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陈嘉君
深圳陈嘉君
孔圣门徒,修圣人之学,弘仁义之道,努力成为正人君子!
关注数: 117
粉丝数: 160
发帖数: 11,343
关注贴吧数: 56
有请包头吧主申论孔、老及其学说,以正视听! 敢问孔与老也,孰愈? 《论语》、《道德经》是啥关系?
【拜吧帖】华夏圣贤好! 华夏中国有文明,五千年来熠生辉。可恨今日无文化,群魔乱舞祸吾族。复兴就在本世纪,要靠你我学圣贤!
【结论】叶公好龙式的“国学”不要也罢! 国学热,热的是假国学;怪力乱神齐出笼,一派群魔乱舞好风光! 儒学不居中,何敢言国学?孔子作《春秋》,乱臣贼子惧! 祭出孔圣言大义,群小闻声胆俱裂! 哈哈哈,哈哈哈!
不读《论语》无以知文,无文不化 《论语》是中华民族的《新约圣经》,中华文化之本源也。斯文在圣言,圣言在《论语》。有圣教在,文能化,化就明,中华文明必光耀全球于未来五百年也!
孔吧点将 子贡方人 看相啦,算命啦!有兴趣的报上名来!
孔圣门徒陈嘉君来也! 循着吧主兵哥的脚步,来到此思想者阵地,欲与诸位志士仁人交流思想、共同探讨,娱人娱己、益人益己,兼觅同道。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初来乍到,请多关照,拜托!!!
从君子三畏(天命、大人、圣言)来谈谈本贴吧 本吧既名“论语”,即当以《论语》所载圣言为尚。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各位是要做君子呢?还是要做小人呢?! 作为吧主当扪心自问:我是天命(当然,天命难知---孔圣都要到五十才知,但君子当用心体会)之依归吗?我的所为符合天命吗?我是畏圣言还是在侮圣言呢?。。。。。。吧主的权力是用来管理吧务的;是为了让贴吧繁荣昌盛,为了更有利于吧友同时有益于社会的。当然,吧主同时也是吧友,也有发表其看法的权力和义务,只是此时不可再用吧主之权力了。 作为吧友当畏大人(在此就是吧主),须给予吧主足够的尊重和理解以及感激。没有吧主的辛勤耕耘,我们还能在此玩、在此学、在此教、在此乐吗? 大家应该上下一心、共同努力将本贴吧建设成为好学、有教、好玩的乐园,才算对得起圣人、对得起“论语”这两个不同凡响的字。 嬉笑怒骂皆文章------骂人又何妨;“放于利而行多怨”------广告帖必须立即删除;“群居终日、言不及义、难矣哉”------无聊帖亦当删除。
颜子再世日,圣学重光时! 颜渊不幸短命死,天丧圣学,吾华夏子孙之大不幸也。2000多年吾圣学忽明忽暗,明清以来困于理学,延至五四被打倒,到文革被扫进垃圾堆,呜呼! 且慢!风水轮流转,明年到我家,二十一世纪是我中华民族当兴之时也。然则,因何而兴?凭聪明、勤劳、上进的中国人,靠孔圣创立、颜子传承之圣学也! 天将再降颜子于今日,圣学必光耀于全球!
大家稍安勿躁 大成至圣先师孔圣人门徒驾到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半部论语治天下,句句圣言安人心! 仁义一出谁能敌,礼乐教化行天下!
【调查】您的家教传承是什么? 仲尼有言:礼失而求诸野。 我们血液里究竟还流传着多少传统文化?请大家把自己的祖辈、父辈常挂嘴边的话写下来,看看有没有文化?
