦”,因为赛车的抓地力严重不足,导致出弯姿态摇摆不定,并且在直道上速度不足。   “循迹控制性能不够好,出弯的时候损失很多。”阿隆索说到。“就循迹控制性能做对比,表现最好的可能是红牛赛车,所以这多少抹平了一些不足。而直线速度方面,我们显然不如梅赛德斯。他们在澳大利亚是最快的,在巴林试车是最快的,在这里也是最快的。”   “我想对于巴林大奖赛来说,我们无法对赛车提升,因为时间太短了。而对于中国站,我们应该会为赛车带来新东西。”   前两站比赛中,阿隆索的直接竞争对手是印度力量车队的霍肯伯格,而非跑在前面的梅赛德斯和红牛赛车。不过阿隆索相信,法拉利的研发能够可以让他在以后进入第一集团。   “显然我们的锦标赛开局没有处于理想位置,但是车队正在拼命的工作试图解决困难。我们会提升的,这是肯定的。我们只跑了两场比赛。我们正在深入分析我们的情况。”阿隆索说到。
【方格旗】F1的观赏性去哪了? 2014年F1跨入了新的V6涡轮增压引擎时代,然而赛季首站过后,从前引以为傲的引擎“轰鸣声”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车迷无尽的怨念和雪片般飞往法拉利总部的投诉信。再加上速度的降低和那千奇百怪的前鼻锥,整个业界都在自省—— 低沉的音浪惹众怒 伯尼说:“新的引擎没有声音,这实在太让我震惊了,这看上去不像是真正的赛车比赛”;法拉利总裁蒙特泽莫罗说:“我从没收到过那么多投诉信,车迷们觉得这根本不是F1”;梅赛德斯执行董事沃尔夫说:“我在墨尔本的一个活动上听库塔开的V8赛车引擎,那声音真是完美”;澳大利亚站CEO沃克说:“这简直已经不是我们购买的比赛了!” 记忆中已经很难想起上一次F1业内何时如此众口一词,这一次,新引擎似乎确实引起了众怒,这曾经被认为是F1速度之外最具魅力的“引擎交响乐”如今却如同南非世界杯赛场那恼人的“呜呜祖拉”。现场的观众认为它不如作飞行表演的F18战斗机,电视观众甚至不得不怀疑自家电视机声道出了问题。车迷和车手都认为,今年的赛车过于安静了。 根据《米兰体育报》的数据,法拉利今年的V6涡轮增压引擎工作时分贝数只有103分贝,基本相当于闹市区车流的分贝数,而2006年之前的法拉利V10自然吸气引擎则要超过160分贝,声浪胜过波音飞机。而国际汽联的官方说法是:引擎的噪音水平从去年的145分贝下降到134分贝,显然目前的大部分赛车引擎达不到134分贝。单纯的看103分贝这个数字着实让人为F1捏把汗,因为网球场上的几位“尖叫女皇”都能轻松超越这个数字——莎拉波娃击球时吼叫的分贝数可达105分贝,而葡萄牙少女德布里托更是在法网赛场创造了110分贝的纪录…… “我们需要改变这一切,我已经找托德聊过了,我希望我们能让它变得像赛车,”伯尼在澳大利亚接受采访时无奈地说道,澳大利亚站CEO沃克认为这样的引擎声音不利于赛事推广,而F1业内对此深表认同,就像沃尔夫所说的“永远不能无视车迷的意见。” 2004年F1第一次登陆中国,车迷都对V10引擎的声音印象最深,不少车迷为享受这一声浪放弃耳塞,2006年改用V8引擎,分贝稍有降低,但声浪改变不大。然而,此番改用涡轮增压引擎之后,自然吸气那种“尖锐高音”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低沉浑厚的“中低音”。体育赛事中对于“声浪”改变的抱怨着绝不是头一遭,以女子网坛为例,当初由于诸多选手投诉比赛受到对手尖叫干扰,WTA曾经出台规则禁止选手在比赛中发出过大声响,这下球迷不干了,最终为尊重球迷意愿,WTA并没有严格执行这一规则,莎拉波娃和阿扎伦卡两位“尖叫女皇”的比赛犹如一场花腔女高音演唱会,让球迷津津乐道。 而F1的情况也是如此,过往自然吸气引擎一贯被赞誉为交响乐般动听,如今涡轮增压突然就改了调子,车迷不适应也是必然。偌大的赛车场,没有了过往尖锐的引擎声响,配着那低沉的涡轮增压声,实在有些过于肃穆了…… 匹诺曹的鼻子 和声音的问题在揭幕战后才被提出不同,今年F1新赛车发布伊始,各车队千奇百怪的前鼻翼就引起了车迷的非议。在新的技术规则之下,车队也算在前鼻翼问题上动足脑筋,但最后交出的作品却很难让人满意——公认最丑的是红牛二队和卡特汉姆两款赛车,那简直就是《木偶奇遇记》中匹诺曹的长鼻子。 尽管媒体早在去年就提前“剧透”,2014年的F1赛车可能并不美观,更有专业媒体早早预测会出现诸如“食蚁兽”的鼻锥,然而,当这些奇形怪状的前鼻翼在新车发布上揭开面纱之后,车迷依然被惊呆了,诸如“海象鼻”、“吸尘器”、“铅笔”等类比层出不穷,突然大家发现,2012年的“阶梯式”鼻翼还远不是最丑。 车手们对赛车外观也不满意,一向把赛车当做大号玩具的阿隆索在第一轮冬季测试后就在采访中公开要求“把赛车整得很好看些”。更多车手为了顾及车队颜面,在面对这一问题时都笑而不语。但车迷可不想花钱看丑陋的F1。从美观角度来说,红牛RB10和迈凯轮MP4-29已经是公认最好看,后者甚至被认为可能为了美观牺牲了速度,但一贯对赛车美观有着高要求的设计大师纽维还是说了实话:“今年的红牛赛车太丑了。” 然而,这还不是全部,三轮冬季测试过后,德国媒体爆料有车队可能针对赛道不同把“食蚁兽”鼻翼安置在左侧或右侧,此举据称是受路特斯车队启发——E22赛车采用了威廉姆斯车队21世纪初经典的剑齿虎鼻翼,采用非对称的鼻翼设计,被认为能够最低限度阻挡底盘下方气流。好在,由于模拟器和风洞测试未完成,第一站比赛中这样“惊世骇俗”的作品还无缘登场。 一切的源头是韦伯2010年在瓦伦西亚的事故,当时驾驶红牛赛车的澳大利亚人试图完成对前方科瓦莱宁的套圈,但卡特汉姆的赛车刹车点远早于红牛,追尾之后韦伯的赛车鼻翼朝天,直接飞起,之后重重砸在赛道上。此后国际汽联就对前鼻翼高度作出了更严苛的规定,以求尽可能避免此类事故。于是,2012年的“阶梯式”鼻翼率先亮相,遭到广泛差评之后,国际汽联在2013年年中明令禁止2014款新赛车使用“阶梯式”鼻翼,2014年规则中鼻翼前段高度从过去的550毫米降到了185毫米,这些形态各异的鼻翼也是车队设计师们的妥协之作。 揭幕战过后,伯尼忙着拯救涡轮增压引擎难以让人满意的声音问题,还顾不上丑态百出的F1赛车前鼻翼,如果真的像德国媒体所说,更难看的鼻翼还将接连登场,那么伯尼和国际汽联绝不会坐视不理。曾几何时,F1赛车的流体力学设计一贯是民用车模仿的对象,这一次,一众大牌设计师们苦思冥想了数个月之后交出的作品竟如此令人哭笑不得,除了那22个车手,估计没人愿意开有如此另类前翼的汽车吧。 轮胎和下压力是祸首 3秒钟的差距,在F1的世界是什么概念?2013年巴西收官站排位赛,拿下杆位的维特尔比第10名发车的胡尔肯伯格快了3秒;同样是在这一站,创造最快圈速的韦伯在3秒钟内能跑出170多米(时速205.636公里)。是的,这样的差距在F1就是致命的距离,不巧,这也是2014年F1与2013年F1速度的差距。 一周前的澳大利亚墨尔本,梅赛德斯的罗斯伯格驾驶目前毫无争议的最强赛车赢得了揭幕战冠军,他在赛中第19圈刷出的全场最快单圈为1:32.478;可就在1年前,莱库宁驾驶并非F1最强的雷诺赛车,在这里却跑出了1:29.274的成绩。也就是说,小罗比1年前的莱库宁慢了3.204秒,二者的最高时速相差了7.409公里! 在排除掉车手们因好吃懒做集体缺席冬训,车技迅猛退步的可能性后,唯一的解释就是赛车出现了变化,直接导致了F1速度的下降。一方面大家将矛头指向了V8变V6的引擎,另一方面则是倍耐力轮胎更加保守的配方。要知道,小罗的这个速度要比3年前的维特尔慢了近6秒之多。 关于车手们省油等方面的理由导致速度下降并不充分。实际上,2014年澳洲站未能顺利起跑的段子,已经将原本58圈的里程自动缩短了1圈,而且安全车跑出来转了5圈,这几圈中赛车都无需力拼,因此节省下来的油量本可以帮助他们提高有效比赛时间中的圈速的。而且,罗斯伯格在比赛后期一直遥遥领先,他是有机会刷速度的。 但2014的单圈总体速度较之去年慢了很多,而根据F1的分段计时分析一下3个计时段落会发现,2014版的F1赛车在直道速度上并不输给前辈,拖后腿的是弯道速度。澳洲站的3个计时段中,前2个遍布大直道,第3计时段却是有着多个极大弯度的挑战,在那里速度甚至要降到2档88公里的时速。实际上,也正是在第3计时段,新赛车要比去年慢了3公里/时。 在国际汽联的眼中,尽管他们希望一边顺应环保趋势将F1的燃油效率提高35%,一边期待新1.6升V6涡轮增压发动机带来的动力不输给前辈2.4升自然吸气V8引擎。但是,各队在揭幕战中对下压力的把控却大不如前。如此,车手在过弯时就必须小心翼翼,这直接导致了总体的圈速下滑。 赛季刚刚开始,正如众位车手所言,大家还在尽可能的磨合赛车各个方面,究竟纽维等大师们还能有何妙手,如何恢复损失的下压力,这是未来几站的一大悬念。