儒学乃“为己”之学,非大而无当的共产式道德说教也!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又曰:“信而好古。” 儒家始祖孔子的学问,其根基乃是从“为己”出发的,直面人心,其仁义道德、礼乐教化皆由此出,故基础坚实、牢靠,万世不易;且其道“一以贯之”,故为历代学者、仁人志士所推崇。 世人往往不知其所以然,而误会儒家学说为大而无当的共产式道德说教,其大谬矣,殆矣! 故帖此文,以正视听。
【儒学】再说“中庸” 《论语》上说: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这表明,“中庸”是一种美德。 还有一句: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说明“中”是“正确”的意思。 河南人说“中”是“对”的意思,“庸”是普通、平常的意思,即通俗也。 “中庸”就是:简简单单就搞对了,不但要对,还不能复杂化,要可理解、看得见!而不是子程子说的“不偏、不易”,更不是一般人理解的中中间间、庸庸碌碌。 而子思所著《中庸》乃儒家修身心法也,与孔子所谓“中庸”的含义相差远矣。
居然有如此神吧,蛮好玩的! 我不是圣人,但我传圣人之教,吾乃圣学门徒也。子不语怪力乱神,吾从之。 圣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以礼(礼节)、乐(娱乐)行教化,义以为上,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子曰:“文不在兹乎!” 嘉君曰:“末日其奈我何?”
易释儒道 兼论基督与佛 易曰阴阳。儒家入世,为阳;道家出世,为阴。一阴一阳之谓道,天道也。儒、道互动,太极生焉。或不及? 基督救世,更阳;佛家涅盘,更阴。皆过也!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何其迂腐也 此吧太迂,规矩陈腐,迂腐也。 儒家吧欺世盗名,国学吧僵化迂腐,论语吧沉闷老气,孔子吧开放大气。
意义不息 无聊不止 我发现一个非常奇怪的问题:当我们做正事的时候需要休息,而做那些无聊的事情的时候却日以至夜、夜以至日,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为什么?
何谓文明? 何谓文明?文化产生的光明就叫文明。 何谓文化?以文教化就叫文化。 何谓文?狭义的文:孔子传承的道和艺就叫做文, 即“人文”,或可叫“仁文”。 子畏于匡,子曰:“文王既没,文不在斯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这是孔子对“文”的注释。 因此,以孔子传承和发展的“文”来行“教化”就是“文化”。而不是我们一般认为的博闻强记,以及技术高超。
何谓文化? 我上初中的女儿说:没文化,真可怕!我说:更可怕的是,读书人没文化!还听说:就怕流氓有文化! 你究竟是有文化,还是没文化? 子畏于匡,子曰:“文王既没,文不在斯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这是孔子对“文”的注释。因此,以孔子传承和发展的“文”来行“教化”就是“文化”。而不是我们一般认为的博闻强记,以及技术高超。 狭义的文:孔子传承的道和艺就叫做文, 即“人文”,或可叫“仁文”。 文化:以孔子传承的文来行教化就是文化。 文明:以文教化就会产生光明,就叫做文明;武明:武功(包括战争、竞技体育等)也会产生光明,就叫做武明;艺明:各种艺术(音乐、舞蹈、绘画、小说、戏剧等)也会产生光明,就叫做艺明;术明:科学技术更加产生光明,就叫做术明。人明:人类创造的各种光明的总和就叫做人明。 以文教化,走向文明。
拜吧帖 一壶兄好呀!居然在这玩自娱自乐啊?我来陪兄台小酌可好?有红袖添香吗?
真可怕 我上初中的女儿说:没文化,真可怕! 我说:更可怕的是,读书人没文化! 还听说:就怕流氓有文化! 你究竟是有文化,还是没文化?
何谓文化? 子畏于匡,子曰:“文王既没,文不在斯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这是孔子对“文”的注释。因此,以孔子传承和发展的“文”来行“教化”就是“文化”。而不是我们一般认为的博闻强记,以及技术高超。 以此抛砖引玉!
儒教是宗教吗? 儒教是宗教吗? 是好,还是不是好? 先提出这问题,听听各位的。
小燕子咏叹调 小燕子咏叹调 2011-11-27 15:58 吾家有女初长成, 亭亭玉立有风姿, 凤目炯炯映无邪, 健步涟涟显朝气。 落落大方,若大家闺秀; 忍让好劳,有大姐风范; 扶老携幼,见其有爱心; 心思细腻,实交际能手; 自有安排,敢独当一面; 书香门第,玩琴棋书画; 爱好舞蹈,且能编会导; 数学无缘,真靠不及格。 长在大都市兮,其心系故乡; 生在小中国兮,其胸怀世界!
去村宅辞----改陶渊明《归去来辞》 去村宅辞----改陶渊明《归去来辞》 2011-11-23 17:52 去村宅兮,公司已稳,胡不去?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黄埔买楼三层半,装修一新好安家;打工族中来隐居,办间学堂传圣教! 设讲堂于一楼,请圣像而享拜祭;摆木几以迎客,坐书房而修道。 去村宅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悦圣贤之教诲,乐好茶以消忧;村人羡余阔绰,感叹满屋书香。 或在一楼读书,或上二楼看碟;既与古人神交,又观今人做戏。 屋欣欣以向荣,车匆匆而乱窜;忧众生之无礼,为和谐而传道! 巍巍乎,圣人!荡荡乎,圣训! 富贵非吾愿,帝乡或可期! 研圣学以独秀,或逢时而炳耀。 修道德以成仁义,行礼乐而做君子;聊乘兴以去为,乐夫天命复奚疑?!
淡定、淡定! 新时代歌之深圳打工 红尘滚滚兮,酒肉飞扬 打工苦兮,无钱泡妞 无爹可坑兮,爸不姓李 不是公子兮,爷不姓王 爹娘未老兮,赚钱我花 洋装穿上兮,冒牌的 染成金发兮,赶时髦 神马老婆兮,都是浮云 躺在床上兮,想靓女 无家可归兮,浮萍乱飘 打工苦兮,耗时光 我的青春啊,一去不复返 前途渺茫兮,曷不鬼混 混出名堂来,好还乡! (贺第八届文代会胜利闭幕) 2011-11-23 18:07
轻松一下---来打油(诗) 新时代歌之深圳打工 红尘滚滚兮,酒肉飞扬 打工苦兮,无钱泡妞 无爹可坑兮,爸不姓李 不是公子兮,爷不姓王 爹娘未老兮,赚钱我花 洋装穿上兮,冒牌的 染成金发兮,赶时髦 神马老婆兮,都是浮云 躺在床上兮,想靓女 无家可归兮,浮萍乱飘 打工苦兮,耗时光 我的青春啊,一去不复返 前途渺茫兮,曷不鬼混 混出名堂来,好还乡! (贺第八届文代会胜利闭幕) 2011-11-23 18:07
新时代歌之深圳打工 新时代歌之深圳打工 红尘滚滚兮,酒肉飞扬 打工苦兮,无钱泡妞 无爹可坑兮,爸不姓李 不是公子兮,爷不姓王 爹娘未老兮,赚钱我花 洋装穿上兮,冒牌的 染成金发兮,赶时髦 神马老婆兮,都是浮云 躺在床上兮,想靓女 无家可归兮,浮萍乱飘 打工苦兮,耗时光 我的青春啊,一去不复返 前途渺茫兮,曷不鬼混 混出名堂来,好还乡! (贺第八届文代会胜利闭幕) 2011-11-23 18:07
从李道长的被质疑 看国学热中的沉滓泛起 国学是个筐,啥都往里装。 上个世纪我们否定传统文化,新世纪国学渐热,各路牛鬼蛇神(如张悟本、李道长、翟大师之流)借传统、国学之名,行欺世盗名、圈钱骗色之实。其既有害于国人,又败坏国学名声,实国学热之悲哀。如不尽快为国学正名,做严谨的定义,其热将不久远矣。
候教 本人新官上任兼初来乍到,恭请各位文士多多关照,有啥要求和意见建议请不吝提出。共同把本吧建设成为既有文化有不乏信念兼且好玩的文士乐园。 本人近日在外游玩,较少上网,待回到深圳后再与诸位细谈。 拜托!