前雷诺大佬吐槽F1新规则 称不尊重车迷将失去市场 前雷诺大佬布里亚托利   前雷诺大佬布里亚托利“吐槽”新规则下的F1锦标赛。现年63岁的意大利人因为之前的“撞车门”事件,而被驱逐出了F1。在观看了2014年F1揭幕战澳洲墨尔本站比赛之后,他直言如今的比赛无论是对现场观众还是电视观众而言,都是一种“不尊重”,无视观众的感受。   “观众不明白为什么车手不发动攻击,为什么他们要省油,为什么世界冠军没能保住他们的位置。”布里亚托利在接受意大利《米兰体育报》采访时这样表示,“这是很奇怪的场面,与世界上最精彩的运动相背离。”   布里亚托利表示让厂商推行新规则下的省油引擎是错误的做法。   “他们制定规则限制工程师,毫不顾忌车迷的感受,以及娱乐化需求,”布里亚托利继续说到,“结果是可怕的。当然制定新规则的初衷是好的,但是我们不能忘记F1是车手之间的竞争。”   “让他们开得更慢与常理相悖,就像引入一条规则让C罗一场比赛只能接触球10次,现在我们的车手在赛道上的表现被限制的就像会计师。”布里亚托利直言到,“如果F1未来再不寻求变化,那么他们将失去观众。看看互联网、博客以及推特上的评论吧,观众们不喜欢像澳大利亚站那样的比赛。这是一场看不懂、令人失望的比赛。”   “这种新F1来得太快,缺乏足够的测试,因此维泰尔、汉密尔顿在比赛一开始就从竞争行列消失了。这是令人难以接受的,现在是一团混战。”   同样对“新F1”感到不开心的是前MotoGP世界冠军瓦伦蒂诺-罗西。   “我本期待着新规则下的F1能有所不同,没想到现在那么无聊,”罗西在接受意大利媒体《全体育》(Tuttosport)采访时表示,“我认为摩托运动以及汽车运动应该有足够的油来比赛,而现在的情况是,比赛是对技师调校赛车的考验."
F1燃油流速传感器公司反驳红牛:FIA说仪器精度没问题 F1燃油流速测量仪供应商——Gill否认其提供的测试设备不准,并声称受到了国际汽联的全盘支持。   红牛车手里卡多驾驶的3号赛车在F1澳洲站违反燃油流速规则,被取消亚军一事成为了赛后的议论的焦点。而作为燃油流速测试仪器供应商的Gill公司更是出于漩涡中央,红牛声称Gill的提供的产品不靠谱,所以在周日的正赛中选择放弃使用其作为监测燃油流速的设备。   “自季前测试引入开始,由FIA指定的燃油流速传感器在整个围场就被认为是成问题的。”红牛领队霍纳(Christian Horner)说道。“测试存在偏差,他们的产品是不可靠的。”英国人领衔的车队不服裁决,已经决定提起上诉。   但是Gill公司否认了这种说法。“在上周的澳大利亚站之后,FIA就燃油流速测试仪的表现向Gill传感器公司提供了积极的回馈。确立了他们的发展信心,并表示仪器达到了FIA的精度要求。”Gill公司在一份昨日发表的声明中写道。   “仪器的发展包括大量的测试项目,牵涉到与多支车队合作,收集他们关于仪器的设计和功能方面有价值的回馈。”   “仪器的精度是由FIA第三方的校准公司来把控的,同时仪器使用了超声波技术来满足极端的使用工况。”   据了解,尽管其他车队也在试车和比赛中遇到了传感器可能存在偏差的问题,但是都选择了FIA的建议的建议,通过调低燃油流速来确保“越界”。
特稿-莱科宁困境暴露F1最紧缺人才:比赛工程师 莱科宁回归法拉利的第一站比赛跑得非常艰难,一贯言简意赅的芬兰冰人都忍不住在赛后吐槽,“这是非常困难的一个周末”,随后报道F1超过20年的芬兰记者库尔塔(Heikki Kulta)在周一的报道中写道:“基米(莱科宁)这个周末面临的情况是前所未有的,这可能是他职业生涯中遇到的最不舒服的赛车。”   澳大利亚正赛中,阿隆索的最快圈速是1:32.616,高居第三,而莱科宁的最快圈速只有1:33.691,仅排在第十位。整个正赛过程中,阿隆索的长距离圈速较为稳定,两个单圈之间差距一般在0.3秒之内浮动,而莱科宁则不然,圈速起伏较大。法拉利的赛车也许是不如梅赛德斯,但唯一能解释阿隆索和莱科宁之间差距的就是对赛车的熟悉程度和赛车调教。