兴圣学 做君子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上古有三圣:女娲伏羲与神农。圣门一脉,自尧舜禹,至汤文武,而周公孔子,建立完整圣学。仲尼集其大成,孟氏阐释发挥。后世诸儒,考据注释。各朝君主利用吹捧,遂成显学。显则显矣,学却渐失,几成庙堂之木偶、官员之门砖。至近代,西学携精美之物质东来,儒学被弃之如敝履。 窃以为,后世儒学陷于迂腐虚伪,离圣学远矣,确是当弃。然则既弃之,何为学?国父信基督为袁公代,蒋公法国父走台湾,毛公举马列而举国饥,邓公倡市场国家富。既富之,又何加焉?当教之。何所教?圣学也! 何为圣学?既非笼统之国学,亦非传统之儒学。乃是仲尼集大成、孟氏阐释之,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一脉之圣人之学问。既孔孟之道是也。 圣学乃秉天道、顺人性的应世之学。出于圣人,隐乎《周易》、《诗经》、《尚书》、《礼记》,现乎《论语》、《孟子》。以中庸为至德,以君子为载体。《春秋》、《史记》体现之。仁义礼乐概括之。 泱泱中华,英才辈出。我辈士子,黔首圣学,争做君子。君子当道,光耀华夏!
不玩游戏 多做学问 《论语》,吾之圣经也。“论语吧”,吾亦甚爱,虽不见容,谨以此语捧上:不玩游戏 多做学问!
世界杯乱弹 举世派对已散场, 斗牛之国捧杯去, 空余呜啦在南非, 成就章鱼保罗名。 呼朋唤友齐挨夜, 以球为媒吃喝赌, 既伤身来又费钱, 商家庄家笑开怀。 (待续)
易则易矣,智却难 举世派对已散场, 斗牛之国捧杯去, 空余呜啦在南非, 成就章鱼保罗名。 呼朋唤友齐挨夜, 以球为媒吃喝赌, 既伤身来又费钱, 商家庄家笑开怀。 (待续)
正孔门而兴圣学 育君子以安天下 天生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删诗书,订礼乐,赞周易,作春秋,礼乐教化行天下,弟子盖三千焉! 半部《论语》可治天下,整部《论语》可安天下! 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君子之道)也?!
“克己复礼”何解? “克己复礼”何解?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篇》) 颜渊是圣人最得意的弟子,“克己复礼”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句话。传统的理解是:克制自己,恢复礼制。如果是这样,那这个“仁”也太无趣、太刻板了。 我认为“克己复礼”应释为:“能够自己主动去实践礼节的要求!” 整句话是:“能够自己主动去实践礼节的要求就叫做仁义。一旦能够自己主动去实践礼节的要求,天下的仁义都会归到你这里来的。实行仁义是由自己决定的,难道是由别人的吗?”
“克己复礼”何解? “克己复礼”何解?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篇》) 颜渊是圣人最得意的弟子,“克己复礼”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句话。传统的理解是:克制自己,恢复礼制。如果是这样,那这个“仁”也太无趣、太刻板了。 我认为“克己复礼”应释为:“能够自己主动去实践礼节的要求!” 整句话是:“能够自己主动去实践礼节的要求就叫做仁义。一旦能够自己主动去实践礼节的要求,天下的仁义都会归到你这里来的。实行仁义是由自己决定的,难道是由别人的吗?”
鄙人在“孔子吧”参选吧主,拜托诸位前往捧场! 明后天投票。 先行谢过!
圣人亹亹 圣教昭昭 圣徒迢迢 圣人亹亹 圣教昭昭 圣徒迢迢 圣人者,仁之至、教之极者也,上天之嫡子也。孟子曰:“大而化之之谓圣。”荀子曰:“齐明而不竭,圣人也。”诸夏圣人一脉: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是也。亚圣者,孟子、荀卿是也。司马迁乃述圣也。 孔子,圣之时者也。先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圣;后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明。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先师孔圣删诗(《诗经》)、书(《尚书》),订礼(《礼记》)、乐(《乐经》),赞《周易》,作《春秋》。三千弟子,纵横天下;一部《论语》,传教万世。 2000多年来,圣人愈显,其教愈昧。强权宰制,腐儒迂阔、高谈心性、远离人性,遂使圣教蒙冤。致被“打倒”,更被“扫进垃圾堆”,殆百年矣。 今日国中,礼坏乐崩,道德沦丧,利禄滚滚,蝇营苟且,尔虞我诈,行尸走肉,。。。。非圣人无以明,非圣教无以救。孔圣的君子之道乃我国中正和谐之大道也。 圣教之徒何在? 天可怜见,救我中华,救我万民!
兴圣学做君子是中国的中正和谐之道! 佛陀之道是救人出世之道,老子之道是返璞归真之道,孔圣之道是入世安人之道,苏格拉底之道是逻辑推理之道,耶稣基督之道是传播福音之道,。。。。。。 道可道,非常道,我们究竟要走哪条道?兴圣学做君子是中国的中正和谐之道!
兴圣学 做君子 兴圣学 做君子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上古有三圣:女娲伏羲与神农。圣门一脉,自尧舜禹,至汤文武,而周公孔子,建立完整圣学。仲尼集其大成,孟氏阐释发挥。后世诸儒,考据注释。各朝君主利用吹捧,遂成显学。显则显矣,学却渐失,几成庙堂之木偶、官员之门砖。至近代,西学携精美之物质东来,儒学被弃之如敝履。 窃以为,后世儒学陷于迂腐虚伪,离圣学远矣,确是当弃。然则既弃之,何为学?国父信基督为袁公代,蒋公法国父走台湾,毛公举马列而举国饥,邓公倡市场国家富。既富之,又何加焉?当教之。何所教?圣学也! 何为圣学?既非笼统之国学,亦非传统之儒学。乃是仲尼集大成、孟氏阐释之,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孟子一脉之圣人之学问。即孔孟之道是也。 圣学乃秉天道、顺人性的应世之学。出于圣人,隐乎《周易》、《诗经》、《尚书》、《礼记》,现乎《论语》、《孟子》、《荀子》。以中庸为至德,以君子为载体。《春秋》、《史记》体现之。仁义礼乐概括之。 泱泱中华,英才辈出。我辈士子,黔首圣学,争做君子。君子当道,光耀华夏!
本吧当兴,有请大小吧主讲话 大家鼓掌!
[论说]《论语》中“师”字新解 《论语》云: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鄙人以为:此两个“师”字,相当于现在的“领导”的意思,而不是“老师”! (今日先点题,改日详论之)
以公正为大体 和谐乃达道 以公正为大体 和谐乃达道 《中庸》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体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也者,公正是也;和也者,和谐是也。 中国社会,提倡和谐,已经有年。 和谐,乃天下之达道,政治之目标也。以和谐取代斗争,其进步大矣,目标正确,国民有幸!然欲达其道,需有大体。中也者,天下之大体也。以公正为大体,其和谐之道广矣,大矣,明矣。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政治亦如是。政者,正也;治者,和也。以公正达和谐也!无公正,其和无据;不求和,则乱矣。公正和谐相得益彰,国家有幸,万民有幸! 公正如正弦曲线之正----中轴也,和谐乃正弦曲线之弦----正负之间平滑转移变化也。有正,有弦,优美之曲线成焉!