阿隆索一贯是调教赛车的高手,对于自己的比赛工程师也要求极高,在和斯泰拉(Andrew Stella)磨合了四年之后,赛车设置能够达到一个较为理想的水平。而冰人的车组今年刚刚完成重建,新的比赛工程师斯帕格诺罗(Antonio Spagnolo)这个周末没少担待莱科宁的怒火。阿隆索和斯泰拉磨合了四年之后,赛车设置能够达到一个较为理想的水平。   比赛工程师(Race Engineer)每个车组一位,是车组的负责人,除了统筹车组的赛车装配、调教设置等,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和车手沟通交流,以找到尽可能符合车手驾驶风格的调教,使其得以将赛车的速度发挥到极限。这一职位,围场里只有22个,可却依然是人才紧缺。   关于法拉利的比赛工程师问题,得从2007年说起,莱科宁2007年到法拉利报到后,他的比赛工程师先是由原先辅佐舒马赫的戴尔(Chris Dyer)担任,2009年戴尔升职担任工程师主管后,同一车组的车辆工程师(也有车队叫底盘工程师)斯黛拉升职成为冰人的比赛工程师。2010年阿隆索进队,车组保持不变,斯黛拉继续担任西班牙人的比赛工程师。而在马萨一边,巴西人2006年转正之后由于和原巴里切罗的比赛工程师合作极为不愉快,法拉利将长期在测试团队和马萨合作的罗伯·斯梅德利调入比赛团队,担任马萨的比赛工程师一职直至2013年底。芬兰人重回法拉利之后,并不希望和斯梅德利合作,而斯梅德利也因为在法拉利迟迟难以得到升职萌生去意。最终,斯梅德利随马萨转投威廉姆斯,而法拉利则进行了两个车组的重新整合,原本在阿隆索车组担任车辆工程师的斯帕格诺罗调任冰人的比赛工程师。   然而,两人合作的第一站比赛并不顺利,第一次担任比赛工程师的斯帕格诺罗不知是因为紧张,还是不够熟练,赛前没能掐准时间,当他来到冰人面前准备进行最后的战术布置时,莱科宁的赛前准备时间已完全不够,冰人也着急,一贯沉默的他也不禁提高了嗓门……赛后交流时,冰人又再次对比赛工程师表达了不满,相比于斯梅德利当初在发车格上事无巨细地照顾好马萨的准备工作,莱科宁在澳大利亚甚至不得不开始“指点”自己的比赛工程师。   事实上,斯帕格诺罗的茫然也无可厚非,毕竟这是他头一遭担任比赛工程师,赛前程序不够熟悉情有可原,当初维特尔的体能师在自己的第二场比赛中连头盔都拿错,打提示板的字母、数字也是弄得一团糟。比赛工程师、体能师,是车手整个比赛周末最亲密的合作伙伴,又是比赛前最后接触车手的岗位,这样的磨合需要时间,同样也需要气场相和。阿隆索2007年在迈凯轮,舒马赫2010年在梅赛德斯,都曾遇到过和比赛工程师磨合不佳的问题,舒马赫甚至是奔驰三年内两度更换比赛工程师。   如今的围场,比赛工程师一职也是良将难求,几位大牌车手都是牢牢绑定着自己的比赛工程师,彼此之间也都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谊。维特尔初到红牛时的比赛工程师玛雍(Tim Malyon)因身体状况欠佳退居车辆工程师后,罗奎林(Guillaume Rocquelin)也已经和他合作多年,但澳大利亚退赛后,维特尔还是黏在了玛雍身边,查看着其电脑上的数据,玛雍曾经抱怨,“因为他(维特尔)一直占用我的电脑研究数据,可是我也得用电脑啊,所以我们不得不又给他搞了一台电脑,装了相关软件,让他自己研究数据。”莱科宁确定转会法拉利时,就流露过带走斯莱德的意愿。   其实,莱科宁确定转会法拉利时,就流露过带走斯莱德(Mark Slade)的意愿,终因后者和路特斯的合同等复杂原因未能实现。澳大利亚站之后,冰人一定很想念这个从迈凯轮时期就一起工作的老战友,从迈凯轮,到路特斯,这一次,斯莱德还会投奔而来吗?至少可以确定的是,F1的围场里,找不出第二个比赛工程师能如此契合莱科宁的心思。
F1比赛干事放宽107规则 避免正赛成豪门独角戏 F1比赛干事称今年将不会严格执行排位赛107规则,以保证有足够的赛车参加正赛的比赛,因为目前很多车队的赛车都遇到了稳定性的问题,这也是在规则大改之后不可避免的现象。 F1比赛干事表示,将在今年放宽107%规则的限制,允许排位赛没有把成绩做进杆位107%的车手也能够参加正赛。这被认为是给那些在冬季测试中暴露出稳定性问题的车队以喘息之机,例如红牛、路特斯。 F1赛事总监查理·怀汀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将不会对107%规则进行严厉地执行,因为目前,新一代赛车的稳定性和性能方面有很多的问题。红牛车队在季前的冬季测试上就暴露出赛车的稳定性问题,在最后一次测试中他们所完成的公里数还不如法拉利等诸强的十分之一,这显然是赛车在套件匹配方面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所致。 在过去的两个赛季中,如果有车队在排位赛上个成绩没有达到杆位车手成绩的107%,比赛干事可以通过他们在练习赛上的表现来允许车队参加正赛。但怀汀表示,现在干事们不用这么做了:“107%的规则是让那些无法制造出足够优秀的车队不能参加正赛。而现在我们知道目前的11支车队都是有资格的,只是暂时性的(不能达标),他们的性能可能无法发挥。我相信干事们会同情在今年无法做到107%的车队的。这个规则允许一些特例的。” 尽管如此,比赛干事们还是会根据个例来进行判断。如果有车队在练习赛和排位赛中没有完成一圈,那么他们仍不能参加正赛:“这还是由干事们来决定。我觉得11支车队都很职业,如果他们的确遇到了问题,他们也会接受的。如果没有完成一圈,干事们自然会做出判断,但这不是我来说的。干事们会尽可能地让每个人都能够参加正赛。” 之前就有怀疑称红牛车队在完成最后一次冬季测试后的两周之内可能完全没法完成对各种问题的解决,因此他们很有可能成为首支不能在揭幕战正赛中亮相的卫冕冠军。就连维特尔之前也承认“如果到了墨尔本的练习赛上还是这种水平,肯定是要被107规则淘汰的”。 雷诺公司则表示他们的引擎问题不会对揭幕战造成影响,尽管在冬测中暴露出机械单元以及电控的毛病,而且令维特尔的最后一日上午冬测仅跑了几圈就草草收场,但是从路特斯车队最近的几次表态来看,揭幕战正常完赛应该不成问题,但是想要将引擎推到极限取得好成绩,很有可能会让卫冕冠军失望。
F1车手价值榜阿隆索居首 跃马+赞助商据首功 全球领先的体育市场调研机构Repucom近期对F1市场进行了调研。通过对来自13个国家6500人的样本调查,他们罗列出了最具市场价值的F1车手。该调查包括了车手个人魅力、印象里、引流潮流、信任度、个人抱负等多方面指标,最终形成了一个综合得分,而阿隆索的市场价值和全球知名度均高居所有F1车手榜首。 在本版阅读的F1车迷,想必没有不知道“阿隆索”是谁的。扩大到整个体育界,搜索“阿隆索”也都是先看到F1的费尔南多,其次才是在西班牙踢球的皇马(官方微博 数据)14号。身为世界冠军,F1的阿隆索已经成为了一个符号,如今这个符号成为了F1世界中最具市场价值的字母。 是不是很多人对他们心中的最佳车手未能排名第1而有生气又奇怪?Repucom负责汽车运动方面的副总裁奈杰尔·吉奇解释了个中缘由,“有些人会很奇怪,全球范围内维特尔不如阿隆索,汉密尔顿和马萨。阿隆索的统治力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的国际合同,与法拉利品牌也很相关。要知道,尽管红牛最近很成功,可全球范围内59%的F1车迷还是对法拉利最感兴趣,这是最高水平的兴趣程度……拿美国市场来说吧,这里的F1车迷在增长。从2011年的15%达到了2013年的19%。阿隆索则是最受欢迎的车手。而随着这项运动的不断扩展,人们都在期待一个新的世界冠军,结果就是阿隆索成为了车迷的最爱。” 进一步拿美国市场分析。阿隆索在西班牙的知名度达到了99.35%,但是他在美国“只有”12.76%(你可以想像其他F1车手在美国会更低)。但是,在这一成的美国人中,84.5%的人喜欢阿隆索,76.74%的人坦承阿隆索会对他们购买商品产生影响——而这,就是商家们最看重的数据!所以,阿隆索签约美国的欧克利也就不足为奇。反过来,你也就不难想象西班牙和欧洲企业会多么期待签下阿隆索,因为“在西班牙,意大利(法拉利的故乡),阿隆索的得分都非常之高。”相反,可能是积淀还不够,维特尔在拉赞助方面比阿隆索还是差了一点。