《论语》学习之我见 国学热,读经忙。《论语》学习,首当其冲。其有益乎?未必。 鄙人觉得,学习《论语》,照固有的观念和普通的学习方法,是很难得益的,或得益很小的。那要如何学习,才会大有裨益呢? 首先,要有敬畏之心。《论语》乃孔圣之教诲,儒家之经典。其既为经典,就全是精华,必须如获至宝、全盘接受,用心体会,因学而习,指导人生。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远乎?”(孔子说:“学到了学问又能在适当的时候发挥出来,不是也很高兴吗?”)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如果我们始终抱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种似是而非的想法来学习《论语》,对我们就没什么好处。因为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就不是经典。经典是圣人的教诲,圣人是不会把糟粕教给我们的。如果连我们凡夫俗子都能从其教诲中发现糟粕,他也就不成其为圣人了。 其次,要明白:孔圣是世俗的圣人,孔圣的教诲是完全符合人性的君子之道,而不是高不可攀的空洞口号。只有从这个角度去学习,才能更好地理解《论语》,体会圣意;才不会困于后世腐儒的曲解;才能让圣人的教诲真正成为我们人生的指路明灯。 再次,就要学会“一以贯之”。让整个学问贯通一气,互相印证,互相补充;而不是互不相关,互相矛盾。这就需要基本的逻辑素养和训诂功夫。 还有,就是要有阴阳观念,所谓“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要学会中庸,不要执着于对错。孔子是圣之时者也,我们也要学会适时、适变。 如此,则学《论语》易矣。学会以后,有大用焉。
闲谈《推背》(请教帖) 请问易老对《推背》有何评论?现行何象?有何玄机? 有不适当内容??? 广告帖??? ???
《易经》热在官方 北大《易经智慧》成本次司局长培训(本次培训乃官方组织、官方买单)最热门讲座,报名者近300人(共2000人),由社科院宗教所余敦康教授主讲。 民间《易经》热已多时,是文革后最先兴起的传统智慧,不但持续不衰,而且越来越热,现在官方也大热。中国是一个上行下效的国度,而易学热能下行上效,诚为可喜。看来传统智慧复兴在即,中庸可期矣。 在本次培训中,《周易智慧》、《党史大事与人物》和《道家思想与老庄智慧》位居三甲,《国学概论》、《道家智慧》、《儒家文化》《古代修身智慧》、《传统音乐》、《大学》、《中庸》、《国史概要》位列前茅。 司局长乃执政中坚,亦是未来国家领导。其回归传统,乃成君子。君子当政,王道可兴,和谐有望矣。诚国家之福也。我辈士子,当添砖加瓦,以成其会。 竹林酒贤 9位粉丝 2楼 他们只不过是附庸风雅,装装样子的,多花些民脂民膏罢了。 他们关心的还是升官发财。 深圳陈嘉君 6位粉丝 4楼 回复:2楼 他们和我们是一样的中国人,我们既有附庸风雅、装样子的,也有真求学问的,各取所需也是不错。再者,起码他们认可其为风雅,而不是认为“糟粕”,以扫进垃圾堆为务,亦是一大进步! 竹林酒贤 9位粉丝 5楼 回复4楼:君以为肉食者不鄙乎? 2010-5-12 08:09 回复 深圳陈嘉君 6位粉丝 6楼 回复:5楼 是人都有鄙的一面。所以做君子需要修养:体会天道,涵养天德,学会做人,增加本事(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君子就不鄙了嘛!