别忘了,桑坦德银行可是阿隆索到哪,就跟着赞助哪家车队的忠实粉丝。 换个角度更简单,当你在google中输入Fernandao Alonso时,你可以获得2280万条结果,可是当你换成Sebastian vettel时,你只能获得2100万结果……那180万的信息量都上哪去了?那都是知名度,那都是钱啊!2010年当维特尔拿到第1个世界冠军时,他才签了第1份个人赞助合同;但是到了2012年,他却“裸奔”了。德国人对此的解释是:“品牌完美的适合我,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我的目标可不是简单的尽可能赚钱而已。” 另一位顶级车手汉密尔顿将他的合同也拓展到了加拿大。握手庞巴迪公司,使得英国人在全球也有63.65%的知名度,比维特尔还多了近乎10个百分点。但是在国内就反过来了。汉密尔顿的口无遮拦,使得他与“绅士+帅哥”特质的巴顿相形见绌,难怪英国同胞虽然更“认识”汉密尔顿(比巴顿高2%),但市场价值却比巴顿低1.18分。 从直接数据中,最难以解释的恐怕就是马萨了。巴西车手一没拿过世界冠军,二长得不帅,三没有“顶级”车技,但这位即将33岁的老将在巴西本土的知名度高达99.2%(所有车手在其母国的知名度中得分最高)!请想象一下,每100个人中只有1个人不知道马萨是谁,以及他会被同乡们笑话成什么样吧。唯一的解释是,巴西人太喜欢F1了,就像当年他们有一个塞纳时,全国人都以这位三届F1世界冠军为傲。 如今,在一个媒体更加铺天盖地的时代,马萨的名字恐怕每天都会被巴西人搜索到,提及到。但是,马萨在巴西人眼中的市场价值并不高,巴西自己的同胞也不过把他排在了第40位。尽管知名度在市场价值中占了很大的一部分权重,但是毕竟还有其他指标能够衡量这一品质。显然,马萨在其他方面做得并不到位,比如他缺少冠军,缺少胜利。
F1澳洲站练习1:阿隆索领先群雄 威队表现突出 1分31秒840,阿隆索在澳洲站第一次练习中获得第一,巴顿、博塔斯分列二、三位。 2014赛季的F1终于来临了,第一站是在澳大利亚,在该站第一次自由练习中,法拉利车手阿隆索展现出不错的速度抢得领先,迈凯轮的巴顿在第二,之后是两位威廉姆斯车手。 澳大利亚分站是2014赛季的揭幕战,车迷们也在第一次在自由练习中听到全新设计的1.6升涡轮增压引擎的声浪现场,当地时间中午12时30分,练习正式开始,法拉利车手阿隆索第一个来到赛道上。在他身后的是迈凯轮的新秀马格鲁森,随后大部分车手都来到了赛道上。 大约15分钟过去了,本赛季被提升到红牛顶替韦伯的里卡多以1分37秒290暂时领先,但显然这并不是一个有竞争力的成绩,接下来的一圈,这位主场车手把圈速提升到1分35秒168,但同样不足以让人满意。在接下来的几分钟里,里卡多一口气跑了数圈,暂时以1分34秒600处于第一。罗斯伯格、维尔格尼及巴顿分列第四到第六位。威廉姆斯的博塔斯列第二。 法拉利的阿隆索十分轻松,他在第25分钟左右以1分33秒127冲到了最前面,但随后罗斯伯格以0.343秒的优势超越了西班牙人。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这两位车手不断跑出最快圈速,先是罗斯伯格的1分32秒604,然后阿隆索以1分32秒588还以颜色。尽管阿隆索发挥不错,但是他的队友莱科宁却似乎遇到了问题,赛车似乎有故障,而另一位梅赛德斯车手汉密尔顿更是在出场圈就发生了问题,赛车停在了赛道的第二个计时段中。 尽管这是2014赛季第一场的自由练习,但不少车队及车手似乎都不太愿意把握这个测试的好机会,他们都显得比较保守,而不少车手更是赛车出现问题甚至没有跑出成绩。练习继续,迈凯轮老将巴顿在第45分钟左右跑出1分32秒357,他成功超过阿隆索在阿尔伯特公园赛道取得领先。维特尔在第50分钟左右才第一次把赛车开上赛道,这位卫冕冠军的表现很值得关注。红牛二队的古夫亚特发生了意外,他的赛车停在了1号弯。 第58分钟,法拉利的阿隆索跑出1分31秒840,他再一次重返到第一的位置,他的前队友马萨驾驶的威廉姆斯赛车落后巴顿0.04秒在第三。另一位威廉姆斯车手博塔斯则以1分32秒584在第四位。卫冕冠军维特尔以1分32秒793列第六位。 最后1分钟,阿隆索继续保持领先,梅赛德斯的罗斯伯格以1分32秒604超过了维特尔上升到第六位,法拉利的莱科宁最终还是排除了故障完成了19圈,最终以1分32秒977在第九位。而本次自由练习只有17位车手跑出成绩,在没有成绩的车手中要数汉密尔顿及路特斯的格罗斯让最为大牌,他们的赛车都似乎遇到了状况。