《论语》乃儒家之《新约圣经》、和谐社会之第一宝典也! (如题)
旧作:和谐能唱响天下吗?! 风水轮流转,明年到我家! 基督文化引领世界凡五百年矣。由奥凶帝国而拿破仑,至北欧海盗,鼎盛于日不落,廿世纪越大西洋传于美利坚,于今将衰矣!其给人类带来了超级物质文明和高度民主自由,让全球成为村庄,亦反使族群更趋冲突,人心更趋不安。 我们将何去何从?文化薪火如何传承?----越大西洋而(日本---吾徒且太小)中国也! 1982年全球超级人脑碰撞(诺贝尔奖得主聚会)于巴黎,遥见2500年前之中国圣人火种将于廿一世纪在全球大放异彩,儒家文化将在未来五百年引领全人类走向和谐! 或问曰:何以见得?凭什么? 嘉君乱答曰:凭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凭历代圣人的通天大志,凭十多亿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凭社会发展的切实需要,凭大人之贤,凭圣人之出,凭风水,凭天命! 君不见上帝与真主正较劲?君不见世贸(大楼)已撞倒,金融已海啸,黑人已总统?君不见人心思变?君不见大人已初现,和谐已提出,国学渐大热?。。。。。。 或问:儒家理想实现过吗? 对曰:尔何知其实践不会就在今日?上帝的光辉不也历数千年而遍全球吗?且仅日不落而美利坚----美则美已,利则也惑乱人心焉,过坚则惹无妄灾也。 夫理想之实现,乃时也命也。在以往,圣人理想高不可攀,又时艰命蹇,只落得被不肖利用而名声败坏,致宝典蒙尘,圣人蒙羞。而当今之世,经济发达,物质丰富,兵甲不兴,只缺公理。身已初安,命却未立,乱像乃生!而圣人之学乃大道也,正道也,天道也,又经反复“革命”之洗礼,正是当世所或缺之公理与! 起圣训于四书,醒五经于上古,再佐以老庄之智慧,鉴以古今中外之历史文化,加上上帝之庇佑,定足以安人心,和异端,定帮国,平天下! 圣人之道,天下为公! 圣人之学,进德修业,仁义走天下,天命为依归,何其大同者也! 孝悌事君亲,诚信友诸朋,反求诸己报社会,爱民而亲仁,礼乐行教化,君子人人爱,大道行天下,何其和谐者也! 和谐者,和而不同,谐以共济也。中正和谐,天下大同。 首倡和谐者,其功莫大焉。实践和谐者,君子之人也。古圣先贤多庇佑,今之贤达齐努力。和谐实现日,世界大同时!
《易经》热在官方 北大《易经智慧》成本次司局长培训(本次培训乃官方组织、官方买单)最热门讲座,报名者近300人(共2000人),由社科院宗教所余敦康教授主讲。 民间《易经》热已多时,是文革后最先兴起的传统智慧,不但持续不衰,而且越来越热,现在官方也大热。中国是一个上行下效的国度,而易学热能下行上效,诚为可喜。看来传统智慧复兴在即,中庸可期矣。 在本次培训中,《周易智慧》、《党史大事与人物》和《道家思想与老庄智慧》位居三甲,《国学概论》、《道家智慧》、《儒家文化》《古代修身智慧》、《传统音乐》、《大学》、《中庸》、《国史概要》位列前茅。 司局长乃执政中坚,亦是未来国家领导。其回归传统,乃成君子。君子当政,王道可兴,和谐有望矣。诚国家之福也。我辈士子,当添砖加瓦,以成其会。
兴圣学 做君子 兴圣学 做君子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上古有三圣:女娲伏羲与神农。圣门一脉,自尧舜禹,至汤文武,而周公孔子,建立完整圣学。仲尼集其大成,孟氏阐释发挥。后世诸儒,考据注释。各朝君主利用吹捧,遂成显学。显则显矣,学却渐失,几成庙堂之木偶、官员之门砖。至近代,西学携精美之物质东来,儒学被弃之如敝履。 窃以为,后世儒学陷于迂腐虚伪,离圣学远矣,确是当弃。然则既弃之,何为学?国父信基督为袁公代,蒋公法国父走台湾,毛公举马列而举国饥,邓公倡市场国家富。既富之,又何加焉?当教之。何所教?圣学也! 何为圣学?既非笼统之国学,亦非传统之儒学。乃是仲尼集大成、孟氏阐释之,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一脉之圣人之学问。既孔孟之道是也。 圣学乃秉天道、顺人性的应世之学。出于圣人,隐乎《周易》、《诗经》、《尚书》、《礼记》,现乎《论语》、《孟子》。以中庸为至德,以君子为载体。《春秋》、《史记》体现之。仁义礼乐概括之。 泱泱中华,英才辈出。我辈士子,黔首圣学,争做君子。君子当道,光耀华夏!