2014赛季F1做历史最大变革 引擎将主导大洗牌 [摘要]新引擎规则对F1的影响有多大,在赛季前的两次测试中已经体现得淋漓尽致,过去四年统治了F1赛场的维特尔驾驶着曾经无敌的红牛赛车居然圈速比领先车手慢五六秒,这场景足以让人震惊。 2014赛季将是F1车坛的一次大洗牌,更是F1技术的分水岭,赛车的每一个部位都或多或少受到新规则的影响,而核心部位必然是引擎。多年来F1引擎经历过无数次变革,但从来没有被规则强制一次性做出如此巨大的改变,1.6升涡轮式增压引擎必将成为新赛季的主角,可以说这个赛季的形势是引擎技术主导的,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将由引擎决定车队和车手最终的成绩排名。 新引擎规则对F1的影响有多大,在赛季前的两次测试中已经体现得淋漓尽致,过去四年统治了F1赛场的维特尔驾驶着曾经无敌的红牛赛车居然圈速比领先车手慢五六秒,这场景足以让人震惊。当然,看过几年F1的车迷都知道,测试圈速不是一个靠谱的指标,不同的轮胎、不同的载油量和不同的赛道环境能起到烟幕弹的作用。 不过,英国的F1技术专家安德森做了一份分析表,尽可能平衡了各种外部影响,调整后的圈速甚至更惊人:排名前五的是威廉姆斯车队的马萨、梅赛德斯车队的罗斯伯格和汉密尔顿、威廉姆斯车队的博塔斯、印度力量车队的佩雷斯,而排名倒数前五的是路特斯车队的格罗斯让和马尔多纳多、卡特汉姆车队的小林和埃里克森、红牛车队的维特尔。这是一份完全按照引擎供应商划分的成绩表,梅赛德斯领头,法拉利居中,雷诺垫底,赛车和车手似乎都无关紧要了,玛鲁西亚车手也能排在维特尔前面。 更糟糕的是红牛最大的问题还不是圈速,而是赛车的稳定性。红牛赛车一次次停在赛道引发红旗,巴林的四天测试总共只跑了600多公里,测试里程仅是威廉姆斯车队的35%。上赛季结束时大家已经预料到红牛将在2014赛季面临考验,因为他们把精力都投入到夺冠战役上,新赛车的研发工作远远落后于竞争对手,然而现在看来雷诺引擎才是致命弱点,这家法国制造商在资金和技术上无法与强大的梅赛德斯抗衡。赢得2014赛季揭幕战的胜利对红牛来说已经是不可能实现的梦想了,卫冕冠军能否跑完澳大利亚站比赛都是一个疑问。 即使红牛陷入了难以想象的困境,仍然没有人会把他们排除在总冠军争夺者名单之外,因为这支过去几年最成功的车队拥有一支出色的技术团队,尤其是赛车设计大师纽维。大家不会忘记去年赛季初期红牛的处境也不太好,轮胎磨损问题抵消了红牛赛车的速度,不过赛季中期他们又回到了领先位置——甚至是在倍耐力更换轮胎配方之前。今年红牛还能重演后来居上的大戏吗?没有人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困难比去年大得多。 目前红牛正在加班加点修改赛车,车队经理霍纳承认他们也要对稳定性问题承担部分责任,新赛车的动力单元结构过于紧凑,影响了引擎的散热。毫无疑问纽维是当代最杰出的赛车设计师,但与所有天才一样他有时也会偏于极端,为了追求完美的空气动力不惜压榨赛车的每一分空间,最终毁掉赛车的稳定性——最有名的例子就是2003赛季迈凯轮那款从未开上赛场的MP4-18。 红牛的困境对竞争对手们堪称天大的喜讯,至少在新赛季前几站比赛中,曾经让人绝望的“火星车”很难威胁领先军团。从冬季测试的情况看,梅赛德斯车队将是今年总冠军最有力的争夺者,他们各方面的准备工作都很出色,两位车手罗斯伯格和汉密尔顿可能会是彼此最大的对手。最接近梅赛德斯的不是法拉利,而是威廉姆斯,这支今年刚从雷诺引擎转投梅赛德斯阵营的私人车队肯定对更换引擎供应商的决定庆幸不已。 去年法拉利签约莱库宁组成了最豪华的车手阵容,车迷们都期待着今年阿隆索与莱库宁展开惊心动魄的内战,不过现在看来我们还可以期待另一场好戏——马萨是否能驾驶威廉姆斯赛车向抛弃他的法拉利复仇。