兴圣学 做君子 兴圣学 做君子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上古有三圣:女娲伏羲与神农。圣门一脉,自尧舜禹,至汤文武,而周公孔子,建立完整圣学。仲尼集其大成,孟氏阐释发挥。后世诸儒,考据注释。各朝君主利用吹捧,遂成显学。显则显矣,学却渐失,几成庙堂之木偶、官员之门砖。至近代,西学携精美之物质东来,儒学被弃之如敝履。 窃以为,后世儒学陷于迂腐虚伪,离圣学远矣,确是当弃。然则既弃之,何为学?国父信基督为袁公代,蒋公法国父走台湾,毛公举马列而举国饥,邓公倡市场国家富。既富之,又何加焉?当教之。何所教?圣学也! 何为圣学?既非笼统之国学,亦非传统之儒学。乃是仲尼集大成、孟氏阐释之,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一脉之圣人之学问。既孔孟之道是也。 圣学乃秉天道、顺人性的应世之学。出于圣人,隐乎《周易》、《诗经》、《尚书》、《礼记》,现乎《论语》、《孟子》。以中庸为至德,以君子为载体。《春秋》、《史记》体现之。仁义礼乐概括之。 泱泱中华,英才辈出。我辈士子,黔首圣学,争做君子。君子当道,光耀华夏!
孔家店被打倒的重要原因:忠恕代替仁义 孔孟之后的腐儒捧曾子,倡忠恕,忘仁义,致孔孟被打倒,诚中华民族之大悲哀!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第四 》)----这是一段非常精彩的演播:孔子说:“曾参啊,我的学问是有一个中心思想全面贯通的。”曾子说:“是的。”孔子不太满意,马上就出去了。同学们就围住曾子来问说:“什么意思?”曾子就慌了,只好勉强说:“我们老师的学问就是忠诚和宽恕而已啦。” 孔子的“吾道一以贯之”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孔子其实打算详细阐述的,所以特意找比较鲁钝的曾参来说事,希望他请教“什么意思?”,然后再好好发挥一下。谁知曾参一下没反应过来,随口就回答说:“是的。”这样就僵住了,孔子不知从何说起了。后面同学们一问,曾参没办法了,只好随便找句话来应付,并且他自己也很没有信心,所以语气也相当勉强! 所以说“忠恕”是“夫子之道”应该是不对的!起码数字都不对:孔子说“一”,而“忠恕”是“二”。 至于孔子告诉子贡的“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恕”是君子的处世之道,从语气来看也是很勉强的。 那么“夫子之道”究竟是什么呢?小生认为是仁道。仁义之道,才是夫子一以贯之的道! 忠恕只不过是仁义之道里的一小部分内容。如果以为是全部,那就离圣人远矣! 离开了仁义来讲忠恕,就会变为愚忠,迂腐!
孔家店被打倒的原因:忠恕代替仁义 孔孟之后的腐儒捧曾子,倡忠恕,忘仁义,致孔孟被打倒,诚中华民族之大悲哀!
国学重光之君子美德 国学重光之君子美德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见得思义。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志于道,据於德,依于仁,游於艺。 子曰:子所不欲,勿施於人。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於人,则远怨矣。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传孔孟衣钵,承儒家道统,成君子美德,行仁义于天下! 举孔圣大旗 聚儒家门徒 仁义礼乐行天下 和谐社会传万世
首页
1
2
3
下一页