另一位有可能复仇旧主的车手是佩雷斯,去年迈凯轮签下新人马格努森取代了他的位置,虽然迈凯轮和印度力量都使用梅赛德斯引擎,但这支老牌车队并没有在测试中表现出足以压倒印度力量的实力。除了赛车设计上的问题之外,梅赛德斯会不会给迈凯轮穿小鞋也是个疑问,众所周知下赛季迈凯轮将换用本田引擎,梅赛德斯必然要担忧技术秘密被泄露给竞争对手。 今年车手们也将面临新的挑战,冬季测试中赛车打滑冲出赛道的场面明显增多了。1.6升涡轮增压引擎产生的扭矩和赛车降低的下压力要求车手油门控制更加精准,以保证每个弯角出弯时都走对线路,如果像以前那样瞄准直道踩油门就很有可能失控。更容易打滑的赛车意味着保护轮胎的工作比去年更重要,这对于那些缺乏经验的新车手最不利。当然车迷们乐于看到车手的驾驶技术成为决定胜负更重要的砝码,虽然你不可能指望赛车和轮胎的作用退居其后。 在3月16日澳大利亚阿尔伯特公园赛道的方格旗挥舞之前,谁都无法断言2014赛季的开局究竟会如何演绎,但不必怀疑的是这场比赛以及这个赛季将完全不同,你只需要拭目以待。
传F1车队同意修改排位规则 Q3新增一套胎延至12分钟 据德国媒体《汽车,发动机与运动》报道,11支F1车队已经同意对排位赛进行修改,现在只等FIA世界汽车运动理事会审批。   F1当前的排位规则的主要问题是,由于要求前十的车手必须使用做出Q3最快圈的那套轮胎起步,使得有的车手选择了作壁上观,这样他就可以根据战术需求,自由的选择起步轮胎。这导致的Q3的观赏性大打折扣。   为此,F1战略小组提出了改进建议。具体的做法是:向进入的Q3的车手,提供一套额外的“备选胎”——或者是最快配方的轮胎,用于Q3的PK,他们发车的轮胎,将是其在Q2阶段作出最快单圈的那套轮胎,这样他们就无需再为轮胎的问题担心,在Q3中放手去搏。   但Q3修改,可能会增加赛道活动,所以F1战略小组同时建议将Q3的比赛时间从当前的10分钟,延长到12分钟。以给予车手更多的时间去安装他们额外的那套轮胎。   不过Q3的延长,也意味着Q1的时间会从现在的20分钟缩减到18分钟。   与此同时,对于没有进入Q3的车手,规则将给予他们一套额外的备选胎用于正赛,以防止他们在排位赛中去节约轮胎。   本月21日的巴林试车期间,FIA同11支车队的老板就以上修改建议进行了讨论。根据《汽车,发动机与运动》的报道,F1车队老板已经同意,现在只等FIA世界汽车运动理事会审批通过,但这几乎只是个形式。   “到下周结束前,预计将被写入白纸黑字。” 《汽车,发动机与运动》的记者Michael Schmidt说道。2014赛季F1的揭幕战将于3月16日在澳大利亚的墨尔本举行。
22年来第一人! 英国女车手将参加F1大奖赛 [摘要]22年来,英国第一个F1女车手要走向前台了,31岁的苏格兰人苏茜-沃尔夫在今年夏天作为试车手驾驶F1赛车,参加英国站和德国站首次练习赛。她将成为1992年以来首位在F1大奖赛中登场的女车手。31岁的苏格兰人苏茜-沃尔夫 腾讯体育讯 22年来,英国第一个F1女车手要走向前台了,31岁的苏格兰人苏茜-沃尔夫在今年夏天作为试车手驾驶F1赛车,参加英国站和德国站首次练习赛。她将成为1992年以来首位在F1大奖赛中登场的女车手。 苏茜与丈夫住在瑞士托托,实际上,苏茜来自一个赛车世家,苏茜的父亲是一个车队的执行董事,他以前是个摩托车手。苏茜和哥哥从小参加卡丁车赛事,和他们一起开卡丁车的包括刘易斯汉密尔顿,罗斯伯格和莱科宁,苏茜18岁时就获得了国际卡丁车赛的15名,希望自己成为第一个参加F1大奖赛的英国女人。 为此,苏茜经过国房车锦标赛七年磨练,于2012加入了威廉姆斯,并在银石赛道参与了测试。威廉姆斯的首席技术官帕特-西蒙兹相信苏茜将为自己赢得机会:“苏茜已经成为一个有价值的成员,我们2014的车手阵容会看到她承担更多的责任,当然目前是指测试方面。” 谈到她未来的角色,苏茜说:“我很感激威廉姆斯信任和支持,2014将是我职业生涯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 F1历史上一次在大奖赛中出现女车手要追朔到1992年的巴西站,意大利女车手吉奥瓦娜-阿玛蒂在驾驶布拉汉姆-贾德BT60B赛车参赛。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